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23诗歌鉴赏之情感类-(原卷版+解析)_第1页
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23诗歌鉴赏之情感类-(原卷版+解析)_第2页
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23诗歌鉴赏之情感类-(原卷版+解析)_第3页
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23诗歌鉴赏之情感类-(原卷版+解析)_第4页
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23诗歌鉴赏之情感类-(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二轮复习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卷23诗歌鉴赏之情感类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元丰行示德逢①王安石四山翛翛②映赤日,田背坼如龟兆出。湖阴先生坐草室,看踏沟车望秋实。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旱禾秀发埋牛尻,豆死更苏肥荚毛。倒持龙骨挂屋敖,买酒浇客追前劳。三年五谷贱如水,今见西成复如此。元丰圣人③与天通,千秋万岁与此同。先生在野故不穷,击壤④至老歌元丰。【注】①元丰,宋神宗年号。德逢,杨骥,字德逢,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期的邻居。当时王安石所制定的新法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已推行多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变法遭到了一些抵制和反对,王安石被迫退到金陵半山堂闲居。②翛,此处形容草木枯萎。③元丰圣人,这里指宋神宗。④击壤,相传尧时,有老人击壤而歌。壤,一种木制戏具。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出了四周山岭枯萎的草木映着火红的太阳、田地干裂的景象。B.“雷蟠”从听觉上写雷声,“电掣”“云滔滔”从视觉上写电光和乌云。C.七、八句实写“旱禾”得雨而长得繁茂;豆苗复苏,长出了饱满的豆荚。D.最后两句化用典故,说杨骥虽然在野却不困窘,到老都会击壤歌颂宋神宗。2.这首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寄我五云字辛弃疾严子文同傅安道和前韵,因再和谢之。寄我五云字,恰向酒边来。东风过尽归雁,不见客星回。闻道琐窗风月,更著诗翁杖履,合作雪堂猜。岁早莫留客,霖雨要渠来。短檠灯,长剑铁,欲生苦。雕弓挂壁无用,照影落清杯。多病关心药衷,小摘亲莱甲,老子政须哀。夜雨北窗竹,更倩野人栽。【注】①商宋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被罢官归隐。本词作于次年。②雪盆:苏轼被贬黄州时,曾在东坡修筑一座“雪堂”。③短檠灯:矮座简陋的灯,贫寒时用。④长剑铁:铜《战国策·齐策四》载,冯谖为孟尝君门客,却不受重视,冯谖便三弹其铁而歌。⑤组:同“锄”。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寄我”两句写词人正饮酒时接到了友人书信。“五云字”是对他人来信的美称。B.上片“东风”两句通过“过尽”和“不见”的对比,暗含了词人对友人未能亲来的遗憾。C.上片“闻道”三句实写词人的闲适生活,如苏轼般赏风月美景,杖策出游,吟诗作赋。D.下片开头五句通过短灯、长剑、雕弓等意象,刻画词人为世所弃、壮志难酬的凄凉形象。4.本词结尾两句蕴含的情感丰富,请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澄迈驿通潮阁①二首苏轼一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二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②。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注]①这两首七绝作于元符三年(1100年),诗人离开贬所儋州之前。澄迈,县名,在今海南岛;通潮阁,一名通明阁,在澄迈县西。②帝遣巫阳招我魂:帝,指天帝;巫阳,古代女巫名。这里诗人化用《楚辞·招魂》之意,借天帝以指朝廷,借招魂以指奉旨内迁。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描绘登通潮阁所见情景,娴雅的笔触中隐然透出羁旅愁绪。首句“倦客愁闻归路遥”,开门见山地点明诗人的心境和处境。B.白鹭“横”于秋浦之上,化动为静,不用“飞”或“翔”,却着一“横”字,带出一股雄健之势,也传达出诗人凭栏远眺的神情意态。C.诗人被贬出京师,漂泊在海南,北归无期,发出“余生欲老海南村”的叹息,这自悲自悯的情感已经淹没了诗人心中执着的期望。D.诗人就像一个漂泊无依的游魂,苦苦地盼望天帝将它召还,“帝遣巫阳招我魂”隐喻自己的遭遇类同屈原,也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6.前人评价:“这两首七绝抒写羁旅思乡的愁怀,但前一首以景写趣,意趣隽永;而后一首以景写情,情感炽热绵长。”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四、阅读下面这首魏晋诗,完成下面小题。却东西门行曹操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里余,行止自成行。