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5单元过关检测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1页
高中语文第5单元过关检测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2页
高中语文第5单元过关检测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3页
高中语文第5单元过关检测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4页
高中语文第5单元过关检测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过关检测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乡村文化的衰落可以追溯到近代。从1840年到1949年,在这100多年里,帝国主义

列强的经济、文化掠夺从未间断,内忧外患、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使得乡村文化遭受了无数

次的劫难,千百年来积聚起来的有形文化财富被抢、被偷、被烧、被毁,损失之惨重实属罕见。

打倒“孔家店”,立“西学”之新、破“中学”之旧,引发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厌倦

乃至反对,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乡村文化的严重贬值。20世纪30年代,晏阳初、梁漱溟、

卢作孚等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也曾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提出并实验了“乡农学校”“博

士下乡”“文艺教育治愚”等诸多方案,但终因没有一个人民真正当家做主的政府,都以失

败而告终。中国乡村文化的衰落史,是中华民族苦难史的生动写照。

而同样在这100多年里,与中国农村文化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完

成城市化进程,较早地开启了乡村文化的振兴之路。据统计,1848年时,中国、美国的城市化

率分别为10.9%、10.6%,而到1949年时,中国的城市化率仍然是10%左右,美国已接近70%o

发达国家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造、空间规划,特别是乡村文化得到城市文化的直接

反哺和辐射。美国的乡村“巧发展”战略、日本的“一村一品”农村振兴运动,使得乡村经

济和文化一起得以重构和振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为迅速积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

代化的资本,我国确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以致城乡文化差距成为客观存在的事实

并不断拉大。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出了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发展之路。当前,

我国城市化率已近60%,乡村文化早已走出衰落的低谷,经历1949年到1978年的复苏期、

1978年到2017年的建设期,具备了开启文化振兴的基本条件。历史证明,推动乡村文化由衰

落走向振兴,是对近代以来仁人志士理想的再实践、再创造,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

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大历史责任,是中国人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摘编自王磊《乡村文化振兴的国学思考》)

材料二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亟须推行“乡村记忆工程”。各个地区可以在文物普查

的基础上,选择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具备传统文化特征的古村古镇进行整体的保留、保

护和维修利用,结合生产用具、生产生活遗物遗迹的展示,形成集乡土建筑和乡村民俗为一体

的“乡村博物馆”,集中展示当地的村史、村情,增强当地村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古村落是农村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保护古村落,要处理好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尽可能

地保留古村落的历史风貌和特色,传承好文化根脉。古村落、文化名镇的开发要杜绝“千篇

一律”的开发模式,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彰显地方文化特色。要在以保护文化和生态的前提

下,适度控制开发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特色小镇的建筑规划和城镇建设要注意有文化特色,

要能体现出地方风情、风俗和当地的历史文化。同时,非遗保护要利用好数字化技术,分门别

类,将列入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资料逐一进行

数字化采录、存储,以便长期保存。通过调查、采访,将各类非遗项目以文字、录音、录像等

形式记录下来。

(摘编自李长庚《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材料三乡贤是乡村社会教化的启蒙者,是乡村内外事务的沟通者,是造福桑梓的引领

者。在传统社会,皇权止于县,乡贤则以其特有的社会文化权威主导和推动着乡村社会的治理

和发展。在现代社会,新乡贤既包括传统村落精英、返乡创业者和退休还乡者等“本土化”

社会群体,也涵盖非政府组织志愿者、专家学者等“非本土化”社会群体。要破解传统村落

保护“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须发挥好这些新乡贤的作用。

村落空间布局与形态是传统村落的“筋骨肉”。保护传统村落要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

与形态进行“修复”和“再造”。这一方面需要新乡贤利用新思想、新理念启蒙和引导民众,

让他们拓宽视野、转变观念,对传统村落的自然资源、历史遗存、文化传统等进行普查、整

理,认识到传统村落是迥异于城市聚落形态的,具有宝贵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人

居形态,重新树立对传统村落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需要新乡贤指导村落民众修复传统

村落中的山水、田园、道路、建筑等基本格局,保护村落中的文物古迹、历史遗存、特色民

居等传统建筑,恢复传统村落的文化空间,修复传统村落的格局与形态,而非自鄙自毁,大拆

乱建,盲目过度开发。村落文化是传统村落的“精气神”,只有发挥新乡贤的“燎原”作用,

示范和带动村落民众依托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和优化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

