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1页
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2页
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3页
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4页
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高一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代“王臣”大致为商王所有,其活动主要在商王室左右。到西周中晚期,“王臣”的内涵已经大大地扩展了,除周王之外所有的人都属于“王臣”的范畴。这反映了A.专制王权不断加强 B.诸侯国君权力巩固C.分封制度推行深化 D.官僚政治逐步确立2.商周时期,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当时最主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是A.丝织业 B.青铜铸造业 C.冶铁 D.煮盐业3.春秋以前,统治者封赐土地、征收田税、征调兵役和力役,都是以井田为单位。春秋以后,则对个体家庭进行户口登记,使什伍相处,以便管理。这反映了A.社会生产不断发展 B.宗法制度彻底瓦解C.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D.专制集权不断加强4.《墨子》中指出:“故古者圣王之为政……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这表明其主张A.提倡节俭 B.兼爱非攻 C.尚贤任能 D.重视实践5.《史记》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三十五年“因徙三万家丽邑(今陕西骊山附近),五万家云阳(今陕西淳化境内)”,三十六年“徙北河榆中三万家”。此举旨在A.促进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B.提高工商业者社会地位C.推动文化的交流与繁荣 D.维护政权和社会的稳定6.下表为汉初诸侯国发展状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诸侯国吴国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齐国齐临菑十万户,市租千金,人众殷富,巨于长安。梁国梁孝王虽以亲爱之故,王膏腴之地,然会汉家隆盛,百姓殷富,故能植其财货,广宫室,车服拟于天子。然亦僭矣。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保证了政治的平稳运行C.控制了朝廷的财政收入 D.促使地方豪强势力增强7.《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蜀汉江陵千树橘……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这说明当时A.农耕技术发展迅速 B.工商业市镇的出现C.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D.农业发展因地制宜8.汉代史书记载:“夏至日浚井改水,可去瘟病。”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告诫人们“凡果落地,隔夜尚不可食,而况虫蚁食者乎?见之者切不可食。”据此可知在当时A.已产生疫病预防的观念 B.封建迷信意识广为流传C.传统中医药学领先世界 D.民众普遍关注食品安全9.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手工业分布示意图。该时期是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10.三国时期,扬州由东汉时的3个郡分为8个郡级行政区,属县由40个增至近80个;赣江流域原东汉豫章郡则被分为7个郡级行政区,属县由21个增至58个。据此可以推知,当时A.割据势力不断发展 B.南方地区得到开发C.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D.经济重心南移加速11.《晋书·卫瓘传》记载:“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由此可见,九品中正制A.完善了官员选拔制度 B.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C.瓦解了士族门阀垄断 D.适应了当时政治需求12.下图为隋朝主要粮仓分布示意图。这反映了A.粮仓位置受政治经济因素影响 B.粮食储备主要来源于江南地区C.交通条件决定经济发展状况 D.交通运输发展推动商业繁荣13.唐代,三省之间常有纠纷,后来三省合在一个政事堂内部议事。政事堂的设立A.提高了工作效率 B.解决了政治矛盾C.分割了宰相权力 D.明确了三省分工14.《资治通鉴》记载:“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为解决该问题,政府推行了A.均田制 B.租调制 C.租庸调制 D.两税法15.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是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千金方》 D.《唐本草》16.下图为某同学总结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示意图,图中长方框中可以填写A.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B.佛教思想融入儒学理论体系C.华工被运往美洲等地 D.胡椒、胡桃等传入中国内地17.宋朝“取士不问家世”,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这是由于A.科举制的发展 B.门阀政治消失C.地方割据的结束 D.中央集权加强18.元人欧阳玄在《曲阜重修宣圣庙碑》中,记述了自元太宗到元顺帝诸位皇帝封爵先圣、取士兴学、崇奉孔子、弘扬儒学、以儒治国、修缮庙庭等举措。这表明元朝A.借助儒学巩固统治 B.儒学成为正统思想C.统治者实现了汉化 D.开启了封建化进程19.宋朝时期,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政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经济的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C.政府职能的变化 D.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20.某学习小组收集到如下资料:“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沈括著《梦溪笔谈》”“柳永的词是一面鲜亮的旗帜”等。从中可推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A.