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重点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重点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重点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重点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26TOC\o"1-4"\h\z\u绪论 5一、走进马克思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51、马克思所处时代的欧洲及德国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状况 52、马克思生平及学术活动简介 5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5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52、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63、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 6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6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6一、世界观基本问题的提出 62、哲学和世界观的基本问题世界观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精神或意识)与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73、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及实际意义 74、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7二、世界统一于物质 71、什么是物质 7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就在于: 72、什么是意识及意识的能动作用 8(1)、关于意识的起源 8(2)、意识的本质 8(3)、意识的能动作用 8(4)、实践使物质世界分化与统一 8(1)什么是实践 8(2)、实践的特征 8(3)实践的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9(4)、实践的基本形式 9(5)、实践构成了人类的存在方式 9(7)实践是社会的本质,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的实践性表现在: 9三、世界是运动的 101、运动 10(1)什么是运动 10(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0(3)、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静止 102、时间、空间 10(1)、什么是时间、空间 10(2)、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问题 10第二节、普遍联系与发展 11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11(一)规律 111、什么是规律 11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是因为: 11(二)、联系与发展 11(1)、联系的含义及特点 11(2)、联系客观普遍性的根据(原因)联系之所以是客观普遍的,是因为: 11(3)、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界限区别为前提的 11(4)、联系的条件性 112、永恒发展 12(1)、什么是发展 12(2)、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因为: 12二、发展的规律 12(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发展的基本规律 12(1)、什么是矛盾 12(2)、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2(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12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发展中的作用 12(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发展中的作用 13(2)、内因和外因在发展中的作用 13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 13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 13◆要把握同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 133、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及其相互关系 13(1)、矛盾的普遍性有两种含义: 13(2)、矛盾的特殊性 14(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4(4)、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14第二章、认识和实践 15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15一、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15二、认识的本质 151、什么是认识的主体、客体 152、认识的本质 153、认识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 15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意义 15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6(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61、感性认识 162、理性认识 16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6(二)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认识的运动过程 16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16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163、两次飞跃的关系 17(三)、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上升性 17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17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71、什么是真理 172、真理的特性 17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18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性所决定的: 18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83、实践标准和逻辑证明 18逻辑证明与实践的关系为: 18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81、价值及其特征 18价值的特征: 182、合理的价值评价的基础 193、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9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9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19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9(一)什么是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19(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9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93、社会意识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19(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0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0(四)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0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20(一)生产力 201、生产力的构成 20第一、生产力的三个基本的实体性要素: 20第二、科学技术。 202、生产力的特征 20(二)生产关系 212、生产关系的客观性 21(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21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它们是生式不可分割的两个矛盾方面。