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匠精神人物事迹(6篇)_第1页
中国工匠精神人物事迹(6篇)_第2页
中国工匠精神人物事迹(6篇)_第3页
中国工匠精神人物事迹(6篇)_第4页
中国工匠精神人物事迹(6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工匠精神人物事迹(合集6篇)在平常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事迹都不生疏吧,事迹是指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扬材料。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中国工匠精神人物事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工匠精神人物事迹(篇1)

“学技术是其次,学做人是首位,干活要凭良心。”胡双钱喜爱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也是他技工生涯的注脚。

胡双钱是x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一位坚守航空事业35年、加工数十万飞机零件无一差错的一般钳工。对质量的坚守,已经是融入血液的习惯。他心里清晰,一次差错可能就意味着无可估量的损失甚至以生命为代价。他用自己总结归纳的“对比复查法”和“反向验证法”,在飞机零件制造岗位上制造了35年零差错的纪录,连续十二年被公司评为“质量信得过岗位”,并授予产品免检荣誉证书。

不仅无差错,还特殊能攻坚。在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和大型客机项目的研制和试飞阶段,设计定型及各项试验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特制件,这些零件无法进行大批量、规模化生产,钳工是进行零件加工最直接的手段。胡双钱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开头发挥作用。他攻坚克难,创新工作方法,圆满完成了ARJ21—700飞机起落架钛合金作动筒接头特制件制孔、C919大型客机项目平尾零件制孔等各种特制件的加工工作。胡双钱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肯定要把我们自己的装备制造业搞上去,肯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已经55岁的胡双钱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最好再干10年、20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

中国工匠精神人物事迹(篇2)

“进厂32年来,我最兴奋的是当一名优秀车工!”这是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简称昆明重工)的车工耿__的心声,也是他32年来的不懈追求。

耿__,瘦高个子,脸上总带着笑容。他是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他以自己32年对车工职业的坚守和打磨,生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展现了一个技能大师的风范。

昆明市北郊黑龙潭公园四周的龙泉路边,有一排排高大而又陈旧的厂房,这就是昆明重工厂区。耿__在这里成长、生活、工作了53年。

耿__的父亲耿鼎和弟弟耿家华也先后在昆明重工当车工,两代人陪伴昆明重工走过了近60年的历史。已去世的耿鼎曾是昆明重工的总工艺师、全国劳模,耿家华也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这就是闻名的“父子劳模,兄弟名匠”。

“假如没有父亲的教育,就不会有我们兄弟今日的成长!”耿__说,父亲的三句话影响了他们一生,“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做人要踏实”“做事要仔细”。

1984年,耿__到昆明重机厂(昆明重工的前身)当车工。当车工第一件事是学磨刀。“车刀是车工的灵魂,在我眼里,车刀、产品都是一种艺术品,肯定要仔细打磨。”耿__说。

技校毕业的耿__对车间里的车、镗、铣、刨、磨,样样精通,是名副其实的全能机床工,还是个创造制造能手。

1993年,耿__所在的分公司首次承接132HC塔机生产任务,原加工工艺效率低,费用高。耿__和工友讨论创新技术用T68镗床加工,使每组的.加工费用从1250元降到300元,工效提高了3倍。

20__年以后,耿__带领工作室成员先后完成拉丝机、轧机等产品工艺编制和图纸改进500余项,攻克了多个技术难关,年平均为公司节省创效100余万元。耿__告知记者,多年来他个人的技术创造创新有近200项。

耿__多年来获得了很多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可在老同事侯金富眼中,他始终都没有变。

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等方面的因素,昆明重工连续亏损,耿__选择与企业同甘共苦。其实近年来不断有企业高薪来“挖”耿__,但都被他拒绝了。“30多年一门心思做一件事,并不是全部人都能做到的。”耿__的徒弟李益雄认为,对“工匠”最好的诠释,应当是耿__这样,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最近,耿__的工作室里又多了几张草图,这是他们研制的智能厕所,已经做出两台样机,将在今年南博会上展现。耿__常说:“我是在把图纸变成现实。”

