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相关应用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37/28/wKhkGWbFcL2AM85QAAC_YVshh5A221.jpg)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相关应用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37/28/wKhkGWbFcL2AM85QAAC_YVshh5A2212.jpg)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相关应用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37/28/wKhkGWbFcL2AM85QAAC_YVshh5A2213.jpg)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相关应用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37/28/wKhkGWbFcL2AM85QAAC_YVshh5A2214.jpg)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相关应用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37/28/wKhkGWbFcL2AM85QAAC_YVshh5A22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一一经络学说相关应用
1.十二经脉的别络都是从
A.胸背部分出
B.头面部分出
C.四肢肘膝以下
D.四肢肘膝以上
E.四肢末端
2.既至目内眦又至目外眦的经脉是
A.手少阳三焦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手阳明大肠经
E.足太阳膀胱经
答案:CC
细目四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1.经别的概念、特点和生理机能
(1)经别的概念
经别,即别行的正经。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别行分出,深
入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
(2)经别的分布特点
十二经别,多分布于肘膝、脏腑、躯干、颈项及头部。其循
行分布特点,可用"离、合、出、人"来加以概括。十二经别
循行,多从四肢肘膝以上部位别出,称为"离";走人体腔脏腑
深部,呈向心性循行,称为"人";然后浅出体表,而上头面,
称为"出";阴经的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别,然后一并注
人六条阳经,称为"合"。每一对相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
这样十二经别分手足三阴、三阳共组成六对,称为"六合。
(3)经别的生理机能
1)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
2)加强休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
3)加强了十二经脉和头面部的联系,这为"十二经脉,三
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灵枢•邪气脏腑病
形》的理论奠定了基础。(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4)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
2.别络的概念、特点和生理机能
(1)别络的概念
别络,也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别络有十
五条,即十二经脉各有一条,加之任脉、督脉的别络和脾之
大络。另外,若再加胃之大络,也可称为十六别络。
(2)别络的特点
别络多为斜行的支脉,其分布亦均有一定的规律。在四肢
部,十二经脉的别络都是从四肢肘、膝以下分出,阴经的络
脉走向与其相为表里的阳经,阳经的络脉走向与其相为表里
的阴经,以沟通表里两经。在躯干部,共有三络分布于身
前、身后、身侧,即任脉的络脉散布于腹部;督脉的络脉行
于背部,散于头上并别走是太阳经:脾之大络散布于胸胁
部。
(3)别络的生理机能
1)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从经在体表的联系。
2)加强人体前、后、侧面统联系,统率其他络脉。
3)渗灌气以濡养。
3.经筋的概念、特点和生理机能
(1)经筋的概念
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和支持筋肉骨节的体系,为十二
经脉的附属部分,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的作用。
(2)经筋的特点
经筋均起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经筋一般分布在周身的浅
部,多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附近。有的进入胸腹腔,但不属
络于脏腑。其中手足三阴经筋分布在肢体的内侧,手足三阳
经筋分布在肢体的外侧。
(3)经筋的生理机能
经筋多附于骨和关节,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作
用。
4.皮部的概念和应用
(1)皮部的基本概念
皮部,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区,经气布散之
所在,具有保卫机体,抗御外邪的作用,并能反映十二经脉
的病证。
《素问•皮部论》说:“皮有分部。""皮者,脉之部也。""欲
知皮部,以经脉为纪。"由于正经有十二条,所以体表皮肤
亦相应地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之为"十二皮部"。
皮部不仅是经脉在体表的分区,也与络脉的分布有密切的关
系。故《素问•皮部论》还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
也。”因此可以认为,十二皮部是指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
在皮表的分区,也是十二经脉之气的散布所在,皮部的分布
范围比经络更为广泛。
(2)皮部的应用
1)用于疾病的诊断
由于十二皮部分属于十二经脉,而十二经脉又内属于脏腑,
所以脏腑、经络的病变亦能在相应的皮部分区反映出来,故
在临床上观察不同部位皮肤的色泽和形态变化,即可以诊断
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
2)用于疾病的治疗
通过对浅表皮部的刺救和渗透作用,结合经络穴位所形成
的敷贴、温灸、热熨、梅花针等疗法,可温通气血、流通经
络、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治疗内在脏腑的病变。
细目五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
1.经络的生理机能
(1)沟通联系作用
经络沟通联系的作用加强了脏腑与体表、脏腑与官窍、脏腑
与脏腑之间,以及经脉与经脉之间的联系。
(2)运输渗灌作用
经脉作为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而具有运输气血的作用,络脉
作为经脉的分支而具有布散和渗灌经脉气血到脏腑形体官
窍及经络自身的作用。
(3)感应传导作用
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统具有感应及传导针灸或其他刺激等
各种信息的作用。如对经穴刺激引起的感应及传导,通常
称为"得气",即局部有酸、麻、胀的感觉沿经脉走向传导,
就是经络感应传导作用的。
(4)调节作用
经络系统通过其沟通联系、运输渗灌气血作用及其经气的
感受和负载信息的作用,对各脏腑形体官窍的机能活动进
行调节,人体复杂的生理机能相互协调,维持阴阳动态平
衡状态。
2.经络学说的应用
(1)阐释病理变化及其传变外邪由表里的途径
由于经络内属于脏腑,外布于肌,因此当体表受到病邪侵袭
时,可通过经络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次向里传变而波及脏
腑。
(2)体内病变反映于外的途径
由于内在脏腑与外在形体、官窍之间,通过经络密切相连,
脏腑病变可通过经络的传导反映于外。
(3)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
由于脏腑之间有经脉互联系,所以一脏腑的病变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境风险管理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 物流配送网络优化策略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 校园内科学教育课程的深度探索
- 校园金融知识普及新生的理财观念培养
- 游戏化营销电子游戏在商业推广中的应用
- 员工满意度方案
- 构建多元科普模式促进科学素质提高研究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3
- 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5章 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15.1 轴对称图形第1课时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新版)沪科版
- Unit5 Colours(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一年级上册
- 苏州2025年江苏苏州太仓市高新区(科教新城娄东街道陆渡街道)招聘司法协理员(编外用工)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搞笑小品剧本《大城小事》台词完整版
- 《大模型原理与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单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减法计算题 200道
- 米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蛇年元宵节灯谜大全(附答案)
- 第2章第1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课件高二下学期化学鲁科版选择性必修3
- 生物质能利用原理与技术 - 第二章生物质能资源与植物
- 栽植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 T∕CAME 27-2021 医院物流传输系统设计与施工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