其辩证关系: 21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 21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 21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22(一)经济基础 221、什么是经济基础 222、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就是生产关系,二者是同一个东西,但这两个概念在使用上有所区分 22(二)上层建筑 221、什么是上层建筑 222、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22(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22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 222、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规律 23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23(一)关于社会形态 231、什么是社会形态 232、社会形态的演进机理(即社会形态演进的理由和道理) 23(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历史的选择性 231、社会发展的选择性和历史决定性 232、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23(三)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3(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行和曲折折性 24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24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4(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其原因就在于: 24(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41、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这两对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是: 242、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形态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唯物史观的基石: 24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5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51、人民群众的含义 25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5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约性 25二、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51、杰出人物的含义 252、杰出人物对社会的作用 25

绪论主要讲三个问题:一、走近马克思,了解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走进马克思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创立1、马克思所处时代的欧洲及德国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状况2、马克思生平及学术活动简介马克思于1818年1月5日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成的犹太人家庭,父亲是该城一个有名望的律师。1883年3月14日逝世,终年65岁.1835年秋,马克思进入伯恩大学学习法律,但在第一学年结束后,他父亲将他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1844年8月,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面,从此结成了一生的友谊和开创了共同的事业。1845年2月初,马克思离开巴黎,前往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并于1845年12月公开发表声明宣布放弃普鲁士国籍,从此成为“世界公民”。在布鲁塞尔期间,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与社会工作:1845年秋至1846年夏,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这部著作标志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1847年出版了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一书,他在书中阐明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进一步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系列基本原理。1846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创建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1月正义者同盟邀请马克思和恩格斯加入其组织。1847年11月29日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伦敦举行。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同盟党纲《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形式公开发表。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狭义而言的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思想体系,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和指导思想。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他的两大基石。唯物主义历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指明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资本主义存在的基础。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根据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证明了资本主义为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提出了共产主义分为两个阶段,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并提出过渡时期理论,他还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合理的设想。广义而言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斯恩格斯创立的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必然产物第一,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社会历史条件。第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3、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第一,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一是,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之一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合理内核”,但扬弃了他的唯心主义观点。二是,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经古典经济学理论。三是,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第二,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就在于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第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科学性、革命性2、世界观、方法论3、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第四、形而上学、辩证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原因就在于以下几点: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即政治立场;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四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世界观基本问题的提出1、世界观基本问题产生的历史渊源所谓本原是指一切东西都是由本原构成,由其产生,最后又复归于本原,本原既是万物的起源与归宿、万物的基础,也是说明万物的原则。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一切生成与水,复归与水,大地漂浮于水上。因此,水是本原。由此,哲学家们认为宇宙间有一种基本物质是所有事物的源头。从公元前500年开始,位于意大利南部的希腊殖民地伊利亚(Elea)有一群哲学家也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其中最重要的一位是巴门尼德。巴门尼德提出了存在这一概念。巴门尼德认为,现有的万物是一直存在的,世界上根本没有真正的变化,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变成另外一种事物。“能被思维者和能存在着是同一的。”由此哲学家们对于世界本原问题的就有了不同的回答,即世界是以物质为本原,还是以精神为本原,这就形成了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2、哲学和世界观的基本问题世界观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精神或意识)与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3、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及实际意义(1)理论意义第一,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不同,是划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揭示了为各派哲学的根本立场及其根本分歧,提供了研究哲学发展史和现实哲学斗争的基本理论线索。第二,对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回答不同,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实际意义哲学基本问题的实际意义就在于,这个问题本身是人类实际生活中首先不能回避的问题。4、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延伸到社会历史领域,就形成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同,形成了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对立。所谓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过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所谓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科学等意识形式和各种社会心理。