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鉴赏汇编_第1页
初中古诗鉴赏汇编_第2页
初中古诗鉴赏汇编_第3页
初中古诗鉴赏汇编_第4页
初中古诗鉴赏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上古诗鉴赏

1.《次北固山下》王湾(初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大意】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之外,小船在山前绿波上行驶。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

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寄去的

家书不知何时到达,北飞的鸿雁啊给我带到洛阳。

【主旨】1.对壮丽和充满生机的美景的惊叹之情。2.对故乡的思念之情。3.蕴含了时序交

替,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的自然理趣。

【赏析】

1.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与末联的

“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2.颔联以“一帆悬”小景,写出了“两岸阔”大声,小景和大景互相映衬,|以小见大阔

是宽阔、开阔之意;形容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面壮阔|的样子,表达作者的惊叹之情。

3.颈联中“生”是“生长”,叵囚,生动形象的写出太阳从海面升起的生机、壮丽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的惊叹赞美之情。蕴含了|时光流逝、时序交替,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后

并将取代旧事物的自然理趣

4.尾联作者希望北归的大雁把家书带到洛阳。表现了作者的回可之情。

2.《赤壁》杜牧(晚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大意】一把折断了的兵器沉没在泥沙之中还没有腐烂销尽,捡起来磨洗一番,仍可隐约

看见历史上的战火和刀光剑影。倘若当年天不作美,没有东风相助,周瑜怎么能火烧曹操

八十万水军而大获全胜呢?恐怕就连大乔和小乔两位东吴美女也将被曹操深锁铜雀楼,春

恨无限了。

【主旨】作者借一件古兵器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

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需要机遇,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之气和豪爽胸襟。

【赏析】

1.一二句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以小见大自然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为下文作者

对历史的感叹作铺垫。

2.三四句作者未从正面评价战争胜败的原因,而以两个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的命运,‘叵丕

盘,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需要机国,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之气和豪爽胸润。

3.《浣溪沙》苏轼(北宋)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大意】山脚下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浅浅地浸入潺潺的溪水之中。松间的沙石小路经

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子规鸟在潇潇细雨中啼叫。谁说人老不会再

回年少时光呢?你看,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

【主旨】表现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赏析】

1.上阕写景。画面:山脚下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浅浅地浸入潺潺的溪水之中。松间的

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子规鸟在潇潇细雨中啼叫。营

造了I清新、宁静、充满生版的氛围O

2.下阕转入抒怀。诗人认为人生、青春可以永驻,人生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

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4.《十五夜望月》王建(初唐)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大意】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雀先后进入了梦

乡。由于夜深,秋露打湿了庭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皎洁明亮的月亮,却不知道

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在了谁家?

【主旨】含蓄的抒发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赏析】

1.一二句中“地白”写庭中月色,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的“清美”之感。“树栖鸦、

无声”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冷露:表现出夜晚的清冷之感。前两句渲染出中秋|澄净清美1

寂静、清冷|的氛围。

2.三四句诗人没有采用正面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而是用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

茫的秋思会落在谁家?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落"是“遗落、落在“,

动词,“落”字化虚为实(将无形的秋思比喻成有形的景物)、化静为动|,生动描写了秋

思随着银月的清辉洒落人间,给人以动感,含蓄表达了作者的相思之情。

5.《水调歌头》苏轼(北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大意】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

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我

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

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

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

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主旨】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战胜消极“遁世”的念

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赏析】

1.上阕写月下饮酒。“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

为喜爱人间生活。表现诗人幻想忘掉一切,但又未能忘情于现实,处于矛盾中的。''起舞

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作者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地上的现实,表现作者对人间生活

的赞美和喜爱。

2.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表现诗人的旷达胸怀和乐观情致。

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种事自古以来就难得

周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富有哲理。“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诗人的美好祝愿。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中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大意】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

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主旨】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赏析】

1.一二句画面:在细雨的滋泗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

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似乎又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

不清什么颜色。营造了I清新、宁静、充满生别的氛围。“如酥”运用画],写出I春雨的

互圜。“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草因雨而绿,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早春美景。

2.三四句运用卜*比|手法,将象征大地春回的淡远春色和晚春满城处处烟柳进行对比,

突出早春景色的|可爱|。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和赘叹之情。

7.《西江月》辛弃疾(南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大意】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

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

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较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

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

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主旨】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赏析】

