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5届高三历史3月线上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5届高三历史3月线上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5届高三历史3月线上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5届高三历史3月线上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5届高三历史3月线上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1-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5届高三历史3月线上检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战国时期,庄子、荀子、韩非子等都曾评论当时各家思想,指陈其特点这一现象()A.反映了诸子思想日益趋向统一 B.反映诸子的政治立场各不相同C.不利于各派形成独立思想体系 D.有助于构建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荀子是儒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人物,这些思想家评论当时的各家思想,指出并陈述不同思想的特点有利于不同思想的发展和传播,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基础,有助于构建传统文化基本精神,D项正确;庄子、荀子、韩非子等评论当时各家思想不代表诸子百家思想日趋统一,A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诸子百家的政治立场,无法得出诸子的政治立场各不相同的结论,B项错误;战国时期的不同思想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思想体系,C项错误。2.汉武帝时期,全国设立了数十处盐官和铁官,任命懂经营、会管理的大盐铁商孔仅和东郭成阳为高官,“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致使“吏道益杂,不选,而多贾人矣”。这一做法A.造成了局部官商合流 B.变更了重农抑商政策C.抑制了土地兼并发展 D.推动了民间商业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汉武帝时期,全国设立了数十处盐官和铁官,任命懂经营、会管理的大盐铁商孔仅和东郭成阳为高官”、“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致使“吏道益杂,不选,而多贾人矣”等信息可知,汉武帝时期,任命懂经营、会管理的大盐铁商孔仅和东郭成阳为高官,督促实行盐铁官办,任命那些懂得盐铁经营的富商为吏,造成了局部官商合流和腐败,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重农,但盐铁官营是抑商的表现,B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土地政策,C说法与材料无关;据材料“汉武帝时期,全国设立了数十处盐官和铁官,任命懂经营、会管理的大盐铁商孔仅和东郭成阳为高官”可知,材料没有推动民间商业的发展,D错误。3.宋代一部分士大夫提倡日用之学、治生之术,主动参加以往被士大夫讥为“堕落”行为的诸如土地兼并、商业贸易、钱财房贷等与民争利的行为。这一变更反映了()A.市民价值观念的转变 B.传统伦理道德的缺失C.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D.程朱理学思想的盛行【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土地兼并、商业贸易、钱财房贷等与民争利的行为”结合所学,宋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人与人之间经济沟通的增多,土地兼并、商业贸易、钱财房贷等与民争利的行为受到部分士大夫的关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快速发展,C项正确;依据材料"宋代一部分士大夫提倡日用之学、治生之术"可知,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日用之学、治生之术受到部分士大夫的提倡,没有体现市民价值观念的变更,A项错误;依据所学,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三纲五常等思想,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传统伦理道德缺失的现象,B项错误;程朱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错误。4.明宣宗时,内阁高校士互不统属,可对各类奏章提出处理看法;雍正时期军机处,来自各部门、各品级的官员如走马灯似地轮番值班,上传下达,照章办事。这些做法意在()A.加强了权力金字塔顶端的皇权 B.使中心政府机构不断得到完善C.提中学央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 D.致力于构建政府权力制衡机构【答案】A【解析】【详解】内阁高校士和军机大臣都只能提出看法,但决策权在皇帝手中,加强了君主专制。A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加强君主专制而非中心集权,B解除;提高办事效率不是主要目的,C解除;材料表明明清皇帝致力于加强专制,并非权力制衡机构,D解除。故选A。5.明清之际,中国茶叶在世界茶叶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19世纪70年头以来,中国茶叶对英出口则随着印度等国茶叶出口的不断增加而持续下降,以至到1893年,华茶在英国市场上已经被称为“充数之物”。