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人兽(畜)共患的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与肝脾肿大等。
二.布病的传染源
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是布鲁氏菌的宿主。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与猪,其次是犬。他们都能从不同途径(从奶、尿、便、精液、阴道分泌物)向外排出布氏菌,尤为重要的是怀孕母畜在生产时或流产时可排出大量布氏菌。人接触到这些带菌物质时就可能被感染。家畜与畜产品与人类接触密切,从而增加了人类感染的机会。
患者也可以从粪、尿、乳向外排菌,但人传人的实例很少见到。在一般情况下,布病病人不会将布病传染给他人或家畜。
三.布病传播途径
在一般情况下,布氏菌可以从呼吸系统(从鼻、咽、气管、肺)进入机体,也能从消化系统(经口、食道、胃肠)进入体内,布氏菌也能从皮肤、粘膜直接侵入机体。所以,布氏菌可从多种途径传播。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与未熟的肉、内脏而受染。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与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受染;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与物品而受染。
四、人群易感性:
各类人群(不同年龄、性别、人种、民族、地区等)对布氏菌都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不同种布鲁氏菌间有交叉免疫,再次感染发者有2~7%,疫区居民可因隐性染病而获免疫。就是说不同类别人群都可能得布病,不同类别人群对布氏菌易感性无何区别。但是,确实看到,在不同人群中布氏菌感染率,患病率等有很大差别。如,在兽医、牧工、家畜饲养员、挤奶工、屠宰工、皮毛收购员、毛纺工、制革工等患布病的人数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这个现象不是人群对布氏菌易感性差别,而是不同职业与牲畜与其产品接触机会不同。所以,布病有一定职业性。
五、布病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临床表现】
㈠潜伏期:在一情况下其潜伏期为1~3周,平均为2周。也有个别病例潜伏期可达一年之久。潜伏期的长短与病原菌的菌型、毒力、菌量与机体抵抗力等诸因素有关。
㈡发病与前驱期症状:目前多数病例发病缓慢,少数病发病较为急骤。在发病缓慢者中,有些布病患者可以看到所谓的前驱期症状。一般诉说全身不适,乏力感,有时失眠,食欲不振,劳动力减弱,头痛、多汗。与一般感冒有类似。有些病例可见便秘,腰与各部位肌肉和关节有轻度风湿样疼痛,傍晚有轻度畏寒等症状。体征可以发现患者有微热,傍晚为重;淋巴结轻度肿大。偶见肝脾和扁桃体肿大。前驱期持续时间变动甚大,短者几天长者数周。起病急剧者一般没有前驱期症状,或者易被忽略,发病一开始就表现为恶寒,发热,出汗等急性期症状。
㈢主要症状和体征:
1、主要症状
⑴发热:发热是布病患者最常见而且是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之一。可见于布病的各个期。热型不一,变化多样,观察体温傍晚升高。根据我国布病患者热型分析,主要有以下五种型:低热型、波状热型、不规则热型、间歇热型、驰张热型。而稽留热罕见。
在抗生素普遍应用之前,波状发热曾被认为是典型的热型,因此,曾把布氏菌病称为“波状热”。热波的数量、持续时间和强度等差异很大。波与波之间的间隔不一,短者3~5天,长者数周。波状发热多见于羊种布氏菌感染。近年来,波状热型已属少见。
布病患者在高烧时一般仍然是神志清醒,甚至自觉尚好,但在体温下降时自觉症状增多,并加剧,这种高热与病况相矛盾的现象为布病所持有。迁延性的布病患者,体温可能出现波动症状,波与波之间的间隔不一。短者3~5天,长者数周。
⑵多汗:多汗为布病主要症状之一,尤以急性期患者为甚。特别是晚上增多,是其特征。与一般发热疾病不同的是出汗相当严重,体温下降时更为明显,常可湿透衣裤,使患者感到紧张、烦燥,甚至影响睡眠。大量出汗可以导致虚脱。
