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生考试考研法律硕士专业基础(非法学398)模拟试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规范,都具有规范作用B.法律是传播道德,保障道德实施的有效手段C.道德规范防恶重于惩恶,法律规范惩恶重于防恶D.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基础答案:D解析:本题为选非题,考查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选项A,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规范,两者都具有规范作用,故A选项“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规范,都具有规范作用”的表述正确。选项B,法律是传播道德、保障道德实施的有效手段。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和评价标准,是法律的理论基础、价值基础,也是法律运作的社会基础,法律是传播道德、保障道德实施的有效手段。因此,B选项“法律是传播道德,保障道德实施的有效手段”表述正确。选项C,道德和法律在内容上存在部分重叠,但各自作用的侧重点不同。道德侧重于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来影响人们的内心活动和动机,从而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法律侧重于通过外在的强制力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调节社会关系。道德规范防恶重于惩恶,法律规范惩恶重于防恶,所以C选项“道德规范防恶重于惩恶,法律规范惩恶重于防恶”表述正确。选项D,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理论基础、价值基础、社会基础,但不是法律的基础,故D选项“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基础”表述错误。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下列哪种行为属于故意杀人罪?A.甲在斗殴过程中,因过失导致对方重伤,随后因救治不及时而死亡B.乙因长期受丈夫虐待,某日趁丈夫熟睡之际,用绳子勒死丈夫C.丙在火灾现场,为救出被困的婴儿,不慎将婴儿摔落导致婴儿死亡D.丁因过失导致被害人重伤,在被害人昏迷期间,心生恐惧,将被害人丢弃至荒野,被害人因未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答案:B解析:A项:甲在斗殴过程中,因过失导致对方重伤,其主观上并无杀人的故意,仅有过失致人重伤的故意。随后因救治不及时而死亡,该死亡结果与甲的过失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根据主客观相一致原则,甲仅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而非故意杀人罪。故A项错误。B项:乙因长期受丈夫虐待,产生了杀害丈夫的故意,并趁丈夫熟睡之际实施了杀害行为,导致丈夫死亡。乙的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即主观上有杀人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杀人的行为,并导致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故B项正确。C项:丙在火灾现场为救出被困的婴儿,不慎将婴儿摔落导致婴儿死亡。丙主观上是为了救人,并无杀人的故意,其摔落婴儿的行为属于过失行为,且该过失行为导致了婴儿死亡的结果。因此,丙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而非故意杀人罪。故C项错误。D项:丁因过失导致被害人重伤,其主观上并无杀人的故意。在被害人昏迷期间,丁心生恐惧,将被害人丢弃至荒野,被害人因未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虽然丁的丢弃行为客观上导致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但丁的主观上并无杀人的故意,仅有过失。因此,丁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而非故意杀人罪。故D项错误。3、关于法的价值,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法的价值是以法与人的关系作为基础的,是法对人所具有的意义B.法的价值的主体是人,法的价值的客体是法C.法的价值是法对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D.自由、正义、秩序等可看作是法的最基本的价值答案:C解析:本题为选非题,考查法的价值。选项A,法的价值是以法与人的关系作为基础的,是法对人所具有的意义,是法对人的需要的满足,是人关于法的绝对超越指向。法的价值是以法与人的关系为基础的,是法对于人所具有的意义。法对于人的意义,是法对于人的需要的满足,也是人关于法的绝对超越指向。因此,A选项“法的价值是以法与人的关系作为基础的,是法对人所具有的意义”说法正确。选项B,法的价值的主体是人,法的价值的客体是法。法的价值是以人与法的关系作为基础的,是法对人的意义。在此,人是法的价值的主体,法是法的价值的客体。法的价值是社会价值的一种,它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法的价值是以法与人的关系作为基础的,是法对人所具有的意义。第二,法的价值是以法与人的关系中法对人的积极意义为标准的。第三,法的价值是主体通过与法的互动关系而获得的法律满足。据此,B选项“法的价值的主体是人,法的价值的客体是法”表述正确。选项C,法的价值是法对人的积极意义,是法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也是人关于法的绝对超越指向。法的价值是以法与人的关系作为基础的,是法对人所具有的意义。法的价值是以法与人的关系中法对人的积极意义为标准的。法的价值是主体通过与法的互动关系而获得的法律满足。故C选项“法的价值是法对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表述错误。选项D,自由、正义、秩序等可看作是法的最基本的价值。自由是法的价值的顶端。正义是法的实质和宗旨。秩序是法的基础价值。除此之外,法的价值还有效率、平等、人权等。所以,D选项“自由、正义、秩序等可看作是法的最基本的价值”表述正确。4、在刑法理论上,因果关系中的原因具有特定的含义,下列不属于原因范畴的是:A.危害行为B.介入因素C.行为人的特殊体质D.自然事件答案:C.行为人的特殊体质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刑法因果关系中原因的概念。A选项,危害行为,是指由行为人的意识、意志支配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在刑法上,危害行为是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最重要、最基本的要件,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因此,危害行为是刑法因果关系中的原因,A选项正确。B选项,介入因素,是指在先前行为产生作用的过程中,出现了独立于先前行为之外的因素,导致先前行为与最终结果之间出现了一种新的关系。介入因素可能中断原先的因果关系,从而成为新的原因。所以,介入因素也是原因的一种,B选项正确。C选项,行为人的特殊体质,是指行为人自身具有的、与一般人不同的、可能影响行为效果的身体条件或生理特征。在刑法上,行为人的特殊体质通常不被视为原因,而是作为影响行为结果的一个条件或因素。例如,甲用拳头击打乙的头部,由于乙患有特殊疾病(如脑血管瘤),导致乙死亡。此时,甲的行为(危害行为)是死亡结果的原因,而乙的特殊体质是条件,而非原因。因此,C选项错误。D选项,自然事件,是指自然界中发生的、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现象或事件。在刑法上,自然事件有时可能成为犯罪的原因或条件。例如,山洪暴发导致房屋倒塌,造成人员伤亡。此时,山洪暴发(自然事件)是人员伤亡的原因。所以,D选项正确。5、以下关于我国宪法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A.平等权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民的基本权利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仅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味着我国公民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上都平等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宪法和法律确定的基本原则,它贯穿于我国整个法律体系答案:D解析:A项错误。平等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一切其他基本权利实现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并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而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确定的基本原则,它贯穿于我国整个法律体系。B项错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仅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还包括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此外,平等权还包括民族平等、男女平等、司法平等和禁止特权等内容。C项错误。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并不意味着我国公民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上都平等。例如,在立法上,由于公民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以及生活经历、文化教养、认识能力等方面的不同,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使法律能够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公民都能直接参与立法。D项正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宪法和法律确定的基本原则,它贯穿于我国整个法律体系。无论是宪法还是其他法律,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确保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6、以下关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开枪射击乙,子弹击中乙后继续飞行,射中丙并致其死亡。