这反映了()A.中国的茶叶生产日趋萎缩 B.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的自然经济起先解体 D.列强放缓了对华经济侵略步伐【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19世纪后期,中国茶叶出口出现萎缩甚至滞销的状况,是由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受到其他地区茶叶出口的影响,B项正确;茶叶出口萎缩并不能反映中国茶叶生产日的趋萎缩,A项错误;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在鸦片斗争后,C项错误;这时期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项错误。6.新文化运动前期,各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相互角逐,马克思主义被沉没在其中。在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从众多学说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这一变更()A.提升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水平 B.说明社会主要冲突发生变更C.反映学习俄国革命已成共识 D.变更了救亡图存运动的路径【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可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后渐渐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推动共产党探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变更了救亡图存运动的路径,D项正确;马克思主义传播前国人已经向西方学习其技术、制度和思想,马克思主义传播没有提升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水平,A项错误;五四运动时期,中国仍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冲突照旧是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冲突,没有发生变更,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不能得出学习俄国革命已成共识的结论,“共识”表述过于肯定,C项错误。7.20世纪40年头初期,画家古元在延安创作了作品《青纱帐里》(见下图)。对该作品的历史解读最精确的是A.工农武装革命依据地建立B.发动敌后人民力气抗日C.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D.正面战场坚韧阻击日军【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20世纪40年头初期”“延安”可知,此时处于抗日斗争时期,结合画面中的众多民众可知这反映的是中共在敌后依靠人民力气抗日。故答案为B项。A项,工农武装革命依据地建立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与材料中时间“20世纪40年头初期”不符,解除;CD项,绘画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状况,是中共在敌后依靠人民力气抗日,不是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也不是国民党正面战场,解除。8.下表是“一五”安排时期的规定,这一规定()1952年1957年增长工农业总产值827.1亿元1249.9亿元51.1%工业总产值270.1亿元535.6亿元98.3%A.解决了当时工农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B.体现了经济发展急躁冒进的政策方针C.反映了迫切要求变更落后状况的愿望 D.与当时中国工农业的发展状况不相符【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数据可知,“一五”安排时期的工业总产值规定由1952年的270.1亿元到1957年535.6亿元,增长为98.3%,体现了当时人们迫切要求变更我国落后农业国现实的状况,要求把我国建成一个发达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家的体现,C项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当时工农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而材料体现的也只是一五安排的规定,并不是实际效果,A项错误;材料中增长速度并不是急躁冒进的方针,而是因为新中国工农业基础薄弱,从而要求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要快,符合实际规律,B项错误;一五安排的制定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符合当时中国工农业发展基础薄弱的现实,D项错误。9.雅典的建筑吸引了一大批建筑家、雕刻家来到雅典;它的内部兴起渊源于诗又超过了诗的戏剧;它的议事会、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成为说话的艺术即雄辩术的广袤用武之地。据此可知,当时希腊A.不受束缚的思想自由B.民主政治宽松的环境C.宗教信仰观念的淡化D.