恢复传统村落的公共文化生活,复苏传统村落的节日习俗、民间信仰、手工技艺等历史传统

和文化记忆,才能激发传统村落的生机和活力,彰显传统村落的特色和魅力。

村落共同体是基于“乡、土、人”三者关系而结成的利益共同体。重塑传统村落共同体,

需要发挥新乡贤独特的“聚合”功能,推动村落民众把村落传统礼治秩序与现代村民自治有

机结合,提升传统村落的治理能力与水平,让村落民众在村落发展和村落事务管理中掌握主

动权、增强话语权、赢得发展权,在与国家政策、市场力量以及现代城市的“互动”中增强

对传统村落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从而“聚合”为新的村落共同体。

(摘编自王院成《传统村落保护呼唤新乡贤》,有删改)

1.下列对“我国乡村文化衰落”的原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代西方列强接连不断地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和文化掠夺使我国千百年来积聚起来的有形

文化财富损失惨重。

B.打倒“孔家店”等文化运动引发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厌倦乃至反对,这也直接或

间接地造成乡村文化严重贬值。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为了迅速积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资本,确立了以城

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这导致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差距越来越大。

D.新时期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我国城市化率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有了很大的

提高,因此我国乡村文化日渐衰落。

I答案:b

I解析市项,强加因果。“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城市化率大幅提高”与“乡村文化日渐衰

落”不构成因果关系。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乡村文化走向衰落是从1840年开始的,中国乡村文化的衰落史,是中华民族苦难史的

生动写照。

B.推动乡村文化由衰落走向振兴,是中国人民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也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C.特色小镇的建设,要以保护文化和生态为前提,适度控制开发规模,既要体现地方风情、风

俗和历史文化,又要融入现代文化气息。

D.非遗保护要利用好数字化技术,从而使特色小镇的建筑规划和建设更有文化特色,更体现

出地方风情、风俗和历史文化。

|答案小

|解析:k项,“从1840年开始的”说法有误,原文说的是“可以追溯到近代”;C项,“又要融

入现代文化气息”错误,文中无此信息;D项,曲解文意,原文是“特色小镇的建筑规划和城

镇建设要注意有文化特色,要能体现出地方风情、风俗和当地的历史文化。同时,非遗保护要

利用好数字化技术”。

3.下列材料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广东省汕头市积极开展传统村落保护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专项规划,保持传统村落

的完整性、真实性、延续性,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环境宜居的古村落。

B.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村民们纷纷收集使用过的老物件,用集中陈列的方式展示其生活生

产、民风民俗、乡村变迁等内容。

C.江苏省连云港市区专门下发文件,深入开展新乡贤文化建设,为乡村治理、农村发展、文明

乡风注入新活力。

D.山西省晋中市广泛发动群众发掘梳理本乡本土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老地方”“老物

件”“老传统”“老故事”“好习惯”,形成完整准确的文字记录和清晰翔实的影像资料。

答案:|c

函]由材料二开头第一句“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亟须推行‘乡村记忆工程'”可知,材

料二的观点是“推行乡村记忆工程”。C项,强调的是新乡贤文化建设的问题,而非“推行乡

村记忆工程”。

4.简要分析材料三的论证结构特点。(4分)

参考答案:|材料三采用的是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文章先提出“要破解传统村落保护'最后

一公里’的难题,须发挥好这些新乡贤的作用”的观点,然后从三方面论述新乡贤在保护传

统村落方面的作用:启蒙、引导和指导作用,“燎原”作用,“聚合”作用。

5.如何推动乡村文化由衰落走向振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①国家(政府)要把振兴乡村文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发展之路;②做好乡

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大力推行“乡村记忆工程”;③发挥新乡贤的作用,保护好传统村

落;④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反哺和助力振兴乡村文化,每个公民要以振兴乡村文化为己任,

积极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工作。

(二)现代文阅读II(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几天之后,在少平即将离开省城的时刻,金秀和兰香相跟着来旅店找他,想陪他出去到街

