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小学科学教案关于小学科学教案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原因。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过程与方法:用简图画出水生植物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表达方式。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秘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研究水生植物兴趣,体会到水生植物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生命个体。【教学重点】利用维恩图总结水生陆生植物作为生命体共同特征。【教学难点】探究水生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结构特点。【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几种常见水生植物,其中有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教学过程】一、认识常见水生植物1、陆地上生长着许多植物水中也生长着许多植物。出示实物或图片,这就是两种常见水生植物水葫芦和金鱼藻。你课外调查到水生植物有哪些?你曾经看到过哪些水生植物?(补充认识水花生、浮萍、莲、菱、菖蒲、茭白等。)二、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1、观察记录:塑料袋中装有水葫芦和金鱼藻,分发给各小组,要求放入水槽中(为了使金鱼藻能沉在水底有利于观察和简图记录,可在其底部粘橡皮泥),观察它们在水中样子,并用简图把它们画下来。2、思考:把橡皮泥去掉,比较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在水中有什么共同之处?对,都能浮在水面上,会有什么秘密呢?3、探究:尝试剖开水葫芦叶柄,我们会有什么发现?这种海绵状气囊结构很轻,所以能浮在水面上(适应水生植物环境)。其它水生植物是不是也有相似结构?请课外继续探究。三、比较水葫芦和金鱼藻水葫芦和金鱼藻有哪些相似之处?(除了形态结构特征外,还可以稍作拓展,如它们都会繁殖后代,都会死亡等。)它们是水生植物,它们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四、比较水葫芦和狗尾草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狗尾草等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与前堂课学生总结陆生植物唯恩图进行比较,再次填写维恩图,完成对植物生命体特征梳理。(都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都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等)关于小学科学教案2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会观察比较与描述陶瓷与玻璃的相同与不同。(2)会观察比较与描述陶和瓷的相同与不同,如硬度不同,表面光滑程度不同,颗粒的粗细不同等。2、知识与技能:(1)认识玻璃和陶瓷特点的相同点,如不会生锈、腐烂,不容易深化,容易清洗,都容易被打碎等。它们的不同点是玻璃可再生,而陶瓷不可再生等。(2)了解玻璃与陶瓷的`用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制造陶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创造。(2)体会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陶瓷的应用还相当普遍。二、教学准备;1、学生自带一些玻璃、陶瓷用品,变色眼镜玻璃片、陶片、瓷片、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2、复习引入。(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说说自己带来的物品是什么做的,干什么用的。(1)学生汇报。哪些物品是用玻璃做的,哪些物品是用陶瓷做的。在些什么用途?(2)师生小结。2、研究玻璃和陶瓷。(1)用放大镜观察、铅笔敲、互相刻划以及其他工具,研究比较玻璃和陶瓷的不同点与相同点。还可以用到其他的方法。(2)学生研究后汇报。(3)教师演示用其它的方法比较玻璃和陶瓷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管后会变软,而陶瓷不会变软;玻璃可以再加工,而陶瓷不能再加工。它们都可以作为盛东西的容器,而且保存效果好,因为他们不会生锈、腐烂。(4)师生共同小结小结玻璃和陶瓷的不同点和相同点。3、比较陶片和瓷片有什么不同。可以用互相刻划比较软硬,放大镜观察颗粒的大小。从而区别陶与瓷。4、古代人是怎样发明陶瓷的。(1)介绍中国的陶瓷技术。中国是陶瓷的发源地。在英文中“陶瓷”与“中国”是一个词,“ahina”。(2)学生阅读P56的图,想象古代人是怎样发明陶瓷的。(3)小组交流。(4)个别同学汇报交流。5、介绍陶瓷和玻璃的广泛用途。(三)课后作业。用泥土制作一个陶瓷模型。关于小学科学教案3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能说出金鱼的特征:需要食物、会呼吸、能运动。2、能说出金鱼是怎样吃食、呼吸和运动的。二、科学探究1、能利用感官或借助工具观察金鱼的特征。2、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的结果。3、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与交流。4、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三、科学态度1、能对金鱼的观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能如实地讲述观察到的现象。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并讲述自己的观点。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2、在认识动物、利用动物资源时,一定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资源,让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看视频,鱼缸、金鱼。二、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情境与问题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这节课给你们带来了哪位动物朋友?看鱼缸中的金鱼。你们喜欢他们吗?它们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金鱼吧。二、探究与发现。1、作出假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动物需要食物,能运动、会呼吸,你觉得金鱼有这方面的特点吗?”思考2、制订计划。你需要观察什么?怎么观察,需要准备什么材料?3、搜集证据。学生观察金鱼,找出证据。喂鱼,不要多喂。看视频。金鱼会呼吸。观察时要保持安静,不要打扰金鱼。4、处理信息。把观察到的金鱼特点及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画一画,只要像就给予肯定。5、表达交流。你是怎么做的?你观察到什么,你认为金鱼需要食物吗?能运动吗?会呼吸吗?6、得出结论:金鱼需要食物,能运动,会呼吸。三、应用与拓展课下亲自养金鱼,有鱼的就要多观察,鱼除了吃饭,呼吸,动物外还会做什么?关于小学科学教案4教学目的:1、通过讨论交流考察成果,认识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2、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们认识到蔷薇花丛中的动植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了解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含义。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在讨论中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会分析蔷薇花丛中动植物间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教学难点:理解蔷薇花丛与动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教学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引入师:上节课我们观察了花丛,并做好记录。请几个小组汇报一下。二、探究过程1、交流考察记录。