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课标状元之路一轮总复习考点调查答案解析_第1页
物理新课标状元之路一轮总复习考点调查答案解析_第2页
物理新课标状元之路一轮总复习考点调查答案解析_第3页
物理新课标状元之路一轮总复习考点调查答案解析_第4页
物理新课标状元之路一轮总复习考点调查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进行时一轮总复习•物理(新课标通用版)

考点调查•答案解析

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回扣教材抓基础---------------------------------

知识梳理

参考地面运动同一参考系质量理想化大小形状位

置面有向线段同轨迹向初

Y

回末国等于同小于13位移回时间因7回时刻因切线园大小国标量

Az?

因变化快慢冈后因相同

区矢量

考点自测

|.答案:BD

2.解析:在解答本题时,很多同学受生活习惯的影响,往往错误地认为参考系只能选地

面,其实不然,如A选项,可以选择与地面相对静止的三楼地板为参考系.参考系的选择没

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别,只要有利于问题的研究,选择哪个物体为参考系都

可以.

答案:AD

3.解析: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不能说这个标量就是这个矢量,所以A错,B正

确.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而位移是从物体运动的起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有向

线段,如果物体做的是单向直线运动,路程就和位移的大小相等.如果物体在两位置间沿不

同的轨迹运动,它们的位移相同,路程可能不同.如果物体从某位置开始运动,经一段时间

后回到起始位置,位移为零,但路程不为零,所以C、D正确.

答案:BCD

4.解析:运动员的位移x相同,由石=]知,孙培萌用时短,则其平均速度大,C正确.

答案:C

5.答案:B

6.解析:正、负号表示运动方向,不表示大小,A错误;甲的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做匀

加速直线运动,乙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正确;甲、乙的速度无

法比较,C错误;加速度大小相等,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相等,D正确.

答案:BD

题型分类学方法---------------------------------

[例1]解析:楼房和地面相当于同一参考系,所以,甲是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

上升,说明乙匀速下降,且。单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有三种可能:①丙静止;②丙匀

速上升;③丙匀速下降,且。丙甲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也有三种可能:①丙静止;②丙

匀速上升;③丙匀速下降,且。丙<。z.经上述分析,A、B均有可能.

答案:AB

变式训练1解析:河岸上的旗帜右飘,说明有向右吹的风,A船的旗帜向右飘,无法

判断/船的运动情况建船的旗帜向左飘,所以8船一定向右运动,且其运动速度大于风速.

答案:C

【例2】解析:物体在段的平均速度。=]=1向5,人正确;/8。段的平均速度。

=山;+「=m/s=¥m/s,B正确;时间间隔越短,越接近A点的瞬时速度,C正确;在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D错误.

答案:ABC

33X

变式训练2解析:设全程位移为X,则有八=,,2=77,。,解得0=70km/h.

答案:D

【例3】解析:对于加速直线运动,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还在增加,只不过增加变

慢,A可能;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即加速度存在,有加速度存在速度就改变,B不可能;

加速度仅反映速度改变的快慢,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最大时,速度减小得

最快,当然速度可能最小,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当加速度最小时,速度增大得最

慢,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取得最大值,C可能;加速度方向不变,物体可能做初速度不为零

的匀减速运动,而后做反向的匀加速运动,D可能.故选B.

答案:B

变式训练3解析: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是加速,也可以是减速,加速度不断减

小到零表明物体速度变化的越来越慢至速度不变,故A、B、C、D都正确.

答案:ABCD

特色一角提技能---------------------------------

亲身体验解析: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可以忽略时,物体可以

看成质点.研究火车通过隧道的时间时,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火车不能看成质点;同学的

身体姿态、动作,飞船的飞行姿态均不能忽略,所以同学和“神舟”十号均不能看成质点;

用“北斗”导航系统确定海监船的位置时,海监船的大小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D正确.

答案:D

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回扣教材抓基础---------------------------------

知识梳理

v=v()+atx—Vot+^at1/—谥=2ax中间一半1:2:

3:...:n1:22:32:...:-1:3:5:...:(2n~1)01:(y[2~1):(小一

巾)...:1)EBgr叵I;8P回2g/?叵lo()_g/同。of—ggp^v2—Vo

H——

g

考点自测

1.解析:由题意,飞机的初速度为0,所以x=,将x=1600m,/=40s代入得a

2X1600m252

=-(40$)2-=2m/s~,t^v=at=2m/s~X40s=80m/s.