[上阕的一二句运用|动静结剧的表现手法,生动活泼,给人以丰富的美的享受。作用:一

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

,静。三产句从|嗅觉而阮画来捕捉景物特征,从侧面烘托[丰收在望从中流露出词人|热爱农

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2.下阙写雨,而上阕写晴,场景变化但过渡自然。“蛙声一片”已透出天将有雨的信息;

而七八个星、两三点雨,正式天气突变的开端。词人在山道上冒雨前行,旧时茅店忽然出

现在眼前,心中的惊喜可想而知。

8.《秋词》刘禹锡(中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大意】自古以来每逢到了秋天人们总是在悲叹秋天的凄凉寂寞,我却认为秋天要比春天

更胜一筹。在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鹤推开云雾冲上九霄,这就将我的诗情引到蓝天之上。

【主旨】

1.歌颂秋日壮美的景色。

2.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奋发进取的豪情。

【赏析】

1.一二句中“悲”字写尽历代诗人逢秋之心境,为下文诗人写出与众不同之笔尽其所能。

“春”字点出富有朝气,充满生机与活力,恰与前句的“寂寥”形成鲜明比照,一下子放

射出诗人乐观向上的心态,不因秋景之衰而气竭,也不因仕途的不顺而自馁。

2.三四句描绘了鹤飞冲天的动人图景。借景抒情,写了开阔明丽之景,同时托物言志,用

鹤来表达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激发读者的凌云壮志。

9.《迢迢牵牛星》(东汉)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大意】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

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什么花样,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只隔

了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两相界离相去也没有多远。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脉脉

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

【主旨】表达了对恋人不能相守的同情和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赏析】

1.一二句写诗人仰望星空所见的景象: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在银河两岸如同一

对恋人隔河相望,以第三者的眼睛观察他们夫妇的I离别之苦I。医珂“迢迢”"皎皎”形容

星星又远又亮。

2.以下几句直到末尾是以织女星为中心展开眄阑:第三四句写她虽然整天在织,却织不成

匹,因为她心里悲伤不已。一个“弄”字。|叠司“纤纤”形容素手的柔长,“札扎”模拟

织机的声响。弄字是玩、戏的意思。织女虽然伸出素手,但无心于机织,只是抚弄着机杼,

泣涕如雨水'"-样滴下来,写出人物内心的痛苦。

3.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此处“河汉”即天河,是封建礼教的象征。“盈盈”形容织女,

表现其仪容之美好亦映现于河汉之间。“脉脉”描写含情注视的神态。“脉脉不得语”是说

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深情凝望,多少思念尽在不言中。通过“皎

皎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等景语的衬托和渲染,情景交融|,来达到抒发情感的

目的。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盛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大意】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主旨】1.抒发了诗人对朋友被贬职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心;2.对友人去偏僻荒凉之地的

担忧之情;3.对远行的友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1.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寓情于景,

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2.次句叙事。“闻道”,表示惊讶惋惜。“过五溪”,可以想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三

字看似平淡,其实内含悲痛之意。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一句运用|拟人手法,想象奇特明月仿佛也有

了人性,能将诗人的思念和同情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

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福|。

七下古诗鉴赏

11.《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盛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大意】早晨,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丛林。竹林中弯弯曲曲的小

路,通向幽静的地方,僧人们的房舍掩映在花草树林中。山光的明净使鸟儿高兴,潭水空

明清漱,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大自然的一切声音此时都静寂,只有钟磬的声音在空

中回荡。

【主旨】抒发了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赏析】

1.首联落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一个‘‘人"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修园,

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I勃勃生机I给刻写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

2.颔联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

硬的景色。“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一套弯弯

曲曲的小径通向远方,远处花木扶疏,一座禅房在花木丛中若隐若现。

3.颈联描写出大自然万物和谐的景象。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悦。“空”

字是''使……空”之意,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

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向往自由:心境如止水“潭影空人心”更进一步表现了

作者在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泵厂

4.尾联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以静写动,|以动衬静,映衬山寺万

籁俱寂的宁静气氛。也表现了一心向往佛门清号的心情]

以上六句,诗人抓住山寺中独特的景物,运用了|以静显静,以动显静|的表现手法,塑造了

一个|幽深静寂、安详和平、自然高远|的境界。

12.《登岳阳楼》杜甫(盛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大意】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等上了岳阳楼。雄阔壮观的大湖,将吴楚分

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浮于其上。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

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

【主旨】1.对洞庭湖壮丽景色的赞叹之情。2.对亲人的思念。3.漂泊在外的孤独之情。4.

