河南省拟XXXX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_第1页
河南省拟XXXX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_第2页
河南省拟XXXX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_第3页
河南省拟XXXX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_第4页
河南省拟XXXX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页5.项目名称: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推荐单位:河南省评审组名称:交通运输项目简介:项目以开发高安全、高可靠、低能耗的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系列化产品为目标,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eq\o\ac(○,1)动力系统共性技术平台、eq\o\ac(○,2)车载能源状态估计及集成技术、eq\o\ac(○,3)整车控制和综合能量管理技术、eq\o\ac(○,4)整车节能技术、eq\o\ac(○,5)面向系列化产品开发的整车集成技术,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与新能源客车整车技术平台,形成了6~18米全系列的节能与新能源客车产品,实现了批量推广应用。截至2014年10月,获相关产品公告96个,相关产品能耗指标居行业领先水平。获授权发明专利23项,发表SCI论文25篇。已在全国推广节能与新能源客车9915辆,销售额达91.7亿元,市场占有率达到23.64%,位居行业首位。拉动了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行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排名单位名称创新推广贡献1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对核心技术研发和整车产品开发及产业化有贡献。2北京理工大学作为项目的主要研究单位,致力于车载能源管理和整车综合能量管理技术研究,对创新性内容eq\o\ac(○,2)和eq\o\ac(○,3)有贡献。3河南科技大学作为项目的完成单位,参与了整车控制策略开发和优化,对创新性内容eq\o\ac(○,3)有贡献。4郑州轻工业学院作为该项目的完成单位,开展了公交运营监控系统研究,对创新性内容3有贡献。推广应用情况截至2014年10月,共在全国80余个城市推广节能与新能源客车9915辆,销售额达到91.7亿元,市场占有率达到23.64%,位居行业首位。曾获科技奖鼓励情况获奖项目名称获奖时间奖项名称奖励等级主要获奖人授奖单位混合动力电动客车关键技术研发及系列化产品应用2013年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朱光海,何洪文,高建平,彭能岭,陈慧勇河南省人民政府纯电动客车关键技术研发及系列化产品应用2014年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李高鹏,何洪文,高建平,张晓伟,何文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知识产权类别知识产权具体名称授权号授权日期证书编号权利人发明人发明专利有效状态国家(地区)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液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国ZL201110348109.02014.5.141402938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苏常军有效发明专利混合动力系统中国ZL200910266022.12011.8.3818697北京理工大学何洪文;杨良会;孙逢春有效发明专利一种纯电动车高压配电箱中国ZL201110398426.32014.8.131461941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云庆;万小明;黄建;何海永有效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中SOC估算修正方法中国ZL201110395272.22013.11.271313711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游祥龙;秦兆东;李龙;周雪松;路丹花有效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箱固定装置中国ZL201110304765.02014.4.161386433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杜颖颖;周时国;董伟超;邱鹏;李龙有效发明专利客车的侧围骨架结构中国ZL201110334424.82013.3.201155899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陈田俊有效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纯电动汽车及其集成控制装置中国ZL201320730077.52014.6.113619890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韩光辉;郑维;杨泗鹏;陈星;王浩;靳超;张广利;乔理想;岳建;丁计飞;段喜伟;杨桃桃;陈永刚;刘朝辉;张冬有效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车用电源保护电路及带有抗瞬态电压干扰功能的电源中国ZL201120445716.42012.8.12329429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王永秋;彭能岭;李振山;李飞强;李会仙;李钰锐有效实用新型专利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用复合能源系统中国ZL201420013964.520749696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杨泗鹏;郑维;乔理想;张广利;杨桃桃;陈勇刚;岳建有效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宇通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功率分配软件V1.0中国2014SR1454962014736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李高鹏、朱光海、高建平、陈慧勇、彭能岭、郑维有效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姓名排名技术职称工作单位完成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李高鹏1高级工程师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在1)、5)方面的技术突破有贡献无朱光海2高级工程师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在1)、5)方面的技术突破有贡献无何洪文3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在1)、2)方面的技术突破有贡献无高建平4副教授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在3)方面的技术突破有贡献无彭能岭5工程师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在3)方面的技术突破有贡献无陈慧勇6工程师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