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训练 语文高中 必背古诗文 一篇一练(60篇版)(必修上) 16篇 学生版_第1页
1微训练 语文高中 必背古诗文 一篇一练(60篇版)(必修上) 16篇 学生版_第2页
1微训练 语文高中 必背古诗文 一篇一练(60篇版)(必修上) 16篇 学生版_第3页
1微训练 语文高中 必背古诗文 一篇一练(60篇版)(必修上) 16篇 学生版_第4页
1微训练 语文高中 必背古诗文 一篇一练(60篇版)(必修上) 16篇 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训练语文高中必背古诗文一篇一练(60篇版)(必修上)1短歌行曹操对酒当①歌,人生几何②!譬如朝露,去③日苦④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jīn)⑤,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⑥。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duō)⑦?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⑧,枉用相存⑨。契阔⑩谈讌(yàn)⑪,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zā)⑫,何枝可依?山不厌⑬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bǔ)⑭,天下归心。①当:“对”的意思。②几何:多少。③去:逝去。④苦:苦于。⑤青青子衿: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指衣服的交领。青衿,指代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⑥苹:艾蒿。⑦掇:拾取,摘取。⑧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田间小路。⑨枉用相存:屈驾来访。枉,枉驾之意;用,以;存,问候、探望。⑩契阔:聚散,这里指久别重逢。⑪讌:同“宴”,宴饮。⑫匝:周、圈。⑬厌:满足。⑭吐哺:吐出嘴里的食物。哺,口中咀嚼的食物。巩固训练1.《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的句子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3.《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4.《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两句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5.《短歌行》中写诗人因思念贤才而一直低声吟诵不已的诗句是:“但为君故,沉吟至今。”6.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欢迎贤才的心情。一旦四方贤才光临,作者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不胜欣喜(运用典故表明诗人优待贤才的态度)的诗句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7.《短歌行》中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得,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的句子是:“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8.《短歌行》中写诗人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自己的诗句是:“越陌度阡,枉用相存。”9.《短歌行》中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契阔谈讌,心念旧恩。”10.《野望》中“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11.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既是运用比喻又是运用典故的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句子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12.曹操在《短歌行》中运用典故,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微训练语文高中必背古诗文一篇一练(60篇版)(必修上)2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①韵②,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jī)③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zhuō)④归园田。方⑤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yìn)后檐,桃李罗堂前。暧(ài)暧⑥远人村,依依⑦墟里⑧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⑨。户庭⑩无尘杂,虚室⑪有余闲。久在樊(fán)笼里,复得返自然。①适俗:适应世俗。②韵:气质,情致。③羁:约束。④守拙:持守愚拙的本性,即不学巧伪,不争名利。⑤方:四周围绕。⑥暧暧:迷蒙隐约的样子。⑦依依:隐约的样子。一说“轻柔的样子”。⑧墟里:指村落。⑨颠:顶端。⑩户庭:门户庭院。⑪虚室:静室。诗歌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田园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巩固训练1.“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两句,写不懂得钻营取巧,不如抱守自己的愚拙,无须勉强混迹于俗世。2.《归园田居》(其一)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两句简笔勾勒出居住条件,显示出诗人生活的简朴。3.“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表现出农村生活气息,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更没有喧嚣和烦躁之感。4.“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写诗人摆脱了官场,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5.《归园田居》(其一)中“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写挣脱牢笼、回归田园的愉悦之情。6.《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作者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句子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7.《归园田居》(其一)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8.《归园田居》(其一)中“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两句,写诗人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的知识分子,为了供养家小,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9.《归园田居》(其一)运用比喻手法写诗人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的句子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10.《归园田居》(其一)直接写诗人退隐田园的句子是:“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11.《归园田居》(其一)写乡村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12.《归园田居》(其一)写诗人房前屋后的环境的句子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13.《归园田居》(其一)写诗人归隐田园的生活条件的句子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14.《归园田居》(其一)写诗人真诚的自我表白的句子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15.《归园田居》(其一)写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的句子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微训练语文高中必背古诗文一篇一练(60篇版)(必修上)3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yínɡ)洲,烟涛微茫信①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②五岳掩赤城。天台(tāi)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③。我欲因④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lù)⑤水荡漾清猿啼。脚著(zhuó)谢公屐(jī),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mínɡ)⑥。熊咆龙吟殷(yǐn)⑦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⑧。云青青⑨兮欲雨,水澹(dàn)澹兮生烟。列缺⑩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fēi),訇(hōnɡ)然⑪中开。青冥(mínɡ)⑫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luán)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⑬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jiē)。