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5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目录01考点15两次鸦片战争02考点16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03考点17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15考点15两次鸦片战争01600分考点
知识整合知识点1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知识点2两次鸦片战争知识点3开眼看世界02700分考法
重难突破考法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考点15两次鸦片战争知识点1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考点15两次鸦片战争知识点2两次鸦片战争考点15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1)原因: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想要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英国政府借虎门销烟对华发动战争。(2)经过:1840年6月,英国军舰开进广州海口,发动侵略战争。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3)结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4)影响:《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鸦片战争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考点15两次鸦片战争2.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等侵略者要求修约,被清政府拒绝。(2)爆发:1856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两国以调停人面目出现。(3)结果(4)影响: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知识点3开眼看世界考点15两次鸦片战争1.背景《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充分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的封闭、愚昧与腐朽。考法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考点15两次鸦片战争1.政治上:由独立的封建社会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社会内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都发生了相应变化。2.经济上:原来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西方列强在中国掠夺原材料和倾销商品,并进行早期的资本输出,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但客观上有利于新经济因素的生长(官办企业、官督商办企业、民族企业等开始出现)。3.思想上:封建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开始重新审视西方,了解世界,萌发了以向西方学习为核心的新思潮。4.对外关系上:清政府由闭关锁国转为被迫开放;由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对西方的态度也从排斥、抵抗逐渐转变为妥协、勾结。5.革命阶段上: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开始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真题例1[湖北2023·6]鸦片战争后,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清朝原有的法律体系随之发生改变。《北京条约》签订后,清初制定的海禁律例从根本上被打破。1870年,《大清律例》新增打击拐卖人口出洋、允许华民出洋务工的条文。1909年,清政府颁布《大清国籍条例》,以保护海外华侨。上述材料说明 ()A.清廷改革受西方法律影响明显B.条约体系与中国国内法关系密切C.清朝被迫从闭关锁国走向开放D.清政府通过调整法律以应对时局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860年的《北京条约》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有自愿出洋的自由华工,而更多的是被强迫拐卖的契约华工,清政府为应对这种局势,打击拐卖人口、保护海外华侨,相继完善《大清律例》和颁布《大清国籍条例》,故选D项;由材料得不出清廷改革受西方法律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中有关人口出洋务工中的两部国内法主要应对《北京条约》签订后,列强拐卖人口出洋务工的情况,这不能说明条约体系与中国国内法关系密切,二者逻辑关系有误,排除B项;清政府的被迫开放开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排除C项。考点15两次鸦片战争真题例2[全国甲2022·28]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 ()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D【解析】选择D:上海进口货值不断下降,这必然会使列强认为打开中国市场的程度不够彻底,因此进口货值的下降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排除A:鸦片战争后,随着洋货涌入,我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排除B:近代以来伤害逐渐取代了广州的贸易中心地位,这意味着在当时的通商口岸中,上海具备更加优越的对外贸易条件,因此上海进口货值的减少并不能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排除C:洋布的大量涌入导致我国传统的手工业者破产,不是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考点15两次鸦片战争02考点16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01600分考点
知识整合知识点1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2洋务运动知识点3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02700分考法
重难突破考法1近代中国各派系对国家出路的探索考法2甲午中日战争前后的社会变化考点16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知识点1太平天国运动考点16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考点16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知识点2洋务运动知识点3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考点16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1.西北边疆危机——左宗棠收复新疆:1865年英国支持的阿古柏入侵,占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1875年,左宗棠受命率军平乱,1878年2月收复新疆南北两路;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西北边疆渡过了危机。2.西南、东南边疆——1883—1885年中法战争:中法签订《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1885年台湾建省,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考点16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考法1近代中国各派系对国家出路的探索考点16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真题例1[山东2022·6]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这些举措表明两次“新政”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 ()
A.求富强国 B.以商立国C.实业救国 D.富民兴国A【解析】洋务运动(即洋务新政)的口号是“自强”“求富”,清末新政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的目的是推动工商实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二者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求富强国,故选A项;“以商立国”始终不是清政府的治国指导思想,排除B项;实业救国的主体是民族资产阶级,而非清政府,排除C项;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都是统治集团的自救运动,无法体现“富民兴国”,排除D项。考点16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真题例2[广东2022·6]
