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一、数控加工(数控车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二、数控加工(数控车工)专业课程标准1.《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242.《机械基础》课程标准323.《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标准374.《电工电子》课程标准415.《机械加工基础》课程标准476.《数控编程》课程标准557.《零件钳加工》课程标准628.《零件车铣加工》课程标准709.《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标准7810.《PLC与变频器》课程标准861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课程标准9212.《零件数控车床加工》课程标准9813.《产品质量检测》课程标准10814.《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标准11515.《工学交替》课程标准12316.《顶岗实习》课程标准13117.《零件数控铣床加工》课程标准13918.《零件数控线切割加工》课程标准14719《零件CNC电火花加工》课程标准152数控加工(数控车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数控加工(数控车工)专业代码:0106-3招生对象与学制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学制:五年制办学层次:高级工培养目标面向制造业生产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企业本岗位的工作现场管理,能独立完成工艺制定,复杂零件数控车床的编程与加工等常规性工作,并能解决精度调整、常见故障诊断和质量事故分析等现场问题,达到数控车工高级国家职业资格要求,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规格知识结构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了解专业领域围的人力资源市场现状,熟悉国家的就业政策与地方创业鼓励措施。专业知识掌握必需的专业英语与计算机辅助绘图(CAD类软件运用)知识;掌握机械制图知识;理解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和表面精度(粗糙度)知识;理解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基础知识;理解普通机械加工知识;掌握测量与误差分析基础知识;掌握机械、数控加工工艺与工艺装备的基本知识;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掌握CAD/CAM技术在数控加工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液压与气动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掌握数控机床日常保养与维护的基本知识;掌握机械加工车间管理基本知识;了解数控机床控制原理的基本知识。能力结构通用能力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社会;熟悉企业生产流程,严格执行机械设备操作规,遵守各项工艺规程,重视环境保护,并具有独立解决非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能指导他人进行工作或协助培训一般操作人员。专业能力能读懂中等复杂程度的产品零件图、装配图,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并熟练使用AutoCAD、MassterCAM等绘图软件;能绘制中等复杂程度产品零件图、装配图;能选择和使用数控车床组合夹具和专用夹具,分析并计算夹具的定位误差;能根据难加工材料的特点,选择刀具的材质、结构和几何参数;能刃磨特殊车削刀具;能正确选用和使用量具,对产品质量精细检测;能进行细长和薄壁零件、单线和多线等节距的梯形螺纹与锥螺纹零件、深孔零件和配合零件的加工;能运用手工编程和CAD/CAM自动编程方法,编制较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能运用数控加工某一工种的工艺分析与编程技术,熟练地手工编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与程序;能够阅读和理解数控设备使用说明书;能判断数控车床的一般机械故障并完成数控车床的定期维护保养,进行机床几何精度和机床切削精度的检验。素质结构1、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安全和环保意识,守信、守时、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做好产品工艺设计与编程、产品生产和产品检测等岗位的工作;2、以良好的团队精神与同事共同完成产品的加工流程;3、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完成每一项编程、加工任务并认真记录数据;4、以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独立协调工序之间、工种之间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5、以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完成制造工艺改进和工、夹具的改造。职业(岗位)面向与职业资格职业面向面向国大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培养制造类企业数控加工(数控车工)相关岗位的人员,在生产、服务一线从事数控设备与自动生产线的操作、维护,CAD/CAM软件使用、编程、加工与质量检测等工作任务。主要就业岗位:从事制造类企业生产一线数控车床操作、生产一线数控加工工艺制定、编程等相关工作岗位。其他就业岗位:从事数控车间施工(计划分配)、设备管理、质量检验、班组管理、生产现场技术服务等相关工作岗位。未来发展岗位:经过企业的锻炼和培养,还可从事生产一线管理、工段管理、车间管理等相关工作岗位。职业资格数控车工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六、课程体系(一)课程体系结构(二)公共基础课程设置与要求1、课程名称:职业素养建议课时:106教学容:掌握职业道德和公民道德基本规;了解国家法律法规、政治经济制度的基本常识;培养健康心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2、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建议课时:214教学容:掌握基本的体育健身锻炼方法;了解体育基本知识和体育健康卫生常识;提高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与能力,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团结协作、克服困难、顽强刚毅的品格,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增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提高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自觉性;培养对竞技类、健身类等专项体育的兴趣和能力;了解竞技运动的规则,学会欣赏体育竞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发展。3、课程名称:语文建议课时:210教学容: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正确理解和合理运用规语言,提高就业、交往与继续学习所必需的阅读、写作、口语交流的基本能力和人文素养。4、课程名称:数学/应用数学建议课时:264教学容:掌握代数、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的基本知识和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思维与分析推理能力,掌握导数、微分、积分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微分和积分的基本运算;增强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5、课程名称:英语/专业英语建议课时:264教学容:熟悉英语语言的基本词汇和基本语法知识,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简单的英文文章,掌握与巩固英语语法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6、课程名称:物理建议课时:68教学容:掌握力学、电学、电磁学等基本知识,了解热学的基本常识,提高物理知识应用分析能力,为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7、课程名称:政治建议课时:36教学容: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知识;科学理解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理解和拥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8、课程名称:心理健康建议课时:36教学容:了解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熟悉服务对象心理变化特点和规律;掌握自我心理调适基本方法,结合专业特点,适应岗位需求。9、课程名称:艺术欣赏建议课时:36教学容:增强学生对视觉审美能力和听觉审美能力的综合能力,培养进行影视鉴赏的能力,学习交际语的适用情景、语言的节奏、肢体语言等,弥补传统语言教学注重书面语的不足。10、课程名称:演讲与口才建议课时:36教学容:集聚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开发学生的表达、思维、交际等潜能,使学生掌握口语表达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演讲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与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工作中口语应用能力。(三)专业理论课程设置与要求11、课程名称:机械制图与CAD基础建议课时:216教学容:掌握机械制图与其相关标准的规定,学习正投影法,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熟悉立体的投影与交线、组合体三视图、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了解轴测图;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应用与其标注等。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掌握AutoCAD系统的安装与配置方法;掌握CAD软件操作应用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AutoCAD软件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能绘制产品二维工程图。