忧国忧民的情怀。

【赏析】

1.首联叙事,以“昔闻”“今上”紧扣湖与楼的关系,登上岳阳楼观赏洞庭湖的胜景。

2.颔联是写景,既是实写,又寓画到。从楼上望去,洞庭湖把祖国东南之地从中分为两半;

水天相连,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一“牛”-“浮”运用阿I的手法,把洞庭湖

气象描写得无比|壮阔而又至苏]“日夜浮”三字,下得深沉,寓情于景,隐含自己长期飘

泊无归的感情。被誉为描写洞庭湖的千古绝唱。能够与之比美的,只有孟浩然《望洞庭湖

赠张丞相》诗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颈联和尾联是抒情。眼观浩荡烟波,想到自己犀口无亲|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

而落得如此境地,皆因|战乱未平,国家多难

13.《蝉》虞世南(唐代)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大意】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

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主旨】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赏析】

1.第一句运用叵列的手法,暗示自己的显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质。“饮清露”屋祠人的品格

高洁。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

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和力度。“疏”字,写梧桐枝干的高挺清

拔,既让人感到“流响”的易于流传,又与末句“秋风”呼应。诗人以“蝉”自比,则其

鸣声也就不同凡响。

2.第二句:引发的议论。|借物抒怀只有地位高而品格也高,他发出的声音影响才大,不

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居高”的“高”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指岬所居的

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以之比人,不光是地位高,品格也高。“自”

“非”,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

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14.《孤雁》杜甫(唐代)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大意】一只离群孤雁,不想饮水,不肯进食,只是低飞哀叫,思念追寻它的同伴。昔日

的同伴都在云端里飞得很远了,谁会同情我这个形单影只的失群孤雁呢?孤雁边追边望,

望尽天际,似乎又望见了同伴的身影;追飞不及,心中哀伤不已,好像又听到了同伴的呼

叫声。野鸦不解孤雁心情,只顾自己鸣噪不停。

【主旨】

1.表达的是乱离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2.诗人对同伴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

【赏析】

1.首联:不饮不啄,思念、追赶同伴,这是多么执着的精神。

2.颔联:次联意境开阔,“谁怜”采用丽],同伴都飞远了,谁同情我这只孤雁呢?诗人

胸中的情感滚滚流出:“我和孤雁一样,又有谁来怜惜我呢?”诗人与雁,物我交融,浑

然一体。

3.颈联:深切地写出失群者的心情,诗人对同伴、亲人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

4.尾联:以野鸡匠司孤雁,表达了诗人的爱憎之情。诗人既以“孤雁”匣耳那么“野鸦”

则是殛一些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

15.《鹏鸽》郑谷(唐代)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大意】鹉捣在温暖的烟色荒地上面嬉戏,只见他们五彩斑斓的羽毛那么整齐;看它们的

行动举止,类别与平日活泼的山鸡相像。天空阴沉雨水淋漓的时候,从巴丘湖,洞庭湖东

南湖边的青草地上经过;黄陵庙花瓣飘落,只听鹉坞的啼叫声音。身在异乡的客人刚一听

到鸣叫,就不由自主抬起手臂,听任泪水沾湿衣袖;美丽的女子刚一听到鸣叫,开口唱和

一曲充满相思情意的《山鹉鸽》,青黑色的眉毛黯然低垂。宽阔的湘江上弱鸿叫声此起彼

伏,同是不幸境遇的人们的情怀水乳交融;茂密的竹林丛中深处鹃坞寻找温暖的巢穴,夕

阳就要落山,带来悲凉的苦意。

【主旨】L表现鹏鹃啼声哀怨凄切。2.抒写游子的乡愁旅思。

【赏析】

1.首联:写鹃鸿的习性和形貌特征。

2.颔联:际函函,“雨昏”“花落"点染环境,形成凄迷意境、伤感氛围。“青草湖”

“黄陵庙”更可勾起读者对屈子怀沙、湘妃过竹等历史传说的国到。游子在此景此境中定

会备感其声之哀怨凄恻。

3.颈联:“乍”“才”两个厘词,写出鸽坞啼声之感动人心;“征袖湿”“翠眉低”以人

的感受|烘托画鸽啼声之悲。

4.尾联:引起游子浓重的乡愁旅思。“相呼相应”既明写鸥鸽对啼的特性,又暗指游子、

佳人的心灵呼唤。

16.《采莲曲》王昌龄(唐代)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大意】绿罗裙融入荷叶仿佛一色裁剪,荷花与采莲女的面容相映争艳。那么多莲舟荡入