上转转。但少平推诿着不想去。最少在眼下,他不愿带着脸上的疤痕,和任何女性相跟着逛大

街,他无法忍受陌生人用异样的目光看他和身边两个漂亮的妹妹。说实话,对脸上的那道疤痕,

尽管他显得不在乎,但内心却为此而万般痛苦,爱美之心人人有,更何况,他正当青春年华!至

于他的脸究竟被毁到了何种程度,直到现在他都没有勇气去照镜子。

金秀见他执意不到街上去转,就提议他们三个人一块到她的宿舍去坐坐;她说她们宿舍

实习的同学都没回来,就她一个人。医学院离这儿很近,少平也就同意了。

三个人到医学院金秀的宿舍后,金秀特意让少平坐到她床上休息。她让少平先一个人待

一会,自己随即又拉了兰香,到外面去采买吃的一一她想好好款待一下少平哥。

兰香和金秀走后,少平一个人没事,就在金秀的枕头边拿了几本医学杂志看。他在无意间

发现金秀床铺那头的墙上挂着一面圆镜子。他犹豫了一下,过去摘下那面镜子。当镜子就要

举到面前的时候,他闭住了眼睛。

他闭着眼,举着镜子,脚步艰难地挪到了靠近房门的空地上。他久久地立着,拿镜子的那

条胳膊抖得像筛糠一般。在这一刻里,孙少平不再是血性男儿,完全成了一个胆怯的懦夫!

我看到的将会是怎样的一个我?他在心里问自己。你啊!为什么不敢正视自己的不幸呢?

你不愿看见它,难道它就不存在吗?你连看见它的勇气都鼓不起来,你又怎样带着它回到人们

中间去生活?可笑。你这可笑的鸵鸟心理!

他睁开了眼睛。呀!他看见,那道可怕的伤疤从额头的发楞起斜劈过右眼角,一直拉过额

骨直至脸颊,活像调皮孩子在公厕墙上写了一句骂人话后所画下的惊叹号!

他猛地把那面镜子摔在水泥地板上;一声爆响,镜子的碎片四处飞溅。接着,他一下伏在

金秀的床铺上,埋住脸痛哭起来……

他听见了敲门声一一是金秀和兰香回来了。

他爬起来,用金秀的毛巾揩去了脸上的泪痕。接着,匆忙地拿起扫帚,把满地的碎镜片扫

到门后。在手捉住门锁柄的时候,他停留了片亥U,以便使自己镇静下来一一尽管他知道这是徒

劳的。

在门打开的一刹那,他看见两个妹妹都怀里抱着一堆吃的东西,脸色苍白地愣住看他。她

们显然感到这屋里曾发生了什么事。其实,他自己的神态就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她们很快说笑着走进来了。以后,她们一直装着没有看见门背后的那一堆碎镜片。

两个女孩子像演戏一样,大声说笑着,甚至有点咋咋呼呼,在桌子上铺开了块干净的白布,

然后把那些罐头、啤酒、果子露、牛肉、面包等等吃的东西都摆好,让他坐到“上席”上,

并且开玩笑称他“革命老前辈”……

吃过东西后,少平没让她们送他,自己一个人来到大街上。

啊,最为严重的时刻也许已经过去了!

现在,他行走在这人流如潮的大街上,不管有多少含义复杂的目光在他脸上扫射,他也坦

然如常。不知为什么,他甚至感到自己的情绪渐渐亢奋起来。

他在个体户的小摊上买了一副墨镜,随即就戴起来一一部分地遮掩了脸上那道疤痕。接

着,他又到商店买了一件铁灰色风雨衣穿在身上。这打扮加上脸上那道疤,奇特地使他具有了

另一种男子汉的魅力一一这正是他想象中自己的“新”形象。在下午剩下的最后一点时光里,

他还到新华书店买了几本书。

当天晚上,他静静地坐在小旅店的房间里,分别给妹妹、仲平和金秀写了两封信。在给兰

香和仲平的信中,他向他们“阐述”了他为什么现在不想来大城市工作的想法。他说他也许

一辈子都可能和煤炭打交道。第二天,孙少平提着自己的东西,在火车站发出了那两封信,就

一个人悄然离开了省城。中午时分,他回到了久别的大牙湾煤矿。

他在矿部前下了车,抬头望了望高耸的选煤楼、雄伟的肝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眼里忍不

住涌满了泪水。温暖的季风吹过了绿黄相间的山野;蓝天上,是太阳永恒的微笑。

他依稀听见一支用口哨吹出的充满活力的歌在耳边回响。这是赞美青春和生命的歌。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秀和兰香到旅店找孙少平,想陪他出去到街上转转,两个妹妹都希望帮助哥哥,希望哥哥