12、课程名称:机械基础建议课时:72教学容: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知识和机械传动、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熟悉常用零件的性能、分类、应用和相关的国家标准;能对一般机械传动系统进行简单的分析;了解液压的基本知识。13、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压传动建议课时:36教学容:掌握各种常用液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与典型液压回路分析;熟悉典型液压回路的工作原理;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故障分析方法。14、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建议课时:72教学容:掌握分析简单电路和复杂电路的基本方法,掌握交流电的表述;三相交流电源的连接;变压器的基本原理;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了解数字电路等相关的电工、电子学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电子技术焊接技能,能够识别常用电子元器件。15、课程名称:机械加工基础建议课时:120教学容:了解金属学的基本知识和热处理工艺;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编号、性能与用途;掌握极限与配合方面的基本计算方法与代号的标注;掌握形位公差代号的标注方法;了解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与基本的检测方法;熟悉螺纹公差标记的组成与其含义;熟悉有关测量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方法;了解毛坯生产到机械产品装配的工艺方法、主要设备、工位定位装夹、测量调整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零件工艺分析的基本方法和编制简单零件的工艺规程。(四)专业基础技能课程设置与要求16、课程名称:数控编程建议课时:144教学容:掌握FANUC系统和SIEMENS系统编程的基本知识;具有编制数控车与数控铣程序的能力;具有独立编程与模拟加工能力,熟悉自动编程的应用。17、课程名称:零件钳加工建议课时:66教学容:掌握錾削、锯削、锉削、钻孔、螺纹加工等钳工的基本操作方法;具有钳工初级工技能操作的能力,为专业实训奠定基础。18、课程名称:零件车铣加工建议课时:204教学容:通过轴类零件加工、槽类零件加工,套类零件加工、锥面与成形面加工,偏心件加工、螺纹加工等课题的训练,具有普车中级工技能操作的能力;通过平面和连接面的加工、台阶和槽加工等课题的训练,了解铣床的基本操作;掌握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规。19、课程名称:机床电气控制建议课时:124教学容: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原理与选用;掌握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与其安装、调试与维修。了解部分典型机床控制线路的原理。了解步进电机、直流电机、伺服电机的相关知识。20、课程名称:PLC与变频器建议课时:104教学容: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主要组成、基本工作原理与指令系统;能够完成简单的实训编程任务,能够根据给出的任务安装调试电气设备;掌握变频器的部运行和外部运行,了解变频器的通信运行;能够通过编程综合PLC和变频器的外部接口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并根据给定的任务选择元件设计线路编写程序安装调试。21、课程名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建议课时:120教学容:主要学习Mastercam软件的CAD和CAM功能,掌握常见零件的三维设计与自动编程加工的工艺与方法,并仍利用后处理生成交工程序,用于数控加工。22、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建议课时:72教学容:了解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结构与组成原理;了解计算机的软件组成与一些重要概念;了解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等技术的基本概念、相关技术和应用领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具有使用计算机常用软件的基本技能;掌握Office软件的使用。(五)专项技能课程设置与要求23、课程名称:零件数控车床加工建议课时:706教学容:掌握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规,掌握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掌握数控车床对刀方法,熟悉数控车床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方法;了解数控编程的定义、分类与步骤,数控车床坐标系的确定方法,掌握数控车床刀具补偿功能进行编程的方法,数控车床的的验收方法与数控车床日常维护的保养方法;熟练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功能指令与数控机床的编程原则;通过对复杂型面、薄壁、偏心工件的工艺分析,掌握单线和多线螺纹加工、变节距螺纹加工、深孔加工、复杂轮廓组合零件的加工和组装等技能,达到数控车床操作高级工水平。24、课程名称:产品质量检测建议课时:88教学容:主要学习机器产品测量技术的基本技能和有关理论知识,正确选用量具和测量方法,具备使用常用量具和三坐标测量机检测分析机器零件加工质量的能力。25、课程名称: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建议课时:166教学容:掌握数控机床机械结构基础知识、电气装配工艺基础知识、数控装置用户参数设定方法,熟练数控机床功能检查、精度检验,熟悉数控机床维护方法,运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解决机床常见故障。(六)综合训练课程设置与要求26、课程名称:工学交替建议课时:104教学容:全面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结合企业实际,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解决生产过程中工艺和加工实际问题的能力。27、课程名称:顶岗实习建议课时:1600教学容:生产实习是本专业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现培养目标必需的教学过程。通过生产实习可直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基本的生产实际知识,了解各类生产方式特点,生产管理形式、特点,扩展对实际生产中所涉与的有关的专业技术问题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进入社会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七)能力拓展课程设置与要求28、课程名称:零件数控铣床加工建议课时:110教学容:通过平面铣削等课题的训练,熟悉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通过二维轮廓铣削、孔系铣削等课题的训练,具有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初级工技能操作的能力。29、课程名称:零件数控线切割加工建议课时:66教学容:掌握数控线切割机基本结构、基本操作方法;能进行简单凹凸零件、角度样板加工。30、课程名称:零件CNC电火花加工建议课时:66教学容:掌握CNC电火花成型机的基本结构、基本操作方法;能进行自制表面粗糙度样板加工。七、教学时间分配表学期学期周数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能力课程教学其他类教学活动入学教育与军训劳动/机动周一191711二19181三19181数控编程6*12零件钳加工3零件车铣加工3四19181数控编程6*12零件车铣加工3计算机应用基础6*12零件数控车床加工3五19190零件车铣加工3机床电气控制4零件数控车床加工9零件数控线切割加工3零件CNC电火花加工六19181机床电气控制4*10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5零件数控车床加工4七19190产品质量检测4零件数控车床加工6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4零件数控铣床加工5八19190PLC与变频器4零件数控车床加工8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3工学交替4九20200顶岗实习20十20200顶岗实习20总计192187586441八、教学计划表专业:数控加工(数控车工) 学制:5年(高技) 生源:初中课程类型序号学年开课学期一二三四五学时学分课程性质评价方式学期12345678910总周数19191919191919192020理论课周数17181212090000一体化、综合训练等周数106619919192020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程1职业素养1.2.3222*181066理论课考试2体育与健康1.2.3.4.6.7222*182*182*182*1821412理论课考试3语文1.26621012理论课考试4数学/应用数学1.2.6666*926415理论课考试5英语/专业英语1.2.6666*926415理论课考试6物理14684理论课考试7政治64*9362理论课考试选修课程8心理健康72*18362理论课考查9艺术欣赏710演讲与口才7专业能力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必修课程11机械制图与CAD基础2.3.446*126*1221613理论课考试12机械基础36*12724理论课考试13液压与气压传动64*9362理论课考试14电工电子54*18724理论课考试15机械加工基础3.44*126*121207理论课考试专业基础技能课程必修课程16数控编程3.46*126*121449一体化课考试17零件钳加工33W664一体化课考试18零件车铣加工3.4.53W3W3W20412一体化课考试19机床电气控制5.64W4*91247一体化课考试20PLC与变频器84W1047一体化课考试2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65W1207一体化课考试22计算机应用基础46*12724一体化课考试专项技能课程必修课程23零件数控车床加工4.5.6.7.83W9W4W6W8W70643一体化课考试24产品质量检测74W886一体化课考试25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7.84W3W1669一体化课考试综合训练必修课程26工学交替84W1044一体化课考查27顶岗实习9.1040*20W40*20W160089实习课考查能力拓展课程限选课程28零件数控铣床加工75W1107一体化课考试任选课程29零件数控线切割加工53W663一体化课考试30零件CNC电火花加工5一体化课考试其他类型教育活动入学教育与军训11W261实习课考查考试1W1W1W1W01W00001560周课时数26262626262626264040每学期课程门数7687586411学时总计5580309九、教学保障(一)师资条件我校数控加工教师团队目前共有39人,其中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14人,技师与高级技师32人,高级工3人,具有较强的理论、实践教学经验,师德高尚,爱岗敬业。