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B.甲、乙共同对丙实施暴力,丙奋力反抗,在厮打过程中不慎摔倒身亡。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甲欲杀乙,在山崖边对乙拳打脚踢,致乙重心不稳坠落山崖死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D.甲在高速公路上超速驾车,乙为躲避甲车,撞上护栏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刑法中因果关系的判断。选项A,甲开枪射击乙,子弹击中乙后继续飞行射中丙并致其死亡。在这个情境中,虽然甲的射击行为是子弹飞出的原因,但子弹射中丙并致其死亡是一个独立的事件,与甲对乙的射击行为在客观上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因为子弹射中丙并非甲对乙射击行为的必然结果,也不是甲可以预见或应当预见的结果。因此,A选项错误。选项B,甲、乙共同对丙实施暴力,但丙的死亡是在奋力反抗过程中不慎摔倒导致的,这是一个意外事件。甲、乙的暴力行为与丙的摔倒之间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且丙的摔倒也并非甲、乙暴力行为的必然结果。因此,B选项错误。选项C,甲在山崖边对乙拳打脚踢,导致乙重心不稳坠落山崖死亡。这里,甲的暴力行为直接导致了乙的死亡结果,且这种结果是甲可以预见或应当预见的。因此,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C选项正确。选项D,甲在高速公路上超速驾车,乙为躲避甲车而撞上护栏身亡。虽然甲的超速驾车行为可能增加了乙驾车时的危险,但乙的死亡并非甲超速驾车的必然结果,且乙完全有可能通过其他方式避免死亡结果的发生(如减速、停车等)。因此,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D选项错误。7、以下关于法律解释的表述,正确的是:A.立法解释是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律所作的解释B.司法解释的主体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C.文义解释是法律解释的基本方法,但不可单独使用D.刑法解释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刑法条文的字面含义答案:B解析:A选项,立法解释,是指立法机关对法律作出的解释。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我国法律的立法解释机关,但是,立法解释的对象不仅限于法律,还包括宪法和法律的解释。宪法解释也属于立法解释的范畴。因此,A选项“立法解释是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律所作的解释”的说法过于狭隘,错误。B选项,司法解释,是指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在我国,司法解释的主体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故B选项表述正确。C选项,文义解释,也称语法解释、文法解释、文理解释,指按照日常的、一般的或法律的语言使用方式清晰地描述制定法的某个条款的内容。文义解释是法律解释的开始,也是法律解释的终点,在法律解释方法体系中具有优先地位,即必须首先使用文义解释的方法,并且文义解释可以单独使用。据此,C选项“文义解释是法律解释的基本方法,但不可单独使用”的说法错误。D选项,刑法解释的目的,是为了阐明刑法规范的真实含义,准确理解和适用刑法,实现刑法的目的。刑法解释不仅仅是明确刑法条文的字面含义,更重要的是要揭示刑法条文的真实含义,也即刑法规范的目的、意义等。因此,D选项“刑法解释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刑法条文的字面含义”的说法错误。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以下哪种情形属于正当防卫?A.甲在公交车上看到小偷乙正在偷乘客丙的钱包,甲立即上前抓住乙的胳膊,乙为逃脱反抗并将甲打伤B.甲为报复乙,在乙回家的路上设下埋伏,准备在乙经过时将其打伤。乙发现甲后,迅速捡起路边的石头向甲扔去,导致甲轻伤C.甲与乙因琐事发生口角,甲对乙进行殴打,乙在反抗中夺过甲的棍子将甲打成重伤D.甲因琐事与乙结仇,甲得知乙今晚要去某酒吧喝酒,便携带刀具前往。在酒吧门口,甲看到乙正与人交谈,甲立即冲上前去将乙刺伤答案:B解析: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A选项:甲看到小偷乙正在偷乘客丙的钱包,上前制止属于见义勇为,但乙为逃脱反抗并将甲打伤,此时乙的行为已经由盗窃转化为抢劫,而甲并未认识到这一变化,其制止行为虽出于保护他人财产的意图,但已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故A选项错误。B选项:甲设下埋伏准备殴打乙,属于不法侵害的预备行为,但乙发现后迅速反击,制止了甲的不法侵害,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故B选项正确。C选项:甲对乙进行殴打,乙在反抗中夺过棍子将甲打成重伤,虽然乙的行为具有防卫性,但防卫手段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构成防卫过当,故C选项错误。D选项:甲得知乙的行踪后,携带刀具前往准备伤害乙,其主观上具有故意伤害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伤害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而非正当防卫,故D选项错误。9、在刑法学中,关于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道德义务是刑法中不作为犯罪义务的来源B.行为人负有特定义务,但是由于第三人的行为,行为人的义务归于消灭C.行为人虽无特定义务,但是基于自愿实施某种救助行为,因行为不当使救助对象陷入危险,则行为人负有防止结果发生的义务D.行为人虽无特定义务,但是基于自愿实施某种救助行为,因故意或过失使救助对象陷入危险,则行为人负有防止结果发生的义务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选项A,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主要包括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职务上或者业务上要求的义务、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以及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而道德义务不属于刑法中的义务来源,故A选项错误。选项B,行为人负有特定义务,但是如果第三人的行为能够阻止危险结果的发生,并不能因此认为行为人的义务归于消灭。因为行为人原本就负有防止危险结果发生的义务,第三人的行为只是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并不能替代行为人自身的义务。因此,B选项错误。选项C、D,行为人虽无特定义务,但是基于自愿实施某种救助行为,如果因故意或过失使救助对象陷入危险,则行为人负有防止结果发生的义务。这是因为行为人自愿介入了他人的危险状态,并因自己的过失或故意加剧了这种危险,从而产生了防止结果发生的义务。然而,如果行为人只是因行为不当使救助对象陷入危险,并未达到过失或故意的程度,则不一定负有防止结果发生的义务。因此,C选项“行为人虽无特定义务,但是基于自愿实施某种救助行为,因行为不当使救助对象陷入危险,则行为人负有防止结果发生的义务”错误,D选项“行为人虽无特定义务,但是基于自愿实施某种救助行为,因故意或过失使救助对象陷入危险,则行为人负有防止结果发生的义务”正确。10、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基础形成的社会关系B.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事实为前提而形成的社会关系C.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调整或保护的社会关系D.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特点。选项A,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律上权利义务形式的社会关系。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故A选项“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基础形成的社会关系”表述正确。选项B,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而不是法律关系的前提。法律关系的前提是法律规范,即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前提的社会关系。因此,B选项“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事实为前提而形成的社会关系”表述错误。选项C,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是其职能,而不是目的,目的是保护社会关系。所以,C选项“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调整或保护的社会关系”表述错误。选项D,社会关系是一个广泛的范畴,它可以分为物质社会关系和思想社会关系。法律关系属于物质社会关系,而不属于思想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属于现实社会关系的一种。物质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据此,D选项“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表述错误。11、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息是()。A.资本价值的增殖额B.职能资本家因使用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C.借贷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D.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利息本质的理解。选项A,利息并不是资本价值的增殖额,而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家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利息是资本家因使用借贷资本而需要支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而不是资本价值的增殖额本身。因此,A选项错误。选项B,利息的本质是职能资本家因使用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在借贷关系中,借贷资本家将货币资本借给职能资本家使用,职能资本家利用这些资本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并获得剩余价值。