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25_第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25_第2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25_第3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25_第4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2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25一、单项选择题1.

阅读《伟大的悲剧》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昨天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预读文章的任务,大家能不能用一句话谈谈读完这篇文章的总体感受?(江南博哥)请用“这是一个……的故事”句式来说。

生: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

生: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

生:这是一个悲壮的故事。

生:这是一个充满冒险精神的故事。

生:这是一个歌颂英雄的故事。

师:那么既然是给我们心灵带来如此震撼的文章,我们一定要认真去读,不读不足以感受文章的悲壮和英雄的伟大。我们先来默读文章,有一个小小的提醒,注意默读时的技巧:嘴唇不动、不指读、不回读。还有一个高一点的要求:试着用以下的关键词概括主要内容。

(温馨提示:概括的时候要讲清楚在什么时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

关键词:无限、风餐露宿、千辛万苦、耀武扬威、疲惫不堪、赢弱、告罄、遗孀)

(学生默读约6分钟)

师(笑):老师首先来看看同学们是不是已经和文中的字词亲密无间了。“遗孀”是什么意思?

生:丈夫死后留下的妻子。

师:同学们预习得比较充分,那谁能试着运用关键词概括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呢?

下列选项中,对上述教学实录(片段)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课前预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了新课内容,提高了听课的效率B.用关键词以“造句”的形式把故事复述出来,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C.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学法的指导,执行学习常规,以便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D.学生用一句话表达读后感受,抓住关键词概括主要内容,为后续的解读打下情感基础正确答案:C[考点]语文教学(上)

[解析]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帮助学生拟定一些学习常规,如自学(预习)常规、上课常规、阅读常规等,让学生按常规进行学习。这是一种学法指导方式,要求教师对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方面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学生按照规章去做。题干中的教学实录并没有体现相关内容。

2.

阅读《乡愁》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我想说的是余光中的诗歌语言魅力——用浅近的语言让我们为之动容。有一位画家为此作了一幅画,画中画了一只天鹅雏乌。(幻灯片展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画,想一想这幅画中的乌,与哪一节的文字相对应。

生1:应该是最后一节——天鹅还小,在石头上,前面是一条溪,它飞不过去,很害怕……

生2:我感觉是第一段。雏鸟可以是指小时候的诗人,遥望着他的母亲……

生3:应该是最后一节。因为雏乌很渴望飞过去,但是又办不到,于是在忧伤之中充满向往与惆怅。

师:你把握得很好,向往惆怅、无奈的情感一天天地延续下去……

生4:第三节吧,诗的第三节给人一种无助、孤单的感觉,而我们从小乌的眼神当中可以看出它的孤独无助。

师:孤独啊,小鸟站在礁石上……这位画家为什么用天鹅呢?因为它是候乌,它们对家人不离不弃,对故乡无限依恋,即便千山万水、千里万里也要飞回去,而这些游子,高贵神圣,正像天鹅一样。再请这位同学朗读一遍,最后一节的时候全班集体朗读一次。

(生配乐朗读)

师:诗人就这样望大陆,望了半个世纪,望白了头,那么后来回到故土的余光中他的乡愁还在吗?

(学生讨论)

师:他再也回不到那个故乡了,见不到母亲了,回不到那个最初的岁月了。《乡愁》里有回不去的乡愁啊,方文山写的歌词里说,“到不了的都叫作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这种回不去的感觉就是乡愁。我们每个人都有回不去的岁月啊,我们回不到天真地认为搬个梯子就能摘到星星的童年,回不到草丛中轻扑萤火虫的天真烂漫的时光,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这样的乡愁,它呼唤我们回归,回到心中的那个故乡,回到那个永远也不肯老去的最初……最后我们再一起用心用情地读一遍这首乡愁小诗。

对上述教学实录(片段)评述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教师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阅读的方法,以情感为主线B.教师从感性的语言人手,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C.教师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把学生引向预设的领域,干扰了学生的个性阅读D.教师既注重了语言因素,又不忘人文内涵,避免了以往肢解语文的弊病正确答案:C[考点]语文教学(上)

[解析]教师以情感为主线,发挥学生的想象,用感性的语言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恰当,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性心理特点,自主阅读,教师则对目标和过程恰当地进行跟踪、调控和指导,C项“干扰了学生的个性阅读”说法错误。

3.