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三级以上一体化教师占专业任课教师总数94%;承当高级工阶段教学的二级以上一体化教师占专业任课教师总数82%。(二)实训条件1、校实训场地本专业设有数控实训基地、钳工实训基地、电力拖动实训室等近10个实习实训场地。能够满足完成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按照“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需要进行配置,形成了集教学、生产、培训、技术服务和职业技能鉴定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生产基地。(1)教学设备设备:数控车床12台、普通车床20台、数控铣床2台、加工中心1台、普通铣床1台、砂轮机2台、计算机80台、电工技能综合实训设备12台、通用电子电工实训台48台、MPS自动控制实训装置7台、机械原理实训展示台10台、维修电工高级考工设备12台。工具:变径套、扳手、卡盘匙、刀架匙等;刃具:外圆车刀、螺纹刀、切断刀、孔车刀、螺纹刀、钻头、铣刀等;量具:千分尺、游标卡尺、塞规、环规、钢尺、百分表等;辅件:垫片、缸套、铜套、铜锤、台虎钳等;材料:PVC棒、铝棒、45#钢;学习资料:教材、学材(含任务书(图纸)、学习计划、实习报告、工艺卡等)、数控车床使用说明书、数控铣床使用说明书、安全操作规程、企业生产和管理规程、金属切削手册、编程手册。(2)教学场地钳工实训基地,能够满足每位学生一个工位的要求;车工实训车间,能够满足2位学生一个工位的要求;数控实训基地,能够满足3位学生一个工位的要求;CAD/CAM一体化教室,能够满足每位学生一个工位的要求;单片机实训室,能够满足2位学生一个工位的要求;电子电工实训室,能够满足每位学生一个工位的要求;MPS自动控制实训室,能够满足4位学生一个工位的要求;机械原理实训室,能够满足4位学生一个工位的要求。2、校外实训场地近十年来,我校先后与中电熊猫、东华转向器、第五十五研究所、第一机床厂、7425橡塑、总参第六十研究所等12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数控专业还实施了定向委培的专业教学计划。与海博机械、金城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拓恒精测科技等三十余家企业建立了学生校外实习基地,自办学以来,我校先后向社会输出机电专业优秀毕业生近3000人,获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三)教材建设为了满足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建设需要,推进项目引导、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改革,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我校组织数控专业骨干教师编写了《数控编程与操作》、《数控加工实训教程》、《机械加工实训教程》、《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钳工实训教程》、《维修电工实训教程》等一体化课程系列校本教材,着力抓好数控加工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的特色教材与相应配套工作页的建设工作。(四)数字资源建设加强专业教学视频,仿真软件、课件等数字化资源建设,配置了数控模拟实训室,可完成CAD、CAXA、MasterCAM等多类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软件的实训课程要求,建立了“数控专业特色资源库”网络平台,形成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拓展了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十、教学实施建议(一)教学模式推广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将学生分为5-6人为一学习小组,采用任务驱动、情境模拟、典型案例等先进教学方法,将工作过程融入教学过程,通过小组讨论、集中展示等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二)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有利于课程容的学习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原则,广泛采用小组讨论、学生展示、课堂讲评和案例教学等方式,利用网络、多媒体和仿真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一、教学评价突出能力考评原则,综合考虑国家职业标准、企业岗位胜任能力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等因素,将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和基于企业工作任务的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突出职业效度。(一)评价容。考核与评价针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以与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素养。(二)评价方式。采用现场操作、笔试、口试、实操、作品展示、综合作业等方式。(三)评价方法。根据一体化课程特点,将现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各类作业情况进行的评价,由学生自评、组学生互评和教师考评三部分组成;总结性评价由职业技能鉴定部门、企业、学校共同完成,考核的容应采用学生未学过的、且与已学过的难度相近的任务作为考核评价的载体。评价过程中,着重注意以下几点:1、结合课堂提问、现场操作、课后作业、模块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加强平时考核的力度,注重过程考核;2、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3、强调课程完毕后,结合真实产品综合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并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职业能力与水平。必修(考试课)课程按百分制考评,60分为与格。选修(考查课)课程建议按学习任务评价,各学习任务评价标准可参照课程标准,评定为优、良、与格、不与格四个等级,并计入相应学分。十二、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试行)》。2、《一体化课程规开发技术规程(试行)》。3、《关于制定技工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试行)》。4、《数控加工专业技工院校省版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试行)》(二)课时与学分分配本方案的总学时5580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程为1198学时,约占21.7%;专业能力课程为4120学时,约占75%,(其中专业基础课程516学时,一体化课程2112学时,顶岗实习1600学时);其他类教育活动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社会实践(三自教育)和考试。一体化教学占教学总学时38.2%。(三)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在第七学期开设。《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与工程技术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获得读图和CAD平面绘图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二、课程设计思路1.表达职业教育的特点,反映时代特征与专业特色,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的认知、技能的形成规律,符合不同教学模式的需求。2.为便于在教学中灵活使用,并适应不同地区与学校的教学条件,学生的读图与绘图练习、测绘容可独立编写。3.教材中的名词术语、文字、符号、数字、公式、计量单位等的运用要准确、规、统一,教材中所有图样都必须符合我国相关标准与规。三、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能执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能运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能识读简单的装配图;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能应用计算机CAD绘图软件抄画机械图样。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形成由图形想象物体、以图形表现物体的意识和能力,养成规的制图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够获取、处理和表达技术信息,并能适应制图技术和标准变化的需要;通过制图实践培养制定并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以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四、课程描述课程名称机械制图与CAD教学安排第二、三、四学期课时时间建议216学时典型工作任务描述本课程是研究识读与绘制机械图样的方法的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获得读图和CAD平面绘图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课程学习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讲授正投影基本原理、图示方法与相关国家标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通过学习有关课程,结合生产实践,能够按照国家标准,正确地绘制一般复杂程度的零件图,掌握CAD平面绘图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操作应用能力,使之成为具有基本技能技巧的CAD平面绘图人才。