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测试卷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测试卷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测试卷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测试卷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卷·拔高培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继虎门销烟后,林则徐在广州城南靖海门东炮台又进行了三次大规模销烟,不仅烧毁鸦片,还烧毁吸食鸦片的烟具,使广州“公开的烟馆一个也没有了”。这表明,靖海门销烟(

)A.造成了白银大量外流局面 B.扭转了中国贸易顺差情况C.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2.下列诗词共同体现(

)①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A.决心拓展国家版图的雄心壮志 B.为国奉献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C.战场上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 D.坚持艰苦奋斗的英雄主义精神3.鸦片战争前清廷对英国使团的接待,中英之间的冲突……表现在价值观上,英国重利,扩大贸易是其追求的目标;而中国则重义,由此,体现“义”的仪式成了清朝政府关注的焦点,“天朝不宝远物”,允许对外贸易只是对外夷的一种恩赐。材料反映中英之间的冲突源于(

)A.思想文化的差异 B.国家实力的差异 C.地理位置的差异 D.自然环境的差异4.有学者认为,19世纪,英国主张的国际系统和清朝所主张的对外系统,都有非常强大的自我中心主义,英国讲贸易,清朝想维持自己的朝贡体系;英国不愿意从清朝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清朝不愿意从英国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加速了战争的爆发。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两国的互不理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B.英国欲打开中国市场加速鸦片战争爆发C.大部分中英官民没有从鸦片战争中警醒 D.林则徐虎门销烟导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5.有学者利用19世纪40年代的中文资料描写了中国人试图夺回宁波城的方法和结果:一是向英国船只发射火攻木筏,结果在它们达到前就已经被英国大船上派出的小船击成两半;二是计划将背上栓着鞭炮的猴子扔到英国船只上,引起爆炸,将船化为粉末,结果猴子是买回来了,但是没有人能靠近船将猴子扔到甲板上。这个材料可以用来证明(

)A.鸦片战争中中国官兵作战勇敢 B.英国的军事武器装备领先中国C.当时的中国人盲目排外的思想 D.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6.据《广东军务记》记载:“初九、初十日,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萧冈各乡,复行扰害。由是乡民共愤,鸣锣聚众,杀死逆夷六七人,余逆脱回。”材料记载的史实和下列哪一战争有关(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胡绳在《中国近代史稿》中写道:“中国所以遭到失败,根本原因就是一条:掌握国家政权的是已经十分腐朽的地主阶级。它与人民群众尖锐对立,把自己从人民群众中最大限度地孤立起来。这是促使清政府对外投降的原因,也是决定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胡绳认为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惨败的原因是()A.清政府军备废弛 B.清政府经济落后C.清政府政治腐败 D.英国政治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8.据图可知,中国当时(

)A.外贸中心的变化 B.就业结构的变化 C.通商口岸的增多 D.民族工业的出现9.根据嘉定县相关记载,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B.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D.列强开始资本输出为主10.如图为《1842-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该图所示现象(

)A.表明中国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 B.成为列强再次扩大侵华的原因C.表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较缓慢 D.表明传统自然经济未发生变化11.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中国全境开放通商、外国公使常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等18项修约条款。清朝君臣认为《南京条约》是“万年和约”,不应另立新章,对英国的要求未予理睬。这表明清政府(

)A.竭力维护国家主权 B.动员民众坚决抵抗侵略C.缺乏近代外交观念 D.践行“师夷长技以制夷”12.1855年,美国公使称:“从遥远的地方无法驾驭中国政府,到了它的身边,它就会变得驯服多了。”首先使美国实现这一意图的条约是(

)《天津条约》 B.《虎门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3.史学家高第这样概括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的目的:“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由此可知这场侵华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14.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材料表明()A.鸦片战争持续时间长 B.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列强侵略中国不断深入15.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如示意图),其中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割占的地区是()A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B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C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D中国西部7万多平方千米领土16.“同(治)光(绪)之际……时大乱(指太平天国起义)初平。……李鸿章、翁同稣,亦联袂而起。时封疆大吏汉人居半,即枢要之地,实力亦渐加增。”由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A.导致清政府政治权力结构变化 B.为洋务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C.加剧中央与地方势力集团矛盾 D.推动了清王朝统治集团的分裂17.“作为一场企图改朝换代的农民战争”“纵横十数年之后失败了。但它是近代中国的一次大海波潮,湖来潮去之后,许多东西都会改变旧日模样。”此历史事件是(