学习《背影》一文,教师播放歌曲《父亲》——“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下列选项中,对这一教学资源分析恰当的是______。A.为学生创设了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的真实情境B.歌曲脱离课文内容,削弱了教学资源的价值C.缺乏思维深度,但能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D.用新颖的形式唤醒学生与作者相同的情感体验正确答案:D[考点]语文教学(上)

[解析]《背影》是朱自清的文章,主要讲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文章运用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父亲》是一首歌颂父亲的抒情歌,两个作品都是以歌颂亲情为出发点,达到情感共鸣。D项分析恰当。

4.

教师在讲解朗读技巧的时候,举例说明轻声具有区别词性的作用。下列不适合用来举例的一项是______。A.地道B.老子C.大意D.精神正确答案:B[考点]汉语基础知识

[解析]轻声的作用有两种:区别意义和区别词性。A、C、D三项都能区别词性。A项,“地道”(dìdao)是形容词,常表示纯正的意思;“地道”(dìdào)是名词,常指地下的道路或坑道。C项,“大意”(dàyi)是形容词,疏忽、马虎的意思;“大意”(dàyì)是名词,大概的意思。D项,“精神”(jīngshen)是形容词,指有活力的;“精神”(jīngshén)是名词,指意志、意识、神志等。而B项,“老子”(lǎozi)是名词,是父亲或老年男人的自称(即老夫);“老子”(lǎozǐ)是名词,特指道家的创始人。

5.

阅读以下一位教师的教学反思(片段),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A)刚参加工作时,我总是担心学生听不懂,因此,语文课上讲得很多,我认为这样做才是对学生负责任……

(B)课堂上,当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我不一致时,为了不影响课堂教学的进度,我常常打断学生的讨论和思考,牵着学生跟我走……

(C)教学中,遇到疑难问题,有时我又觉得让学生自己去想、去猜测、去探究,不免有些太费时间了,不如将结论告诉给学生,教会学生用结论,恐怕比探究更实用……

(D)事实上,以上种种做法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学习效果非但不理想,反而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大打折扣,遇到一些灵活性强并具有智能挑战的难题时,学生往往显得束手无策……

对画线部分分析不准确的是______。A.单纯填鸭式的教学,效果不会很好B.没有尊重学生的独特体会和感受C.应该多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D.教学内容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应该由学生来确定正确答案:D[考点]语文教学(上)

[解析]设置教学内容虽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但主要还应该由教师根据学情和教材来确定。D项“由学生来确定”说法错误。

6.

阅读以下某教师关于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的课堂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师:(A)贾岛初次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一天他骑在驴背上吟诗句道:“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开始用“推”字,后来又想要用“敲”字,用心琢磨词句,一直未能确定用哪个字更精美传神,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划“推”“敲”的姿势。这时,吏部侍郎兼京兆尹韩愈正路过此地,贾岛不知不觉冲撞到仪卫队。随从人员将贾岛推拥着带到兆尹韩愈面前,贾岛一一解释说出自己吟得的诗句。韩愈停马伫立很久,对贾岛说道:“还是用‘敲’字更好啊。”大家想想为什么用“敲”字比“推”字好?

生1:(B)“推”字显得不够礼貌。

生2:“敲”字有声音,恰好和前一句的静构成动静对比的意境。

师:(C)说得非常好。古人作诗讲究“炼字”,一个字不同,诗的意境也就不同,鉴赏诗中的字时,一定要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去体会景象,这样才能明白字句的妙处。

师:(D)下面我们做一个练习,请大家鉴赏一下宋祁的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的表达效果。

对画线部分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_。A.以故事导入,增加了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兴趣B.该生的回答说出了自己比较直观的感受C.教师首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评价,然后又循循善诱地进行启发D.前面都是在分析“推”和“敲”的区别,此时突然又插入宋祁的诗句,影响了课堂的连贯性正确答案:D[考点]语文教学(上)

[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材料,可知A项中教师的引导能够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B项生1的回答是学生的直观感受。C项教师先肯定了学生回答,后又启发学生如何练字。D项插入宋诗属于教师教学的拓展,不影响课堂连贯性。

7.

