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北京通州高一(下)语文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案在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月升月落,月盈月缺——各种变化给赏月增添了更为丰富的魅力。月初为朔,月末为晦。每当月初月末之际,月亮会变得很细。通常而言,傍晚在西方天空看到的月牙被称作“新月”或者“朔月”;黎明时分悄然升起的月牙则名为“残月”,也叫做“晦月”。在古人眼中,满月之外的新月和残月也是重要的审美对象,人们创作了众多诗词歌赋,对其歌咏吟诵;而现代社会,摄影术的发展让人们得以记录下月亮的真实影像,进而在写实的基础上展开艺术创作。如何拍月亮呢?理论上,只要有焦距足够长的长焦镜头,就可以把月亮拍得足够大。然而因为受到大气折射和水汽、尘霾的影响,想要拍到足够清晰的月亮并非易如反掌。画面中只有一轮满月或者一弯新月,即便再清晰,因为拍的人多,也显得难有个性魅力。所以很多热衷拍月亮的摄影人希望拍摄月亮与城市景观或者自然风光相结合的画面,在人们熟悉的地标建筑背后,若有月光照耀,或许会让画面增色不少。一些摄影师热衷于拍摄月牙。他们时常穿梭于高楼大厦之间,寻找让月牙与建筑同框的最佳视角。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儿,要让月亮的大小在画面中与其他城市建筑可比拟,除了要用超长焦距的镜头,还需要在距离目标建筑物非常远的距离进行拍摄。这种超远距离拍摄必须算计得非常精确,“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点点小误差,都可能导致月亮偏出画面中的预期位置。为了成功拍摄,摄影师往往要多次实地踩点,并借助一些工具软件的计算,寻找最好的视角。在灯火辉煌的城市中,人工照明的灯光会将星光湮没,却难掩月牙的光芒。在摄影师超长焦距的镜头中,城市街道的车水马龙用灯光勾勒出优美曲线,万家灯火宛如繁星落地。而日落后夜空中低悬的那一弯新月,就好像夜空的笑颜。另外,拍月牙和满月的画面呈现的内容不一样:所谓月明星稀,满月时月亮的亮度较大,在夜空中往往掩盖了其他星光;如果夜空中月亮只是细细一道,那么漫天繁星则可能与月牙同时出现。傍晚如钩的月牙中,有时还能隐约看到大半个暗淡的凸月,月亮大面积的暗面在若有若无的光中若隐若现。这种情形叫做“新月抱旧月”,那极细的亮面是新月,那淡淡的暗面就是旧月了。在新月阶段,太阳、月亮、地球三者的夹角很小,地球自身反射的太阳光容易照到月球的暗面,从而让月球的暗面被弱光打亮,变得隐约可见。材料二新月抱旧月的照片不难获得,此时的新月月牙通常算不上极细的月牙。“极细月亮”的出现是更靠近农历月初(朔日)或者月末(晦日)的日子。当时间越是接近农历月初或者月末,在地球上看,月亮的位置就越靠近太阳。它们俩近乎同升同落,中间也许只相差一个小时左右。傍晚时分的新月在太阳落山之后很快没入地平线;残月则在黎明之前先于朝阳在东方升起。日月相继升落,意味着观看和拍摄月亮的时间窗口很小,因为太阳的光芒足以将纤纤细月的微光遮掩。观赏细月,只能趁着太阳在地平线之下,而月亮在地平线之上这段很短暂的时间。即便如此,极细的月亮还会被明亮鲜艳的曙幕光所遮掩,难以找寻踪迹。不夸张地说,如果不细细找寻,我们连月亮在哪里都难以发现。若要苛求月牙细到极致,还存在一种特殊时刻,就是日全食发生时。在地球上看,若月球将太阳光线完全挡住,日全食完美上演之时,太阳会暂时被月球“鸠占鹊巢”。此时我们看到的“黑暗太阳”,其实是月球。日全食的食甚【注】时刻,月面中心与日面中心达到最近距离,我们可以在天空中原先太阳所在位置看到全黑的月面。随着食甚时刻的临近,月亮悄然移动,逐渐遮挡住太阳的光芒。天空逐渐暗淡,世界上仿佛只剩下月亮和太阳在天空中追逐。月亮完全遮挡住了太阳,周围的温度骤然降低,环境变暗,只留下太阳周围的光晕在天空中闪烁。那就是日冕,它如同一片薄纱,轻盈飘舞,熠熠生辉。月球没有呈现出哪怕一丝光亮,但日冕微弱的光芒在月亮周围闪烁,在黑暗天空中勾勒着月球的轮廓。按照数学思维,这就是“求极值”问题中获取的“极限值”了。整个月亮的亮面面积占满月面积的比例趋近于零,可谓数学意义上的“最细极限”。科学计算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看到了月球在极细时刻的神秘和美丽。(两则材料均取材于章佳杰《追寻细月》)【注】食甚:指日食或月食过程中,太阳被月亮遮盖最多或月亮被地球阴影遮盖最多时,两者的位置关系。在日食过程中,我们在地球表面上看到月球的角直径与太阳的角直径的比例,称为食甚或食分。1.根据材料一,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要拍出清晰的月亮,除长焦距镜头外,还需要考虑天气、大气湿度等因素。B.拍月牙时,只需凭借好的设备,通常无需精确计算最佳的拍摄位置和距离。C.拍摄月牙时,有时可以同时拍到繁星和城市灯火,以增加画面的丰富度。D.“新月抱旧月”是指在新月阶段,地球反射太阳光照亮月球暗面现象。2.根据材料二,下面关于“极细月亮”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极细月亮”在农历每月初一或三十出现。此时月亮与太阳的位置最接近。B.月初黎明时,日月几乎同升,它们之间只相差约一小时,此时可见“极细月亮”。C.日全食期间,“食甚”“日冕”出现时,是拍摄“极细月亮”的最佳时刻。D.日冕时,月亮完全遮住太阳,亮面面积占满月面积比例趋近于零,为“极细月亮”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对语言运用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强调有些时候拍摄月牙,需要精确计算,即使微小误差也可能影响拍摄效果。B.“若有月光照耀,或许会让画面增色不少”中的“或许”表达了拍摄者对月牙出现的不可控性。C.“新月抱旧月”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了月相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感。D.“鸠占鹊巢”形象地描述了日全食时太阳被月球遮挡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这一特殊的时刻。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从科学知识角度对下面诗词中“月”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李白《挂席江上待月有怀》)②近晦月犹在,萧骚夜向晨。已残几欲尽,忽见恍如新。(楼钥《残月如新月诗》)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④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黄昏。(陆游《西村》)A.第一首诗中“青天悬玉钩”是指傍晚时分,月亮即将西沉的景象。B.第二首诗中“近晦月犹在”指月亮接近晦日,虽很细小,但仍可见。C.第三首诗中“晓风残月”指拂晓时分,月亮先于太阳出现的景象。D.第四首诗中“新月耿黄昏”指黄昏时分,月亮已经落下去的景象。5.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要拍摄出一张精美的“极细月牙”照片需要哪些条件。【答案】1.B2.A3.B4.D5.