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_第1页
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_第2页
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_第3页
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_第4页
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

(讲义)

天津中医药大学:徐宗佩博士,博导、教授、研究员

目录

第一篇概论....................................................................7

一、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几个转变.............................................7

二、科学研究..................................................................7

三、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7

四、医学科学研究.............................................................7

1.特点:...............................................................7

2.类型.................................................................8

3.要求................................................................14

五、中医科研的特点...........................................................14

六、中医科研的注意事项......................................................14

第二篇医学研究层次的基本方法..................................................15

一、观察法...................................................................15

1.科学观察的任务........................................................15

2.科学观察的研究方法...................................................15

3.直接观察常常是科学发觉的源泉.........................................15

二、实验法...................................................................15

1.比较实验..............................................................16

2.预初实验.............................................................16

3.断决实验.............................................................16

4.正式实验.............................................................16

5.模型实验:...........................................................16

第三篇医学科学研究选题的种类..................................................17

一、调查研究性质.............................................................17

二、实验观察性质.............................................................17

三、实验研究性质.............................................................17

四、资料分析性质.............................................................17

五、体会体会性质.............................................................17

第四篇选题...................................................................18

选题的产生与来源........................................................18

1.来自自身实践的课题.................................................18

2.来自他人实践的课题.................................................18

3.来自客观要求的课题.................................................18

4.来自协作要求的课题.................................................18

5.来自上级指定的课题.................................................18

6.来自公布招标的课题.................................................18

—.选题的途径..............................................................19

三.选题的方法............................................................19

1.假说形成法............................................................19

2.移植法...............................................................19

3.旧题发挥法...........................................................19

四.初选、挑选............................................................19

1.指导思想.............................................................19

2.方法适当.............................................................19

五.定题....................................................................19

六.选题的注意事项........................................................20

七.研究题目的表述..........................................................20

第五篇中医科研的假说............................................................21

假说的定义..............................................................21

假说的性质..............................................................21

三.假说的作用...............................................................21

四.假说的形成............................................................21

1.孕育阶段............................................................21

2.形成阶段.............................................................22

五.假说的检验..............................................................22

六、假说的类型..............................................................22

七、中医学中的假说..........................................................23

八、确定假说的注意事项......................................................23

第六篇医学文献的检索............................................................24

一、文献检索的意义..........................................................24

二、医学文献的特点..........................................................24

三、医学文献基本情形........................................................24

1.级别.................................................................24

2.类型.................................................................24

四、医学£献检索............................................................25

1.检索工具.............................................................25

2.检索方法.............................................................25

3.检索步骤.............................................................25

4.检索途径.............................................................25

五、运算机检索..............................................................26

六、中医文献检索............................................................26

第七篇中医文献综述的撰写........................................................27

一、概论.....................................................................27

二、目的和意义..............................................................27

三、特点.....................................................................27

四、内容分类.................................................................27

五、结构.....................................................................27

1.题目.................................................................27

2.作者.................................................................27

3.内容提要,关键词......................................................28

4.前言:................................................................28

5.正文.................................................................28

6.总结.................................................................28

7.参考文献.............................................................28

六、写作步骤.................................................................28

1.确定题目.............................................................28

2.搜集文献一检索.......................................................28

3.阅读文献.............................................................28

4.制定、修改提纲.......................................................28

5.再次查阅文献.........................................................28

6.正式写作.............................................................28

7.修改一反复修改.......................................................28

七、注意事项.................................................................28

第八篇科研设计.................................................................29

一、概论.....................................................................29

第九篇常用实验设计方法..........................................................38

一、配对设计.................................................................38

1.自身对照设计...........................................................38

2.异体配对对照...........................................................38

二、交叉(配对)设计...........................................................38

三、完全随机设计............................................................38

四、随机区组设计............................................................38

五、拉丁方设计..............................................................38

六、正交设计.................................................................39

七、析因设计.................................................................40

八、序贯设计.................................................................40

第十篇几种常见场合的科研设计...................................................41

一、调查研究.................................................................41

(-)调查研究使用范畴..................................................41

(二)要求..............................................................41

(三)设计要点..........................................................41

二、病因学研究..............................................................41

1,几个基本概念..........................................................41

2、病因学研究方法.......................................................42

三、诊断试验.................................................................46

金标准:.................................................................46

研究目的:..............................................................46

研究方法:..............................................................46

界值确定:..............................................................46

结果分析:..............................................................47

四、临床研究.................................................................49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回忆性病因学研究................................49

