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妈妈睡了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和这么都老师一起学习,你们高
兴吗?(高兴)那好,就为老师们送上一首歌。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师生共唱。
师:看来学生都很喜欢这首歌,那歌中唱到了谁?(妈妈)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爱我们的妈妈,你们每天都在观察自己的妈妈,
现在就把你观察到的妈妈介绍给大家。
生L我的妈妈特别漂亮,特别是她那双眼睛,大大的,
又黑又亮,还是双眼皮儿呢。
生2;我的妈妈天天作家手都糙了。
生3:有一回,我考试没考好,妈妈没骂我,也没打我,
还鼓励我,下次努力,争取考好。
生4:在期末考试的那天,妈妈送我上学路上,总嘱咐我
一定要好好答题,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争取考双百。
生5:我每天描字的时候,妈妈总坐在我身边笑眯眯的看
着我。
生6:有一天,妈妈擦地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
师:同学们都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妈妈,有一位小朋友也
观察了他的妈妈,(出示挂图),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
生:妈妈睡着了。
师揭示课题并板书:是啊!妈妈睡了。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那应该怎样读这个题
目呢?
生:应该读得小声点儿。
师问:为什么?
生1:因为要大声读会吵醒妈妈。
生2:我们应该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读,因为如果声音太小,
别人会听不见,声音太大,会吵醒妈妈。
师:你们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谁来试试?
生大声读后,师:嘘,这样会把妈妈吵醒的,谁再来?
(学生再试)
师: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69页,
听老师读一遍课文。
(师配乐范读。)
二、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师: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很喜欢这篇课文,你们想不想
自己读一读呢?在读的时候,要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把课文读到
你满意为止。
生:自由练读并记忆生字。
师:你们学得可真认真,课文读得满意了吗?
生齐答:满意了。
师:那现在找两名学生读一读。
(师找学生读,其他学生听后评议。)
生L**同学读的很好,尤其读**的时候更好,我应该向他
学习。
生2:他读得真的很好,特别是**一句,读的特别美。
师:同学们课文读得已经很好了,老师相信你们对生字朋
友也一定很熟悉了,现在我们就来过一过生字关。谁顺利过关,谁
就将成为本节课的"识字大王"。
(师检查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单字,并进行奖励。)
师:还有这么多同学也想成为"识字大王",现在小组内
检查并奖励。
(小组内检查并进行奖励。)
三、读中感悟,体会深情。
师:有这么多同学都成为了"识字大王"祝贺你们,现在
我们已经顺利通过了"读文"和"识字",那下一步该干什么了?
生回答:我们该理解课文了。
师:好,就按你们说的,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你
能读懂什么?把不懂得地方画出来。
(生自由读文)
进行集体交流。
生1:老师,我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很累。我是从"妈妈
的呼吸那么深沉,又那么均匀。"看出来的,说明妈妈睡得特别香。
这是因为她特别累。
生2:老师我不明白"深沉"是啥意思?
生1马上回答:"深沉"就是睡得特别香。就像这样(表
演)。
师:**同学通过表演,让我们知道了睡梦中的妈妈"呼吸
很深沉。”
生2:我还不懂"均匀"是啥意思?
师:你不懂呼吸均匀是啥意思是吗?那呼吸不均匀是啥意
思,我们一起来做做。
生表演"呼吸不均匀”
师:那呼吸均匀呢?
生再表演"呼吸均匀”。
师:对了,这就是"呼吸均匀"你们看妈妈睡得多香啊!
还有哪儿?
生3:我从"妈妈干了好多活"这可以知道妈妈很累,就
是妈妈干完这个,干那个。
师:(圈出"好多活")根据你们的观察,妈妈都可能干
了哪些活?
(生自由回答。)
师:是啊!妈妈多累呀!
生4:老师,我从这里也能看出妈妈很累,"窗外,小鸟
儿在唱着歌,风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
到。"这么多的响声,妈妈一点儿也听不见,说明她太累了。
师:妈妈这么累,我们都想让妈妈好好睡一觉,那么这时
候我们应该怎样读这段呢?谁来试试?
师找学生读(刚开始)说:这么大声会把妈妈吵醒的,小
点儿声。(听候评议)你读的很好,如果再把这些词语读的突出一
些,就更能体现妈妈很累,你们再读读试试。
(学生练读后再指名读。)
师:我们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好累",你们还读懂了什
么?