作为对借贷资本家的报酬,职能资本家需要将从剩余价值中分割出的一部分支付给借贷资本家,这就是利息。因此,B选项正确。选项C,利息并不是借贷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但并非全部,也不是超过平均利润的部分。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量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借贷期限、风险大小等因素。因此,C选项错误。选项D,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之一,但它本身并不等同于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而利息则是这种剩余价值在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之间分配的结果。因此,D选项虽然揭示了利息与剩余价值的关系,但并未准确描述利息的本质。故D选项错误。12、在刑法的空间效力上,我国采取的是以_____为基础,有限制地兼采其他管辖原则。A.属地管辖B.属人管辖C.普遍管辖D.保护管辖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刑法的空间效力原则。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地域和人的效力,也就是要解决刑事管辖权的问题。关于本题分析如下:选项A,属地管辖原则以地域为标准,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反之,在本国领域外犯罪,都不适用本国刑法。属地管辖是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采用的首要原则,故A选项“属地管辖”表述正确。选项B,属人管辖原则以人的国籍为标准,凡是本国人犯罪,不论是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但我国刑法规定,我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由此可见,属人管辖在我国刑法中只是属地管辖的补充,并非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采用的首要原则,因此B选项“属人管辖”表述错误。选项C,普遍管辖原则以保护各国的共同利益为标准,认为凡是国际条约所规定的侵犯各国共同利益的犯罪,不管犯罪人的国籍与犯罪地的属性,缔约国或参加国发现罪犯在其领域之内时便行使刑事管辖权。普遍管辖原则以保护各国的共同利益为标准,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并未采用这一原则,所以C选项“普遍管辖”表述错误。选项D,保护管辖原则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认为凡侵害本国国家或者公民利益的,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但我国刑法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由此可见,保护管辖在我国刑法中只是属地管辖的补充,并非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采用的首要原则,据此D选项“保护管辖”表述错误。13、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法律保留事项的表述,正确的是:A.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B.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和征用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法律C.诉讼和仲裁制度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法律D.犯罪和刑罚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法律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关于法律保留事项的规定。选项A,《立法法》第八条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一)国家主权的事项;(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四)犯罪和刑罚;(五)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六)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七)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征用;(八)民事基本制度;(九)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十)诉讼和仲裁制度;(十一)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本题中,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故A选项表述正确。选项B,《立法法》并未规定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和征用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法律,而是规定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因此,B选项“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和征用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法律”的说法错误。选项C,《立法法》规定的是诉讼和仲裁制度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而非仅限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以,C选项“诉讼和仲裁制度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法律”的表述错误。选项D,《立法法》规定的是犯罪和刑罚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而非仅限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据此,D选项“犯罪和刑罚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法律”的表述错误。14、下列关于法律渊源的表述,正确的是: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对于国家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具有法律意义上的约束力的法的渊源B.法的非正式渊源,主要包括习惯、政策、宗教规则、专业性原则和道德信念等C.当代中国的法的正式渊源主要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规章、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等D.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但却具有法律意义并可能构成法官审理案件之依据的准则来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法律渊源的分类及其内容。选项A、D,法的渊源,也被称为法的形式,是指那些来源不同(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立法机关制定与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法的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可以从体现于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明确条文形式中得到的渊源,如宪法、法律、法规等,主要为制定法。法的非正式渊源则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这些准则和观念尚未在正式法律中得到权威性的明文体现,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公共政策、道德信念、社会思潮、习惯等。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但却具有法律意义并可能构成法官审理案件之依据的准则来源。因此,A选项“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对于国家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具有法律意义上的约束力的法的渊源”表述错误,D选项“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但却具有法律意义并可能构成法官审理案件之依据的准则来源”表述正确。选项B,法的非正式渊源则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这些准则和观念尚未在正式法律中得到权威性的明文体现,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公共政策、道德信念、社会思潮、习惯等。而宗教规则一般不被视为法的非正式渊源,因为宗教规则往往具有其独特的信仰基础,并不直接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准则或观念。故B选项“法的非正式渊源,主要包括习惯、政策、宗教规则、专业性原则和道德信念等”表述错误。选项C,国际惯例是各国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固定内容的规则,它本身并不是法律,但通过国家协议或认可,就成为国际法或国内法的渊源。国际惯例在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中并不包括在内。因此,C选项“当代中国的法的正式渊源主要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包括……国际惯例等”表述错误。15、在刑法理论中,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甲在火灾之际,能救出母亲,但为救出女友而未救出母亲。甲不构成不作为犯罪B.乙在公共场所将小孩放置在高处,导致小孩面临生命危险,但乙认为该小孩必死无疑,便离开现场。乙不构成不作为犯罪C.丙是铁路扳道工,发现火车驶来,故意不履行职责,导致两列火车相撞,造成重大伤亡。丙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D.丁是医生,在值班时,发现病人生命垂危,但故意不实施抢救行为,导致病人死亡。丁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不作为犯罪的认定。