)A.黄巢起义 B.明末农民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18.徐中约指出,太平天国诸多措施中最重要的一项,当属废除土地和财产的私有权,这项措施背后的精神是,所有人免除赋税,有田耕,有粮吃,有衣服穿,有钱花。下列最符合这一论断的史实是(

)A.发动金田起义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进行北伐西征 D.写成《资政新篇》19.“《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在当时是符合历史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的方向和道路。”这表明《资政新篇》(

)A.促使农民阶级摆脱了封建思想的羁绊 B.是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必然产物C.是近代中国唯一而又正确的救国纲领 D.是先进中国人顺应近代化的救国方略20.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历史教科书认为:“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而1933年版教科书则认为:“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上述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表述反映了()A.时空观念应该跟随民族立场 B.史学研究必须揭露历史真相C.时局变化能够影响历史评价 D.社会性质可以决定史观变化评卷人得分二、辨析改错题(8分)21.近代列强对中国发动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抗争与探索。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8分)【

】(1)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将台湾岛割让给英国。判断:改正:。【

】(2)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判断:改正:。【

】(3)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判断:改正:。【

】(4)《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向西方学习等主张,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判断:改正:。评卷人得分三、材料解析题(共2题,第22题10分,第23题24分;共34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摘编自《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材料二

1840年这场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材料一中的“禁烟运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英国殖民者抓住的“战争的机会”指的是哪一次战争?(4分)(2)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列强通过这次战争机会,强迫中国签订了哪一个不平等条约。(2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4分)23.只有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描述历史,揭示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才能不断地接近历史真实。(24分)某历史课题研究小组收集了下列史料:①《天朝田亩制度》;②曾国藩的幕僚王闿运撰写的《湘军志》;③李秀成被俘后的供词《李秀成自述》;④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⑤曾在太平军中任职的英国人伶俐的回忆录《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⑥清朝官修的《剿平粤匪方略》:⑦电视连续剧《洪秀全》;⑧著名历史学家罗尔纲1901年-1997年的著作《太平天国史》。请依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该课题小组主要研究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请指出哪些史料属于第一手史料,哪些史料属于第二手史料。(10分)(2)如果要论证该历史事件既有革命性、进步性,又有空想性、落后性,上述哪一个史料最能说明问题?请说说你的依据。(10分)(3)综上所述,该历史事件留给了我们什么重要启示?(4分)评卷人得分四、活动探究题(共1题,18分)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18分)国弱之痛,勿忘国耻。国家内容英国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10月24日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给英国。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新界条约》,强租新界99年。日本《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以及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沙俄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未计算相应海洋面积)。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颜喀什湖以东以南约44万平方公里。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清政府和沙俄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割占新疆西北边境地区约7万平方公里。1892年,俄罗斯赤裸裸武装占领新疆帕米尔高原约2万平方公里。(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近代以来,最早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分别是哪两个国家?《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分别受哪两次战争战败的影响?(6分)(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2分)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卷·拔高培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继虎门销烟后,林则徐在广州城南靖海门东炮台又进行了三次大规模销烟,不仅烧毁鸦片,还烧毁吸食鸦片的烟具,使广州“公开的烟馆一个也没有了”。这表明,靖海门销烟(

)A.造成了白银大量外流局面 B.扭转了中国贸易顺差情况C.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使广州‘公开的烟馆一个也没有了’”和所学知识,可知靖海门销烟是虎门销烟之后林则徐进行的禁烟斗争,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D项正确;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局面的是英国对华鸦片走私,排除A项;题干并没有涉及当时中国贸易的情况,排除B项;鸦片战争以及《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故选D项。2.下列诗词共同体现(