某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围绕“教材编写建议”展开讨论。下列观点不恰当的是______。A.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B.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C.教材内容的安排要详尽丰富,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D.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答案:C[考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材内容的安排要避免烦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C项“详尽丰富”的说法不恰当。

8.

某版教材课文《敬畏自然》的正文下方设置了相关内容的注释,有的标示字音,有的标注词义。从教材系统分析。这部分内容属于语文教科书的哪一系统?______A.范文系统B.知识系统C.助读系统D.练习系统正确答案:C[考点]教科书系统

[解析]助读系统是指为帮助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材料。助读系统按照内容可分为注释类、提示类、评点类、目标类、图像类。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下列选项中,对阅读教学目标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_。A.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理解B.阅读能力的提高建立在系统了解语法知识的基础上C.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D.对阅读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正确答案:B[考点]语文教学(中)

[解析]阅读目标重视语感的培养,而不是强调语法知识。B项说法错误。

10.

阅读一堂作文课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师:(A)上次作文课为大家布置的作业是写一篇事物说明文,我发现大家对说明文的逻辑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掌握得还不错。有一种说明方法叫作打比方,它和修辞学上的比喻类似,要想在文章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出来,首先我们得对其有深刻理解,能够弄清二者的区别。今天我们来弄清二者的区别,学会使用打比方和比喻,让它们为我们的文章锦上添花。

师:(B)(幻灯片展示打比方和比喻的区别)说明文中的打比方是一种说明方法,因所要说明的事物和选取的打比方的事物之间存在共性,故此用来做比。它的目的是为说明服务,为了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某种特征,它只适用于说明文文体。而修辞学上的比喻适用于记叙文、议论文、小说、散文等多种文体,它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为增强文采服务。它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类型。

师:(C)大家应该能大致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了吧。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来详细解释一下,翻开《看云识天气》看第一段内容,“……它们有的像羽毛……有的像鱼鳞……有的像羊群……”

(教师通过举例,并对照课件的内容详细地解释了起来。学生们不时地在记笔记)

(D)师:同学们不要只顾记知识点,要理解消化。记好后大家开始自己检查作文,看你们的文章中有没有使用打比方或者比喻,使用是否正确。没有使用的同学,看能不能将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加入作文中。

对画线部分分析不准确的是______。A.单刀直入直奔教学主题是简洁且有针对性的导入方式B.说明教师讲课准备充分,且恰当使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C.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课堂节奏跳跃性大D.体现出教师重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正确答案:C[考点]语文教学(下)

[解析]“大家应该能大致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了”“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来详细解释一下”,说明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一定了解。且课件与课本相结合,过渡自然,C项,“课堂节奏跳跃性大”说法错误。

11.

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学派相关情况进行整理。以下总结错误的一项是______。A.“三教九流”中的“九流”是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B.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C.墨翟的主张中包括“兼爱”“非攻”“明鬼”“尚贤”“节用”等内容D.法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韩非、李悝、商鞅、申不害等正确答案:B[考点]“百家争鸣”思想学派

[解析]B项,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万世师表”是后人对孔子的尊称。

12.

在教学初中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描写父亲的作品。以下不适合的一项是______。A.泰戈尔《金色花》B.贾平凹《春酒》C.马克·汉林《地震中的父与子》D.李森祥《台阶》正确答案:A[考点]中外著名文学作品内容

[解析]A项,泰戈尔的《金色花》写的是母亲,B、C、D三项写的都是父亲。

13.

教师在教学“伯牙善鼓琴”时,说此句中“善”是“擅长、善于”的意思,并欲举其他相同用法为例。下列可以作为例子的是______。A.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刘氏善举》)B.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绝弦》)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二章》)D.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正确答案:D[考点]汉语基础知识

[解析]A项,“善”意为“善良,好心”。B项,“善”意为“好,妙”。C项,“善”意为“好的,优点”。D项,“善”意为“擅长,善于”。

14.