(-)前瞻性病因学研究..................................................49

(三)临床评判研究......................................................5()

五、动物实验.................................................................51

(-)实验动物..........................................................51

(二)对照全面..........................................................51

(三)指标丰富..........................................................51

(四)实验结果的说明留有余地.............................................51

第十一篇中医科研发展思路........................................................54

一、总体思路:..............................................................54

(-)中医科学研究要满足中医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54

(二)适应和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54

二、中医科研方法学..........................................................54

问题:...................................................................54

科研思路:..............................................................54

避免.....................................................................54

三、中医基础理论............................................................55

1.中医语言............................................................55

2.中医生命观..........................................................55

四、中医诊断技术............................................................55

五、中医辨证理论............................................................56

六、病因病机理论............................................................56

七、中医医史研究............................................................57

八、方剂理论.................................................................57

九、中医治疗方法............................................................57

十、针灸推拿学科............................................................57

1、经络的研究............................................................57

2、腌穴的规范化研究......................................................58

3、针灸推拿机理研究......................................................58

4、针灸推拿学临床研究...................................................58

十一、中医临床疗效评判体系研究..............................................58

十二、中医药疗效机制研究....................................................59

十三、几点想法..............................................................59

第十二篇开题报告............................................................60

一、概念.....................................................................60

二、主要内容.................................................................60

三、注意事项.................................................................60

四、课题论证.................................................................60

第十三篇医药科技论文的写作....................................................61

一、撰写科技论文的目的......................................................61

二、对科技论文的要求........................................................61

三、资料的处理..............................................................61

四、材料的表现方法..........................................................62

五、撰写论文.................................................................62

(一)医药科技论文的种类...................................................62

(二)对医药科技论文的评判.................................................63

(三)医学论文的一样格式...................................................63

(四)撰写过程.............................................................63

(五)临床病例分析.........................................................67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第一篇概论

一、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几个转变

由学习型向创新型的转变

1由学习知识(输入)型转为创造知识(输出)型

2由知识积存型转为能力把握与提高型

能力包括:思路新颖特殊,方法正确可行;逻辑(科学)思维能力,实验动手

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事组织和谐能力,应变能力和忍耐力等。

3知识增长方式的转变:知识增长由算术均数增长型转变为几何均数增长型。

4由封闭型人才向开拓型人才的转变

开拓型人才的特点:

一竞争性;

一外向性(善于表达,善于交流);

—经济性(市场化);

一资源配置合理性;

一创造性。

5由注重智商向注重智商和情商的全面发展

由“高智商型”转变为“高智商+高情商型”

二、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未知,创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活动。

三、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选题一形成假说一定题一文献检索一科研设计一实验一数据收集一数据整理统

计一分析、总结一科研论文、报告、答辨、发表、专利、推广一奖励一下一个选题。

四、医学科学研究

1.特点:

一对象特别

一方法困难

一内容复杂

2.类型

2.1根据研究性质分

一样可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

2.1.1基础性研究

2.1.1.1定义:在医学科学领域中是指阐明人体内在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健康

与疾病相互转化的规律等。

2.LL2特点:所研究的课题着重于知识的深度;特异性及针对性不明显;所

需研究时间较长;研究成果短期内效益不显著;但对学科的根本性进步影响深远。

2.1.1.3细胞结构的研究,核酸性质的研究;血液动力学的研究,中医藏象研

究;证的研究;诊法、治法研究等。

2.1.2应用性研究

2.1.2.1定义:在医学科学领域指解决防病治病中有待解决的各种实际问题或

具体问题的研究。

2.1.2.2特点:研究的课题着重于应用的广度;特异性和针对性较强;课题研

究周期较短;效益显著或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需要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做为指导,

形成新方法和产品,如新药,新仪器等。

2.L2.3如:某种疾病诊断的研究;一种新疗法的研究;某病发病率的调查;

