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模拟题45_第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模拟题45_第2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模拟题45_第3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模拟题45_第4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模拟题4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模拟题45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旋律中,属于藏族民歌的是______。

A.

B.

C.

D.正确答案:B[解析]通过视唱选项中的旋律可知,B项为藏族民歌《我的家在日喀则》。A项为彝族民歌《阿西里西》;C项为云南民歌《放马山歌》;D项为吴语区小调《紫竹调》。

2.

下列属于单乐章结构的乐曲体裁是______。A.奏鸣曲B.交响曲C.交响诗D.协奏曲正确答案:C[考点]音乐基本理论

[解析]交响诗是一种单乐章的标题音乐,脱胎于19世纪(1850年)的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交响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是按照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的大型管弦乐曲。

3.

下列乐器中,不属于广东音乐最常用的乐器是______。A.云锣B.高胡C.扬琴D.秦琴正确答案:A[解析]广东音乐发源于粤剧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用的小曲,其早期乐器与戏曲音乐伴奏乐器相同,为二弦、提琴、三弦、月琴、笛子,合称“五架头”。20世纪初,吕文成等人改革了乐队编制,以高胡为主奏乐器,加入扬琴、秦琴,合称“三件头”,并辅以洞箫、笛、椰胡、笙、木鱼等乐器。云锣多用于民间吹打乐及鼓吹乐,并非广东音乐的常用乐器。

4.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A.《九歌》B.《诗经》C.《离骚》D.《九韶》正确答案:B[解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故也称“诗三百”,可以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指民歌,雅是贵族创作的作品,颂是祭祀祖先的歌舞。A项《九歌》、C项《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品,被收录在《楚辞》中;D项《九韶》又称《韶》《箫韶》《大韶》,周代雅乐,六代乐舞之一,据传是舜时所作。

5.

西方音乐史上“歌曲之王”指的是______。A.舒伯特B.莫扎特C.舒曼D.勃拉姆斯正确答案:A[解析]舒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的奥地利作曲家。他创作了一批具有划时代影响力的艺术歌曲,因此被誉为“歌曲之王”。其代表作品有《魔王》《鳟鱼》《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等。

6.

印度音乐较少受外来文化影响,有着自己特殊的音律、调式、旋律、曲式、体裁、乐器和乐队、演唱方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旋律中有很多滑音和装饰音B.器乐中有很多持续音C.歌声略带鼻音色彩D.音乐中具有丰富、浑厚的和声正确答案:D[解析]印度传统音乐是线性、旋律性的音乐,没有和声的概念。

7.

终结性评价应充分考虑到______。A.难易程度B.学生水平C.学生心理D.教学水平正确答案:C[考点]音乐美学基础、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解析]终结性评价的关注点会更加突出音乐教学的整体效果,强调音乐教学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尤其要注重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心理感受和认同程度。

8.

______是最具代表性的朝鲜族民谣。A.《六段之调》B.《樱花》C.《阿里郎》D.《巴玛亚》正确答案:C[解析]《阿里郎》是最具代表性的朝鲜族民谣,是一首流传很广的爱情歌曲。A项《六段之调》是日本著名的筝独奏曲;B项《樱花》是日本民谣;D项《巴玛亚》是加纳歌舞曲,也是一种西非现代歌舞曲。

9.

下列音程属于自然音程的是______。A.减六度B.倍增五度C.增四度D.减三度正确答案:C[解析]自然音程包括所有纯音程,大、小音程及增四度、减五度音程。

10.

记写在双小节线上的与______的意思相同。A.Fine.B.dim.C.rit.D.cresc.正确答案:A[考点]音乐基本理论

[解析]记写在双小节线上,表示音乐的终止,与Fine的作用相同。

11.

京剧的场面可分为______。A.文场、武场B.生、旦、净、丑C.一板三眼D.一板一眼正确答案:A[解析]戏曲的伴奏乐队称为“场面”,管弦乐部分称为“文场”,打击乐部分称为“武场”。文场主要是为演唱伴奏,并演奏配合表演的场景音乐。武场的主要任务是配合演员的身段动作、念白、演唱、舞蹈、开打,使其起止明确、节奏鲜明,另外也负责场次的转换、舞台情绪渲染等。B项生、旦、净、丑是戏曲的四种行当;C项一板三眼和D项一板一眼是民间音乐中的两种节拍形式,分别对应4/4拍和2,4拍。

12.

