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月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1课时教师:单位: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年月日》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下册
3.授课时间:第2课时
4.教学时数:45分钟
《年月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教学内容:
1.知识与技能:
a.让学生掌握年、月、日的概念及其关系。
b.学会判断平年与闰年,掌握闰年的计算方法。
c.熟练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b.利用日历、年历等教具,让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年月日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培养学生对时间知识的兴趣,增强时间观念。
b.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a.利用谜语、故事等形式引出年月日的概念。
b.学生分享自己对年月日的了解。
2.探索新知:
a.分组讨论: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b.教师讲解:平年与闰年的判断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闰年的规律。
c.学生练习:判断给定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3.巩固练习:
a.完成课本练习题,巩固年月日知识。
b.学生互相提问、解答,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应用拓展:
a.利用年月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自己的年龄、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等。
b.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5.课堂小结:
a.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b.学生反馈学习收获。
6.课后作业:
a.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b.学生收集有关年月日的趣味知识,下节课分享。
教学评价:
1.学生对年月日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合作交流能力。
3.学生对时间观念的认识和珍惜时间的态度。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年、月、日的概念及其关系,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等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发现年月日的规律,提高对时间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判断平年与闰年,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其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运用年月日知识,提高数学建模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三、学情分析三年级下册的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尚需加强。以下从学生层次、知识、能力、素质及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
1.学生层次:
a.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学习了简单的时、分、秒知识,为本节课学习年、月、日打下基础。
b.三年级下册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对新鲜事物有较高的兴趣。
2.知识方面:
a.学生已掌握时、分、秒的概念及其关系,但年、月、日的概念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
b.学生对平年与闰年的概念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判断方法。
3.能力方面:
a.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总结能力,但在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方面有待提高。
b.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中表现出一定的合作能力,但部分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时仍需鼓励和支持。
4.素质方面:
a.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有所差异,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具有较强的信心,另一部分学生则较为排斥。
b.学生的时间观念较为薄弱,需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5.行为习惯:
a.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遵守纪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但部分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适时提醒。
b.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拖延、马虎等现象。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1.知识层面:学生对年、月、日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后续时间相关概念的学习,如:季节、星期等。
2.能力层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能力,为后续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3.素质层面: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4.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有助于提高课堂效果和学业成绩。四、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
a.确保每位学生都备有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以便在课堂上跟随教师进行同步学习。
b.准备教材中与年月日相关的练习题和思考题,用于巩固知识。
2.辅助材料:
a.准备年历、月历、日历等实物教具,以便学生直观地观察年月日的关系。
b.制作或收集与年月日相关的图片、图表,如地球公转、月亮绕地球旋转等,以增强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直观理解。
c.搜集关于平年与闰年的科普视频,帮助学生了解闰年的判断方法和原因。
d.准备一些时间相关的趣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验器材:
a.由于本节课不涉及具体实验,故不需要准备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
a.将教室座位按照小组合作模式进行布置,每组配备一张桌子,便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b.在教室前方的黑板上,预留空间用于展示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如概念、关系、判断方法等。
c.在教室墙壁上张贴时间相关的名言警句,提醒学生珍惜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d.确保教室光线充足,多媒体设备正常运行,以便展示辅助材料。
此外,教师还需准备以下资源:
1.学生活动记录表:用于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以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2.学生评价表:用于学生自评、互评,培养他们自我反思和评价他人的能力。
3.课堂小结PPT:概括本节课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巩固记忆。