中药栽培、炮制等,新药的研制及研究。

2.1.3开发性研究

2.1.3.1定义:对应用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扩大或转化,它是运用基础研究和应

用研究及实验知识,为推广新材料、新产品、新设计,新流程与方法等进行研究。

2.1.3.2特点:推广新的应用。

2.1.3.3举例

探索核酸本质及其结构一一基础性研究;进一步探索基因重组,基因调控、基

因移植的可能性,达到改变遗传性状的目的一一应用性研究;将上述基因工程技术

引入不同学科领域,如用于农业转基因农作物,植物品种改良,中药新品种的产生,

转基因动物等一一开发性研究。

颜色的数值化一一色度学研究一一基础性研究;颜色测定的研究一一应用性研

究;舌色测定仪一一开发性研究。

2.2根据创新程度的不同分

一样可分为探干脆研究和发展性研究

2.2.1探干脆研究

2.2.1.1定义: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2.2.1.2特点:这种研究是在众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又较少有前人的系

统体会可资借鉴;需要良久的独立摸索,思维活动水平较高;探索的时间也许是漫

长的,而且风险较大;一旦成功可获得重大成果或突破性进展,常可为一个新的学

科领域奠定基础;但亦可以一无所得而告终。

2.2.1.3举例:(最早的)细胞膜受体的研究;(起初的)胃肠道激素的研究;(目

前的)人体经络实质的研究。

2.2.2发展性研究

2.2.2.1定义:深化探干脆研究或其他研究的初步成绩,进一步验证、巩固、

发展和扩大已有的成果。

2.2.2.2特点:有前人的研究基础,或多或少都有成功的体会可资借鉴;研究

的周期较短,把握性较大;基本上都能获得结果,但创造性不大;仅有探干脆研究

而无发展性研究也难以推动科学的不断进步,因而后者是前者的“继往开来”。

2.2.2.3举例:(与前述探干脆研究举例相对应的)细胞膜受体分类的研究,又

一种胃肠道激素的检出等。不少发展性研究题目中均带有“进一步评判”、“深入

探讨”、“理论验证”、“内容补充”、“方法改良”之类的字样。

2.3从认识的深度分

一样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和阐述研究两大类

2.3.1描述性研究

2.3.1.1定义:提供现象与事实。

2.3.1.2特点:收集与积存事实材料,描述现象的外部联系,解决感性认识问

题。

2.3.1.3举例:对一种新的疾病或综合征的临床记述,如近年发觉的军团菌肺

炎、艾滋病的初期报告等;偶然发觉的药物适应证在其作用机制未被阐明前的记述,

如心血管药物口塞吗心安对单纯性青光眼有缓解作用的报告,亦属此类。

2.3.2阐述性研究

2.3.2.1定义:正确阐明某一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2.3.2.2特点:运用既有知识,对大量的描述性资料进行深入加工,去粗取精,

由此及彼,通过摸索或必要的实验而建立理论;解决理性认识问题,由表及里,指

出某一事物外部现象或特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本质。

2.3.2.3举例:某病的病因学或发病机理的研究;某种药物或疗法的疗效机制

研究;某一学说或理论的建立。

2.4根据研究方式的不同分

一样可分为体会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两大类,前者重在实践,后者则以推论为

主。

2.4.1体会性研究

2.4.1.1定义:亲手进行某一项科学实验或直接观察某一种现象,从而获取体

会性的事实材料。

2.4.1.2特点:从单一的问题出发,实验一项证实一项,为系统理论研究提供

基础;实验或观察的内容较为集中,思维活动的领域及概括范畴小;周期较短,易

出成果,结论可靠。

2.4.1.3举例:石炭酸杀菌效能的研究;四环素抑菌作用的研究;中西医结合

治疗某病的研究;病床设置分科比例的研究(并参照比较下述理论性质研究举例)。

2.4.2理论性研究

2.4.2.1定义:根据已有的体会事实,研究者通过自己的思维,从中探索与发

觉普遍原理或在总结他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理论。

2.4.2.2特点:综合众多的体会事实,通过融会贯通,深入进行思维加工;要

求有广泛的知识基础与高度的判定推理能力;需要大量的资料与较长的时间;所付

出的劳动比之体会性研究更加艰辛,但所取得的成果对指导实践更具有普遍意义;

