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岗区期末质量抽测试卷七年级生物学(本试卷共18道题,满分30分。生物学与地理考试时间共90分钟,开卷考试)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做法中,与建设和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相符的是()①倡导垃圾分类,减少污染②保护植被,严禁滥砍乱伐③绿色出行,倡导新能源④捕获野生鸟类,繁荣花鸟市场⑤多使用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②④【答案】B【解析】【分析】人类应该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人类应该保护大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人类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并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系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详解】①“倡导垃圾分类,减少污染”、②“保护植被,严禁滥砍乱伐”、③“绿色出行,倡导新能源”都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④“捕获野生鸟类,繁荣花鸟市场”、⑤“多使用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CD错误,B正确。故选B。2.对于骨质疏松症或佝偻病患者除了补钙外,还应适当补充()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无机盐等。【详解】A.缺乏维生素A患夜盲症,A不符合题意。B.维生素B主要用于预防治疗B族维生素缺乏所致的营养不良、厌食、脚气病等,B不符合题意。C.缺乏维生素C患坏血病,C不符合题意。D.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物质,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磷的吸收。缺钙或缺乏维生素D时,儿童少年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所以对于骨质疏松症或佝偻病患者除了补钙外,还应适当补充维生素D,D符合题意。故选D。3.含多种消化酶,消化和吸收能力最强的器官是()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答案】C【解析】【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是食物经过的通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肠腺等器官,可以分泌消化液帮助消化食物。【详解】A.口腔内有唾液,唾液中含唾液淀粉酶,只能把淀粉消化成麦芽糖;但口腔没有吸收能力,A不符合题意。B.胃内有胃液,胃液中含胃蛋白酶,只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胃只能吸收部分水、无机盐和酒精,B不符合题意。C.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小肠长5-6米,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很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含有多种消化液,如肠液、胰液、胆汁,肠液和胰液中含有能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多种消化酶,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因此,含多种消化酶,消化和吸收能力最强的器官是小肠,C符合题意。D.大肠没有消化能力,只能够吸收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C不符合题意。故选D。4.用来治疗糖尿病的激素是()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肾上腺素 D.甲状腺激素【答案】A【解析】【分析】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详解】A.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激素,因为它能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A正确。B.生长激素主要用于促进生长和细胞再生,与糖尿病的治疗无关,B错误。C.肾上腺素主要用于应对紧急情况,增加心率和血糖水平,不适用于糖尿病的治疗,C错误。D.甲状腺激素主要用于调节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与糖尿病的治疗无关,D错误。故选A。5.成分输血指根据病人的需要,选择性地输入某一血液成分,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也避免了大量血液的浪费。如对于严重贫血者,应该输入的血液成分是()A.血浆 B.白细胞 C.红细胞 D.血小板【答案】C【解析】【分析】安全输血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病人只是因为血液中缺乏某些成分而需要输血,也就是“缺什么补什么”,这就是成分输血。【详解】A.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其余的是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A不符合题意。B.白细胞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B不符合题意。C.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盘状。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题干中的病人患的是贫血,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C符合题意。D.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当血管破裂血液流出时,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还能释放出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受损血管的血液凝固,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选C。6.下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 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 D.乙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答案】C【解析】【分析】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②气球代表肺,④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①模拟的是气管、③模拟的是胸廓。【详解】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图甲膈肌顶部升高,膈肌舒张,肺缩小,表示呼气,图乙膈肌顶部下降,膈肌收缩,肺扩张,表示吸气,C正确,ABD错误。故选C。7.当人的内耳损伤严重时,即使特大功率的助听器也不能使人听到声音。仿生耳的研发思路是,将听觉信号直接送到以下哪一部位,从而产生听觉()A.耳郭 B.鼓膜 C.脊髓 D.大脑皮层【答案】D【解析】【分析】1.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分为耳蜗、前庭和半规管。2.听觉感受器是耳蜗,听觉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详解】听觉形成过程: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至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听觉感受器是耳蜗,听觉形成部位是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可见,仿生耳的研发思路是将听觉信号直接送到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从而产生听觉,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8.危重病人往往需要供氧和点滴葡萄糖。这是因为氧气和葡萄糖可以直接经血液循环进入组织细胞中,通过()A.呼吸作用储存能量 B.呼吸作用释放能量C.光合作用储存能量 D.消化吸收释放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
