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分层练习第12《〈论语〉十二章》基础练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不亦说乎(shuō)
不愠(yùn)
三省吾身(xǐng)B.传不习乎(chuán)逾矩(jù)
学而不思则罔(máng)C.好之者(hào)
论语(lún)
思而不学则殆(dài)D.为人谋(wéi)
曾子(zēng)乐之者(lè)2.下列古文默写有错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C.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下列加点字词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传不习乎(传授)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B.不逾矩(规矩)吾日三省吾身(自我检查,反省)C.三十而立(指能有所成就)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D.思而不学则殆(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不堪其忧(能忍受)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博学而笃志 B.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C.择其善者而从之/人不堪其忧 D.学而时习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以下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传不习乎A.温故而知新 B.一箪食,一瓢饮 C.饭疏食饮水 D.学而时习之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饭疏食饮水
水:指饮用水 B.三军可夺帅也
夺:改变C.不亦说乎
说:通“悦”,高兴 D.人不堪其忧
堪:能忍受7.下列对《论语》十二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在其中矣”中的“仁”意为“仁德”,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B.“不亦君子乎”中的“君子”与“小人”相对,指有才德的人。C.“为人谋而不忠乎”中的“忠”指竭尽心力,它是儒家倡导的为人之道。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反映了孔子淡泊名利、鄙视富贵的思想。8.下列句子均出自《论语》,其中没有涉及到学习方法的一句是(
)A.温故而知新 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C.学而时习之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9.同学们参与文学社讨论时,引用《论语》中的句子,下面有错误的一项是()A.当说起“学”和“思”的关系时,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B.在向同学介绍学习方法时,他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C.当说起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时,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D.当说到交友要讲诚信时,他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下面句子中不是关于修身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提升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选自《<论语〉十二章》)[乙]古之欲明①明德②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③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齐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④。(节选自《礼记·大学》)[注释]①明:动词,彰明。②明德:美德。③齐;治理,整理。④格物:格,就是确实研究清楚。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辨事物,尽事物之理。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1)温故而知新
故:_________
(2)思而不学则殆
殆:_________(3)不如乐之者
乐:_________
(4)欲治其国者
欲:_________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请从“学习态度”或“学习方法”任一方面,在[甲]文中选择一句,写出对你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除“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外,[甲][乙]两文都提到①的重要性。[甲]文告诉我们要“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乙]文告诉我们要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节选自诸葛亮《诫子书》)【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节选自《<论语>十二章》)1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非学无以广才
广而告之 B.年与时驰
年岁久远C.意与日去
目似瞑,意暇甚 D.将复何及
望尘莫及16.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甲文中,诸葛亮告诫儿子,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甲、乙两文都讲到修身养德。请根据乙文段的内容,思考儒家弟子修身养德的途径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练阅读下文,完成下题。长沮、桀溺①耦而耕②。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③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④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选自《论语》)【注释】①长沮(jù)、桀溺(jiénì):都是当时的隐士。长沮、桀溺可能不是这两个人的真实姓名。②耦(ǒu)而耕:古代的一种耕田方法,两人并排用耜(类似铲子)翻土。③耰(yōu):用土覆盖播下的种子,并把土耙平。④怃然:怅然,失意。19.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子路问津焉
津:渡口B.是鲁孔丘之徒与
徒:学生C.而谁以易之
易:交换D.耰而不辍
辍:停止20.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A.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土也B.人不知而不愠C.温故而知新D.博学而笃志21.下列句子,与“子路行以告”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滔滔者,天下皆是也B.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C.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D.贤哉,回也22.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沮、桀溺最后都没有告知子路渡口,是因为想劝子路离开孔子,跟他们一起做一名独善其身的隐者。B.文中的“辟世之士”具体指孔子,“辟人之士”具体指长沮、桀溺。C.桀溺认为天下如同滔滔洪水般动荡不安,孔子虽然自以为能改变混乱的世局,实则无力改变。D.孔子认为,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2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C【详解】考查字音。A.不亦说乎(shuō)——yuè;B.逾矩(jù)——jǔ,学而不思则罔(máng)——wǎng;D.为人谋(wéi)——wèi;故选C。2.C【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C.“则其善者而从之”中的“则”应为“择”;故选C。3.C【详解】考查文言词语解释。A.“传不习乎”句意为: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不曾复习。传: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B.“不逾矩”句意为:不越过法度。矩:法度;D.“思而不学则殆”句意为: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殆:疑惑;故选C。4.D【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连词,表转折,可译作“却”/连词,表并列;B.介词,替/动词,做,担任;C.代词,他的/代词,那种;D.都是代词,它;故选D。5.B【详解】例句句意: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A.句意: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故:以前的知识,形容词作名词;B.句意:一碗饭,一瓢水。饮:动词作名词,水;C.句意:吃粗粮,喝冷水。饭:名词作动词,吃;D.句意:学习(知识)然后按时复习它。时:按时,为副词;故选B。6.A【详解】A.句意:吃粗粮,喝冷水。水:冷水;故选A。7.B【详解】B.有误,“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故选B。8.B【详解】本题考查名著的理解。A.“温故而知新”句意是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是学习方法的介绍;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句意是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这不是关于学习方法的介绍;C.“学而时习之”句意是学习并且要按时复习学过的内容。