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1福建省泉州市四校(晋江磁灶中学等)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1.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或“诸夏”,而称少数民族为蛮夷,“尊王攘夷”一度成为当时的政治口号。但进入战国后,诸多戎狄蛮夷渐渐融入华夏族。这表明当时A.各族同祖同源观念起先产生 B.华夷之别已完全消逝
C.民族融合渐渐消解政治纷争 D.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2.春秋时期我国思想文化中心偏于邹、鲁。战国时期儒、墨以鲁国为中心,而儒家传播于鲁、齐、卫,墨家则向楚、秦发展。道家起源于楚、陈、宋,后来流入齐国。这反映出战国时期A.中原文学与艺术异样旺盛 B.涌现出众多文化中心
C.文化相互影响与融合加强 D.呈现出社会转型特征3.春秋中后期,晋、楚、秦等国相继起先推行县制。晋国县制尤为发达,卿大夫都在各自领地内设县,委任有军功者为其长官。春秋中后期,县制的推行A.冲击了传统政治秩序 B.废除了贵族世袭特权
C.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D.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4.孟子提出要“制民之产”,即保证授予一般人民肯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墨子提出统治者必需实行措施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管子也强调“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这表明当时A.以民为本思想成为主流 B.各家思想渐渐融合C.富民利民观念得到重视 D.政府支持农业发展5.有学者认为,春秋以前的中国是个族群社会,以封地为族姓、以族姓为地名是常见的现象。自秦以后,族群社会被官僚帝国的编户齐民社会取代,乡村聚落的命名也就彻底的非族姓化,其名大多取自“吉语”、地理方位或俚俗等。这种村落命名的改变,本质上体现了A.宗法观念的弱化 B.中心集权的强化
C.风俗观念的演化 D.社会治理的僵化6.出土文献秦简《法律答问》有如下法条说明:“(父)擅杀子,黥为城旦舂。”“殴大父母(祖父母),黥为城旦舂。”(城旦舂:一种强制服役的徒刑,男犯筑城,女犯舂米。)这突出说明秦律(A.厉行轻罪重罚 B.保留原始习俗C.条文细密完备 D.维护伦理秩序7.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其次次是刘邦的封建;第三次是两晋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这种现象说明A.专制主义中心集权不断强化 B.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
C.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 D.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8.东汉初期,光武帝在洛阳建立太庙以祭祀从未当过皇帝的祖先而招到大臣们的激烈抗议,光武帝只好改祭祀汉代第七代皇帝宣帝和第八代皇帝元帝,视他们为自己的祖父和生父。这表明A.父为子纲的观念还没有普及 B.皇权受到儒学观念制约C.光武帝重视其继承的合法性 D.君权和相权的冲突深刻9.台湾学者许倬云说:“战国以来存在着强大的城市化与商业化进程,其中隐含的种种可能,在汉代帝国困难的政治与社会演化中遭到了窒息。”这是因为汉代A.始终实行严厉的抑商政策 B.长期养精蓄锐政策所致
C.国家的经济集权日益加强 D.土地兼并加剧社会动荡10.有学者探讨《论语》后认为,孔子很少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仁。该学者进而认为战国时有一位思想家的学说弥补了孔子很少探讨的“群体的仁”。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11.吉尔伯特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这样描述古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有大量证据显示出,标准市场区域外的货物交易量,在古代中国是异样之低。货物大体在本地流通,工匠们不用面临竞争,自然也没有更多的动力去改进生产技术。上述材料表明古代中国A.商品经济长期落后阻碍货物流通B.安土重迁观念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C.商品经济处于协助地位阻碍技术进步D.工匠待遇高导致缺乏对新技术的追求12.侯家驹先生在所撰写的《中国经济史》中指出:“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因子,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限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得巨额财宝……”下列经济状况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的是A.重农抑商B.朝贡贸易C.市坊制度D.官营专卖13.右图是汉代画像石《周公辅佐成王图》。几位同学就这幅画像石的历史内涵进行了推想甲:图中诸侯四方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心集权制度起先形成乙:图中周王厉行分封,诸侯对周王的义务也要严格履行丙:图中周公勤政为民,统治者品德成为政治权力间的主要纽带丁: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周王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以上推想与历史实际基本吻合的应是 A.甲 B.乙C.丙 D.丁14.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独揽王室大权。周郑双方互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后来双方反目,郑军战胜周军,周桓王中箭负伤,史称“射中王肩”。这段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春秋争霸斗争B.宗法分封制被破坏C.郑国变法效果显著D.统一条件已成熟15.秦半两钱(见下图)作为中国最早的统一货币,其形制外圆内方,以后被历代仿效,成为中国古代铜钱的统一形制。关于这种设计下列说法最全面的是 (A.反映了统治者希望统治区域广袤无边的愿望B.体现了中心政权有序治理四方的中心地位C.凸显了“皇权至上”和“国家统一”的理念D.蕴含着“天圆地方”的宇宙观16.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A.自耕农式经营 B.千耦其耘式经营C.庄园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17.某学者提出,西周末期井田制已起先瓦解,当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战国中期,井田制的变革已经完成,此后铁农具起先大量运用,牛耕只在个别地方运用。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A.井田制的瓦解是铁犁牛耕出现的前提条件
B.铁犁牛耕的运用不是井田制瓦解的最初缘由
C.土地私有制在西周末期已经确立
D.经济制度滞后于政治体制的变革18.先秦诸子中,孔子主见凭借人伦道德、内在修行、外在教化来治理国家;韩非子主见以刑罚威慑、外在管制来治理国家。这说明二者的思想A.内容完全对立 B.具有共同目的 C.脱离社会实际 D.強调君主作用19.春秋初年,郑桓公迁都新郑时,因得大商人的资助而与之订立盟约。双方约定:只要商人不背叛国家,国家就不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的经营。这个盟约的签订()A.导致工商食官制度的瓦解 B.表明重商政策的实施
C.体现商人经营自主性增加 D.推动阶级结构的剧变20.下表为《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表(部分)》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支配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据此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是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一家一户 D.精耕细作21.下表是汉代有关名田(占有土地)规定的记载。据此可知,这些规定内容出处汉武帝时,令贾人有市藉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一人有市藉,则身及家内皆不得有田,犯令者没人田货。《汉书食货志》贾人皆不得名田,为吏,犯者以律论。《汉书哀帝记》A.严厉地打击了商业违法行为 B.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稳定C.严格限制了商业规模的扩大 D.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22.有学者说,西周以前的城市只能“看作王公的营垒,看作真正的经济结构上的赘疣”,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则摆脱了完全寄生的状态。这一观点表明春秋战国时期A.城市管理体制较成熟 B.工商业城市发展快速C.城乡间商品交换活跃 D.