以满足绘制符合生产实际要求的机械图样,满足生产中进行技术交流的需求。工作与学习容工作与学习对象:1.投影作图、机件的表达方法、机械图样的组成等制图的基本知识。2.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应用与其标注。3.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的识读。4.手工绘图的基本方法,绘制零件图5..CAD平面绘图基本绘制方法。工具、设备、材料与资料:工具、设备:投影仪、圆规、三角尺、图板、丁字尺、挂图材料与资料:模型、典型零部件、实物、多媒体课件和绘图软件、视频工作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劳动组织方式:分组学习工作要求: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通过学习有关课程,结合生产实践,能够按照国家标准,正确地绘制一般复杂程度的零件图。掌握CAD平面绘图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操作应用能力,使之成为具有基本技能技巧的CAD平面绘图人才。五、课程容与要求任务名称子任务名称容与要求参考学时绪论机械图样与其在生产中的用途结合生产生活实际,通过工程图样实例,了解机械图样与其在生产中的用途0.5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容与学习方法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如由实物绘制图样、由图样想象实物等,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容与学习方法0.5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图纸幅面和格式了解图纸幅面和格式的规定0.5比例理解比例的含义和规定,会运用比例的表达方法0.5字体了解长仿宋体字、阿拉伯数字和常用字母的规格与写法0.5图线掌握常用图线的型式和主要用途,并会运用0.5尺寸标注掌握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会进行基本的尺寸标注0.5常用尺规绘图工具尺规绘图工具会使用常用的尺规绘图工具0.5常用几何图形画法等分圆周和作正多边形掌握常用的圆周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法0.5斜度和锥度理解斜度和锥度的概念,掌握其画法和标注线段连接掌握线段连接的作图方法0.5绘制简单平面图形掌握简单平面图形的分析方法和作图步骤0.5CAD绘图平面图形CAD基本操作了解CAD基础知识4设置图层、颜色、线型与线宽掌握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8绘制直线、圆、与简单平面图形掌握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14绘制多边形、椭圆与简单平面图形掌握椭圆、正多边形、矩形的绘制方法16投影基础正投影法和视图投影法通过观察和讲解,理解投影法的概念,熟悉正投影的特性2视图可采用模拟演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初步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和三视图之间的关系,掌握简单形体三视图的作图方法4读视图能对照模型或简单零件识读三视图2轴测图与组合体立体表面交线的投影作图掌握典型的截交线、相贯线的投影作图2轴测图熟悉正等轴测图、斜二测图的画法4组合体掌握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熟悉组合体的尺寸标注6CAD绘图AUTOCAD绘制三视图AUTOCAD绘制组合体三视图能用AUTOCAD绘制组合体并标注尺寸12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基本视图熟悉基本视图的形成、名称和配置关系2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熟悉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画法与标注剖视图理解剖视的概念,掌握画剖视图的方法与标注;掌握与基本投影面平行的单一剖切面的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的画法与标注;了解斜剖视、几个相互平行的剖切平面的剖视图和几个相交剖切平面的剖视图的画法与标注掌握识读剖视图的方法和步骤断面图能识读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的画法与标注1其他表示方法能识读局部放大图和常用图形的简化画法1AUTOCAD绘制剖视图绘制有剖面图案的图形能对机件形体分析,并用AUTOCAD绘制剖视图14标准件、常用件与其规定画法螺纹*了解螺纹的形成、种类和用途,熟悉螺纹的要素;掌握螺纹的规定画法、标注和查表方法2常用螺纹紧固件与其连接熟悉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种类、标记与查表方法;*能识读螺栓连接的画法;*能识读螺柱连接和螺钉连接的画法2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了解标准直齿圆柱齿轮轮齿部分的名称与尺寸关系;能识读和绘制单件和啮合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图2键连接和销连接了解键、销的标记,了解平键与平键连接、销与销连接的规定画法1常用滚动轴承和圆柱螺旋压缩弹簧了解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与其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能识读弹簧的规定画法1零件图零件图的作用和容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容1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原则和表示方法熟悉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原则和典型零件的表示方法1典型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了解尺寸基准的概念,熟悉典型零件图的尺寸标注2*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了解零件上常见工艺结构的画法和尺寸注法2机械制图零件图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了解表面结构与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掌握表面结构与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与其标注和识读;了解极限的概念、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掌握尺寸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和识读;*熟悉常用形位公差的特征项目、符号与其标注和识读;*了解零件热处理与表面处理的表达2识读零件图掌握识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2手工绘制零件图理解绘制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12(实训)CAD绘图AUTOCAD绘制零件图编辑与显示图形掌握常用编辑与显示图形技巧6书写文字和标注尺寸用AUTOCAD绘制零件图、正确标注尺寸14机械制图装配图装配图的作用和容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和容1装配图的视图选择和画法理解装配图的视图选择、基本画法和简化画法1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理解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1*识读装配图熟悉识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能识读简单的装配图1六、实施建议(一)教材使用建议建议教材:《机械制图》劳动社会保障978-7-5045-9073-2、《AUTOCAD2006》人民邮电978-7-115-26085-7。(二)教学建议1.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做中学、做中教”,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2.可按工作任务或项目组织教学,让学生接触企业产品图样。3.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交流沟通与合作能力,促进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4.综合实践模块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结合专业背景,选择适合测绘的零部件,培养学生初步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安全防护的教育。(三)评价建议1.注重评价容的整体性,兼顾综合素质与能力评价。2.表达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倡导绘图作业展评等表现性的评价方式。3.注重对学生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的意识以与爱护和正确使用测绘工具习惯的考评。4.考评成绩中平时绘图作业成绩应占一定比例。5.对测绘综合实践容可独立考核。(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提倡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配置挂图、模型、典型零部件、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和绘图软件等。