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xx教师资格面试高中历史目录11
设计思路授课思路2案例展示3设计思路01设计思路授课思路02一.感知背景家庭生活见闻求学经历众多成就1.分析维度人物生平
政治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1.分析维度123背景
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文化思想+宗教+科技+教育+…2.具体操作:人物生平《李四光》教师在多媒体展示李四光的肖像图,并让学生结合课下搜集到的相关人物资料进行讲述。学生讲述,教师总结:李四光出身贫寒人家,后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他在日本接受了革命思想,加入同盟会并受到孙中山的赞赏。辛亥革命后,他到英国继续深造,由原来学习造船改为地质学,因为他希望国人能开采自己的矿藏,不再受外国人的摆布,学成后能回国效力。情境教学法、问答法、史料分析法2.具体操作:国际or国内《浪漫主义文学》教师安排学生阅读课本,并在屏幕上展示相关背景资料设问:为什么会产生浪漫主义文学?同学们可以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进行思考。学生阅读课文结合相关资料概括。教师总结: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社会动荡。革命推翻了统治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震撼整个欧洲。但是革命后确立起来的资本主义社会没实现启蒙思想家描绘的自由平等,社会各阶层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学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问答法、史料分析法二.深入过程重要文件地点人物发展线索时间案例:《李四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为了寻找石油,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曾耗资几百万美元在中国西北地区打了7口探井,后因收获甚微而离去。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中国作了一番地质调查以后,发表文章,断言:“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远;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东北地区不会有大量的石油。”从此,“中国贫油论”流传开来,这一错误结论,后来被一位中国学者驳倒,他指出:“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油田可采。”几十年后,他用自己的理论指导了中国几个大油田的勘探与开发,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位中国学者就是著名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案例展示1.地质力学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并引导学生以表格的形式总结李四光在地质力学上发表的著作、理论及其影响。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教师设问:他的著作中提到了“地质力学”,什么是“地质力学”呢?学生疑惑,教师讲解。1926年《地球表面形象的主因》地质力学萌芽之作1945年《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正式提出“地质力学”名词1948年《新华夏海的起源》“地质力学”被载入史册,李四光也被公认为地质力学的奠基人20世纪60年代《地质力学概论》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里程碑案例展示过渡:理论的提出当然需要通过实践去验证,李四光是如何运用“地质力学”理论的呢?为祖国建设做出了哪些贡献呢?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寻找石油资源(大庆油田、胜利油田),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寻找铀矿资源,为发展我国核能事业做出了贡献;探索地震预报、为西部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如成昆铁路的选址。2.其他成就教师提问: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呢?学生回答:创立䗴化石的鉴定标准,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问答法、表格归纳法、史料分析法案例:《甲午战争》日本在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逐渐形成了侵略朝鲜、夺取中国的东北和台湾、占领全中国,进而征服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这时,朝鲜东学党起义爆发,日本以“改革朝鲜案”为借口与清政府纠缠,1894年7月,悍然在朝鲜半岛海域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9月,中日海军在黄海展开决战。1895年,清政府被迫接受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案例:《甲午战争》《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举外债。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战争后中国国势艰危,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案例展示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动态《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学生观看地图,说出日军在丰岛海面袭击中国运兵船标志战争爆发。2.教师多媒体课件播放《黄海大战》电影片段,着重了解邓世昌率领士兵英勇抗敌的感人场面。学生阅读教材相应段落,讲述黄海大战的经过。案例展示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1894年9月北洋舰队在黄海海面遭到日本舰队的袭击。双方展开激烈的决战,海军提督丁汝昌身负重伤,仍坐镇“定远舰”,击伤日军旗舰松岛号,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全速冲向日舰吉野号,壮烈殉国。此次海战,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日本海军也遭到沉重打击。可惜战后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3.教师提问:甲午中日战争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议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问答法、史料分析法、情境教学法、图示教学法三.延伸影响延伸影响事件类影响或意义:影响或意义=(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响…1.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2.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3.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人物类影响:人物评价=个人精神+个人魅力+影响(进步+局限)+结论……案例展示:《李四光》过渡:李四光的一生成就卓越,他被称为“中国科学界一面旗帜”。教师在多媒体展示社会各界对他的评价的材料,并安排学生小组讨论:在你眼中他是什么样的人?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小组代表发言:李四光有坚定的理想和意志力,不断实践开拓,他的奉献精神值得传承;他有责任感和爱国情怀,是科学工作者的榜样。教师总结:“崎岖五岭路,石迹耿千秋”一句诗概括他的一生。史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案例展示:《甲午战争》5.《马关条约》的影响(1)教师提问:鸦片战争爆发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什么?《马关条约》签订后,经济侵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回顾旧知回答:鸦片战争后,列强对我国的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甲午中日战争后,条约允许在中国开设工厂,经济侵略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教师补充:日本在我国建厂,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原料,严重阻碍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案例展示:《甲午战争》(2)教师继续提问:对比《南京条约》《北京条约》所开放的通商口岸,“开四口”又产生了哪些危害?师生归纳总结:《南京条约》《北京条约》所开放口岸都在长江中下游与沿海南北地区;《马关条约》开四口,说明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已经卷入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地。《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问答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展示03案例展示《李四光》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小结作业古诗导入法。教师背诵《行路难》1.人物简介2.突出成就(1)地质力学(2)其他成就3.评价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2.作业:收集资料。环节一:导入新课古诗导入法。教师背诵《行路难》名句,并加以引导:古人李白在这首诗里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今另有人为其配上了音律,我们一起来听一下,体会一下他想表达的情绪。(坚定、勇气、意志)这是我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这乐曲的谱曲人曾立下“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人生志向;他曾是前清进士、同盟会成员、中国科学院院长。他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现在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一生。案例展示:教学过程环节二:新课讲授(一)人物简介教师在多媒体展示李四光的肖像图,并让学生结合课下搜集到的相关人物资料进行讲述。学生讲述,教师总结。教师在多媒体展示故事卡片,安排学生阅读并思考:他为什么要执意回国工作?从他身上我们能感受到什么?过渡:在这艰巨任务和强烈的责任感、爱国心的召唤之下,他毅然决然回了国,那他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呢?案例展示:教学过程(二)突出成就1.地质力学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并引导学生以表格的形式总结李四光在地质力学上发表的著作、理论及其影响。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教师设问:他的著作中提到了“地质力学”,什么是“地质力学”呢?学生疑惑,教师讲解。过渡:理论的提出当然需要通过实践去验证,李四光是如何运用“地质力学”理论的呢?为祖国建设做出了哪些贡献呢?学生阅读教材,回答。2.其他成就教师提问: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呢?学生回答:创立䗴化石的鉴定标准,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案例展示: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