选项A,甲在火灾之际,能救出母亲,但为救出女友而未救出母亲。甲对母亲负有救助义务,有能力救助而不救助,导致母亲死亡,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甲对女友没有法律上的救助义务,不救助女友不构成犯罪。但甲对母亲的不救助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故A选项“甲不构成不作为犯罪”说法错误。选项B,乙在公共场所将小孩放置在高处,导致小孩面临生命危险,乙负有消除危险的义务,但乙故意不消除危险,导致小孩死亡,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乙认为该小孩必死无疑,便离开现场,属于主观认识错误,不影响不作为犯罪的成立,所以B选项“乙不构成不作为犯罪”表述错误。选项C,丙是铁路扳道工,发现火车驶来,故意不履行职责,导致两列火车相撞,造成重大伤亡。丙的行为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而非不作为犯罪。因为丙的故意不履行职责行为,直接破坏了交通设施,导致火车相撞,属于作为形式的犯罪,而非不作为犯罪,据此C选项“丙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判断错误。选项D,丁是医生,在值班时,发现病人生命垂危,但故意不实施抢救行为,导致病人死亡。丁对病人负有救助义务,有能力救助而不救助,导致病人死亡,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故D选项“丁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表述正确。16、在刑法理论上,关于犯罪形态的说法,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是否着手B.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在于是否造成危害结果C.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的区别在于是否造成危害结果D.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是否造成危害结果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犯罪形态的区别。选项A,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特殊形态。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停止形态。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着手。着手,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行刑法分则条文所规定的某种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的行为。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前,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预备;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后,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故A选项“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是否着手”的说法正确。选项B,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主要在于行为人是否自动放弃犯罪。犯罪未遂是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的停止;犯罪中止是行为人意志以内的原因导致的停止,即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二者的区分与是否造成危害结果无关。据此,B选项“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在于是否造成危害结果”的说法错误。选项C,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的区别,主要在于行为人是否着手。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前放弃的,是犯罪预备;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后放弃的,是犯罪中止。二者与是否造成危害结果无关。所以,C选项“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的区别在于是否造成危害结果”的说法错误。选项D,犯罪既遂,是指犯罪人的行为完整地实现了刑法分则条文所规定的全部犯罪构成的事实。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停止形态。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犯罪结果是否发生。但是,犯罪结果并非所有犯罪的构成要件,例如,行为犯、危险犯等犯罪形态并不要求实害结果的发生。因此,D选项“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是否造成危害结果”的说法过于绝对,错误。17、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是:A.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但并非所有法律责任都会导致法律制裁B.刑事责任只能通过刑罚方法实现C.法律责任等同于法律义务D.法律制裁是国家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选项A,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但并非所有法律责任都会导致法律制裁。当责任人主动履行了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时,法律责任就得到实现,并不转化为法律制裁。法律制裁是被动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即责任人不主动承担法律责任,而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凭借国家强制力追究其法律责任,强迫其履行。据此,A选项表述正确。选项B,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刑罚是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但刑事责任不等于刑罚。在我国,刑罚只是实现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还包括非刑罚处罚方法,如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因此,B选项“刑事责任只能通过刑罚方法实现”的表述错误。选项C,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虽然都属于法的规范性要求,但两者存在明显的区别:第一,法律义务是行为主体依照法律的规定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侧重于“应为”或“勿为”的尺度;而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主体因违反法律义务而必须承担的后果,侧重于“必为”的尺度。第二,法律义务是由法律规范的结构所决定的,即法律规范在逻辑结构上由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部分组成。法律义务就存在于法律规范的处理部分。而法律责任则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的,法律责任的实现是法律规范的要求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最后环节,它是一个独立的法的要素。第三,法律义务有明确的主体,即法律义务主体;而法律责任的主体则必须是在客观上违反了法律义务的主体。第四,法律义务的范围是由种种法律规范所规定的,并且这种范围与人们的实际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法律责任的范围则与法律制裁紧密联系在一起,离开了法律制裁,法律责任就无从谈起。第五,法律义务的规定具有抽象性、一般性和相对稳定性;而法律责任的规定则具有现实性、具体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故C选项“法律责任等同于法律义务”的说法错误。选项D,法律制裁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实施法律制裁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机关,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实施。所以D选项“法律制裁是国家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的表述错误。18、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行为人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该撤销权的行使期限为:A.1年B.2年C.5年D.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民事法律行为中撤销权的行使期限。选项A、B、C,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由此可知,撤销权的行使期限并非固定的1年、2年或5年,而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对于重大误解的撤销权,其行使期限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而对于其他可撤销事由(如欺诈、胁迫等),则为一年内。故选项A“1年”、选项B“2年”、选项C“5年”的说法均错误。选项D,根据前述《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重大误解的撤销权行使期限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但本题中选项D的表述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虽然这一表述略长于法律规定的九十日,但在法律实务中,如果当事人在一年内行使撤销权,通常也会被认定为有效,因为法律并未禁止在九十日之后、一年之内行使撤销权(只是超过九十日后,若对方已基于该行为有所信赖利益并造成损失,可能需要赔偿)。但严格从法律规定来看,D选项的表述并非完全准确,但考虑到本题的选项设置和常规理解,D选项更接近于法律规定的实质精神,且与其他明显错误的选项相比,D选项更为合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选D。