惟觉(jiào)⑭时之枕席,失向来⑮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⑯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①信:确实、实在。②拔:超出。③倾:偏斜、倒下。④因:依据。⑤渌:清澈。⑥暝:昏暗。⑦殷:震动。⑧栗、惊:均为使动用法,使……战栗;使……震惊。⑨青青:黑沉沉的。⑩列缺:闪电。列,同“裂”。⑪訇然:形容声音很大。⑫青冥:天空。⑬悸:因惊惧而心跳。⑭觉:醒。⑮向来:原来。⑯摧眉:即低眉,低头。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此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巩固训练1.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穿着的诗句“霓为衣兮风为马”与出行工具的诗句“虎鼓瑟兮鸾回车”令人叹为观止。2.“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描写天姥山上天气和环境,渲染紧张凝重的气氛,为仙人出场做铺垫。3.一些古典诗词都曾流露出某种消极情绪。当感到失落,想发泄内心的愁苦时,我们可以吟咏《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两句“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4.当不愿意低三下四去侍奉权贵的时候,许多有志之士往往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来表明自己的态度。5.描写南朝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清澈、猿啼凄清的句子是:“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6.以“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两句写登天姥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7.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8.最能表现李白性格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9.“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两句写攀登途中山路崎岖盘旋,时间飞快流逝。10.“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两句描写诗人梦醒时分回到现实的状态。11.“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两句写出了天姥山洞外恐怖的景象。

微训练语文高中必背古诗文一篇一练(60篇版)(必修上)4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zhǔ)①清沙白鸟飞回②。无边落木③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④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⑤繁霜鬓,潦倒⑥新停浊酒杯。①渚: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②回:回旋、盘旋。③落木:落叶。④百年:这里借指晚年。⑤苦恨:极恨。苦,极。⑥潦倒:衰颓,失意。通过诗人登高所见,描绘了江边深远空旷的情景,倾诉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昂,动人心弦。巩固训练1.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2.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3.杜甫的《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一句描绘秋天落叶飘摇的悲凉之景,“百年多病独登台”一句则直述自己身体不好仍孤身登高。4.杜甫《登高》中抓住“猿”“鸟”等意象描写夔州秋天景色的名句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5.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表现了作者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处境,也蕴含着要与命运进行抗争的精神。6.夔州一向以猿多著称,峡口以风大闻名,杜甫在《登高》中体现这一特色的诗句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7.“落叶”是秋的典型特征,在杜甫的《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描绘了落叶纷纷的壮阔秋景,前人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8.杜甫在《登高》中,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诗句中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9.《登高》中写杜甫一生坎坷,晚年也很艰难,生活困苦,身体多病,所以只好戒酒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0.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11.《登高》中表现诗人登高望远,感受到与秋意为伍,年老体衰的处境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2.《登高》中表现诗人白发频添,酒杯难举,世事艰难而孤苦悲凉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微训练语文高中必背古诗文一篇一练(60篇版)(必修上)5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pén)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ɡǔ)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piāo)沦憔悴,转徙(xǐ)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zhé)意。因为(wéi)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dí)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niǎn)抹(mò)复挑,初为《霓裳(chánɡ)》后《六幺(yāo)》。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jiàn)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bó)。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há)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xiāo)不知数。钿(diàn)头银篦(bì)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jī)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zhāo)哳(zhā)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首诗是一首叙事诗,主要记叙白居易贬谪江州时,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一事。诗中主要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前者为主,后者为宾。既表达了对琵琶女中年沉沦遭遇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的凄凉心境。巩固训练1.《琵琶行并序》中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两句,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2.朱自清《松堂游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如果换用诗句表达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引用《琵琶行并序》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3.如果想表达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我们可以吟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也可以吟咏《琵琶行并序》中的两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4.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描写邻船寂静、冷月无声的景色,以此来反衬音乐带给人们强大的感染力。5.《琵琶行并序》中生动描绘了琵琶女弹奏乐曲中旋律的变化,其中用“间关莺语花底滑”描绘曲调的婉转悠扬;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比喻突然发出的乐声的雄壮激越;用“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两句比喻弦声愈来愈低沉以至于暂时停了下来。6.《琵琶行并序》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诗句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7.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夜深忽梦少年事”和“梦啼妆泪红阑干”。