这是关于学习方法的介绍;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句意是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一无所得。这是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介绍;故选B。9.D【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辨析。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强调的是谦虚好学的学习态度,而不是交友,当说到交友要讲诚信时,应该使用“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故选D。10.C【详解】A.句意是: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表明做人要宽容大度,有修养;B.句意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表明做人要正义,不义之财不取;C.句意是: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是关于学习方面的,要学人之长,补己之短;D.句意是: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表明做人要坚定志向;故选C。11.故:学过的知识:殆:疑惑乐:以……为乐欲:想要12.(1)(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自己身上)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2)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先进行自我修养。13.示例一:我选写学习态度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一句,它给我的启示是:学完一个知识要及时复习,这样,才能对过去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示例二:我选写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句,它给我的启示是: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14.身养性;正心、诚意、致知、格物。【解析】1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故:学过的知识;(2)句意: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殆:疑惑;(3)句意: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乐:以……为乐;(4)句意: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欲:想要。1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择:选择;善:有点;从:指学习;改:改正;(2)欲:想要;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修其身:进行自我修养。13.本题考查阅读启示,从甲文选择一句,从“学习态度”或“学习方法”任一方面表述即可。示例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启发我们要享受学习的乐趣,以学习为快乐,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示例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启发我们要向他人学习,随时随地的去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示例三:“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启发我们做人要讲究“仁”,应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14.本题考查内容分析。根据甲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乙文“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可知,两文都提及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根据乙文“欲修其身者先正齐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可知,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可见乙文告诉我们要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点睛】参考译文:(甲)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乙)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15.D16.用宁静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培养品德。(意思对即可)17.①明确志向,树立目标;②摒除杂念和干扰,心无旁骛地学习;③勤学苦读,努力学习,增长才干;④善于利用时间,将时间用在学习上不可虚度光阴18.①自我反省。把外在的道德约束内化为内在的自觉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②广泛学习,坚定志向,恳切发问,善于思考。【解析】15.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A.增长/推广;B.年纪/时间;C.意志/神情;D.赶得上;故选D。16.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重点的词有“以(来)”“修(修养)”“养(培养)”等。17.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志无以成学”写明确志向,树立目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写摒除杂念和干扰,心无旁骛地学习;“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写勤学苦读,努力学习,增长才干;“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写善于利用时间,将时间用在学习上不可虚度光阴。18.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告诉我们要自我反省。把外在的道德约束内化为内在的自觉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意思是广泛地学习,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告诉我们要广泛学习,坚定志向,恳切发问,善于思考。【点睛】参考译文:(甲)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自律、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德的。不看淡眼前的名利得失,心有杂念与纠结,就不会有明确坚定的志向;不能安静平和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身心宁静、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不断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学有所成。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莽撞草率、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困守在自家狭小的穷家破舍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乙)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守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19.C20.A21.B22.B23.(1)孔子路过,让子路去询问渡口在哪里。(2)(天下已乱,)坏人坏事像滔滔的洪水一样泛滥,到处都是这样,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解析】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省吉安市2025届初三寒假延时阶段检测试题生物试题含解析
- 天全县2025届五下数学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
- 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酒水知识与调酒技能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数字绘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篮球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大众文化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七中学育才校2025届新中考语文试题适应性训练(二)含解析
- 沈阳农业大学《散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体育职业学院《书法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采购合同履行改进重点基础知识点
-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 (高清版)WST 830-2024 外照射放射防护剂量转换系数标准
- (高清版)JTGT 5440-2018 公路隧道加固技术规范
- CHT 9016-2012 三维地理信息模型生产规范(正式版)
- 经济学说史考试重点PDF
- MOOC 太极拳初级-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Q-GDW 1202-2015国家电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规范
- MOOC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福建农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用户需求分析》课件
- 物业客服沟通技巧培训课件
- 智慧工地管理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