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中学2025届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B.衰老的细胞只发生形态和结构的变化,细胞中的生理状态不发生改变C.细胞的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其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D.癌症是由癌变细胞恶性增殖和转移引起,与癌细胞膜成分改变有关,与基因有关,与心理状态也有一定关系2.下列关于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方法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方法不同B.大肠杆菌可通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自身的进化提供原材料C.洋葱叶肉细胞中,核DNA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蓝藻的遗传物质主要在拟核中,若将其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会产生6种物质3.下图中甲、乙、丙分别是以紫色洋葱的鳞片叶、根尖细胞和正常叶为材料进行实验得到现象或结果。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细胞正处于质壁分离过程中B.图乙所示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⑤→④→②→①→③C.若用图甲材料提取与分离色素能得到图丙实验结果D.图丙中④对应的色素是叶绿素a4.下列关于诱变育种的理解正确的是()A.诱变育种是诱导生物发生变异,通过人工选择获得生产上所需的新物种B.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方向不定向,所以诱变育种不能较短时间改良生物品种的某些性状C.通过对生物的不断诱变处理,不会实现将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身上D.高产量的青霉素是通过交替使用辐射诱变和化学诱变选育出来的5.随着“蚂蚁森林”的推行和广大用户的积极参与,阿拉善、通辽、鄂尔多斯等地已经种上梭梭树等树木,以前的沙漠,现在已是绿油油的一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这些地方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增强了B.沙漠变绿洲说明了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方向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在不同的季节、气候条件下可能发生改变D.种植梭梭树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6.丛枝菌根(AM)是一种土壤生态系统中同时具有植物根系和微生物特性的结构,它由AM真菌与陆生维管植物根系形成,能够增强宿主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耐受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丛枝菌根在生态系统中可以充当生产者B.AM真菌可为植物提供多糖、矿质元素、水等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C.AM真菌的拟核中可能存在与重金属离子代谢过程相关的基因D.AM真菌与宿主植物的关系是互利共生,是共同进化的结果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2019年亚马逊河流域的森林持续发生大火,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图中A--D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其中B为食草动物,①~⑩则代表碳元素流动的相应过程,回答下列问题:(l)图中五种成分构成___________;分析图示可知,图中没有标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2)该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以_____形式在A~D之间流动;图示可以发生还原氢与氧气结合的过程是______(填图中序号)。(3)根据图中营养结构,若要使D同化的能量增加100kJ,则至少需要第一营养级提供的能量为________kJ;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流动去向是________。(4)亚马逊河流域的森林持续发生大火,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价值。运用恢复生态学重建了该森林曾有的植物和动物群落,该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演替。8.(10分)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眼色为红眼(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现有一只突变果蝇S,研究者利用其进行下图所示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1)果蝇红眼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果蝇S刚毛性状的突变类型是_______性突变(2)F1中,类型①,②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F2中,类型⑦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3)F2中,基因型与实验2的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4)若让F2中的类型⑤、⑧先分混合后并进行随机交配,则后代中腹部长刚毛白眼雌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5)观察发现,F2中的类型⑤、⑥中,各有1/3的果蝇胸部无刚毛。而实验中其他果蝇的胸部均有刚毛,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下图表示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一腓肠肌(神经末梢和肌肉的接头形成突触)标本,实验过程中需要在标本上滴加接近两栖动物组织细胞内环境的液体——任氏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标本上滴加的任氏液相当于体液中的___________。任氏液中的Na+浓度/K+浓度的值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内液的。配制任氏液时需要加入的HCO3-、HPO42-的作用是___________。(2)给予①处适宜的刺激,连接在坐骨神经上的腓肠肌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收缩,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情况是___________。刺激②处,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发生偏转,原因是___________。10.(10分)铁元素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但Fe2+在土壤中过度积累,会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某研究小组以浙春3号和1601号大豆为实验材料,探究高Fe2+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对两种大豆在T0(不施铁肥,土壤中Fe2+含量为1.24mg/kg)、T1(施铁肥,土壤中Fe2+含量为300mg/kg)、T2(施铁肥,土壤中Fe2+含量为500mg/kg)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相关数据,结果如图1、2(不考虑植物细胞的失水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1)Fe是细胞所必需的____________(填“大量”或“微量”)元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2)从图1分析,高Fe2+对浙春3号和1601号大豆净光合作用的影响是____________。(3)植物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上的____________(填结构)进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也经由此被植物吸收参与暗反应。从图1、2分析,高Fe2+对两种大豆的蒸腾速率影响____________(填“较小”或“较大”),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____________(填“较小”或“较大”)。(4)研究人员将T2条件下种植的两种大豆所结的种子种植在T0环境中使其长成植株,发现测定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图中T0条件下几乎无差异,说明____________。11.(15分)某动物黑色毛和棕色毛这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b决定,同时X染色体上基因I会抑制黑色与棕色色素的形成,从而使毛色变白,基因i无此作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种群中黑色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___种。(2)群体中,理论上棕色雄性个体数_______________(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棕色雌性个体,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有基因型为BBX1Y的个体与纯合棕色雌性杂交,F1出现了黑色雌性个体。推测变异的原因可能是:①发生了基因突变;②发生了X染色体上I基因片段的缺失。某学生采用F1黑色雌雄个体相互交配的方式对变异原因进行研究,判断其能否依据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确定变异原因,并阐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