答案:A

2.解析:根据。=%+〃,则。=一.1°in/s2=-10m/s2.由于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所

——Z7+

以。=-^=0.6|1€™,其余均错.

答案:C

3.解析:根据位移公式x=%广,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的三段位移分别为片=%/=

2

X2=1a(?2+")2-=4"、X3=+,2+“)-59+介)2=,再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

得选项B正确.

答案:B

22

4.解析:设飞机滑行前需要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v0,则v-vl=2ax,即50-琢=

2X6X200,解得。o=10m/s,B正确.

答案:B

5.解析:由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可知x=vt=-t=^vt,选项A错误,选项B

正确;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看成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逆过程,故返回后的加速度、

位移的大小和起飞前相同,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答案:BD

6.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和

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自由落体的规律,得/7=ggf2=20m.

答案•B

题型分类学方法

[例1]解析:由于物体连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直接应用匀变速运动公式,以

内的方向为正方向.

22

⑴设经时间回到出发点,此过程中位移x=0,代入公式x=vQt+^at,并将〃=-5m/s

代入,得

2v2X20

t=--0=----s=8s.

a-5

(2)由公式o=0o+s知,6s末物体的速度

o=%+=[20+(-5)X6]m/s=-10m/s.

负号表示此时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1)8s(2)大小为10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变式训练1解析:⑴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有“=-6m/s2

飞机在地面滑行最长时间L电=纥署s=10s

所以飞机12s内滑行的位移等于10s内滑行的位移

2rA2

皿、_»_—v+v()0+60

(2)解法一:v=-t~=~2~向$=30m/s

解法二:v=^=m/s=30m/s.

(3)可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xr=^r2=^X6X42m=48m.

答案:(1)300m(2)30m/s(3)48m

【例2】解析:解法一:逆向思维法

物体向上月减速冲上斜面,%看成向下匀加速滑下斜面.

故SBC~尾0/2,SAC~a(f+—c)%.

又SBC=S/C/4,解得:tsc=乙

解法二:比例法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之比为S]:/:

$3:•••:=1:3:5:•••:(2n-1).

现有SBC:§BA=(s/c/4):(3s/o/4)=1:3,

通过SAB的时间为t,故通过sBC的时间打c=

解法三:中间时刻」速度法

利用教材中的推论:亩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VAC=(0+%)/2=(。0+0)/2=VQ/2.

又君二2g4c①

vi=2Q"C②

SBC=s4d4③

解①②③得:vB=va/2.

可以看出沏正好等于/C段的平均速度,因此8点是中间时刻的位置.

因此有tec=t-

解法四:图象面积法

利用相似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对应边平方比的方法,作出0Y图象,如图所示.

22

S.AOC/S^BDC=CO/CD.

且S"AOC=4S,BDCIOD-t,

OC二/+

故4/1=(Z+5c)2/©C.

得he=t.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连续相等的各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

t\:(2•h:•••:^=1:(啦-1):(小-啦):(A/4-y[3):・••:(y[n-yjn-1).

现将整个斜面分成相等的四段,如图所示.设通过8c段的时间为々,那么通过8。、DE、

EA的时间分别为

tBD=(5-D%,,DE=(小_g)&,^EA~(W"5)"

又,BD+(DE+=t,得tx~t.

答案:t

变式训练2解析: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灵活应用运动

学公式解题的能力.第一段M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0二A华Y,第二段Ax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华,则加速度。=牛*=J;),A项正确.

2

答案:A

[例3]解析:解法一:把竖直上抛运动过程分段研究.

设重物离开气球后,经过。时间上升到最高点,

则Z1=^=ws=1s-

上升的最大高度Ai=T1==5m.

NgZA1U

故重物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H=h\+A=5m+175m=180m.

重物从最高处自由下落,落地时间和落地速度分别为

v=0

I2H/2X180,

Z2=A/7=\~nrs=6s-

5=gh=10X6m/s=60m/s.

所以重物从气球上掉落至落地共历时/=八+办=7s.

解法二:取全过程作一整体进行研究,从物体自气球上掉落计时,经时间t落地,规定

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画出运动草图如图所示,则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h=-175m.