但请注意,在实际考试中,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作答。19、下列关于法律推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演绎推理的结论必然为真B.归纳推理的结论必然为真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法律推理的分类及其特点。选项A、B,法律推理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设证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推理方法,它通常表现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段论的结构。如果大前提和小前提都是真实的,那么按照演绎推理的规则所得出的结论必然也是真实的。因此,A选项“演绎推理的结论必然为真”正确。而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方法,它是通过对个别事物的观察和分析,推导出一般性的结论。然而,由于归纳推理所依赖的个别事实可能具有偶然性或不完整性,因此其结论并不一定是绝对真实的,只能具有一定的概率性。所以,B选项“归纳推理的结论必然为真”错误。20、在刑法中,下列哪一行为属于不作为犯罪?A.甲见乙落水,虽然自己会游泳但并未救助,导致乙溺亡B.丙在森林中打猎时见一群受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但未开枪猎杀C.丁将10周岁的小孩单独留在家中,自己去上班,结果小孩触电身亡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不作为犯罪的认定。选项A,甲见乙落水,有救助能力而不救助,导致乙溺亡,属于不作为犯罪。因为甲与乙之间并无特定关系,但甲作为路人,对乙仍负有救助义务。这种义务来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即《民法典》中规定的“见义勇为”条款,以及刑法的相关规定。甲有能力救助而不救助,构成不作为犯罪,具体罪名可能是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或过失致人死亡罪,具体罪名取决于甲的主观心态。故A选项正确。选项B,丙在森林中打猎时见珍稀动物,未开枪猎杀,是遵守法律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丙并未实施任何危害行为,因此不构成不作为犯罪。不作为犯罪的前提是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而丙并未违反任何义务,因此B选项错误。选项C,丁将10周岁的小孩单独留在家中,自己去上班,结果小孩触电身亡。丁的行为虽然存在过失,但并不构成不作为犯罪。因为丁作为监护人,虽然对小孩负有监护义务,但其将小孩留在家中的行为本身并不直接导致小孩触电身亡。小孩触电身亡是由于其他外部因素造成的,与丁的监护行为无直接因果关系。因此,丁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但不构成不作为犯罪。故C选项错误。21、在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法的效力仅指法的规范效力B.法的效力等同于法的实效C.法的效力可划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D.法的效力可以分为法的对人效力、空间效力与时间效力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法的效力的概念及其分类。选项A,法的效力可以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法的效力不仅仅指法的规范效力,还包括法的非规范效力,如法的社会效力或事实效力。因此,A选项“法的效力仅指法的规范效力”表述错误。选项B,法的效力,亦称法律的约束力,指人们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那样行为,必须服从。法的实效,指人们实际上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去行为,法律被人们实际遵守、执行或适用。法的效力是法律本身应具有的属性,而法的实效是法律实施的结果或状态。故B选项“法的效力等同于法的实效”表述错误。选项C,法的效力是法律规范生效的范围和条件,即法律规范在什么时间、什么空间、对什么人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法的效力可分为对人的效力、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C选项“法的效力可划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这一分类并非法的效力的标准分类,表述错误。选项D,如前所述,法的效力可以分为对人的效力、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这是法的效力的基本分类。D选项“法的效力可以分为法的对人效力、空间效力与时间效力”表述正确。22、甲欲将其房屋出售给乙,双方准备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但在交验房屋时,乙发现房屋承重墙出现裂缝,存在重大质量瑕疵。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有权主张合同无效B.乙有权在签订合同后主张撤销该合同C.乙有权在签订合同前拒绝签订该合同D.乙有权在签订合同后解除合同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合同订立过程中的质量瑕疵与合同效力问题。选项A,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本题中,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并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违背公序良俗,故该合同合法有效,乙无权主张合同无效。因此,A选项错误。23、关于法律责任的竞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法律责任竞合是指由于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导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法律责任产生,而这些责任之间相互冲突的现象B.甲、乙订立合同后,甲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致使乙受到财产损失。在此情况下,乙既可以追究甲的违约责任,也可以追究甲的侵权责任,此即法律责任的竞合C.甲驾车将乙撞伤,乙向法院起诉要求甲承担侵权责任,法院经审理认为甲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判处甲有期徒刑三年。此属于法律责任的竞合D.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违宪责任之间可能发生竞合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责任竞合的相关概念及其判断。选项A,法律责任竞合,是指由于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导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法律责任产生,而这些责任之间相互冲突的现象。但法律责任的竞合并不意味着责任之间的相互冲突,而是指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行为,却符合数个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从而导致数个法律责任被同时责令承担。因此,A选项“法律责任竞合是指由于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导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法律责任产生,而这些责任之间相互冲突的现象”的表述错误。选项B,本题中,甲、乙订立合同后,甲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致使乙受到财产损失,此时乙追究甲的违约责任和追究甲的侵权责任并不是基于同一法律事实,而是基于两个不同的法律事实:一个是违约行为,另一个是侵权行为。故乙对甲的行为承担两种责任并不属于法律责任的竞合。所以,B选项“甲、乙订立合同后,甲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致使乙受到财产损失。在此情况下,乙既可以追究甲的违约责任,也可以追究甲的侵权责任,此即法律责任的竞合”的表述错误。选项C,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刑事责任只能由犯罪行为和刑法规定所构成,并且刑事责任的产生必须依赖于司法机关的生效裁判。本题中,甲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其被判处的有期徒刑三年属于刑事责任,该责任的承担与乙向法院起诉要求甲承担的侵权责任并非基于同一法律事实,也非同一性质的责任,二者之间不存在竞合关系。因此,C选项“甲驾车将乙撞伤,乙向法院起诉要求甲承担侵权责任,法院经审理认为甲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判处甲有期徒刑三年。此属于法律责任的竞合”的表述错误。选项D,法律责任竞合是不同法律部门之间法律责任相互重合或冲突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多种法律规范对同一社会关系进行交叉调整,因而不同的法律规范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事实规定不同的法律责任,从而导致法律责任的竞合。故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违宪责任之间可能发生竞合。据此,D选项“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违宪责任之间可能发生竞合”的表述正确。24、甲公司购买了一批钢材,委托乙公司加工成特定的机器零件。甲公司验收后,发现该批零件不符合加工要求,但鉴于生产急需,甲公司仍然使用该批零件组装成产品并交付给丙公司。后因该批零件的质量问题导致丙公司在使用中发生安全事故,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公司可以请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B.丙公司可以请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C.丙公司可以请求乙公司承担侵权责任D.丙公司不可以请求甲公司承担侵权责任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合同的相对性原理以及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分。