池塘都看不见,听到歌声才觉察人在荷塘采莲。

【主旨】

1.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2.表现出采莲女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3.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清新优美的意境。

【赏析】

1.第一句:叵|的手法,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

的整体。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

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

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

2.第二句: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这种感觉使人

惊奇、惆怅。“闻歌始觉有人来“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令人宛见十亩莲

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

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

总结:向、开、入、闻、觉、来,一连串丽展现出采莲女在田田荷叶和艳艳荷花中若

隐若现、忽出忽没的生动画面,画面上还响着欢快的采莲歌声,把人引入一个清新优美的

意境之中。

17.《莲叶》郑谷(唐代)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大意】船儿前行,河水溅起,参差的绿荷在荡漾,倚在船边的栏杆旁,风一阵阵的吹来,

摇动着一柄柄荷叶,送来缕缕清香。要多多感谢那些浣纱的女子,她们没来采摘荷叶,这

样,在雨中,荷叶还可以遮盖戏水的鸳鸯。

【主旨】

1.“浣纱人”内心微妙的情感变化,写出他们心灵美好,向往美满幸福生活。

2.表现人们对莲叶的喜爱。

3.表现莲叶内在品质的高尚。

【赏析】

第一句:直接描写莲叶色彩和形象。“水溅”而满河的高高低低的碧绿的荷叶呈现了动态

之美。

“倚槛”而望。在风中,荷叶摇曳多姿;在风中,荷叶送来了沁人心脾的缕缕清香,

这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致。

第二句:“多谢浣纱人未折”侧面写出人们对莲叶的喜爱。:透露出“浣纱人”内心微妙

的情感变化,写出他们心灵美好,向往美满幸福生活。荷叶在雨中为美好事物的象征——

鸳鸯遮风挡雨,进一步体现莲叶内在品质的高尚。

总结:小诗意境优美,句句是画,它由舟行荷塘图、风摇荷叶图、荷塘浣纱图、鸳鸯戏莲

图组成,这组画面生机盎然、充满诗意画意。

18.《赠荷花》李商隐(唐代)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菌药,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大意】世间的人们对待花和叶态度不一样,把花栽入金盆把叶子变成尘土。只有荷花是

绿叶红苞相配相映,荷叶的舒卷,荷花的开合,全凭自然。荷花荷叶长期互相辉映,荷叶

减少,荷花衰败,令人愁苦难当。

【主旨】

1.表现出荷花既能同荣、又能同衰的坚贞不渝的品质。

2.吟咏荷叶荷花“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

3.歌颂荷花能荣衰相依,实则表达了自己渴求知己、寻觅政治依托的心声。

【赏析】

1.第一句: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命运。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他们的“不相伦”

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

2.第二句:吟咏荷叶荷花“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任天真”,

既是写花,又是写人。以花性写人性,立意新奇。“任天真”侧重表现共荣。

3.第三句:进一层写荷花的“天真”之处,“任天真”侧重表现同衰。与上一句互补互

承,从正反两方面完成地表现出荷花既能同荣、又能同衰的坚贞不渝的品质。

19.《白莲》陆龟蒙(唐代)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大意】她不施脂粉,常受艳丽的红莲欺凌,这样淡雅高洁的花,真该开在瑶池仙境。

看她淡漠无情,有谁知道她的无穷幽恨?秋天清晨她摇摇欲坠,正当月晓风清。

【主旨】

L赞美白莲清逸绝俗的意态,咏赞白莲的淡雅高洁、出污泥而不染。

2.抒写白莲内心的幽恨,流露出诗人在隐居中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情怀。

3.白莲被当做所弃的隐君子的颤

【赏析】

1.第一句:忸囚的手法,艳欺”一句生发新意;然而它并没有黏滞于色彩的描写,更

没有着意于形状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赞美白莲的淡雅高洁、出污泥而不染。

2.第二句:叵囚的手法,最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

栩栩如生。“月晓风清”的幽静清新的环境来衬托白莲清逸绝俗的意态,抒写白莲内

心的幽恨,表现了白莲独具的个性气质。

20.《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大意】风雨把春天送归这里,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已经是冰封雪冻最