①选择农历月初或月末的傍晚或黎明。②找到能将月亮与城市景观或自然风光结合的角度。③使用超长焦距镜头,并进行高精度拍摄计算。④选择空气清晰、无雾霾的天气。⑤在日全食期间拍摄,月亮最细且光线适宜。⑥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毅力。【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拍月牙时,只需凭借好的设备,通常无需精确计算最佳的拍摄位置和距离”错误,原文材料一是说“这种超远距离拍摄必须算计得非常精确,‘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点点小误差,都可能导致月亮偏出画面中的预期位置。为了成功拍摄,摄影师往往要多次实地踩点,并借助一些工具软件的计算,寻找最好的视角”,可见拍月牙时,需要精确计算最佳的拍摄位置和距离。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推断能力。A.“极细月亮’在农历每月初一或三十出现”错误,原文为“极细月亮’的出现是更靠近农历月初(朔日)或者月末(晦日)的日子”,选项说法绝对化。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B.“拍摄者对月牙出现的不可控性”错误,“若有月光照耀,或许会让画面增色不少”中的“或许”表达的应是拍摄者对“月光照耀让画面增色”的不确定性。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D.“指黄昏时分,月亮已经落下去的景象”错误,由原文“在摄影师超长焦距的镜头中,城市街道的车水马龙用灯光勾勒出优美曲线,万家灯火宛如繁星落地。而日落后夜空中低悬的那一弯新月,就好像夜空的笑颜”可知,“新月耿黄昏”应是指黄昏时分,月亮低悬在夜空的景象。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①由“月升月落,月盈月缺一各种变化给赏月增添了更为丰富的魅力……而现代社会,摄影术的发展让人们得以记录下月亮的真实影像,进而在写实的基础上展开艺术创作”可知,选择农历月初或月末的傍晚或黎明。②由“所以很多热衷拍月亮的摄影人希望拍摄月亮与城市景观或者自然风光相结合的画面,在人们熟悉的地标建筑背后,若有月光照耀,或许会让画面增色不少”“一些摄影师热衷于拍摄月牙。他们时常穿梭于高楼大厦之间,寻找让月牙与建筑同框的最佳视角”可知,找到能将月亮与城市景观或自然风光结合的角度。③由“除了要用超长焦距的镜头,还需要在距离目标建筑物非常远的距离进行拍摄”“这种超远距离拍摄必须算计得非常精确,‘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点点小误差,都可能导致月亮偏出画面中的预期位置”可知,使用超长焦距镜头,并进行高精度拍摄计算。④由“受到大气折射和水汽、尘霾的影响,想要拍到足够清晰的月亮并非易如反掌”可知,选择空气清晰、无雾霾的天气。⑤由“日全食的食甚时刻,月面中心与日面中心达到最近距离,我们可以在天空中原先太阳所在位置看到全黑的月面。随着食甚时刻的临近,月亮悄然移动,逐渐遮挡住太阳的光芒。天空逐渐暗淡,世界上仿佛只剩下月亮和太阳在天空中追逐。月亮完全遮挡住了太阳,周围的温度骤然降低,环境变暗,只留下太阳周围的光晕在天空中闪烁。那就是日冕,它如同一片薄纱,轻盈飘舞,熠熠生辉”可知,在日全食期间拍摄,月亮最细且光线适宜。⑥由“观赏细月,只能趁着太阳在地平线之下,而月亮在地平线之上这段很短暂的时间。即便如此,极细的月亮还会被明亮鲜艳的曙幕光所遮掩,难以找寻踪迹。不夸张地说,如果不细细找寻,我们连月亮在哪里都难以发现”可知,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毅力。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取材于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术:主张B.故今具道所以具:准备C.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前:预先D.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恤:顾念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终必不蒙见察今君实所以见教者B.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以授之于有司C.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度义而后动D.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未能助上大有为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

又想到君实待我优厚,书信往来不应该简慢草率B.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实施先王的政治主张,以此来兴办有利的事业,除去弊端C.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我不去考虑反对者的多少,想出力帮助皇上与之对抗D.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

如果说对于您今天的来信,我不了了之,坚持以前的做法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安石在信的开头,指出司马光来信的不妥,旗帜鲜明地指出两人由于“所操之术多异”,故立场不同,因此,自己没有必要回复来信。B.在第二段中,王安石针对司马光罗列变法的四项罪名,予以逐条批驳,最后指出“怨诽之多’不能用来作为判断一件事情正确与否的标准。C.王安石举出“盘庚之迁”经典史实,赞扬盘庚“度义而后动”的革新精神,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决不后退的决心和信心。D.在信的结尾处,王安石用“区区”二字,表明诚恳之意,使得司马光面对严厉的批评无言以对从而体现出王安石作为政治家的风度。10.阅读文章第二段,用文中语句,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王安石以儒家“名实”之争入手,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名正言顺,行事通达的角度,抓住问题的本质反驳司马光的责难。然后指出变法的推行是“______”,朝廷“议法度而修之”绝非一人独断,新法交给有关官员去执行而非一意孤行。从三方面来说明新法的推行是合法合理,无懈可击的。这样为变法正名,让“______”之说不攻自破。【答案】6.B7.C8.D9.A10.①.名实已明②.而天下之理得矣③.受命于人主④.侵官【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句意: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多有不同的缘故啊。B.错误。具:详细地。句意: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理由C.正确。句意:那是我本来预先料到会这样的。D.