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一单元选择题训练(无答案)_第1页
必修二第一单元选择题训练(无答案)_第2页
必修二第一单元选择题训练(无答案)_第3页
必修二第一单元选择题训练(无答案)_第4页
必修二第一单元选择题训练(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必修二选择题训练(一)1.下图是甲骨文中三个字,依次是“丝”、“桑”和“蚕”。能正确反映的历史信息是:①中国的丝织业不晚于商朝②商朝的农业比较发达③本材料可用来直接证明商朝已有种桑养蚕的历史④商朝时人们的主要衣料是丝织品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2.右边这幅木刻画的内容形象地反映了古代中国A.领先世界的艺术水平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D.先进的纺织技术3.《广东新语》中说:“澄海山中有(畲族)户……其人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曰刀耕,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蛇虫死,曰火。”下列与材料中信息不符的是A、以家庭为单位B、精耕细作C、刀耕火种D、生产方式落后4.先秦时期,引起“一人跖(踏)来而耕,不过十亩”到“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铁器牛耕的推广B.土地私有制确立C.国家走向统一D.分封制崩溃5.“过春节”又称为“过年”。“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入”字,意为“庄稼收获”,由此判断,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人们祈求谷物生产大丰收B.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一直占主导地位C.为了纪念神农氏D.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立国的根本6.《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出现于A.春秋战国B.西汉C.东汉D.隋唐7.《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应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A.与农业相结合 B.生产方式落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8..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下面两图,其中图8(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A.战国B.秦C.西汉D.东汉9.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教颓。”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根本特点是A.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不需要商贸活动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C.生产和生活具有极大的自给自足性D.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相结合10.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图1图2A.铁犁牛耕的出现B.耕犁技术的成熟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11.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C、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12.朱元璋提出“凡海外诸国入贡,有附私物者悉免其税”。朱棣更是认为“商税者,国家以抑其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欲浸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万万矣。”这表明此时的统治者A.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鼓励海外贸C.实行海禁政策D.支持朝贡贸易13.明代:“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B.商品经济活跃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4.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到:“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这反映宋代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B.手工业技艺提高和专业市镇兴起C.太原、苏州成为著名都会D.商帮势力崛起15.“海船多漳、泉商贾贸易。于漳州则载丝线、漳纱、剪绒……泉州则载瓷器、纸张……福州则载大小杉料、干笋、香菇,建宁则载茶;回时载米、麦、菽……售于厦门诸海口。”这段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①国内市场商品种类增多②闭关政策的松弛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④商贸城市的兴起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③16.陕西民谣:“我有一只小毛驴,……我骑着去赶集。”这里的“集”在宋代应属于A.城市 B.都市 C.草市 D.夜市17.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日本、美国、大陆、台湾的学者相继对市镇展开了研究。八十年代以来,更有后起的中外学者,专门对市镇经济进行了区域性的宏观研究。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的研究结论不可能有A.隋唐时期,城市里的固定交易场所是“市”B.唐朝后期,广大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C.北宋时期,农村有些集市逐渐形成固定的市镇D.明清时期,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在全国范围蓬勃兴起18.《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笫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A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C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19.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诗句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是A.诸葛亮重视煮盐业B.诸葛亮发展织锦业C.曹操实行屯田D.孙权发展丝麻纺织20.学生以明代沉船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21.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A.生活习俗改变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C.官府鼓励经商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22.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23.《元典章》记载: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四月,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至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二月,还不满十年的光景,户部每年收受各处行省木棉布匹,已“不下五十余万(匹)”。这反映A.元朝的棉纺织业已经遍及长江南北B.棉纺织业成为官营手工业重要部门C.棉纺织税收成为元朝最主要的收入D.元朝政府重视棉纺织业的推广24.下列表格能够说明的根本问题是表1唐~明部分年份铁产量表年代唐元和初年北宋治平年间南宋初年元朝中统四年明朝永乐初年铁年产量207万斤824.1万斤2162144斤5844000斤19575026斤A.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B.中国冶铁业在产量和技术上长期领先C.