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讲座课件★★修辞考点
[高考真题·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
2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就要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
【答案】(5分)示例:①文中把棉花吸收足重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比拟成人吃好饭喝好水才能健康成长,投射了作者对棉花的感情;②使表达比较活泼。[高考真题·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
【答案】(5分)①意义紧密相连。“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传统民间艺术名称,两两相对;“描绘”和“传播”、“城乡”和“时代”、“风物”和“精神”也都是两两相对。②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氛。修辞考点着力点
着力点:专业述评+文本分析
在把脉修辞手法考题主方向的情况下,对点专练,提高答题的规范性或得分率。
主要着力点:进一步熟悉常用、常考的几种修辞手法,进一步熟悉常见的命题套路,进一步强化训练提高答题规范性。得分目标:保4争5。重点:审题能力,踩得分点意识,修辞效果专业词语述评能力,结合文本分析能力,对文本内容的深层阅读理解能力。[修辞考点·感受真题]
19【2020年新高考卷Ⅰ山东卷】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20.【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21.【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对其作简要分析。(5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修辞考点·感受真题]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5分)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6分))20.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20.请简要分析第三自然段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5分)
题型总结
①分值多为5分,也有4分和6分情况;
②指定一个句子进行修辞定点分析;
③有时不直接给出修辞手法,这时修辞手法有可能是一种,有可能是两种或三种;注意题目“什么”和“两种”“哪些”的问法;
④有时直接给出修辞手法,要求分析;
⑤根本任务是分析修辞的表达效果,所有题目都有“分析”二字,问法多样:“请简要赏析”“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进行简要分析”。
语用修辞考点主观题答题
“黄金三要素”
[答题要领]
“黄金三要素”
不管文句是什么,也不论题目如何问,回答语用修辞考点主观题离不开三点:
一是明确指出修辞用法是什么(修辞名称),二是解读修辞手法有什么(内容解读),三是分析修辞手法效果(效果分析)。[高考真题·2020年新高考卷Ⅰ山东卷]
19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
【答案】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回答比喻在文段中的体现)②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固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指出比喻中的相似之处)
示例2【广东省2022届新高三省级摸底联考】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康巴的领导者深知,只有用双脚丈量,才能探明它们的价值,才能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让这些养在深闺的靓丽景点展示在世人面前。
【提示】答题涉及多种修辞手法,“黄金三律”(修辞+内容+效果)依然一样不能少,要求答案语言更简洁更精练。(5分钟作答)示例2【广东省2022届新高三省级摸底联考】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康巴的领导者深知,只有用双脚丈量,才能探明它们的价值,才能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让这些养在深闺的靓丽景点展示在世人面前。【答案】
①借代(修辞名称):“用双脚丈量”代指行走奔波,实地观察调研,(修辞内容)体现领导者的实干精神。(修辞效果)②比喻(修辞名称):以“面纱”比喻掩盖康巴真实秀丽面目的东西,(修辞内容)“揭开面纱”比喻实探真容。(修辞效果)
③拟人(修辞名称):“养在深闺的靓丽景点”,把靓丽的凤景写成养在深闺的女子,(修辞内容)形象生动,写出旅游资源深藏山中不被人知晓的特点,引人向往。(修辞效果)
【评分标准】(答出1点给1分,答出2点给3分,答出3点给5分。)示例3【广东省2022届高三第一轮省级联考】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5分)
有人说,当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游人留在鸣沙山上那行行凌乱的脚印,就会消逝得无踪无影,鸣沙山又恢复了原状。是月牙泉的神女,在黑夜里辛劳而奇巧的创作吗?也许是来去无踪的风,在人们歇息时,抚平了沙山的每一道印迹,将沙子驱赶到它们原来的位置,将它们重新整合、磨砺、凝聚。每日每夜,风都这样不知疲倦地完成它手中不朽的雕塑。
【思路】①修辞1+修辞内容+修辞效果②修辞1+修辞内容+修辞效果
【提示】题目中的语句,在表达效果上有共同之处,所以组织答案时合二为一,为的是使答案更精练。但是“黄金三律”(修辞+内容+效果)主要得分点一样不少。