在4)方面的技术突破有贡献无郑维7工程师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在1)方面的技术突破有贡献无罗国富8教授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在3)方面的技术突破有贡献无吴晓光9高级工程师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在5)方面的技术突破有贡献无杜颖颖10工程师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在2)方面的技术突破有贡献无万小明11工程师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在4)方面的技术突破有贡献无程相12无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在1)方面的技术突破有贡献无苏常军13工程师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在4)方面的技术突破有贡献无游祥龙14助理工程师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在2)方面的技术突破有贡献无陈田俊15工程师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在5)方面的技术突破有贡献无6.项目名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关键技术的创新及应用专业评审组:中医中药评审组推荐单位:河南省项目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呈气流受限持续存在并进行性发展,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疾病负担重,已成为呼吸系统重大慢性疾病。目前缺乏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项目组围绕COPD病机、证候标准、诊疗方案、疗效评价、诊疗指南等中医药临床关键难题,历经10余年深入研究,取得了创新性成果:①阐明了COPD证候规律,首次研制了证候分类与诊断标准并通过学会发布;②基于证候规律,创建了COPD稳定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③建立了病证结合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研制了2个测评工具;④研制了COPD循证中医诊疗指南并通过学会发布。获得发明专利4项,著作权4项,发表代表性论文77篇,其中SCI、EI收录20篇。项目成果规范了COPD临床诊疗,有力推动了诊疗水平的提高,提高了临床疗效,减轻了疾病负担,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项目主要完成单位河南中医学院,提出项目总体研究思路、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完成了项目各项任务。对该成果做出的主要创新推广贡献为:①成立了项目研究团队,合理组织分工,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并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和后备力量,保证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②研制了COPD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和中医诊疗指南,完善了中医诊疗规范,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指导性规范,促进了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③制定COPD稳定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并组织完成了多中心临床试验,优化、形成了治疗方案,验证了中医药疗效,提高了临床疗效。④建立了COPD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研制了突显中医疗效特点的2个疗效测评工具,为COPD的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了有效测评工具与方法。⑤组织研究成果在各协作单位医院进行推广应用。推广应用情况本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已在全国推广应用,提高了诊疗水平,促进了学术进步,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已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发布,并在江苏省中医院等国内15家医院进行应用,提高了COPD中医诊疗水平,累计应用患者3万余例,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2.辨证治疗方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推广内容,在全国重点专科协作组及临床协作单位内进行推广应用,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节省了医疗费用。3.所获4项发明专利已获批为院内制剂,取得了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所研制的测评工具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和患者疗效满意度问卷已获著作权,并在国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等相关研究中应用,提高了COPD研究的学术水平。4.项目主要成员多次受邀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分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内科专业委员会等组织的学术会议及标准化推广培训会议上进行成果交流,获得广泛认可。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完善了COPD诊疗规范,提高了诊疗水平,促进了学术进步,获得了显著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5.研究思路及成果通过高水平论文的发表(SCI、EI共计20篇)而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高度关注,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文献研究”被评为2012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曾获科技奖励情况获奖项目名称获奖时间奖项名称奖励等级主要获奖人授奖单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证结合诊疗技术建立及应用2014.12.1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李建生、李素云、王明航、余学庆、王至婉、谢洋、张海龙、白云苹、王燕芳、王海峰河南省人民政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证治规律研究与辨证治疗方案构建2012.12.1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李建生、李素云、王明航、余学庆、王至婉、马利军、孙子凯、张伟、张海龙、谢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知识产权类别知识产权具体名称国家/地区授权号授权日期证书编号权利人