最适合下图中人物演奏的曲目是______。

A.《十面埋伏》B.《广陵散》C.《塞上曲》D.《海青拿天鹅》正确答案:B[解析]图中人物所弹奏的乐器为古琴。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形制在两汉时逐步趋于成熟。琴曲《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一首大型琴曲,是我国古琴十大名曲之一。A项《十面埋伏》是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C项《塞上曲》是一首传统琵琶大套文曲;D项《海青拿天鹅》是我国目前能确定的创作年代最久远的一首琵琶曲。

13.

下列谱例中的作品是______根据美国歌曲《旅愁》的曲调填词而成。

A.曾志忞B.沈心工C.李叔同D.萧友梅正确答案:C[解析]该作品名为《送别》,是李叔同根据美国歌曲《旅愁》的曲调填词而成。曾志忞、沈心工与李叔同均为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萧友梅为著名的音乐家、教育家,作有歌曲《问》《五四纪念爱国歌》等。

14.

自然小调里有______个小三和弦。A.二B.三C.四D.五正确答案:B[考点]音乐基本理论

[解析]自然小调Ⅰ、Ⅳ、Ⅴ级上构成的三和弦是小三和弦,故本题选B。

15.

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在音乐______过程中提高的。它需要音乐教师在发现问题后立即采取相关的教育教学行动来改变学生的思维或解决其他教育问题。A.教学理论B.教学任务C.教学实践D.教学科研正确答案:C[考点]音乐美学基础、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解析]音乐教师是在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提高教学能力的。它需要音乐教师在发现问题后立即采取相关教育教学行动来改变学生的思维或解决其他教育问题。

16.

下列带有的和弦序进中,功能正确的是______。

A.Ⅰ——Ⅰ

B.Ⅰ——Ⅵ

C.Ⅴ——Ⅳ

D.Ⅳ——Ⅴ正确答案:D[解析]也称终止四六和弦,出现在乐句末尾处,后面一般接属和弦,表现出更强烈的倾向性。

17.

《蓝色多瑙河》的指挥图示是______。

A.

B.

C.

D.正确答案:A[解析]《蓝色多瑙河》是19世纪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代表作,是一首3/4拍的圆舞曲,采用三拍子指挥图示。

18.

教师在教学中应设置引起学生注意的优秀导入,设置引人入胜的音乐情境,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注意在音乐课上要让学生动起来等。这体现了对______的评价。A.教学方法B.教学内容C.教学手段D.教学目标正确答案:A[考点]音乐美学基础、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解析]设置音乐情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等都体现在教学方法中,故本题选A。

19.

______不属于反思的作用。A.教师能建立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理念,并将自己的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B.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试图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C.分散教师的教学科研意识D.整体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正确答案:C[解析]教学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意识。一个经常并自觉地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教师,就有可能发现许多教学中的问题,越是发现问题,就越是有强烈的愿望去解决这些问题。

20.

下列选项中,和声功能进行不正确的是______。

A.T—S—D—T

B.T—S—T

C.D——D

D.S——D正确答案:C[解析]C项的和声功能进行是错误的,前可以接S功能和弦,也可以接T功能和弦,但不允许接D功能和弦,原因是和弦本身就具有D和弦功能,连续使用具有D功能和弦性质的进行导致和弦进行单一,没有特点。A项的和声功能进行为完全进行;B项的和声功能进行为变格进行;D项的和声功能进行为的功能序进。

21.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______的作品。A.穆索尔斯基B.柴科夫斯基C.巴拉基列夫D.鲍罗丁正确答案:D[解析]鲍罗丁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为一幅画面所写的配乐,这部音画由于其朴实动人的旋律和诗一般的意境而得以广泛流传,成为世界名作。

22.

以下选项对于汉代音乐发展论述错误的是______。A.秦朝时期就已经建立了乐府B.著名的音乐家李延年根据西域音乐创作出“新声二十八解”C.汉代乐府的任务是大规模、大范围地采集民间歌谣D.汉代乐府中有大司乐、乐师等乐官,且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正确答案:D[解析]汉代乐府是承秦制而建立的,负责大规模、大范围采集民间歌谣,他们在整理、加工、改编、创作音乐的同时还负责研究音乐理论、演唱、演奏等。乐府的最高行政长官是乐府令。春官于周初设立,是掌管礼制、祭祀、历法的官署,下设有大司乐、大祝、大史等部门,其中,大司乐负责掌管音乐的教育与表演,从音乐教育角度而言,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学校。

23.