正确。句意:士大夫们多把不顾念国事。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被;加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样,我。句意:最终必定不能被您理解。/现在您指教我的。B介词,从;介词,给。句意:我却认为从皇上那里接受命令。/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C.均为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就。句意:商议法令制度,就在朝廷上修正。/考虑到这样做合宜就采取行动。D.介词,因为;名词,作为。句意: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没能帮助皇上干一番大事业。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D.事事:做事。句意:如果您说我现在应该不做任何事,守着以前的成法就行了。故选D。【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指出司马光来信的不妥,旗帜鲜明地指出……自己没有必要回复来信”错误,由原文“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可知,信的开头,王安石用委婉语气说明两人“所操之术多异”,辩说也一定得不到司马光的理解,故此前只能简要回复,不做一一辩解;“指出司马光来信的不妥”也无中生有。故选A。【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根据“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可知王安石以“名实”之争入手,强调“①名实已明,②而天下之理得矣”。由“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可知出变法的推行是③受命于人主,不是自己一意孤行,攻破“④侵官”之说。参考译文:安石启:昨天承蒙您来信赐教,我私下认为跟您往来交好的日子很久,但是议论起政事来常常意见不合,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多有不同的缘故啊。虽然想要(向您)勉强解释,最终必定不能被您理解,所以只是简略地给您写了回信,不再--为自己辩解。又想到君实待我优厚,书信往来不应该简慢草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原谅我吧。读书人所争论的问题,尤其在于名实是否相符,如果名实的关系明确了,那么天下的根本道理也就清楚了。现在您指教我的,认为我侵夺官吏职权,生事扰民,与民争利,拒绝接受不同意见,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非议。我却认为从皇上那里接受命令,商议法令制度,就在朝廷上修正,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这不是侵夺官吏职权;施行先王的政治主张,以此来兴办有利的事业,除去弊端,这不是生事扰民;为天下治理整顿财政,这不是与民争利;批驳荒谬有害的言论,排斥巧辩的佞人,这不是拒绝接受他人的规劝。至于天下对我对怨恨非议这么多,那是我本来预先料到会这样的。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把不顾念国事,附和世俗,向众人献媚讨好当作美德,皇上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不去考虑反对者的多少,想出力帮助皇上与之对抗,那么这些人又怎么会不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怨恨他的是老百姓啊,并不只是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考虑到这样做合宜就采取行动,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做得正确且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地方的缘故啊。如果您责备我在位时间很久,没能帮助皇上干一番大事业,使老百姓受益,那么我知罪;如果您说我现在应该不做任何事,守着以前的成法就行了,那么这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无缘与您见面,内心实在仰慕到极点。《红楼梦》名著阅读(共9分)11.填空:曹雪芹借_______在太虚幻境中见到的“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两句诗,暗示了《红楼梦》中_______和_______两个人物的命运。【答案】①.贾宝玉②.林黛玉③.薛宝钗【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情节和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德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这里是赞叹宝钗。“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出自晋朝谢奕女幼年时期的故事。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玉应怜惜。“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林黛玉”。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照。“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她虽然胜了黛玉,当上“宝二奶奶”,但也好景不常,终在宝玉出家离去后,空守闺房,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12.下列选项中,对贾府人物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赦与贾政是亲兄弟,他们是林黛玉的舅舅。B.贾惜春之父是宁国府贾敬,她是贾珍的妹妹。C.贾宝玉与贾兰一起在家塾读书,他们是兄弟。D.贾探春之父是荣国府贾政,她是贾环的姐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情节和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C.“他们是兄弟”错,‌贾宝玉与贾兰的关系是叔侄关系。贾宝玉是贾兰的叔叔。故选C。13.下列对《红楼梦》中故事情节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接外孙贾母惜孤女: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细腻地展现了贾宝玉、薛宝钗的出场,以及贾府内亲情关系的复杂性。B.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贾雨村因四大家族的关系,徇私枉法,草率断案。