早日摆脱痛苦。

B.在金秀和兰香回来时,孙少平慌忙地收拾东西,用毛巾揩去泪痕,但还是被妹妹们看出了端

倪,说明孙少平的内心遭到的打击是巨大的。

C.尽管孙少平的两个妹妹都装着没有看见门背后的一堆碎镜片,但是他还是受到了刺激,悄

悄地离开了她们。

D.小说结尾写孙少平回到了煤矿,没有留在大城市工作,他感觉在“平凡的世界”里,自己的

生命也有意义。

答案:|c

薜而此时的孙少平并没有受到刺激,而且,离开时也不是“悄悄地”。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你啊!为什么不敢正视自己的不幸呢?”小说改用第二人称,表现出孙少平审视自己、剖

析自己的心理。

B.“你这可笑的鸵鸟心理!”这个句子通过语言描写,表现孙少平的自嘲,同时也在鼓励自己

不要一味躲避。

C.文中把伤疤比作调皮孩子画下的惊叹号,形象地写出了伤疤很长的特点,这样的伤疤深深

地伤害了孙少平。

D.”高耸的选煤楼、雄伟的开肝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作者用三个结构相似的短语,写出了

大牙湾煤矿的特点。

|答案由

|解析:|这个句子是心理独白,属于心理活动描写。

8.从文中可以看出孙少平的情感经历了哪些变化?(4分)

参考答案:|①因脸上的伤疤内心痛苦,无法忍受别人的眼光。②和妹妹们交谈后,行走在街上,

变得坦然甚至亢奋起来。③晚上给妹妹们写信的时候,内心已平静下来。

9.从小说中可以看到,孙少平的经历可谓不平凡,那么如何理解小说的标题《平凡的世界》?

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平凡的世界”在文中指孙少平选择回到煤矿过平凡的生活。②“平凡的世

界”还指以孙少平为代表的平凡的人们,要战胜生活中的艰辛,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③平凡

之中蕴含着不平凡,不平凡之后又归于平凡,两者既对立又统一,这正是平凡世界里很多人的

生活状态。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

张嘉贞,蒲州猗氏人也。甄地应五经举,拜平乡尉,坐事免归乡里。长安中,侍御史张循宪

为河东采访使,荐嘉贞材堪宪官,请以己之官秩授之。则天召见,垂帘与之言,嘉贞奏目以臣草

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二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雾竟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会

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累迁中书舍人,历秦州都督、并州长史,为政严肃,甚为人吏所畏。

开不初,因奏事至京师,上闻其善政,数加赏慰。嘉贞因奏曰:“臣少孤,兄弟相依以至今。臣

弟嘉祐,今授善B州别驾,与臣各在一方,同心离居,魂绝万里。乞移就臣侧近,臣兄弟尽力报国,

死无所恨。”上嘉其友爱,特改嘉祐为忻州刺史。时突厥九姓新来内附,散居太原以北,嘉贞

奏请置军以镇之,于是始于并州置天兵军,以嘉贞为使。六年春,嘉贞又入朝。俄有告其在军

誉僭及赃贿者,御史大夫王唆因而劾奏之,按验无状,上将加告者反坐之罪。嘉贞奏日:“昔者

天子听政于上,嗖赋朦诵,百工谏,庶人谤,而后天子斟酌焉。今反坐此辈,是塞言者之路,则天

下之事无由上达。特望免此罪,以广谤诵之道。”从之,遂令减死,自是帝以嘉贞为忠。嘉贞

又尝奏曰:''今志力方壮,是效命之秋,更三数年,即衰老无能为也。惟陛下早垂任使,死且不

惮。”上以其明辩,尤重之。嘉贞虽久历清要,然不立田园。及在定州,所亲有劝植田业者,

嘉贞曰:“吾忝历官荣,曾任国相,未死之际,岂忧饥馁?若负谴责,虽富田庄,亦无用也。比见

朝士广占良田,及身没后,皆为无赖子弟作酒色之资,甚无谓也。”闻者皆叹伏。

(选自《旧唐书•张嘉贞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雾/竟不睹日月/恐君

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

B.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雾竟不睹/日月恐君/臣

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

C.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雾/竟不睹日月/恐君

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

D.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雾竟不睹/日月恐君/臣

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摧拜监察御史/

答案:|c

解而结合上下文,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断句。“是”是“这”的意思,有指示作用,所以在

“谒九重”和“是”之间断开,排除A、D两项。“竟”是转折连词,所以在“云雾”和“竟”