呼吸作用:细胞通过氧气和有机物进行化学反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细胞使用。光合作用: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消化吸收:食物在消化系统中被分解成小分子并被吸收到血液中过程。【详解】A.呼吸作用的主要功能是释放能量,而不是储存能量,A错误。B.氧气和葡萄糖通过呼吸作用在细胞中反应,释放能量供细胞使用,B正确。C.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的过程,不适用于人体细胞,C错误。D.消化吸收是将食物分解并吸收的过程,不直接涉及能量的释放,D错误。故选B。9.下列陈述属于观点的是()A.亚洲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B.化石是研究生物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C.北京猿人化石发现于北京周口店地区D.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答案】A【解析】【分析】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现在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详解】A.亚洲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是一个科学假设,无确凿证据可以证明,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证据支持的观点,A符合题意。B.化石是研究生物起源问题直接证据是真实的事件,是事实,B不符合题意。C.北京猿人化石发现于北京周口店地区是一个已知的科学事实,北京猿人化石确实在周口店地区被发现,因此这不是一个观点,C不符合题意。D.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是一个科学事实,基于解剖学和遗传学的研究,类人猿和人类在形态结构上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如图是人身体不同部位发育速度和某地男女生身高生长速度曲线图,基于图中信息下列有关青春期的分析,正确的是()A.男孩和女孩身高突增的年龄相同B.男孩和女孩神经系统的发育并不显著C.从整个身体看,只有青春期是人的快速发育时期D.推测男孩和女孩体形变化与生殖器官的发育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在青春期之前(即7-8岁之前)身高增长都比较缓慢,但在进入青春期以后,女孩约在9-11岁,男孩约在11-13岁,身高突增,男孩一般比女孩晚1~2年。【详解】A.图中显示男孩和女孩身高突增的年龄并不相同,通常女孩比男孩早1-2年进入身高突增期,A错误。B.神经系统的发育主要在幼儿期完成,但青春期神经系统的发育也很显著,B错误。C.除了青春期,婴幼儿期也是人体快速发育的时期,C错误。D.青春期内,随着生殖器官的发育,男孩和女孩性激素存在差异,会导致体形的变化,如男孩的肩膀变宽,女孩的臀部变宽,D正确。故选D。11.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答案】A【解析】【分析】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详解】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这两条途径同时进行,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体循环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可见,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2.在输液或输血时,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先用胶皮管捆扎起来,原因是减缓或暂时阻止()A.静脉的血液回心流动 B.动脉的血液回心流动C.静脉的血液流向全身 D.动脉的血液流向全身【答案】A【解析】【分析】血管分为动脉血、静脉血和毛细血管三种。三种血管的比较:【详解】在静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因此用乳胶管扎紧上臂后,在结扎处的远心端的静脉会因血液滞留而膨大。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0.5分,共18分)13.生长和繁殖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新生命的孕育要经过复杂的过程,每个生命的诞生都是奇迹。图一是花的主要结构图,图二是女性生殖系统组成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如图一,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是花,其主要结构是[①]雄蕊和[②]____。(2)人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__]卵巢(填图二中的序号)。(3)被子植物和人体的个体发育都是从_____开始。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发生在子房的胚珠内;人的受精过程一般发生在[__]输卵管(填图二中的序号)。(4)如图二,胚胎发育的场所是[⑤]____。胎儿和母体则通过____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答案】(1)雌蕊(2)④(3)①.受精卵②.③(4)①.子宫②.胎盘【解析】【分析】图中:①是雄蕊,②是雌蕊,③是输卵管,④是卵巢,⑤是子宫,⑥是阴道。【小问1详解】一朵完全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和花蕊等结构。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花粉能产生精子。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一个或多个胚珠,胚珠里面有卵细胞。花蕊(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可见,图一中,花的主要结构是①雄蕊和②雌蕊。【小问2详解】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呈葡萄状,位于腹腔内,左右各一个,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图二中,④是卵巢。【小问3详解】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发育通常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分裂、生长和分化完成个体发育。可见,被子植物和人体的个体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开始。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发生在子房的胚珠内;人的受精过程一般发生在③输卵管,输卵管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小问4详解】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故子宫是人体胚胎发育的场所。结合题图二可知,人胚胎发育的场所是⑤子宫;胎儿和母体则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14.研究者用红豆、薏米等多种谷物配置成杂粮粉,并对比每100g杂粮粉和小麦粉(标准粉)、玉米面(黄)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含量,得到下表:营养成分食物种类蛋白质(g)糖类(g)脂肪(g)钙(mg)膳食纤维(g)小麦粉11.271.51.5310.6玉米面8.169.63.3221.5杂粮粉27.954.71.43866.2请依据上表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表中数据可知,杂粮粉具有蛋白质、钙和膳食纤维含量_____,脂肪和糖类含量_____的特点,符合中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填“高”或“低”)(2)杂粮粉中的少量淀粉在口腔中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及大部分的淀粉最终在小肠中被完全分解成______。(3)杂粮粉中的蛋白质在胃液中的____酶的作用下被初步分解后进入小肠,最终在小肠中被分解成____。(4)杂粮粉中的水分和含钙无机盐能直接被小肠绒毛壁的上皮细胞所吸收,然后转运到____中。【答案】(1)①.高②.低.(2)葡萄糖(3)①.