教师在讲解《香菱学诗》的时候这样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______。A.林黛玉B.贾宝玉C.薛宝钗D.王熙凤正确答案:A[考点]文学文化(上)

[解析]林黛玉本为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仙草。“阆苑”指传说中神仙的居所,“仙葩”指仙草,这里比喻林黛玉品行的高洁和容貌之美。

15.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启蒙文学,提到启蒙文学时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作家与大量优秀的作品。下列不属于启蒙文学时期的作家及其作品的是______。A.歌德《浮士德》B.卢梭《爱情之歌》C.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D.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正确答案:D[考点]文学文化(上)

[解析]D项,《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A、B、C三项都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作家与作品。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40分)阅读以下学生习作,回答问题。

生活是快乐的

④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潜游;鸟儿在天空自由地飞翔;马儿在草原上自由地奔跑;浪花在大海里自由地翻滚……它们都是自由的,它们都因此而快乐。

②当鱼儿失去了水,它开始崩溃;当鸟儿失去了天空,它开始哭泣;当马儿失去了草原,它开始忧郁;当浪花失去了大海,它开始分解……它们失去了生存的空间、生存的领域,同时它们也因此失去了自由与快乐。

③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便意味着我们已经步入生活的“殿堂”;我们从儿童成长为少年,而我们的快乐也在逐渐减少。那时,快乐就像是那可望而不可即的大洋彼岸,与我们隔海相望。

④但是,总会有人能够把枯燥无味的生活榨成甜美的“汁酱”。

⑤正值“忙趁东风放纸鸢”时,几个伙伴在广场上一起放风筝。天空中飘着各种各样的风筝,五彩斑斓,仿佛一幅抽象的油画悬挂在天空之中;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时,男孩子们纵身跳入池塘之中,在水中不停地摆动着身躯,游来游去,像是一条条泥鳅在不断地为农民革命事业而奋斗;当菊花盛开之际,无数热爱花的人开始活动了,在人群间、花市上不断寻觅着属于自己的“宝藏”;大雪飘然而至,小孩子们在户外嬉戏来弥补平日里所落下的“空缺”,他们都在于“雪朋友”玩耍。

⑥想着他们的快乐,望着自己的“负担”,心中倒添了些许快乐。

⑦我渐渐明白:原来生活并不只是单一乏味,倒是还有一些趣味在其中。

⑧周日,我们一家三口到了北边的一个大湖旁骑车,在那里有许多垂钓者,他们年龄参差不齐:有二十出头的大学生,有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子,也有年过花甲的老人。但是大部分人都有一个共同点——神情都很悠闲。也许他们是为了来寻求一些平静,来寻求一种“孤乐”。

⑨我们一路上说说笑笑,这不由得令我卸下了心中的包袱,而剩下的只是愉快的谈话。

⑩这天,我真正体会到了生活的愉快。而我们应该让自己的生活快乐,从而将这种快乐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问题:1.

请从第④和第⑤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③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改正。正确答案:错别字:第④段中“搾成”的“搾”应改为“榨”;第⑤段中“在于”的“于”应改为“与”。

病句: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便意味着我们已经步人生活的“殿堂”。

以上病句缺少主语,应改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便已经步入生活的“殿堂”。[考点]学生习作(上)

2.

请指出该习作的一个优点和一个缺点,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正确答案:优点:该习作是一篇说理文,却又不单单说理。小作者将自己思考而得的道理与身边的事相结合,以事论理,更加有说服力。例如文中指明“总会有人能够把枯燥无味的生活榨成甜美的‘汁酱’”,紧接着便以空中放纸鸢、水中游少年、市间觅爱花的一件件小事来加以说明,让人们通过贴近生活的事例切实地体会到生活的快乐。

缺点:文章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但部分语句表述指意不明,不够准确,且有偏题之嫌。例如,第⑤段“小孩子们在户外嬉戏来弥补平日里所落下的‘空缺’”一句中,“空缺”指意不明。如果作者本意是想表达小孩子们平日里忙于功课,无暇嬉戏,就应当准确地表述出来,或者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能够结合上下文明白其意。另外,文章主旨是人们因陷入生活而失去陕乐,但同样也可以逆转思维去主动寻找快乐。而开篇以“鱼儿”“鸟儿”“马儿”“浪花”为例的表述,更像是说明“生活因自由而快乐”,偏离主题。[考点]学生习作(上)

3.