请1—2个学生汇报展示考察记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对他们的考察情况进行简要的评价,总结评价学生的考察活动。2、讨论蔷薇花丛动植物间的食物能量关系。蔷薇花的生长需要什么,它的食物和营养来自哪里?蔷薇花的邻里们生长需要什么,它们的`食物和营养来自哪里?谁能分解动植物的尸体和粪便,使它们成为植物需要的肥料?采用提问的方式,全班研讨交流。谁能用图画的方式表示动植物间的食物能量关系?如:肥料蔷薇蔷薇蚜虫蚜虫瓢虫能把这些动植物间的食物能量关系连在一起吗?学生在记录本上表示各种食物能量交换关系。蚜虫鸟蔷薇微生物肥料3、了解动植物间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问:除了食物关系,它们之间还有什么关系?蔷薇花丛是蚜虫、瓢虫等动物遮阳避雨的场所;蝴蝶为蔷薇传粉;瓢虫为蔷薇花丛除害虫;蚜虫等动物的粪便是蔷薇等植物的肥料。……如果蔷薇花生长不好,会发生什么现象?如果蔷薇花旁边的小草等植物长得太繁茂,会发生什么现象?了解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知道草地、森林、沼泽、农田、城市和矿区等区域都可以看做是一个个生态系统。4、小结。关于小学科学教案5【学习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流程与方法: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3、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学习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学习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学习准备】6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学习流程】一、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1、这个单元我们将开始学习"材料",板书"材料"。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称?什么物品是用这种材料做的?教师将学生说到的材料一一板书出来。2、看看自己和小组里的同学,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试着把它们写在书中的表格中。3、交流记录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出错。4、这些材料在我们身边应用很广,书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它们又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对于难以判断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请作出标记。5、调查结束后,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①调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种材料?②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③哪种材料使用得最多?6、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哪些材料在我们身边被广泛使用着,为什么大量使用它们呢?二、观察描述几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1、我们周围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各种材料组成的,比如一扇门,就使用了木头、玻璃、金属等材料,不同的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举例说说你的想法。2、四人小组选择两种材料讨论它们分别有什么主要特点和用途,并记录下来。3、交流各组的记录情况,有不同意见的及时补充,若认同其他组的观点,及时将它补充在自己的记录单上。4、请保管好记录单,下次还要再使用。关于小学科学教案6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过程与方法: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2、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3、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教学难点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烧瓶、L型玻璃管;热水、常温水、冰水;锥形瓶,气球、红墨水。教学过程一、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1、引入水和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是否也会热胀冷缩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空气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会怎样变化?(学生讨论推测)2、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研究师:空气是流动的`,又是看不见的,我们如何实验才能清楚地看到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呢?(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2)交流实验方案,确定方法。(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4)交流、讨论。(5)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预设: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非常明显,同时也能比较出液体和气体热胀冷缩的区别)二、怎么解释热胀冷缩现象1、师:温度变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当我们紧挨着站在教室中间,和每个人都起劲地在教室里跳跃时,哪种情况下占据的空间大?2、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3、交流:从游戏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预设:这个游戏指向了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本质解释,学生只有实践、体验过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板书设计空气的热胀冷缩受热体积胀大空气热胀冷缩受冷体积缩小。关于小学科学教案7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过程与方法:1、从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热后产生的变化。2、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发现新的问题,愿意积极探索。教学重点1、关注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2、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教学难点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可封口的.小塑料袋,水槽;热水,冷水;天平,试管;气球皮,剪刀,橡皮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有哪些方法?2、师生交流。(预设:这个活动让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二、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1、师:在密封的小塑料袋里装满冷水,然后浸入热水中,仔细观察冷水袋的变化。2、根据看到的现象尝试做出解释。3、小组讨论,谁的解释更有说服力。(预设: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观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解释或推测。)4、全班交流。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6、冷水由沉变浮能不能用物体沉浮的几个因素来进行解释?7、再次对冷水袋上浮的原因做出自己的推测。(启发学生从影响物体沉浮的主要因素重量和体积大小方面去思考促使水袋上浮的可能原因,最后把问题聚焦到在水的重量不变的情况下体积的变化引起了水袋的沉浮。)