戏曲发展达到顶峰 B.宋元科技文化高度繁荣C.宋朝科学水平领先 D.文学居世界领先地位21.有学者认为“明官盖有卿而无公”。该学者得出这一结论的史实是A.设内阁,参与机要 B.改科举,八股取士C.废丞相,权分六部 D.设三司,互相牵制22.明清时期,许多贫瘠的土地如山地、丘陵地也具有了十分重要的开发价值。这主要是因为A.高产农作物的引进 B.人口的不断增加C.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D.国家统一巩固23.王阳明认为,人们应当“致良知”,用反求内心的方法,达到高尚的思想境界;而黄宗羲提出,“致良知”的“致”是人的实际行为,而不是苦思冥想。黄宗羲的主张体现的思想精髓是A.重视考据 B.反抗权威 C.经世致用 D.格物致知24.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其集中分布与政治和国防密切相关。据此推断,下图中卫所集中分布密度最大的区域应在25.清朝前期,形成了奏折制度,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这一制度A.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B.有效的防止了中央决策的失误C.减轻了皇帝处理政务的负担 D.促使中枢决策机构发生变化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12分)不同历史时期地图信息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图1春秋列国形势图图2战国形势图——《中外历史纲要(上)》(1)比较图1和图2,提取有关春秋、战国期间的历史变迁信息。(8分)(2)基于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认识。(4分)2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材料二对于统治者来说,想要维持一个政权的统治,必须在这四个方面完成制度建设: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宏观经济制度模式。——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材料三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三项汉武帝推动建设宏观经济制度的措施。(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元朝行省制度的影响。(4分)2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地域年代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南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北方965493459679南方1112578301280概括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的趋势,分析其原因及影响。(12分)2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经历高祖到文景几代帝王的休养生息,整个社会环境逐渐向好,但另一方面,社会矛盾在演化中也逐步尖锐,同时,王国问题与匈奴问题也更加推动着武帝当政的汉王朝走向亟需改革变化的极点;从汉武帝个人角度而言,其不同于祖、父的治理方式,面对时代的诉求,汉武帝极具雄心壮志,试图恢复三代之治,自己也先后采取多种举措,但收效甚微,也在客观上让汉武帝寻求新的理论来支撑自己的诉求,新的举措来实现自己的抱负。——何金松《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建构逻辑》材料二自淳祐(南宋理宗年号)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非复旧时淳朴矣。——《梦梁录》卷十八材料三明清之际,思想家们从不同角度,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政治制度改革的理想。顾炎武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以“分权”形式削弱皇权对于各级政府的影响;黄宗羲希望通过重新设置宰相、改造旧式学校的功能,以实现对皇权的限制;王夫之在“公天下”的政治理念下,提出了“君、相、谏官三者环相为治”的权力制约理想,更有“虚君”的设想。——吴根友《明清时期儒家政治制度改革的理想》(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新儒学提出的时代背景。(4分)(2)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说明其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限制君权主张的积极影响。(4分)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BACDADAABDAADD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AAABCACBA二、非选择题26.(12分)(1)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数量减少,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局面;战国时期晋国分为韩、赵、魏三国;战国时期增加了长城这一军事防御设施;战国时期少数民族数量减少。(8分)(2)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列国纷争,礼制破坏,战争频繁,民族交融,华夏认同观念增强。(4分)27.(14分)(1)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免,官位不世袭;郡县官员分工明确;定期对郡县官员实行考核。(4分)(2)改革币制;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者。(6分)(3)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4分)28.(12分)趋势:北方人口呈下降趋势,南方户数由远远少于北方,到逐渐增多,最终远远超过北方。原因:北方战乱;人地矛盾突出;统治者移民政策的影响;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优越的自然条件;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影响:引发了人口格局的变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民族交融、人才培养。29. (12分)(1)汉武帝时期,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加深;地方割据势力壮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