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合理利用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努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创建适应个性化学习需求、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机械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与工程技术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机械工作原理,了解机械工程材料性能,准确表达机械技术要求,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二、课程设计思路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坚持“做中学、做中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三、课程目标使学生具备对构件进行受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会判断直杆的基本变形;具备机械工程常用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的基本知识,会正确选用材料;熟悉常用机构的结构和特性,掌握主要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和特点,初步掌握其选用的方法;了解机械零件几何精度的国家标准,理解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标注的标注;了解气压传动和液压传动的原理、特点与应用,会正确使用常用气压和液压元件,并会搭建简单常用回路;能够分析和处理一般机械运行中发生的问题,具备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具备获取、处理和表达技术信息,执行国家标准,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加机械小发明、小制作等实践活动,尝试对简单机械进行维修和改进;了解机械的节能环保与安全防护知识,具备改善润滑、降低能耗、减小噪声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四、课程描述课程名称机械基础教学安排第三学期课时时间建议72学时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机械工作原理,了解机械工程材料性能,准确表达机械技术要求,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课程学习目标1、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知识和机械传动、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2、熟悉常用零件的性能、分类、应用和相关的国家标准;能对一般机械传动系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3、了解液压的基本知识。工作与学习容工作与学习对象: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轮系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其它常用机构轴系零件10、了解液压的基本知识。工具、设备、材料与资料:工具、设备:机械原理展示柜、透明液压试验实训台材料与资料:各种模型、液压试验台、使用说明书、、视频、PPT工作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劳动组织方式:分组学习工作要求:1、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知识和机械传动、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2、熟悉常用零件的性能、分类、应用和相关的国家标准;能对一般机械传动系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3、了解液压的基本知识。五、课程容和要求任务名称子任务名称容与要求参考学时绪论本课程的意义和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掌握机械、机构、运动副和机器组成的概念2带传动带传动原理、类型带传动的主要类型、传动特点和应用场合2V带传动掌握传动比、V带传动参数2防松装置熟悉带传动的紧装置2螺旋传动螺纹的种类与应用了解常用用螺纹的种类应用场合,熟悉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以与普通螺纹、管螺纹和梯形螺纹的标记2螺纹传动的应用形式掌握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和传动时转速与位移速度的关系4链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概述了解链传动常用类型和应用特点1传动链的类型了解链传动常用类型1齿轮传动的类型渐开线齿廓了解齿轮传动常用类型和渐开线齿廓的形成过程2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与几何尺寸计算。4其他齿轮传动简介熟悉斜齿圆柱齿轮、螺旋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和齿轮齿条传动1渐开线齿轮的失效形式了解渐开线齿轮的失效形式1蜗杆传动蜗杆传动概述了解蜗杆传动常用类型和应用特点。1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啮合条件了解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啮合条件1蜗杆传动的特点掌握蜗杆传动的特点2轮系轮系特点与分类了解轮系的应用特点与分类2定轴轮系掌握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2平面连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熟悉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和应用。2铰链四杆机构的性质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2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熟悉铰链机构的演化和应用2凸轮机构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特点、分类和应用;熟悉凸轮机构的分类与其应用特点2了解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掌握凸轮机构从动件运动规律工作特点2其他常用机构变速机构熟悉能实现变速机构的常用方式和工作原理2换向机构熟悉能实现变向机构的常用方式和工作原理2间歇运动机构熟悉能实现间歇运动的机构的工作原理2轴与轴承轴了解轴的分类、材料、结构和应用2滑动轴承了解滑动轴承的特点、主要结构和应用2滚动轴承熟悉滚动轴承的类型、特点、代号与应用2连接键连接了解连接的类型与应用;理解平键连接的结构与标准1销连接了解销连接的类型、特点和应用1联轴器了解联轴器的功用、类型、特点和应用1离合器了解离合器的功用、类型、特点和应用0.5制动器了解制动器的功用、类型、特点和应用0.5液压传动液压传动了解液压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的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了解液压传动基本回路的组成、特点和应用;*能识读一般气压传动与液压传动系统图2气压传动气压传动了解气源装置与辅助元件的结构;*了解气动控制元件与基本回路的组成、特点和应用2六、实施建议(一)教材使用建议教材编写应以本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参考教材:《机械基础》继宁(第五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ISBN978-7-5045-9114-2(二)教学建议可以结合教学进程,组织学生开展常用工程材料、标准机械零部件的市场销售情况调查;组织开展以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小改革等为载体的创新思维训练。教学中可结合汽车专业背景,选择减速器、变速器拆装的课题,制作综合实践任务书,要求学生完成综合实践报告,强化综合能力培养。(三)评价建议注重评价容的整体性,注重综合素质与能力评价,注重学生爱护工具、节省原材料、节约能源、规与安全操作和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评价。坚持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倡导采用表现性的评价方式。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生的特点,对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可做进一步的细化,考核与评价的标准要与教学目标相对应。(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利用课程资源。如用挂图、投影片、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仿真软件等,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借鉴电子书籍、电子期刊、电子论坛等网络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省中等职业教育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动系统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的能力,为获得本专业通用职业能力奠定基础。二、课程设计思路1.表达职业教育的特点,反映时代特征与专业特色,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的认知、技能的形成规律,符合不同教学模式的需求。2.教材容应对接岗位职业标准,剔除冗繁复杂的流体力学计算,突出液压(气动)技术的应用。3.教材结构、呈现方式应新颖,图文并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便于自主学习。三、课程教学目标理解典型液压、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常用液压、气动元件的功用和图形符号,掌握各种常用液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与典型液压回路分析;熟悉典型液压回路的工作原理;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故障分析方法。四、课程描述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安排第六学期课时时间建议36学时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理解典型液压、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常用液压、气动元件的功用和图形符号,掌握各种常用液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与典型液压回路分析;熟悉典型液压回路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对液压与气动系统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的能力。课程学习目标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是:掌握各种常用液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与典型液压回路分析;熟悉典型液压回路的工作原理;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故障分析方法。工作与学习容工作与学习对象:1.绪论2.液压动力元件。3.液压执行元件。4.液压控制元件5.液压辅助元件。6.液压基本回路7.