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2-河南、广东等省2025届高三历史4月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主见人性本善,而荀子则主见人性本恶。在人之本性问题上两位大儒的看法是对立的。对此有关评价,恰当的是A.孟子善意看待人,强调外在约束教化成功B.荀子冷峻看待人,信任内在修为自我完善C.孟子立足于仁政思想,强调王道以德服人D.荀子从现实人心人手,力主霸道以力服人【答案】C【解析】【详解】孟子、荀子都是战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仁爱、重视礼教这一根本问题上是一样的。孟子立足仁政思想,强调王道以德服人,C正确;孟子善意看待人,信任内在修为自我完善,A解除;据所学可知,荀子冷峻看待人,强调外在约束教化成功,B解除;荀子强调的是用礼仪教化维持贵贱有序的等级,而不是力主霸道以力服人,D解除。故选C。2.宋金对峙时期,北人大量南迁,他们与南方人民一起,共同促成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最能支撑宋金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这一历史结论的是A.“苏湖熟,天下足”,苏湖一带成为天下粮仓B.中唐时扬州-派繁华景象,成为全国经济中心C.景德镇是瓷都,质量和工艺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D.临安人口达到150万人,是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答案】A【解析】【详解】要证明宋金时期经济中心完成了南移,关键在于是否具备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农耕社会重要的产业是农业,苏湖地区农业发达,成为天下粮仓,可见经济重心已在南方。A正确;中唐时期的时事不能作为宋金时期经济旺盛的证据,B解除;虽然景德镇瓷器名列前茅,但相比发达的农业,稍显逊色,C解除;材料未涉及临安和北方作对比,不能证明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D解除。故选A。3.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终结于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明代设立内阁,奉旨办事。雍正七年,因对西北用兵起先设立军机处,慢慢取代了内阁。高校士成为了名誉职务,军机大臣更有实权。结合所学学问可以推断A.内阁其实就是明代决策机构 B.军机处是清代中心一级政府C.宰相制废除后相权随之消逝 D.废除宰相制后相权弱而未亡【答案】D【解析】【详解】相权与君权是冲突里的统一体,二者共存亡,所以出现了宰相制度废除后,又有了地位等同于宰相的内阁等机构。D正确;依据材料“奉旨办事”来看,决策权驾驭在皇帝手中,A解除;据所学可知,军机处只能跪拜笔录,事实上是皇帝的内廷机构,B解除;内阁、军机处的存在证明相权只是遭到了减弱,没有随之消逝,C解除。故选D。4.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学问体系,强调试验数据及其结果的重现性,是在人们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是实践阅历的总结。依此推断下列,属于科学发觉范畴的是A.张衡创制地动仪成功测出千里外地震B.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蔡侯纸”C.祖冲之计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7位D.毕异独创了胶泥活字印刷术【答案】C【解析】【详解】圆周率的发觉不仅具有‘试验数据及其结果的重现性’,而且揭示出圆面积计算的客观固有规律,属于科学发觉范畴。C正确;地动仪、‘蔡侯纸’、活字印刷术未揭示固有的规律,属于科技独创,不属于科学发觉,ABD解除。故选C。5.公元1895年4月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之后最为严峻的不同等条约。能为这一历史结论供应依据的是A.割让辽东、台澎澎湖列岛给日本,面积不是最大但对中国危害很大B.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超过《南京条约》签订以来近百年赔款之和C.日本轮船可上溯长江到达重庆府,使日本侵略势力独入中国西南腹地D.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导致列强起先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答案】A【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日本割让辽东半岛导致后来发生三国干涉还辽,继而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陷入严峻民族危机之中。A正确;《辛丑条约》赔款数量超过了《马关条约》,B解除;其他国家可凭借片面最惠国待遇特权到达重庆,‘独入’的说法错误,C解除;《南京条约》后已有私自设厂的,‘起先’的说法错误,D解除。故选A。6.年头不清的报纸上有这么一段文字: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统辖。这段文字表明,此时中国共产党将A.与时俱进,变更二大奋斗目标 B.捐弃前嫌,与国民党联合执政C.停止反封建,与地主阶级合作 D.大局为重,与国民党党内合作【答案】C【解析】【详解】国民党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代表,材料反映了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因此实质上就是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合作。C正确;此时共产党仍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未完全变更二大目标,A解除;这次合作未与国民党组成过联合政府,B解除;国共其次次合作实行的是党外合作,D解除。