4.课后作业:根据本节课内容,设计与课程相关、难度适中的课后作业,以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五、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年月日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如“一年有多少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年月日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年月日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年月日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如“为什么二月有时候有28天,有时候有29天?”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秒,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年、月、日的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如平年与闰年的判断方法,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如何判断平年与闰年”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如让学生计算自己的出生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新课呈现结束后,对年月日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年月日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年月日相关的拓展知识,如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发生在哪些年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年月日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时间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年月日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年月日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六、拓展与延伸1.拓展阅读材料:
a.《时间的奥秘》:介绍时间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日晷、水钟到现代的原子钟,了解人类如何测量时间。
b.《年月日的由来》:讲述年月日的历史渊源,如古罗马的历法、中国的农历等,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时间的认识。
c.《平年与闰年的故事》:介绍平年与闰年的由来,以及历史上的一些有趣事件,如“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的规律。
d.《时间管理的重要性》:阐述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a.研究中国古代的农历,了解农历与公历的区别,以及农历中的一些特殊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
b.搜集有关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的趣味知识,如“一分钟可以跑多少米?”、“一天有多少个小时?”等。
c.探究平年与闰年的判断方法,了解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关系,以及闰秒的概念。
d.学习时间管理的方法,制定自己的时间表,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和娱乐时间,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1.年月日的计算方法:
a.了解每个月的天数规律,如“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用不差”。
b.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即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但能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为平年。
c.学习日历的制作方法,了解星期、月份、年份之间的换算关系。
2.时间单位换算:
a.掌握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b.学习年、月、日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年=12个月,1个月的天数根据具体月份而定。
3.时间与生活:
a.了解时间对生活的重要性,如守时、珍惜时间等。
b.分析时间对学习、工作效率的影响,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4.时间的文化内涵:
a.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时间的认识,如中国的“时光流转”、西方的“时间就是金钱”等。
b.了解时间在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表现,如诗词、绘画、雕塑等。七、典型例题讲解例题1:判断下列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解答:平年或闰年的判断方法是: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但能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为平年。
1.2000年:2000能被4整除,且能被100整除,同时也能被400整除,所以2000年是闰年。
2.1900年:1900能被4整除,且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所以1900年是平年。
3.2012年:2012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所以2012年是闰年。
4.2001年:2001不能被4整除,所以2001年是平年。
5.2100年:2100能被4整除,且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所以2100年是平年。
例题2:计算从2012年1月1日到2013年1月1日的总天数。
解答:首先计算2012年的总天数,由于2012年是闰年,所以有366天。然后计算2013年的总天数,由于2013年是平年,所以有365天。最后将两个年份的天数相加,得到总天数。
366天+365天=731天
例题3:判断2015年6月1日是星期几。
解答:首先,计算从2012年1月1日(星期一)到2015年6月1日的总天数。然后,将总天数除以7,取余数。余数代表从星期一开始计算的偏移天数。
2012年有366天,2013年有365天,2014年有365天,2015年1月到5月共有31+28+31+30+31=151天。将这些天数相加,得到总天数。
366+365+365+151=1181天
1181÷7=168余3
因此,2015年6月1日是星期一后的第三天,即星期四。
例题4:计算从2012年1月1日到2016年8月1日的总天数。
解答:首先计算2012年的总天数,由于2012年是闰年,所以有366天。然后计算2013年到2015年的总天数,由于这两年都是平年,所以每年有365天。最后计算2016年的天数,由于2016年是闰年,所以1月到7月有31+29+31+30+31+30+31=212天。
366+365+365+365+212=1693天
例题5:计算从2012年1月1日到2018年12月31日的总天数。
解答:首先计算2012年的总天数,由于2012年是闰年,所以有366天。然后计算2013年到2017年的总天数,由于这几年都是平年,所以每年有365天。最后计算2018年的天数,由于2018年是平年,所以有365天。
366+365+365+365+365+365=2191天八、课堂1.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在讲解年月日知识时,可以提问学生:“一年有多少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等,以检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提出的问题等,以了解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和理解程度。
3.设计随堂测试,如判断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等,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如在讲解闰年概念时,发现部分学生对此概念理解不清,可以及时进行讲解和举例,帮助学生理解。
5.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如学生在判断平年与闰年、计算日期天数等方面的表现,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6.鼓励学生提问,如在讲解年月日知识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九、作业评价:
1.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如判断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计算日期天数等,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在作业本上写上鼓励性的评语,如“你做得很好,继续保持!”、“你的进步很大,继续努力!”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对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婚前财产公证及婚姻家庭财产保全与管理协议
- 2025年度全新员工离职保密协议及离职后市场竞业限制合同
- 2025年度影视作品赞助协议书模板下载
- 2025年度安全风险评估厂房租赁安全生产管理合同
- 2025年度特殊行业安全保卫人工成本协议书
- 2025年度公司股份增发与投资者权益保护协议书
- 2025年度公司股东内部关于研发创新成果共享的协议书
- 2025年度XX金融控股集团股东退股及风险管理协议
- 2025年度拖欠工资解除劳动合同赔偿计算规范范文
- 2025年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变电站一次系统图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获奖版)课件
- 幼儿园中班居家安全教案
- 网页设计和制作说课稿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新媒体营销》新媒体营销与运营
- 食用油营销整合规划(含文字方案)
-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15《升旗的方法》教案
- 现代工业发酵调控绪论
- 超高性能混凝土项目立项申请(参考模板)
- 电缆桥架招标文件范本(含技术规范书)
- 试车场各种道路施工方案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