微训练语文高中必背古诗文一篇一练(60篇版)(必修上)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①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fā)。羽扇纶(ɡuān)巾②,谈笑间,樯橹(qiánɡlǔ)③灰飞烟灭。故国④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fà)。人生如梦,一尊⑤还(huán)酹(lèi)⑥江月。①故垒:旧时军队营垒的遗迹。②纶巾:配有青丝带的头巾。③樯橹:代指曹操的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④故国:指赤壁古战场。⑤尊:同“樽”,一种盛酒器。这里指酒杯。⑥酹:将酒洒在地上,表示凭吊。作者借游览“赤壁”的所见、所想,表达了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仰慕之情,遂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巩固训练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两句,写诗人自己鬓发斑白却仍无建树,表达壮志难酬的郁愤和感慨。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明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业绩已成历史陈迹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大自然的雄伟画卷,锦绣山河,地灵人杰,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出色的英雄的语句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6.《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时间空间背景,相应的语句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7.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神游故国后,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两句来抒写壮怀莫酬,年华逝去的感叹。8.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9.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美女衬托英雄人物的句子是:“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10.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三句描绘了周瑜有儒将风度,且指挥若定,运筹帷幄。1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三句,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1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流露出消极情绪“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有消极情绪流露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微训练语文高中必背古诗文一篇一练(60篇版)(必修上)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xiè)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①,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②。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③。可堪回首,佛(bì)狸(lí)祠④下,一片神鸦⑤社鼓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①草草:轻率。②北顾:败逃中回头北望。③烽火扬州路:即“扬州路烽火”,扬州一带抗金的烽火。路,宋、金、元时行政区划名。④佛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公元450年,他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后称“佛狸祠”。⑤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⑥社鼓: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社,土地神。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达自己不为朝廷所用的激愤。巩固训练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封狼居胥”之雄心,也只怕会是“赢得仓皇北顾”的结局。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词句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登高望远,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而不禁感叹道:“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以“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写当年的遗迹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词句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两句,回顾刘裕生平,揭示其生活在蓬门陋巷,出身低微。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由怀古转入伤今,联系当时的抗金形势,抒发感慨的三句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9.古代写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的诗文很多。如曹操的《龟虽寿》中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是这样写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0.古代诗文中有许多今昔对比而感慨横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写出了琵琶女年老色衰后的凄凉处境;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句,借历史人物的英雄壮举来寄寓自己的壮志难酬。

微训练语文高中必背古诗文一篇一练(60篇版)(必修上)8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qī)戚①。乍(zhà)暖还(huán)寒时候,最难将息②。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③堆积,憔悴④损⑤,如今有谁堪⑥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⑦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⑧,怎一个愁字了得!①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②将息:养息,休息。③黄花:菊花。④憔悴:凋零、枯萎。⑤损:这里相当于“极”,表示程度很深。⑥堪:可以,能够。⑦怎生:怎么、怎样。⑧次第:光景,状况。通过对残秋景色的描绘和自己百无聊赖独守空居的寂寞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词人故国灭亡、夫死家破、饱经忧患和漂泊流离的凄惨孤寂的愁苦之情。巩固训练1.李清照《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2.《声声慢》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两句是说身世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悲等如何是一个“愁”字能包括得尽、概括得了的。3.《声声慢》中写词人晚年愁苦心境的句子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可见词人满心皆愁,酒入愁肠愁更愁。4.《声声慢》中“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两句写词人经历了一系列打击,百感汇聚于胸,偏又碰上冷暖不定的深秋天气,表明了心灵的创伤难以平复。5.《声声慢》中“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两句是说用酒消愁不抵事。6.李清照早年曾寄给赵明诚一首词《一剪梅》,其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句。而现在自己漂流江南,看到北来的大雁,就自然地吟诵“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词人把悼亡之意、思乡之情、家国之痛融合在一起。7.《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三句写菊花满地,身心交瘁。既是写花,更是写人;既是惜花,更是自伤。8.《声声慢》中“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两句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用口语化的词句,异常贴切地将词人那孤凄、无聊、苦闷、无望的复杂心绪极其传神地表达了出来。9.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在《声声慢》中,词人用这一意象表达愁苦的诗句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10.《声声慢》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两句用一个“愁”字写出作者无尽的愁绪,传达出种种难以言传的哀痛。