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加第Ⅱ卷(选择题,共56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3题14分,第24题15分,第25题15分,第26题12分,共56分。把答案写到答题卡上。)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调,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下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都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材料三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出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顾炎武《郡县论》(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6分)(2)依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学问,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主动作用。(8分)2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农村经济经营形式的改革以及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导致了人民公社原有的一系列经济职能分散。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须要。1979年8月,四川省广汉县起先人民公社改革试点,拉开了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序幕。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是由政社合一改为政社分设。详细来说分为三个层次:一、将人民公社的政权职能和经济职能分开,原来由人民公社行使的基层政权职能由新成立的乡政府或镇政府行使;二、撤销作为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但生产大队作为独立的经济组织可以保留,成立农村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办理本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三、生产大队成了独立的自负盈亏的集体经济组织,其名称或保留,或采纳农村生产合作社等其他名称。废除人民公社的过程从1979年试点到1984年基本结束,历时5年多,是一个逐步推开、分层次完成的渐进过程。1984年年底,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完成建乡工作,人民公社改革基本完成。——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背景。(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特点及历史意义。(9分)25.【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刘铭传(1836—1896年),安徽肥西人。光绪十一年(1885年)十月台湾建省,刘铭传成为首任巡抚。到任之后,面对“台湾孤悬海外,地险产饶,久为外人所窥伺”的局面和民族关系困难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办防”“练兵”“清赋”“抚番”四大政策,在主动规划台湾开发的同时尤其重视处理民族关系。刘铭传认为“民番皆朝廷赤子”,主见一视同仁、体恤当地民族,设立招垦局和番学堂,教番民耕种,学习汉族文化和礼仪制度。对负隅顽抗、反复叛乱的番人头目则派兵征剿。刘铭传抚台六年,功勋卓著,被誉为台湾“近代化之父”。——摘编自赵松林《试论刘铭传的民族关系思想》(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刘铭传的民族关系思想的特点。(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评刘铭传的民族关系思想。(9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在周初统治者“敬德”“保民”的道德意识中,已经洋溢着深厚的忧患意识,这也成为统治者家国情怀的重要内容。伴随着古代文明的演进,家国情怀与忧患意识一起,成为学问精英成具有的核心思想,并通过教化系统影响一般民众。《教经》、《高校》等经典中建构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体系是对传统家国情怀的凝练表达。这种家国情怀在传统社会中,满意了国家稳定,社会发展的须要。鸦片斗争以来,中国在内忧外患的挤圧之下、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与整合之中开启了近代化进程。中国人在相识世界的同时,也起先反省自身,起先自觉不自觉地更新文化传统。在这个过程中,深厚绵长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在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中相互支援,相互影响,均衍生出新的内容,可以称为“近代互构”。
---摘编自张倩《家国情怀与忧患意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围绕“家国情怀或忧患意识”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2024春季四校联合测试高二年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1-5ACABB6-10CBACB11-15CDBBC16-20ABACD21-22BD序号123456答案ACACBC序号789101112答案BBCBCD序号131415161718答案BBCDBB序号19202122答案CDBD第Ⅱ卷(选择题,共56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3题14分,第24题15分,第25题15分,第26题12分,共56分。把答案写到答题卡上。)23.(14分)(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心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取代贵族政治。(8分)(2)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顾炎武: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心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24.(15分)(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经济形式的多样化;人民公社体制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2)特点:政权职能和经济职能分开;先个别试点后全国推广;政社分设;逐步推开、分层次渐进。意义: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提高农夫生产主动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码头租赁及港口物流配送、仓储及代理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道路货物运输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葡萄种植基地土地流转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煤炭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合同集锦4篇
- 2025年度光伏发电基地场地平整及配套设施承包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物流仓储设施分期支用借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软件工程团队保密协议与项目成果共享协议3篇
- 2025年度临时宗教场所租赁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物流园区入驻协议范本4篇
- 2025年度煤炭铁路运输环保责任承诺合同4篇
- 第二章 运营管理战略
- 《三本白皮书》全文内容及应知应会知识点
- 专题14 思想方法专题:线段与角计算中的思想方法压轴题四种模型全攻略(解析版)
- 医院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制度(4篇)
- 图像识别领域自适应技术-洞察分析
- 港口与港口工程概论
- 《念珠菌感染的治疗》课件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考评试卷含答案(第49-56课)
- 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山东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财经大学
- 【奥运会奖牌榜预测建模实证探析12000字(论文)】
- (完整版)译林版英语词汇表(四年级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