阅读《老王》教学设计(片段),回答问题。

案例:

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一句为切入点,引导探究如何看待文中人物的“幸”与“不幸”以及体会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多媒体展示问题)

一、说说老王之“不幸”。

1.学生齐读第2~4段,讨论并共同体悟老王之“苦境”。

明确:身份卑微,孤苦伶仃;患有眼疾,谋生艰难;身居破屋,生活穷苦。

2.师:造成老王之“不幸”的仅仅就是这些与生俱来的或纯客观的因素吗?文中哪些地方暗示了导致老王的处境每况愈下的社会因素?

明确:当时社会的某些不合理的政策加剧了老王的不幸。“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3.说说老王是如何对待“不幸”的。小组合作学习,然后交流,突破文中写事部分,感受老王之“善心”。

明确:从不抱怨,默默承受不幸,孤身一人靠一辆破三轮车谋生;以德报德,不让别人吃亏,给杨先生家送的冰比前任送的大一倍,价格相同;身处困境,却处处顾念他人,送杨先生的丈夫钱先生到医院,怕杨先生没钱,不收车费;知恩图报,极有道德良心。身患重病,还不忘感谢,硬撑着给杨先生家送鸡蛋和香油。

二、说说作者之“幸”。

4.师:作者当时处境如何?在这样的处境下,她给了老王哪些力所能及的关照?

明确:作者“文革”时期在干校挨批斗,进行“劳动改造”。作者的女儿为治好老王的眼疾,送鱼肝油给他;作者一家总坐他的车,照顾他的生意;作者一家非常关心老王,总打听他的状况。

5.师:作者的做法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你从中学习感受到了什么?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经过讨论达成共识:对自己的不幸要淡然处之,对他人的不幸要事事记挂,要能真正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人与人之间不论高低贵贱,不论幸与不幸,都应平等交往,互相尊重。

问题:

请评析该教学设计的主要优点(说出两点即可)。正确答案:(1)从教学过程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设计中有“讨论并共同体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等内容,表明了教师明确地对学生学习方式进行引导的过程,体现了教师有意识地实践新课标语文课程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做法不仅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还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总结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语文素养。

(2)从教学设计本身来说,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切入点准确、新颖。设计从“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一句为切入点,引导探究如何看待文中人物的“幸”与“不幸”,可谓牵一发动全身,解决好这一个问题,人物的“苦”与“善”跃然纸上。在此基础上,学生能深入体会作者对老王“善”和“愧”相互交织的复杂情感,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重以及善于解剖自我的可贵精神,到此教学重点便凸显出来了。②设计的问题具有层次逻辑性及引导启发性。先让学生体悟老王的“苦境”,然后让学生感悟老王的“善心”,接着让学生领悟作者的处境和善举,顺势发问学生的感受,最后文章的主旨自然呈现,实现情感的升华。教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去感受人物,去把握文章主旨,而不是一味讲授、“满堂灌”,相信学生只有内心感受到并且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在行动上更好地去实践。另外,教师注重文章情理教育也是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体现。[考点]教学案例(中)

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65分)阅读文本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伤仲永》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日: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单元导语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美好的向往,也会有小小的烦恼。这个单元的文章,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学习这个单元,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注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课文导语

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本文作者为一位“神童”最终变为常人而深感惋惜,并发表议论,以此引发人们的思考。

研讨与练习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3.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生情况

七年级,班级人数40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问题:1.

翻译第二自然段。正确答案: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亡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7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考点]教学设计题(中)

2.

根据上述材料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确定依据。正确答案: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字词活用情况。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探讨以及朗读的方式,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形成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

确立依据

①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的要求,将“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字词活用情况”设定为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

②本文借事说理,写法上详略得当,并且初中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手法。所以将“通过小组探讨以及朗读的方式,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