故选C。7.下图是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照片图样,最醒目的是“麻城建国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的报道。对此报道相识正确的是A.可以实证当时浮夸风盛行,有史料价值B.早稻高产量纯属虚夸浮报,无史料价值C.可证明当时出现早稻高产,有史料价值D.探讨农耕技术第一手材料,有史料价值【答案】A【解析】【详解】人民日报对早稻高产的新闻体现的是对当年全国上下“虚浮夸报”成风的历史现象,作为史料却大有证明价值。A正确;此报道可以探讨当年浮夸风,有确定的价值,B解除;报道中的高产不是客观实际,不能当成史料证明当年高产,C解除;这种浮夸报道对农耕技术探讨毫无意义,D解除。故选A。8.下表是1952-1978年间我国各部门占国民收入份额的变更(%)——(资料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2)》)这一国民收入份额的变更,表明我国这一历史时期A.工业化进程较快速 B.农业生产严峻萎缩C.工业产值翻了一番 D.第三产业不断倒退【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来看,工业所占比重大幅度的增长,结合表格时间,可以得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化进程较为快速。A正确;表格数据是所占百分比,不是产量数据,B解除;工业所占比重增加不代表产值翻了一番,C解除;第三产业比重削减不代表总值削减,且过程是不断起伏的,而不是始终削减,D解除。故选A。9.作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古代罗马法在理念上闪烁着人性的光辉。闻名法学家西塞罗指出:“公正的基础是信诚,亦即对承诺和契约的遵行和守信。”查士丁尼提出:“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恳,不损害他人,赐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关于罗马法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蕴含了启蒙运动的契约精神 B.确定法律是道德的集中体现C.明确了法律所要追求的目标 D.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同等理念【答案】B【解析】【详解】道德是一种自律工具,不具有强制性,而法律具有强制性,因此法律不是道德集中体现。B符合题意;法律是各方在自由同等基础上的守信精神,符合契约精神的理念,A不符合题意;材料“为人诚恳,不损害他人,赐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表明白法律所追求的目标和同等理念,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曾说:“欧洲不仅是支配和变更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英国历史发展的下列相识,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A.颁布《航海条例》,爱护海外贸易利益B.颁布《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C.领先工业革命,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D.建立广阔海外殖民地,成为日不落帝国【答案】D【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建立了广阔的殖民地,作为宗主国不仅是‘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处于对殖民地的支配和变更地位,符合材料观点。D正确;《航海条例》的颁布只是为了爱护英国自身利益,不涉及对外部的支配,A解除;《权利法案》只是确定了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不涉及对外部的支配,B解除;C强调的是英国领先完成工业革命,不涉及对外部的支配,解除。故选D。11.1921年3月苏俄政府起先实行新经济政策,农夫被准许在公开市场出售他们的农产品。农夫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限制了土地全部权,限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对该政策的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为斯大林体制产生奠定基础 B.允许局部的复原资本主义C.从今小农经济在苏俄占优势 D.促使社会主义在苏俄结束【答案】B【解析】【详解】允许雇工事实上是允许剥削,即允许复原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只允许小工厂雇工,因此这只是局部的复原资本主义。B正确;斯大林体制是在单一公有制基础上的高度集中的安排经济体制,与新经济政策不同,A解除;小农经济在十月革命前就在俄国占据优势,并非新经济政策的影响,C解除;该政策仍旧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不行能促使社会主义结束,D解除。故选B。12.展望2024年,德国总理默克尔将其定义为欧洲人捍卫多边秩序的一-年,她提到:“两次世界大战所留下‘血的教训’表明,国际合作的确定性正面临压.在符合我们自身利益的状况下,担当更多的责任。”对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欧盟各国的合作要建基于过去历史教训B.新形势下德国在欧盟合作中起主导作用C.多边秩序背景下欧盟各国难以独善其身D.为避开欧洲冲突欧盟各国应当紧密合作【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在符合我们自身利益的状况下,担当更多的责任”并结合所学可知,默克尔表示德国应当担当更多的责任,意味着德国在“国际合作”的欧盟中起主导作用。