选项A,《民法典》第七百八十一条规定:“承揽人交付的工作成果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定作人可以合理选择请求承揽人承担修理、重作、减少报酬、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本案中,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成立承揽合同关系,乙公司加工完成的零件不符合加工要求,甲公司可以请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故A选项正确。选项B,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即合同关系只能发生在特定的主体之间,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够向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基于合同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本题中,甲公司与丙公司之间不存在合同关系,丙公司不能请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所以B选项错误。选项C,《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本题中,虽然乙公司加工的零件存在质量问题,但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不存在任何合同关系,丙公司也并非乙公司侵权行为的直接受害人,丙公司无权请求乙公司承担侵权责任,据此C选项错误。选项D,《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三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本题中,甲公司组装完成的产品因存在质量问题造成丙公司损害,丙公司可以请求产品的生产者即甲公司承担产品责任,而产品责任属于侵权责任的一种,故D选项“丙公司不可以请求甲公司承担侵权责任”的说法错误。25、下列关于宪法渊源的表述,正确的是:A.宪法典是宪法的最主要、最核心的表现形式B.宪法性法律的法律效力与普通法律完全相同C.宪法惯例具有与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同等的法律效力D.国际条约中的某些规定可以作为国内法的渊源,但我国宪法和国际法没有直接关系答案:A解析:A选项正确。宪法典是绝大多数国家采用的形式,它是将一国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采用法律文书的形式集中规定在一个统一的文件中,即宪法典。宪法典具有内容的根本性、效力的最高性、制定和修改程序的特殊性等特点,是宪法的最主要、最核心的表现形式。B选项错误。宪法性法律是指一国宪法的基本内容不是统一规定在一部法律文书之中,而是由多部法律文书表现出来的宪法。主要有两种情况:(1)在不成文宪法国家中,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不采用宪法典的形式,而是由多部单行法律文书予以规定的法律。(2)在成文宪法国家中,由国家立法机关为实施宪法而制定的有关规定宪法内容的法律。在我国,宪法性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内容涉及国家根本问题的法律,如《选举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这些宪法性法律,从制定主体和程序上看,与普通法律并无明显区别,但宪法性法律调整的对象通常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重大问题,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意义,而普通法律只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问题,因此宪法性法律在法律效力上一般高于普通法律。C选项错误。宪法惯例是指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的,并被反复运用,为国家机关、政党及公众所普遍遵循,与宪法具有同等效力的习惯或传统。宪法惯例具有不成文性、不确定性、非强制性等特点,与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在法律效力上不能等同。宪法惯例在适用过程中,依赖人们的自觉,当出现违宪或不一致的宪法惯例时,往往通过政治途径或政治手段来解决。D选项错误。国际条约中的某些规定可以直接作为国内法的渊源,如我国《缔结条约程序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外国缔结的双边条约、协定,以中文和缔约另一方的官方文字写成,两种文本同等作准;经缔约双方同意,可以规定使用第三种文字作为同等作准的第三种正式文本或者作为起参考作用的非正式文本;经缔约双方同意,也可以规定对条约、协定的解释发生分歧时,以该第三种文本为准。某些属于具体业务事项的协定,以及同国际组织缔结的条约、协定,经缔约双方同意或者依照有关国际组织章程的规定,也可以规定只使用国际上较通用的一种文字。”同时,我国宪法序言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表明我国宪法与国际法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当国际条约的内容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时,必须遵守宪法的规定。26、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哪项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A.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将自己管理的公款5万元借给朋友用于炒股,超过3个月未还B.某村委会主任乙,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村集体财产10万元以个人名义借给其弟的公司使用,进行营利活动C.某国有公司董事长丙,利用职务之便,将本公司的公款20万元借给某私营企业使用,个人未谋取利益D.某国有医院出纳丁,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公款1万元用于自己孩子的学费,3个月后归还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挪用公款罪的认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选项A,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甲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将自己管理的公款借给朋友用于炒股,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且超过三个月未还,符合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故A选项正确。选项B,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下列行政管理工作,属于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一)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二)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的管理;(三)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四)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的管理;(五)代征、代缴税款;(六)有关计划生育、户籍、征兵工作;(七)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村委会主任乙管理的是村集体财产,而非公款,且未从事上述公务行为,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不构成挪用公款罪。因此,B选项错误。选项C,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定罪处罚”。丙将公款借给私营企业使用,但个人未谋取利益,也未与私营企业共谋,不构成挪用公款罪。所以,C选项错误。选项D,丁挪用公款用于个人孩子学费,未进行非法活动或营利活动,且三个月内归还,不构成挪用公款罪。据此,D选项错误。27、关于法的效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法律效力等同于法的约束力B.法律效力即法的溯及力C.法的效力仅针对人的行为D.法的效力以国家强制力为最终保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法的效力。选项A,法的效力,即法律的约束力,指人们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那样行为,必须服从。但是,法的效力在广义上指法的约束力,狭义上仅指法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法律对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有约束力。故A选项“法律效力等同于法的约束力”的说法错误。选项B,法的溯及力,也称法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该法就不具有溯及力。法律效力与溯及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法所应有的约束力,后者是法是否适用于其生效之前的事件和行为的问题。所以,B选项“法律效力即法的溯及力”的说法错误。选项C,法的效力可以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狭义上的法的效力,指法律规范生效的范围,即法律规范在什么时间、什么空间、对什么人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和强制力。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决书、裁定书、逮捕证、许可证、合同等的法律效力。故法的效力不仅针对人的行为,还包括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C选项“法的效力仅针对人的行为”的表述错误。选项D,法的效力以国家强制力为最终保证,任何法律的实施都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否则法将形同虚设。据此,D选项“法的效力以国家强制力为最终保证”的说法正确。28、下列关于我国宪法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表述,正确的是:A.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B.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C.