人文主义特性的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它的议事会、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成为说话的艺术即雄辩术的广袤用武之地”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古希腊宽松的政治环境促进了辩论术和文化的旺盛,B选项符合题意。选项A表述肯定,解除;材料未体现宗教信仰,选项C解除;选项D脱离材料主旨,无法体现人文主义的影响,解除。10.在卢梭看来,不存在彻底的民主制,完备的民主制政府不适合人类,选举产生的贵族制政府,是相对较好的政府。这表明卢梭()A.致力于歼灭社会的不同等 B.推翻“主权在民”的思想C.基本背离了启蒙运动宗旨 D.正视公民在政治素养上的差距【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完备的民主制政府不适合人类,选举产生的贵族制政府,是相对较好的政府”可知,卢梭反对彻底的干脆民主,提倡选举实行精英贵族政治,说明他相识到公民在政治素养上的差距,D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卢梭政治方面的主见,没有涉及歼灭社会的不同等的信息,A项错误;依据所学启蒙运动学问可知,卢梭主见主权在民,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推翻“主权在民”的思想,B项错误;卢梭作为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其思想没有背离启蒙运动的宗旨,并且材料体现了卢梭对“理性王国”的要求,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C项错误。11.德国于1863年颁布了《工人疾病保险规定的准则》,1884年颁布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再加上20世纪初颁布实施的其他医疗、工伤、失业等法律,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这客观上反映了当时A.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工业革命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C.政府最早进行了福利国家的建设D.工业快速发展导致社会问题频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A出现于罗斯福新政后。B错误,因为工业革命加剧了贫富差距。C错误,材料只是说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而无法得出最早建立。因为德国政府加强社会保障,这说明白社会问题的增多。故本题选D。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工业革命·带来问题12.漫画是传播历史信息的重要形式。下图是一幅时政漫画(飞机上的英文标记是EU,EU是欧盟英文简写),漫画信息表明()A.亚太经合组织从今分崩离析 B.英国经济的发展获得重大机遇C.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新挑战 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被阻滞【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漫画信息可知,飞机上的“EU”和国旗信息可知,漫画反映的事务是英国“脱欧”,英国“脱欧”导致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新挑战,C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的是英国“脱欧”,与亚太经合组织无关,A项错误;英国“脱欧”是一把双刃剑,不仅是重大机遇,B项错误;英国“脱欧”体现了欧洲一体化进程和全球化面临挑战,但不能表述为经济全球化趋势“被阻滞”,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一)必做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欧亚大陆,寒冷期与瘟疫时代的来临不期而遇。据估计,在14世纪的100年中,黑死病在欧洲共夺去了2400多万欧洲人的生命,约占当时全欧洲人口的1/4。面对黑死病的肆虐,以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一些城市的市政当局,通过相关法律禁止集会以防瘟疫传播;对丧葬进行规范管理,以杜绝病源扩散;强制对出入发生瘟疫的城市进行限制;加强基础卫生设施建设,重视对垃圾的处理,人们懂得了很多卫生习惯。此后几百年里,地中海沿岸通过隔离防治鼠疫便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时期„„黑死病给世界带来的最干脆的后果就是欧洲乃至世界各国从今特别留意对传染病的防治,国际上通常称其为“第一次卫生革命”。——据[美]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王旭东《世界瘟疫史》等材料二“清洁”一词,中国古已有之。近代以来,国人的清洁观念渐渐变得重要而明晰,清洁事物不仅被视为卫生防疫的关键乃至首要之务,而且成为关乎种族强弱、国家兴亡与风光 的政治大事;原来基本属于个人事务的清洁活动也日益被作为公共事务纳入官府的日常行政事务之中。——据余新忠《防疫•卫生行政•身体限制——晚清清洁观念与行为的演化》(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14世纪西欧人应对黑死病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给予了“清洁”一词怎样的新内涵,并分析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动作用。【答案】(1)措施:政府重视,主动应对;加强基础卫生设施建设;防疫工作制度化、法律化;实行隔离措施避开疫情扩散。