B正确;总结历史教训不符合材料主旨,A解除;材料只表述了国际合作的压力,不代表难以独善其身,C解除;材料主要反映了德国想要在欧盟中地位,并非仅仅是表达合作,D解除。故选B。二、非选择题(一)必做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华夷体系在东亚国际关系中发挥独特作用。它以听从和被听从为原则,往往是中国以“恩威兼济”之道,赐予各国经济上的好处,各国则出让部分的政治主权为代价。该体系强调利益的调和、以和平手段解决问题而不是斗争和利益的冲突。…古希腊和古罗马由于没有这种封贡制度,和四周的民族、国家间斗争不断,他们固执地用斗争来解决问题,最终导致希腊罗马统一的文明体的崩溃。——摘自曾磊《关于中国古代的国际关系体系——华夷体系的点思索》材料二二战结束后的十年里,几个世界性大事务都发生在亚洲(中国革命成功、朝鲜斗争、印度独立),可见地缘政治的重心已猛烈倾斜。亚太平洋地区的崛起动摇了大西洋作为国际力气中心的地位。——摘自陈奉林《从东亚区域意识到东方国家的整体崛起》材料三国际政治是国内政治的延长,国际政治格局的转变必定影响到一国外交战略的演化,外交战略的演化是以国家利益为基准的。——摘自孙静《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战略的演化》(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古代东西方处理国际关系方式的差异,评价中国古代“华夷体系”之得失。(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东亚太平洋地区崛起的主动意义。(3)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要概括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头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化及主要缘由。【答案】(1)差异:中国以利益调和与和平手段解决国家间冲突;西方常以斗争手段和利益冲突解决国家间冲突。得失:得—利于维护东亚和平;推动东亚经济沟通;促使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失—以听从和被听从为原则,使国际间主权不同等,难以避开斗争;使东亚国家缺乏同欧美同等交往的实力;近代面对西方列强侵略而被动挨打。(2)主动意义:变更了以欧美为中心的发展格局与权力结构;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有利于东亚地区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各地区间文明成果的沟通;推动人类文明多样化的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3)演化及缘由:第一阶段: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头末,实行向苏联“一边倒”战略。缘由:美苏“冷战”;美国遏制新中国;苏联帮助新中国;中国要巩固政治独立;中国经济建设须要有利的国际环境。其次阶段:从20世纪50年头末到20世纪60年头末,实行反帝、反修战略。缘由:美苏争霸;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未改善;中国团结第三世界【解析】【详解】(1)“差异”:依据材料“体系强调利益的调和、以和平手段解决问题而不是斗争和利益的冲突”来看,中国以利益调和与和平手段解决国家间冲突,依据材料“和四周的民族、国家间斗争不断,他们固执地用斗争来解决问题”来看,西方常以斗争手段和利益冲突解决国家间冲突;得失:在得方面来说,依据材料“强调利益的调和、以和平手段解决问题”,可知这有利于国际间的和平,有利于国际间经济文化的沟通,材料中中国“发挥独特休用”,且“以听从和被听从为原则”,中国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必定是主要的,因此有利于形成中华文化圈,在失方面来说,依据材料“以展从和被听从为原则”,可知国际间的关系是不同等的,而不同等的结果就是难以避开故争。长此以往,也会导致东亚国家缺乏主权同等的意识,不利于近代与西方殖民侵略者的斗争。(2)依据材料“亚太平洋地区的崛起动摇了大西洋作为国际力气中心的地位”来看,这意味着原有的平衡或格局被打破,欧美独大的形势有了变更,对内而言,东亚地区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助于和世界范围内更多的经济文化进行沟通,最终推动人类文明的多样化。(3)在对待美国的问题上,始终是反美,不存在变更。关键是对苏联看法的变更。建国初期由于美国封锁而苏联帮助,中国实行一边倒向苏联的外交战略。50年头末,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渐渐恶化,乃至反目成仇刀枪相见,所以,中国在反美的同时又反苏。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那个时候起先,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强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19世纪末世界科技经济中心渐渐从英国向美国转移。据统计,该工业大国(指美国)在1870年至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690万增加到1500万。1900年,每一万人口中平均有高校生31.4人,把其他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依据同一比例,德国有8.3人,法国有7.6人,英国只有6人。其次次工业革命,英国虽然也有一些重要的独创,但内燃机、柴油机、发电机、电动机等的独创和改进,大部分却是德国人干的;而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泰罗制”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式,则是由该工业大国独创的。