发明人发明专利有效状态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脾气虚证的中药中国ZL201110205234.62012.07.251011997河南中医学院李建生、李素云授权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证的中药颗粒中国ZL201110117578.12012.06.27979313河南中医学院李建生、李素云授权发明专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阴两虚证的中药颗粒中国ZL201210277150.82013.08.211259347河南中医学院李建生授权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药复方颗粒中国ZL201010183177.12011.12.07874933河南中医学院李建生、陈随清、李素云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中医肺系病证文献(临床)数据库软件中国001438622012-07-122012SR062619河南中医学院李建生、孙曙明、李庆磊授权其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满意度问卷中国2011-A-0348252011.01.1000034825河南中医学院李建生、李素云、王明航、余学庆授权其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中国2011-A-0348232011.01.1000034823河南中医学院李建生、李素云、王明航、余学庆授权其他多指标R值综合评价法中国2013-A-000968332013-07-2300096833河南中医学院李建生、崔红新、田燕歌、谢洋授权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姓名李建生排名1技术职称教授工作单位河南中医学院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项目总负责人,负责项目总体设计、实施与推广。2.对项目创新点的第1~4点有突出贡献,对于证候诊断标准的建立、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的构建及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实施、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疗效测评工具的研制、诊疗指南的研制等具有创造性贡献。3.著作权3项第1名(2011-A-034825、2011-A-034823、2013-A-00096833);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第1名(2012SR062619);COPD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和急性加重期中药发明专利4项第1名(ZL201110205234.6、ZL201110117578.1、ZL201010183177.1)。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均为第1完成人。5.投入该项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70%。6.代表性论文77篇,SCI15篇。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证治规律与疗效评价研究及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2-J-234-2-05-R10),2012年,第1名姓名李素云排名2技术职称主任医师工作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对项目创新点第1、2、4点有突出贡献,参与证候标准、治疗方案、诊疗指南等研究实施。2.著作权2项第2名(2011-A-034825、2011-A-034823)。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主要完成人。4.COPD肺脾气虚证(ZL201110205234.6,第2名)、肺肾气虚证(ZL201110117578.1,第2名)和急性加重期中药发明专利(ZL201010183177.1,第4名)。5.投入该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0%。6.代表性论文:LiSY,LiJS,WangMH,etal.Effectsofcomprehensivetherapybased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atternsinstable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afour-center,open-label,randomized,controlledstudy.BMC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2012,12:197(SCI)。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证治规律与疗效评价研究及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2-J-234-2-05-R10),2012年,第2名姓名王明航排名3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对该项目创新点的第1~4点有较大贡献,参与负责诊断标准建立、疗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疗效测评工具研制,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临床研究质量控制、诊疗指南研制等工作。2.著作权2项第3名(2011-A-034825、2011-A-034823)。3.参与研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4.投入该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0%。5.代表性论文:MinghangW;JianshengL;SuyunL;etal.Effec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nOutcomesinPatientswithMild/Moderate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tudyprotocolfora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trial.Trials.2012;

