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地理高考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地理高考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地理高考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地理高考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地理高考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地理高考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徐州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野外考察活动中,发现一片土壤,其颜色呈暗黑色,富含有机质,具有团粒结构。该土壤是()A.棕壤B.黄壤C.紫色土D.黑土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不同土壤类型特征的理解。选项A,棕壤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和东北山区,其土壤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颜色并非暗黑色,且有机质含量不如黑土丰富,故A错误。选项B,黄壤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湿润的山地或高原常绿阔叶林植被下,其土壤呈酸性反应,与题目中描述的土壤特征不符,故B错误。选项C,紫色土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是由紫色砂页岩风化形成的土壤,其物理性质和养分含量与题目中描述的土壤不符,故C错误。选项D,黑土是温带半湿润地区草原化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土壤,以其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和物理性质良好而著称,颜色呈暗黑色,富含有机质,具有团粒结构,与题目中描述的土壤特征完全一致,故D正确。2、徐州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华北平原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铁路、京沪铁路两大干线在此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下列关于徐州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我国南方地区B.京沪铁路与陇海铁路在此交汇C.气候干旱,降水稀少D.河流冬季结冰期长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徐州地理位置、交通和气候特点的理解。选项A,徐州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华北平原东南部,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而非南方地区,故A错误。选项B,徐州是京沪铁路与陇海铁路的交汇点,这是徐州作为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之一,故B正确。选项C,徐州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并非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故C错误。选项D,徐州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理论上河流冬季应有结冰现象,但由于其位于暖温带,且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河流冬季结冰期并不长,故D错误。3、徐州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暑期进行了一次野外考察,他们沿山麓一直向上攀登,发现随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植被类型依次变化为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下列关于此次考察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山地的北坡为阳坡,南坡为阴坡B.该山地植被的垂直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海拔升高,气温下降,降水减少D.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受热量和水分条件共同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选项A,题目中并未提及山地的具体走向,因此无法直接判断北坡为阳坡还是阴坡,故A错误。选项B,山地植被的垂直变化体现的是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即从山麓到山顶,由于水热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植被类型变化,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即纬度地带性)不同,故B错误。选项C,山地海拔升高,气温确实会下降,但降水量的变化并非一定减少,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形雨、风向等,故C错误。选项D,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确实受到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共同影响。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同时降水也会因为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共同导致了植被类型的垂直变化,故D正确。4、下列关于江苏省徐州市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B.位于我国北方地区C.濒临黄海D.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江苏省徐州市地理位置的认识。A选项,我国地势分为三级阶梯,第一阶梯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而徐州市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故A错误。B选项,徐州市位于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属于北方地区,故B正确。C选项,徐州市并不直接濒临黄海,而是位于黄海的西岸,故C错误。D选项,徐州市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北方地区,而非秦岭-淮河以南,故D错误。5、徐州市的气候类型属于: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徐州市气候类型的认识。A选项,徐州市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故A正确。B选项,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徐州市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故B错误。C选项,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徐州市并不属于此气候类型,故C错误。D选项,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海南岛和云南南部,徐州市并不属于此气候类型,故D错误。6、下列关于徐州市自然地理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A.地形以平原为主B.河流众多,水量丰富C.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D.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徐州市自然地理环境的了解,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A选项,徐州市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故A正确。B选项,徐州市地处淮河流域,河流众多,且由于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因此河流水量丰富,故B正确。C选项,徐州市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是江苏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故C正确。D选项,徐州市的土壤类型主要为黄壤或棕壤,而非红壤。红壤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如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地区,故D错误。7、徐州市位于江苏省的北部,其地理特点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南部B.四季分明,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河流众多,以长江为主D.矿产资源丰富,以煤炭为主答案:C解析:徐州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该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然而,徐州市并不位于长江流域,其河流众多,但主要河流并非长江,而是如京杭大运河、故黄河、奎河等。此外,徐州市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是全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因此,选项C“河流众多,以长江为主”是不正确的。8、关于徐州市的农业生产,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产量高B.农作物熟制多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C.广泛种植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D.农业生产受水资源限制小答案:D解析:徐州市的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尤其是粮食生产,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粮食产量较高。该地区的农作物熟制多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相吻合。此外,徐州市还广泛种植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以满足市场需求。然而,由于徐州市位于华北平原,降水相对较少,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水资源的限制。因此,选项D“农业生产受水资源限制小”是错误的。9、徐州市的地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影响?A.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便于对外贸易B.地处长江经济带,交通便利C.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D.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答案:C解析:徐州市虽然位于江苏省北部,但并不直接面向东部沿海地区,因此对外贸易的便利程度相对较低。同时,徐州市也不位于长江经济带,虽然京杭大运河等河流为其提供了一定的水运便利,但并非其主要的经济优势。徐州市的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这为该地区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此外,徐州市的气候条件虽然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但并不特别适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尽管并非完全不可能)。因此,选项C“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是徐州市地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有利影响。10、徐州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一天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徐州地区位于北半球,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根据地球公转的特点,这一天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因此,徐州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一天是夏至日,选项B正确。春分日和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不是一年中最大;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故A、C、D选项错误。11、徐州市的经纬度位置大约为北纬34°,东经117°,它位于五带中的()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北寒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带的划分及根据经纬度判断温度带。徐州市的经纬度位置大约为北纬34°,东经117°,根据五带的划分标准,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23.5°N-23.5°S),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23.5°N-66.5°N),北极圈到北极点之间为北寒带(66.5°N-90°N),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23.5°S-66.5°S),南极圈到南极点之间为南寒带(66.5°S-90°S)。