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D.中国古代王朝对冶铁业的重视和大力扶植25.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以上材料说明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①文学记载侧面反映②考古发掘③史书记载④民间传说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①④26.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A.民营丝织业的兴盛B.官营丝织业的兴盛C.民营制瓷业的形成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形成27.“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于8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出水瓷器数千件,品种极多,其中有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专家们认为“南海一号”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其可供研究的“学术价值”体现在①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②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③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④制瓷技术的进步⑤“洋味”十足的瓷器是指珐琅瓷A.①②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28.我们一般将材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研究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A.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蚕B.甲骨文中有“蚕”、“桑”、“丝”等文字C.《诗经·卫风》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D.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记载:“商周时期的蚕桑生产和纺织手工业已相当发达”29.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图片与对应的文字说明正确的是A.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B.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汉字“蚕”和“丝”字,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C.唐三彩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之一D.反映了原始时代的彩陶己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30.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表明这一时期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31.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制瓷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向瓷的过渡阶段B.宋代民窑超过官窑处于瓷器生产的主导地位C.宋元以后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D.清朝前期瓷器只能通过广州销往国外32.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33.安徽六安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下图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34.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主要是因为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C.资本主义的萌芽D.商品经济的发展35.一首流传至今的松江民谣表达了人们对黄道婆的赞颂和铭记: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松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纺织技术先进的地区B.黄道婆给松江地区带来当时先进的纺织技术C.黄道婆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纺纱机和织布机D.黄道婆发明的先进纺织技术属于丝织技术36.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此文提到的冶金技术发明于A.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37.印尼雅加达博物院收藏不少写有阿拉伯文字的中国古陶瓷,这主要是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B.适应贵族生活多样化的需要C.反映了各民族联系的加强D.体现了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38.苏州碑刻博物馆的《永禁机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户为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工)银而立。下列直接反映该碑刻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是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②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兴起于苏州③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业中劳资斗争④中国早期雇佣工人为改善经济待遇而开展斗争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D.③④39.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40.永乐至宣德年间,海禁略有松动,造船业与海外贸易开始复苏,但即使是在郑和七下西洋时,民间的海禁也并未完全取消。似乎航海只是朝廷的特权,一种规格上的、可以向世界炫耀的特权。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海禁不是一刀切,对民对官有区别②海禁松动就会有利于商业发展③值得炫耀的航海与海禁政策相抵触④郑和下西洋的同时明朝还在闭关自守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41.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以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在古代两千多年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②③④42.古代中国曾有“千年田换八百主”的谚语,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动荡无法长期占有土地B.古代中国朝代更迭频繁C.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D.国家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不固定43.“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A.井田制B.均田制C.地主土地私有制D.农民土地私有制44.《管子·侈糜》中说:“市也者,劝(意指“推动生产”)也;劝者,所以(本业)起。本善而末事起。不侈,本事不得立。”据此材料判断下列结论最符合管子经济思想的是A.刺激消费,推动生产B.主张节俭,反对奢侈C.重视农业,抑制商业D.劝课农桑,提倡积累45.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素来发达,在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大多精美,质量也上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工匠优秀,积极性高B.生产不计成本C.市场需要高质量的产品D.