中国工匠精神人物事迹(篇3)

张__是个80后,但手里的活儿却让老师傅们竖起大拇指。他是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装二部围护系统车间电焊二组班组长、高级技师,主要从事LNG(液化自然 气)船围护系统的焊接工作。虽然年纪不大,却已是个明星工人,所获嘉奖很多:20__年度中央企业职业技能大赛焊工竞赛铜奖、20__年其次十届中国焊接博览会优秀焊工表演赛一等奖,是当今世界最先进、建筑难度最大的45000吨集装箱滚装船的建筑骨干工人。

LNG船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船舶。作为LNG船核心的围护系统,焊接是重中之重。围护系统使用的殷瓦大部分为0.7mm厚,殷瓦焊接如同在钢板上“绣花”,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急躁和责任心要求特别高。面对肩上的重担,张__不断地磨练自己的.心性,培育专注度,潜心讨论焊接工艺。为了攻破技术难关,他与技术人员放弃休息时间,日夜埋头图纸堆中,潜心钻研技术突破。最终,他主持的试验取得胜利,得到专利方的认可,并用于LNG船实船生产,收到良好成效。

张__特殊留意阅历的积累总结,国内没有现成的作业标准,他就不断摸索完善各类焊接工艺,先后参加编写了多部作业指导书,为提高LNG船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发挥了乐观作用。

张__,是中国广阔“造船工匠”的杰出代表,他用自己火红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执着于国家海洋装备建设的奉献之歌。

中国工匠精神人物事迹(篇4)

什么是大国工匠?怎样解释工匠精神?我们从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航工业沈飞数控加工厂王刚班班长王刚事迹中,能找到诠释这一问题最直接的答案。

王刚,乌黑、害羞、消瘦,精神饱满,但又透着与三十多岁年轻人不同的镇静与稳重。或许这也是每一位大国工匠的标配。

他加工的铝片能薄如A4纸般的0.1毫米;他加工的铣床铣削能达到0.005毫米;他小孔铰削技术更能达到0.002毫米的精度极限……王刚的简介,就是这位大国工匠的功勋册。

幻想最终照进现实

1999年,刚从沈飞技校毕业的王刚如愿以偿的进到了沈飞公司。

从小住在飞机场四周,每天看着在沈飞工作的邻居成天出入自己憧憬的大门、听着战机在天空中飞过的轰隆声,早在学校的时候,王刚就下定决心肯定要进入沈飞工作。

确立了幻想,便一步步朝着目标奋进。每天苦练自己的专业技能,成果优异的王刚被老师叫来谈话,想让王刚去考高中,接着考高校进入高等学府。我想进入沈飞工作,要考沈飞技校。一向害羞的王刚此时没有丝毫迟疑。

他,做到了。

入厂后,王刚被分到铣工队伍。十七年如一日,王刚每天早上提前一小时到岗。总是缠着师傅给自己活做。

新员工进厂,都会有一年的实习期。当时厂里生产任务比较重、缺人手,之前也在这里实习过,领导找到王刚,盼望他提前正式上岗。这正说到了王刚的心头好。

一大早,就看到王刚铣床旁的一堆铝屑。徒弟吴学文刚调到沈飞数控加工厂后早早来到公司,被眼前的情景震撼了。虽然常年累月任务繁重,但王刚从没感到太大的压力。宠爱解决各种技术难题在工友中是普遍的共识,可以说,若没有难题就是王刚最大的难题。

工作20__年,王刚已数不清自己熬过了多少个攻坚克难的日日夜夜。

每天至少工作15小时,每月工作时间都在300小时以上。面对艰难的工作任务,连续一个礼拜,王刚与工友连日加班。饿了,就拿面包、火腿肠、便利面充饥;困了,倒在厂房里的铁架床上小憩,从未松懈一步。晚上回到家站在床边就能睡着。王刚说。