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奈何此征夫,安得去四方!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反故乡?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选取鸿雁、转蓬等不同意象,抓住其表现主题的共同特征,全诗显得和谐统一。B.“戎马”两句写出了征人马不解鞍,甲不离身的生活,表达其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C.结处“神龙藏深泉”三句以神龙、猛兽等作比,宕开笔墨,为后文情感抒发打下铺垫。D.全诗虽充满悲凉的情调,但悲凉中回荡着刚健之气,体现了建安文学慷慨悲凉的特色。8.王夫之评论此诗“情真悲极”,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满江红·题冷泉亭①辛弃疾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渐翠谷、群仙东下,珮环声急。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误。山木润,琅玕②湿。秋露下,琼珠滴。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恨此中、风物本吾家③,今为客。【注】①冷泉亭:亭在西湖灵隐寺西南飞来峰下的深水潭中,为西湖名胜之一。②琅玕(lánggān):原指青色美玉,此指绿竹。③吾家,指作者的家乡历城(今济南),素有“泉城”美誉。9.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词借景抒情。上片写冷泉亭附近的风景,下片写游亭的活动及由此生发的感情。B.开头两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山路两旁树木整齐挺立的雄伟之势。C.“谁信”四句,运用了设问和想象,表达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美。D.整首词托物言志,借“翠竹”“鸾凤”等意象表达词人高洁的情操、美好的理想。10.此词的词眼为“恨”,词中体现了哪些“恨”的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点绛唇王禹偁【注】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注】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983年登进士第。性刚直,遇事敢言,曾三次遭贬黜。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在江南的雨天,登楼凭栏,面对眼前的景色,思绪万千,即景抒怀。B.词人远眺天边大雁,想起自己的种种过往,因无人领会他的心情而倍感愤恨。C.“雨恨云愁”采用比拟手法,寓情于景,即所谓“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D.这首词绘景抒情用语自然,格调清新旷远,多重情感交织,幽微动人。12.此词虽略带伤感,但《竹林纪事》评价云:“情丽可爱”。请从情感、景物两个角度做简要分析。七、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下面小题。杂诗(其十一)陶渊明我行①未云远,回顾惨风凉。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离鹍②鸣清池,涉暑经秋霜。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注】①行:行役。元兴三年春,陶渊明东下任镇军参军。②鹍(kūn):一种像鹤的鸟。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以叙事起笔,“惨风”一语双关,既写气候变化,也叹人生多艰。B.“春燕”往往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但在本诗中却带有一丝悲凉的意味。C.迁徙途中的大雁居无定所,却一代代不辞辛劳回归北方,有自况之意。D.本诗既有直抒胸臆,又有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行役在外的无限愁苦。14.“鸟”是陶渊明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本诗中的“离鹍”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羁鸟”这两个意象的特征及蕴含情感的不同。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李明府之任海南(唐)皮日休五羊城在蜃楼边,墨绶垂腰正少年。山静不应闻屈鸟,草深从使翳贪泉。蟹奴晴上临潮槛,燕婢秋随过海船。一事与君消远宦,乳蕉①花发讼庭前。【注】①乳蕉,指香蕉。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赠别之作,“蜃楼”化用“海市蜃楼”,暗示李明府将赴任之地十分偏远。B.首联写李明府身披黑色绶带、佩着腰带前往五羊城,年轻有为,定能有所成就。C.颔联中“屈鸟”“贪泉”,运用典故,移情于物,使诗人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含蓄。D.颈联中“螃蟹临潮”“燕子过海”写南方特有的自然景观,增添了诗作的生活气息。