国家权力的支持必修二选择题训练(二)1.图10-2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2.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3.假设唐代一位商人到长安做生意,其活动中不可能出现A.其生意活动必须接受专门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B.让手下从各地的草市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C.在居住区开绸缎店D.在市里卖瓷器4.下表是我国古代某地的居民职业结构表。该表格能够表明自耕农和地主佃农手工工场主商人占总人口百分比24%36%30%10%①唐宋时期经济发展状②手工业经营方式出现了新的动向③体现出商品经济的新发展④官营手工业退居次要地位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右图展示了我国古代两种著名的瓷器“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和“粉彩蝠桃福寿纹懒揽瓶。”这两种瓷器的制瓷技术分别始于A.汉朝唐朝B.唐朝宋朝C.元朝明朝D.元朝清朝6.“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句话反映了①专业市镇发展②区域分工加强③经济重心南移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7.马克思曾说,在珍妮纺纱机发明之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出一个双头人容易”。中国能改变马克思这一断言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北宋B.元朝C.明朝D.清朝8.关于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官府设立工官管理工匠,工匠都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B.官营手工业在整个封建社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生产C.官营手工业的工匠职业世袭D.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泛,规模庞大,分工细致,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9.明朝后期,在某些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而居于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A.轻视工商业的意识有所淡化B.明朝政府鼓励私营手工业的发展C.国家对手工业者人身控制的放松D.私营手工业更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潮流10.“赛里斯国(即中国)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普林尼《自然史》)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表层或深层信息是A.古罗马和中国已有丝绸贸易B.丝绸之路为两国贸易创造有利条件C.古罗马很了解中国盛产丝绸D.古罗马已熟知中国丝绸的制造工艺11.(宋)《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出现C.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1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而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②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③社会秩序的稳定④田庄经济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在我国古代,祈盼“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是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采用“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14.“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布农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B.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C.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D.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15.董谓《救荒活民书》:“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脆弱性D.连续性16.北宋有诗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绕。”符合诗中描绘的选项是A.筒车用于山地灌溉B.江南地区出现了水田C.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D.出现了灌溉工具翻车17.“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从《国语·齐语》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是A.官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18.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19.《中华文明传真》“(司母戊鼎)若使用“将军盔”镕铜,至少需要70个同时熔化,而每个盔旁若有三、四个人工作,则共需约250人。若再加上制模、翻范、磨光、运输及管理等,生产这个鼎总共需要至少300人以上”。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①商朝人已掌握高超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②青铜器具有一般使用功能③商朝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生产能力④青铜器主要是礼器,是身份的象征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20.西汉时期的《盐铁论》一书记载:“(铁匠们)家人相一,父子戳力,各务为善器,……农事急,輐远衍之阡陌之间(意为:用车具运到田间),民相与市买,得以财贷……民不弃作业,置田器,各得所欲”。这些“铁匠们”A.生产的产品具有商品生产的性质B.代表当时冶铁业的最高水平C.采用的是大作坊的雇佣生产方式D.成为家庭手工业生产的典型21.右图所示技术最早出现于A.战国B.西汉C.东汉D.唐代22.南京云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它的挑花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七上八下”的成语就是出自云锦。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田庄手工业D.家庭手工业23.“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哪一朝代的都城A.隋朝长安城B.唐朝长安城C.北宋汴京D.明朝苏州24.清代《韵鹤轩杂著》一书描述当时的苏州“士之事贤友仁者必于苏,商贾之籴贱贩贵者必于苏,百工杂技之流其售奇鬻异者必于苏”。从中反映出明清时期的苏州A.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社会活动有严格区域限制D.经济文化十分繁荣25.据载,明代嘉靖以后,“徽俗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根据该史料我们可以推断、A.明代徽州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概况B.明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基本情况C.明代徽州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程度D.明朝地方政府对社会风俗变化所持的态度26.明清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从中反映出明清时期A.杭州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B.杭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官府对杭州城进行了区域功能划分D.