寒冷的时候,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

梅花虽然俏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等到百

花盛开的时候,她将会感到无比欣慰。

【主旨】

1.赞美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

2.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

3.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乐观豪迈之情。

4.表现自己和共产党人不会向任何敌人和困难屈服低头的决心,能够战胜任何敌人和

困难的信心。

【赏析】

1.第一句:叙述季节的变化,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春归”“春到“陈祠着政治膨

势的变化发展。“飞雪迎春到”也体现了词人对形势发展的预测和对胜利充满信心。

2.第二句:“已是悬崖百丈冰”形象地变现梅花开放的冰雪环境,运用秤)的手法突

出梅花在这样百丈坚冰的时节开放的难能可贵,表现梅花的不畏严寒。|以冰雪衬托梅

花,以梅花象征革命者。

“俏”,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象征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

3.第三、四句:“山花烂漫”,也是丽的手法,表现梅花崇高的精神境界。

补充《卜算子•咏梅》陆游(宋代)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大意】驿亭之外的断桥边,梅花自开自落,无人理睬。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

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

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主旨】

作者|以梅自喻运用似物言志卜叵国的手法,表现出陆游标格孤高,决不争宠邀媚、阿

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馋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赏析】

1.第一句:词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

2.第二句:“独自愁”,与上句的“寂寞”相呼应。“更著”写出了梅花的艰困处境,然

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

3.第三句:“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从侧面讽刺了群芳。草木无情,花开花落,是

自然现象,说“争春”,是暗喻人事。“妒”,则非草木所能有。这两句表现陆游标格孤

高,决不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馋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4.第四句:“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作者的目的不是

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说,是愉图,是陋,是为了突出

“只有香如故”,香气一丝一毫也改变不了。

补充比较两首《卜算子•咏梅》

相同点:

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

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

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尚品格。

4.两位都以梅花自比。

不同点:

1.词中梅花形象不同。陆游笔下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尽管也保持其高洁的情怀),

象征了屡受排挤打击的主战派。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是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她象征

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共产党人,表现了中国革命者在面临巨大困难的时候坚贞不屈的

斗争精神。

2.两首词的感情基调不一样。毛泽东的词,感情基调积极乐观,充满信心;陆游的词低沉

孤高。

21.《观刈麦》白居易(唐代)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士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大意】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里人们加倍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

麦已成熟发黄。妇女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饮料,互相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

人送去,收割小麦的男子汉都在南冈。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又有一个贫苦妇女抱着孩子,在割麦

者旁边拾取散落的麦穗,放入左臂上挎着的一只破筐。听他们互相诉说:“因为缴纳租税,

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填填饥肠。”听到这话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我有什

么功业德行,却不从事农耕蚕桑?一年领取三百石米的薪俸,到了年底还有余粮。想到这

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主旨】

表达了作者对饱受租税剥削的贫苦的农民的同情,自身无所作为的惭愧。

【赏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开头交代小麦成熟的季节,引出下

文麦收的忙碌、辛苦。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通过妇女和儿童的后勤服务体现“五

月人倍忙”。

足蒸暑士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写事与心理相统一,实写作者观看

到的刈麦场景,并对刈麦者的心理加以刻画,揭示农民为了收割麦子而甘愿吃苦耐劳的美

德以及令人同情的艰难处境。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展示了一幅特写的心酸情景,一只

破旧的框子,体现了妇人的贫穷,只能抱着孩子来到别人田里捡麦穗。。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通过人物对话回答了一个疑问:农

民辛勤劳动,为什么还这么贫穷?原来是租税剥削太重造成的!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官吏的

舒适富裕与农民的辛劳贫困形成叵耳。诗人|触景生情|,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宋代)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大意】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把烤牛肉分

给部下饱餐一顿,季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

备出怔。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多想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

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只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主旨】

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

国、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赏析】

1.第一句:喝醉了酒却还要挑灯看剑,说明作者虽已隐居乡间,但心中仍在忧虑国事,不

忘战斗生涯。“梦回二二支诉我们以下描写的战争场面不过是作者旧梦重温。

2.第二句:三、四句叵画,描绘战争爆发前的情状,分牛肉犒劳出征的将士,演奏北强乐

曲激励人心。“秋点兵”的“秋”,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

的气氛。

3.第三句:这两句与上阕“沙场秋点兵”是贯通的。将军点兵出征,率领铁骑飞驰敌阵,

弓弦雷鸣,万箭齐发,场景壮观而激烈。从“吹角连营”至“霹雳弦惊”,形成连续的战

争画面。

4.第四、五句:既体现了作者的雄心壮志,也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23.《使至塞上》王维(唐代)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大意】朝廷的使臣将到边防慰问,轻车简从,行进在居延地区。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