三、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1、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2、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3、分析整理水在变热过程中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给冷水加热水受热------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关于小学科学教案8【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教学过程】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重点指导:(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书8面):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关于小学科学教案9【学习目标】科学概念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流程与方法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细致观察对获得信息的重要性。【学习重点】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流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学习难点】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与倾听他人意见的冲突。【学习准备】分组:2-3只饿了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学习流程】一、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和发现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2、交流饲养蜗牛流程中的发现。3、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内容。4、关注:汇报情况的真实性,要求汇报的是自己观察到的.而不是听别人说的或丛书上看到的。5、设计意图: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初步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二、观察蜗牛吃食1、整理有关蜗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2、学生设计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实验。3、学生用实验验证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4、教师注意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5、关注:学生设计实验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学生观察流程中新问题的提出。6、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三、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1、指导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2、学生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3、关注:学生观察的方法的正确性和学生获取更多地(如排便)信息。4、设计意图: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四、继续观察蜗牛1、学生课后继续饲养蜗牛、并观察和记录获取的信息。2、教师注意在学生饲养流程中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3、关注:饲养中是否仔细认真的观察,注意引起饲养和观察的兴趣。4、设计意图:在饲养中获取更多的有关动物的信息。关于小学科学教案10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过程与方法: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教学准备:1、放大镜、显微镜、水样、玻片、抹布等、观察水样2、技能准备:课前简单培训制作玻片标本的注意点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水样(1)学生观察水样(2)学生汇报:观察烧杯里的水,你观察到水里有什么?这些结果你是用什么观察到的?(3)讨论:这杯水里是是真的只有这些东西呢?还有没有可能有其它的东西?(4)谈话:怎么才能知道这杯水里有没有我们刚才说的细菌等这些东西?(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各小组领取)(1)谈话: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目镜(对着眼睛)物镜(对着标本)载物台(放置标本)反光镜(反射光线、照亮标本)调节螺旋(调节焦距、看清标本)镜臂通光孔镜座(2)教师讲解并示范使用方法。强调①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②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③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④轻拿轻放。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生物(1)指导观察教师准备好的水样标本①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②学生分组观察。(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视)③汇报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汇报时学生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观察记录,并用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2)认识生活周围水里的微生物①小组制作小组采集水样观察玻片②自主观察③汇报交流:说说自己小组采集的水样中有什么(3)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4)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四、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1)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①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②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③提问:通过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2)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利用用多媒体展示在各种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关于小学科学教案11教学目标:1、自主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学会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意思。教学重难点: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难点突破法:朗读法讨论法能力训练点:训练同学的朗读能力、扮演能力美育渗透点:懂得遇到难题,要动手做做,探求答案。不迷信,不轻信盲从,敢于实践。拓展:回家动手做做实验。课时布置:两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以实验的形式导入(两个一大一小的铁球,两个铁球哪个先着地?)亚里士多德认为大的先落地。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吗?我们可以动手做做看。他虽然是个科学家也不一定对,面对问题,我们不要光动脑筋,还要动手做做,才干得到正确的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课文《科学家的问题》,板书课题,生齐读。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主选择读书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生字。2、出示生字卡片,同学开火车读。3、注意读准以下生字的`字音。