入职第一个月就和其他老师傅一样,完成了定额任务。

多造出一件好产品,就是为国家做贡献。把工作培育成爱好,是王刚在工作之余的另一成就。午休间隙,工友们在工厂空地拉网起架,打羽毛球、踢毽子、打桌球,无不散发着青春的活力。而往往在劳模工作室的角落里才能看到王刚的身影,悄悄地看书、思考着技术难题该怎样解决。年轻时候也爱运动,学过武术,不过最爱的还是逛书店、下象棋。

不断刷新技能高度

精雕细琢,把每一件东西都当成艺术品。工作伊始,王刚就给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标。他连续了师傅张显育的良好工作习惯。

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要求。问到有什么独门绝技与他人不同,羞怯的王刚说到,为确保加工质量,每次在干活之前,我都在脑海中先模拟一遍加工内容,找出有没有疏漏或者改进之处。工作流程如同欧洲早期古老的记忆宫殿般在脑海中清楚显现。

与自己比速度,将之前干活花费的时间与现在做较量;与自己比精度,缩小至少一半以上规定的零件误差范围;与自己比温度,保持对工作的热忱只增不减。

做任何事情都要精益求精,飞机上更要保证零件的平安运行。不断挑战自我极限,才年能达到20__年生产上万飞机零件无一废品的高度。

科技进展日新月异,社会在转型。同时也在强迫着技工技能需要不懈地提升。活到老,学到老。坚持终身学习,吸取养分是王刚奋力向前的保障。

除却铣工学问外,数控加工技术学问,是王刚下一部要学习的方向。

加工精度达到0.005毫米背后的初心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当大国工匠的匠人不是好匠人。

在一次沈飞公司领导去波音公司参观学习回来的沟通会上,王刚得知其中一展现工件加工精度达到0.25毫米,而当时王刚徒弟能达到0.3毫米的精度。心里便暗暗较起劲来,他们能做到,我们肯定能做的更好,我肯定要超过他们。

紧接着,王刚开头进行紧锣密鼓的加工试验,把最小的加工壁厚挑战到薄如A4纸的0.1毫米。钳工怕钻眼,铣工怕铣扁,0.1毫米已是在挑战自我极限,但是王刚并不满足,经过不间歇的反复试验,王刚迎来了自己技能新高度——铣床铣削加工的手工精度达0.005毫米。

像以往临危受命、攻克技术难题、优化一项技术后一样,王刚心中油然升起一丝胜利的骄傲感。

坚忍不拔、敢于拼搏、不服输、悄悄奉献,是沈飞数控加工厂工会主席焦威东形容的王刚。他几乎要把铣床旁的水泥地磨出坑来。徒弟吴学文说到。

王刚恳干,豁得出去,是厂里出了名的舍命三郎。既做航空人,就知责任重,既做新装备,就得多付出。

工匠精神代代相传完成不行能实现的任务

双桨单舟总争渡,千帆竞发渡江海。王刚深知,要永久站在技术先列,也必需要带动身边工友万象争先,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

20__年9月19日,在沈飞的厂房里,军事化管理的首支以员工名字命名的班组——中航工业沈飞数控加工厂王刚班组成立,唱响了中航工业四歌,至今,从未间断。

不到5年的时间里,荣获了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安康杯竞赛先进班组、中央企业先进集体、沈阳市先进集体、沈阳工人先锋号等称号,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

由他率领的团队不仅攻克了413项科研生产重大技术和质量难题,还创造了12项国家专利,制造经济效益1.9176亿元。

20__年,在某型号生产研制关键阶段,王刚带领他的年轻团队制造了全部产品零缺陷交付的奇迹。在新机试制生产阶段,恰恰是问题高发的时期,质量问题、研制生产阶段各种问题都会随之而来。这一次,他们完成了几乎不行能实现的任务,这在沈飞研制历史上还是首例。

