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忠县三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重庆市忠县三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重庆市忠县三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重庆市忠县三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重庆市忠县三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重庆市忠县三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ROMAN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欧洲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索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觉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缘由是()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B.统治阶级政策的引导C.国内社会的猛烈变动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2、当下,中国人为全部主动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气的、充溢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主动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据此推断,下面孔子的哪个主见有可能贴不上“正能量”的标签()A.提倡“为政以德”B.仁者爱人C.有教无类D.克己复礼3、下列引文中,符合道家主见的是()A.“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B“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C.“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才能则举之”D.“严刑重罚也,可以治国也”4、荀子认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董仲舒也说:“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相对于荀子,董仲舒()A.强调了对君主暴政的制约B.初步具有了人民主权观念C.突出了天的神奇性D.继承了荀子的天命观5、有学者认为:“要理解朱子学的特征,就必需广泛关注北宋时代的各种潮流。我们确定得把朱子学看作宋代思想文化史的最终到达点。”此学者“把朱子学看作宋代思想文化史的最终到达点”,主要是基于朱熹()A.建立了系统而独特的心学理论B.将儒家伦理提升到了天理高度C.建立了浩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D.完成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6、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朱熹主见知、行分际,“先知而后行”;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认为知而不行,是不知。据此可知()A.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对立B.阳明心学张以行代知C.阳明心学更注意道德实践D.朱熹重知轻行、知行脱节7、先秦以来的人性理论大多对人性之私进行了否定与批判,主见“去私心,行公义”。宋明理学人性论更视“私”为邪恶,强调公私之辨。而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则明确提出人性自私说,确定个人物质利益、欲望的合理性,强调个体的价值与地位。这反映了明清时期()A.社会风气败坏,世人追求享乐B商品经济发展,专制统治强化C.西方民主思想促进思想启蒙D.政府放松对思想文化的限制8、智者运动是古希腊史上颇具影响的一般思潮,马克斯·韦伯认为智者运动是“哲学的突破”。这里的“哲学的突破”表现在()A.对物质世界的探究B.对人类自身的探究C.对道德观念的重视D.对人权应用的创新9、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A.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B.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D.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10、.路德曾说:“教皇、主教、神甫、修士被杜撰为神圣阶层,王公、贵族、工匠、农夫被称为世俗阶层,这纯粹是谎言和虚假的编造……事实上,全部的基督徒都是属灵阶层,除职业外,并无区分。”以下说明符合路德本意的是()A.现实世界人皆神圣同等B.神职人员不应存在C.反对封建君主统治D.宗教信仰是愚蠢的11、启蒙思想家康德说:“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安排之下挽救出来……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行避开地要实行的一种诚心的怜悯,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的。”这一言论说明()A.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原动力B.启蒙思想必定动摇君主专制统治C.思想的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D.启蒙思想是社会变革的主要条件12、英国闻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有出自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明朝末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的内容。这说明()A.东西方文明的沟通B.东西方的科技特点趋于一样C.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D.中国科技推动了世界近代化13、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闻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独创() A.未能推动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B.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闻名的远航 D.变更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14、说到人生追求,我们或许会吟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际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词句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楚辞、汉赋、唐诗B.楚辞、唐诗、宋词C.唐诗、宋词、楚辞D.唐诗、宋词、元曲15、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一些爱国学问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新思想萌发了,林则徐、魏源新思想的核心是()A.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御辱之道B.改革内政,振兴清朝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D.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束缚16、1866年,奕訢在同文馆添设科学班,遭到高校士倭仁的反对;1877年,郭嵩焘劝李鸿章扩大留学,遭到高校者王闿运的谩骂。这些现象表明当时()A.闭关锁国政策得以持续B.守旧势力主导政局C.社会转型异样艰难D.西方科技大规模的传入17、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上述观点能够用来评价()A.孙中山的“三民主义”B.“中体西用”的思想C.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D.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18.新文化运动认为反对专制争取民主,必需从“奴性逻辑”中解放出来,不盲从一切权威的、被人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东西。其主要意图是()A.宣扬科学精神B.批判封建礼教本质C.推翻儒学地位D.