)①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A.决心拓展国家版图的雄心壮志 B.为国奉献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C.战场上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 D.坚持艰苦奋斗的英雄主义精神【答案】B【解析】据题干材料并结和所学可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南宋爱国将领岳飞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清朝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名言,这三个人的诗词共同体现了为国奉献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B项正确;材料都与“拓展国家版图”无关,排除A项;林则徐虎门销烟与“战场上舍生忘死”不符,排除C项;坚持艰苦奋斗的英雄主义精神,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3.鸦片战争前清廷对英国使团的接待,中英之间的冲突……表现在价值观上,英国重利,扩大贸易是其追求的目标;而中国则重义,由此,体现“义”的仪式成了清朝政府关注的焦点,“天朝不宝远物”,允许对外贸易只是对外夷的一种恩赐。材料反映中英之间的冲突源于(

)A.思想文化的差异 B.国家实力的差异 C.地理位置的差异 D.自然环境的差异【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鸦片战争前的中英交往,英国重利,中国重义,说明两国思想文化差异导致外交观念的冲突,A项正确;英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材料并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并未对两国地理位置进行描述,无法体现地理位置的差异,排除C项;自然环境差异与外交观念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4.有学者认为,19世纪,英国主张的国际系统和清朝所主张的对外系统,都有非常强大的自我中心主义,英国讲贸易,清朝想维持自己的朝贡体系;英国不愿意从清朝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清朝不愿意从英国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加速了战争的爆发。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两国的互不理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B.英国欲打开中国市场加速鸦片战争爆发C.大部分中英官民没有从鸦片战争中警醒 D.林则徐虎门销烟导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答案】A【解析】根据“都有非常强大的自我中心主义,英国讲贸易,清朝想维持自己的朝贡体系;英国不愿意从清朝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清朝不愿意从英国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加速了战争的爆发”可知,该学者认为中英两国都以自我为中心,互不理解,这加速了鸦片战争的爆发,A项正确;该学者认为是中英双方的不同理解加速了鸦片战争爆发,而不是中国或英国单方面的责任,排除BD项;材料分析的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A项。5.有学者利用19世纪40年代的中文资料描写了中国人试图夺回宁波城的方法和结果:一是向英国船只发射火攻木筏,结果在它们达到前就已经被英国大船上派出的小船击成两半;二是计划将背上栓着鞭炮的猴子扔到英国船只上,引起爆炸,将船化为粉末,结果猴子是买回来了,但是没有人能靠近船将猴子扔到甲板上。这个材料可以用来证明(

)A.鸦片战争中中国官兵作战勇敢 B.英国的军事武器装备领先中国C.当时的中国人盲目排外的思想 D.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向英国船只发射火攻木筏,结果在它们达到前就已经被英国大船上派出的小船击成两半”“计划将背上栓着鞭炮的猴子扔到英国船只上,引起爆炸,将船化为粉末”可知,反映清政府的愚昧无知,武器装备、军事战略战术落后于英国,B项正确;题干材料强调的是武器装备、军事战略战术落后,没有体现鸦片战争中中国官兵作战勇敢,排除A项;材料反映作战方法笨拙,愚昧落后的思想,没有体现当时的中国人盲目排外的思想,排除C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不能抵抗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题干体现不出来,排除D项。故选B项。6.据《广东军务记》记载:“初九、初十日,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萧冈各乡,复行扰害。由是乡民共愤,鸣锣聚众,杀死逆夷六七人,余逆脱回。”材料记载的史实和下列哪一战争有关(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萧冈各乡,复行扰害。由是乡民共愤,鸣锣聚众,杀死逆夷六七人,余逆脱回”可知,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三元里人民抗英。这一事件发生在了鸦片战争期间。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项。故选A。7.胡绳在《中国近代史稿》中写道:“中国所以遭到失败,根本原因就是一条:掌握国家政权的是已经十分腐朽的地主阶级。它与人民群众尖锐对立,把自己从人民群众中最大限度地孤立起来。这是促使清政府对外投降的原因,也是决定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胡绳认为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惨败的原因是()A.清政府军备废弛 B.清政府经济落后C.清政府政治腐败 D.英国政治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的“中国所以遭到失败,根本原因就是一条:掌握国家政权的是已经十分腐朽的地主阶级。这是促使清政府对外投降的原因,也是决定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惨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题干材料表明清政府政治腐败是在鸦片战争中惨败的原因,故C符合题意;清政府军备废弛和清政府经济落后是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AB;英国政治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是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在题干材料中未涉及,排除D。故选C。8.据图可知,中国当时(