液压传动系统8.气压传动基本知识工具、设备、材料与资料:工具、设备:透明液压试验实训台材料与资料:各种液压元件、液压试验台使用说明书、模型、视频、PPT工作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劳动组织方式:分组学习工作要求:能掌握各种常用液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与典型液压回路分析;熟悉典型液压回路的工作原理;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故障分析方法。五、课程容和要求任务名称子任务名称容与要求参考学时绪论液压传动原理1.理解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流量和压力的概念;2.认识用图形符号绘制的液压系统原理图;3.熟悉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与各部分的功用。2液压传动基本知识液压动力元件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特点和应用,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掌握液压泵的功用、正常工作的条件和图形符号;能识别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16液压执行元件了解常用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结构、特点和应用,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功用和图形符号;3.能识别活塞缸、柱塞缸、摆动缸和叶片式马达、齿轮式马达、柱塞式马达。液压控制元件1.了解常用压力阀、流量阀、方向阀的结构、特点和应用,理解其工作原理;2.理解滑阀式换向阀的位、通与其中位机能;3.掌握常用压力阀、流量阀、方向阀的功用和图形符号;4.能识别溢流阀、顺序阀、减压阀、压力继电器、节流阀、调速阀、单向阀、液控单向阀和换向阀。液压附件和液压油1.了解液压油的性能要求、种类与选用原则;2.知道常用液压附件:油箱、油管和管接头、过滤器、蓄能器等的种类与应用,掌握其图形符号;3.掌握液压油的功用。液压基本回路方向控制回路1.认识换向回路和锁紧回路,知道其功用;2.能正确选用液压常用元件在液压实训设备上实物搭建换向回路。10压力控制回路1.认识调压回路、减压回路、卸荷回路、平衡回路,知道其功用;2.能正确选用液压常用元件在液压实训设备上实物搭建调压回路,并按规调试运行。*速度控制回路1.认识调速回路、快速运动回路和速度换接回路,知道其功用;2.能正确选用液压常用元件在液压实训设备上实物搭建快慢速度控制回路。*多缸工作控制回路1.认识顺序动作回路、同步回路,知道其功用;2.能正确选用液压常用元件在液压实训设备上实物搭建顺序动作回路。*液压系统安装、调试、使用和维护典型液压系统图识读掌握阅读液压系统图的方法步骤;会正确识读液压系统图;3.会分析液压系统能实现的控制功能。0典型液压系统安装、调试、使用和维护了解液压系统的使用须知、维护要求与故障诊断方法;掌握液压系统的安装要求、清洗与调试方法;3.能根据液压系统图,完成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简单故障排除。气压传动基本知识认识气压传动的原理理解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认识用图形符号绘制的气动系统原理图;3.熟悉气动系统的组成与各部分的作用。2认识气源装置与气动附件1.了解空气压缩机的种类与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工作原理;2.掌握气源装置的功用、组成与各组成元件的功用和图形符号;3.掌握气源调节装置(气动三联件)的功用、图形符号、组成与各组成元件的功用和图形符号。认识气动执行元件了解常用气缸和气马达的种类、特点和应用;2.掌握常用气缸和气马达的图形符号。认识气动控制元件1.理解常用方向阀、流量阀、压力阀的工作原理;2.掌握常用方向阀、流量阀、压力阀的功用和图形符号;3.能识别各类气动常用元件。六、实施建议(一)教材使用建议建议教材:《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工业书号:ISBN71-11-08370-9(二)教学建议1.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情境,实现做中学、做中教。2.对接职业岗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精选教学容,设计教学项目(任务),按任务引入→任务描述→支撑知识→任务实施→问题探究→拓展尝试→任务评估的顺序编制任务书实施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3.认识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教学,因理论性偏强,应尽可能采用软件仿真、实物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回路的搭建、系统的装调等容的教学,通过软件仿真、操作示、分组练习和个性化指导,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将规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和敬业精神的养成融入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和职业素养。(三)评价建议1.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考核评价,注重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应根据不同项目,采用观测、口头(书面)报告、现场操作、作品(作业)展示、成果演示等多种手段,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3.注重将评价结果与时、客观地向学生反馈,指出被评价者需要改进的方面,商讨改进的途径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要充分肯定、有效引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合理利用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努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创建适应个性化学习需求、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电工电子》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电工电子》是数控加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它的功能不仅是传授电工电子技术方面基本知识,更是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过程,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职业思想。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突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传授知识、提高素质为基础,以“职业生涯”为出发点,紧紧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这个中心,将学校的教育和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和发展奠定基础。本课程的设计以项目为主,其服务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是实施素质教育、综合职业能力的个人就业需求和企业需求相结合。不仅强调岗位的实际需求,还强调学生个人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基础,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本课程各项目的教学,其总目标是使学生能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和达到维修电工操作工的等级要求,这也是本课程在校期间的阶段目标。从长期目标来看,本课程还要为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以与学习新的生产科学技术打下基础。三、课程目标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电路和计算电路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实施,是学生在思想道德素养、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等方法达到社会和企业要求,同时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成为会学习、会合作、会生存的受企业欢迎的知识型一线蓝领工人。职业能力目标:1.专业能力:能识别、测试电工电子元器件;会使用常用电子仪表与仪器;能进行简单电路的装接;能装接调试模拟电路;能处理电工电子电路的简单故障。2.社会能力:能遵守车间劳动和安全制度;能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能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养成5S职业素养;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问题时的喜悦;养成实事、尊重技术的科学态度,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意见,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有创新和技术革新的意识;有将生产技术服务于社会的意识,有较强的工作责任感。3.方法能力:能够收集图纸等技术资料;能按照要求完成的分析、计划、实施和监控工作任务;能快速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四、课程描述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教学安排第五学期课时时间建议72学时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电工电子》是数控加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非电类相关专业必备的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培养非电类相关专业学生解决涉与电工电子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课程学习目标职业能力目标:树立安全用电与规操作的职业意识;会识读电路图,会使用万用表测电阻、测电压;能够运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分析基本直流电路;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能根据三相负载的工作条件选择适宜的连接方式,掌握变压器的组成,理解其工作原理。