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同炎与美洲银行大厦_第1页
林同炎与美洲银行大厦_第2页
林同炎与美洲银行大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同炎与美洲银行大厦院系:班级:姓名:学号:1、人物简介林同炎,原名林同棪,西方常称之为

T.

Y.

Lin。华裔美国工程专家。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12年11月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书香门第。1931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1933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硕士学位,其毕业论文《直接力矩分配法》,轰动美国建筑界,被命名为“林氏法”。1933-1943,参与成渝铁路建设,设计桥涵1000多座。1963年,林同炎在《美国混凝土学会(ACI)学报》上发表题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与分析的平衡荷载法》的论文,提出了概念清晰、便于计算的荷载平衡法,成为继弹性应力法和极限强度法之后的第三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1969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该学会的“预应力混凝土奖”改名为“林同炎奖”,这是美国科技史上第一次以一个华人名字命名的科学奖项。预应力混凝土是法国工程师费莱西奈1928年发明的,而林同炎则将其发扬光大,推向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桥梁结构应用预应力技术,建筑结构也广为采用)——因此林同炎被称为“预应力先生”当之无愧。经典工程林同炎一生设计了许多经典工程,获得了非常多的奖项,其中一个著名的经典工程就是美洲银行大厦。美洲银行大厦位于尼加拉瓜首都马那瓜,林同炎设计于1963年,高61米,地上18层,地下2层。一开始,预应力混凝土初期,由于设计合理,比混凝土结构轻很多,常被认为偷工减料,大家怀疑它的抗震性能。1972年12月23日,尼加拉瓜首都马拉瓜发生6.5级强烈地震,市中心511个街区成为一片废墟,而这座18层的美洲银行大厦巍然不倒,周围已经是一片废墟,就在它前面的街道上,地面上下错动了

1/2

英寸。但这个

18

层的大厦的损坏却仅限于电梯井壁联系梁开裂。下面两幅图分别是地震前和地震后的画面。马那瓜中央银行大厦马那瓜美洲银行大厦马那瓜中央银行大厦马那瓜美洲银行大厦图一地震前马那瓜美洲银行大厦马那瓜美洲银行大厦图二地震后概念分析在对大厦进行抗震设计的时候,林先生运用了一种反向思维。并非一味的增加结构的刚度,而是在该强的地方强,该弱的地方弱,甚至故意在某些次要部位进行削弱,以控制破坏形式,来吸收地震能量并减小结构对地震的反应。他在设计时把思维的着重点放在反面:采用框筒结构,刚柔相济。在一般情况下,建筑物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外力;而当受到突如其来的强烈的外力作用时,可由房屋内部结构中某些次要构件的开裂,使房屋的总刚度骤然减弱,从而大大减少对地震力的反应。这种以建筑物次要构件开裂的损失来避免整个建筑物倒塌的设计思想就突破了一般常规思维的框架,突破了以刚对刚的正面思维模式,从而创造了世界建筑史上少有的奇迹。美洲银行大厦的设计有着刚柔相济的特点。刚:通过密柱深梁的框筒和内部剪力墙形成的筒来抵抗水平力,形成筒中筒结构体系。柔:剪力墙之间的连梁在地震过程中开裂,耗能,降低结构刚度,减小地震作用,从而形成多道设防。其次要说到其筒体的优势。首先,如果是独立剪力墙,竖向的两片墙平面外受弯,抗弯能力可以忽略不计;连成筒体后,竖向的两片墙承受拉压力,因为力臂很大,所以效果明显。密柱深梁框架的受力形态类似于剪力墙,所以刚度比普通框架大很多。

林先生在美洲银行大厦的设计中提出了很多新型设计理念和技术。例如双连梁理念,通过增大跨高比,设置斜交叉配筋,让梁发生弯曲型破坏。4、参考文献[1]林同炎.结构概念和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