外,秋天归来的大雁已飞入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上空。烽火台上燃起的一道孤烟在广

阔的沙漠上冲天而起,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落日之残红。在箫关遇到侦查骑兵,报告都护

正在前线大破敌军。

【主旨】

表达了作者对边塞雄奇壮阔景象的赞叹之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赏析】

1.首联:紧扣题目“使至塞上”,交代自己这次出使的任务时“问边”,已到的地界是“塞

上”居延。

2.颔联:实写塞上秋景,也是以蓬、雁叵画。游子见枯蓬随风飘荡,会产生身世浮沉之感;

望秋天大雁南飞,常引起乡思之愁。

3.颈联:描绘出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光。直:写出孤烟之高;圆:写出落日之低。这两

个词凸显大漠、长河地区的平旷、开阔。

4.尾联:写途中得知军情,充满雄豪之气,显示出一位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24.《黄鹤楼》崔融(唐代)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大意】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

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

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主旨】

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寂寞、惆怅之感,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赏析】

1.首联、颔联:从传说落笔,为黄鹤楼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仙人已去,此地惟余空楼一

座;千年以来空中徒有白云飘荡,黄鹤却不再返回。诗人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寂寞、

惆怅之感。

2.颈联:转写登楼所见之实景,引起日暮怀归之想。

3.尾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愁思,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

25.《归园田居》陶渊明(晋代)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大意】在南山脚下种了块豆子地,杂草长得很茂盛,而豆苗稀稀拉拉的,于是早起晚归,

早田里锄草。狭窄的山路旁草木长得很高,露水把衣服都溶湿了。衣服沾湿了又有什么可

惜的呢?只要称了心愿就好。

【主旨】

表达了诗人喜爱园田、厌恶官场、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

【赏析】

1.首联、颔联:诗人躬耕田亩,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把平凡的劳动生活写的富有诗意、有

趣,以劳动为乐,使人读来感到亲切有味。“带月荷锄归”一句,最为精彩,描写劳动归

来的诗人,在皎洁的月光下,肩抗一把锄头,穿行在草木遮掩的山路上,这是一幅多美的

月夜归耕图!

2.颈联、尾联:作者的“愿”是什么呢?表层:是为多收些豆子,辛勤耕耘当然期待丰收;

深层:指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八上古诗鉴赏

26.《春望》杜甫(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大意】国都已被叛军攻破,祖国山河依然存在。春天的京城,满眼是繁密的杂草树

木。感伤时事,看到鲜花反而落泪;久别家人,听到鸟鸣反而心惊。战火直到如今春

深三月仍连续不断,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头上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

不住了。

【主旨】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赏析】本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怀,折射出安史之乱的历史事件。全诗围绕“望”,

写了作者望到的景象。

1.首联:“破”描绘了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

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

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人烟稀少的冷寂荒芜的景象。

2.颔联:“溅”“惊”是遢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颔联陵困于花鸟,在景中寄予无限的伤感之情。这里诗人脚悲情融于乐景更加重了

悲的抒情色彩。

3.颈联:“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得。真切的表达了战乱中人思

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4.尾联:“搔”,|动作描写|,写出了诗人无法排解的忧国思家之情。这一抓挠,却又

徒增发短衰老之叹。

27.《泊秦淮》杜牧(唐代)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大意】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水面,月光映照着水边的沙滩。夜晚船在秦淮河上停泊,

与岸上的酒店靠得很近。歌女不知道南朝亡国的怨恨,隔着河还在唱《玉树后庭花》。

【主旨】诗人听到歌女唱陈后主时流行的歌曲,不禁触景生情,感慨万端,写下此诗,以

抒发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赏析】

1.第一句:两个“笼”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

的画面,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寄托了诗人的忧愁和感伤。

2.第二句:点明时间、地点,在结构上起枢纽作用。

3.第三、四句:运用|典故,借古讽今讽刺了只顾贪图个人享受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

唐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犹”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

世风的愤恨之情。

28.《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南宋爱国诗人)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大意】僵直地躺在偏僻的山村,不为自己的处境哀愁,还想着为国家守卫边防。深