所谓唯心史观:是指把社会现象及其发展的最终原因归结为精神因素的历史观。有两种理论形态,一是主张人的意识决定历史发展的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另一个是主张某种神秘精神实体决定历史发展的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所谓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主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二、世界统一于物质1、什么是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就在于: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它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人的认识可以反映客观实在,从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它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做出了最高的哲学概括,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2、什么是意识及意识的能动作用(1)、关于意识的起源第一,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的产物。第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在人的意识的产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意识的本质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就是说,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离开人脑神经系统的生理过程,就不可能有意识的存在。第二,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就是说,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3)、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的能动创造性。第三,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4)、实践使物质世界分化与统一(1)什么是实践所谓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对实践本性的这一理解和规定,包含了两层相互联系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第二层含义是指,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2)、实践的特征第一,实践是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指人把自己作为物质力量并运用物质手段与物质对象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这种“感性的”活动同感性对象一样具有现实的实在性。实践沟通了主观与客观,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实践可以证实或证伪某种理论(认识)。第二,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所谓实践的自觉能动性,就是指实践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第三,实践是社会历史性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所谓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可以是个体的人,也可以是群体的人。.所谓客体,也就是对象,是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主体、客体是实践的两极,将二者沟通的是工具,工具是使主客体相互作用得以实现的条件和中介。(3)实践的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第一,就实践的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而言,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超越和限定,或着说,在限定中超越的关系,这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第二,就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而言,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所谓主体对象化:是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也就是说,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渗透和转化,即主体客体化。所谓客体非对象化:是指客体由客观存在的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原有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即客体主体化。(4)、实践的基本形式第一,物质生产实践。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第三,科学实验。(5)、实践构成了人类的存在方式第一,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使自己成为“社会的存在物”。第二,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使自己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第三,“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又使人的活动具有了自觉能动性,从而使人脱离动物界,成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在实践中,人把自己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创造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正是在改造对象和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了自己是类存在物”。由此可见,人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在本质上是人的。(6)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条件,又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统一的现实基础。.我们所谓自然界,是指独立于人类活动或者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以内的客观世界。自然界对人类社会而言具有先在性。所谓人类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双重关系的统一体,它包括人化的自然和人的社会关系。人化的自然是被人的活动所改造过的自然,它体现了人的需要、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人的社会关系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化。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条件,又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统一的现实基础,这是因为:第一,在实践中物质世界分化生成了人类社会。自然的人化过程,就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在自然的基础上建造了人类社会,从而使统一的物质世界二重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第二,实践又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内在地联系着。这种联系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自然界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自然基础;另一方面,自然界通过人的实践不断获得属人性,并在人化的自然中延续着自己的存在,同时,人化的自然不可避免地要参与整个自然界的运动。(7)实践是社会的本质,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的实践性表现在: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第二,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8)、马克思主义哲学确认实践是社会的本质的意义,意义就在于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或者说,把社会“当作实践去理解”。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的根本点就在于,从物质实践的内在结构,即生产方式出发去理解和解剖社会结构。三、世界是运动的1、运动(1)什么是运动所谓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变化的哲学范畴。运动范畴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变化总是相对于状态而言的,是指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故运动的共同本质就是变化。(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这就意味着,从物质和运动彼此统一的角度理解世界,坚持运动和物质不可分的观点。故,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物质的运动和没有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3)、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静止所谓运动的绝对性,是指就运动与物质不可分而言,运动是普遍的永恒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所谓静止是物质运动中相对稳定的状态,是运动的特殊形式。