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太平天国运动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35/16/wKhkGWbFJg6Ac3kBAAMhs8xNWsE520.jpg)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太平天国运动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35/16/wKhkGWbFJg6Ac3kBAAMhs8xNWsE5202.jpg)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太平天国运动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35/16/wKhkGWbFJg6Ac3kBAAMhs8xNWsE5203.jpg)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太平天国运动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35/16/wKhkGWbFJg6Ac3kBAAMhs8xNWsE5204.jpg)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太平天国运动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35/16/wKhkGWbFJg6Ac3kBAAMhs8xNWsE52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文综历史太平天国运动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12小题,)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提到:“北京同那些最富饶的省份的联系被切断时,当地士绅的头面人物就不得不就地筹款招兵来平定叛乱.在士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新事物.”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大革命A从材料中“当地士绅的头面人物就不得不就地筹款招兵来平定叛乱.在士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就可知道是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曾国藩创办湘军、李鸿章创办淮军,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从此以后,地方汉族地主掌握军事.这在以前,从未有过.故A项正确.
故选A.
本题以费正清的文章为切入点,考查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在复习中应掌握它兴起的原因、经过、结果、评价以及特点.
“《天朝田亩制度》表现了农民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即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有巨大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在实质上又带有反动性。”其“革命性”主要体现在()A.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
C.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C本题考查中国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的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属于分配形式,不是“革命性”体现,A项错误;平均主义是原则,没有体现“革命性”,B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反对封建土地制度上,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属于太平天国的局限性,不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C。
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D.“凡有仿造外国火车、轮船、器皿者,给予专利鼓励”DAB两项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体现了绝对的平均主义,不符合社会转型的趋势;
C项体现了封建的等级观念,不符合社会转型的趋势;
D项主张学习西方,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故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关键词“社会转型”.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知识点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晚清某一时期,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的地方志都有如下记载:“人口大减,土地荒芜,经界变形”,各省“客民争携耒耜来受塍廛(指房屋土地),而土著之流亡者一旦生还,反致无所归宿,乃不得已占别家之产以之自活。辗转易主,遂至境内之田,皆非原户。”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历史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 B.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C从该现象发生的区域来看主要在南方地区,而义和团运动发生于北方,因此排除A;
鸦片战争中国虽然战败签订条约,但是并未出现大面积的土地荒芜和人口大减的现象,排除B;
洋务运动发展近代工业,材料中提到的主要是农村的社会变化,排除D;
太平天国运动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沿途袭扰百姓,出现了“人口大减土地荒芜”;定都天京后为了生存,以中下游为根据地,于是出现了占领当地人土地的行为,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难度.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从1851年起共坚持了14年,势力扩展到17省,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的侵略,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阻止了中国殖民化的进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
中国步入世界的进程中,太平天国起到了一个正例作用。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若干年。这里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A.打击了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B.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世界潮流
C.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D.激发了汉族士大夫致力于自救变革D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知识运用能力。依据题干信息“中国步入世界的进程中,太平天国起到了一个正面作用”可知,题干对太平天国运动持肯定态度,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清廷开展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派出留学生出国,对促进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推动中国融入世界发挥了积极作用。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故选D。
太平天国十分强调“正名”。《幼学诗》以朝廷、君道、臣道、家道、父道、母道、子道、媳道……为题,规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如“朝廷”诗即云:“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天父诗》则云:“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材料表明()A.拜上帝会有机糅合了儒家大同思想与西方基督教教义
B.与清朝统治者相比洪秀全并未显现其进步性
C.受时代的局限,太平天国未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
D.向西方学习的不深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B依据题干“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表明太平天国领导人仍然没有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理论,说明太平天国运动与清朝统治者相比洪秀全并未显现其进步性,故B项正确.
A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应排除.