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是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的生命现象,与细胞坏死不同。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和不变性;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的种类增多,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细胞功能趋于专门化。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内的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某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减慢。1.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细胞易扩散转移。【详解】A、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产生不同的器官和组织,从而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A正确;B、衰老的细胞不只发生形态和结构的变化,而且细胞中的生理状态也发生改变,B错误;C、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其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C正确;D、癌变与癌细胞膜成分改变有关,与基因有关,与心理状态也有一定关系,癌变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但其本质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所致,最终发生的癌症是由癌变细胞恶性增殖和转移引起,D正确。故选B。2、D【解析】
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NA初步水解的产物有四种,即四种脱氧核苷酸,D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四种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共6种;染色体是真核生物特有的,且原核生物如蓝藻和大肠杆菌都是无性繁殖,因此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没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详解】A、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方法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方法相同,都是假说--演绎法,A错误;B、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只能通过基因突变产生可遗传变异,为自身的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C、洋葱叶肉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洋葱叶肉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分裂,故不存在核DNA的复制过程,C错误;D、蓝藻的遗传物质是DNA,主要存在于拟核中,若将其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会产生6种物质,分别是四种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D正确。故选D。3、B【解析】
分析图甲:图甲所示细胞可能出于质壁分离状态、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状态、也可能处于平衡状态。
分析图乙:⑤为有丝分裂间期,④为有丝分裂前期,②为有丝分裂中期,①为有丝分裂后期,③为有丝分裂末期。
分析图丙:色素带①到④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详解】A、细胞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了分离,但此刻细胞所处的状态可能是继续发生质壁分离,也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A错误;B、分析图乙可知⑤为有丝分裂间期,④为有丝分裂前期,②为有丝分裂中期,①为有丝分裂后期,③为有丝分裂末期,所以图乙所示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⑤→④→②→①→③,B正确;C、图甲材料为洋葱表皮细胞,含有大的紫色液泡,但不含叶绿体,即不含光合色素,因此若用图甲材料做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不能得到图丙实验结果,C错误;D、图丙中④对应的色素是叶绿素b,D错误。故选B。【点睛】易错点:分离色素原理为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4、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诱变育种的相关知识:1、原理:基因突变。2、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中子、激光、电离辐射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硫酸二乙酯、秋水仙素等各种化学药剂)或空间诱变育种(用宇宙强辐射、微重力等条件)来处理生物。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详解】A、诱变育种不能得到新物种,得到的是新品种,A错误;B、诱变处理提高了生物的突变概率,所以和自发诱变相比诱变育种能较短时间改良生物品种的某些性状,B错误;C、通过对生物的不断诱变处理,可能实现将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C错误;D、高产量的青霉素是通过交替使用辐射诱变和化学诱变选育出来的,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诱变育种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诱变育种的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变异范围广。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具有盲目性。5、D【解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直接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间接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他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是不可估量的。【详解】A、由于这些地方的物种丰富度提高,营养结构变得复杂,故该地生态系统的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有所增强,A正确;B、由于人类的活动沙漠变绿洲,说明了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方向,B正确;C、由于该地气候条件波动性较大,故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在不同的季节、气候条件下可能发生改变,C正确;D、种植梭梭树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故选D。6、D【解析】