一般而言,有两种情况可以看成是静止的:一是,机械运动中,特定事物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事物处在不显著的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的性质变化。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这说明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相对于没有出现的变化而言,物质处于静止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物质都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为什么要承认相对运动?即承认相对运动的意义是什么?因为,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论运动,就不知道这个运动究竟是什么东西或什么形式的运动,就会使一切变成不可捉摸、无法认识,从而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2、时间、空间(1)、什么是时间、空间所谓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所谓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空和物质运动不可分。一方面,时空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时空就是无法度量的东西;另一方面,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空,没有过去或将来,也不占有任何体积和位置的东西,绝不是客观实在的,而只能是主观抽象的。这也说明,时空具有客观性。(2)、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问题时空的绝对性,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它的客观实在性是永恒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时空的相对性,是就具体的时空而言的,具体时空要受到具体的物质运动的制约,而具体的物质运动都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其所度量的时空也就是相对的。第二节、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一)规律1、什么是规律所谓规律,是指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是因为: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因为它揭示了联系和发展的最深刻的本质。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二)、联系与发展1、普遍联系(1)、联系的含义及特点所谓联系,是指一切事物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关系。联系的特点:第一,联系具有客观性;第二,联系具有普遍性;第三,联系具有多样性。(2)、联系客观普遍性的根据(原因)联系之所以是客观普遍的,是因为:第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具有共同的本质和基础,即客观实在性,联系的普遍性根源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二,任何具体事物的客观存在和运动本身无不表现为一定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第三,事物可以互为中介,千差万别的事物之间可以通过“中介”或过渡环节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无限循环的总体系。(3)、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界限区别为前提的这是因为,否认了事物之间的界限,就不能区别事物,就不知道什么在联系。同时,唯物辩证法认为,差别和界限只能在事物相互联系和比较中存在,没有联系就无所谓区别。而差异双方总是互为中介、相互过渡的,所以具体的差异和界限具有相对性。(4)、联系的条件性所谓联系的条件性,就是说,任何具体事物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在一定条件下消亡的。因此,任何具体的联系无不依赖于一定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联系的性质和方式也要发生变化。联系的条件性的方法论意义就在于,条件不同,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的影响不同。因此,具体分析各种不同的条件,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对做好工作具有决定性意义。2、永恒发展(1)、什么是发展发展是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物质世界运动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所谓发展是指前进的变化或进化。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所谓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所谓旧事物: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事物。.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因为:就新旧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更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历史条件,而旧事物则不能。.就新旧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产生的,它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吸收和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东西,并增加了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东西,因而它比旧事物在内容上更丰富,在形式上更复杂,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特别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往往是社会上先进人物所创造的,反映社会生活进步发展的要求,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最终为大多数人所支持。二、发展的规律(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发展的基本规律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1)、什么是矛盾所谓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是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范畴。(2)、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相反相成的属性。所谓矛盾的同一性,就是矛盾的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趋势,它有两个基本的含义: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二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所谓矛盾的斗争性,就是矛盾的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可以用不同的术语表达:相互否定、相互反对、相互限制、相互离异、相互分化、相互批评等,这些揭示了矛盾斗争性的不同侧面,表明了矛盾斗争性的多样性。(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第一,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第二,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总是和同一性相联结,受同一性制约的。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发展中的作用矛盾范畴,不仅反映了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本质联系,也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机制。(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同一性在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双方连为一体、互为条件,使对立面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相互吸取有利于自己的因素,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发展的基本趋势。第二,斗争性在发展中的作用:斗争性在量变过程中的根本作用就在于,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变化。矛盾的发展过程首先是双方力量此消彼长的过程,这种竞争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为质变进行量的准备和创造条件。斗争性在质变过程中的作用就在于,当矛盾双方力量的发展在斗争中各自达到极限时,只有通过矛盾的斗争性,才能突破量的极限,使旧的矛盾统一体解体,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2)、内因和外因在发展中的作用内部矛盾是内因;外部矛盾是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由内部矛盾引起的。所谓内部矛盾,就是事物内部诸要素的对立统一及其相互关系。所谓外部矛盾,就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及其相互关系。◆在考察统一性和斗争性在发展中的作用时,还须进一步揭示同一的相对性斗争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主要是指它的有条件性。就是说,任何矛盾的统一体,以及贯穿其中的同一性的存在,都受到特定条件的限制,只有当某种特定条件具备时,矛盾双方才具有同一性,才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当这一特定条件消失时,矛盾双方就失去了同一性,就不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主要是指它的无条件性。