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文脉-朝阜路_第1页
北京的文脉-朝阜路_第2页
北京的文脉-朝阜路_第3页
北京的文脉-朝阜路_第4页
北京的文脉-朝阜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北京的文脉——朝阜路董宝光作者为民革成员,中国紫禁城学会特邀研究员、北京皇城艺术馆顾问、西城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特约撰稿人。北京建城迄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上曾为辽金元明清五朝古都,文物古迹甚多,人文底蕴极其深厚。众所周知,北京有条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纵贯南北恰如北京城的脊梁,重要的文物古迹均在其上,谓之北京城的“龙脉”。此外,北京城还有一条横贯东西的“文脉”,亦具有厚重的人文底蕴,目前诸媒体尚少言及。此文脉即系由阜成门至朝阳门的这条大街,俗谓之朝阜路,北京地图上并无此地名,此名称仅系约定俗成的称谓而已。实际上这条路分为若干段,每段路各有其具体地名,现由西向东概略简介。从阜成门至西四十字路口为阜成门内大街,最西端为阜成门,系内城九门之一。其城楼坐东朝西,城楼两层建于城台之上,绿琉璃瓦歇山顶,调大脊设望兽及仙人走兽,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顶为重檐三滴水结构。城门洞为砖砌拱券结构,上嵌石匾“阜成门”。两扇木城门外包厚铁页,嵌有铁门钉。城楼前方为箭楼,亦为绿琉璃瓦歇山顶,重檐调大脊设望兽及仙人走兽。正面有箭窗4行12列,共48孔;两侧各有箭窗4行4列,16孔。箭楼左右筑半圆形瓮城将城门隐蔽。瓮城北侧建闸楼和闸门供出入。旧时京西门头沟所产煤炭,多由阜成门运入,故称此门为煤门。在城门洞侧嵌一汉白玉石雕梅花,谓之“阜成梅花”,为此门一景,盖梅,煤同音也。箭楼和闸楼于1935年拆除,瓮城于1953年拆除,城楼于1965年拆除。因此组建筑早已不存,故此处介绍较详。阜成门内大街北侧,宫门口西三条21号,为鲁迅故居。1923年8月2日,鲁迅和其二弟周作人因志向不同而分道扬镳,从八道湾11号迁出,先住在砖塔胡同61号,十个月后,即1924年5月迁入宫门口此宅。至1926年8月鲁迅先生离京赴厦门大学任教,在此宅生活了两年。其元配朱安夫人和鲁母一直住在此院,直至去世。解放后,鲁迅夫人许广平将此住宅捐献国家,并命名为鲁迅故居。1956年,在东侧建了鲁迅博物馆。由此向东,路北则为著名的妙应寺,因寺内有建于元代的藏式白塔,故俗名白塔寺。此塔为尼泊尔著名建筑师阿尼哥所建,巍峨壮观,建成之日大都城为之生辉,谓之“金城玉塔”。它既系精美绝伦的古代建筑艺术精品,又系中尼两国人民友好合作的历史见证,还体现了藏汉两族文化的融合,故享誉海内外。白塔寺斜对面锦什坊街内,路西有座普寿清真寺。据载,此寺曾在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可知其始建时间约为元末或明初。此寺建筑古朴典雅,可谓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特征,又融入了伊斯兰建筑风格,是北京的四大清真寺之一,系西城区伊斯兰教协会所在地。阜内大街和赵登禹路交汇处,明清时期有桥架于大明濠之上,此地遂名马市桥。马市桥迤东至西四路口旧名羊市大街,1965年并入阜内大街,其南侧紧邻的街巷名羊肉胡同,可知明清时期这一带是羊的交易场所。马市桥迤东路北是历代帝王庙,庙内供奉历代帝王及贤臣名将。