音乐教学评价方法不包括______。A.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B.自评、互评以及他评相结合C.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D.综合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正确答案:D[考点]音乐美学基础、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解析]音乐教学评价的方法包括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以及评价对象的研究与交流。

24.

______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A.器乐演奏B.音乐审美C.课程教学D.探究合作正确答案:A[考点]音乐美学基础、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解析]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器乐教学应与唱歌、欣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

25.

下面这段旋律片段选自______。

A.《渔舟唱晚》B.《平湖秋月》C.《瑶族舞曲》D.《彝族舞曲》正确答案:C[解析]通过视唱谱例旋律可知,该旋律片段选自《瑶族舞曲》,是由刘铁山、茅沅创作的一首管弦乐作品。作曲家有感于瑶族同胞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场面,以当地传统歌舞鼓乐为素材创作了《瑶族长鼓舞歌》,后将该曲部分主题改编为管弦乐。

26.

以为根音向上构成增三度音程,其上方音为______。

A.

B.

C.A

D.正确答案:A[考点]音乐基本理论

[解析]以为根音向上构成增三度的音是,音程音数为2.5。

27.

音乐教师是否采用了合理的教学策略与手段、是否遵循了音乐学科的教学规律体现在教学反思的______。A.过程性B.实践性C.个体性D.主动性正确答案:A[考点]音乐美学基础、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解析]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音乐教师是否采用了合理的教学策略与手段、是否遵循了音乐学科的教学规律显得至关重要。

28.

音乐教学评价应体现______的教育思想。A.新课标B.以审美为主C.以体验为主D.以人为本正确答案:D[考点]音乐美学基础、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解析]评价要以人为出发点,体现对人的价值观的重视,促进个体健康和谐地发展,尊重个体差异,激发人的主体精神。

29.

格鲁克的第一部改革歌剧是______。A.《阿尔采斯特》B.《受骗的法官》C.《奥菲欧与优丽狄茜》D.《伊菲姬尼在陶里德》正确答案:C[解析]格鲁克是前古典主义时期的德国作曲家,18世纪歌剧改革的代表人物。他的第一部改革歌剧是《奥菲欧与优丽狄茜》。该剧的剧本取自古希腊神话奥菲欧的故事,戏剧效果与音乐形象结为一体,音乐与戏剧密切关联,一经上演便引起轰动,掀起了改革的风潮。

30.

李老师在讲解切分节奏这一难点时采取了这样的解决方式:先进行语言节奏的体验,然后提取其中的“节奏基石”,即最简单的节奏,最后通过朗读词组进行解决。这样的解决形式属于以下哪种教学方法?______A.达尔克罗兹教学法B.奥尔夫教学法C.柯达伊教学法D.铃木教学法正确答案:B[解析]“节奏基石”是奥尔夫教学法中所使用的概念。奥尔夫在教学中首先让孩子从顺口溜、童谣、诗歌、儿童熟悉的事物名称中提取最简单的节奏单元.结合一定的词组和语句去掌握一定的节奏型,然后再结合一定的动作和舞蹈去加强节奏。这些“单元”的最小规模可以两拍或三拍或四拍为一小节,最初一般是四分、八分和二分音符时值。因此,这种简单的节奏单元被称为“节奏基石”。

二、音乐编创题(本大题共10分)1.

为下面诗词创作旋律。

要求:旋律流畅,音乐形象符合诗词意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正确答案:【创作提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恰逢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视角一转写远在家乡的兄弟,写他们按照重阳节的风俗戴茱萸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诗人自己。

为了渲染思乡的情绪,本曲可以写成二段体的形式。A段情绪要平稳,速度要放慢,旋律的进行可采用级进、同音反复,也可运用较多的下行旋律,表现平稳、内敛的情绪。B段情绪要激动,旋律可逐渐由级进、小跳到大跳形成大波浪的旋律,表现出动荡的情绪。通过速度逐渐的加快,节奏型的逐渐紧凑,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连续使用,将思乡的情绪推向高潮。需注意的是,B段虽然是情绪的高潮,但在谱写旋律的时候,曲调不可过于张扬,一定要循序渐进地将情绪铺展开来,突兀的大跳会破坏旋律的完整性。旋律的写作是灵活的,无固定模式,根据自身对歌词的理解,可选用不同体裁、曲式、调式、旋律、节奏等,但曲风不能与歌词中心思想相背离。

三、音乐作品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分析歌曲《七子之歌》,并按要求作答。

要求:1.