所谓无条件性,并不是说它不需要任何具体条件或不处在任何具体条件之下,而是指矛盾的斗争性即存在于具体条件之中,受特定条件(也就是同一赖以存在的条件)所限制,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创造事物发展所必需的新条件。◆要把握同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还必须理解一个过程向另一个过程的矛盾转化。矛盾转化过程是旧统一体破坏和新统一体建立的过程。在旧的矛盾统一体完全瓦解之前,矛盾双方并未完全割断联系,并未完全失去同一性,但已是瓦解中的同一。这时同一既存在又不存在,既同一又不同一。与此同时,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斗争倾向则越来越强烈,以致这种倾向贯穿到底,使矛盾双方彻底分裂,旧矛盾统一体解体而让位于新矛盾统一体。由此可见,矛盾转化的实际过程,既包含对立双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同一性,又包含促使它们分离、解体的斗争性。矛盾转化是集中体现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相统一的综合范畴。3、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及其相互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有两种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即时时有矛盾。(2)、矛盾的特殊性所谓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务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对于矛盾的特殊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第一,矛盾性质的特殊性所谓基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始终规定着事物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又称之为根本矛盾。所谓非基本矛盾,是指不规定事物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不贯穿于事物发展始终的矛盾。又称为非根本矛盾。基本矛盾与非基本矛盾的关系:基本矛盾规定和制约着非基本矛盾;非基本矛盾反过来影响着基本矛盾,加速或延缓基本矛盾的解决,从而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过程,使事物显示出阶段性特点。第二,矛盾地位和矛盾方面的特殊性所谓主要矛盾,是指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所谓非主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就矛盾方面而言,同一矛盾由于双方地位的不平衡,可分为主要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矛盾方面:所谓主要矛盾方面,是指在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所谓非主要矛盾方面,是指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它们二者之关系:他们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互换其位、相互转化。第三,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矛盾解决的基本形式大致可分三种:其一,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这是普遍的大量存在的形式。其二,矛盾双方“同归于尽”,被新的对立面所取代。其三,矛盾的对立面相互“融合”,从而解决旧的矛盾,产生新的矛盾体。(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论意义第一、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辩证法的两点论,就是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非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一种矛盾时,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非主要方面。辩证法的一点论,就是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它的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一种矛盾时,要重点把握它的主要方面。第二,矛盾分析法是矛盾共性与个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它的精髓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分析具体矛盾的特殊性,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量变及其相互转化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质与量是一切事物普遍存在的属性,量变和质变是一切变化过程中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或状态,质量互变是事物的运动形式。(三)、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否定之否定规律,是矛盾运动规律的进一步展开。它揭示了事物由矛盾引起的发展,是肯定自身——否定自身而转化为他物——否定这一否定再回到自身的前进运动,把握这一规律,就可以从整体上理解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全过程。第二章、认识和实践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也提供了认识的可能。实践的需要,促使人有目的的变革某些客观事物,一方面,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逐步加深;另一方面,实践也促使客观事物的内部发生变化,从而加速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过程,使人们有可能达到对对象本质的认识,并逐步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认识。第二,实践检验认识的正确性,推动了认识的发展。之所以能推动认识的发展,是因为,首先,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就成为推动认识发展的直接动力;第二,实践创设出了必要的认识工具,使认识的发展成为可能;第三,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对照,从而可以验证认识的正确性,修正人的认识,从而推动了认识的发展。因此,从根本上说,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二、认识的本质1、什么是认识的主体、客体认识的主体:就是人,是在实践过程中认识客观事物的人。主体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认识的客体:就是认识的对象。是进入人的实践活动中的,与认识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2、认识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性的、创造性的反映。因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具体而言:第一、能动的反映论,首先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即把反映(或摹写)的特性作为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第二,马克思主义在坚持反映论的同时,还认为认识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第三,创造和反映,不是人类两种不同的认识功能,而是同一功能的两个认识方面。3、认识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第一,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以信息相互作用为基本特征的。第二,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中,主体既具有能动性,又具有受动性,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第三、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除了二者的认识关系外,还包含渗透着其他关系:一是实践关系;二是价值关系;三是审美关系。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能动反映论的观点,彻底批判了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第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能动反映论的观点,从根本上驳倒了不可知论。第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能动反映论,彻底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根本缺陷。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1、感性认识所谓感性认识:是指人通过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特点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直接反映客观事物。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第一,感觉;第二,知觉;第三,表象。2、理性认识所谓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于抽象思维所把握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的特点:以抽象思维的形式间接地反映客观对象。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第一,概念;第二,判断;第三,推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第一,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成为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二)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认识的运动过程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这次飞跃是认识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这次飞跃,在实践基础上所得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实现这一飞跃的条件和途径:第一,要深入实践,掌握大量的感性材料。