)A.外贸中心的变化 B.就业结构的变化 C.通商口岸的增多 D.民族工业的出现【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50-1859年,香港人数不断增长,广州人数减少,上海人数增加明显,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后,英国占领香港,上海成为新的通商口岸,广州的对外贸易地位下降,香港和上海对外贸易地位上升,A项正确;材料只提到三个城市人数的变化,无法反映就业结构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中香港不属于通商口岸,排除C项;洋务运动时期民族工业出现,1859年洋务运动还未开始,排除D项。故选A项。9.根据嘉定县相关记载,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B.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D.列强开始资本输出为主【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的传统纺织业受到西方机器工业的冲击,发展日趋艰难,B项正确;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的表现是《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后,排除C项;列强开始资本输出为主是在甲午中日战争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之后,排除D项。故选B项。10.如图为《1842-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该图所示现象(

)A.表明中国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 B.成为列强再次扩大侵华的原因C.表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较缓慢 D.表明传统自然经济未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依据《1842—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货物总值虽然虽然一度增加,但后来又呈现出下滑的趋势,可见这一现象并不能满足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为此西方列强于1856年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B项正确;题干没有中国进出口贸易值的比较,无从得出中国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英国对华贸易的情况,无从得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而且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销售冲击了传统的自然经济,使得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排除D项。故选B项。11.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中国全境开放通商、外国公使常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等18项修约条款。清朝君臣认为《南京条约》是“万年和约”,不应另立新章,对英国的要求未予理睬。这表明清政府(

)A.竭力维护国家主权 B.动员民众坚决抵抗侵略C.缺乏近代外交观念 D.践行“师夷长技以制夷”【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中国全境开放通商、外国公使常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等18项修约条款。清朝君臣认为《南京条约》是‘万年和约’,不应另立新章”和所学可知,当时清政府的外交观念严重滞后于世界发展,缺乏近代国家外交的观念,C项正确;清政府对前面的不平等条约,不设法废除,反而认为是“万年和约”,因此不能反映清政府竭力维护国家主权,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出清政府动员民众坚决抵抗侵略,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师夷长技以制夷”,排除D项。故选C项。12.1855年,美国公使称:“从遥远的地方无法驾驭中国政府,到了它的身边,它就会变得驯服多了。”首先使美国实现这一意图的条约是(

)《天津条约》 B.《虎门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A【解析】据题干的时间“1855年及美国公使称”等信息可知,题文描述的内容与《天津条约》有关,《天津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实现了侵略者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梦寐以求的愿望,即题干中所述“从遥远的地方无法驾驭中国政府,到了它的身边,它就会变得驯服多了。”,A项正确;《虎门条约》是1843年签订,排除B项;《马关条约》是1895年签订,排除C项;《辛丑条约》是1901年签订,排除D项。故选A项。13.史学家高第这样概括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的目的:“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由此可知这场侵华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符合材料“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的信息,B项正确;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了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通商口岸,没有涉及北方口岸的问题,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进了北京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没有要求清政府开放新的通商口岸,与材料“北方口岸”不符,排除C项;甲午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但是没有进入“首都”,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4.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材料表明()A.鸦片战争持续时间长 B.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列强侵略中国不断深入【答案】D【解析】根据“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开放汉口为通商口岸,使外国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地区逐步深入中国内地,D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长达四年,超过鸦片战争,排除A项;B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但不能体现“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排除B项;材料强调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地区逐步深入中国内地,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D项。15.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如示意图),其中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割占的地区是()A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B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C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D中国西部7万多平方千米领土【答案】C【解析】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其中通过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割占的地区是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也即是图中的C处,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6.“同(治)光(绪)之际……时大乱(指太平天国起义)初平。……李鸿章、翁同稣,亦联袂而起。时封疆大吏汉人居半,即枢要之地,实力亦渐加增。”由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A.导致清政府政治权力结构变化 B.为洋务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C.加剧中央与地方势力集团矛盾 D.推动了清王朝统治集团的分裂【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李鸿章、翁同稣,亦联袂而起。时封疆大吏汉人居半,即枢要之地,实力亦渐加增”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促进汉族地主势力崛起,导致清政府政治权力结构发生变化,A项正确;太平天国属于农民起义,而洋务运动属于清政府的自救运动,因此为洋务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说法错误,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促进了汉族地主势力兴起,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排除C项;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推动了清王朝统治集团的分裂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17.“作为一场企图改朝换代的农民战争”“纵横十数年之后失败了。但它是近代中国的一次大海波潮,湖来潮去之后,许多东西都会改变旧日模样。”此历史事件是(

