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城东东湖2024-2025学年初三4月调研测试(二诊)化学试题理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绍兴市城东东湖2024-2025学年初三4月调研测试(二诊)化学试题理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绍兴市城东东湖2024-2025学年初三4月调研测试(二诊)化学试题理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绍兴市城东东湖2024-2025学年初三4月调研测试(二诊)化学试题理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绍兴市城东东湖2024-2025学年初三4月调研测试(二诊)化学试题理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城东东湖2024-2025学年初三4月调研测试(二诊)化学试题理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8年5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选项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A.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B.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利用资源C.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D.随意排放污水,降低生产成本2.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过程中,测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过程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B.c点,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C.d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和Cu(NO3)2D.e点,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3.在2H2S+3O22SO2+2H2O的反应中,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的元素是()A.S,O B.只有S C.只有O D.H,S,O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B.实验室用的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D.硬水经过过滤后就能变为软水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生米煮成熟饭C.干冰升华D.海水晒盐6.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B.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C.激光手电照射使纳米铁粉的着火点降低D.气球先膨胀后又变小7.下列河南特产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洛阳杜康酒酿造B.南阳玉雕石刻C.新郑红枣晒干D.信阳毛尖采摘8.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氯化铜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B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C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D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颜色的变化A.A B.B C.C D.D9.下列有关安全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B.燃气泄漏时应马上打开排气扇C.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应乘坐电梯撤离D.用灭火器灭火时,要对准火焰根部喷射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稀释浓硫酸 B.干燥CO2C.测定某溶液的pH D.铁丝在纯氧中燃烧11.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B.C.D.12.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钙、锌、铁都是人体中的必需微量元素B.矿泉水、石油、生铁都属于混合物C.铜、人体和氯化钠都属于导体D.钳子、开瓶器、镊子都是省力杠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从碳、氢、氧、氮、钙、铜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两个钙离子__________;属于碱的氮肥________;标出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厨房中常见的酸_________;制消石灰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物都是氧化物且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Ca(OH)20.190.170.140.120.090.08NaOH3191111129313336(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填“A”或“B”).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措施有_____(填序号).①蒸发水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加入氢氧化钙现有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_____.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恢复20℃,得到乙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为甲_____乙(填“>”“<”或“=”).15.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16.生活中流传着一些谣言,只要我们用科学知识分析、验证,谣言便不攻自破。谣言一:水变成汽油。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____种类不变,所以水不可能变汽油。谣言二:塑料做成“大米”。大米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而塑料是一种_____(填“合成”或“天然”)材料。谣言三:用棉花代替肉松制成“肉松饼”。点燃棉花时闻到烧纸的气味,点燃肉松时闻到____的气味。谣言四:水煮蛋的蛋黄变绿了会致癌。真相:蛋黄中灰绿色物质是硫化亚铁(FeS),对人体无害且不影响鸡蛋的营养价值。硫化亚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价。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烧杯中有一些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A,为确定其变质情况,进行如下实验。(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_____(化学方程式表示)。(2)试剂X是_____(选填“硝酸钙”或“氢氧化钙”)溶液。(3)若所加试剂Y是氯化铁溶液,则生成红褐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4)滤液B中溶质的成分有_____。(5)结论: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是_____(填“部分交质”或“完全变质”)。18.学习了铁在空气中生锈条件后,小明和小红对铜在空气中生锈条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过程:(查阅资料)铜锈是绿色的,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猜测)小红猜测铜生锈与空气中的下列物质有关:①小明认为铜生锈与氮气一定无关,理由是______。(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几天后观察到,A试管中铜片在水面附近有绿色物质,B、C、D试管中铜片均无明显现象。请帮助分析实验过程并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实验得出,铜生锈与空气中相关物质有______;(2)上述实验______(用序号表示)可以证明铜生锈与氮气一定无关。(3)上述实验______(用序号表示)说明铜生锈与氧气一定有关。(实验反思)通过学习,他们认为铁和铜在空气中更易生锈的是______。(探究拓展)设计实验探究铜绿受热分解的生成物是什么:(1)若有CO2生成,检验生成CO2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生成物中有氧化铜,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3)请猜测另一种生成物应该是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发射通讯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2H4+N2O4="=="3N2+4H2O,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请计算:3.2KgN2H4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

A、保护绿水青山可以防止空气污染,利于生态环境保护;B、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利用资源,可以防止污染,节约能源,利于生物圈的保护;C、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可以节约能源,利于生态环境保护D、随意排放污水,降低生产成本,易造成水污染,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故选D。2、B【解析】

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铁先和硝酸银反应,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再和硝酸铜反应。【详解】A、在a点时,硝酸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溶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生成的硝酸亚铁,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硝酸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有白色沉淀,错误;B、在c点,硝酸银已完全反应,硝酸铜没有全部参加反应,过滤后得到的固体是银与铜的混合物,银与铜都不能与盐酸反应,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正确;C、在d点,硝酸银、硝酸铜已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是反应生成的Fe(NO3)2没有Cu(NO3)2,错误;D、在e点,铁粉已经过量,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有银、铜、铁3种物质,错误。故选B。3、A【解析】