之间断开,排除B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成人,但体还未壮。后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年纪。

B.官秩:指官吏的职位或依品级而定的俸禄。秦汉时期,官的等级称秩,以“石”数区分。

C.开元: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年号是古代皇帝纪年的名称,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只能

有一个年号。

D.奢僭:指奢侈逾礼。僭,古代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尤指用皇家专用的。

答案:|c

解见年号是古代皇帝纪年的名称。自汉武帝建元元年开始,历代皇帝都立年号,如贞观、康

熙等。有时一帝换多次年号,明清两代一般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嘉贞才华出众,受到侍御史张循宪举荐,认为他的才能可以担当宪官。张循宪请求把自己

的官职让给张嘉贞。

B.张嘉贞卑恭敬上,在拜见武则天时,自称草莱;上奏玄宗时说希望能够被皇帝早点差使派遣,

即便是死也不害怕。

C.张嘉贞重视亲情,他请求唐玄宗把弟弟调到自己身边任职,玄宗把张嘉祐调到忻州为刺史

以示对他友悌的嘉奖。

D.嘉贞为官清廉,虽长时间官居要职,却没有田产。他认为自己享受做官的福利,没有饿死冻

死的忧虑,要田产没有意义。

答案:B

解困“张嘉贞卑恭敬上”分析有误,本文表现他为人忠勇不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反坐此辈,是塞言者之路,则天下之事无由上达。

(2)比见朝士广占良田,及身没后,皆为无赖子弟作酒色之资,甚无谓也。

参考答案:|(1)现在反而判这些人的罪,这是阻塞直言劝谏的人的道路,那么天下的事就没有

途径向上传达了。

⑵近来看到朝官广占良田,等他们死后,都成了不肖子孙的酒色之资,很没有意义。

14.唐玄宗因何而越来越看重张嘉贞?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3分)

参考答案:|①听闻他善于处理政事。②友爱兄弟。③忠诚于国家。④明理善辩。

参考译文|张嘉贞,蒲州猗氏人。二十岁考五经科得中,拜任平乡尉,因事获罪免职回归乡里。

长安年间,侍御史张循宪任河东采访使,向朝廷举荐张嘉贞,认为他的才能可以胜任宪官,请

求以自己的官职相让。武则天召见张嘉贞,在内殿与他隔帘对话。张嘉贞上奏道:“我是乡野

之人,得以进入朝廷拜见,这是千年一遇的事情。今臣与陛下相隔咫尺,仿佛隔着云雾,竟然看

不清陛下面容,我觉得这不符合君臣之道。”武则天立刻命人撤去珠帘,和他相谈甚欢,升任

他为监察御史。张嘉贞多次升迁为中书舍人,担任过秦州都督、并州长史,治理政务严肃恭谨,

百姓官吏都十分害怕他。开元初年,张嘉贞因为需要向朝廷奏报政事回到了京城,唐玄宗听闻

他善于处理政事,多次慰问犒劳他。张嘉贞趁机向唐玄宗请求:“臣幼年丧父,兄弟二人相依

为命才到了今天。臣弟张嘉祐,现为都州别驾,与我相隔甚远,心意相通,却不在一起,思念让

人魂断万里。希望陛下能把他调到我身边为官,我们兄弟一定尽力报答陛下,即便是死了也没

有什么遗憾。”唐玄宗嘉奖他对弟弟的爱护,特地把张嘉祐调到忻州为刺史。当时突厥的多

个姓氏族群刚刚归附唐朝,混杂共处在太原北部,张嘉贞便上表请求朝廷派驻军队安抚保护

那里的百姓,于是开始在并州设置天兵军,任命张嘉贞为天兵军大使。开元六年春天,张嘉贞

又入朝。不久有人诬告张嘉贞奢侈僭越以及收受钱财贿赂,御史大夫王唆趁机弹劾他,审查发

现情况不实,唐玄宗想要将告发者判罪。张嘉贞上奏说:“以前天子处理政事听从上天的旨意,

让盲人吟咏诵读,让百官进谏,让平民百姓的议论传上来,然后天子斟酌处理。现在反而判这

些人的罪,这是阻塞直言劝谏的人的道路,那么天下的事就没有途径向上传达了。希望能够免

除这个人的罪过,来广开言路。”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下令免除诬告者的死刑。皇帝因