⑶疼痛:急、慢性期布病患者都可以发生骨关节与肌肉疼痛。在急性关节与肌肉疼痛呈游走性与风湿颇为相似。主要在大关节,疼痛十分剧烈。慢性期的关节疼痛一般局限于某一部位,并以骶、髂、膝、肩、肘、踝等大关节最为常见。多为持续性纯痛,常因过劳或气候变化而使疼痛加重。其他部位的疼痛,如部分病人脑膜受到侵犯有相当剧烈的头痛和脑膜刺激症状,眼眶内疼痛的眼球胀痛等。
神经痛,多因神经干或神经根受累所致。根性神经痛多发生于病后2~3日,以腰骶神经根居多,患者腰部与两下肢剧痛。神经干病变多发生于肋间神经,坐骨神经。
⑷乏力:几乎全部病人都具有此症状。患者自觉疲乏不力。
⑸其他症状:急性期患者可以产生极度的毒血症,血小板减少,心内膜炎或其他更严重的合并症状。并且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便秘;顽固性咳嗽。少数女性患者可有流产。慢性期患者常表现为精神抑郁不振,表情淡漠,失眠,烦燥不安,易于激动,畏寒喜暖,四肢发冷,阳萎,遗精,自觉手足发烧等。
2、主要体征:
⑴皮疹:急性期患者出现各种各样的充血性皮疹,持续时间短。还可以见到出血疹,水泡疹,类似开花的脓疱疹等。少数患者可出现皮下出血性紫斑。
⑵淋巴结肿大:有些患者可以出现淋巴结肿大。不仅有局限性淋巴结炎而且还可以发生多发性淋巴结炎。个别患者淋巴结化脓形成瘘管,在脓汁中可分离到布氏菌。
⑶骨关节变化:骨关节系统的损害是布病的主要体征之一,可发生于布病的各个期,但慢性者多见。关节肿大,多数由滑膜炎、关节周围炎,关节旁组织炎,关节炎,骨关节炎和滑囊,腱鞘炎症性变化引起。
关节粘连。在个别病例中,可以发生部分的或完全的关节粘连。使关节呈屈曲畸型或强直以与肌肉萎缩等。脊椎受累,患者被迫处于固定弯曲状态。
形成脓肿。它仅偶见于个别病例。
⑷肝脾肿大:国内资料,急性期肝脾肿大占21.31%,脾肿大占10.13%;慢性期肝脾肿大占4.26%。肿大的肝脾质软,中等硬。由于肝脏损害,可出现黄疸。
⑸软组织肿胀:各期布病患者均可发生软组织的损害,又如筋膜、腱膜、关节囊、关节周围组织与肌肉等。形成蜂窝组织炎和纤维组织炎,出现大小不同的结缔组织结节与浸润。慢性期患者较为常见。
3、临床分期:
⑴急性期:发病3个月以内,凡有高热者有明显其他症状,体征(包括慢性患者急性发作),并出现较高的血清学阳性反应者。
⑵亚急性期:发病3~6个月,凡有低热和有其他症状,体征(即慢性炎症存在),并出现血清学阳性反应或皮肤变态试验阳性者。
⑷慢性期:发病6个月以上,体温正常,有布病症状或体征,并出现血清学阳性反应或皮肤变态试验阳性者。
如果在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已确诊的病人,体温正常但仍有症状或体征,血清学检查阳性也应视为慢性期病人。
⑸残余期:体温正常,症状、体征较固定或功能障碍往往因气候变化,劳累过度而加重者。
4、临床分型:
⑴内脏型:心脏血管型、肺型、肝脾型。
⑵骨关节型:关节损害,骨损害,软骨损害,综合性损害。
⑶神经型:周围神经系统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⑷精神型:出现精神病症状者。
⑸泌尿生殖型:睾丸、附睾损害,子宫、卵巢、输卵管损害,乳房损害,肾脏损害。
⑹外科型:即有固定的隐性病灶,需要外科手术切除者。
5、临床代偿状态
⑴代偿:精神状态良好,主要脏器功能正常,能照常参加劳动。
⑵亚代偿:精神状态与主要脏器功能有轻度失调,参加劳动易出现疲劳或有衰弱感。
⑶失代偿:精神状态不佳,器官功能失调,被迫卧床休息或需他人护理。
【布病诊断】
1、诊断人的布病主要根据三个方面:第一是布病的流行病学接触史,第二是病人临床表现,第三是对布病的特异性的试验检查。
布病流行病学接触史:就是指病是什么职业、与牲畜接触机会如何;所接触的牲畜有无流产或拐子畜、睾丸肿大否;到布病疫区去过否,如果去过停留多长时间;与牲畜皮毛接触机会多少,有无喝生奶吃生习惯等。
2、布病表现,参照上述的症状体征。
3、特异性试验检查:
(1)血清凝集试验(Wright试验)试管法较灵敏。患者多在第二周出现阳性反应,1:100以上有诊断价值。病程中效价递增4倍与以上意义更大。
(2)补体结合试验补体结合抗体主要为IgG,出现较迟,持续较久,一般1:20以上即为阳性。对慢性患者有较高特异性。