20__年带领徒弟吴学文参与全国铣工技能大赛,两人既是师徒,又是竞争对手。晚上回到宾馆,扔不忘向徒弟讲解疑难。发觉徒弟走路困难,得知吴学文后脚跟长了骨刺,正值大赛集训攻坚期,王刚放弃半天的集训机会,到外边顶着烈日为徒弟找寻购买厚的毡垫,在脚跟处挖了个洞。徒弟看着工服几乎全部被汗浸湿的师傅,现在谈及,仍热泪盈眶。

忠诚筑魂,灵魂因忠诚而高尚;百炼成钢,钢铁经过锤炼更坚韧。在王刚的心里,什么也没有沈飞人特有的航空情结更重、更宝贵。高薪没有动摇他,荣誉和光环也没让他沉醉,王刚始终保持着谦逊低调的本色。许多人常劝他说该功成身退、多为自己和家庭考虑考虑了,王刚总是一笑了之。

只想带她出门旅行

谈及爱人,王刚停顿良久,眼里闪过一丝泪光,对妻子怀着满腹的愧疚。20__年,王刚与妻子陈丽在相识两年后步入婚姻殿堂。婚后还没来得及蜜月旅行,王刚便又投入紧急的工作中。日常回家大部分时间也是在钻研工作中的事情,妻子对此也从未有过怨言,也从未提过多要求。

今年5月,妻子因肺癌脑转移,颅内压增高导致双目失明。陈丽得病后,每月自负的治疗费就在上万元。就是把房子卖了,也要把陈丽的病治好。

两人婚后几乎从未出过沈阳。立刻要迎来十一,预备带妻子在沈阳周边转转。

王刚,一个扫地僧般低调的技术大拿,每天都在不断努力的成为好班长、好师傅、好丈夫。

王刚身上所体现的坚决信念、大爱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

中国工匠精神人物事迹(篇5)

人物名片: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压水堆元件厂扩建车间干法二氧化铀粉末制备组组长,集团公司技术能手,草原英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工匠,全国技术能手。

于1988年开头从事铀化工转化工作。年,公司开头重水堆元件生产线的建设,在化工生产线中型试验期间,他担当分课题组副组长,完成了对铵盐沉淀及吸附岗位试验生产力量和各项数据的整理工作,为重水堆元件厂化工线的建设和生产供应了珍贵资料。

年,由于建线需要,他又被抽调到公司压水堆元件厂化工车间,担当化工生产线的建设和调试攻关任务。在试生产过程中,消失离心机出料口、下料管路频繁堵料现象,他准时与技术人员共同查找缘由,通过在离心机出料口处增加注水装置,加大了物料与设备内壁的润滑度,从而使物料能够顺畅进入干燥系统。这一举措进一步优化了工艺,确保了生产稳定运行。类似这样的技术改进,他先后完成了大大小小近百项,为铀化工生产线的正式投产和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年,国家重点项目ap1000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在公司开工建设,担当干法生产线组长,又一次担当起攻关重任。建设期间,他几乎每天都加班加点,仔细查阅图纸资料,钻研工艺技术和设备功能,准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问题100余项,极大改善了工艺技术和操作条件。经过他和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公司第一条干法生产线全线贯穿并顺当启动,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为我国第三代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的投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国家重点科研专项示范工程、全球首条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调试期间,一头扎在调试一线,用自己丰富的阅历和超群的技艺,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瓶颈。在卧式溶解槽调试期间,水浴加热系统循环不畅,严峻制约了调试进度,并且存在物料泄露造成循环水污染的风险,针对这种状况,他坚决提出在加热水路上加装积水箱,顺当解决了该问题。在原设计中,气化罐进检测罐管道上阀门为电

磁阀,在生产时造成气化罐无法保压,他结合相关生产阅历,提出在该电磁阀前加装手阀,并通过该阀掌握气化罐排气量,使罐内压力维持在稳定值四周,有力保证了调试工作的顺当进行。除此之外,他还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为高温气冷堆元件生产线按方案节点运行投产供应了保证。目前,该生产线已全线运行,标志着我国核电燃料元件生产技术水平已达到世界前沿。