这一情节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司法腐败。C.刘姥姥一进荣国府:通过刘姥姥到荣国府“打秋风”,交待了贾府的奢华生活,以及贾府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D.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办事过程中,既展现了她的管理才能,也暗示了贾府繁华背后的隐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情节和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A.“薛宝钗的出场”错,应该是细腻展现了王熙凤的出场。故选A。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南堂五首【1】苏轼(一)江上西山半隐堤,此邦台馆一时西。南堂独有西南向,卧看千帆落浅溪。(二)暮年眼力嗟犹在,多病颠毛却未华。故作明窗书小字,更开幽室养丹砂。(三)他时夜雨困移床,坐厌愁声点客肠。一听南堂新瓦响,似闻东坞小荷香。(四)山家为割千房蜜,稚子新畦五亩蔬【2】。更有南堂堪著客,不忧门外故人车。(五)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3】如水帐如烟。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注释:【1】这组诗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时。元丰三年二月,苏轼到达费州贬所,先寓居定惠院,后迁居黄州城南之临皋。元丰六年,他新修南堂,即景抒怀,写下这一组五首七绝。【2】五亩蔬,孟郊《主德新居》中“独治五亩蔬”。【3】簟纹:细密的竹席。14.以下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首诗,写南堂依傍西山,俯临长江,江中千帆停泊之景尽收眼底的地理位置。B.第二首诗,诗中“暮年”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早生华发”均指年华逝去之意。C.第三首诗,诉说昔日雨夜不能安眠,一个“点”字,把雨声和诗人的愁绪融为一体。D.第四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南塘自给自足的生活,新修南堂后不再需要朋友的接济。15.以下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三首诗,采用实虚结合手法,由眼前的雨声联想到池塘中盛开的荷花和沁人荷香。B.第五首诗,描写诗人南塘生活的无奈,只能寄情于山水,用“浪接天”表达自己的愤慨。C.这五首绝句,由南堂外景转写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闲居南堂的生活处境和内心世界。D.五首诗独立成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诗人在南堂的生活风貌,联缀成一幅山水人物图。16.这组绝句围绕诗人置身南堂的种种感受而写。请结合具体诗句,对诗人形象加以阐释。【答案】14.D15.B16.从“暮年眼力嗟犹在,多病颠毛却未华”“他时夜雨困移床,坐厌愁声点客肠这些诗句反映了苏轼被贬黄州时的困境和无法一展抱负的愁绪;“故作明窗书小字,更开幽室养丹砂”“山家为割千房蜜,稚子新畦五亩蔬”“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这些诗句表现了苏轼黄州幽居时的清贫生活和安闲自得的情趣。我们从中看到,虽然人生不如意,但诗人敢于泰然自处、内心旷达、洒脱的形象。【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D.“新修南堂后不再需要朋友的接济”错误,“更有南堂堪著客,不忧门外故人车”这句话的意思是,还有南堂可以让客人居住,不担心门外没有老朋友的车辙。这里并不是说新修南堂后就不再需要朋友的接济,而是强调南堂可以接待客人,表达了诗人对南堂的喜爱以及一种怡然自得的心境。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第五首诗,描写诗人南塘生活的无奈”错误。第五首诗并非描写诗人南堂生活的无奈和愤慨,而是展现了诗人在南堂清幽宁静的生活状态和超脱淡然的心境。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暮年眼力嗟犹在,多病颠毛却未华”写出诗人年纪已经老大,时常生病;“他时夜雨困移床,坐厌愁声点客肠”写出过去每当夜雨时诗人便频移床铺,怕听点点雨声滴上愁心。这些诗句反映了苏轼被贬黄州时的困境和无法一展抱负的愁绪。“故作明窗书小字,更开幽室养丹砂”诗人在明亮的窗前写小字,在幽室养丹砂;“山家为割千房蜜,稚子新畦五亩蔬”描述了诗人在南堂的生活场景,亲自参与农事,孩子也参与耕种;“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描写了诗人扫地焚香、闭门昼眠的情景。这些诗句表现了苏轼黄州幽居时虽不得志,但敢于泰然自处、内心旷达、洒脱的形象。诗人置身南堂,尽管身处贬谪之地,仍能以平和的心态欣赏自然之景,他在困境中仍保持着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体现出他的豁达与从容。1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斯在《谏逐客书》中,针对秦王驱逐客卿的政令发表意见,劝说秦王收回成命。B.《促织》选自施耐庵的《聊斋志异》,成名之子魂化促织的情节,揭示了小说主题。C.鲁迅的《祝福》通过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深刻批判了宗法制度与封建思想。D.卡夫卡的《变形记》借格里高尔变为甲虫这一荒诞故事,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B.“施耐庵”错误,应是蒲松龄。故选B。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不要只空叹兴亡,而要汲取历史的教训。(2)“奏疏”这种文体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意见,魏征在给唐太宗的《谏太宗十思疏》中谏言:“臣闻求木之长者,__________;__________,必浚其泉源。”(3)苏洵在《六国论》中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六国破灭,__________,__________,弊在路秦。”集中论述了“赂秦而力亏,__________”,进而又论述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最后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__________”的忠告。【答案】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②.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③.必固其根本④.欲流之远者⑤.非兵不利⑥.