夜睡在床上听着风吹雨打声,梦中又来到铁骑飞越冰河的战场。

【主旨】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欲望。

【赏析】

1.第一、二句:“僵卧孤村”描绘了诗人年老久病,无所作为的处境。“不自哀”笔

绛一转,引出下一句“尚思为国戍轮台”。可见,把金人赶出国土,使国家恢复汉唐

时的强盛,一直是他梦寐以求的愿望。

2.第三、四句:“风吹雨”照应了诗题,把现实和梦境结合起来。|一语双关|,既指现

实天气中的风雨,同时窗外的风雨声与战场上的马蹄声很相似,又象征着国家局势的

动荡不安,引出了下一句。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想为国戌边,不忘抗战报国。

29.《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大意】艰苦的生活经历是从读书做官开始的,以薄弱的兵力与元军苦战了四年。大宋江

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一生时起时落,如同水中被雨打的浮萍。去年在

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叹孤苦零丁。自古以来人活在世上谁能不死?

留得这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

【主旨】本诗将个人的经历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显得慷慨悲壮,正气凛然。诗人慨叹

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赏析】

1.首联:“辛苦遭逢”“干戈寥落”,这么多年来吃尽千辛万苦,包含了诗人很多的辛酸

和遗憾。

2.颔联:以形象的叵面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风飘絮”比喻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

那被风吹散柳絮,国家败局的命运,已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个人的命运,诗人的一

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这两个比喻形象贴切,给人以悲怆辛酸之感。

3.颈联:利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抒写诗人忧虑不安的心情,极为巧妙、新奇。

4.尾联: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成为爱国志士激

励民族气节的警句名言。

30.《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唐代)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大意】三秦之地拱卫着都城长安,从这儿遥望风烟迷蒙的岷江五大渡口。我与你都充满

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

天涯海角也好似亲密近邻。(我们)不要在分手的路口,像青年男女那样(让泪水)沾湿佩

巾。

【主旨】这首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与知己的惜别之情,

同时,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赏析】

1.首联: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第二句点

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

来。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锁

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2.颔联:诗人劝慰友人: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

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远走天涯,举目无亲,更觉惆怅,作者在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

的悲凉和孤独之感。

3.颈联: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

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显得气象阔大,志趣高远。这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

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4.尾联: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足

见情深意长。

31.《己亥杂诗》龚自珍(清末)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大意】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

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

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主旨】抒写了诗人辞官离京时忧虑、怨恨及失落的心境。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

着追求。以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然前途坎坷不畅,也不忘报国情怀。

【赏析】

1.第一、二句:抒写了诗人辞官离京时忧虑、怨恨及失落的心境。“浩荡”形容愁思无穷

无尽。

2.第三、四句:运用新奇的画],|移情于物“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殛],

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以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然前途坎坷不畅,也

不忘报国情怀。

32.《望岳》杜甫(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大意】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造物者给

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

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

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主旨】1.赞美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2.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3.表现了诗

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赏析】全诗紧紧围绕诗题中的“望”字着笔,依次写了(远望、近望、凝望、展望)的

情景。

1.首联写出了远望中的泰山的山势。

2.颔联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钟”运用初q写出了泰山的神

奇秀丽;“割”运用区里写出了泰山的高峻绵长。

3.颈联写凝望之景。意思是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为之荡漾,归鸟进入眼帘,

时已薄暮。

4.尾联“一览众山小”化用“登泰山而小天下”既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

的壮志和毅力。尾联具有象征性和启发性,既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

志和毅力,也表现了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大意】走在西湖边。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水涨潮时刚好与堤齐平,白云

重重叠置,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谁家新

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一些多彩缤纷的春花(野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

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爱漫步在西湖东边欣赏美景,欣赏得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

杨柳下迷人的断桥白沙堤。

【主旨】1.以“行”为线索,以“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西湖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

悦之情。

【赏析】

1.首句点明春游的起点。次句写诗人瞭望湖面。

2.颔联从动物(俯视)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争暖树”“啄春泥”说明天气乍暖还寒,写

出了春光给自然界带来的活力。

3.颈联“渐欲”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之意。

34、《登飞来峰》王安石(北宋)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大意】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

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主旨】1.表现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2.启

示: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

方法,使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赏析】

1.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图画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2.第二句巧妙地里可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

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鸡鸣日出是传闻之景,同时也是诗人美好前程的厄国。

3.第三、四句“浮云”既是实写,也国当时的保守势力。“最高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

最高层,实则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35、《雁门太守行》李贺(唐代)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大意】敌军似乌云压向城垣,城垣似乎要被摧垮,但是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

阳光照射在铠甲的鳞片上,金光闪闪。悲壮的号角在深秋的填空中弥漫。边塞的泥土在紫

色晚霞映衬下犹如胭脂凝成。救援队的半卷红旗,向易水畔进发,夜袭敌军。夜里浓重的

寒霜,连战鼓也擂不响。为了报答国君的信任和重用,我们愿意手操宝剑为国血战到死!