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但国家不承担举办各种学校的义务D.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答案:D解析:A项错误,《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据此,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但宪法中并未直接规定“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而是规定了国家在此方面的义务。B项错误,《宪法》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该条款虽规定了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但并非直接规定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章节中。C项错误,《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对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的教育,鼓励自学成才。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据此,国家承担举办各种学校的义务。D项正确,《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该条款直接规定了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在劳动方面的责任。29、关于法律渊源,下列哪一选项的表述是错误的?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对于国家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具有说服力而无约束力的某些规则、原则或观念B.在我国,判例法不是法的正式渊源C.法的非正式渊源,可以作为法官审理案件的依据D.习惯在我国作为法的非正式渊源,只存在于少数民族习惯法答案:D解析:本题为选非题,考查法律渊源的相关内容。选项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对于国家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具有说服力而无约束力的某些规则、原则或观念。这种渊源对于国家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从事某种其有法律后果的行为起着参考作用。法的非正式渊源主要包括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公共政策、道德信念、社会思潮、习惯、乡规民约、社团规章、权威性法学著作和教科书等。据此,A选项“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对于国家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具有说服力而无约束力的某些规则、原则或观念”的表述正确。选项B,在我国,判例法不是法的正式渊源。判例法,指基于法院的判决而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定,这种判定对以后的判决具有法律规范效力,能够作为法院判案的法律依据。我国是成文法国家,判例在我国仅具有参考作用,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B选项“在我国,判例法不是法的正式渊源”的表述正确。选项C,法的非正式渊源,可以作为法官审理案件的依据。尽管非正式渊源不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但它们仍然具有法律意义并可能构成法官审理案件之依据。例如,在民事案件中,法官可能会参考一些习惯、道德观念或权威法学著作来辅助其判决。因此,C选项“法的非正式渊源,可以作为法官审理案件的依据”的表述正确。选项D,习惯在我国作为法的非正式渊源,并不仅存在于少数民族习惯法。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俗成或约定所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习惯在我国作为法的非正式渊源,具有普遍性,不仅存在于少数民族地区,也广泛存在于汉族地区。因此,D选项“习惯在我国作为法的非正式渊源,只存在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表述错误。30、以下哪一项不是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考试中对法律推理的考察重点?A.演绎推理在法律适用中的作用B.归纳推理在判例法形成中的影响C.辩证推理在疑难案件中的适用D.心理学推理在法庭辩论中的技巧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考试中对法律推理的考察重点。A项正确,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即根据一般性的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方法。在法律适用过程中,法官通常需要根据一般性的法律规范(大前提)和案件事实(小前提),通过演绎推理得出裁判结论。因此,演绎推理是法律推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考试的重点考察内容。B项正确,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即通过个别性结论推出一般性前提的推理方法。在判例法国家,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会参考以往的判例,通过归纳推理从具体的判例中提炼出一般性的法律原则或规则。因此,归纳推理在判例法形成中具有重要影响,也是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考试需要掌握的内容。C项正确,辩证推理是指对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或观点进行辩证分析,从而得出合理结论的推理方法。在法律实践中,有些案件可能涉及复杂的法律关系和相互冲突的法律原则,此时就需要运用辩证推理来平衡各方利益,得出公正的裁判结论。因此,辩证推理在疑难案件中的适用是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D项错误,心理学推理并不是法律推理的组成部分,也不是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考试的考察重点。心理学推理更多地涉及心理学领域的知识和方法,与法律推理无直接关联。在法庭辩论中,虽然可能会运用到一些心理学技巧来影响法官或陪审团的判断,但这些技巧并不属于法律推理的范畴。因此,D项不符合题意。3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A.死刑复核程序是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B.死刑复核程序应当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C.死刑复核程序应当讯问被告人D.死刑复核程序应当开庭审理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死刑复核程序的相关规定。选项A,死刑复核程序并不是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而是针对判处死刑的案件所特有的特殊程序。在普通刑事案件中,一旦法院作出判决,判决即生效,无需经过复核程序。但在死刑案件中,由于死刑的严厉性和不可逆转性,法律规定了死刑复核程序作为保障被告人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A选项“死刑复核程序是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表述错误。选项B,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由此可知,B选项“死刑复核程序应当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符合法律规定。选项C,虽然《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但这仅针对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的情况。对于其他级别的法院(如高级人民法院)在复核死刑案件时,并未明确规定必须讯问被告人。此外,该条款并不适用于所有死刑复核程序,因此C选项“死刑复核程序应当讯问被告人”表述过于绝对,错误。选项D,死刑复核程序并不要求开庭审理。《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并未规定死刑复核程序需要开庭审理,而是采用书面审理的方式。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合议庭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讯问被告人或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但这并不等同于开庭审理。因此,D选项“死刑复核程序应当开庭审理”表述错误。32、甲在公共道路上超速驾车,撞倒行人乙,乙在送往医院途中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甲的行为应认定为()。A.故意杀人罪B.交通肇事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交通肇事罪的认定。选项A,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本题中,甲在公共道路上超速驾车,虽然主观上对违反交通法规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持放任态度,具有过失,但并未直接故意实施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故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因此,A选项“故意杀人罪”表述错误。选项B、C,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重大公私财产损失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过失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行为。两罪的区别在于:交通肇事罪发生在公共交通管理领域,过失致人死亡罪则发生在日常生活领域。本题中,甲在公共道路上超速驾车,属于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并因此发生重大事故,致人死亡,故应认定为交通肇事罪,而非过失致人死亡罪。所以,B选项“交通肇事罪”表述正确,C选项“过失致人死亡罪”表述错误。