2

由位移公式h=vnt-有-175=10r-1x10z,

解得/=7$和/=-5s(舍去),

所以重物落地速度为

V]=v0-gt=10m/s-10X7m/s=-60m/s.

其中负号表示方向向下,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解法三:对称法

,用据速度对称,重物返回脱离点时,具有向下的速度=10m/s,设落地速度为V,,则

*-君=2gh.

解得仿=60m/s,方向竖直向下.

经过〃历时Af=~~~=5s.

g

从最高点到落地历时/产£=6s.

由时间对称可知,重物脱落后至落地历时r=2r,-A/=7s.

答案:7s60m/s

•11

*io

•9

•8

•7

•6

•5

•3

•2

变式训I练3•i

解析:小球下落的情况如图所示

(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由开始起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比为1:3:

5:-:(2〃-1),自由落体运动符合这一规律.

如图所示,11个小球将125m分成10段,设由上至下为为、亚…乃。.

△f=m=0.5s.

(2)因为/,=AZ,

古攵Xi=h]=2§/1=2X10X0.25m=1.25m.

第3个球与第5个球之间的距离为厉+为,而根据此例:h7=13xi,h&=15xi

A-=27+=28%=28*1.25m=35m.

答案:(1)0.5s(2)35m

特色一角提技能---------------------------------

亲身体验解析:由&=/得:9-7=。『,a=2m/s?,由内7-5好=用得:OoXl

-;X2X『=9,。。=10m/s,汽车刹车时间垢=£=5s<6s,故刹车后6s内的位移为x=^

=25m,C正确.

答案:C

第3讲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

回扣教材抓基础---------------------------------

知识梳理

位移时间速度速度速度时间加速度加速度位移大

小巧正方向回负方向回同一回相等13等于

考点自测

1.解析: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线不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其斜率表示速度,

故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选项B正确.

答案:B

2.解析:x-t图象中,质点能回到初始位置,则初末时刻纵坐标相同,A正确;B表示

末位置在初位置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B错误;速度-时间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该过

程的位移,且有正负之分,C中所围的面积为正,D中横轴上下方面积恰好抵消,故C错误,

D正确.

答案:AD

3.解析:0~0.5s甲、乙运动方向相反,A错误;在。Y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

面积为物体的位移,B正确;在0~4s内,甲的速度始终为正,即始终向正方向运动,C错

误;在。-/图象中,图线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6s时斜率均为负,所以D正确.

答案:BD

4.解析:如图汽车/以为=20m/s的初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40s停下来.据加速

度公式可求出«=-0.5m/sz.当A车减为与B车同速时是A车逼近B车距离最近的时刻,这

时若能超过B车则相撞,反之则不能相撞.

据优-尿=las可求出A车减为与B车同速时的位移si=364m

所用时间f黄=28s

所以B车位移S2=V\t=168m

As=364tn-168m=196m>180m

所以两车会相撞.

答案:能

题型分类学方法-

【例1】解析:在x-t图象中表示的是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不

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由甲、乙两车在0~4时间内做单向的直线运动,故在这段时间内两车

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均相等,A、B两项均错.在v-t图象中,打时刻丙、丁速度相等,故两者

相距最远,C项正确.由图线可知,0~/,时间内丙的位移小于丁的位移,故丙的平均速度小

于丁的平均速度,D项错误.

答案:C

变式训练1解析:根据位移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该质点的x-t关系图象可

大致表示为B图.

答案:B

【例2】解析:解法一(解析法):

(1)当甲车速度减至等于乙车速度时两车的距离最大,设该减速过程时间为/,则。z

v-at,解得广12s,此时甲、乙间距离为

22

Ar=。用r-^at-V3/=10X12m-^X0.5X12m-4X12m=36m.

(2)设甲车减速到零所需时间为人,

7)m

则有fi=-=20s,

。甲10

t\时间内,x用="y/|=~X20m=100m,

xz=vzfi=4X20m=80m,

此后乙车运动时间t2=——%=Vs=5s.

vz,4

故乙车追上甲车需Z,+/2=25S.

解法二(图象法):

作出两车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

O5101520z/s

(1)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距离最大,由图象得此时刻即为交点对应时刻r=12s,

最大距离为阴影部分面积Ax=;X(10-4)X12m=36m.