会判别二极管的极性和好坏,熟悉整流电路的组成和原理;会判别三极管的管型和管脚,熟悉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能进行二进制与十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知道与门、或门、非门三种基本逻辑门的作用并能识读其符号。工作与学习容工作与学习对象:1.执行安全用电与规操作的职业规程;2.认知电类相关专业必备的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3.进行针对电工电子技术实际问题的操作。学习容:1.掌握简单交、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2.掌握半导体器件与其常用电路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3.掌握数字电路基本知识。工作要求:1.掌握电工的基本技能,能够数量使用电工参见仪表仪器;2.能够根据给定电路图焊接电路,并能够对电路进行检测和调试。五、课程容和要求任务名称子任务名称教学目标与要求参考课时(72)电路基本知识电路的概念1.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2.理解电路中电流、电压、电位、电动势等常用物理量的概念;3.掌握电路中电位的计算方法。2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电阻1.了解导体的电阻;掌握电阻定律的容;2.理解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和全电路欧姆定律的概念;3.能利用其对电路进行分析与计算。2欧姆定律电功与电功率会识读电路图;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能计算电路的电功与电功率。2直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电阻的连接1.掌握电阻串联、并联与混联的连接方式与电路特点;2.会计算串联与并联的等效电阻和相关电量。2基尔霍夫定律1.会识读电路;2.理解基尔霍夫定律,并能利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复杂电路电流、电压。2磁场与电磁感应磁场1.了解磁场的基本知识与电流的磁场;2.掌握安培定则。2磁场的主要物理量理解描述磁场的相关物理量的意义;熟悉磁场相关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2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掌握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电磁力作用的知识;2.熟练掌握左手定则的使用方法。2电磁感应1.了解电磁感应现象;2.理解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容;3.掌握右手定则的使用方法。2自感与互感1.了解互感现象;2.理解自感现象、自感电动势的计算。2电容器电容器与电容1.了解电容的概念、参数与标注,能判断其好坏,了解其应用。2.掌握电容器串、并联时物理量的计算。2电容器的连接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理解电容器充放电的工作过程。2单相交流电路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知识1.理解交流电的概念;2.掌握正弦交流电三要素;3.理解频率、周期、角频率的概念与关系;4.掌握最大值、有效值、平均值的概念与关系;5.了解相位和初相位的定义,理解两个同频率交流电的相位关系。2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1.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种表示方法;2.掌握正弦交流电的相量图表示法。2纯电阻电路1.了解单一元件交流电路的组成;2.理解单一元件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3.理解电容、电感各自在交直流电路中的作用;4.掌握春电容电路的容抗、纯电感电路的感抗的计算。2纯电感电路纯电容电路三相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的概述1.了解三相正弦交流电的产生与其概念;2.了解三相三线和三相四线制供电体系,理解三相四线制的优越性;3.理解中线的作用;4.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5.理解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的关系。2三相负载的连接掌握三相负载电路的两种连接方法。2变压器1.了解变压器的基本结构组成;2.了解变压器的种类;3.理解其变压、变流、变阻抗工作原理与其变比。2常见半导体器件半导体的基本知识1.了解半导体的特性;2.了解PN结的结构;3.理解PN结的单向导电性。2晶体二极管1.了解二极管的结构、符号、特性、主要参数、特性原理和分类;2.能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的极性和好坏。2晶体三极管1.了解三极管的结构、符号、特性和主要参数;2.会判别三极管的管型和管脚并合理利用;3.会用万用表判别三极管的类型、引脚与三极管的好坏。2其他常见主要半导体器件1.了解晶闸管的结构和外形;2.能正确使用万用表简单判别其质量;3.能识别硅稳压管和发光二极管等典型半导体器件。2放大电路低频电压放大电路1.了解基本放大电路组成、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2.掌握设置静态工作点的方法;3.掌握静态工作点、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输出电阻等静、动态参数的计算。4直流稳压电源单相整流电路1.理解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和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2.会分析两种整流电路、会画两种整流电路的工作波形;3.掌握整流电路元件参数的计算。2滤波电路1.理解电感滤波和电容滤波的工作原理;2.理解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2稳压电路数字电路门电路了解与门、或门、非门三种基本逻辑门电路2数制转换与逻辑代数了解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之间的互相转换2常见组合逻辑电路1.了解编码器和译码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2电子电路安装与调试万用表的使用掌握万用表的使用2电子元器件的识别识别常见电子元器件,并能使用万用表进行检测2电子焊接技术掌握基本电路焊接技能2电子电路组装与调试1.组装并焊接整流滤波电路和放大电路;2.了解稳压源、示波器的使用。2机动6总课时72六、实施建议(一)教材使用建议建议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人民邮电,SBN:978-7-115-35958-2)+《维修电工实训教程(中级)》校本教材。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电工电子的认识和理解;本课程标准为最低标准,教材容应有所拓展,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趋势,贴近生产现场。(二)教学建议本课程分二个学习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理论重时间,实践重体验”的原则,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任务引领型项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增强信心;本课程的教学是理论课教学。要将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有效的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在大概讲述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后,带学生察看实训场地,把观看数控机床的控制电器电路作为学习电工电子基础的一个首要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打开机床,一开始继电器的吸合声使学生“吓”一跳,再次开动时就有了兴趣,让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求知欲望。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很多情况实验无法进行,而有些实验可以演示,但过程无法看到。能够助学生拜托这些认识障碍。例如: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用FLASH制作动画效果,将整个过程通过模拟方法予以完成,这样不仅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了,学生易于承受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三)评价建议1.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考核评价;通过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根据不同的教学单元或典型任务,选择随堂测验、阶段测验、方案评析、操作过程记录、活动报告等各具特色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要与时、客观地向学生反馈,师生共同商讨确定改进的途径和方法。(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利用课程资源。如用投影片、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电子元器件实物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借鉴电子书籍、电子期刊、电子论坛等网络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机械加工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与工程技术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编号、性能与用途;掌握极限与配合方面的基本计算方法与代号的标注;掌握形位公差代号的标注方法;了解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与基本的检测方法;熟悉螺纹公差标记的组成与其含义;熟悉有关测量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方法;了解毛坯生产到机械产品装配的工艺方法、主要设备、工位定位装夹、测量调整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二、课程设计思路1.应反映时代特征与专业特色,适应不同教学模式的需求。