根据题干分析,AM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没有拟核;“AM真菌能够增强宿主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耐受性”,而宿主植物能为AM真菌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说明AM真菌与宿主植物的这种关系属于互利共生的关系。【详解】A、丛枝菌根由AM真菌与陆生维管植物根系形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属于生产者,A错误;B、植物为AM真菌提供糖类、矿质元素和水分等营养物质,B错误;C、AM真菌属于真核细胞,不存在拟核,C错误;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M真菌与宿主植物的关系是互利共生,是二者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生物)群落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有机物①④⑩2500分解者(A)和下一营养级(C和D)间接次生【解析】
结合碳循环的过程进行分析A是分解者,BCD是三种生物形成的一个食物网,①④⑩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②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详解】(1)图中五种生物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所以构成生物群落;没有标示出的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A~D属于生物群落的成分,碳在生物群落内部流动以有机物的形式;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发生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是图中的①④⑩阶段。(3)为D提供营养的有两条食物链,生产者→B→C→D,生产者→B→D,所以至少需要的能量按照最短的食物链,最高的传递效率(20%)进行计算,所以需要第一营养级提供的能量是100÷20%÷20%=2500KJ;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流动去向是分解者(A)和下一营养级(C和D)。(4)大火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说明生物多样性有间接价值。在火灾后发生的演替的次生演替。【点睛】本题需要考生根据碳循环的过程分析出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成分,掌握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相关的计算。8、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显AaXBXb、AaXbYaaXBXb、aaXBY1/415/256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解析】
分析实验1:果蝇S×野生型个体(红眼)→后代雌蝇全为红眼,雄蝇全为白眼,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子代基因型为XBXb、XbY。分析实验2:腹部有长刚毛的个体×腹部有长刚毛的个体→后代腹部有长刚毛:腹部有短刚毛=3:1,与性别无关,可知该性状由常染色体一对基因控制,且控制长刚毛的基因为显性基因,亲本均为杂合子Aa。【详解】(1)据上分析可知,果蝇红眼是伴X显性遗传,果蝇S刚毛性状的突变类型是显性突变。(2)结合上述分析可知,F1中,类型①长刚毛红眼雌果蝇,②长刚毛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Xb、AaXbY;F2中,类型⑦短刚毛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Xb,雄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Y。(3)由上述分析可知,实验2的亲本基因型AaXBXb、AaXbY,F2中,基因型与实验2的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2×1/4+1/2×1/4=1/4。(4)F2中的类型⑤表现为长刚毛红果蝇,基因型为1/3AA,2/3Aa,1/2XBXb,1/2XBY,⑧表现为短刚毛白果蝇,基因型为1/2aaXbXb,1/2aaXbY,且类型⑤:类型⑧=3:1,混合后,AA=3/4×1/3=1/4,Aa=3/4×2/3=1/2,aa=1/4,XBXb:XBY:XbXb:XbY=3:3:1:1,其产生的配子A:a=1:1,卵细胞XB:Xb=3:5,精子XB:Xb:Y=3:1:4,随机交配后,则后代中腹部长刚毛白眼雌果蝇AXbXb所占比例为3/4×5/8×1/8=15/256。(5)观察发现,F2中的类型⑤、⑥中均表现为腹部长刚毛,基因型为1/3AA,2/3Aa,如果出现1/3的果蝇胸部无刚毛,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基因遗传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突变、伴性遗传等知识,准确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随配子的分离而分离,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结合题中提示推断原因进而答题。9、组织液大于维持任氏液pH的相对稳定能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解析】
图示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分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但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据此答题。【详解】(1)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时组织液,任氏液相当于体液中的组织液。组织液中Na+浓度高,细胞内液中的K+浓度,故任氏液中的Na+浓度/K+浓度的值大于细胞内液的Na+浓度/K+浓度的值。HCO3-、HPO42-是细胞外液的缓冲物质,能维持任氏液pH的相对稳定。(2)给予①处适宜的刺激,既能往左传到肌肉,也能往右传导,先传到电流计左边的微电极,再传导右边的微电极,因此给予①处适宜的刺激,腓肠肌能收缩,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神经肌肉接头处相当于突触的结构,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刺激②处,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发生偏转。【点睛】本题以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为素材,结合“神经-肌接头”示意图,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审题获取信息的能力、审图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10、微量大豆种类、土壤中Fe2+含量高Fe2+使两种大豆的净光合速率都下降,且对1601号大豆的影响程度较大气孔较小较大高Fe2+环境没有引起大豆发生可遗传的变异【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大豆种类、土壤中Fe2+含量,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T0为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土壤含铁量,浙春三号和1601号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都逐渐降低,且净光合速率下降较明显。【详解】(1)Fe是组成生物细胞的微量元素。该实验用了浙春3号和1601号两种大豆,且在不同Fe2+含量的土壤中进行,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大豆种类、土壤中Fe2+含量。(2)分析图1,随着土壤中Fe2+含量升高,两种大豆的净光合速率都下降,但是从到,1601号大豆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比例(50%)大于浙春3号(45%),因此高Fe2+使两种大豆的净光合速率都下降,且对1601号大豆的影响程度较大。(3)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通过气孔进行。从图2分析,高Fe2+对两种大豆的蒸腾速率影响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铁噪声管理办法
- 乡镇气象员管理办法
- 云计划投资管理办法
- 湿地恢复费管理办法
- 风险中台管理办法
- 碑林区餐饮管理办法
- 河北省供热管理办法
- 秦皇岛促销管理办法
- 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
- 深圳市艺培管理办法
- 2014红星美凯龙建材品类系列知识培训:卫浴篇
- 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2023年1月份修订)
- GB/T 9576-2013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选择、贮存、使用和维护指南
- 神经康复学教学大纲
- 煤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检查标准培训课件
- 护士注册健康体检表下载【可直接打印版本】
- SH3904-2022年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规定
- 检查院的申诉书范文写检察院的申诉状
- 数字孪生应用白皮书
- 叉车检验检测报告
- 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