生1:我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我是从妈妈明亮的
眼睛闭上了知道的,因为"明亮的眼睛"就是又大、又黑、又亮,
有这样的眼睛一定很好看。
师:你说的真好,抓住了这个词语就能看出妈妈很美丽,
谁能向他这样也来说一说。
生2:老师我从"弯弯的眉毛"也能看出妈妈很美丽,因
为弯弯的眉毛就像小月芽似的,特别好看。
生3:我从"弯弯的眉毛也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可以
看出妈妈很美丽,因为妈妈在睡觉的时候脸红扑扑的,就像大苹果,
再加上弯弯的眉毛就更美丽了。
师:妈妈真美丽。
生4;老师,我从"妈妈的嘴巴微微张开着,好像在给我
唱催眠的歌谣。”这里可以看出妈妈很爱孩子,因为妈妈在哄孩子
睡觉的时候总唱催眠的歌谣。
师:妈妈爱孩子也是一种美,这种美比外表的美更美。
生5:老师,我有一个问题,课文上写着"弯弯的眉毛也
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眉毛都是长在脸上,这为写睡在脸上呢?
师:我们都来想一想,是"弯弯的眉毛也长在妈妈红润的
脸上。”好呢?还是"弯弯的眉毛也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好呢?
生:"睡"好,因为妈妈睡了,眉毛肯定也不动了,就像
睡着了似的。要是长还可以动呢。
师:你说的真好,这样就显得睡梦中的妈妈更美丽了,你
们看,这个小朋友用词多准确呀!
师:睡梦中的妈妈那么美丽,我们应该怎样读这段呢?谁
来试试?
指名读后,师评议:听你这么一读,我感觉妈妈长的一般,
不能说真美丽。谁能读出妈妈真美丽?
再指名读后,师:他读得好不好?都像他这样读一读。
(全体学生练读。)
师:我们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累,你们还读懂
了什么?
生1:我从课文里看到了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但是我不
懂"慈祥"是什么意思?
师:你们懂吗?
生1:老师我知道了,"慈祥"就是脸上带着笑。我爷爷
就很慈祥,他总是笑眯眯的。
生2,老师,我也总笑眯眯的,是不是我也很慈祥?
生们立刻回答不行。
生3:我爸爸告诉过我,“慈祥”是说老人、长辈的。比
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等。
师:那课文中慈祥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呢?
生读课文后回答。
生L睡梦中的妈妈嘴角、眼角都带着笑意,很慈祥。
生2:妈妈睡觉的时候,还想着给自己的孩子讲故事,说
明妈妈很爱孩子。
师:说的真好,在孩子心中,这样的妈妈多慈祥啊!
四、小结:
师:睡梦中的妈妈是那么美丽,那么慈祥,又是那么的累
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音乐再读课文,读给我们亲爱的妈妈,读完后,
从这三部分中选出一段背下来。注意一定要小声点儿,别吵醒了睡
梦中的妈妈。
(生随音乐读文。)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8古诗二首(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楼、依”12个生字,会写“楼、依”10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壮丽,产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藻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了解诗歌大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重点)
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重点)
4.通过学习这首诗,对诗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练、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
的体会。(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课件页
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图片:
1.你认识上面的建筑物?(鹳雀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鹳雀楼的一首
古诗,看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板书:登鹳雀楼)板书课(1-5)
题,齐读课题。
2.介绍鹳雀楼
鹳雀楼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文化名楼(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鹳雀
楼)之一。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
面,所以叫做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
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
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
二、介绍作者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
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
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主要作品:《登鹳雀楼》《凉州词》。
三、初读感知
(6)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7-8)
练读生字,识记。
①注意读准整体认读音节“欲”,后鼻音“穷”等。
②识记
形声字结构特点识记:“楼、依”。
组词扩展识记:“欲”可以组词为“欲望、食欲”。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欲望食欲贫穷穷人
(2)学习多音字:更(g苞nggeng)(9-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12)