杭州城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较为丰富27.“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老板”,代之以“朝奉”相称。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称老板,本质上说明了A.徽商的谦虚B.封建统治者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C.官商的勾结D.徽商的虚伪28.傅衣凌在《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一书中这样评价明清商品经济:“明清时期,商业的规模、商人的活动范围和商业资本的积累,都大大的超越了前一个历史阶段的水平。”以下各项与文中评述相符的是①工商业城镇进一步繁荣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比较快③农副产品商品化④海外贸易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9.河北邯郸博物馆藏的一方元代窑枕,中部开光内书写“地因流水知高下,人为财交见浅深”的民谚。这则民谚反映了宋元时期A.理学思想已成为人们处世的指针B.人们以财产多寡作为衡量人身份高低的标准C.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更为轻便的货币流通D.商品经济发展对人们道德观念的冲击30.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B.商品经济活跃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1.近年来,广州与福建泉州在争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上产生一些争论,如果你支持广州,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A.2002年广州召开大型的“海上丝路与广州港”学术讨论会B.《汉书》记载,汉朝船队到达了东南亚、印度洋南岸和斯里兰卡等地C.1993年出版的《论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一书D.广州汉墓出土的大量舶来品及广州南海神庙、清真先贤古墓等遗址32.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A.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B.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商业区D.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夜禁的限制33.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土地归全国人民所有B.获得井田的贵族拥有使用权,可以将之转让和买卖C.奴隶在井田上集体劳动,没有人身自由D.战国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34.北魏至唐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A.小农经济的发展B.租佃关系的盛行C.土地的高度集中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35.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中错误的是A.农民生活艰辛B.土地兼并严重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36.隋炀帝命人编著全国各地风俗,编写者“以吴人为东夷”。隋炀帝加以愤责,并称:“昔汉末三方鼎力,大吴之国,以称人物……自平陈之后,硕学通儒,文人才子,莫非彼至。”从中可看出隋朝时候江南 A.经济较为繁荣,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B.全国知名的大人物很多C.文化发展,文人学者云集 D.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37.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逐渐取代井田制,对这一变化起推动作用的是 ①荒地被大量开垦②“初税亩”等新税制的实行③诸侯国的兼并战争④诸侯国的变法运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8.北宋的哥窑在浙江龙泉,以冰裂纹瓷器(见右图)最为有名。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种冰裂纹瓷器应当属于瓷器分类中的A.白瓷系列B.青瓷系列C.青花瓷系列D.珐琅瓷系列39.清朝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词中的情景当时最有可能出现在A.环渤海地区B.两湖地区C.四川地区D.珠江三角洲地区40.据《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以上材料表明①明朝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②政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③江西是官瓷的主要生产地之一④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1.唐代《国史补》:“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此材料提供信息有①唐代形成各具特色的手工业生产中心②唐代生产的瓷器只有白瓷③唐代瓷器已经得到广泛使用④唐代陶瓷工艺已经臻于成熟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③42.“……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郭沫若释“美金”、“恶金”分别指青铜和铁器。与郭沫若得出这一结论相匹配的历史事实是战国时期

A.青铜主要用作武器;铁器已应用于农业生产B.青铜颜色亮丽;铁器颜色深暗C.青铜高贵宜作武器铁器低贱仅作农具D.青铜质地坚硬不易酸化铁器质地粗糙且易锈蚀43.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秘色欧颈细口瓷瓶、五彩镂空云风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A.魏晋 B.隋唐 C.宋元 D.明清44.2010年9月23日,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炭河里遗址的考古发掘获得了新发现,从西周到宋代不同时期的多个居民生活区、农业生产区重见天日。该遗址出土的物品中不可能有A.铁器B.纸张C.丝织品D.粉彩瓷45.右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必修二选择题训练(三)1..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少贫困……,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利行人。”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商人的传统是①勤俭致富②乐善好施③注重诚信④守法经营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2..一位前往洛阳经商的潞州商人,住在洛阳城中一处专供潞州人居住的建筑物里,接洽商务、汇兑、装卸货物,均极便利。此人因生意有成,在这栋建筑物里唱戏酬神。这位商人最可能身处哪个时代A.汉代B.唐代C.宋元D.明清3.东汉学者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A.工官监管的夜市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C.物流通畅的草市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4.(宋)《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出现C.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5.中国古代城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最有可能不是宋朝的是、A.“夜行山步鼓冬冬,小市优场炬火红”B.“蚕市光阴非故国,马行灯火记当年”C.“方轨十二,街衢相经”;“市坊整齐”D.某富商夜闻“民间酒楼”有“丝竹声笑之声”6.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A.井田制得以恢复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7.表2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表2反映了时间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宝钞23、银1、布1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宝钞4、银27、布42、稻谷4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银52、稻谷1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8.“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9一件青铜器上有“丰般作文祖甲齐公尊彝”铭文(“丰”:国名“般”人名“作”:制作,“文祖甲”:对先辈的尊称“尊彝”:泛指祭祀的礼器。)这件青铜器及铭文可用于研究