除个别问题需进一步验证外,一样不再需要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或观察。

2.4.2.3举例:(对照前述体会性研究的四个举例,此时可相应为)消毒灭菌法

的研究;抗生素疗法的研究;创立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的理论研究;医院治理学的

研究。

2.5根据研究范畴的大小分

一样可分为分解性研究和综合性研究两大类,前者重在局部,后者着眼于总体。

2.5.1分解性研究

2.5.1.1定义:将研究的范畴局限化,研究对象是从总体联系中分解出来的一

个系统、局部或层次,并可随着认识的深入进行再分解,如人体(总体)一系统一

器官一组织一细胞一亚细胞一分子一亚分子等。

2.5.1.2特点:研究的重点集中,认识的深度较大,便于横向扩展(如细胞研

究中对不同种类的细胞相互比较):所认识的事物往往是局限的、孤立的、片面的、

总体观念常不够完整;可为综合性研究提供更深刻的基础。

2.5.1.3举例:脾的生理功能研究;柱状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

2.5.2综合性研究

2.5.2.1定义:将研究对象的范畴总体化,或将一些分解性研究结果组合起来

给予系统认识,提示系统与系统局部与局部或层次与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

2.5.2.2特点:与分解性研究逆向而行,但往往又需要大量分解性研究结果作

为基础;研究范畴广泛,总体观念性强;便于纵向联系(如各个系统、局部、层次

之间的相互对立与统一的关系,而非其简单之总和);研究对象通常是一个进行着复

杂调剂的庞大控制系统,常需着重研究每一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全过程的信息效

应及其运动规律。

2.5.2,3举例:人体某些机能相互关系的研究,医学控制论(medical

cybernetics)或控制论医学(cyberneticmedicine)的研究。

2.6从研究的时间上分

一样可分为回忆性研究与前瞻性研究两大类,以事件发生的时间划分两者的界

限。

2.6.1回忆性研究

2.6.1.1定义:事件发生以后探讨导致该事件发后的可能因素,即从结果来分

析和认识其原因,如某病之发生与某因素有否联系以及联系的程度等。

2.6.1.2特点:以已有的事实为基础,逆向探索其因果关系;为了突出和印证

其最大的可能原因,常需比较仅单一因素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两个观察对象的

结果,因此需要“配对”;配对之间的可比因素常不易控制,因而结果误差可能较

大,所得结论的可靠程度较低;研究所需之时间较短,耗费较小。

2.6.L3举例:XXX例畸形儿与母亲服用避孕药的关系的研究;肺癌病人

与吸咽的关系一一XXX例肺癌患者的分析研究。

2.6.2前瞻性研究

2.6.2.1定义:与回忆性研究恰好相反,指有计划有步骤地观察某一因素可能

导致事件发生的频度,以明确其因果关系,亦即从原因追踪结果。

2.6.2.2特点:主动性强,可预先作好计划,进行周密安排,有条不紊进行;