示例3【广东省2022届高三第一轮省级联考】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5分)
有人说,当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游人留在鸣沙山上那行行凌乱的脚印,就会消逝得无踪无影,鸣沙山又恢复了原状。是月牙泉的神女,在黑夜里辛劳而奇巧的创作吗?也许是来去无踪的风,在人们歇息时,抚平了沙山的每一道印迹,将沙子驱赶到它们原来的位置,将它们重新整合、磨砺、凝聚。每日每夜,风都这样不知疲倦地完成它手中不朽的雕塑。
【答案】20.①这句话使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2分)(修辞名称),②把鸣沙山比作是风手中的雕塑作品,把风聚拢沙粒并保持鸣沙山原状的过程当作人“不知疲倦地雕塑”来写(1分),(修辞内容)③赋予风以人格,表达了作者对风的力量的赞叹和敬佩(2分)。(修辞效果)
(评分参考:修辞手法每种1分,有分析1分,表达效果2分,言之有理即可)
语用修辞考点主观题答题核心
能力点
一轮复习,我们对这类题目有了解,答题思路也熟悉;二轮复习重点是如何在规范答题基础上,做到答题既又快又好,也就是高效得分。
修辞考点主观题答题核心能力点有三点:
☆一是要找准修辞手法,这是大方向,不能错;
☆☆二是对这一修辞手法的本质性理解,包括其作用,要有专业术语的识记;
☆☆☆三是将修辞手法结合文句,进行内容和效果分析。
修辞效果分析考生痛点:
要么只答不出专业术语
要么只答专业术语
要么效果分析只答出其中一点不够全面,
要么效果分析不能结合全段内容来表述,文段内容理解不到位。
修辞考点的基础点:修辞手法的理解
这些知识点是固定的,可以在二轮复习有意识地梳理和强化,如识记某一修辞手法作用的专业术语。这些可以称之为非智力因素。
修辞考点的能力点:文段内容的理解
句不离段,对某一句话修辞手法的理解,得把这句话代入原文语境,这才是分析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根本。很多考生丢分,就是在这个地方。这些可以称之为智力因素。
将修辞手法具体到某一句话中进行考察,而不是对修辞手法的客观认定,体现出新高考改革的方向——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与表达能力。
其实,现代文阅读Ⅰ和Ⅱ、古诗鉴赏的主观,都有“考点的专业知识+文本的阅读理解”,这些能力是相通的。主观题提分的关键,最后拼的是“文本理解”。
示例【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
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示例【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
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分析】新高考Ⅰ卷考察的修辞手法真是再普通不过了——对偶。题目简单,但得分未必理想。丢分有两点:一是对“对偶”构成不能上升到“意义紧密相连”这一高度总结分析,多是回答什么对什么,简单列举;二是没有结合文本整体内容,分析出这一句话“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氛”。
示例【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
1.熟悉修辞手法(基础)对偶对偶定义: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原句: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传统民间艺术名称,两两相对;“描绘”和“传播”、“城乡”和“时代”、“风物”和“精神”也都是两两相对。
那么这些内容为什么能放到一起“两两相对”?从对偶的定义来看,就是“结构相同、意义对称”,从形式到内容都能对得上,这才是理解对偶的精神实质。
示例【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
2.结合文本理解修辞手法(能力点,提分关键)
对偶作用:语言精炼,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两部分内容相为补充、照应或者对比、反衬,增加表达的文采与语言的感染力。“语言精炼,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这些是专业术语,可以直接照搬;“增加表达的文采与语言的感染力”,也可以照搬,但是结合文本,怎样具有感染力呢?从全段内容来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4498-2025建筑门窗、幕墙用密封胶条
- 合同范本-商场广告租赁详解
- 战略合作合同协议书(经典)
- 租赁合同变更及转让协议模板
- 建筑承包合同协议书格式
- 张伟房地产开发合同纠纷案件解析
-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中考英语现在进行时教学设计
- 合伙创业合同书
- 加盟合作合同协议
- 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 12J201平屋面建筑构造图集(完整版)
- 2024年个人信用报告(个人简版)样本(带水印-可编辑)
- 20CS03-1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一
- (完整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竖式计算题100题直接打印版
- 排水沟施工合同电子版(精选5篇)
- 2022年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 《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 TSG11-2020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大气商务企业培训之团队合作的重要性PPT模板
- Opera、绿云、西软、中软酒店管理系统对比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