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及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整理材料三19世纪后期是美国移民数量急剧增长的时期,涌入美国的各国人民形成了连绵不断的移民洪流。这些移民来自欧洲、亚洲、非洲和拉美等地,其中绝大多数来自欧洲他们不仅为美国工业化和西部开发供应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技术,从而大大加速了美国工业化和西部开发的进程,而且丰富了美国的精神生活,促进了美利坚民族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摘自丁则民主编《美国通史》第三卷第五章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其中的三个论点,随意选择-个论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答案】论点1: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论点2:19世纪末美国渐渐成为世界科技经济中心;论点3:移民对美国发展作用很大。例:阐释论点1:1500年前,各洲之间虽有经济文化沟通,如丝绸之路的开拓、玄奘西游、阿拉伯商人的东西奔跑、马可·波罗东来、郑和下西洋等(任举一例即可),但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原料、市场方面各洲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因而是分散孤立地发展:此后,由于新航路的开拓,西方殖民者起先在全球殖民扩张,如葡萄牙垄断欧洲经非洲到亚洲的海上贸易路途、西班牙在南美洲建立殖民帝国、荷兰17世纪是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任举一例即可),使亚、非、美洲成为欧洲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由此,世界市场的雏形起先出现,人类起先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解析】【详解】材料中有若干个论点,首先要概括、提炼出其中的3个论点。依据材料“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并结合所学可知,1500年左右世界各地联系不紧密,各地区孤立的发展,依据材料“19世纪末世界科技经济中心渐渐从英国向美国转移”并结合所学,美国较好的利用的其次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科技经济中心转移到美国,依据材料“不仅为美国工业化和西部开发供应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技术,……促进了美利坚民族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来看,移民对美国产生的影响很大。然后选择心中把握较大的论点加以阐释,最终细心组织合适的材料或史实,围绕论点进行论述即可。(二)选做题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个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家,是不行能无视社会现实的。理论的现实价值应当是在社会现实中体现。董仲舒虽然张口闭口谈天说地,他的眼睛却紧盯着社会现实。他针对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联系历史事实加以探讨,提出一套解决问题的理论、方针、政策和详细方法,并用天意、圣言或阴阳五行等加以装饰、论证,形成了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一董学,它是反映时代精神的精华。摘自周桂钿《秦汉思想探讨》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1)概括董仲舒思想与先秦儒家思想相比所具有的特色,指出董学的主动作用。(2)请从中心集权、君主专制和人伦道德三方面简述董仲舒思想是“反映时代精神的精华”。【答案】(1)特色:儒学的神奇化。作用:儒家思想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传统文化的主流;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统治秩序的稳定;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主动意义。(2)精华:董仲舒从汉武帝大一统时代的现实动身,继承儒家“仁政”学说,又汲取法家集权思想,以及道家、阴阳五行家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适应了时代的须要;为了加强中心集权,打压分裂势力,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了神化君主权威,又限制君主暴政,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为了理顺人伦道德标准,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解析】【详解】(1)特色:先秦孔夫子等都是“敬鬼神而远之”,大抵是不信鬼神的。而董仲舒为适应汉武市大一统须要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为君权至上坡上神奇的外衣,事实上是用儒学神奇化来达到维护皇权与大一统之目的;主动意义:依据所学可知,董仲舒的思想提出后,被汉武帝所接纳,使得儒家思想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这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统治秩序的稳定,进而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主动意义。