对于节能降耗,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自己动手解决难题就是一种节省。”在某产品生产工艺中,一度消失盐酸消耗量偏高的现象,针对这种状况,他仔细分析^p和观看工艺过程,通过数月很多次的试验,反复摸索计算,最终确定了合理的工艺数据,使盐酸单耗下降了0.1吨,仅此一项就节省生产费用30万元。在某产品生产过程中,原料形态多样,成份简单,专业物料占用量大,收率低,严峻制约着工艺的产量达标及产能提高。为解决这一难题,他利用业余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进行分析^p论证,在原有工艺基础上提出了混酸溶解的.新工艺方法,缩短了工艺生产线,降低消耗10,收率提高1.5,因而盘活资金50万余元,此工艺已申报成果专利。在某低碳产品生产过程中,一度消失铁、镍元素超标问题,严峻影响了生产线的正常运行。面对难题,他没有退缩,仔细查找缘由,排解各种可能性,最终确定了导致杂质超标的缘由是在沉淀和煅烧过程中引进了杂质,并制定了沉淀后晶体酸洗法和煅烧尾气快速转移法,从而保证了该生产线的正常运行,为该产品的按期交货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公司增收节支近百万元。

中国工匠精神人物事迹(篇6)

从油漆工到云南机械加工行业的“一把刀”,从学徒到拥有“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的“名匠”……53岁的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车工耿__用30多年的执着,诠释着“工匠精神”。

“车工一把刀,磨刀是最基本,也是最难的。”对耿__来说,他的工作往简洁了讲就是磨刀,往难了说是磨好刀。“我只是坚持把一件一般的事情努力做好而已。”

意义非凡的“两把刀”

“这两把车刀意义非凡,一把是父亲留给我的。另一把双头车刀,一头是师父磨的,另一头是我磨的。”初见耿__,聊起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刀”,这两把刀是他至今最珍贵的两件藏品。

两把刀其貌不扬,外行人很难看出它们的.精彩之处。“当年师父示范了一遍要领,磨好一头后,就拿一大筐废刀让我练,每天磨五六个小时。”耿__说,出师的这把刀,他足足磨了一个星期。

对耿__而言,这两把刀,一把意味着传统技艺的传承,一把标志着仔细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态度。每当困惑时他都会拿出来看看。

诞生技术工人家庭的耿__,1982年技校毕业后,先是在昆明铣床厂当油漆工。两年后,他调入昆明重机厂改行当了车工。零基础的他,从最基本的摇手柄学起,在厂里请教老师傅,回家就问同为车工的父亲。勤学苦练的耿__很快成为骨干。

“车工就玩‘一把刀’,刀好活就不会差,否则就算不上合格。”耿__从工具箱里又翻出几把车刀说。假如把握不好磨刀要领,车刀用起来就简单报废,尤其是特别材料,就会造成铺张。

工作30多年,究竟磨过多少把车刀,耿__自己也算不清了。“每把车刀都得靠手工在每分钟3000转的砂轮机上打磨。多的时候一个月要磨10到20把,少的也得3到5把,加工一个工件最多时就需要20多把不同的刀。”为此,他没少吃苦头,双手常常磨起血泡,慢慢结成厚厚的老茧。

耐磨的“工匠”技术刀

“角度清楚可辨,刀刃铮亮锐利,这是高手磨出的刀,用这种刀干活快、准、好。”迷上了车刀,车间几乎成了耿__生活的全部,这种热忱直到今日仍没有变。

车刀切削着金属,阵阵尖锐响声掺杂在机器的轰鸣声里,一卷一卷的铁屑随之落下……这场景,耿__再熟识不过了,他就是这样和车刀“较劲”的,车间一呆就是一天,琢磨让刀使用寿命更长,让工件光滑度更高……

钻进车刀改造的“牛角尖”,耿__几乎年年都有一两样“改革”。“这把刀,乍看和其他的没差异,但其实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