容易比较和突出某一作用因素,可按理想要求进行配对;常以各种条件基本相同的

“一代人”作为观察研究对象,经长期随访最后取得资料;所需时间较长,人力物

力消耗较大,但误差较小,所得结论可靠性高;多用来验证回忆性研究所得出的初

步结论。

2.6.2.3举例:服用与不服用避孕药母亲所产婴儿畸形发生率的比较,一代人

吸烟与不吸烟肺癌发病率的研究;接触肝炎病人群体与无接触群体肝炎发病率的比

较。

2.7据研究对象与场地的不同分

通常分为实验研究、临床研究、调查研究三大类。

2.7.1实验研究

2.7.1.1定义:通过实验手段,主动变革某一事物的自然状态或其过程,暴露

出隐藏在事物内部的真实情形,从而能较精确地回答或说明某一问题。改变某一事

物的本质而创造出一种新的事物。

2.7.L2特点:研究的场地主要在实验室内;使用的工具与材料主要为仪器、

设备、动物、试剂或其他物品;可事先作好计划,能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各种影响

因素;答应进行细致观察、多次重复、反复比较,因而自由度较大;涉及到有关人

体问题,实验研究结果只具有参考价值。

2.7.1.3举例:新药的合成及其临床前研究;医学动物模型的建立;各种动

物实验、细胞培养、组织观察以及各种检验方法等的研究。

2.7.2临床研究

2.7.2.1定义:通过临床观察、病例分析或讨论以及各种临床试验等手段,了

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规律,深入探索疾病的本质,创建最佳的诊断治疗方法等所进

行的认识活动。

2.7.2.2特点:研究的场地主要是病房或门诊,亦包括家庭随访;所获得的数

据资料皆来自真实的研究对象一一人体,此为其最大之优点;人的个体差异性及环

境因素对疾病状态或治疗成效所产生的影响不易控制,乃其缺点;由于控制条件难

以达到严格的程度,所得结果的精确度相对较小;若未能做到随机抽样并设立合理

的对照,其意义将更加局限;在实验研究中,动物可全部服从实验要求的一切条件;

而在临床研究中,各种试验和观察都必须服从病人的利益。

2.7.2.3举例:病例分析或讨论;疗效观察;诊断方法研究;临床试验报告。

2.7.3调查研究

2.7.3.1定义:对客观自发的现象或状态进行考察和记录,以揭示其在人类群

体中或一定区域内存在的形式或程度。

2.7.3.2特点:研究的场地常常是一定地区范畴内的现场或社会;研究的对象

主要为人群,包括健康人群或以健康人为基础的群体;亦包括其他的考察对象,如

环境、食品、医学昆虫等;研究的主动性较强,可预先做好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调查和记录为取得资料的主要手段。

2.7.3.3举例:流行病学调查,社会医学调查;劳动作业环境调查;血型分布

调查;某种医学昆虫的种属分布或密度调查。

2.8其它

一多学科研究

一边缘学科研究

一跨学科研究或称科际研究

3.要求

一科学、道德、有用、可能

一严谨、严格、严肃、标准

一广泛、广阔

五、中医科研的特点

一文献丰富。

一体会性研究数量多。

一植物药应用广泛。

一注重社会性。

一涉及多种学科(哲学、文学、气象学、数学等)。

六、中医科研的注意事项

一正确处理继承与发扬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中医与西医的关系。

第二篇医学研究层次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一、观察法

•定义:

•观察法是对自然现象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它是从自然发生的现

象中索取事实资料

•不施加任何因素,不改变客体的内外环境的自然条件,直接观察人体生理现象

与病理现象。

科学观察的特点

•有明确的目的性,同解决一定的科学问题相联系。

•有严密的组织性和计划性,严格按照科研设计进行。

1.科学观察的任务

•系统、全面、客观地考察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疾病过程,客观地描写记录研究对

象的某些现象特点,积存感性体会,搜集事实资料。

•避免主(研究者)、客(研究对象)观的心理暗示和偏倚。

2.科学观察的研究方法

•是古老的方法,基本的方法,历史以来,是医学形成、发展和检验医学理论的主

要科学实践基础。

•实验方法不能取代观察法。

3.直接观察常常是科学发觉的源泉

二、实验法

•定义:实验法是研究主体主动变革研究客体的一种科学活动,研究者对自然现

象在实验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从人为地发生在实验条件下的现象中索取

科学资料的一种重要手段,为揭示隐藏在事物内部的现象和现象之间的联系而采用

的一种活动方式。

实验方法的特点

•能动性质

•它对事件的自然过程进行干涉

实验研究的基本构成

•实验的主体及其科学活动

•进行实验的手段(仪器设备,工具,试剂,药品等)

•实验研究的客体(患者或实验动物)

•实验研究的成熟程度取决于以上三方面的成熟程度

实验研究的目的

・绝对实验:研究对象的某个特点在某个实验条件下的绝对值的变化。

・相对实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给与不同的处理,观察不同处的效应,每

组绝对值与他组决对值比较才有意义。

实验研究的分类

1.比较实验

2.预初实验

一①导向性实验

预先对少数研究对象进行小规模实验,初步把握结果走向.