(2)乙车追上甲车,即两车位移相等,

x!?=1x10X20m=100m.

x乙=x甲=4z.

则f=25s.

答案:(1)36m(2)25s

变式训练2解析:以小汽车起动位置为坐标的起点,并从它起动时开始计时,则小汽

车的位移片与大卡车的位移X2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如下:阳=/片①

X2=V()(2②

(1)小汽车追上大卡车的条件是:运动相同时间且位移相同.

Xi=X2=X③

h=h=i④

由①~④式解得广学=2110S=10s,

x=v()t=10X10m=100m.

(2)小汽车追上大卡车时的速度为

。二山二2X10m/s=20m/s.

(3)两车之间的距离大小与两车的相对速度有关,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

大.设两车速度相等的时刻为/,则有。0=以'⑤

由⑤式解得/=^=ys=5s.

故两车间的最大距离为

2

xm=Vot'-=10X5-^X2X25m=25m.

答案:(1)100m(2)20m/s(3)25m

特色一角提技能---------------------------------

亲身体验1解析:可按下列流程分析

~/=0时刻两1

[车位输同OT。衲

「0T。讷乙FQ/J甲.乙远离

甲车做匀速直线速度大于甲车

v-t运动,乙车做匀

减速直线运动

I0~20s内甲车10-20srt

速度大于乙车甲、乙靠近

由以上分析可知,甲车以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以10m/s的初速度沿同一

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10s时,两车达到相同速度.因此,在0~10s内,乙车速度

大于甲车,而10s以后甲车速度大于乙车.由于f=0时刻,两车处于同一位置,所以0~10

s内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且甲、乙两车逐渐远离;10~20s内,仍然乙车在前,但甲、乙

车开始相互靠近.

答案:C

亲身体验2解析:(1)设甲从离接力区13.5m处到赶上乙所用时间为t,乙从开始起跑

到被甲追上,跑的路程为x,甲、乙二人所用时间相等.

由几何关系知,对甲旦卢=乙

对乙x=,

且o==9m/s,

由以上各式可解得〃=3m/s2,

/=3s,x=13.5m.

(2)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A-x=20m-13.5m-6.5m.

答案:(l)3m/s2(2)6.5m

第4讲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回扣教材抓基础---------------------------------

知识梳理

加速度0.02匀变速直线3炉0.1s

考点自测

1.解析:A中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C中应调整滑轮的高度,使细绳与平板平行,

D中应先断开电源,使打点计时器停止工作,E属于多余步骤.应补充G,换上新纸带,重

复操作两次.H.断开电源,整理好器材.正确合理的顺序应为B、F、C、A、D、G、H.

答案:见解析

c的M+4+X4)-(%+句+X1)

2.解析:a=-----方产---------

(2.78+2.00+1.22)・(5.18+4.40+3.62),2

=9X0.12Cm/s

22

=-80cin/s=-0.80m/sr

-”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纸带运动方向相反,即方向为/一8.

-3+<43.62+2.78

cm/s=32.0cm/s=0.32m/s.

。3-2T2X0.1

方向从8f4

答案:(1)0.1(2)0.804fB(3)0.32B^A

题型分类学方法---------------------------------

【例1】解析:(1)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___0.05

所以v=

B2X0.1S--QTm/s=0.25m/s,

—XCK0.14-0.05

VC£=2X0.1S=­02m/s=0.45m/s.

(2)v-t图象如图所示.

⑶在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即“=*产m/s2=1.0m/s2

答案:(1)0.250.45(2)见上图⑶1.0

变式训练1解析:(l)DCBA(2)7=5X0.02s=0.10s

S4+S5/八(S4+S5+S6)一(S1+S2+S3)

。=--------海武--------

⑶%=2T(4)

答案:(l)DCBA(2)0.10s(3)。5="奈

,,、(S4+S5+56)—(SI+火+$3)

(4)---------------------------------

[例2]解析: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对纸带数据的处理,

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

—g:+g2+g3+g4+g5

方法A:g=5

X2~X\X3-X2X4-X3X5-X4■X5

rjyl+yi2+y2+

二5

=5r

所以方法A中只有*和X6起作用.