)A.黄巢起义 B.明末农民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答案】D【解析】据题干“作为一场企图改朝换代的农民战争”“纵横十数年之后失败了。但它是近代中国的一次大海波潮,潮来潮去之后,许多东西都会改变旧日模样。”和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清朝统治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中国历史上壮烈的一章,D项正确;黄巢起义属于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明末农民起义不符合材料中的近代,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排除C项。故选D项。18.徐中约指出,太平天国诸多措施中最重要的一项,当属废除土地和财产的私有权,这项措施背后的精神是,所有人免除赋税,有田耕,有粮吃,有衣服穿,有钱花。下列最符合这一论断的史实是(

)A.发动金田起义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进行北伐西征 D.写成《资政新篇》【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所有人免除赋税,有田耕,有粮吃,有衣服穿,有钱花。”,再结合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其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符合题干信息,B项正确;金田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太平天国进行北伐西征,属于军事行动,打击了清政府和外来侵略者,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资政新篇》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平等的外交等。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9.“《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在当时是符合历史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的方向和道路。”这表明《资政新篇》(

)A.促使农民阶级摆脱了封建思想的羁绊 B.是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必然产物C.是近代中国唯一而又正确的救国纲领 D.是先进中国人顺应近代化的救国方略【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这在当时是符合历史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的方向和道路”,结合所学可知,《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是先进中国人顺应近代化的救国方略,D项正确;“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说明《资政新篇》只是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由于《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施,因而促使农民阶级摆脱了封建思想的羁绊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资政新篇》是收到西方思想影响的洪仁玕写成的,不能说明是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必然产物,排除B项;近代中国正确的救国纲领并不只有《资政新篇》,如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等,排除C项。故选D项。20.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历史教科书认为:“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而1933年版教科书则认为:“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上述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表述反映了()A.时空观念应该跟随民族立场 B.史学研究必须揭露历史真相C.时局变化能够影响历史评价 D.社会性质可以决定史观变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06年是清政府统治时期,所以站在清政府的角度是反对太平天国运动;1933年是抗日战争时期,用太平天国运动的反侵略性唤起民众意识,从而出现对太平天国不同的评价,所以说历史评价是受到当时时局变化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中太平天国运动的时空观念不会因其他因素而改变,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真相问题,排除B项;1906年和1933年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二、辨析改错题(8分)21.近代列强对中国发动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抗争与探索。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8分)【

】(1)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将台湾岛割让给英国。判断:改正:。【

】(2)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判断:改正:。【

】(3)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判断:改正:。【

】(4)《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向西方学习等主张,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判断:改正:。【答案】(1)错误(1分)“台湾”改为“香港”(1分)(2)错误(1分)“《天津条约》”改为“《北京条约》”(1分)(3)正确(2分)(4)错误(1分)“《天朝田亩制度》”改为“《资政新篇》”(1分)【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因此,题干的表述错误,应将“台湾岛”改为“香港岛”。(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因此,题干的表述错误,应将“《天津条约》”改为“《北京条约》”。(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因此,题干的表述正确。(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等主张,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因此,题干表述错误,应将“《天朝田亩制度》”改为“《资政新篇》”。三、材料解析题(共2题,第22题10分,第23题24分;共34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摘编自《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材料二