二人争论的问题是 ()A.洋务运动要不要借鉴明治维新B.兴办炼铁业可否举借外债C.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孰重孰轻D.修筑铁路与炼铁孰先孰后A【解析】选择D:材料中张之洞认为目前应以储铁为主,修铁路等事宜可暂缓,而李鸿章认为开矿炼铁花费巨大,不能大范围开展,可以效仿日本,先买西洋钢轨以修建铁路,因此二人争论的焦点是修筑铁路与炼铁孰先孰后的问题。排除A:李鸿章在争论中借用日本铁路的发展方法,并不能说明要借鉴明治维新。排除B:在张之洞和李鸿章的言论中没有涉及举借外债问题。排除C:材料中的开矿炼铁与筑铁轨属于民用工业的范畴,不是军事工业。考点16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考法2甲午中日战争前后的社会变化考点16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真题例1[全国甲2023·29]有学者认为,绅商是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主要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已开始接触和使用新的资本主义营运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开始带有近代趋向,但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A.绅士是社会转型的主要阻力B.“尊士贱商”的积习遭弃C.传统社会阶级结构已被颠覆D.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D 【解析】据材料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绅商作为新兴的社会阶层,已开始接触和使用新的资本主义营运方式,说明绅商属于民族资产阶级,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开始带有近代趋向”,体现出其先进的一面;“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体现出其保守落后的一面。因此,材料反映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故选D项;材料并未体现出绅士对社会转型的阻碍,故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社会对“士人”和“商人”的态度,故排除B项;“传统社会阶级结构已被颠覆”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C项。考点16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真题例2[北京2022·7]1898年,英国发出照会,要求清政府“确切保证不将扬子江(注:长江)沿岸各省租押或以其他名义让予他国”。清政府答复称:“查扬子江沿岸地方均属中国要地,中国断不让予或租给他国。”这意味着 ()A.英国将长江流域辟为殖民地B.长江流域成为英国势力范围C.“门户开放”政策宣告失败D.清政府成功维护了主权完整B【解析】选择B:材料中英国要求清政府“确切保证不将扬子江(注:长江)沿岸各省租押或以其他名义让予他国”,反映了甲午战后,英国禁止其他国家在其势力范围内拥有特权的现象,说明长江流域成为英国的势力范围。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将长江流域划为其势力范围,并不是开辟为殖民地。排除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是在1889年,时间不符。排除D:随着列强势力范围的划分,帝国主义取得了在华的一些特权,清政府并未成功维护主权的完整。考点16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真题例3[浙江2022年6月·9]结合所学,分析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重矿业和交通业的发展始终处于领先地位B.以轻工业为主的民族工业发展相对较快C.传统经济形式已然淡出历史舞台D.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A【解析】选择B:据表格信息可知,1895—1911年,商办工业企业特别是轻工业,无论是创办企业数,还是资本额总体上都增长较快。排除A:“始终”不合题意,1901—1911年轻工业创办企业数和资本额增长速度迅猛,远高于同时期的重矿业、交通业。排除C:“已然淡出”不合史实,在近代中国,自然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近代中国工业体系呈现畸形发展状态。考点16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03考点17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01600分考点
知识整合知识点1戊戌维新运动知识点2义和团运动知识点3八国联军侵华02700分考法
重难突破考法戊戌维新运动的特点及历史意义考点17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知识点1戊戌维新运动考点17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知识点2义和团运动考点17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知识点3八国联军侵华考点17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考法戊戌维新运动的特点及历史意义考点17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1.特点(1)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下至经济基础,上至上层建筑。(2)没有深入广大民众中,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3)从推行者来看,维新力量薄弱。(4)从性质上看,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5)从目的上看,是变法图强、救亡图存。(6)从过程来看,变法措施过于激进,分不清轻重缓急。2.历史意义(1)政治:试图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2)经济:提倡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思想: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4)文化教育:提出废除八股,设立新式学堂,为改革封建教育制度打开了缺口,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5)社会生活: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6)军事:推动了军事近代化,有利于军事力量的增强。真题例1[全国甲2022·29]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B【解析】选择B:根据材料“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湖南新旧派大哄”等内容可得出,当时维新派并没有统一的思想与策略。排除A:革命成为主要思潮是在维新变法失败、清末新政开始后,当时改革是主要思潮。排除C:材料中仅仅说明通过传播革命思想达到改革的目的,不是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排除D:维新派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并未侧重动员民众变法。考点17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真题例2[全国乙2022·28]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xx再生铝冶炼项目建议书
- 原味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 北美和美国
- 夫妻沙盘心理治疗
- 大班生成活动教案:会飞和不会飞
- 胸椎前路手术
- Perforce:2024游戏技术现状报告
-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抱一抱》
- 肺源性心脏病护理病例讨论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3 1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 扁平化组织结构讲解PPT课件
- 2013年国际头痛新分类和诊断标准
- 比亚迪汽车企业战略(swot分析)
- 工作交接表(模版)
- 高中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表
- 数据模型与决策案例分析报告
- EXCEL桥涵水文计算公式大全
- 标签打印机验证方案(共20页)
- XRF定性和定量分析ppt课件
- 运营高速公路风险评价报告
- 1到13之内的24点全题及解(整理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