一②观测性实验

在少数实验单位中搜集若干数据,以作正式实验设计的参考.

一③挑选性实验

用简单的方法从众多的研究对象中选出值得深入研究的对象.

一④练习实验

3.断决实验

在分解性研究之前,先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在总体上判定一下研究因素的作

用和假说是否成立.

4.正式实验

必须有严格的实验设计,必要的实验手段和成熟的实验技术.

重复再现是实验成功的最基本条件.

周密的对照对实验非常重要.

5.模型实验:

疾病及中医证侯模型

第三篇医学科学研究选题的种类

一、调查研究性质

多属于流行病、地方病、卫生学及社会卫生学等方面的研究。

二、实验观察性质

多用于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病理学、职业病及劳动卫生等方面的研究。

三、实验研究性质

四、资料分析性质

可用于人口死因分析、恶性肿瘤的种类分布等。

五、体会体会性质

老中医体会总结,临床病例讨论等。

第四篇选题

提出问题是选题的第一步

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关键

提出问题的同时就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选题的产生与来源

1.来自自身实践的课题

实践中发觉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难以说明的现象

提出:为什么?怎么办?

2.来自他人实践的课题

别人提出的问题

他人的咨询

文献中的问题等

3.来自客观要求的课题

4.来自协作要求的课题

5.来自上级指定的课题

6.来自公布招标的课题

国家级课题

-国家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几千万]

-攀登计划[儿百万]

-攻关计划[1百万以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点;面上项目;青年基金

部级课题(行业)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治理局

省级课题

厅局级课题

单位招标

二.选题的途径

单位或国家的任务

与现代科学结合选题

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解决中医药存在的问题。或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解

决其他学科的问题。

依据中医优势中选题

从中西医结合中选题

从中西医认识矛盾中选题

从单方验方中选题

从文献中选题

三.选题的方法

1.假说形成法

假说是研究者对欲研究的事物、现象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所作出的估量性的

说明或假定性的理论说明。

2.移植法

-某一学科或领域所发觉的新技术、新原理,应用或移植到其他学科或领域,开拓思

路,解决这一领域所研究的问题。

3.旧题发挥法

-①改变原先课题的组合,寻找新的课题。

-②深化研究

-③重新用一种方法进行研究

四.初选、挑选

1.指导思想:新颖.恰当.科学.可行(从易到难,从小到大)

2.方法适当:方向正确.社会需求.行情(本学科的进展情形)清楚.条件具备

五.定题

建立假说

科研构思

预实验

方案论证

六.选题的注意事项

选题要恰当,不能大而无当,力求解决一个问题。

水平要高,杜绝低水平重复。

七.研究题目的表述

包含科学研究的三个要素:研究对象.处理因素.成效反映,越具体越好。

含蓄地体现假说容

附加限定成分

动名词结尾:研究.探讨.商榷.分析.调查抱告等。

如:XX方对XX药引起的XX动物XX脏器伤害的保护作用(研究)

第五篇中医科研的假说

一.假说的定义

假说是研究者对欲研究的事物、现象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所做出的估量性的说明

或假定性的理论说明。

是联系已知和未知的纽带。

二.假说的性质

相容性:与已知的科学原理和基本事实相符合。

完备性:能说明已有的有关事实与现象。

推演性:可以根据不完全、不充分的体会、事实推导出来,答应有一定的想象与估量。

即估量性、假定性、或然性。

三.假说的作用

提出新的理论和新的实验目的,帮助研究者明确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避免盲目

和被动,促进科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

一种指导研究实践的理性的认识。

建立新理论的桥梁,通向新理论的必由之路。

四.假说的形成

三个阶段:孕育阶段,形成阶段,检验阶段

1.孕育阶段

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阶段,是最富创造性的阶段。

——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此阶段应遵寻四个原则

说明性原则:即假说与事实的关系,假说不与事实冲突。

应对事实做出统一的说明与说明(完备性)