此庙建于明嘉靖十一年,大门三间黑琉璃瓦绿剪边歇山顶,对面有座绿琉璃瓦歇山顶大影壁。庙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过街牌楼,上书“景德街”三字。解放后,此牌楼被拆除。阜内大街东口内路北,就是著名的广济寺。山门三间,绿琉璃瓦黄剪边歇山顶,正门上有石匾,上书“敕建弘慈广济寺”,大门左右建燕翅影壁。此寺建于明天顺年间,不仅建筑宏伟,且寺内藏有许多重要佛教文物,五百多年来代出高僧,在佛教界享有盛誉。现为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以前在西四十字路口,东南西北各有一座三间四柱式过街牌楼,其立柱和构件原为金丝楠木,民国后改为钢筋水泥材料,所以此地原名西四牌楼。解放后牌楼被拆除,地名简称“西四”。在西四十字路口西北角,有座临街转角楼,顶覆仰合瓦,清水脊,两边各五间长约16米,两层楼临街出廊,现为西四新华书店占用。东北角亦有座同样临街转角楼,现由工商银行使用。东北角的转角楼解放后改建为钢筋水泥结构,临街亦改建为四间。据传,清末慈禧太后往返于紫禁城和颐和园之间,总要经过此地,她六十寿辰时要加强防卫,此临街转角楼作为制高点,供八旗禁军瞭望,警戒之用。以前北京这种转角街楼很多,今天则只剩下西四的这两座了。从西四路口向南,有一丁字形路口名丁字街,其西南角矗立一座八角九级密檐砖塔,即系元代高僧万松老人之墓塔。万松老人名行秀,为金。元时代之高僧,他不仅是佛教曹洞宗派的著名禅师,且精研儒家经典,可谓儒佛两教大师。金末元初著名政治家耶律楚材遂以师事之,万松老人授楚材八字箴言:“以儒讼国,以佛治心”。后楚材官至宰相,即遵循万松老人教导,使当时社会得以安定。丁字街迤南,缸瓦市路西系著名的基督教缸瓦市堂,此堂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系北京市第二大基督教堂。1921年—1922年,著名作家老舍在此教堂的附属学校执教,同时洗礼入教,并学习英文。1924年即由教堂推荐,赴英讲学。这段生活,对老舍先生的一生起过重大影响。丁字街迤东为西安门大街,其与西黄城根北街交汇处建有西安门城楼。此系皇城的西门,面阔七间,启门三,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调大脊设吻兽及仙人走兽,朱扉金钉,正中门上方悬竖匾:西安门,蓝匾金字。西安门城楼惜于1950年12月毁于火灾。西安门内大街路北,西什库有著名的西什库天主堂。此堂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巍峨壮丽,系北京最大的天主教堂,俗称北堂。西安门内大街迤东系文津街,其西口内路北的北京图书馆享誉世界。此地系明代玉熙宫旧址,1931年建成北京图书馆,外面是宫殿式,绿琉璃瓦庑殿顶,调大脊设吻兽及仙人走兽;里面完全是西式结构,大门前的石狮以及院内的华表,石狮、石象、昆仑石等均系圆明园的遗物,具有极高文物价值。馆内珍藏着极其珍贵的善本,古籍,和名人手稿。由于馆内收藏有原藏于承德避暑山庄文律阁的《四库全书》,故其所在地遂名文律街。图书馆迤东系横跨太液池的北海大桥,此桥长约百米,拱形,桥身由黄色花岗岩铺成,两侧有汉白玉雕花石栏,两端有牌楼:西曰“金鳌”,东曰:“玉蝀”,桥下有九孔涵洞。可谓雕栏玉砌,极其精美。解放后,为改善交通状况,将牌楼拆除,桥身向南展宽。文革中,又将汉白玉桥栏更换为铁栏栅,雕栏玉砌之景观遂不复见矣。大桥迤北为北海公园,琼华岛上的楼台殿阁,冰清玉洁的白塔,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宛如仙山琼阁。靠近北岸的五龙亭,若断仍连,更似浮在碧波上的蓬莱仙岛。大桥迤南为中海。一座玲珑秀丽的凉亭立于水中,此即著名的水云榭。