战不善⑦.破灭之道也⑧.积威之所劫(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哀、鉴、威、劫。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第二天他老是【甲】地搓手,打哆嗦,从他的脸色分明看得出来他病了。还没到放学的时候,他就走了,这在他还是生平第一回呢。他没吃午饭。将近傍晚,他穿得暖暖和和的,到柯瓦连科家里去了。华连卡不在家,就只碰到她弟弟。“请坐!”柯瓦连科冷冷地说,皱起眉头。别里科夫沉默地坐了十分钟光景,然后开口了:“我上您这儿来,是为要了却我的一桩心事。我烦恼得很,烦恼得很。有个不怀好意的家伙画了一张荒唐的漫画,画的是我和另一个跟您和我都有密切关系的人。我认为我有责任向您保证我跟这事没一点关系。……我没有做出什么事来该得到这样的讥诮——刚好相反,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柯瓦连科坐在那儿生闷气,一句话也不说。别里科夫等了一会儿,然后压低喉咙,用悲凉的声调接着说:“另外我有件事情要跟您谈一谈。我在这儿做了多年的事,您最近才来,既然我是一个比您年纪大的同事,我就认为我有责任给您进一个忠告。您骑自行车,这种【乙】,对青年的教育者来说,是绝对不合宜的!”“怎么见得?”柯瓦连科问。“难道这还用解释吗,密哈益·沙维奇?难道这不是理所当然吗?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昨天我吓坏了!我一看见您的姐姐,眼前就变得一片漆黑。一位小姐,或者一个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您到底要怎么样?”“我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忠告您,密哈益·沙维奇。您是青年人,您前途远大,您的举动得十分十分小心才成;您却这么马马虎虎,唉,这么马马虎虎!您穿着绣花衬衫出门,人家经常看见您在大街上拿着书走来走去;现在呢,又骑什么自行车。校长会听说您和您姐姐骑自行车的,然后,这事又会传到督学的耳朵里……这还会有好下场吗?”“讲到我姐姐和我骑自行车,这可不干别人的事。”柯瓦连科涨红了脸说,“谁要来管我的私事,就叫他滚!”别里科夫脸色苍白,站起来。“您用这种口吻跟我讲话,那我不能再讲下去了。”他说,“我请求您在我面前谈到上司的时候不要这样说话;您对上司应当尊敬才对。”“难道我对上司说了什么不好的话?”柯瓦连科问,生气地瞧着他,“请您躲开我。我是正大光明的人,不愿意跟您这样的先生讲话。我不喜欢那些背地里进谗言的人。”别里科夫心慌意乱,匆匆忙忙地穿大衣,脸上带着恐怖的神情。这还是他生平第一回听到别人对他说这么不客气的话。“随您怎么说,都由您好了。”他一面走出门道,到楼梯口去,一面说,“只是我得跟您预先声明一下:说不定有人偷听了我们的谈话了,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以致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我不能不这样做。”“报告他?去,尽管报告去吧!”柯瓦连科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使劲一推,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可是,他滚下楼的时候,偏巧华连卡回来了,带着两位女士。她们站在楼下,怔住了。这在别里科夫却比任何事情都可怕。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是啊,这样一来,全城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还会传到校长耳朵里去,还会传到督学耳朵里去。哎呀,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说不定又会有一张漫画,到头来弄得他奉命退休吧。……等到他站起来,华连卡才认出是他。她瞧着他那滑稽的脸相,他那揉皱的大衣,他那雨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以为他是一不小心摔下来的,就忍不住纵声大笑,笑声在整个房子里响着:“哈哈哈!”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他没听见华连卡说什么话,他什么也没有看见。一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从桌子上撤去华连卡的照片;然后他上了床,从此再也没起过床。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我们都去送葬。(取材于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19.根据契诃夫小说语言具有讽刺、幽默的特点,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甲】【乙】【丙】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心神不定运动安然无恙B.心慌意乱消遣平安无事C.心神不定消遣安然无恙D.心慌意乱运动平安无事20.阅读小说节选部分,下面对小说情节和细节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别里科夫因恋爱漫画去找华连卡,却碰到柯瓦连科。作者设计这样的情节,是为了展现新旧思想对决的场景。B.别里科夫摔下楼梯时,作者用“站”“摸”和“看了看”等动作描写,传神地写出别里科夫“套中人”的畸型性格。C.在节选的这个情节中,读者从夸张、漫画式手法中看到了“套子”“乱子”这两个如影随形跟着别里科夫的词。D.别里科夫跌下楼梯,“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这一心理表现出他虚伪的特点。21.请对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等到他站起来,华连卡才认出是他。她瞧着他那滑稽的脸相,他那揉皱的大衣,他那雨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以为他是一不小心摔下来的,就忍不住纵声大笑,笑声在整个房子里响着:“哈哈哈!”22.阅读小说节选部分,举例分析作者是怎样刻画别里科夫因循守旧、极力维护现行秩序、保守、僵化和奴性的特点的,并说明人物形象对突出主题的在用。【答案】19.C20.D21.华连卡看到别里科夫摔下楼梯后的滑稽模样,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一细节描写充满了幽默感。华连卡的笑声与别里科夫的严肃、刻板形成鲜明对比。华连卡的笑声增强了场景的戏剧性和别里科夫的尴尬。笑声在整个房子里响起,突显出对别里科夫的嘲笑与讽刺。这一细节刻画标志着别里科夫精神世界的崩塌和悲剧的开始。作者通过幽默与讽刺的手法,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效果和讽刺意义。22.别里科夫因恋爱漫画烦恼,强调自己是正人君子,表现出他的因循守旧。他劝柯瓦连科不要骑自行车,认为未获政府允许的行为都不合适;批评柯瓦连科穿绣花村衫、拿书走路,排斥新事物,表现了他极力维护现有秩序,保守僵化的特点;他强调要尊敬上司,顺从权威,并且担心事件传到校长和督学耳朵里,这种自我恐吓,说明了他的奴性特点。