4、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三、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2、生字组词。3、指导字形,师范写,讲要点。4、生书写,师巡视。5、示范写,讲要点。6、生订正,师巡视。四作业:熟读课文,誊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1、出示生字词语测读。2、复习课文内容。二、学习课文。1、哪一段写科学家提出的问题,找出来读一读。这个问题怪在哪?2、面对科学家的怪问题,大家有什么反应?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当时的情况。3、面对议论纷纷的同学们,玛利亚有什么反应?大家读第3段后找出一个词语来形容她。4、谁来扮演玛利亚和妈妈。面对妈妈的回答,玛利亚说了什么,做了实验她发现了什么;她的心情如何?5、玛利亚生气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句子来回答。指导朗读。6、科学家对玛利亚说了什么呢?玛利亚明白了什么?三、作业。誊写生字词语。关于小学科学教案12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课时安排:1节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这个单元我们研究微小世界。(板书:微小世界)2、提问:什么是微小世界?(细菌,细胞,病毒等)。3.提问:微小世界是什么样的呢,人类是怎么观察到的?需要借助一些观察工具是吗?用什么呢?介绍:通常我们都是借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这样的观察工具来帮助我们了解微小世界的有关知识,本单元我们就重点研究放大镜,显微镜,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放大镜》(板书课题:放大镜)二、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1、师出示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谁能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来介绍一下放大镜。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3、展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各种放大镜根据用途不同,所以结构也有所不同。顺便介绍修表用放大镜,鉴定珠宝用放大镜,台式放大镜。)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三、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教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①目、镜、物三者,目、物不动,镜动。②目、镜不动,物动。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四、放大镜的特点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五、小结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板书设计:放大镜构造:镜架、镜片(凸透——“凸透”镜)作用:“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细节用途:……关于小学科学教案13[学习目标]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会提问题。2、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3、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学准备](学生)自带各种玩具(老师)发明家的故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读一读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找出与自己吹泡泡时的相似之处。用简单的文字记录下来。2、教师讲述青霉素的发现和滤毒罐的发明的故事3、玩玩具,提问题,进一步理解科学是什么。4、学生玩玩具。5、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玩上升到有意义的科学活动。(1)把学生分为四人一组,一边玩玩具,一边提问题。(要从身边的`事物说起,还要有价值,适合于探究。)(2)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进行记录。(3)在全班说一说,比一比谁的问题提得好。三、总结同学们每人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身边经常遇到的,使我们懂得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养成多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你就会发现自己想的事做得事里就会有科学。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关于小学科学教案14【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过程与方法:进行预测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公开的、民主的讨论有助于辨识实验的准确性;小组内分工合作对开展实验是十分重要的。【教学重点】简单设计对比实验,描述并简单解释液体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影响。【教学难点】设计对比实验,理解公平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教学准备】给每组的材料:1小杯水、1小杯油、1小杯洗洁精、1块玻璃、3个滴管(或吸管或塑料勺)、一张实验记录表。给每个学生的材料:一张维恩图。【教学过程】一、设计流动比赛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主要科学概念: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并展示上节课的维恩图)水会流动,油会流动,它们流动的快慢一样吗?2、其他液体也会流动。比如洗洁精,这也是一种液体。(师出示三种液体)这三种液体流动速度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你们推测,谁会流得更快一些?3、有什么办法证明?师引导:如果要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进行一场公平的液体流动的比赛。4、设计“流动比赛”的方案,小组内成员交流:怎样做才能保证流动比赛是公平的?哪个方法,为什么?讨论后确定一个比赛方法。5、全班交流比赛方法,围绕“保证比赛的.公平、可行”进行讨论,鼓励生生质疑,完善比赛规则。二、实验、思考1、请小组成员根据自己选择确定的方案进行流动比赛,并记录。(师要提示学生重复做几次实验)2、全班交流,汇报,包括:一共进行了几次实验,实验的结果如何,每次实验的结果都相同吗,大概是什么原因导致实验结果不一致等。3、思考:液体的流动快慢跟什么有关?三、液体、固体比较1、师让学生关注以板书的水和食用油的维恩图记录,明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 专题报告-成都-严森-蓝光雍锦系产品研究
- 糖果行业的价格竞争与波动分析
- DB4107T 502-2024 专利申请快速预审服务规范
- 口腔科利用PDCA循环降低颌面外科患者胃管自拔率品管圈QCC活动书面报告
- 2023年变速箱齿轮资金筹措计划书
- 强化复合地板浸渍纸生产工艺设计
-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防眩栅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有意义的研讨会主持词(3篇)
- 消防月活动总结
- 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二7类选择题技法专项训练技法3含答案
- 地理实践力ppt课件版 地理实践力 梁羽梦组
-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教学大纲
- (8.3)-纳米材料-前景灿烂
- GA 844-2009防砸复合玻璃通用技术要求
- 古诗中的节日(上)课件
- 睡眠障碍的康复治疗
- 2020年浙江省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中职语文教学实施报告现场展示PPT
- 《逍遥游》-完整版课件
- 股权转让价值评估方法与案例讨论(39张)课件
- 部编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解读课件
-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