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小重山【宋】章良能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1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节正当春深,又值雨后,柳暗花明,在春日雨水的溢润下,花栏里的红芍药抽出的嫩花像簪一样。B.春雨过后,惠风和畅,鸟雀唤晴,鸣声也格外欢快,一个“碎”字,写出了鸟雀声纷繁多样的特点。C.春日迟迟,白天越来越长,“犹带一分阴”写出了春天雨后景色的妩媚,这样的春景让诗人流连。D.上片写春深雨后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传递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情感,情景交融。18.诗人故地重游,引发了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词的下片简要分析。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秋日即事刘挚①湘城风物向秋新,兴入羹莼与鲙鳞。叶舞霁红枫映寺,蓓含霜紫菊迎人。瞻望河汉乘槎客,歌咏仓箱击壤民。欲放幽怀到沧海②,徘徊黄鹄③更伤神。[注]①刘挚(1030-1098),宋嘉佑四年中进士甲科,能力出众,政绩卓越。因建议执政合厅办事,被言者动以他故,罢官归乡。②沧海,指我国古代对东海的别称。③黄鹄,神话传说中的大鸟,能一举千里。19.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的描写将湘城的绚丽多姿与莼羹鲈脍的典故相结合,秋日盛景里的浓浓深情呼之欲出。B.“瞻望”一句运用用典,远望“乘槎客”在天河遨游,乘船远行,自在无碍,心生仰慕之情。C.“歌咏”一句也用典,“击壤”是古代一种游戏,借指老百姓以游戏代替劳作,以示对社会不满。D.全诗由景及情,节奏鲜明,借助一系列的意象,在特定的氛围中表达思想感情,含蓄而隽永。20.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023年高考二轮复习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卷23诗歌鉴赏之情感类1.C

2.①肯定了杨骥忧国忧民的情怀;②赞美了元丰年间岁和年丰的盛世景象,歌颂了支持新法的宋神宗皇帝;③表达了诗人心系朝廷、关心变法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希望把新法坚定地推行下去的立场和愿望。【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C.“实写”错误,七、八句不是“实写”,而是“虚写”,诗人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开头四句写大旱田干,人情思雨。前两句写出了四山的草木在烈日炎炎之下稀疏萧条、毫无生气的景象。田底原先浸没于水中,水干以后,底面朝天,犹鱼鳖失水,露出背面一般。上述两句是写景,以下便从一个农家的角度写人们切盼时雨的情状:湖阴先生坐在草房里,看着脚踏水车的农夫,心里巴望着秋后的收成能够确保,但他并不知道区区水车,小小水沟,能给人以多少希望。后两句肯定了杨骥忧国忧民的情怀。“三年五谷贱如水,今见西成复如此。元丰圣人与天通,千秋万岁与此同”,三年来五谷的价钱贱如白水,今年的丰收景象依然如同往岁。元丰皇帝的政令跟天意相通,但愿千秋万岁与元丰相同。连续三年的丰收,使谷贱如水,民无饥谨。此时又丰收在望,这就值得大书特书。这就是说,政治措施得当,能助成万物,赢得丰年。这四句赞美了元丰年间岁和年丰的盛世景象,歌颂了支持新法的宋神宗皇帝。最后两句“先生在野固不穷,击壤至老歌元丰”,赞美新法给人民带来了幸福,因而人民将永远歌唱元丰朝的太平盛世。表达了诗人心系朝廷、关心变法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希望把新法坚定地推行下去的立场和愿望。3.C

4.①结尾两句用“夜雨北窗竹,更倩野人栽”表达词人盼望友人前来相聚,倾心交谈的期待;②结尾两句以竹自喻,暗含虽身处逆境而坚贞不屈的情感;③结尾两句通过请农人栽竹只行为,透露出词人无所事事、姑且如此自我排遣之意和赋闲在家的寂寞悲凉之感。【解析】3.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艺术手法和情感的能力。C.“上片‘闻道’三句实写词人的闲适生活”错,“闻道”三句是虚写,是词人想象友人的闲适生活。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结尾两句“夜雨北窗竹,更倩野人栽”,意为:夜雨茫茫,无事可干,不如请农人栽种竹子作为消遣。在这风雨茫茫,无事可干之夜,友人只有书信至,而人未能亲来,表达词人盼望友人前来相聚,倾心交谈的期待。结尾两句写词人当春逢雨,而请农人栽竹于北窗之下之想法,透露出词人无所事事、聊以栽竹自遣,表达了词人因赋闲在家而生寂寞悲凉之感。但词人以竹自喻,暗含虽身处逆境而坚贞不屈的情感。5.C

6.同意。第一首诗以景写趣,“眼明飞阁俯长桥”,诗人心情由低抑转为豁朗。而“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写诗人因为“贪看”白鹭横飞,全身心被自然景色吸引,不觉时光流逝。“没”字写晚潮,虽然是动态,却是无声无息的。诗人在青葱树林映着的最后一抹斜辉中陶醉,清雅悠闲,意趣横生。第二首诗以景写情,诗人翘首北望,只见“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青山一发”,用头发丝来比喻天际的青山,将壮观之景“化”小,以远渺之景抒写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诗人以景写情,青山之遥远,中原之遥远,勾起了诗人悠长的遐思。【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这自悲自悯的情感已经淹没了诗人心中执着的期望”错误。