(2)总体上说董仲舒从汉武帝大一统时代的现实动身,继承儒家“仁政”学说,又汲取法家集权思想,以及道家、阴阳五行家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适应了时代的须要;从中心集权方面来说,打压分裂势力,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君主专制方面来说,既神化君主权威,又限制君主暴政,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从人伦道德方面来说,为了理顺人伦道德标准,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冷战”这个名词是一名美国记者在二战以后采访欧洲的时候提出来的,说现在是一种冷战局面,没打起来,但相互是特别敌对的,从1946年起先,美国跟苏联,就变成了两个超级大国,各自带领盟国相互斗争。这个斗争很困难,有时是谈判,有时是相互挖墙脚。但是有一个界线,谁也不越过在雅尔塔会议上划定的势力范围,只有在边界不清晰的地方才争夺。这点双方无形中似有默契。摘自资中筠《美国十讲》材料二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行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摘自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回忆录》材料三戈尔巴乔夫在1987年写道:在我们这个时代,运用核武器就是自杀。假如一方舍命增加核武库的数量,而另一方则不为所动,这样一来,加强核武库就根本无助于改善局面,这样做就像狗追着自己的尾巴转圈,毫无好处。摘自梅尔文莱夫勒《冷战如何走向终结》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1)概括冷战的含义及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各自的主要观点。(2)分析冷战结束的主要缘由及对世界格局的主要影响。【答案】(1)含义:其次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大集团间除了军事进攻外的一切故对行动。观点:赫鲁晓夫认为美苏虽然冲突不行调和,但反对热争特殊是核斗争却是一样的。戈尔巴乔夫认为核武器危急太大,核竞争对美苏都毫无好处。(2)结束缘由:1991年苏联解体标记着两极格局结束,戈尔巴乔夫改革从根本上放弃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政治体制僵化;经济发展迟滞,民生改善缓慢,人民不满;与美国绽开激烈军备竞赛加剧了社会冲突;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化政策。影响:结束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主流;局部地区的动荡在所难免;多极化趋势加强。【解析】【详解】(1)含义:依据材料“是一种冷战局面,没打起来,但相互是特别敌对的,从1946年起先,美国跟苏联,就变成了两个超级大国,各自带领盟国相互斗争”来看,冷战是二战后美苏两大集团间除了军事进攻外的一切敌对行动;观点:依据材料“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行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来看,赫鲁晓夫认为美苏虽然冲突不行调和,但反对热战特殊是核斗争却是一样的,依据材料“加强核武库就根本无助于改善局面”来看,戈尔巴乔夫认为核武器危急太大,核竞争对美苏都毫无好处。(2)结束缘由:依据所学可知,苏联解体,冷战对立两极失去了一极,从今,冷战结束。至于苏联解体的缘由可以从苏联的内部改革尤其是戈尔巴乔夫放弃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执政体制来分析,而且外部有美国军备竞赛的刺激和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化等因素;影响:冷战结束,意味着两极惊慌对峙结束,而对峙结束明显会造成美国独大和多边势力的发展,因而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但也难免产生局部的动荡。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共和国不会遗忘|屠呦呦:“中国神草”挽救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屠呦呦,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她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探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机械车辆维修方案招标文件
- 特色幼儿园教师聘用协议
- 电影院放映员聘用合同
- 高速公路设施招投标管理规定
- 工业园区施工合同
- 债务清偿合同样本
- 旅游景区食堂后勤招聘合同
- 2024年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合同参考文本3篇
- 餐饮业员工解聘合同模板
- 农村文化车辆出入管理方法
- 出租房屋安全检查制度模版(2篇)
- 《森林防火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课件
- 漏洞修复策略优化
- 乘风化麟 蛇我其谁 2025XX集团年终总结暨颁奖盛典
- 车间生产现场5S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考试真题
- 文书模板-《公司与村集体合作种植协议书》
- 码头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 《死亡诗社》电影赏析
- JJF(京) 105-2023 网络时间同步服务器校准规范
- 老年科护理查房护理病历临床病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