内有石碣,上术“太液秋风”,系乾隆御笔,为燕京八景之一。大桥迤东为著名的团城,此系一座由青砖筑成的圆形城堡,建于金代,城墙上有垛口,城建于圆台之上,两掖有门,进门后沿马道即至城上。城上主要建筑为承光殿,殿前有亭,著名的玉瓮“渎山大玉海”即置亭内。城上还有凉亭,堂轩,以及假山,古柏,奇松等园林景观,秀丽典雅,精巧绝伦。团城西侧辟承光右门,东侧避承光左门,即北海前门。北海对面为中南海,中南海西北门名福华门,与北海的西南门阳泽门隔街相对,二门形制全国。中南海的东北门名蕉园门,与北海的东南门桑园门相对,二门形制全国。解放后,福华门和蕉园门用砖封闭,惟蕉园门的两座门垛今日尚存。继续向东进入景山前街,路北即系建于明嘉靖年间的著名道观:大高玄殿,系明清两朝为皇家祈福场所。其大部建筑均系黄琉璃瓦覆顶,壮丽非凡。大门前东、西、南三面各有一座四柱三间的琉璃瓦牌楼,东南和西南方亦各建一座洗礼亭,其形制结构和紫禁城角楼极其相似,玲珑秀丽精美异常。解放后,为便于交通,将门前的牌楼和洗礼亭拆除。大高玄殿的东侧为景山,景山对面为紫禁城。紫禁城为明清两朝的皇宫,共有2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紫禁城为矩形城池,四周环水,因河道笔直如筒,故俗称筒子河。午门,三大殿,乾清宫以及神武门等主要建筑均在龙脉上。1925年在此建立故宫博物院,其规模之大,藏品之精,品位之高,数量之多,举世闻名。封建时代迷信风水,认为面水背山的地理位置才是兴旺发达的福地。所以皇宫要前有金水河后靠景山,或谓景山系紫禁城的后靠。景山上有亭五座,峰顶上的万春亭位于龙脉上,为全市的中心制高点。景山上广植苍松古柏和各种奇花异卉,五座亭顶覆彩色琉璃瓦,在翠柏古松的掩映下,隐现于薄雾暮霭中,犹如深山幽谷中的仙宫梵宇,令人神驰。穿过景山前街即进入五四大街,此地旧名沙滩,路北即系著名的北京大学红楼。北京大学原名京师大学堂,建于1898年,系戊戌维新的产物。北大红楼建于1918年,系校领导部门和文学院所在地。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和陈独秀当年均在此工作。1919年5月4日著名的五四运动即在此爆发,此伟大的爱国民主运动可谓掀开中国历史新的一页。北京大学不仅系我国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且在世界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现今,在此地创建了新文化运动展览馆,向广大中外人士介绍这一伟大爱国运动的历史概况。五四大街东部路北,为著名的中国美术馆,系解放后北京的十大建筑之一。馆内收藏有古今中外名家的美术作品,可谓我国著名的艺术宝库。京师著名园林半亩园,即位于美术馆北侧弓弦胡同,系清初著名戏曲家李渔(笠翁)所设计。许多清代典籍记载了一些名士与此园的关系,故此园极具历史人文价值。继续东行,进入东四西大街,此地旧名猪市大街,路北有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隆福寺。此寺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系朝廷拨帑银所建,专为皇室祈福之庙宇。山门内有五层大殿,直抵北侧的铖粮胡同。清雍正帝拨银重修后,此寺遂成为雍和宫下院。从明末清初起开始有隆福寺庙会,与西城的护国寺并称为“东西庙”。解放后庙内建筑残破,遂被拆除,并改建为东四人民市场。近年又改建为隆福大厦和隆福广场,当年隆福寺的景况早已不存。东四十字路口原来亦有四座牌楼,故原名东四牌楼,其形制亦与西四牌楼相同,亦于解放后被拆除,此处地名遂简称“东四”。向东进入朝阳门内大街,此街路北有座大慈延福宫,系道教庙宇。