13:109(SCI)。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证治规律与疗效评价研究及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2-J-234-2-05-R10),2012年,第5名姓名余学庆排名4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对该项目创新点的第1~4点有较大贡献,负责诊断标准建立、治疗方案临床研究统计分析、疗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测评工具研制、诊疗指南研究等工作。2.著作权2项第4名(2011-A-034825、2011-A-034823)。3.参与研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4.投入该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0%。5.代表性论文:余学庆,李建生.病证结合模式下疗效评价指标建立几个关键环节的思考.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15(6):1288-1290。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证治规律与疗效评价研究及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2-J-234-2-05-R10),2012年,第3名姓名王至婉排名5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对项目创新点的第1、4点有较大贡献,负责证候诊断标准建立、诊疗指南研制等相关工作。2.参与研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3.投入该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0%。4.代表性论文:=1\*GB3①王至婉,李建生,王明航,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功能与证候分布规律的相关性.中医杂志,2011,52(16):1376-1378;=2\*GB3②王至婉,李建生,王明航,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文献研究.中医杂志,2008,49(8):727-730。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证治规律与疗效评价研究及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2-J-234-2-05-R10),2012年,第4名姓名谢洋排名6技术职称医师工作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对该项目创新点的第3点有较大贡献,负责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疗效测评工具研制的相关工作。2.投入该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0%。3.代表性论文:XieY,LiJS,YuXQ,etal.Aneffectiveevaluationonqualityoflifeofpatientswithstable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bytreatmentofBu-FeiYi-ShenGranulecombinedwithacupointstickingtherapy.ChinJIntegrMed,2013;19(4):260-268.(SCI).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姓名张海龙排名7技术职称医师工作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对该项目创新点的第2点有贡献,负责临床病例观察工作。2.投入该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0%。3.代表性论文:张海龙,李建生,王海峰,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危险窗证候分布的临床调查研究.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07:1587-1592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姓名余海滨排名8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对该项目创新点的第2点有贡献,负责临床病例观察工作。2.投入该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0%。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姓名白云苹排名9技术职称讲师工作单位河南中医学院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对该项目创新点的第2点有贡献,负责临床病例观察工作。2.投入该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0%。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证治规律与疗效评价研究及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2-J-234-2-05-R10),2012年,第6名姓名王海峰排名10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对该项目创新点的第2点有贡献,负责临床病例观察工作。2.投入该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0%。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7.项目名称:油田开发中后期同位素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专业评审组:民用核技术推荐单位:河南省项目简介:能源危机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石油采收率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油田开发中后期同位素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很好地破解了这一难题。该成果经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大庆油田等单位近20年的产学研联合攻关,创建了脉冲中子双谱饱和度测井理论,开发了中子寿命谱技术,制备了系列同位素示踪剂,优化了相关配套仪器和设备,形成了以中子寿命谱技术为核心的套后放射性组合测井解释方法,达到了一次下井C/O和地层宏观俘获截面双参数同时测量,实现了油田开发中后期同位素监测技术的安全、可靠和高效。本成果已在大庆、长庆、胜利等16家大、中型油田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了测井效率和石油采收率,并大幅提升了环境友好性,综合社会效益极为显著。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1.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主持项目总体方案的设计,对系列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及套后装备进行研究,完成了同位素石油测井关键技术研究,进行了项目的应用推广;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参与了项目总体方案的设计,对脉冲中子双谱饱和度测井技术及套后装备进行研究,进行了项目的应用推广;3.河南工业大学:为项目产品提供切实可行的分析和测试技术,为该项目产品的标准制订提供技术支持。4.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人力和物力支持,提供必要的现场实验条件,为项目的推广应用提供配套设施;5.胜利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人力和物力支持,提供必要的现场实验条件,为项目的推广应用提供配套设施;6.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测井公司: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人力和物力支持,提供必要的现场实验条件,为项目的推广应用提供配套设施。推广应用情况本成果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目前全国17家大、中型油田中已有大庆、胜利、中原等16家进行了推广应用。