塑造这一人物意义:别里科夫代表了被社会规训和传统束缚的人,展示了在压抑环境下的个人痛苦和悲剧命运,深化了社会对人性压抑和对自由限制的主题,激发读者对社会现状和人性自由的思考。【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甲处,心神不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心慌意乱:心里发慌,没了主见。原文“第二天他老是【甲】地搓手,打哆嗦,从他的脸色分明看得出来他病了”是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别里科夫内心的不安,并不是没有主见,故选用“心神不定”。乙处,日常的骑自行车,当然不是运动,而是一种消遣。丙处,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在现代汉语中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平安无事:平平安安,没有发生什么事故。结合“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可知,这里强调没有遭损害。故选用“安然无恙”。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D.“这一心理表现出他虚伪的特点”错误,别里科夫的这种心理更多地体现了他性格中的保守、畏惧和自卑。故选D。【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分析情节作用,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她瞧着他那滑稽的脸相,他那揉皱的大衣,他那雨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以为他是一不小心摔下来的,就忍不住纵声大笑,笑声在整个房子里响着”华连卡看到别里科夫摔下楼梯后的滑稽模样,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一细节描写画面感极强,将别里科夫的滑稽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充满了幽默感。首先华连卡的笑声与别里科夫的严肃、刻板形成鲜明对比。华连卡敢想、敢说、敢做,代表了一种新生的进步力量。以华连卡的热情奔放、充满朝气来反衬别里科夫的软弱和可怜,对别里科夫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其次这一细节刻画标志着别里科夫精神世界的崩塌和悲剧的开始。后文“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别里科夫跌下楼梯,受到嘲弄,又遭到华连卡的嘲笑,貌似强大的他就此结束了生命。作者通过幽默与讽刺的手法,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效果和讽刺意义。【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并分析其作用的能力。结合“有个不怀好意的家伙画了一张荒唐的漫画,画的是我和另一个跟您和我都有密切关系的人……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可知,别里科夫因恋爱漫画烦恼,认为漫画荒唐,强调自己是正人君子,表现出他的因循守旧。结合“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可知,劝柯瓦连科不要骑自行车,认为未获政府允许的行为都不合适,突出了他的守旧;结合“您穿着绣花衬衫出门,人家经常看见您在大街上拿着书走来走去”可知,批评柯瓦连科穿绣花衬衫、拿书走路,排斥新事物,表现了他极力维护现有秩序,保守僵化的特点;结合“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校长会听说您和您姐姐骑自行车的,然后,这事又会传到督学的耳朵里……”可知,他强调要尊敬上司,顺从权威,并且担心事件传到校长和督学耳朵里,这种自我恐吓,说明了他的奴性特点。塑造这一人物的意义:别里科夫代表了被社会规训和传统束缚的人,他的形象反映了沙皇专制统治下的小人物在恐惧和压迫中的生存状态。‌别里科夫为了苟全性命,‌处处设防,‌在衣食住行和人际交往方面都设置了自以为严密牢固而实则滑稽无用的“保护套”。‌他怯懦驯顺而又庸俗孤僻,‌是专制制度的牺牲品。他狐假虎威,‌辖制着整个中学,‌辖制着全城,‌但自己又非常虚弱,‌不堪一击,‌竟死在恋爱对象的笑声里。‌别里科夫展示了在压抑环境下的个人痛苦和悲剧命运,激发读者对社会现状和人性自由的思考。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6分。语言基础应用(共6分)2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化建设工程进展顺利,截止五月中旬,已完成施工计划的90%。B.翘首东望,云雾缭绕中巍然耸立的就是黄山。黄山如屏,峰密叠翠,真是巧夺天工。C.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注重家教,家里的令尊常常教育孩子,在社会上要认真做人。D.为了确保“端午节”乘客都能方便乘坐高铁出行,各高铁站克服困难,提高出车率。【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截止五月中旬”搭配不当。“截止”用在时间后,强调“停止”,可改为“截止到”或“截至”。B.用词不当。“巧夺天工”的意思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此处形容黄山,是自然景观,用错对象。C.“家里的令尊”错误,称对方的父亲叫“令尊”,不能用“家里的”来限制;且本句的主语应是泛指“长辈”。可将“家里的令尊”改为“长辈”故选D。24.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我们停泊的地方,灯光原是纷然的;不过这些灯光都是黄而有晕的。_______,便更不成了。_______;在繁星般的黄的交错里,秦淮河仿佛笼上了一团光雾。A.加上了晕,黄已经不能再明了/晕愈多,灯就愈甚B.黄已经不能明了,再加上了晕/灯愈多,晕就愈甚C.黄已经不能明了,再加上了晕/晕愈多,灯就愈甚D.加上了晕,黄已经不能再明了/灯愈多,晕就愈甚【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根据上句“不过这些灯光都是黄而有晕的”可知,“黄已经不能再明了”应该紧接其后,排除AD;根据下句“在繁星般的黄的交错里”可知,“灯愈多”应该紧接其后,而且“灯愈多”与“晕就愈甚”有内在逻辑关系,顺序不能乱,排除C。故选B。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25.微写作。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参观了许多优秀的中华建筑。请你选择一座建筑,或是园林,或是楼阁,或是桥梁,或是民居……向同学们介绍。要求:突出建筑的特征,用说明性文字。内容简明,语言得体。不超过150字。【答案】示例:苏州拙政园,始建于明代,占地约五公顷,是中国私家园林的经典之作。