提倡西方普世价值19、毛泽东在湖南农村考察时指出,农夫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须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这表明毛泽东()A.确立中国革命的领袖地位B.探究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C.相识到农夫问题的重要性D.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成熟20、1992年,邓小平南巡途中就社会主义的本质,安排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开放、革命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做了深刻阐发。邓小平“南巡讲话”()A.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B.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C.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地位D.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21.20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振兴中华的详细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在本质上具有一样性。对这些重大理论成果“一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B.都是20世纪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思想武器C.都是中国民主革命产物D.都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以复兴民族为宗旨22、孙中山认为:只有实行节制私人资本的政策,才可使社会安排做到相对公允合理;必需由国家管理资本,所得的利益归人民大家全部。还必需实行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解决广阔农夫的民生问题。这一思想()A.完全继承了儒家大同思想B.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C.与中共革命纲领完全一样D.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目标23、“世间再无霍金,时间永留简史。”作为当代最宏大的科学家之一,霍金将量子论效应引进了黑洞探讨,量子论的应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量子论的创立()A.对微观世界的相识取得革命性进步B.开创了以试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相识的不足D.有力挑战了西方的封建神学创世说24、有人说“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变更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这主要说明牛顿革命()A.激发了法国人极富玄想的探究精神 B.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C.确立了理性化或科学化的思维传统 D.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第Ⅱ卷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3小题,共52分)25、(22分)学习、借鉴和传承、创新是中国思想发展的重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材料二: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动身,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立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须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佛氏之失,出于自私之厌;老氏之失,出于自私之巧。厌薄世故,而尽欲空了一切者,佛氏之失也;关机巧便,尽天下之术数者,老氏之失也。……佛老之学,不待深辨而明。只是废三纲五常,这一事已是极大罪名!其他更不消说。——《朱子语类》材料四: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行移易,噍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行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宮便殿奏札》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卷》材料五: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依据材料一,指出先秦儒学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4分)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在加强君主专制措施方面有何不同。并从它们创立时的思想来源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主要缘由。(8分)依据材料三,说明宋儒对待“佛老之学”的看法。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李贽与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6分)材料五反映了黄宗羲的何种主见?详细措施是什么?(4分)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苏格拉底来说,哲学的宗旨并不是提出关于宇宙的深邃理论,而是要让人学会如何生活。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罪恶呢?那是因为人们缺乏关于生活和道德的理念。假如他们承认其深刻的无知,就更能懂得如何行事。——(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批判以上帝为中心的宗教神权统治,把人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人们对世俗华蜜生活的追求…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使古典文化中所具有的科学精神得以重放光线。——《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与科学精神的塑造》材料三:1762年卢梭最重要的著作《社会契约论》出版,它描述了人和社会的关系,其中开头写道“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认为,人类最初处于原始的“自然状态”,自然状态下,个人必需通过与其他人的联合才能生存,因而大家都情愿联合起来。人们联合在一起,以一个集体的形式额存在,这就形成了社会。而社会的契约正是人们对成员的社会地位的协议。人民使制订契约的主体,国家是因订立契约而产生,国家主权不能分割,也不能转让,一切人权的表现和运用必需表现人民的意志,法律是“公意”,在法律面前人人同等,君主不能高于法律。——摘编自《卢梭》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2分)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6分)依据材料三,概括卢梭的思想主见。扼要分析这种思想主见出现的时代背景.(6分)(4)综上,指出其共同的核心是什么?(2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4~17世纪,中国出现了一股反叛“传统文化模式”(即异端),这个“异端”与僵化的文化结构进行了碰撞……颇有意味的是,在同一个时期的欧洲,与之(社会转型)相适应的也有一股异端(或叫物质文化思想)勃兴……东西方出现“相近似”的思想动向……材料二新文化运动对孔子及儒学的批判,无论是陈独秀、鲁迅、吴虞,都还是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人文主义、特性主义为武器;用进化论而不是历史唯物论来作为理论基点;而且又多表现出猛烈的“全盘否定”文化传统的非历史主义倾向。因而破坏有余,建设不足。但是无论如何,这种敢于砸碎精神枷锁的气魄是宏大的。——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林岷《中国文化史概述》依据材料一,“东西方出现‘相近似’的思想动向”分别指什么?指出欧洲这个“异端”思想的核心与实质。(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评价。结合所学学问,分析陈独秀、鲁迅、吴虞等人文化心态的成因。(8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CDBAC610CBBDA1115CBACA1620C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