选项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使用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题中,甲在公共道路上超速驾车,并未直接针对不特定的多数人或者多数财产实施危害行为,故不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据此,D选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表述错误。3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A.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B.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C.决定特赦D.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选项A,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因此,选项A“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之一,不符合题意。选项B,同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七条,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决定权并不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而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具体条文为:“(十八)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遇到国家遭受武装侵犯或者必须履行国际间共同防止侵略的条约的情况,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故选项B“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不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符合题意。选项C,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十七)决定特赦;……”。因此,选项C“决定特赦”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之一,不符合题意。选项D,同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八)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所以,选项D“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之一,不符合题意。34、下列关于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法律解释因为具有价值取向性,所以不是客观的B.法律推理中的演绎推理是指从两个前提中推导出法律决定的过程C.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都存在于法律适用过程中D.法律推理的大前提只能是法律规范答案:C解析:A项: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解释主体根据法定权限和程序,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法律的含义以及法律所使用的概念、术语等进行进一步说明的活动。法律解释具有客观性,其客观性源于法律解释的对象是客观的,即法律解释是对法律文本的含义进行阐明与说明,而法律文本是客观存在的。法律解释也具有价值取向性,但这种价值取向性是在尊重法律文本客观含义的基础上进行的,而非完全主观的。因此,A项“法律解释因为具有价值取向性,所以不是客观的”这一说法错误。B项:法律推理是人们在有关法律问题的争议中,运用法律理由为解决争议而提出法律意见和法律主张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或过程。法律推理主要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设证推理等。其中,演绎推理是从大前提和小前提中必然地推导出结论或结论必然地蕴涵在前提之中的推论。在法律推理中,大前提是法律规范,小前提是案件事实,结论是法律决定。因此,B项“法律推理中的演绎推理是指从两个前提中推导出法律决定的过程”表述错误,因为法律推理的演绎推理涉及三个要素:大前提(法律规范)、小前提(案件事实)和结论(法律决定)。C项: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都是法律人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为了确定法律规范的含义、解决法律适用中的问题而进行的思维活动。它们都是法律适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助于确保法律的正确适用和公正裁判。因此,C项“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都存在于法律适用过程中”表述正确。D项:法律推理的大前提通常是法律规范,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判例法国家中,判例也可能作为法律推理的大前提。此外,在疑难案件中,法律原则、法律精神等也可能作为法律推理的大前提。因此,D项“法律推理的大前提只能是法律规范”表述过于绝对,错误。35、甲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在缓刑考验期内,甲又犯强奸罪,但情节较轻,依法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B.对甲应当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C.对甲可以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D.对甲应当在2年以上5年以下决定执行的刑期答案:B解析:选项A,根据《刑法》第六十五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本题中,甲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新罪,前罪并未执行完毕,故甲不构成累犯。因此,A选项“甲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表述错误。选项B、C,根据《刑法》第七十七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本题中,甲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强奸罪,依法应当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注意,这里的“应当”是法律强制性规定,而非“可以”。所以,B选项“对甲应当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表述正确,C选项“对甲可以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表述错误。选项D,根据《刑法》第六十九条:“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本题中,甲的前罪有期徒刑3年,后罪有期徒刑2年,应当在3年以上5年以下决定执行的刑期,而非“2年以上5年以下”。据此,D选项“对甲应当在2年以上5年以下决定执行的刑期”表述错误。36、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利益”的是:A.修建铁路B.征收房屋用于廉租房建设C.征收土地用于开发商开发商品房D.修建学校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公共利益”的理解与界定。选项A,修建铁路是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显然属于“公共利益”的范畴,故A选项正确。选项B,廉租房建设旨在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直接关乎民生福祉,同样属于“公共利益”,因此B选项正确。选项C,征收土地用于开发商开发商品房,其直接目的是商业开发,以追求经济利润为目标,而非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增进社会公共福祉,因此不属于“公共利益”的范畴,C选项错误。选项D,修建学校是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重要举措,对社会发展具有长远意义,属于典型的“公共利益”,D选项正确。37、关于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公诉案件中检察院负有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证明被告人无罪的责任由被告人承担B.自诉案件的证明责任由自诉人承担,被告人无需承担任何证明责任C.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件中,被告人承担说明其明显超过合法收入部分财产来源的责任D.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案件中,若犯罪嫌疑人拒不说明,则推定其非法持有
正确答案是:C。本题考查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选项A,公诉案件中,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由检察院承担,证明被告人无罪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收养协议书锦集:收养评估与干预服务手册3篇
- 2024虚拟现实游戏内容开发与分成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便利店商品溯源系统开发合同3篇
- 2024长期采购的合同
- 2025年度租赁车辆环保排放检测及整改协议2篇
- 二零二五版房产抵押购销与房地产税务筹划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与房地产中介服务借款合同规范3篇
- 2025年幼儿园幼儿意外伤害保险合同3篇
- 2025年度存量房交易鉴证服务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植物标本制作与提供合同3篇
- 2025年蛇年春联带横批-蛇年对联大全新春对联集锦
- 表B. 0 .11工程款支付报审表
- 警务航空无人机考试题库及答案
- 空气自动站仪器运营维护项目操作说明以及简单故障处理
- 新生儿窒息复苏正压通气课件
- 2022年12月Python-一级等级考试真题(附答案-解析)
- 法律顾问投标书
- 班主任培训简报4篇(一)
- 成都市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 T-CHSA 020-2023 上颌骨缺损手术功能修复重建的专家共识
- 危重症患者转运指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