园内水系丰富,假山蜿蜒,布局巧妙自然。东部开阔明亮,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为主;西部建筑密集,山水相依;中部则为全园精华,水池宽广,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拙政园集观赏、休闲于一体,展现了江南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特色。【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写作类型:说明型微写作。审题:本题要求写一段说明性文字,“选择一座建筑,或是园林,或是楼阁,或是桥梁,或是民居……向同学们介绍”。提示说“突出建筑的特征”,这是思考的关键点。说明性文字,说明的中心要鲜明突出,具有科学性和条理性,符合事物特点。具体介绍建筑的特征时,要做到特色鲜明、语言简洁。写作思路:首先明确建筑名称;接着介绍建筑历史、建筑面积、总体风格等;然后移步园内,介绍园内布局,先总体概括,再分项展开。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逐一介绍,先东部,再西部,最后中部,层次分明。文段最后进行总结,介绍该建筑设计的人文理念。表达时语言要简洁,注意字数要求。26.微写作。有人认为电子阅读,即“读屏”,意味着碎片化阅读,只有阅读传统纸制图书才是真正的阅读。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明,条理清晰。不超过150字。【答案】示例:我认为,电子阅读并非仅仅是碎片化阅读,它同样可以实现深度和连贯的阅读体验。阅读的本质在于获取知识、启发思考,而不在于阅读的载体。无论是电子书还是纸质书,关键在于阅读的内容和读者的态度。因此,电子阅读也是真正的阅读,它能提供便捷和多样化的阅读方式,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写作类型:议论类微写作。审题:本题要求考生对“电子阅读是否意味着碎片化阅读,以及是否只有阅读传统纸质图书才是真正的阅读”这一观点进行微写作,字数不超过150字。在审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观点鲜明:考生需要明确表达自己对于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的看法,是否认同题目中的观点。语言简明:在有限的字数内,语言要简洁明了,直接表达观点,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结构。条理清晰:虽然字数有限,但表达观点要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使读者能够清楚地理解你的立场和理由。写作指导:根据以上分析,考生在写作时应该首先确定自己的立场,如“我认为,电子阅读并非仅仅是碎片化阅读,它同样可以实现深度和连贯的阅读体验”;然后简洁地陈述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如阅读载体、读者态度等;最后可以简要总结或者强调自己的观点。27.微写作。请以“清凉”为题目,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不超过150字。【答案】示例:清凉夏夜微风起,轻拂过心田,月光如水洒,静谧又安然。竹影摇清梦,蝉声渐已远,凉意入怀抱,尘嚣皆忘言。树梢露珠闪,叶间星光点,此刻天地间,唯余一片鲜。灵魂得洗涤,思绪随云翻,清凉在心底,悠悠入梦边。【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微写作能力。写作类型:抒情类微写作。审题:本次微写作要求以“清凉”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清凉”意思是凉而使人清爽。内容上主要围绕关键词“清凉”展开,然后赋予“清凉”更深层的涵义,如内心的安宁、精神的净化等,然后根据立意,选择能表达这个中心的意象来写作。写作思路:确定立意后,围绕“清凉”的具体对象,展开抒情。这首小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在夏夜中感受到的一份宁静与清凉。首先,选择了夏夜这一特定时刻作为背景,夏夜的微风、月光、竹影、蝉声等元素共同营造了一个清凉宁静的氛围。然后,通过视觉(月光如水、树梢露珠、叶间星光)、触觉(凉意入怀抱)、听觉(蝉声渐已远)等多种感官体验,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个场景之中,感受那份清凉。“轻拂过心田”“静谧又安然”等词语不仅描绘出外在环境的美好,也表达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尘嚣皆忘言”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份清凉带来的精神净化效果。最后,通过“灵魂得洗涤”“思绪随云翻”等句子,赋予了清凉更深层次的意义——不仅是身体上的舒适,更是心灵上的解脱和升华。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28.按要求作文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其《问大钧赋》中提到“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意思是以坚持不懈为本体,以日日求新为准则。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既要辛勤努力,坚持不懈;又要追求创新,这样才能获得进步与成功。请以“坚持与创新”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坚持与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答案】例文:坚持与创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浩瀚长河中,无数文明的兴衰更迭、科技的飞速跃进,无一不深刻地烙印着“坚持”与“创新”这两个关键词的印记。它们如同车之双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迈进。本文旨在探讨坚持与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如何携手并进,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坚持,奠定基石,厚积薄发。坚持,是成功的必经之路,是任何伟大事业不可或缺的基石。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重重困难和挑战,这时,唯有坚持不懈,方能破茧成蝶,迎来胜利的曙光。从古至今,无数先贤以他们的行动诠释了坚持的力量。比如,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仍坚持撰写《史记》,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爱迪生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进行了上千次的实验,最终发明了电灯,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这些例子无不说明,坚持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它能够让我们在逆境中不轻言放弃,积累量变,最终实现质变。