胃蛋白②.氨基酸(4)血液##毛细血管【解析】【分析】(1)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2)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小问1详解】纵向对比小麦粉、玉米粉、杂粮粉可知,杂粮粉的蛋白质、钙和膳食纤维含量高,脂肪和糖类的含量低,符合中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小问2详解】杂粮粉中的少量淀粉在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初步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被肠液和胰液中的酶被完全分解葡萄糖。【小问3详解】杂粮粉中的蛋白质在胃液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分解成多肽,最终在小肠中被分解为氨基酸。【小问4详解】杂粮粉中的水分和含钙无机盐属于小分子物质,可不经消化能直接被小肠绒毛壁的上皮细胞所吸收,然后转运到血液中。15.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这些废物必须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图一是血液循环的途径示意图:图二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如图一,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⑤]____,[①]处运往肾脏等内脏器官的血液是含氧量高的___血。(2)如图一,体循环时,血液流经[④]小肠、[__]肾脏(填序号)后,其成分的变化是营养物质_____、含尿素等废物____(填“较多”或“较少”)。(3)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浆中的部分物质经过图二中肾小球和[__]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填序号),在肾小囊中形成了原尿。原尿流经[⑧]____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中。(4)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除了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外,也能通过皮肤中的____分泌汗液排出。【答案】(1)①.心脏②.动脉(2)①.②②.较多③.较少(3)①.⑦②.肾小管(4)汗腺【解析】【分析】图中①各级动脉、②肾脏、③胃、④小肠、⑤心脏、⑥肝脏、⑦肾小囊、⑧肾小管、⑨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小问1详解】心脏能收缩和舒张,推动着血液在血管内不停地流动,因此,⑤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①处运往肾脏等内脏器官的血液是含氧量高的动脉血。【小问2详解】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④小肠后,血液中氧气进入小肠,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血液,此时血液变成营养物质较多;肾脏是排泄的主要器官,②肾脏后,含尿素等废物随着尿液排出体外,血液中尿素的含量较少。【小问3详解】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浆中除子大分子蛋白质外的其他部分物质经过图二中肾小球和⑦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在肾小囊中形成了原尿。原尿流经⑧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中,剩下的物质水、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小问4详解】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除了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外,也能通过皮肤中的汗腺分泌汗液排出。16.图一是神经元的结构及神经元之间相互联系示意图,图二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又叫___细胞,图一表示了___个(填数字)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联系。(2)如图一,神经元包括[①]____和突起两部分:树突是[__](填序号),其主要功能是接受信息。(3)如图二,人体完成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是感受器→_____→效应器(用序号和箭头表示),此反射的类型属于______反射。【答案】(1)①.神经②.2(2)①.细胞体②.②(3)①.④→⑥→⑤②.简单(或非条件)【解析】【分析】图中①细胞体、②树突、③轴突、④传入神经、⑤传出神经、⑥神经中枢。【小问1详解】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由①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观图可知:图中一共有2个神经元,表示了个2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联系。【小问2详解】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由①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包括②树突、③轴突,其中树突的功能是接受兴奋。【小问3详解】如图二,人体完成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是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⑥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效应器(用序号和箭头表示),此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属于简单(非条件)反射。17.吃馒头时细细咀嚼能感觉到甜味。馒头变甜是否与唾液及牙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关系呢?下图为某同学“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方案和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以①号和②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以②号和③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2)假设唾液能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则滴加碘液后,①号和②号试管的实验现象为:____。(3)分析该同学的实验方案,为避免实验结果出现偶然性,使结论更具说服力,他还应进行____实验。【答案】(1)①.(有无)唾液②.(是否进行)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是否切碎馒头并搅拌,符合题意即可得分)(2)①号试管内液体变蓝色,②号试管内液体不变蓝色(符合题意即可得分)。(3)重复(符合题意即可得分)【解析】【分析】(1)唾液腺的开口在口腔,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2)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麦芽糖遇到碘液不会变蓝。(3)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可能会使酶失去活性,低温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37℃左右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小问1详解】本实验中,①号试管加入了水、②号试管加入了唾液,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因此,这两个试管能够形成以唾液为变量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用刀将馒头块细细切碎,模拟的是牙齿的咀嚼作用,充分搅拌模拟的是舌头的搅拌作用。可见,②号和③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小问2详解】该实验中,①号试管内是清水,不能分解淀粉,滴加碘液变蓝;②号试管有唾液,能够完全分解淀粉为麦芽糖,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