这个问题请你更正一下。
在这里,"更"读"g©ng",意思是"改变、改换、;旧计时单位",还有一个
读音是"g©ng",意思是"愈加、再",组词如下:
更geng(更好)(更加)
geng(更正)(三更半夜)
②读一读:
只要你坚持练习书写,你写的字会更(g6ng)美观。
(3)识字游戏
放气球游戏,看谁放得气球多。(读对一个,苹果就被摘下。)
(4)指名读古诗,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初读感知,学习字词,为阅读扫清障碍,提高学生积累字词
的能力。】
(13-
18)
四、学习“会写字”
楼依尽黄层
1.学生字
(1)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
首,组词,造句。
(2)多元识字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1)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楼、依”,“木、彳”分别表意,右半部分
表音。
(2)组词扩展法识记:“尽力尽量黄沙黄山”。
(3)熟字相加的方法识记:“云”加“尸”是“层”。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尽”上窄下宽,“楼依”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黄”上中下结
构,“层”半包围结构。)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楼、依”,学生练写。
“楼”左窄右宽,“木”横笔在横中线上方,“米”的横笔与“木”的横
笔大致持平,撇笔伸向“木”侧,捺收笔于横中线;“女”的撇点的折点在横
中线,撇短点长,末笔长横比“米”略宽。
“依”左窄右宽,“彳”两笔在横中线上侧相接;“衣”的首笔点在竖中
线右侧,长撇从横笔中部起笔,撇至”侧,竖提的竖段在竖中线左侧,末
笔从竖中线起笔。(19-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22)
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多元认字,是部编版教材强调的重点,书写的指导,规范学
生的书写习惯,使学生爱写字、会写字。】
五、品读释疑
1.出示课文题目《登鹳雀楼》,题目应该怎样断句停顿?
示例:登/鹳雀楼
“登”在这里指?(登上)
2.学习第一、二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这两行诗写了哪些景物?(白日、山、黄河、海)
“白日”在这里指的是傍晚落山的太阳。
依:靠着。入海流:指黄河最终流入大海。
尽:完。这里指太阳靠着群山渐渐西沉,最后看不见了。
(2)结合课文插图,想象一下诗句的前两行给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景象?
预设: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靠着群山落下去了,黄河的水正滚
滚流向大海。
3.学习第三、四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上两行诗写了景物,这两行诗写了什么?(登楼的人)
“欲”:想要;“穷”:尽
千里目:指看到更远的地方。“更”指再。
(2)结合课文插图,想象一下诗句的后两行,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预设:我们看到了有一个人站在鹳雀楼上,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
要再登上一层楼。
4.诗人登上去以后看到了什么?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白日、山、黄河等景象。上去以后看到太阳在山的
尽头、黄河向海的方向流去。
(板书:登楼所见:太阳落山黄河入海)
5.作者在楼上想到了什么?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想到要想看得更远,只有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板书:登楼所思: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设计意图:学习古诗,品读词语和诗句,结合图片,想象意境,培养学
生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
(23-
六、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24)
1.过渡语:我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读一读。
2.指导朗读
(1)注意诗句的节奏,作者的心情。
(2)朗读。先试读,在指名读,读后评议。
(3)感情朗读。《登鹳雀楼》这首诗虽然只有短暂的四行,却向我们展示
了一幅美丽的风景,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交流读后的感受)
(25)
3.当堂背诵
4.教师小结:学习了这首诗,我们明白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
理。
七、课堂拓展
1.推荐阅读《题西林壁》(26)
听读《题西林壁》,借助译文了解诗意,明白诗中阐明的道理,感受大自
然的神奇、壮丽。跟着录音多读几遍,试着背诵这首诗。
乙你能写出王之涣的其他诗句吗?
示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八、总结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写了诗人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道出了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表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九、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首诗写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激励我们努力
学习,积极向上,做生活的强者!