方法B:小呻*

&-Xi+X5-X2+X6-&

二3

+

(x4+X5X6)-(X1+x2+X3)

9:

所以方法B中X]、》3、4、均起作用.

因此选择方法B更合理,更易减小偶然误差.

本实验中误差来源较多,例如:阻力不恒定、交流电频率不稳定、长度测量不准确、数

据处理方法等.

答案:修、X6XI、X2、X3、必、X5、%6B偶然阻力不恒定、交流电频率不稳定等

变式训练2解析:(l)d=10mm+0.05mmX2=10.10mm

=1.010cm.

d1.010X10'2

⑵。产厂l.OXIO-m/s=1.0m/s;

1.010X10"

3-4XIO7™'m/s=2.5m/s.

(3)s、力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平均速度,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

实值,可将滑块的宽度减小一些.

答案:(1)1.010(2)1.02.5(3)平均速度滑块

特色一■角提技能---------------------------------

亲身体验解析:实验中看到空间有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时,频闪仪的闪光频率满

足的条件是:频闪仪频率等于水滴滴落的频率;由Ar=gF和逐差法解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

=9.72m/s2;该实验存在的系统误差可能有:存在空气阻力,水滴滴落的频率变化等.

答案:(1)频闪仪的闪光频率等于水滴滴落的频率

(2)9.722.27

(3)存在空气阻力(或水滴滴落的频率变化)

第二章相互作用

第1讲常见的三种力

回扣教材抓基础---------------------------------

知识梳理

大小方向作用点地球正比利g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

质量由形状回弹性形变崛接触网弹性形变同相反同弹性形变回正比Hfcr

网劲度系数BN/mm改变量回相对静止回相对运动国粗糙回压力因相对运动

趋势函粗糙53压力EI相对运动SOHFfm0相反助出网相反城相对运动

趋势因相对运动

考点自测

1.解析: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质量跟该处重力加速度的乘积,地球各处的重力加速度不

一定相等,而认为重力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只是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的等效处理,所

以重心由物体的几何形状和质量分布决定.

答案:C

2.解析:物体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时才能产生弹力,一个物体受到的弹力,一定是

和它接触的另一个物体提供的.

答案:C

3.解析:不拉N时,对/:依1=mg①

B刚要离开地面时,对8:区2=喋②

L=X\+X2③

由①②③得:£=2产.

K

答案:B

4.解析:静摩擦力的大小与该处的正压力没有直接关系,选项A错误,B正确;摩擦

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弹力方向与接触面垂直,故摩擦力方向一定与弹力方向垂直,选项

C错误;水平匀速旋转的转盘上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运动方向垂直,所以选项D错误.

答案:B

5.解析:甲图是静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得:丹=80N,乙图是滑动摩擦力,由F产吗

F(=0.45X200N=90N,故选项C正确.

答案:C

题型分类学方法---------------------------------

[例1]解析:(1)小车静止,小球所受合外力为零,所以杆对球的弹力与重力平衡,

即Q=mg,方向竖直向上.

(2)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受力分析如图,设杆对球的弹力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e,

mg

牛顿第二定律得F2sin0=ma,F2cos0=mg,

解得F?=niyjg2+a2,0=arctan:,

o

⑶将"gtana代入(2涧结论得/2=翳,,即弹力沿杆向上.

答案:(l)〃?g,方向竖直向上

(2)myjg2+a2,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arctan/

O

(3黑,沿杆向上

变式训练1G=8N-

解析:取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知尸杆={衣FN=10N,设尸杆与竖直方

F6

向的夹角为0,贝!]tane=B=g,所以8=37。.

答案:C

【例2】解析:对4、8整体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滑动摩擦力斗使整体产生加速度

a,设/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尸n=n(mA+mB)g=(mA+m^a,解

得。="g,保持不变,方向水平向左.

再隔离B,B的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为获得加速度a,B受到A的静摩擦力只能水平向

左,且大小FQ=mBa=/.imBg,故A正确.

答案:A

变式训练2解析:因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斜向右上方的绳的拉力作用,因此,

合力一定向右,故汽车的加速度水平向右,但有可能是向左做匀减速运动,故A错误,B正

确;分析W|的受力可知,只有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如才能产生向右的加速度,故C正

确,D错误.

答案:BC

【例3】解析:(1)因4B向右匀速运动,B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B物体受到

的摩擦力为零.