以上三个方面综合一起方可诊断,一般说缺一不可。但在个别情况下,流行病学接触史问不清,此时布病临床表现和特异性实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说求医者只有布病流行病学接触史和特异性检查阳性,无临床表现,不能诊断为布病,只能说此求医者是布氏菌感染者。
【布病治疗】
1、抗生素治疗:
⑴四环素类抗生素,并用链霉素治疗:
一般应用四环素抗生素类药物有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最常用的是四环素。三种抗生素用法大致相同,每日2克,分四次口服,21日为一个疗程,可再重复1~2个疗程,一般疗程间隔5~7天。第一疗程时并用链霉素。成人每日1克,分两次肌肉注射。
⑵利福平,并用强力霉素治疗:利福平成人毎天600~900mg,分两次口服;并且每天早晨口服强力霉素200mg,连续给药最短6周。应用此治疗复发罕见。
2、磺胺治疗:
复方新诺明:每片含磺胺甲基异恶唑400mg,甲氧苄胺嘧啶80mg,成人每次2片,每日三次连续2周,以后每天两次。儿童按每日公斤体重磺胺甲基异恶唑50mg,甲氧苄胺嘧啶10mg计算。三周为一疗程,可治2~3个疗程。
单独用复方新诺明治疗复发率较高,甚至延长治疗时间。有引起皮疹和消化不良的副作用,如果发现副作用时应立即停药。
3、孕妇治疗:
妇女在怀孕期,患者急性或亚急性布病时可以引起胎儿死亡,因此更要给予与时的妥善治疗。
治疗方法:首选药物是利福平,如果利福平无效,只给四环素,或甲氧苄胺嘧啶。禁忌用链霉素。
六、怎样控制和预防布病
我国对布病防治(制)原则是,因地制宜,分类管理,采取以检疫、淘汰疫畜和免疫健康家畜为主的综合措施。
1、淘汰疫畜或阳性畜:控制布病疫情或预防布病发生都必须执行淘汰措施。
在防制布病中淘汰疫畜不同于口蹄疫,不必将疫畜或阳性畜活埋或焚烧。可将应淘汰畜集中一处由专人屠宰(加强个人防护),皮毛经适当处理可以制革或纺线等;其肉经煮沸或腌制也可出售、食用;屠宰场地要严格消毒,其内脏经高压、充分煮沸处理,也可食用。
2、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措施既是预防措施,又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措施。在防制布病中预防接种主要对象是健康家畜,对于发生严重疫情的高危人群也可接种疫苗进行防护。不同种类家畜和人群使用的接种疫苗有所不同。
3、其他措施:在综合性措施中还包括宣传教育群众,牲畜检疫(海关、各类牲畜市场、牲畜出入运输、屠宰前等)、加强个人防护,做好食品、动物皮毛、畜围和牲畜排泄物与流产物的消毒处理等,布氏菌抵抗力并不强,常用消毒剂合理使用皆可达消毒目的。
控制和预防布病需要多部门的合作,尤其是兽医部门与卫生部门的相互配合、互通信息、协调一致、统一措施,方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人畜布病。布鲁氏菌自述
我叫布鲁氏菌,一旦侵入人体后,可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医学称之为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在全球部分国家和地区流窜,到90年代中期,仅在中国就有10多个省(区)有我的踪迹,造成发病率大幅度上升。今年上半年,我在黑龙江就造成2294人患病,发病率较去年大幅度攀升。在人类和家畜中捣乱百余年
1887年,英国军医在马耳他岛从死于“马耳他热”的英国驻军士兵的脾中分离到我——羊种布鲁氏菌。1887年,郎吉氏根据我的临床热型特征,给我取名“波状热”。以后又分别从流产母牛的羊水和猪流产胎儿中分离到我的两个兄弟,即牛种布鲁氏菌和猪种布鲁氏菌。至今我的大家庭中已有6个种、19个生物型,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我的兄弟姐妹。我对外环境的抵抗力不强,易被高温、消毒剂、紫外线和抗菌药物杀死,但对低温和干燥我却有很强的抵抗力。
我对人和动物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家畜患病后可出现流产、死胎、不孕等,致使牲畜数量锐减。我在全球范围内可感染60多种野生动物。在中国我被列入37种法定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还被列为《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中二类传染病之首。