但在开始提出假说时.,可以不要求它说明全部事实,也可以回避一些难点,留以

后解决。

对应性原则:即假说与已知理论的关系,假说不与已知理论矛盾(相容性)。

若发生矛盾,可通过增加辅助性假说或限制性条件方法进行修改或调整。

必要时可以不顾及假说的相容性。

简单性原则:以较少的假说说明较多的理论。

逻辑和数学形式上的简单,不是理论上的浅易。

但在开始提出假说时,可以不要求它立刻形成完整的体系。

可检验性原则:能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进行检验,以判定它的真伪。

2.形成阶段

在初步假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观察、实验的资料及理论依据,不断提炼、

论证、修改、补充,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

假说形成一样的逻缉方法

差异法:从事物与事实的差异中提出假说。

类同法:从事物与事实的的一致性中提出假说。

差异类同共用法: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共变法:也叫相伴变异法,某事物的某种因素总是与某种现象相伴发生,提出

改因素可能就是某种现象的可能原因。如:大量食用木耳,可引起出血,提出假说

------木耳中有抑制血小板功能的成分。

类推法:根据已知事物和规律推论未知事物和规律。

剩余法:逐一排除可能引起的各种因素后,剩余的因素就是可能的原因。

五.假说的检验

理论(逻辑)的分析。

实践检验

假说坚持与舍弃的原则

—实验结果及观察现象与假说相反,舍弃。

一原假说的矛盾论点给予补充后仍不能补偿,舍弃。

-虽然失败,并不能否定假说的核心,坚持。

一难以证实,也难以否定,坚持。

六、假说的类型

推断型假说

根据科学的事实,按已知的事物联系方式,对事物本质作出的逻辑推断。

①根据科学实验显示的联系提出假说

根据事实,用一定的思维逻辑(归纳、演绎)可做出推论。

尼科尔——发觉斑疹伤寒的传播途径。

盖都赛克发觉库鲁病病因。

伯内特一一提出免疫耐受学说。

布莱克--B受体阻断剂治疗冠心病。

②逐步推进式假说

起始的假说指出进步探索的思路,或者对并存的各种假说不做出某种肯

定或否定,而用一系列假说和推论连接起来,逐步接近结论。

地质板块说

大陆漂移说

宇宙大爆炸理论

水猿学说

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的机制。

③以阶段性科研成果为基础提出的科学假说

一些关于普遍规律的的假说,只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验证。

如:比德尔•塔达姆的“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

猜测型假说

用类比、猜想、想象、联想、灵感等思维方式所形成的科学假说,他籍以推论的

事实根据不完全,推理的逻辑理由不充分,推论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形成的假说只是

多种可能性之一,带有一定的随机性。

如:瓦格纳•约瑞格“间日疟疗法治疗梅毒性痴呆”的发明。

巧合型假说

,由于种种巧合,有些假说得到了与自身相距甚远、意想不到的结果,甚至错

误的假说也会导致有意义的结果。

如:维生素C化学结构的发觉。

七、中医学中的假说

中医学中存在大量假说,如肺朝百脉等。

对中医的假说,不能固步自封,裹足不前,不求发展,也不能因为中医理论多为假

说而怀疑中医的科学性。

对中医的假说要逐步验证,不断修改和发展。

八、确定假说的注意事项

假说水平要高,不能只停留于现象阶段。

具体、明确,避免大而空。

最好能检验、验证。

第六篇医学文献的检索

一、文献检索的意义

记录知识或传递信息的有形载体,称文献。

医学科技文献:

-1.是古今中外医学工作者知慧的结晶。

-2.使科学研究有连续性和继承性。

—3.方便了多学科的相互渗透。

二、医学文献的特点

数量大、增长快

内容重复交叉,边缘学科多

文种繁多,类型复杂

代谢频繁,老化加剧

交流、传播速度加快

文献质量下降

三、医学文献基本情形

1.级别

一次文献:凡是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或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称为一次文

献。

二次文献:对一次文献进行压缩、整理、加工编辑而形成的文献,称二次文献,如书目、

索引、文摘、题录、简介等,通常又称之为检索工具。

三次文献:在充分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作出系统整理和概括论述,并

加以综合而编写出来的文献,称三次文献,如综述、评论、年鉴、手册、进展、指南、

百科全书等。

四次文献:机读文献及其产生的磁带、磁盘形式的书目、索引,称四次文献。

零次文献:不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