(2)因48无相对滑动,所以2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此时不能用滑动摩擦力公式

R=〃FN来计算,用牛顿第二定律对8物体分析有尸合="也得R=〃?a,方向水平向右.

(3)因4B发生了相对滑动,所以B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即Ff="N=pmg,方

向水平向右.

(4)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无关,所以居="陪,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1)0

(2)ma,方向水平向右

(3)〃mg,方向水平向右

(4)/zwg,方向水平向右

变式训练3解析:木块P对长木板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n2mg,长木板始终静止,

则地面对长木板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尸="2〃每故只有C选项正确.

答案•C

特色一角提技能---------------------------------

亲身体验解析:设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增大到e时,铁块开始滑动,显然当a<e时,

铁块与木板相对静止.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铁块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为F(=mgsma;当

时铁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设动摩擦因数为〃,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得,铁

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a=〃mgcos,.通过上述分析知道:a<8时,静摩擦力随a角增大按正

弦函数增加;当a,。时,滑动摩擦力随a角增大按余弦规律减小,所以正确选项为C.

答案:C

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

回扣教材抓基础---------------------------------

知识梳理

效果效果合力分力合力平行四边形

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园大小同方向同平行四边形定则同大小同方向

考点自测

1.解析:以人为研究对象,根据人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知椅子对人的力F和重

力大小相等,A正确.

答案:A

2.解析:合力可以大于任何一个分力,也可以小于任何一个分力、两分力之间的夹角越

大,合力越小;夹角越小,则合力越大.

答案:C

3.解析:对c而言,帆面与风向平行,风力不起作用;对”而言,风力垂直于帆面,无

法分解出沿航行方向的力;对d而言,风力在沿航行方向的分力对船来说是阻力;只有/,情

况下,风力沿航行方向的分力提供船航行的动力,B正确.

答案:B

4.答案:ABD

5.解析:当物体沿墙向下运动时,分析物体的受力如图所示,把F沿竖直和水平方向

正交分解.

水平方向:Fcosct=FN

竖直方向:mg=Fsina+F(,

又R=,得产=

sin«+//cosa

分空.mg

Q-sina+〃cosa

题型分类学方法---------------------------------

【例1】解析:本题考查力的合成.二力合成合力的范围在尸「尸2限尸国尸1+&|,代

入数据可得,合力的范围:20NW尸<80N,所以D不可能.

答案:D

变式训练1解析:以日光灯为研究对象,日光灯受到两绳拉力和自身的重力,三力的

作用线必然交于一点,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由三力平衡可知在水平方向有7;sin60o=

〃sin45。,故Ta<Th,选项A、B错误.

答案:C

F、

Ff

/mg\\

【例2]J〃〃〃〃%〃〃〃〃〃)

解析:按照作用效果进行分解,物体的重力产生了垂直压半球体的效果和沿斜面下滑趋

势的效果,受力如图所示,因质点静止在半球体上,所以有FN=rngsind,Ft=mgcosd,A项

正确,D项正确.因质点受静摩擦力作用,其大小不能用R=〃FN=/""gsin。来计算.

答案:AD

变式训练2解析:将两木块与重物视为整体,竖直方向上平衡,则2H=(2〃i+M)g,

故居不变,选项A错误,B正确;设硬杆对转轴的弹力大小均为FNl,对轴点O受力分析可

知,竖直方向上:2斤Nicos。=%,对木块%受力分析可知,水平方向上:K=乐丽8,两式

联立解得仆=57如and,当两板间距离增大时,0增大,入增大,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BD

【例3】解析:以重物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以C点为坐标原点,沿水平

方向和竖直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沿x轴方向有

尸淤沦45°—乃sin30°=0,

沿y轴方向有

F/Icos300+F/Icos45°—G—0,

联立两方程解得

绳/C对物体的拉力

用=100(小一1)N.

绳BC对物体的拉力a=5唾(小一1)N.

答案:100(小一1)N5M(小一DN

变式训练3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力的正交分解法的应用以及对平衡条件的理解

与应用.当用Q拉物块时,由平衡条件可知:厂icos60。=〃(加g-F,sin60°),当用外推物块时,

cos300~cos60°r-__

又有F2COS30°=Mmg+/山30。),又产产B,求得〃=$历30。+sin60。=2-小,B正确.