这是基础,没有这一过程,理性认识就是无本之木。第二,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思维的工具,离开了这一方法,感性认识无法上升为理性认识。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升华到实践。这是认识目的的必然要求,这次飞跃使人类的目的得以实现,认识的真理性的到检验和发展。实现这一飞跃的条件和途径:第一,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否则,理论就变成僵死的教条。第二,必须使正确的理论为人民群众所掌握。这是实现第二次飞跃的必要途径,因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只有实践的主体掌握了正确的理论,才能将实践转化为自觉的行动。3、两次飞跃的关系第一次飞跃是第二次飞跃的准备,第二次飞跃是第一次飞跃的目的和归宿,失去与第二次飞跃相联系的单纯第一次飞跃是没有意义的。就认识过程的发展而言,第二次飞跃的意义更伟大、深刻。因为,这是认识目的的所决定的,也是认识发展所要求的,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指导实践,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三)、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上升性完成了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就完成了一个认识过程。但是,就人类认识总体而言,认识表现为由低级到高级的上升的运动;就人对具体对象的认识而言,认识表现为一种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反复曲折的过程。这就是认识运动的反复性、上升性,同时认识运动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1、什么是真理所谓真理是标志着主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谓谬误则是主体对客体的歪曲反映。2、真理的特性第一,真理的客观性凡真理都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主要是指真理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即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客观性还有一层意义,是指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所谓真理的绝对性,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就真理的正确性而言,真理是主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其二就人类认识按其本性而言,人类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所谓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二者的辩证关系表现为:首先,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无数相对真理构成绝对真理。其次,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辩证转化,真理是一个过程,永远处在由相对到绝对的转化发展中。人类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接近绝对真理的过程。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性所决定的:第一,就真理的本性而言,真理是标志着主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因而具有主观的形式和客观的内容。所以,要判断认识的真理性,在主观范围内不能解决,而客观世界本身也不会把主观认识与自身加以对照,这就需一个将主客观沟通的桥梁和纽带。第二,就实践的特性而言,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这种特性是双重的,一方面,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本身是直接现实的;另一方面,实践又能使思想观念、认识理论变为直接现实的存在,从而直接检验出理论是否与客观现实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所谓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除实践以外没有任何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就会陷入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所谓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实践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那个时代所提出的一切认识,同时,既使在一定时代被实践证实的某种认识,还要随实践的发展不断地经受检验。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只有承认了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才能在真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3、实践标准和逻辑证明所谓逻辑证明,就是根据已知真实的判断,通过推理,确定某一判断真实性的思维形式。逻辑证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逻辑证明可以先于实践探索真理,真理的发现往往是以逻辑证明为先导的。第二,逻辑证明是建立科学体系、阐明科学原理的必要工具。逻辑证明与实践的关系为:一方面,实践检验真理离不开逻辑证明,逻辑证明在论证真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逻辑证明又不能取代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逻辑证明归根到底是观念的运动过程,它只是认识真理、论证真理的手段,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1、价值及其特征所谓价值,是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是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价值不是实体,而是主客体之间的特定关系。价值的特征:第一,主体性,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首先,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主体趋近于客体,而是客体趋近于主体,主体现实的需要以及需要的程度,是客体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其次,价值的主体性还鲜明地体现在主体的创造性中,主体的需要、客体之于主体的有用属性,是在实践中产生、发现和掌握的,主客体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第二、客观性,所谓价值的客观性,是指价值虽然离不开主体,但它是在主体的客观需要同客体的属性之间发生的客观现实的关系。第三、社会历史性,就是说,价值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第四、多维性,就是说,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不是单一的。2、合理的价值评价的基础其一,正确地认识客体。其二,正确地认识主体以及主体的需要。3、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种统一具体表现在:第一,真理与价值相互贯通。一方面,它们在人的活动中互为前提,另一方面,它们又相互适用。第二,真理与价值在发展中相互引导。因为真理与价值是相互贯通的,所以,人类的活动总是不断地从价值走向真理,又从真理走向价值。第三,实践是真理和价值共同的检验标准。在实践中,不仅人的认识的真理性得到检验,而且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价值评价也得到确定和检验。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一)什么是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所谓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所谓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社会存在的反映,是指全部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它包括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是人们自觉建立起来的、以特定形式和较为严整的体系表现出来的社会意识。包括艺术、道德、宗教、政治和法律思想、科学、哲学等形式,是高水平的社会意识。社会心理是不系统不定型的、处于自发状态的社会意识。表现为情感、情绪、意愿、风俗、习惯、成见等自发的倾向和朴素的信念,是一种低层次的社会意识。(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之所以有相对独立性,是由它自身所具有的内在本性所决定的。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1、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2、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3、社会意识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有其独特的历史继承性。第二,任何社会意识的形成还受到同一时代不同意识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这种相互作用进一步强化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独立性。