①西周分封制

②当时的冶铸业③秦朝郡县制

④隶书的特点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从维护中原政权的安全防止外来侵扰角度看,汉代的盐铁专营是为了A.增加财政收入B.控制盐铁流向匈奴C.防止商贾操控经济D.打击不法商人11.有人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12.下列产品突出体现了“工官”制度的是A.汉代的盐铁B.唐代曲辕犁C.宋代指南针D.明代的丝绸13.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14.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C.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D.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15.清人郭嵩焘说:“中国商贾夙称山陕,山陕人之智术不能望江浙,其推算不能及江西湖广,而世守商贾之业,唯其心朴而心实也”,对这一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江西湖广商人善于把握商机B.晋商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诚信C.江浙商人富于经商能力D.晋商因朴实而从事商业16.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17.明朝以前中国社会不利于商业发展的因素有: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②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③儒家思想、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④“海禁”政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8.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中的“草市”指的是A.汴梁城固定的商品市场B.边疆繁荣的茶马市场C.城乡间通宵营业的夜市D.乡村里形成的农贸集市19.清前期,福建泉州生产丝绸,所需原料购于江南,载往镇江染色后运回织绸。这反映当时①长途贩运贸易活跃②区域分工明确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④生产社会化明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空前繁荣,通过土地买卖广占田土的现象日益普遍,“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莫不志在良田”。这一现象的直接影响是A.首次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B.促进了租佃土地经营方式的产生C.为均田制的推行提供了有利条什D.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21.明代一老者说:“世人尽道读书好,只恐读书读不了!读书个个望公卿,几人能向金阶走?……农工商贾虽然贱,各务营生不辞倦。”这一观念的出现说明了A.商品经济发展B.理学统治地位动摇C.专制主义强化D.科举录取人数太少22.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冶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23.战国时期,《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这一记载不能说明我国古代自耕农经济A.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应运而生B.生产规模狭小且性别分工简单C.以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为特征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24.史学家指出,中国农业起源具有“满天星斗”的特点,以下选项中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A.北京人遗址已发现采集和猎取食物的遗迹B.湖南玉蟾岩,陕西半坡遗址、浙江河渡遗址等地都发现了人工栽培水稻的遗存C.除了黍、粟、水稻外,起源于战国的粮食作物还有稷、大豆等D.在浙江余姚河姆渡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存在的大量稻谷的遗存25.“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该现象应始于下列哪一部作品所反映的历史时期A.张衡《二京赋》B.(西晋)左思《三都赋》C.曹雪芹《石头记》D.(宋)王溥《唐会要》26.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记载“(江贼)水劫不便,逢遇草市,泊舟津口,便行陆劫。……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便,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提取的信息有①民间集市在江淮出现②古代经挤重心开始南移③草市税是国家重要收入④交易者财货缺乏安全保障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7.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28.《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右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该作品反映出清代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B.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C.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D.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29.自宋代起,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局面主要原因是A.农民乐于接受这一经营方式B.农民的生产自主性大为加强C.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D.土地兼并造成大量无地农民30.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这句民谚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什么特点A.分散性B.自给自足C.相对稳定性D.精耕细作31.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工商业市镇,明代达到316个,清代(鸦片战争前)增加到479个。就明清时期而言,这些工商业市镇A.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B.严格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度C.已开始流通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表明资本主义萌芽在我国出现32.《吕氏春秋》记载:“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织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这句话指出了A.男耕女织的重要性B.重农抑商的必要性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33.《中国社会史》评价清前期经济时说:“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