答案:B

特色一角提技能---------------------------------

亲身体验解析:题图甲和乙中的两个物体/卜此都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的条件,

首先判断与物体相连的细绳,其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分别取C点和G点为研究对象,

进行受力分析如下图甲和乙所示,根据平衡规律可求解.

(1)图甲中轻绳AD跨过定滑轮拉住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轻绳AC段的

拉力FTAC=FTCD-Mg

图乙中由于尸T£Gsin30°=M*i得FTEG=2"咚

所以~广2蛇

(2)图甲中,三个力之间的夹角都为120°,根据平衡规律有尸Nc=Fsc=Mg,方向和水

平方面成30°,指向右上方.

o0

(3)图乙中,根据平衡方程有FT£Gsin30=M^g,FT£Gcos30°=FNG,所以FNG=M^cotSO

=^M2g,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1)激(2)M|g方向和水平方向成30。指向右上方(3)V§〃2g方向水平向右

第3讲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

回扣教材抓基础---------------------------------

知识梳理

场力接触力速度加速度相等相反相等相反相等

血相反

考点自测

1.解析:两木块一起做匀速运动,P不受摩擦力,只受到重力和Q的支持力;以整体

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知。必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共受到5个力(重力、压力、

支持力、摩擦力、推力).

答案:C

2.解析:对45构成的整体,由平衡得竖直方向的恒力厂等于总重力,水平方向上不受

力,故对力物体受力分析,其受到重力、斜面对/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B

正确.

答案:B

3.

解析:8物体受力如图所示,

B处于平衡态,

由图可知鬻=cos。,

mAg

所喘=*,B项正确•

答案:B

4.解析:本题考查物体的受力分析以及平衡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楔

形石块为研究对象,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垂直侧面斜向上的两个支持力,利用正交分解

法可解得:277sina=mg,则F=,A正确.

答案:A

5.解析:对木块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f=mgsma,FN=mgcosa,故

A、B错误.

yng甲

(M+m)g乙

对/和m组成的整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可知水平方向没有力的作用,C错误;由

平衡条件得,尸N'=(〃+〃?)g,D正确.

答案:D

题型分类学方法-------------------------

【例1】解析:木板P一定受到的力:自身的重力Mg、斜面对P的支持力乙和滑块

0的压力FN'.

用“状态法\”确定斜面与P之间的摩擦力:

选木板尸、滑块。和弹簧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于系统一起匀速下滑,斜面对尸一

定有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Ff,且R=(M+/n)gsin(9,如图甲所示.

用“转换法\”确定弹簧对P的弹力F-.

隔离滑块并受力分析,因木板P上表面光滑,当其匀速下滑时,滑块必受到弹簧沿斜面

向上的弹力F',且尸'=mgsi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推知,弹簧必给木板P沿斜面向下的弹

力尸,且尸=尸'=wgsin6».

综上可知,木板P受到5个力的作用,如图乙所示,C正确.

答案:C

变式训练1解析:4B两物体均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AB间绳无拉力作

用.

答案:C

[例2]解析:小球机2受重力和细线的拉力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得,细线

的拉力FT=〃1区.

方法一:合成法

,叫g

小球m}受FT、入、mlg三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小球如处于平

衡状态,故八与FT的合力F=%g.根据合力公式可得

F=+居■+2FNFTCOS4=wi|g,

将尸”今="次,”60°

代人上式解得手=卓,故选项A正确.

tn]J

FN

方法二:力的三角形法则

尸N和尸T的合力与小球mig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八、后、%g构成矢量三角

形,如图所示.

由正弦定理得:焉=喘骄,

即”?2_如心=e

Klsin30°~sinl20°'恬如一3'

方法三:正交分解法

如图所示,以%的方向为y轴,以垂直尺的方向为x轴建立坐标系.因乙与广r的夹

角为60。,则机函与y轴成30。角.在x轴方向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有

Wigsin30°-FT-sin60°=0,

即5?lg=坐加2g,所以裁=乎.

答案:A

变式训练2

解析:绳圈受到三个力作用入、Fb、F,如图所示.

将凡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列方程得:

,

w,gcos6=m2g,由几何关系得cos(9=―1’,,解得:詈=坐,故C正确.

/,/、2〃?2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