创新,引领未来,驱动发展。如果说坚持是稳固的基石,那么创新则是引领未来的灯塔。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甚至引领潮流。创新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制度的优化、文化的繁荣。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从人工智能到量子计算,每一次科技的飞跃都是创新的结晶。同时,创新也推动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如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民主法治的完善,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让我们敢于突破陈规,勇于探索未知,不断开创人类文明的新篇章。坚持与创新,并蒂花开,共创辉煌。坚持与创新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坚持为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持续的动力,使创新有了方向和可能;而创新则为坚持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价值,使坚持不再是无谓的重复和固守。在社会发展中,我们应当将坚持与创新紧密结合,既要在既定目标上持之以恒,又要敢于突破常规,勇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之,坚持与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两大引擎,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应当时刻铭记“坚持”与“创新”的重要性,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材料以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句话引入,阐释句子含义,引出“坚持与创新”,再引申到现代社会发展中“坚持与创新”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语不仅限定标题,文体,还限定写作内容——谈谈你对坚持与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的看法。作文主题明确,考生可以围绕 “坚持与创新”这一写作内容展开思考,从正面和反面来论证坚持和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1.坚持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从正面来论证:①坚持才能够取得成功。古人说:“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潺潺溪水经过日复一日的不懈坚持,终把锐石磨去棱角;细细线绳经过日复一日的不懈坚持,终将原木锯成两段。只有坚持迎接挑战,只有坚持不懈承受磨练,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②坚持能够战胜困难,比如爱迪生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进行上千次的实验。③坚持能够磨练心智。海伦•凯勒即使失明失聪也依然坚持学习,成为教育大师;司马迁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忍辱负重坚持了十八年终于完成著作《史记》。从反面来论证: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方仲永小时即使再怎么惊艳四座,才华横溢,没有坚持学习,最后也只是泯然众人矣;弗洛伦斯之前再怎么创造奇迹,可没有坚持最后一英里,最终永远也没有完成她的理想……2.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从正面来论证:①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纵观人类历史的长河,从远古的洪荒到今日的科技繁荣,每一步的跨越都离不开创新的推动。从古人对星空的遐想,到今日我们真的踏足火星,每一次的飞跃,都是创新精神的体现。从瓦特的蒸汽机到爱因斯坦的光电理论,从工业革命到互联网的普及,每一次创新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世界格局。②创新,能够书写发展的新篇章。以B站为例,这个拥有庞大年轻用户群体的平台,通过创新的传播方式,吸引了众多用户。其中,张骏老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内容,成为了备受欢迎的up主。他的创新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界限,也为年轻人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在疫情期间,B站更是凭借其创新力,将娱乐与学习完美融合,成为年轻人线上学习的首选平台。③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源泉。马斯克,这位科技领域的杰出代表,不仅在火箭发射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还在电动汽车、超级高铁等多个领域不断创新,让特斯拉成为全球电动车市场的佼佼者。而他的spaceX公司更是通过火箭回收技术,大大降低了太空探索的成本,为人类的太空梦想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反面来论证:如果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就会陷入停滞和衰退。晚清时期的封闭和守旧,导致了国家的衰败;柯达公司因未能跟上数字摄影的潮流而走向没落。3.坚持和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关系:正如材料所说的,“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既要辛勤努力,坚持不懈;又要追求创新,这样才能获得进步与成功”,坚持与创新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是车的双轮,鸟的双翼。坚持,奠定基石,厚积薄发;创新,引领未来,驱动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社会不断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