我可以通过猪、牛、羊等动物传染源经消化道、皮肤黏膜和呼吸道途径传播给人类,一旦侵入人体,我先潜伏1~4周,然后才发病。多数病例发病缓慢,表现类似感冒,全身不适,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头痛,失眠,肌肉与关节酸痛,出汗,低热伴有肝、脾和淋巴结肿大。有10%~30%的患者发病急骤,表现为恶寒、高热、大汗、大关节游走性疼痛。根据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和特异性的实验检查,就能诊断是不是我在捣乱。人类对付我有招数
其实人类要想对付我并不难,我最怕地球人对我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他们控制与消除传染源的招数有检疫隔离或淘汰(屠宰)各类染疫畜和对健畜免疫。对高危人群只要接种活菌苗BA-19或者104M,我就再不能在人体安营扎寨了。此外,加强对奶与奶制品的消毒,也是人类消灭我的一招儿。还有对接羔助产人员与处理流产羔(犊)人员加强个人防护,对流产物、畜圈与被污染场地进行消毒,这些都能防止我对人类造成伤害。一、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布病是急性传染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为乙类传染病。
感染布病的家畜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或污染物而感染发病,能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损害,尤其是骨关节系统的损害较为明显,而且容易由急性转为慢性。
人患布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全身乏力、关节肌肉疼痛等。牲畜患病可发生流产、死胎、不孕和睾丸炎等症。
该病名称很多,如波状热、马尔他热与地中海热等,俗称蔫巴病、千日病、懒汉病等等。
布病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
布氏菌既侵犯人又伤害畜(牛、羊、猪、鹿、骆驼和犬等),人感染此病主要来自染疫的家畜。人患此病,病期可长达数日、数年、甚至几十年,严重的丧失劳动能力,威胁着广大群众的健康。家畜患布病后出现流产、死胎、不孕、乳腺炎和睾丸炎,牲畜因布病流产高达50——80%,乳肉产量减少各占15—20%,并影响皮、毛质量,严重地影响畜牧业发展。
二、人是怎样患布病的
1.布病的主要传染源
患布病的动物是布病的传染源。羊、牛和猪,是人布病的主要传染源,鹿、犬等其它动物居次要地位。我国大部分地区羊、牛是主要传染源,少数地区猪为主要传染源,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养鹿业比较发达地区,鹿是主要传染源,而人与人发生传染则罕见。
2.布病的传播因子
布病家畜的流产物、阴道分泌物、乳汁、肉类、皮毛、尿、粪便与被污染的土壤、水、饲料等均可含有布氏菌,称这些含有布氏菌可以起到传播作用的媒介物为布病传播因子。
其中布病牲畜的流产物是造成布病流行的主要传播因子。
3.食用布病家畜的乳与其乳制品易患布病
因布氏菌常在家畜乳腺中繁殖形成乳腺炎,乳汁中含布氏菌。布氏菌随病畜乳排出体外,病畜排菌时间有的几个月,甚至可长达2年以上。这样含有布氏菌的乳汁,可使食用者感染,所以对乳汁进行灭菌处理并保持消毒后乳汁清洁,对预防布病是很重要的。
4.加工布病畜的肉类可直接接触感染
布病畜的肉和内脏有布氏菌存在。而且可在肉中存活4个月,在腌肉和冻肉中可存活15—45天。因此厨师、售货员,在切割、清洗制作过程中如不注意防护,易被感染。
5.皮毛加工和收购人员易患布病
布病疫区生产的羊毛、羊皮容易沾染布氏菌,尤其新剪下的羊毛和流产羔皮,死羔皮危险性更大。
6.布病疫区被病畜污染的水也能传播布病
布病动物的排泄物(粪、尿)和分泌物,可以直接或借着蹄爪而污染水源(湖、河)。也可因雨水冲刷或大风扬起的尘土污染邻近地区的水源。