徐州市的纬度位置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因此它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选项B正确。12、徐州市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周末时间观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发现从冬至日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是()A.越来越高B.越来越低C.先高后低D.先低后高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徐州市位于北半球,从冬至日(12月22日)到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但仍在北半球以南,因此徐州市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但仍未达到最大值。从春分日到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北移动,并到达北回归线,此时徐州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因此,从冬至日到夏至日,徐州市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是先低后高,选项D正确。选项A“越来越高”和选项B“越来越低”都表述了单一的变化趋势,与实际情况不符;选项C“先高后低”则与实际情况相反,因此均可排除。13、下列关于江苏省徐州市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徐州市位于江苏省的东南部B.徐州市北临黄海,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港条件C.徐州市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D.徐州市与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均相邻答案:D解析:徐州市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而非东南部,故A错误;徐州市并不直接北临黄海,其东部有连云港市作为江苏省的重要海港,但徐州市本身并不具备海港条件,故B错误;徐州市实际上地处黄淮平原的东南部,而非华北平原,故C错误;徐州市确实与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均相邻,地理位置重要,故D正确。14、徐州市的下列地理特征中,与气候密切相关的是:A.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B.河流众多,水网密布C.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D.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答案:D解析:地形特征主要由地质构造决定,与气候关系不大,故A错误;河流众多,水网密布更多与地形和降水总量有关,而非单一的气候特征,故B错误;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这是地质作用的结果,与气候无直接关系,故C错误;徐州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这是典型的气候特征,故D正确。15、徐州市的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易造成旱涝灾害B.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适合种植热带作物C.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有利于作物生长D.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农作物可一年两熟答案:A解析:徐州市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而非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故B、C、D均错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多易造成洪涝,冬季降水少易形成旱灾,故A正确。16、徐州市位于江苏省的北部,其地理特征对高考地理科目的考察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徐州市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徐州市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B.徐州市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徐州市的河流均自西向东流入大海D.徐州市的植被类型主要是热带雨林答案:B解析:A项错误,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分为三级阶梯,徐州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地处第三级阶梯,而非第一阶梯。B项正确,徐州市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项错误,徐州市的河流流向并非全部自西向东。虽然大部分河流受地势影响可能向东流,但具体流向还受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影响,不能一概而论。D项错误,徐州市的植被类型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而非热带雨林。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东南亚的马来群岛等地。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是华东重要门户城市,也是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徐州市拥有众多旅游资源,如云龙湖风景区、汉文化景区等,是江苏省的旅游大市。近年来,徐州市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1)简述徐州市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势条件。(2)分析徐州市发展全域旅游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答案:(1)徐州市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势条件主要包括: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便于游客进出;旅游资源丰富且多样,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旅游配套设施完善,能够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政策支持,徐州市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徐州市发展全域旅游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在于:首先,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住宿、餐饮、交通等,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其次,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再次,推动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整合,提升旅游品质,增强旅游吸引力;最后,促进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徐州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解析:(1)徐州市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势条件首先体现在其地理位置上。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徐州市成为连接多个省份的重要交通枢纽,交通便利,便于游客进出。同时,徐州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如云龙湖风景区等和人文景观如汉文化景区等,这些旅游资源为徐州市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徐州市的旅游配套设施也相对完善,能够满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各种需求。最后,徐州市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徐州市发展全域旅游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首先,全域旅游的发展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旅游过程中,游客需要住宿、餐饮、交通等服务,这些需求将直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其次,全域旅游的发展将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相关的服务行业将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这将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将带来可观的收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再次,全域旅游的发展将推动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整合。通过全域旅游的发展,可以深入挖掘和整合徐州市的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品质,增强旅游吸引力。最后,全域旅游的发展还将促进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徐州市作为华东重要门户城市和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其全域旅游的发展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徐州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二题题目:江苏省徐州市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地处黄淮海平原的南部,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请分析徐州市的地理位置对其农业生产的影响,并说明在农业生产中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答案:影响分析:气候优势:徐州市位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夏季高温多雨,为农作物提供了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冬季寒冷干燥,有助于病虫害的自然减少。地形与土壤:地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业机械化作业和大规模种植。这种自然条件有利于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水资源:徐州地区河网密布,水源相对丰富,有利于灌溉农业的发展。然而,也需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过度开采导致的地面沉降等问题。市场与交通:作为江苏省的重要城市,徐州市拥有良好的交通网络和市场条件,便于农产品的销售和运输,促进了农业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发展。应对措施:调整种植结构:根据气候变化的趋势,适时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增加耐旱、耐寒、抗病性强的作物品种,减少对传统高耗水、高耗肥作物的依赖。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灌溉过程中的水分蒸发和渗漏损失。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立健全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如轮作休耕、有机肥施用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如智能农机装备、精准农业技术等。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地理位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在分析徐州市地理位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时,需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资源、市场与交通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在提出应对措施时,则需要结合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从种植结构调整、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生态农业发展以及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入手。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农业生产的适应性和韧性,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第三题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