从“帝遣巫阳招我魂”可知,诗人化用了《楚辞·招魂》之意,其内心深处依然盼望有朝一日能够遇赦北还。故选C。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眼明飞阁俯长桥”,“眼明”二字极其准确地写出诗人对突兀而起的通潮阁的主观感受,而且使诗歌的情调由低抑转为豁朗,也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磨难所持的乐观态度。“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是说“我的视线正迷恋地随着一队白鹭在秋浦上飞翔而移动,不知不觉中晚潮悄然而退,只剩一片青葱的树林渐入暮色之中”,诗人因为“贪看”,全副身心被自然景色所吸引,故而不觉时光流逝。写得意气悠然闲适,大有与物同化之趣。“横”字带出一股雄健之势,点染了诗人的主观情感,传达出诗人的神情意态,而且白鹭“横”于秋浦之上,化动为静,暗示出秋浦水天一色,空寥清旷;同时,也是诗人心境之“静”的外现。最后一句用一个“没”字写晚潮,虽然是动态,却也是无声无息,令人不觉其“动”。正是在这至宁至静的境界中,时光悄然消逝,晚潮悄然而退,只有一片青葱的树林映着最后一抹斜辉。诗人在青葱树林映着的最后一抹斜辉中陶醉,清雅悠闲,意趣横生。可见,第一首诗以景写趣。“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是说诗人极目北眺,只见“广漠的天空与苍莽原野相接,高飞远去的鹘鸟正消逝在天际;地平线上连绵起伏的青山犹如一丛黑发,那里正是中原故乡”。这两句以远渺之景抒写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天低鹘没”,笔触洗炼,气韵清朗,极具情致。而“青山一发”,用头发丝来比喻天际的青山,更是新鲜别致。诗人将壮观之景“化”小,运于股掌之间——“青山一发”。另一方面,“青山一发”又是实写之景。如此雄伟壮观的青山仅仅在地平线上露出一丝起伏的远影,可见青山之遥远,中原之遥远。而这正表明了诗人遐思的悠长。青山在天际时隐时现,宛如发丝若有若无,它牵动着诗人思乡的情愫,勾起诗人执着的期望。可见,第二首诗以景写情。7.B

8.①情感真挚悲切:抒发了征夫的征戍之苦、乡关之思,没有一个愁、苦之类的主观色彩的词语,读来却更为真切和强烈。②写法独特:前十句运用比兴手法渲染气氛,紧接着直接叙述征夫的征戍艰辛,再以神龙、猛兽等作比,化用屈原《哀郢》中“狐死必首丘”的典故,层层衬映,最后一句“故乡安可忘”直抒胸臆,极具震撼人心的力量。【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表达其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错,“戎马”两句写出了征人马不解鞍,甲不离身的生活,表达了征夫征戍生活之苦。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的能力。情感真挚悲切:中间六句“奈何此征夫,安得去四方!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反故乡?”写出出征之遥、出征之苦、年岁飞逝、故乡之思,抒发了征夫的征戍之苦、乡关之思,没有一个愁、苦之类的主观色彩的词语,读来却更为真切和强烈。写法独特:诗的首六句采用比兴手法。一开头,诗人略一勾勒,便写出了鸿雁的境遇及其春来冬去的候鸟特征。“塞北”、“无人乡”强调其孤寂寥落,“万里余”则突出路途之遥。“田中有转蓬”四句为第二层次,是再用比兴手法,写蓬草随风飘荡,无所归止,也永远无法回归故土。“鸿雁”与“转蓬”这两个艺术形象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不得不转徙千万里之外。诗歌写鸿雁举翅“万里”之外,其空间距离感鲜明突出;转蓬“万岁”不能归于故土,其时间漫长感异常强烈。“神龙藏深泉”四句为诗歌最后一层,连用神龙、猛兽、狐狸等数个比喻。神龙藏于深泉,猛兽步于高冈,各有定所,各遂其愿,令有家归不得的征夫羡慕不已。“狐死归首丘”典出《礼记·檀弓》,屈原《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动物至死尚且不忘故土,远离家乡的征夫们更不能忘。“故乡安可忘”直抒胸臆,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比兴手法的反复使用,给诗歌带来了从容舒卷、开阖自如的艺术美感。9.D

10.①思念故乡的伤感。“风物本吾家”句,作者由冷泉亭周围景物触发了对与此相似的家乡的思念,以及归不得的伤感之情。②家国之痛。当时北方的中国在异族统治之下,作者“本吾家”“今为客”之叹,饱含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之叹了。③壮志难酬的苦闷“醉舞”两句,作者以鸾凤自比,表明自己正直高尚,才华横溢,却只能借酒浇愁,排遣苦闷,寄居江南,不能收复失地,壮志难酬。【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D.“整首词托物言志”错。此词还采用借景抒情手法,词人借冷泉亭周围与家乡相似的景物抒发思乡之情以及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哀叹。故选D。10.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思念故乡的伤感。“风物本吾家”句,词人因看到冷泉亭周围的景物有与家乡相似的地方,而词人家乡已被金人占领,故联想到被金人占领的北方失地,以及归不得的伤感之情。因此,这里的“恨”有词人的思乡之“恨”。家国之痛。借景抒情,词人借冷泉亭周围与家乡相似的景物抒发思乡之情以及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哀叹,当时北方的中国在异族统治之下,作者“本吾家”“今为客”之叹,饱含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之叹了。壮志难酬的苦闷。“醉舞”两句,“鸾凤”汉族传说中的神鸟。比喻贤良、俊美的人,这里喻诗人怀才,但为什么“醉舞”?那只能是怀才不遇,难以实现理想,所以诗人应是怀才不遇,难以实现理想的形象,于是解酒消愁。作者以鸾凤自比,表明自己正直高尚,才华横溢,却只能借酒浇愁,排遣苦闷,寄居江南,不能收复失地,壮志难酬。11.B