7.哪个季节布病的发病率高
布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以48月发病居多。
8.患布病与性别、年龄与职业的关系
任何年龄的人均可感染布病,而且与性别、年龄无关,主要取决于接触传染源和病原体的多少。因为中、青年是主要劳动力,接触病畜多,感染布氏菌的机会就多,故患病多。并有明显的职业性,兽医、皮毛工人、牧民感染率比一般人高。但每年都有因喝牛奶、涮羊肉、吃肉串患布病的病例。
三、布病的临床与治疗
1.布氏菌侵入机体后会引起哪些损害
布氏菌侵入机体,几乎所有的器官和组织都可被侵犯。其中最常见的有肝、脾、淋巴结等器官以与运动、生殖、血管和神经系统。
2.布病患者有哪些主要临床表现
发热,多汗,乏力,骨关节疼痛和肝、脾与睾丸肿大等。
3.治疗布病要遵循哪些原则
(1)早期用药,彻底治疗
(2)合理选用药物与用药途径
(3)综合疗法
(4)中西医结合
四、怎样预防布病
1.我国布病防制措施
布病防制工作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技术措施上,畜间采取:“因地制宜、免疫、检疫、病畜淘汰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人间抓好“三早”,即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理。基本方法是控制和清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与畜群。
2.为什么要对家畜进行布病检疫
家畜进行布病检疫是针对传染源的措施之一,一方面为了与时检出患病家畜,查清疫情的程度和分布范围,掌握其流行规律和特点,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为了杜绝传染源的输出和输入,保护清净地区不受污染,达到有计划地全面防治布病。
3.在疫区内检出的布病畜应怎样处理
疫区内各种家畜均属被检对象,检出的布病畜一律不准外出,原则上一律屠宰做无害化处理,对少数经济价值极高的动物允许严密隔离鉰养,培育健康后代逐渐处理。
4.健康家畜怎么办
布病检疫阴性的家畜必须用布氏菌苗免疫,S2菌苗是我国畜间防治布病的主要菌苗,目前多用口服法接种,此法安全可靠,甚至可以用于孕畜。羔羊5个月龄,牛犊、仔鹿8个月龄后均可应用。
5.布病牲畜流产物污染的场地应怎样消毒
被布病畜流产的胎儿和羊水污染的场地,用10—20%石灰乳或10—20%漂白粉乳浸透垫草和地面。如流产发生在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鲁教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浙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苏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化妆品采购合同
- 2025服务的合同范文
- 2025工程设备搬运合同
- 2025北京市旧货买卖合同(BF)
- 二零二五年度报刊亭承揽加工安装与智能化改造升级合同4篇
- 2025年度存量房买卖合同(带房屋维修基金处理版)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航天新材料研发与应用购销合同3篇
- 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 2023年数学竞赛AMC8试卷(含答案)
- 神经外科课件:神经外科急重症
- 2024年低压电工证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3年十天突破公务员面试
- 《疯狂动物城》中英文对照(全本台词)
- 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明(样本)
-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
- 气功修炼十奥妙
- 安徽省物业服务标准
- 勾股定理的历史与证明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