氢元素显+1价,设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0,则x=﹣2价;氧元素显﹣2价,设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y+(﹣2)×2=0,则y=+4价;硫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O2属于单质,故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生成物二氧化硫、水中氧元素显﹣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2价;故在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的元素S、O;故选A。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4、D【解析】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正确;B.在水的净化过程中,自然沉降,是重力的作用下,水中的较大的、重的不溶物下沉;吸附沉降即化学沉降,是利用明矾在水中形成絮状物质,使悬浮颗粒聚集而沉降;过滤除掉沉降还不能除掉的小颗粒不溶物;蒸馏是加热到水的沸点使水从混合物中蒸发出来,然后再被冷凝成液态的水,得到的蒸馏水是纯净物。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泡沫少、浮渣多的为硬水,反之,为软水;D、过滤只能除掉水中难溶性固体,硬水软化是除掉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煮沸可以将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转化成沉淀而降低水的硬度。选D5、B【解析】

A、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生米煮成熟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海水晒盐是水在太阳的照射下蒸发,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6、C【解析】

A、铁丝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错误;B、锥形瓶底放水的原因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错误;C、物质的着火点是一定的,不会降低,正确;D、纳米铁粉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锥形瓶内的压强增大,气球膨胀,装置冷却后由于消耗氧气,气球又变小,错误。故选C。7、A【解析】

A、酿酒的过程中粮食不断发酵,生成新的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正确;B、南阳玉雕石刻的过程中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形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C、新郑红枣晒干的过程中,水分蒸发,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D、信阳毛尖采摘的过程中,毛尖的位置改变了,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故选A。8、C【解析】

A、氯化铜溶液能与过量的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B、碳酸钠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蒸发,能除去过量的稀盐酸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C、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但即使没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显中性、碱性、酸性,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分别显紫色、蓝色、红色,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9、D【解析】

A.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属性,不会人为的改变,故错误;

B.打开排风扇在开关时会产生电火花,燃气泄漏,遇到明火或电火花极易发生爆炸,故错误;

C.高层建筑发生危险时,楼梯在火灾中就成为烟的通道,同时可能会停电,所以不能乘坐电梯逃生,故错误;

D.用灭火器灭火时,要对准火焰根部喷射而迅速灭火,故正确。

故选:D。10、D【解析】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但浓硫酸溶于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干燥二氧化碳,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长导管是进气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项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项错误。

D、铁丝在O2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且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11、D【解析】

A、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A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B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C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D正确。故选D。12、B【解析】

A、锌、铁都是人体中的必需微量元素,钙是人体中必需常量元素,故A错误;B、矿泉水、石油、生铁都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C、铜、人体都属于导体,氯化钠溶于水后才能导电,故C错误;D、开瓶器都是省力杠杆,镊子是费力杠杆,钳子可能省力杠杆也可能是费力杠杆,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2Ca2+NH3·H2OCH3COOHCaO+H2O=Ca(OH)2CuO+COCu+CO2【解析】

(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要表示多个离子,在离子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来表示,故2个钙离子表示为2Ca2+.(2)属于碱的氮肥是氨水,化学式为:NH3·H2O(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故表示为:。(4)厨房中常见的酸是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5)消石灰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O=Ca(OH)2。(6)一氧化碳和氧化铜都是氧化物,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CuO+COCu+CO214、A①②⑤冷却热饱和溶液=【解析】

(1)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A。(2)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蒸发水、加入氢氧化钙固体,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可以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故选①②⑤。(3)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降低温度氢氧化钠析出,而氢氧化钙仍然存留在溶液中,可以得到较纯净的氢氧化钠晶体,故采取的物理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4)向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氧化钙,由于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是氢氧化钙,当温度恢复原温度,仍然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为甲=乙。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是氢氧化钙。15、氮气(或)氧化铝(或)【解析】

化学式书写原则: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详解】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或);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或)。16、元素糖类合成烧焦羽毛-2【解析】

(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水不可能变汽油。(2)大米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而塑料是一种合成材料。(3)含有蛋白质的物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味,肉松中含有蛋白质,点燃肉松时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4)蛋黄中灰绿色物质是硫化亚铁(FeS),对人体无害且不影响鸡蛋的营养价值。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硫化亚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2NaOH+CO2=Na2CO3+H2O硝酸钙FeCl3+3NaOH=Fe(OH)3↓+3NaCl氢氧化钠、硝酸钙、硝酸钠部分变质【解析】

(1)氢氧化钠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氢氧化钠变质后溶液中是否还有氢氧化钠,因此用可溶性钙盐排出碳酸钠的干扰,不能选用同属于碱的氢氧化钙,因为如果样品部分变质,氢氧化钙可以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3)加入足量硝酸钙溶液后除去了碳酸钠,若全部变质,则此时溶液中只有硝酸钠和硝酸钙,和氯化铁都不反应,因此溶液中一定还含有氢氧化钠,加入氯化铁后,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方程式为:;(4)加入氯化铁溶液产生了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还含有硝酸钙(过量的),硝酸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硝酸钠,因此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硝酸钙、硝酸钠;(5)由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