受时代的局限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需要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解题的关键是对“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考查对太平天国运动局限性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历史学家陈旭粗认为,太平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迫求自己的理想。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这一观点旨在强调()A.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具有空想性 B.太平天国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
C.太平天国的失败缘于时代局限 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革命失败CA并不是题干强调的主旨,故排除。
B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依据材料“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可知C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时代局限,故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太平军曾经“搜得藏书论担挑,行过厕溷随手抛,抛之不及以火烧,烧之不及以水浇。读者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太平军的这种行为()A.对传统文化过于简单粗暴 B.有利于发动贫困群众
C.奠定太平天国文化基础 D.冲击了世人对科举的态度A题干中描述的是太平军大规模对待孔孟儒家文化进行了摧残以反对当时封建专制统治,但是这种行为过于简单粗暴,符合题意的是A项,故A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故BC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农民阶级有先天局限.太平天国起义带有旧式农民战争的烙印.农民阶级的分散性、守旧性,以及眼光短浅等毛病,在太平军中都有突出表现.许多太平军将士参加革命都是出于生活所迫,希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经济地位.用太平天国名将李秀成的话说,当时太平军将领号召“凡拜上帝之人不必畏逃“,可以“同家食饭“.这和旧式农民起义者的动机是一致的.许多太平军将士在参加革命队伍时,就是抱着当将军、当丞相、当夫人的目的来的.太平军将领也用这些来鼓动士兵英勇作战.如洪秀全在永安突围时,号召“男将女将尽持刀,同心放胆同杀妖“,因为这样做了,就能“脱尽凡情顶高天,金砖金屋光焕焕,高天享福极威风,最小最卑尽绸缎,男着龙袍女插花“.这样的许愿在杨秀清发布的布告中也出现过.为了达到这些不太清晰的目标,他们作战非常勇敢,作出很大的牺牲.他们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但最终总是归于失败,这是历史的规律,也是历史的局限.
腐败从根本上动摇了太平天国政权的根基.太平天国的腐败是和建都天京同时产生的.尽管洪秀全曾经提出要建立一个没有以强凌弱、尔虞我诈的公平世界,鼓吹凡天下男人皆兄弟、天下女子皆姊妹的平等思想,但他这些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捡来的货色,在洪秀全思想中没有深化,也没有消化.洪秀全很难把这些平等思想付诸实践,只能按照封建王朝的等级制度,即《太平礼制》所规定的等级来规定自己所应该享受的待遇和特权.
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国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1840—1864年;1864—1901年;1901—1919年。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反抗外来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外来侵略与建立民主政治的统一B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主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注目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各个阶层领导了一系列的争取民族独立、争取民主的斗争,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故选B。
1853年,太平天国在天京设立刷书衙,除了印刷一般的诏书、文告、田凭等文件外,还发行宣传小册子,如《三字经》《天朝田亩制度》等。这些册子篇幅不长,文字通熟易懂,便于群众阅读。这反应了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A.中国开始走向近代化 B.领导人跳出了阶级局限
C.领导人尝试利用先进文明成果 D.农民文化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C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旨在考查分析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材料“太平天国在天京设立中央出版机关刷书衙”可知,太平天国尝试利用先进文明成果来宣传其思想,故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夸大,排除;依据题干材料“还发行宣传小册子,如《三字经》《天朝田亩制度》等”说明太平天国仍然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没有摆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故B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故选C。
1862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该报刊的观点()A.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
B.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
C.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
D.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B从材料中“血污的运动”“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可知该报刊对太平天国运动是持有否定的态度,所以排除A、C;
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材料并未提及,所以D也排除;
故选:B。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血污的运动”“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切入,结合太平天国运动进行思考。
本题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张德坚所编太平天国运动的情报集《贼情汇纂》记载:“惟各处俘获贼书皆成捆束,独无此书(《天朝田亩制度》),即贼中逃出者亦未见过,其贼中尚未梓行耶?”材料说明《天朝田亩制度》()A.实际上没有发行 B.没有号召作用
C.太平军中没有普及 D.不能反映农民的愿望C材料中说明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中,没有发现《天朝田亩制度》,说明在太平天国中此纲领并没有普及,根据所学,由于其存在绝对平均的空想性,难以在实践中推行,实际上也没有实践过,故C正确;
根据所学,《天朝田亩制度》在定都天京后就颁布过,故A排除;
《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平均分配土地给农民,反映了农民的愿望,具有号召性,故BD错误,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根据材料中“独无此书(《天朝田亩制度》)”,再联系所学对《天朝田亩制度》评价,理解无法推行的原因.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并要求掌握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属于基础知识能力考查,难度不大.
二、非选择题,必考题和改革选考题(本大题共4小题,)材料
曾国藩是晚清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被誉为“中兴名臣”,是近代中国极具争议性的传奇人物,他在修身、劝学、治军、处世、齐家等方面见解独到,立德、立功、立言。1824-1838年,经童子试、会试到殿试,成功走完自己的科举之路后,官拜吏部右侍郎,开始了其真正的从政生涯。1852-1864年,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奉行“乱世须用重典”的政策,人称“曾剃头”。1861年,曾国藩攻克安庆,设立了中国第一家军械所--安庆内军械所,生产近代化的武器,他还在江南制造局成立译书局,翻译西方著作,内容几乎涵盖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工艺,和历史、公法等方面。他奏请清廷选派三十名幼童到美国留学,开启近代中国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深造的先河。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简评曾国藩。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要指出曾国藩可能受到非议的思想、行为。(1)积极方面根据材料中信息从著书立说、投身洋务运动、派人出国去留学等推动中国近代文化、经济发展和培养人才等角度分析;消极方面主要从其阶级属性出发,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2)结合曾国藩一生的经历,对其参加科举、维护封建统治及宣扬儒家思想归纳出曾国藩受到非议的表现,特别是其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更是体现了其维护封建统治的目标.