2.应采用国家最新颁布的机械基础相关技术标准,力求反映机械基础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恰当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与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中的有关容相融合。3.为方便组织教学,学生的阶段实习训练和综合实践容可独立编册。三、课程目标了解金属学的基本知识和热处理工艺;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编号、性能与用途;掌握极限与配合方面的基本计算方法与代号的标注;掌握形位公差代号的标注方法;了解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与基本的检测方法;熟悉螺纹公差标记的组成与其含义;熟悉有关测量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方法;了解毛坯生产到机械产品装配的工艺方法、主要设备、工位定位装夹、测量调整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零件工艺分析的基本方法和编制简单零件的工艺规程。四、课程描述课程名称机械加工基础教学安排第三、四学期课时时间建议120学时典型工作任务描述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编号、性能与用途;掌握极限与配合方面的基本计算方法与代号的标注;掌握形位公差代号的标注方法;了解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与基本的检测方法;熟悉螺纹公差标记的组成与其含义;熟悉有关测量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方法;了解毛坯生产到机械产品装配的工艺方法、主要设备、工位定位装夹、测量调整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课程学习目标了解金属学的基本知识和热处理工艺;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编号、性能与用途;掌握极限与配合方面的基本计算方法与代号的标注;掌握形位公差代号的标注方法;了解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与基本的检测方法;熟悉螺纹公差标记的组成与其含义;熟悉有关测量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方法;了解毛坯生产到机械产品装配的工艺方法、主要设备、工位定位装夹、测量调整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零件工艺分析的基本方法和编制简单零件的工艺规程。工作与学习容工作与学习对象:1、绪论2、金属的性能与晶体结构3、铁碳合金4、钢的热处理6、常用金属材料的编号、性能与用途7、光滑圆柱形结构的极限与配合8、技术测量基本知识与常用计量器具9、形状和位置公差10、表面粗糙度11、螺纹结合的公差与检测12、毛坯的种类与制造方13、切削加工基础知识14、常见切削加工方法与设备15、齿面加工16、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典17、型零件的加工18、装配工具、设备、材料与资料:工具、设备:机械原理展示柜、透明液压试验实训台材料与资料:各种模型、液压试验台、使用说明书、视频、PPT工作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劳动组织方式:分组学习工作要求:1、了解金属学的基本知识和热处理工艺;2、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编号、性能与用途;3、掌握极限与配合方面的基本计算方法与代号的标注;4、掌握形位公差代号的标注方法;5、了解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与基本的检测方法;6熟悉螺纹公差标记的组成与其含义;7、熟悉有关测量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方法;8、了解毛坯生产到机械产品装配的工艺方法、主要设备、工位定位装夹、测量调整等方面的基本知识;9、掌握零件工艺分析的基本方法和编制简单零件的工艺规程。五、课程容和要求任务名称子任务名称容与要求参考学时绪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基本容。明确学习本课程目的。0.5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了解本课程基本容。0.5常见切削加工方法与设备、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了解本课程基本容。1金属的性能晶体结构金属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了解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能的概念与应用;掌握金属的主要力学性能的概念与其符号的表示方法。2金属的晶体结构了解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晶体结构。2铁碳合金合金的组织了解合金相与组织的基本类型。2二元合金相图掌握铁碳合金的基本相和组织以与它们的性能特点。2钢的热处理钢在加热时的转变钢在冷却时的转变了解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与产物的性能。1钢的退火与正火、淬火、回火了解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方法、目的和实际应用。2钢的表面热处理(明确表面热处理的目的、方法与实际应用。了解化学热处理的基本知识。1常用金属材料的编号、性能与用途碳素钢掌握碳素钢的牌号、成分,性能和用途的一般规律。2合金钢、特殊性能钢了解常用合金钢的牌号、性能、热处理与用途。2铸铁了解铸铁的化学成分,初步掌握灰铸铁和球墨铸铁的牌号、组织、性能和用途2有色金属与硬质合金了解常用有色金属与硬质合金其合金的牌号与用途。2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和配合基本术语与其定义理解和掌握极限与配合中的基本术语与其定义。2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了解基本偏差代号与基本偏差系列的分布特点;掌握标准公差数值表与基本偏差数值表的查表方法。4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能根据孔和轴的尺寸公差带图确定配合的种类、能根据配合代号,并通过查表和计算,确定配合的种类。4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与常用计量器具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了解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计量器具的分类与性能指标掌握测量方法的分类与其特点。2测量长度尺寸的常用计量器具了解测量长度尺寸的常用计量器具如量块、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等的测量原理;掌握其测量方法。4测量角度的常用计量器具了解测量角度的常用计量器。2形状和位置公差概述掌握形位公差的分类项目与对应的符号;理解与形位公差有关部门的几何要素的定义与其特定。2形位误差和形位公差理解形位误差和形为公差的定义与相互关系。4形位公差的项目与其公差带的定义理解形位公差带的四个要素(形状、大小、方向、位置);理解各种形位公差的含义,熟悉其公差带的特点。4形位公差的标注理解形位公差代号的含义;掌握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4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概述了解表面粗糙度的概念与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了解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术语与主要参数的含义。2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与其标注、表面粗糙度的应用和检测了解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的意义、掌握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的标注方法。了解表面粗糙度的选用原则和主要检测方法。2螺纹结合的公差与检测概述了解螺纹的种类、用途;普通螺纹的基本牙型和主要几何参数。1螺纹几何参数误差对螺纹互换性的影响理解螺距误差和牙侧角误差的中径当量与作用中径的概念;熟悉保证螺纹互换性的条件。1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了解普通螺纹公差标准的结构与公差带的特点。2机床丝杠、螺母公差简介了解普通螺纹结合的基本要求与几何参数误差对互换性的影响。1螺纹的检测了解普通螺纹的常用检测方法。1毛坯的种类与制造方法铸造了解铸造的特点、造型方法与对型砂的要求;熟悉铸件的常见缺陷并了解其产生的原因。1锻压了解锻造的分类、特点,熟悉其应用;了解冲压的分类、特点与应用。1焊接了解焊接的分类、特点与其应用;熟悉焊条电弧的原理、方法和焊接质量;熟悉气焊和气割的原理、设备、方法。2切削加工基础知识概述切削运动与切削用量掌握切削运动、切削用量、刀具切削部分几何形状与材料的基本知识。2刀具几何形状和材料切削力与切削温度切削液熟悉切削和了解切削温度的基本概念、熟悉切削液的作用、种类和正确使用。1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了解切削加工的质量指标。1常见切削加工方法与设备车削掌握车削的主要容、方式与其工艺特点;了解卧式车床的各组成部件与其功用,传动关系,主要附件和共建的一般装夹方法。2刨削、插削与拉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影响微生物降解因素
- 油气勘探大数据分析技术
- 英语六年级上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 企业团队建设课件
- 水电造价管理方案
- 餐饮连锁企业部分股权出售合同
- 金融科技公司财务数据保密及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 工厂拆除现场管理方案
- 文化教育产业区域代理商授权合同
- 项目定制方案模板(3篇)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护理查房
- 消防安装工程监理细则样本
- GA/T 966-2011物证的封装要求
- FZ/T 64078-2019熔喷法非织造布
-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大全
- 第2课《说和做》课件(共30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数独题目大全及答案
- 个人简历电子版
- 超外差收音机实习报告2000字
- 红色简约大方万人计划青年人才答辩PPT模板
- 湖北省武汉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