(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一,社会意识的内容归根到底来源于社会存在,一切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二,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很多方面,最根本的表现就是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不同性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落后、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四)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意义就在于,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生产关系作为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由生产力决定并反作用于生产力的高度来认识,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是自然历史过程,破解了“历史之谜”,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一)生产力所谓生产力,是标志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畴,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1、生产力的构成第一、生产力的三个基本的实体性要素:其一是劳动对象,即是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其进行加工,从而满足社会需要的那部分物质资料。其二是劳动资料,即是指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与劳动对象的媒介。它主要包括生产工具、其他不属于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如动力系统、能源系统、运输储藏和其他辅助性劳动资料等)。其三是劳动者,即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智力的人。第二、科学技术。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其一,生产工具的改革、生产新工艺的采用都是科学技术的“物化”;其二,对自然物深刻而准确的认识、新的劳动对象的发现与创造同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其三,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也离不开科学技术;其四,科学—技术—生产已经一体化了,形成了以科学为起点的科学、技术、生产的双向互动过程,科学技术决定着生产发展的方向,成为现代生产力的增长点和决定性因素。生产工具是主干,没有生产工具,就没有劳动本质,产工具是生产力的客观标志。2、生产力的特征第一,生产力具有属人性;第二,生产力具有社会性;第三,生产力具有客观性;第四,生产力具有历史性。(二)生产关系所谓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同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1、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把生产关系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的关系是:人们在直接的生产中所结成的关系(如统治与被统治、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决定着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同时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又制约着直接生产所结成的关系,只有经过分配、交换和消费这三个环节,直接的生产过程才能得以实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本质的。所谓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和人的结合方式,其实质就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的问题。2、生产关系的客观性生产关系的客观性就在于,每一代人开始生产时,遇到的是现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们不能任意选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是由当时生产力的状况所决定的,作为一种社会的物质关系,生产关系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它们是生式不可分割的两个矛盾方面。其辩证关系: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首先,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任何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迟或早地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表现为:如果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就会推动生产力发展;如果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状况表现为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生产力质的规定性,是通过一定历史阶段生产力的具体性质有别于另一种生产力而表现出来的。生产力的具体性质首先表现在生产工具的状况,其次表现在劳动者的具体劳动方式上。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是指生产力的水平,如生产发展的规模和能力,以及劳动生产效率的高低。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基本适合,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发展。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能否产生,决定生产关系产生后发展的方向和形式;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这一规律的意义就在于,它提供了一把探究社会发展根源的钥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战略、策略、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一)经济基础1、什么是经济基础所谓经济基础,就是占社会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各方面的总和。2、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就是生产关系,二者是同一个东西,但这两个概念在使用上有所区分。经济基础的实质,就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经济制度就是经济基础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二)上层建筑1、什么是上层建筑所谓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所谓政治上层建筑,就是社会政治法律制度、设施,以及政治组织。包括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关、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所谓观念上层建筑,就是社会意识形态,就是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念。2、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国家政权第一,国家的起源。从历史上看,社会管理职能的独立化和阶级的形成是交织进行的,社会分工同时造成社会集团的分离以及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如列宁所说“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第二,国家的本质。国家在本质上是一个阶级概念、政治范畴,它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第三,国家的职能。国家的对内职能:一是政治职能,即调整阶级关系,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二是经济职能,即组织、调节、干预经济生活;三是社会职能即,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国家的对外职能:即组织国防,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调节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保护本国的根本利益。(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一对矛盾统一于社会形态,它们的辩证关系表现为: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建立;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革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第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保护和帮助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可能是进步的、也可能是反动的,关键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适合社会生产力的状况。2、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规律规律的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发展向,上层建筑必须根据经济基础的发展需要作相应的调整或变革;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取决于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这一规律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人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依据,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一)关于社会形态1、什么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