故答案为:
(1)简评:①著书立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积极的传承作用;②投身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物质文明的近代化有推动作用;③派人出国去留学,有利于近代实用人才的培养;④因阶级局限,对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近代化促进作用很小.
(2)思想行为:①参加科举考试成为封建官僚;②极力维护封建统治;③思想带有大量儒家保守成分;④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对曾国藩的认识和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曾国藩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综合概括能力.
知识积累:
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邦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他说过购买外洋器物…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生存发展出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手段。有人据此图示梳理了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
——改编自张福运《对中国近代史上革命与改良的再认识——民族复兴的视角》作者认为,革命歌改良推动了近代民族复兴,请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图示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示例1:对材料观点进行修改补充:推动民族复兴大业的并非只有革命与改良,其中还应有列强不断侵略,民族危机不断被激化的因素,这些因素互相作用,从不同层面、不同程度推进了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
示例2:不赞同材料中的观点。像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这样的“革命”,更多的是破坏,甚至是反现代化的,从长远看,对民族复兴大业是不利的。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代中国革命或改良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首先,应明确设问要求“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图示中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其次,根据设问要求通读材料中的图片,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对图片中的观点进行论证、补充、修改或否定。如可对图片中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促进了民族复兴这一观点进行否定。“论述”结合相关所学可从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均属于旧式的农民起义,尤其是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和民族复兴等角度思考作答。言之有理,与史实相符即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主线,在五四之后其刚萌生为一个学科时就有不同观点。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学者注重从近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近代化就是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的工业文明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这是整体的社会运动和社会飞跃,革命以及政权鼎革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摘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发展主线研究》评述材料中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性强。)观点一:中国近代史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
史实:1840年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等一系列侵略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导致战争失败,签订了一系列条约,丧权辱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日本全面侵华,国民政府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对日本妥协退让,导致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面对民族危机,中国人民掀起不同形式的反抗斗争,农民阶级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国共合作领导了反帝反军阀的国民大革命,中国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这一观点基本上反映了中国近代基本发展内容,但是局限于革命史的视角,主要强调革命和政治方面的内容,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注意不够。
观点二:中国近代史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的过程,是一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史。
史实: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即经济领域里的工业化;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及社会生活的变化;新文化运动促进了科学和理性思想的传播。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为近代化创造了历史条件。
用近代化史观考察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不仅包纳了百年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而且涵盖了像戊戌变法这样的改革运动和其他众多的社会变迁,这就比革命史角度广泛得多,也较接近历史的真实。
观点三: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史。
史实:参照观点一和观点二的史实。本题是全国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考题的特色题目,旨在真正的选拨出具有历史学科素养的学生。该类题的一般解题思路是:概括材料观点和信息,对材料观点进行正确或错误的判断,然后结合教材提供的历史事实进行例证式的分析和评价。同时建议学生一定要注意括号内的具体要求,是一个观点还是多个观点的评析。就本题而言,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即可。比如,中国近代史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的过程,是一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史。史实可以用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但用近代化史观考察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不仅包纳了百年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而且涵盖了像戊戌变法这样的改革运动和其他众多的社会变迁,这就比革命史角度广泛得多,也较接近历史的真实。学生做此类题一定要将史实和观点结合紧密。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咸丰五年(1855年),胡林翼被任命为湖北巡抚,他认为:民乱必由官贪,民乱的根本原因不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OF的护理幻灯片
- 《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 《IT项目管理培训》课件
- 商务沟通练习测试题附答案(一)
- 《移动ERP前景》课件
- 信用管理师三级复习试题有答案
- 调查问卷设计指导课参考课件
- 《项目管理作业》课件
- 热点专题 4-1 三角函数概念与诱导公式【10类题型】(解析版)- 2025年高考数学热点题型追踪与重难点专题突破(新高考专用)
- 《酶和维生素》课件
- 房屋租赁(出租)家私清单
- 仓储货架ppt课件
- 《保健按摩师》(五级)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 财产保险招标评分细则表
- 培卵素是什么
- 《细菌》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 PID烙铁恒温控制器设计与制作_图文
- ihaps用户手册
- 铁塔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抱杆计算
- 总生产成本年度比较表
- 新媒体运营全工作计划表(共2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