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由孝肃皇太后敕建。共两层殿宇,前殿供奉天官,地官和水官,其两侧尚塑有二十八宿星君像,环壁有精美神像壁画,具有较高艺术价值。故此庙俗称三官庙。殿前引水开渠,其上驾桥,苍松翠柏掩映其间,环境清幽典雅。可惜此庙民国初年即沦为大杂院,殿宇渐毁,文物流失。解放初期在此地建文化部办公楼,此庙遂被拆除,庙内尚存的神像等文物,则移置朝阳门外东岳庙内。文革后文化部移至北河沿,此地改为外交人员服务局,至今。其现址系朝阳门内大街223号。在朝阳门内北小街南口西侧,有座宏伟的王府,即著名的孚王府。此府建于清雍正年间,最初为怡亲王弘晓之府第,故名怡王府。咸丰十一年,当时的怡亲王载垣获罪赐死,遂将此府转赐道光帝第九子,孚郡王奕惠。此后此府即称孚王府或九爷府。此府完全系按《大清会典》规制建成,可称清代王府的标本,是研究清代王府的典型实物资料,极具文物价值。东城区政府准备对此府进行全面维修,恢复原貌,对外开放。由此再往东,则为坐西朝东的朝阳门,其城楼,箭楼,闸楼和瓮城的建筑结构,与阜成门相同,兹不赘述。沿运河北上漕运之粮,多由朝阳门进城贮于各仓廒,故此门为粮门。在城门沿侧嵌一汉白玉石雕谷穗,名朝阳谷穗,为此门一景。1915年因建环城铁道,而拆除瓮城和闸楼;1953年拆除城楼;1957年拆除箭楼。至此,朝阜路已结束,然而文脉却尚未终止,出朝阳门前行二里许,路北的东岳庙更是一处著名的文物古迹。东岳庙系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的第一大道观,由元代玄教大宗师张留孙,于元延祐六年在大都东郊开始兴建,张故后由其弟子吴全节承师志,于元至治三年建成。有中、东、西三路建筑,共600余间。主祀泰山神东岳大帝,三月二十八日为其诞辰,从三月十五日起开庙半月,香火旺盛。庙内有石碑百余座,其中以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所书《张天师神道碑》最为珍贵。清代帝后往东陵祭祖时,必在此庙内休憩,并拈香礼拜。近年东岳庙修葺一新并建了北京民俗博物馆,成为一著名旅游景点。综上所述,朝阜路上有二十多处著名文物古迹,且具有极高品级,有皇宫,御苑,王府,教堂庙宇,著名大学,名人故居,著名博物馆和图书馆等等,其中故宫被联合国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虽然有些建筑现已不存,然其历史意义犹存也。我国有五大宗教,佛教又分藏传佛教和禅宗佛教两派,这些宗教的教堂寺庙在佛此街上齐集并存,实属罕见。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游览过许多世界名城,最后他得出结论:朝阜路的中段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一条街。此街上有山,景山和琼华岛白塔山;有河,筒子河;有湖,太液池;湖中有亭,水云榭和五龙亭;有城,紫禁城和团城;有桥,金鳌玉蝀桥;有塔,琼华岛藏式白塔。同样是城,紫禁城为长方形宫廷城堡,威严肃穆;而团城又系圆形的园林建筑,精巧别致;二者风格迥异。同样是水中亭,五龙亭亭间有曲桥相连,犹如一条游龙背负五座梵宫琳阁,遨游于波涛汹涌的海面,使人似乎看到了蓬莱仙境;而水云榭又如一座精巧玲珑的楼阁隐现于烟波浩渺之中,给人以神秘的遐想。同样是山,景山上的五亭对称分布于林木茂密的五峰之上,万春亭雄踞于全市中心;使人感到既和谐又威严;而琼华岛上的白塔山,则楼台殿阁掩映于苍松翠柏之间,峰巅的藏式白塔银装素裹直冲霄汉,伴随着永安寺的晨钟暮鼓,使人几疑置身于仙宫梵境。景点的名称相同,而景观及意境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