曾获科技奖励情况2012年,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知识产权类别知识产权具体名称授权号授权日期发明专利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制备方法ZL201110057628.12014.02.19发明专利一种注蒸汽焖井的温度压力连续监测系统ZL201110138809.72013.04.17发明专利一种放射性同位素载体耐压测试方法ZL201110283797.72013.03.27发明专利一种密封型伽马射线源的制备方法ZL201010185745.12012.04.18发明专利脉冲中子双谱-示踪饱和度测井方法ZL200710018835.X2010.05.19发明专利脉冲中子双谱饱和度测井方法ZL200710018164.72009.09.23发明专利核测井数据多尺度处理方法ZL200710018165.12009.09.23发明专利一种方位伽玛测量方法及设备ZL201210167670.32014.10.15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致密气藏评价的脉冲中子测井方法及设备ZL201210168075.12014.06.04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井下放射性示踪剂释放方法及其装置ZL201110346807.72014.07.16主要完成人情况表排名姓名技术职称工作单位完成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遆永周研究员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主持总体思路、技术方案设计,撰写研制报告。无2张锋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总体方案设计,主持完成本成果的实验室研究工作,撰写研制报告。无3吕晓华研究员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总体方案设计,主持完成本成果的实验室研究工作,撰写研制报告。无4张绚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实验室研究工作,撰写研制报告。无5邓刚研究员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实验室研究工作,撰写研制报告。无6宋伟强教授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原材料选择、制备工艺、性能及结构控制进行系统设计,并付诸实施。无7张永奎高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完善技术,现场应用。无8刘树勤高工胜利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完善技术,现场应用。无9刘锐熙高工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测井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测井公司完善技术,现场应用。无10华成武助研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实验室研究工作。无11孟闯高工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实验室研究工作。无四、科技进步奖工人农民创新类1项项目名称:高产早熟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国审偃展4110选育及应用推荐单位:河南省项目简介:本项目是在国家和河南省科技项目资助下,针对我国冬小麦最大的黄淮麦区一年两熟复种指数高、作物茬口紧,晚播小麦种植面积比例大(占30%-50%),且当时已有中晚茬小麦品种普遍存在的丰产潜力偏低、抗寒能力差、播期弹性小等突出问题开展攻关研究,历时16年成功培育出国审偃展4110,2003年国家和河南省审定,并取得植物新品种权。采用多亲本阶梯聚合杂交技术育成的早熟多穗抗病高产小麦新品种偃展4110,成为黄淮麦区中晚茬主导品种;其遗传基础丰富,优点突出,综合性状优良,2006年至今是国家和河南省小麦试验对照品种,多家育种单位以偃展4110为骨干亲本育成7个审定品种,另有44个新品系参加试验。研创“穗行穗系循环法”种子繁育技术,保持了品种纯度和种性,确保为生产提供质量纯正、数量充足的种源,延长了推广利用年限。依据品种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关试验,集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模式(DB410381/T011-2009),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在国内较早建立育繁推联合体,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推广单位”运作模式,加速了转化推广进程。偃展4110自2005年以来作为黄淮麦区主导品种,河南、安徽、江苏、陕西等省累计种植7343万多亩;作为亲本育成的品种累计推广2300万亩,创社会效益55.6亿元。该项目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在品种的早熟性与抗寒性和多穗协调改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河南省才智种子开发有限公司,主持项目的总体规划设计;主持品种选育;主持完成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集成及示范推广工作;主持完成技术总结等。该项目在主要完成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为主要完成人提供了必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并且提供必要的试验田以及其它试验设施,利于主要完成人创造性的发挥。集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创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推广单位”运作模式,加速了转化推广进程。推广应用情况:偃展4110自2005年以来作为黄淮冬麦区中高肥水中晚茬主导品种,在河南、安徽、江苏、陕西等省累计种植7343万多亩;作为骨干亲本育成的7个审定品种累计推广2300万亩,共创社会效益55.6亿元。另外,由于偃展4110遗传稳定、适应性广,容易加代等优点,因此可广泛用于小麦基因组与遗传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曾获科技奖励情况:2014年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共1件,为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20020008.9。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姓名徐才智排名1技术职称无工作单位河南省才智种子开发有限公司完成单位河南省才智种子开发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持项目的总体规划设计;主持完成桥梁亲本创制;主持完成杂交组合配置、后代选育和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主持完成配套高产栽培试验及示范推广工作;主持完成技术总结。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主持完成的“豫麦18号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示范”1996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个人简介中共党员,1950年10月生,河南省偃师市人,1970年7月翟镇初中毕业,9月入偃师县二里头村科研站作帮工,科研站解散后务农,一直坚持小麦遗传育种,1992年9月-1994年6月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进修,农村户口,农民自学成才,1999年“全国自学成才十大标兵”。