【主旨】L歌颂了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赏析】

1.首联运用|夸张和比喻|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

严阵以待的情形。“黑云”和“日光”是想象之词,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及

形势。

2.颔联描绘激战中壮美的边塞风光,创设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3.颈联表现了将士们的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重”“寒”“不起”,突出天气的严

寒和气氤的紧张凝重。

4.尾联引用了战国时燕昭王筑黄金台、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的便阂。

36、《别云间》夏完淳(明末)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大意】三年来戎马隹傅颠沛流离四方,今日反清事泄身陷罗网。风光无限的山河都在流

泪,谁说过天地是宽阔无边的呢!我已经知道即将面对死亡,却依依难舍生我养我的故乡。

我死后不屈的魂魄仍将归来,看到后继者高举战旗让它在空中飘扬。

【主旨】1.抒发了远宦思乡之情。2.诗人对动乱时代的苦闷感受。

【赏析】L表现了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2.对家乡亲人的无限热爱和依恋。3.表现作

者视死如归的精神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1.首联“又”充满感叹之情,显得极为悲苦。

2.颔联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作者看到大好河山陷入敌手的极度悲愤。

3.颈联、颔联情感由悲而壮,显示了诗人冲天豪气。

八下古诗鉴赏

37、《闻雁》韦应物(唐)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大意】故乡遥远,模糊不清,不知道在哪里啊?归家的思绪无穷不已,悠然不尽。在淮

河南部的夜晚下着冰冷秋雨,我听到由远而近的大雁叫声。(萧条凄清的基调)

【主旨】1.抒发了远宦思乡之情。2.诗人对动乱时代的苦闷感受。

【赏析】

1.第一句直抒胸臆,一个“渺”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哀、凄凉。

2.第二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无限低徘徊怅惘之情。“方”字透出归思正浓,为第三、

四句蓄势。

3.第三句点明地点和季节。其中“秋雨”以绵绵不绝、淅淅沥沥的雨来衬托诗人一言难尽

的愁思,渲染了一种萧瑟、凄清的气氛。

4.第四句“高”字更体现出诗人的孤独。诗到此戛然而止,留下广阔的空间,让读者回味。

38、《池鹤》白居易(唐)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鸿旗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大意】在高高的竹笼前没有自己的同伴,在乱哄的鸡群却有着自己的风度。低下头怕丹

砂落下,晒翅的时候担心白色的短尾消失。转眼看到鸩鹏觉得它毛色污浊,又讨厌鹦鹉的

叫声太谄媚。对风鸣唳想的究竟是什么呢?惆怅地望向青青的田野和天之遥的云水之间。

【主旨】1.抒发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现实社会的不满。2.诗人对闲适的田园生活向

往而不可得的无奈。

【赏析】

1.首联突出鹤的生活环境与众不同,在高高的竹笼前找不到自己的知音,在庸俗的鸡群还

凸显着自己的风度和节操。

2.颔联写鹤的外形特征,写出鹤的色彩美。“恐”“疑”戚囚手法展现鹤的清高孤傲,不愿

意对世俗妥协的形象。

3.颈联时比|反衬,突出鹤的风姿和不事权贵的品格,表达作者对邀宠献媚的行为的痛恨。

4.尾联设问,一个“怅”字,抒发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诗人对闲

适的田园生活向往而不可得的无奈。

39、《迎燕》葛天民(宋)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大意】在近已咫尺的阳春三月里,有这么一户的普通老百姓家里。为了迎接新来的燕子

飞入,都没有放下昔日的门帘。一场春雨后燕子的翅膀上沾着丝丝的雨滴,土地里散发出

一股淡淡的泥巴香味里面还混杂着雨滴砸落的花瓣。燕巢早已筑修好了,连小燕子都长大

了,一人家一燕家两户家庭相伴着又度过了一个美丽的年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