影响:推动医疗技术进步,促进近代欧洲医学理念和实践的变革;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转型;促进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提高公民卫生意识。(2)新内涵:“清洁”由个体性向社会性转变;关乎国家命运;被其纳入政府行政职能。主动作用:促进民族觉醒;推动近代民主革命发展;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推动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变更,订正陋俗。【解析】【详解】(1)措施,依据材料“欧洲一些城市的市政当局,通过相关法律禁止集会以防瘟疫传播”可得出政府重视,主动应对;依据材料“加强基础卫生设施建设,重视对垃圾的处理”可得出加强基础卫生设施建设;依据材料“通过相关法律禁止集会以防瘟疫传播”“强制对出入发生瘟疫的城市进行限制”等信息可知,防疫工作制度化、法律化,并且实行隔离措施避开疫情扩散。影响,依据材料“欧洲乃至世界各国从今特别留意对传染病的防治,国际上通常称其为‘第一次卫生革命’”可得出黑死病的发生提高公民卫生意识;依据材料“加强基础卫生设施建设”“第一次卫生革命”等信息可知,推动医疗技术进步,促进近代欧洲医学理念和实践的变革,提高人民对疫情的防范意识,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转型等从医疗技术、社会转型、卫生意识提高等方面分析回答。(2)新内涵,依据材料“被视为卫生防疫的关键乃至首要之务”“成为关乎种族强弱、国家兴亡与风光 的政治大事”“属于个人事务的清洁活动也日益被作为公共事务纳入官府的日常行政事务之中”等信息可知,“清洁”一词由个体性向社会性转变,成为关乎国家命运的政治大事,并且被纳入政府行政职能。主动作用,依据材料“成为关乎种族强弱、国家兴亡与风光 的政治大事”可知,“清洁”一词与国家兴亡相联系,有利于民族觉醒,从而推动近代救亡图存运动和民主革命的发展;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清洁”一词提升到种族强弱、国家兴亡与风光 的政治大事,并且由个体性向社会性转变,有利于变更人们的生活习惯,订正陋俗,推动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进程等从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的影响方面分析回答。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皮特·N.斯特恩斯在《缩小的世界:1450—1750》一文中说:出于对社会变革的关注,历史学家必定要对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行探究。对因果关系的探究有助于我们揭示历史现象,更为普遍的是技术或经济确定论观点。某些历史学家认为是技术的变革确定着其他方面的变革运动。另一些人,包括马克思主义者,则断定经济方式——即经济结构和全部制——至少供应了创新的基本框架。而在另一个极端,则有一些历史学家习惯于把某些“宏大的人物”作为历史发展的主要推动者。——摘编自【美】皮特·N.斯特恩斯《全球文明史》依据材料并运用世界史的相关学问,对《缩小的世界:1450—1750》中重大事务的因果关系进行探究。(说明:可以就世界史《缩小的世界:1450—1750》中的重大事务的因果关系进行多角度探究;也可以对因果关系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精确)【答案】【示例】:论题:15、16世纪新航路开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论述:经济因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和交换范围的不断扩大:技术因素:航海造船、地图绘制、火药武器等技术的进步:人物因素: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探险家的英勇探究:文化因素:传播天主教的热忱与使命感,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政治因素:西班牙、葡萄牙完成中心集权,名族国家之间的竞争激烈。结论:综上所述,新航路的开拓是在经济、技术、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促进了世界渐渐走向联合。【解析】【详解】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解题思维是:首先,仔细阅读材料找出重大事务的因果关系,观点(论题、关系)必需明确;然后,运用世界史的相关学问,对该关系进行探究和论述,要求史论结合、史实精确。“论题”,依据材料信息“某些历史学家认为是技术的变革确定着其他方面的变革运动。另一些人,包括马克思主义者,则断定经济方式——即经济结构和全部制——至少供应了创新的基本框架。而在另一个极端,则有一些历史学家习惯于把某些“宏大的人物”作为历史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可以得出:15、16世纪新航路开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论述”,依据所学学问从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人文等多方面绽开论述探究即可。(二)选做题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层皆按宗法制组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这种大家庭是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困难、人数众多、组织浩大的宗族集团。这种浩大的宗族共同体便构成了这一时期贵族社会最根本的社会组织。