写出调式调性。正确答案:C宫五声调式。

2.

说明曲式名称,画出结构图示。正确答案:并列单二部曲式。结构图示为:

3.

说明乐曲的旋律特点。正确答案:《七子之歌》全曲分两段,第一段旋律较平缓,表达了澳门离开国土怀抱内心的悲痛与对祖国的不舍之情。第二段是全曲的一个高潮,整体旋律变高,像一声声的呼喊,表达出对祖国的思念以及迫切回归的心情,最后在呼喊母亲的歌声中结束。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35分)1.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演唱教学《嘎达梅林》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教学环节,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

正确答案:[参考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嘎达梅林》这首歌曲,逐步对民族英雄产生敬佩之情,并学习英雄为祖国、为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比较的方式体会歌曲表达的英雄情感。

【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曲歌唱方法并正确地理解歌曲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用圆滑饱满、连贯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难点】学习长音的保持,体会歌曲的情感。

三、教学环节

(一)导入

播放电影《嘎达梅林》片段,学生看完后各抒己见,表达感受,教师总结。

“嘎达”意为家中最小的兄弟,“梅林”是其官职,即王公达尔罕的总兵。1929年,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他不仅控告无效,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牡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歌曲《嘎达梅林》就吟唱着这样一个英雄事迹。

(二)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2.学唱乐谱,教师及时进行范唱,注意长拍地方,唱够拍并保持声音稳定。

3.加入歌词演唱,注意气息的沉稳,教师注意及时纠错。

4.教师弹琴伴奏,学生集体完整唱一遍。

5.本作品以一个英雄的传奇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反抗封建统治的英勇顽强的精神,为后世很多文艺形式所引用。学生体会本曲的中心情感,并跟着录音伴奏有感情地演唱。

(三)课堂拓展

《嘎达梅林》创作初期实际是一首交响诗,是国际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一部中国作品,国外的许多著名乐团曾经演奏过这部作品。

欣赏交响诗《嘎达梅林》,听听同一题材不同音乐表演形式是如何演绎这部传奇的,分小组讨论。

(四)小结与作业

搜集英雄故事,欣赏刻画英雄的音乐,还有哪些音乐作品是描绘“英雄”的,可以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1.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

一位新老师在进行新歌教学时,总会说:“下面请听老师唱一遍,同学们仔细听,并为老师打节奏。”学生照着这位老师的意思做,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根本无心欣赏。这位老师发现了这样的现象,课后进行反思,改变了这一环节的教学语言,现在她会说:“我觉得大家表现都不错,所以我想为大家献上一首歌曲,但我还需要一个乐队、几个伴舞的演员。有哪几位同学愿意与我合作?”这时,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与老师一起合作表演。

问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上面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并简述你的观点。正确答案:这是一个优秀案例。

(1)该教师及时转换教学语言,调动课堂气氛的做法,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基本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音乐活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感。案例中,教师关注到一些学生并没有欣赏音乐的兴趣之后,及时改变教学策略、转换教学语言,从而达到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真正做到了音乐教学中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发展音乐才能提供空间。

(2)该教师发现问题后及时反思,这是一种可取的行为。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该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后进行课后反思,并通过反思形成一种新的有效教学的方法。这种行为体现了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能建立科学的现代教学理念,并将自己的新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的反思功能,以及整体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的反思功能。

六、课例点评题(本大题共15分)1.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初中音乐歌唱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凤阳花鼓》

【教学内容】学习传统民间音乐

【主要目标】

了解《凤阳花鼓》的创作背景。

能够演唱民间歌曲。

【教学活动】

1.多媒体导入

播放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提出问题:湖南有哪些特色的传统音乐形式?(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其实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安徽,进入凤阳花鼓的世界。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