微训练语文高中必背古诗文一篇一练(60篇版)(必修上)9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zhònɡ)绳,(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yòu)槁暴(ɡǎopù),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lì)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cān)省(xǐnɡ)乎己,则知(zhì)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yú)之所学也;吾尝跂(q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zhānɡ)。假舆(yú)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qí)骥(jì)一跃,不能十步;驽(nú)马十驾,功在不舍。锲(qiè)而舍之,朽木不折(zhé);锲而不舍,金石可镂(lòu)。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áo),非蛇鳝(shàn)之穴(xué)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文章分别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态度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学习的重要性。文章语言精练,设喻贴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巩固训练1.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达的思想一致。2.荀子《劝学》连用多个比喻,论证君子如能广泛地学习且每天省察自己,就能做到“知明而行无过矣”;通过登高而招、顺风而呼等四组比喻,说明“君子生非异也”,只是善于利用外物而已。3.《论语》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也有两句论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两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4.作者通过“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的对比,亲身验证了“站得高,见得远”的道理。5.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荀子在《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句子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6.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且认为后天学习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劝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劝勉人们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劝人为“善”,文中“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可见。7.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8.钱大昕著有《十驾斋养新录》,其书题目出自荀子的《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两句。9.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一个人不坚持肯定是不会成功的。荀子的《劝学》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说的正是这个道理。10.荀子《劝学》中写坚持不懈、攻坚克难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微训练语文高中必背古诗文一篇一练(60篇版)(必修上)10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jiē)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yú)。”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yú)!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tán)子、苌(chánɡ)弘、师襄(xiānɡ)、老聃(dā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pán),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yí)之。作者对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痛心疾首,文章借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巩固训练1.《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2.《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3.在《师说》中,韩愈指出当时士大夫对于从师学习普遍存在“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错误观念,使得传统的从师风尚在当时社会不能恢复。4.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5.《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6.《师说》中,韩愈认为对学习句读很努力,对于道理却很漠然,这种做法本末倒置,他对这种人的看法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7.韩愈在《师说》中运用对比手法解释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有巨大差距的原因。“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多,“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而耻学于师”。8.韩愈在《师说》中写了世人在对待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的不同态度:对其子“择师而教之”,而自身“则耻师焉”。9.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所描述的士大夫对从师的态度是一样的。

微训练语文高中必背古诗文一篇一练(60篇版)(必修上)11赤壁赋苏轼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yǎo)窕(tiǎo)之章。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qǐnɡ)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ɡ)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sù)流光。渺渺兮予(yú)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niǎo)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piān)舟,举匏(páo)樽(zūn)以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ɡ)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文章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闻,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于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作者在“乌台诗案”中遭到巨大的挫折后,虽身处逆境却仍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巩固训练1.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感叹的句子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2.《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3.苏轼《赤壁赋》中,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的语句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4.《赤壁赋》中,写蛟龙听了箫声飞舞起来,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5.《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描绘出秋江的爽朗与平静,这也正是诗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6.用“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来写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漂荡,在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7.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微训练语文高中必背古诗文一篇一练(60篇版)(必修上)12登泰山记姚鼐(nài)泰山之阳,汶(wèn)水西流;其阴,济(jǐ)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yǐnɡ)由南麓(lù)登。