1840年这场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材料一中的“禁烟运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英国殖民者抓住的“战争的机会”指的是哪一次战争?(4分)(2)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列强通过这次战争机会,强迫中国签订了哪一个不平等条约。(2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4分)【答案】(1)虎门销烟。(2分)鸦片战争。(2分)(2)《南京条约》。(2分)(3)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开始了英勇抗争和近代化探索。(4分)【解析】(1)历史事件:根据所学解读材料一可知,中国的禁烟运动是虎门销烟。战争:根据所学解读材料一可知,英国殖民者抓住的战争机会是鸦片战争。(2)不平等条约:根据所学解读材料二“1840年这场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可知是《南京条约》。(3)影响:根据材料二“1840年这场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根据所学林则徐、魏源等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及结合材料二“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开始了英勇抗争和近代化探索。23.只有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描述历史,揭示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才能不断地接近历史真实。(24分)某历史课题研究小组收集了下列史料:①《天朝田亩制度》;②曾国藩的幕僚王闿运撰写的《湘军志》;③李秀成被俘后的供词《李秀成自述》;④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⑤曾在太平军中任职的英国人伶俐的回忆录《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⑥清朝官修的《剿平粤匪方略》:⑦电视连续剧《洪秀全》;⑧著名历史学家罗尔纲1901年-1997年的著作《太平天国史》。请依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该课题小组主要研究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请指出哪些史料属于第一手史料,哪些史料属于第二手史料。(10分)(2)如果要论证该历史事件既有革命性、进步性,又有空想性、落后性,上述哪一个史料最能说明问题?请说说你的依据。(10分)(3)综上所述,该历史事件留给了我们什么重要启示?(4分)【答案】(1)(1)重大历史事件:太平天国运动。(2分)第一手史料:①《天朝田亩制度》;②曾国藩的幕僚王闿运撰写的《湘军志》;③李秀成被俘后的供词《李秀成自述》;④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⑤曾在太平军中任职的英国人伶俐的回忆录《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⑥清朝官修的《剿平粤匪方略》:(6分)第二手史料:⑦电视连续剧《洪秀全》;⑧著名历史学家罗尔纲1901年-1997年的著作《太平天国史》。(2分)(2)史料:《天朝田亩制度》(2分)依据:①《天朝田亩制度》将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制度化,从而发展到了最高峰。平均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有其演进过程,有着不同的历史功能和利弊。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时期,是落后的、倒退的、反动的。(4分)②但是,在反对封建地主所有制,打破封建不动产对农民的束缚方面。《天朝田亩制度》不仅是一面鲜艳的旗帜,而且是进步的、革命的,因为它在促进和解放生产力方面具有历史作用。此制度是太平天国的一个基本制度,保障了人民的权利。(4分)(3)启示:太平天国在鼎盛时期在军事上取得了全盛时期,但客观来说,因为领头羊们都是农民等低文化人民,后期他们之间互相猜疑,天王们设计互相残杀,最终才逐步导致这一败局,我们需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攘外必先安内,起义运动需要明确指挥和纲领,制度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同时从根本上来讲太平天国仍未完全脱离封建主义思想,最关键的还是思想,封建思想已经不能拯救中国,我们应当顺应历史潮流,时刻反思变革,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道路。(言之有理即可,4分)【解析】(1)历史事件:根据“《天朝田亩制度》、李秀成被俘后的供词《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著名历史学家罗尔纲1901年—1997年的著作《太平天国史》”等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课题小组主要研究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太平天国运动。史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手史料即原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能反映历史真实的材料,二手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一般带有作者的主观意见,不能客观完整的反映历史真实,因此可知第一手史料有:①《天朝田亩制度》;②曾国藩的幕僚王闿运撰写的《湘军志》;③李秀成被俘后的供词《李秀成自述》;④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⑤曾在太平军中任职的英国人伶俐的回忆录《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⑥清朝官修的《剿平粤匪方略》;第二手史料有:⑦电视连续剧《洪秀全》;⑧著名历史学家罗尔纲1901年—1997年的著作《太平天国史》。(2)史料:《天朝田亩制度》。依据:①《天朝田亩制度》将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制度化,从而发展到了最高峰。平均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有其演进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