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庭形态,除了宗法贵族集体大家庭之外,另有庶民、奴隶等个体家庭,但无经济、政治上的独立性,尚被包客于宗法大家庭以及各类共同体(如村社)的外壳之中。秦孝公用商鞅变法,推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把家庭单位强令分析到最细小程度,这是对宗法制度的彻底否定。由此,秦确立了最小型个体小家庭结构形态,这种小家庭成为社会普遍支配形式,是秦家庭组织最基本形态。这种家庭,就血统世系而言,一般为两代层结构,很少有涉及祖孙三代者;就人数而言,通常为五口之家。这种家庭具有结构简洁、内部关系单纯而亲昵、人数少等特点。——摘编自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1)依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前后秦的家庭制度的主要变更。(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商鞅变法分户政策的可行性和意义。【答案】(1)变更:家庭形态由集体大家庭为主变为个体小家庭为主;家庭内部人数由多变少,人员关系由困难变得简洁;宗法制度对家庭的影响由强变弱。(2)可行性: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运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成为可能;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嘉奖军功,打击了宗法势力和贵族特权。(答出其中一点即可)意义:推动了秦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秦实行编户,增加政府赋税收入;易于秦推行什伍连坐制度,保证兵源,加强对百姓的限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前后秦家庭制度的主要变更、商鞅变法分户政策的可行性和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实力和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实力。(1)商鞅变法前后秦的家庭制度的主要变更,可以依据材料中的“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层皆按宗法制组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这种大家庭是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困难、人数众多、组织浩大的宗族集团”和“这种家庭,就血统世系而言,一般为两代层结构,很少有涉及祖孙三代者;就人数而言,通常为五口之家。这种家庭具有结构简洁、内部关系单纯而亲昵、人数少等特点”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2)商鞅变法分户政策的可行性,应当联系所学,从当时的社会状况如铁犁牛耕的运用、嘉奖军功等方面来回答。其意义可以依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从推动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增加政府赋税收入、加强对百姓的限制等方面来回答。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斗争与和平】材料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扰条约》签仃。在此之前,蒋介石认为“日苏必战”,误判了苏联的缔约动机。蒋介石最忧虑的是,日本既利用欧洲的混乱要抉列国对其退让,事实上又不介入欧局,而集中全力压迫中国。反之.他最期盼的是,日本在侵华斗争尚未结束之际,就同时介入欧局,或北进攻苏,或南进掠取欧关的亚洲从民地。因此,蒋介石主动推动苏联与英法速仃军事同盟,即间接促使日本决意和德意结盟,从而使苏联与日本都不能时欧战旁观坐大,苏日战事或不能免。1939年5月,蒋介石在分析国际局势时指出.“只要美国时远东方针不变,九国会约存在,则中国之地位当然有利。”——摘编自鹿锡俊《蒋介石对<苏德互不浸犯条约>的反应》(1)依据材料,指出蒋介石对《苏德互不浸犯条约》签订前国际形势的相识及对策。(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苏德互不侵扰条约》签订对远东局势的影响。【答案】(1)相识:日本会趁欧洲混乱之机,加紧侵略中国;苏日斗争在所难免;苏德为自保会相互利用;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有利于中国抗战。对策:主动推动苏联与英法结盟,德国与日本结盟,促成苏联与日本的对抗;寄希望于美国支持。(2)影响:使中国抗战更加艰难;有助于加强苏联在远东的防卫力气;打破了日军的“北进苏联”安排。【解析】【详解】第(1)问,“相识”,依据材料信息“蒋介石认为‘日苏必战’……日本既利用欧洲的混乱……而集中全力压迫中国……1939年5月,蒋介石在分析国际局势时指出.‘只要美国时远东方针不变,九国会约存在,则中国之地位当然有利’”得出;日本会趁欧洲混乱之机,加紧侵略中国;苏日斗争在所难免;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有利于中国抗战等。“对策”,依据材料信息“蒋介石主动推动苏联与英法速仃军事同盟,即间接促使日本决意和德意结盟,从而使苏联与日本都不能时欧战旁观坐大,苏日战事或不能免。1939年5月,蒋介石在分析国际局势时指出.‘只要美国时远东方针不变,九国会约存在,则中国之地位当然有利。’”从主动促进苏联与日本的对抗、寄希望于美国支持等角度分析。第(2)问,“影响”,依据所学学问从《苏德互不侵扰条约》对中国、对苏联、对日本以及对远东格局等角度分析。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确定建立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