五、科技进步奖企业创新工程类1项项目名称:中信重工高端矿山重型装备技术创新工程推荐单位:河南省科技厅项目简介:矿山重型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基础工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研发涉及众多学科交叉,技术复杂,制造难度大,核心技术被国外公司所垄断,我国是矿产资源大国,核心装备严重依赖进口,急需突破制约了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开发出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矿山重型装备。2008年,正式启动“中信重工高端矿山重型装备技术创新工程”。系统性: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创新工程目标,制定了技术先导战略,全面推进体系、机制和平台建设。构建工程技术、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三位一体”的创新工程体系,建设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形成国内外产、学、研、用、供联动集成创新的开放式研发格局。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做强主业,培育新的增长极,着眼全球化布局,把企业打造成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世界级重型装备企业和最具价值的上市公司。创新性:在管理创新方面,制定了以技术先导为首的五大发展战略,构建优势明显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形成了集约高效的创新管理机制;深入挖掘企业历史文化底蕴,提升人力资本为目标的诚信文化体系,持续深化文化管理,转变企业发展模式,驱动企业转型升级;着眼全球布局,搭建全球化协作平台,调动国际化资源,推动公司国际化进程,形成了开放式的全球联动创新工程平台。在技术创新方面,突破了多项矿山重型装备核心技术,众多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开发出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产品。完成“973”、“863有效性:通过创新工程的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企业产值从2008年的80亿元突飞猛进到2013年的160亿元,利润从3.8亿元突进到9.8亿元,新产品产值在销售收入所占比例从47%增长到70%,企业的经营业绩大幅提升;获国家科技进步等奖4项,国家新产品14项,战略性新兴产品2项,其他省部级以上奖项69项;球磨机、辊压机、回转窑等产品荣获“中国名牌”,拥有量居行业第一;企业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入选“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百强企业”,进入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重机行业第一位),技术中心在全国887家单位评比中位居前十。带动性:通过创新工程的实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信重工现象”,2009年,李克强主持全国节能减排工作座谈会,要求中信重工的成功经验向全国推广;建设了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攻克了多项矿山重型装备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制定了一批国家及行业标准,促进了矿业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在洛阳周边地区形成了围绕中信重工产业链和矿山重型装备配套的企业聚集区,带动了地方经济和配套产业的发展。主要完成单位: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创新推广贡献:产生了深远的社会效益。创新工程形成了矿山重型装备研发基地和人才高地,大幅度提高了矿山重型装备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了国际技术壁垒,研制了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装备。加快了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保障了国家的经济安全,对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的建设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节能减排方面的贡献。通过将科研成果转换为生产力,利用余热发电技术每年新建工业余热发电系统装机容量约250MW,新能源发电系统装机容量约50MW,每年可对外供应电力20亿kWh。由于余热发电或新能源发电技术不需燃烧煤,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70万吨,减排CO2约210万吨,减排SO2约2.5万吨,还可以减少环境热污染、粉尘污染以及有害气体排放。提高整个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为工程承包单位及用户带来效益并拉动地方经济,促进相关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发展。为用户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项目成果可使原无价值的贫杂矿具有开发价值,增加矿产资源保有量,实现了矿产资源的高效开采利用(如:经测算,使用大型矿用磨机,江铜大山选厂相当于增加铜矿储量5800吨)。节约了矿山投资,缩短了矿山的建设周期,提高了矿山的处理能力,降低了运行和维护成本,增加了利税收入,为相关矿山企业创造了100亿元以上的新增利税(如: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项目成果建成了大山选厂,节约投资约3.58亿元,缩短项目建设周期8个月以上,每年新增原矿处理量750万吨,新增利税5.2亿元)。推广应用情况:自2008年创新工程实施以来,制定了技术先导战略,构建“三位一体”的创新工程体系,建成具有中信重工特色的技术创新工程平台,突破矿山重型装备的核心技术,实现了企业从制造型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从主机供应商向成套服务商转型,从本土化企业向国际化企业转型。通过创新工程的实施,促进了矿业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和配套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新工程的指引下,公司的经营业绩大幅提升,销售收入从2008年的80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60亿元,利润由3.8亿元增长到9.8亿元;自主创新能力也显著增强,完成“973”、“863企业的多项矿山重型装备的关键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封锁,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重型矿山装备供应商和服务商。曾获科技奖励情况:获奖项目名称获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