四十五里,道皆砌(qì)石为磴(dènɡ),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jī)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cúlái)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wù)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chūpú)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hào)驳色,而皆若偻(lǚ)。亭西有岱祠(cí),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yuán)。少杂树,多松,生石罅(xià),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桐城姚鼐记。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特点和雄奇形势,文字简洁生动,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巩固训练1.《登泰山记》中用“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两句点出了山南山北众多支流纵横交叉、终归两河的景色。2.《登泰山记》中写出了登泰山的时间、地点、人物的句子是:“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3.《登泰山记》中写泰山的高峻、山道情况的句子是:“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4.《登泰山记》中用“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两句写登山的感受,顿有“成如容易却艰辛”之感。5.《登泰山记》中“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两句写出了山顶的雪景。6.《登泰山记》中写登上山顶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的句子是:“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7.《登泰山记》中写太阳出来前作者从山巅向下俯视,众山如骰子的句子是:“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8.《登泰山记》中写太阳将出时五彩缤纷的景色的句子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微训练语文高中必背古诗文一篇一练(60篇版)(必修上)13静女《诗经·邶风》静女其姝(shū)①,俟(sì)②我于城隅(yú)③。爱④而不见(xiàn),搔首踟(chí)蹰(chú)。静女其娈(luán)⑤,贻(yí)⑥我彤管。彤管有炜(wěi)⑦,说(yuè)怿(yì)女(rǔ)美⑧。自牧归(kuì)荑(tí)⑨,洵(xún)⑩美且异⑪。匪(fēi)⑫女之为美,美人之贻。①姝:美丽、漂亮。②俟:等待。③城隅:城角。一说指城上的角楼。④爱:同“(ài)”,隐藏。⑤娈:美好。⑥贻:赠。⑦炜:色红而光亮。⑧说怿女美:喜爱你的美丽。说,同“悦”;怿,喜悦;女,同“汝”,你,指彤管。⑨自牧归荑:牧,城邑的远郊,野外;归,同“馈”,赠送;荑,初生的白茅草。⑩洵:诚然、实在。⑪异:特殊。⑫匪:同“非”,表示否定判断。此诗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过程,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真挚爱情的美好。巩固训练1.《诗经·邶风·静女》中“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两句写美丽的女子在城角楼上等我。2.《诗经·邶风·静女》中“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两句栩栩如生地塑造出憨厚痴情的有情人形象。3.《诗经·邶风·静女》中“静女其娈,贻我彤管”两句写容颜美好的姑娘送我一枝红彤管。4.《诗经·邶风·静女》中“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两句写鲜红彤管有光彩,它鲜艳的颜色让人爱。5.《诗经·邶风·静女》中“自牧归荑,洵美且异”两句写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6.《诗经·邶风·静女》中“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两句是说,并不是茅草本身美,而是因为爱人送的才美,这是“爱人及物”、移情于物的手法。7.《诗经·邶风·静女》中“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两句运用“双关”来赞美姑娘。8.《诗经·邶风·静女》给我们塑造了一位美貌的女子,对于女子的美貌,诗中有两处地方毫不吝啬地进行了赞美,这两处分别是“静女其姝”和“静女其娈”。9.《诗经·邶风·静女》中的“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两句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未见恋人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10.《诗经·邶风·静女》中说荑草是女主人公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的两句是“自牧归荑,洵美且异”。11.《诗经·邶风·静女》中“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逗趣的生动细节。12.《诗经·邶风·静女》中集中笔墨写男子对女子的印象,并写出约会地点的两句是:“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微训练语文高中必背古诗文一篇一练(60篇版)(必修上)14涉江采芙蓉①《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②多芳草。采之欲遗(wèi)③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④终老。①芙蓉:荷花。②兰泽:长着兰草的低湿之地。③遗:赠送。④以:连词,表示结果。这首诗的主人公采撷美草香花要送给“同心”的人,但他思念的人还在“旧乡”,长路漫漫,欲赠不能,只能让忧伤陪伴自己终老。全诗字里行间流露着飘泊他乡和分隔两地的无奈。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人。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两心相爱却分隔两地不能在一起,想来这辈子要忧愁悲伤到老了。巩固训练1.《涉江采芙蓉》中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的句子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2.《涉江采芙蓉》中用设问句式写主人公内心凄凉寂寞的句子是:“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3.《涉江采芙蓉》中写主人公想象所思之人遥望故乡的方向,归乡之路绵延无尽的句子是:“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4.《涉江采芙蓉》中写两个相思相爱的人不能相聚相守的句子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5.《涉江采芙蓉》中描写了一幅一个游子在江中采摘莲花,而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芳草的优美画面的句子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6.《涉江采芙蓉》中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忠贞的诗句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7.《涉江采芙蓉》中采用了《诗经》中常用的比兴手法的诗句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8.《涉江采芙蓉》中描绘游子望乡的很有画面感的两句诗是:“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9.在《涉江采芙蓉》中,“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两句感情陡然一转,由欢乐转为悲哀,一腔热忱,仿佛遭遇冷水泼洒,写出了主人公心中无限的凄凉寂寞,伤心失望。10.在《涉江采芙蓉》中,“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写出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张望故乡的情状。11.《涉江采芙蓉》中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清幽、高洁美好的意境的一句诗是“兰泽多芳草”。

微训练语文高中必背古诗文一篇一练(60篇版)(必修上)15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①何时了②,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③,故国④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⑤应犹在,只是朱颜⑥改。问君能有几多⑦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①春花秋月:指季节的更替。②了:了结,完结。③东风:指春风。④故国:指南唐。⑤雕栏玉砌:雕饰华美的栏杆与用玉石砌成的台阶,指宫殿建筑。⑥朱颜:红颜,年轻的容颜,指美人。⑦几多:多少。此词为作者绝笔,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对比和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作者无尽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巩固训练1.《虞美人》中,表现李煜这位亡国之君的愁绪如春水奔流倾泻、无穷无尽的词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