12.①情之可爱。落寞处境中的昂扬奋进之情。天边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充满生机,寄寓词人积极用世,渴望有所作为的政治抱负。虽然无人理解他的“凭栏意”,知音难觅,但依旧希望被理解和重用。②景之美丽。渔市孤烟,高飞大雁营造清丽意境。即使是弥漫着恨和愁的云雨,在作者眼里依旧是美丽的。【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B.“因无人领会他的心情而倍感愤恨”错误。应是因无人领会他的感情而感到孤独。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中诗人情感的能力。“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水天相连的远处,一行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但如此佳丽的景色,却未能使词人欢快愉悦,因为“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这里,词人遥见冲天远去的大雁,触发的是“平生事”的联想,想到了男儿一生的事业。王禹偁中进士后,只当了长洲知县。这小小的芝麻官,无法实现他胸中的大志,于是他恨无知音,愁无双翼,不能像“征鸿”一样展翅高飞。天边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充满生机,寄寓词人积极用世,渴望有所作为的政治抱负。虽然无人理解他的“凭栏意”,知音难觅,但依旧希望被理解和重用。落寞处境中的昂扬奋进之情,足见情之可爱。“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云、雨并无喜怒哀乐,但词人觉得,那江南的雨,绵绵不尽,分明是恨意难消;那灰色的云块,层层堆积,分明是郁积着愁闷。即使是这弥漫着恨和愁的云雨之中,江南的景色,依旧是美丽的。渔市孤烟、天际征鸿等营造清丽意境,可见景之美丽。13.C

14.①特征:“离鹍”指离散(或离乡)之鸟,特征是离散(或离乡);“羁鸟”即笼中之鸟,特征是被束缚。②情感:本诗中诗人借历经夏暑与秋霜,在清池边鸣叫的离群(或离乡)鹍鸟,表达终日奔忙却与自己的理想相背离的愁苦;《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借笼中之鸟留恋山林,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C.“一代代不辞辛劳”说法错误,“代谢”的意思是时节变换。故选C。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和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本诗中“离鹍”指离群的大鸟,特征是离散(或离乡);“羁鸟恋旧林”中“羁鸟”指笼中之鸟,被束缚的鸟,特征是被束缚。本诗中“离鹍鸣清池,涉暑经秋霜”写历经夏暑与秋霜的离群大鸟在清池鸣叫,借此来写离家的自己。结合“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遥遥春夜长”及注释“陶渊明东下任镇军参军”可知,借鹍鸟表达终日奔忙却与自己的理想相背离的愁苦;《归园田居》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两句是说,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山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诗人借笼中之鸟留恋山林,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15.B

16.(1)对友人蒙冤被贬遭遇的同情和关切。“蜃楼”“不应闻屈鸟”等词表明李明府蒙冤遭贬至偏远之地就任,抒发了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同情、关心之情。(2)对友人廉洁为官的赞美。借用“贪泉”典故,表明友人到任后会遮蔽贪泉,倡导廉洁之风。(3)对友人远宦的宽解和慰藉。诗人希望美丽的“乳蕉花发”景象能消解友人远宦的孤寂和忧愁。【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身披黑色绶带、佩着腰带前往”错,“墨绶”指结在印钮上的黑色丝带,是古代县令及其职权的象征,“墨绶垂腰”指黑色丝带垂到腰间,在诗中指李明府被贬之事,“年轻有为,定能有所成就”于文无据。故选B。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对友人蒙冤被贬遭遇的同情和关切。“五羊城在蜃楼边”“蜃楼”化用“海市蜃楼”,暗示李明府将赴任之地十分偏远;“山静不应闻屈鸟”暗示朋友被贬之地荒僻。抒发了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同情、关心之情。对友人廉洁为官的赞美。“草深从使翳贪泉”中借用“贪泉”典故,以吴隐之酌贪泉的故事作为标榜官吏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