此认为张嘉贞忠诚。张嘉贞又曾经上奏:“现在我年轻力壮,充满斗志,正是为朝廷效力的时

候,再过几年,就衰老无能了。希望陛下早点任命派遣臣下,哪怕是死也不惧怕。”皇上认为

他明理善辩,就更加器重他。张嘉贞虽然长时间做过各种要职,但从不注重经营田园家宅。到

了定州,与他亲近的人有的劝他置办些田宅,张嘉贞说:“我拥有做官的荣光,曾经做过宰相,

只要没有死难道会缺吃少穿吗?如果犯下罪行,即使广有田庄,也全无用处。近来看到朝官广

占良田,等他们死后,都成了不肖子孙的酒色之资,很没有意义。”听到的人无不叹服。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5~16题。

宴西楼©

陆游

西楼遗迹尚豪雄,锦绣笙箫在半空。

万里因循②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

烛光低映珠巾茸③丽,酒晕徐添玉颊红。

归路迎凉更堪爱,摩诃池④上月方中。

回①陆游因为主张抗金,不合当权者意愿而被一迁再迁,赶到川蜀,这首诗即写于此时。西楼,

成都府治西侧有筹边楼,唐李德裕建,曾与熟悉边事者在此共议抗御吐蕃等族袭扰事。又《蜀

中名胜记》谓“转运司园亦称西园,园中有西楼”。②因循:随意,轻率,怠惰。③珠巾茸:绣

着珠饰的单衣,代指歌舞女子。④摩诃池:汀池,在锦城西。为隋将军萧摩诃所开,因是得名。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首句紧扣题目,从宴饮的场所一一西楼着笔,先以“豪雄”二字虚点一笔,引出次句对

昔日奢华的着意渲染。

B.第二句中“锦绣笙箫”描绘了豪华壮美、歌管竞逐的景象,暗藏题内“宴”字;“在半空”

则突出了西楼耸立半空的形象。

C.颈联续写西楼宴饮,意境温馨旖旎,表现诗人醉宴西楼,置身衣香鬓影之中,透露出了诗人

无可奈何的悲凉颓废情绪。

D.诗歌尾联以景作结,描写宴罢归途,描绘了夜凉迎面,摩诃池上明月方中的景象,对此佳景,

诗人更生赏爱之情。

|答案:k

I解析:k项,“次句对昔日奢华的着意渲染”错误,次句也是眼前的实写。

16.古人评此诗颔联“语轻而感深”,你认为此联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概

括。(6分)

参考答案:|①时日蹉跪,光阴虚度,年华老去的感慨。②万里作客、久离家乡的愁苦。③一事

无成、壮志未酬的无可奈何的悲凉。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听众的神情、江心的秋月写琵琶女演奏妙绝入神的诗句是

(2)《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岁月如梭的句子是

(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子是

|答案:|⑴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3)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

我生长在乡村。冬天是麻雀()屋前檐下的季节,草垛上、电线杆上都有它

们的身影和歌声。寒冷的冬日,往往因小麻雀此起彼伏的歌唱而热闹、丰富,小麻雀的歌声里,

温馨()整个村庄。暖暖的阳光下,孩子们总想用各种方式去逮它们,米粒、谷

子、芝麻等诱饵,无所不用。但很少能抓住它们,它们太胆小、太敏感,任何轻微的响动都足

以吓跑它们。偶尔,稻场上也会有一只翅膀尚未长硬的幼雀蹒跚地前行,我们不费吹灰之力,

就可以捕捉住它。但大人觉得幼雀可怜,要求放掉。逃了生的幼雀,往往能一下振翅高飞,追

随鸟群远去。而我的心①。在我的童年时代还未结束的时候,

②,远离了小鸟歌唱,寄居城市的高楼,像一棵被移植的树在不适合的土地

上生长。我在音乐中流连,在书本中徜徉,企求寻找童年时期的温馨。但现在,那熟稔又陌生

的鸟鸣这样不期而至地闯进我的生活,我怎能不感慨良多呢?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云集弥散孤独B.聚居弥漫孤寂

C.云集弥漫孤寂D.聚居弥散孤独

答案:|c

触团聚居:集中地居住在某■区域。云集:像天空的云一样从各处聚集在一起。结合麻雀的

特点,第一处应选“云集”。弥散:(光线、气体、声音等)向四外扩散。弥漫:(烟尘、雾气、

水等)充满;布满。结合上文“温馨”及下文“村庄”,第二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