板书设计(课件27)
太阳落山(实景)
登楼所见黄河入海(想象)融情于景
登鹳雀楼寓理于事
欲穷千里目(博大胸怀)
登楼所思更上一层楼(包含哲理)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重点)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达的思想感情。(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课件页
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图片:
(1-3)
教UMM
你认识上面的景物吗?(瀑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瀑布的一首古诗,
看看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板书: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齐读课
题。
二、介绍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4)
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
主要作品:《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将进酒》等。
【设计意图:简介作者,了解作者生平成绩,产生学习的兴趣。】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5-6)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生字,识记。
(7-
①注意读准:“瀑、布”的韵母都是“U",以“p”和“b”为声母的两11)
个字易混。注意“照、川”是翘舌音,“烟”是前鼻音。
②识记:
①字源识记:“川”,是象形字,教学时可以初始化甲骨文字形对照识
记。
②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遥、烟”,“1_、火”分别表意,右半部分表
音。
③熟字相加的方法识记:“瀑、烟”。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瀑布飞瀑棉布遥看遥远
(2)学习多音字:落(ludlalao)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只有努力学习才会进步,否则就会落后。
在这里,"落"读"lu。",意思是"掉下来,往下降",另一个读音是"id",意
(12-
思是“丢下,遗漏",还有一个读音是"ki。",意思是"用于一些口语词”。组词如
17)
下:
落lud(落后)(落叶)
la(丢三落四)(落下了)
lao(落枕)(落炕)
②读一读:
小明经常丢三落(la)四的,今天又忘带课本了。
今天,我睡觉睡落(1")枕了。
(3)识字游戏
放气球游戏,看谁放得气球多。(读对一个,就放飞一个气球。)
(4)指名读古诗,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学习“会写字”
照庐烟挂川
1.学生字
(1)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
首,组词,造句。
(2)多元识字(18-
①字源识记:“川”,是象形字,教学时可以初始化甲骨文字形对照识22)
记。
②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烟”,“火”分别表意,右半部分表音。
③熟字相加的方法识记:“庐、挂、照”。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多元识字,交流不同的识记方法,用自
己喜欢的方式,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我的能力和喜欢识字的兴趣。】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照”上下结构,“烟挂”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庐”半包围结
构。)
(3)老师范写,重点指导“照、挂”,学生练写。
“照”上下结构,“昭”窄、大,“小”宽、扁,“昭”日窄“召”宽,
“刀”在右上格,“口”上宽下窄,竖笔在竖中线右侧,顶部在横中线;
“八J上合下开。
“挂”左窄右宽,提手旁横笔在横中线上方,“圭”,两“土”分写横中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线上下,竖笔垂直对齐,上“土”的底部在横中线。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
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品读释疑
1.揭题:指课题,齐读。
谁知道诗题的意思?
①什么是瀑布?谁看见过?
瀑布是冲陡峭的高山上倾泻下来的水流,远看象一块白布垂挂在山前。
“瀑”字是什么结构?齐读:“瀑布”。
②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的瀑布更是举世闻名。现在就请小朋友
们
跟着老师随着诗仙李白一起去庐山游览一番吧!
2.学习第一、二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这两行诗写了哪些景物?(太阳香炉峰)
“紫烟”在这里指的是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遥看:从远处看。
挂前川:瀑布看上去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川:河流。
(板书:遥看:挂前川生紫烟)
(2)结合课文插图,想象一下诗句的前两行给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景象?
预设: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远远望去,一条
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挂在山前。
3.学习第三、四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飞流”:形容瀑布流得很快,像飞一样。
“九天”:天空的最高处。
“三千尺”,虚数,形容庐山之高,瀑布之长。
(板书:联想三千尺落九天)
(2)结合课文插图,想象一下诗句的后两行,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预设: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
落到了人间。
4.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描写了壮观的庐山瀑布。
5.作者站在庐山瀑布面前,想到了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
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了人间。采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联想、(23-
想象的方法来写瀑布的磅礴气势。24)
6.认识夸张
概念: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进
行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
效果:增强感染力,烘托气氛。(25)
运用:画出诗中的夸张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或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和句子。增强
学生的理解能力。】(26)
六、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过渡语:我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读一读。
(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气类产品购销合同协议
- 甲方平面设计合同协议
- 电气水管维修合同协议
- 电缆租赁安装合同协议
- 电厂钢球供货合同协议
- 电梯施工工程合同协议
- 甲方违约商务合同协议
- 现行建设监理合同协议
- 瓷厂房屋出售合同协议
- 电子半成品外包合同协议
- 《电力行业职业技能标准 农网配电营业工》
- JTG∕T F30-201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 施工工地环保知识培训课件
- 康复医学基础知识培训
- EPC项目承包人施工方投资估算与设计方案匹配分析
-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新教材习题答案
- 纺织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分析报告
- 中药热奄包在急性肠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护理查房、会诊、疑难病例讨论
- 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 环境土壤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