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第1课给动物分类3第2课鱼类3第3课鸟类5第4课哺乳类6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第5课运动与位置7第6课不同的运动8第7课运动的快慢10第三单元常见的力第8课力与运动11第9课弹力12第10课摩擦力12第11课浮力13第四单元简单电路第12课点亮小灯泡14第13课导体和绝缘体15第14课电路暗箱16第15课生活中的电17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第16课常见的岩石18第17课认识矿物19第18课矿物与我们的生活20专业学习像工程师那样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第1课给动物分类1.动物可以按照生活环境、运动方式、外形特点、有无脊柱等进行分类。2.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由一节节的脊椎骨连起来的脊柱,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3.人属于脊椎动物。4.一节一节的脊椎骨组成脊柱,能起到支撑身体、保护内脏、使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的作用。5.找到动物的脊柱。鱼狗蛇6.动物的分类。(1)脊椎动物有:狗、青蛙、猴子、鲨鱼、大雁、孔雀、小丑鱼、长颈鹿、海豚、猫、大象、蛇等。(2)无脊椎动物有:蚊子、蜗牛、水母、蚯蚓、扇贝、蚂蚁等。7.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8.我国珍稀的脊椎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朱鹮、扬子鳄等;珍稀的无脊椎动物有中华虎凤蝶、鹦鹉螺等。第2课鱼类1.鱼类的共同点: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运动、大多数有鳞片、多数是卵生、变温脊椎动物。2.有些动物虽然名字里没有“鱼”,但也属于鱼类,如海曼、鳐、河鲀、海马等。3.有些动物虽然名字里含有“鱼”,但不属于鱼类,如鲸鱼、鳄鱼、章鱼、鱿鱼、墨鱼、甲鱼、鲍鱼、娃娃鱼等。4.认识鱼的鳃和鳍。(1)鳃主要用来呼吸。(2)鳍主要用来运动和保持平衡。5.鱼的游动。(1)尾鳍: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2)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3)背鳍、腹鳍:起平衡作用。(4)臀鳍:协调其他各鳍的作用。6.研究水进出鱼身体的情况。(1)用滴管吸取少量红色液体,并滴到鱼嘴前方。会观察到红色液体是从鱼鳃处流出来的。(2)调制红色液体时,要使用红色食用色素,目的是避免对鱼造成伤害。(3)鱼的呼吸过程。水→口→鳃→鳃盖下方→流出在水进出鱼身体的过程中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第3课鸟类1.鸟类的共同点:有羽毛、有翅膀、有喙无齿、卵生、有脊柱。2.鸟类大多数会飞行,如燕子、鸽子等;但也有少数不会飞行,如鸵鸟、企鹅等。3.鸡、鸭、企鹅也属于鸟类。4.鸽子的羽毛。正羽绒羽(1)正羽是覆盖在鸟身体上的大型羽片。鸽子的翅膀和尾部都长有正羽。(2)绒羽紧贴鸟的身体,细小而柔软。5.羽毛的作用。特点作用正羽呈扇形排列便于扇动空气正羽羽根中空可以减轻羽毛的重量正羽防水飞行时可以抵挡小雨绒羽蓬松有助于飞行时保持体温6.鸟的喙。扁扁的喙钩状喙圆锥形的喙细而长的喙(1)扁扁的喙适合捕食鱼类,如鹈鹕等。(2)钩状喙适合捕食陆地上的动物,如老鹰、猫头鹰等。(3)圆锥形的喙适合吃植物的种子,如麻雀、燕子等。(4)细而长的喙适合吃植物的花蜜,如蜂鸟等。7.鸟的足。蹼状足钩状足蹄状足细长的足(1)蹼状足有利于游水,适合在河流、湖泊中生活,如鸭、大雁等。(2)钩状足能牢牢地抓紧树枝,也有利于捕食,适合在山地、森林中生活,如老鹰等。(3)蹄状足有利于奔跑,适合在草原、荒漠上生活,如鸵鸟等。(4)细长的足能在淤泥中自由行走,适合生活在沼泽中,如丹顶鹤等。第4课哺乳类1.哺乳类的共同特点:用乳汁喂养幼崽、恒温、有脊柱、多数是胎生、多数体表被毛。2.认识哺乳动物。(1)陆生哺乳动物有虎、猫、猪、牛等。(2)水生哺乳动物有海豚、鲸、鸭嘴兽、儒艮等。(3)会飞的哺乳动物有蝙蝠。3.哺乳动物是一类恒温脊椎动物。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它们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4.脂肪可以保温、隔热,还是动物所需能量的储备基地。5.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奔跑跳跃飞翔游泳(1)以奔跑为主要运动方式的哺乳动物包括豹、狮、虎、马等。(2)以跳跃为主要运动方式的哺乳动物包括袋鼠、兔、跳羚、松鼠等。(3)蝙蝠是唯一会飞翔的哺乳动物。(4)以游泳为主要运动方式的哺乳动物包括鲸、海豚、海豹、海狮等。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第5课运动与位置1.我们生活的世界有着各种各样的运动。包括动物的运动、交通工具的运动、自然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等。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3.判断物体是否运动。(1)选择参照物,假设选择的参照物是不动或者静止的。(2)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有变化,物体是运动的;没有变化,物体是静止的。4.以乘电梯的人脚下的电梯为参照物,人始终在同一阶电梯上,人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人是静止的;以大地或者楼房为参照物,人的位置改变了,所以人是运动的;以对面电梯上的人为参照物,人的位置也改变了,所以人也是运动的。5.以大地或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是运动的。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该汽车里的乘客是静止的。6.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相同。7.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8.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在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9.世界上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第6课不同的运动1.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运动轨迹。把物体运动的路径连成线,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2.按物体的运动轨迹,可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1)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叫直线运动,如随电梯上升的人的运动、苹果落地的运动。(2)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如风车的转动、铅球的斜抛运动。3.物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摆动、振动、转动、滚动等。平动转动滚动振动摆动(1)平动:又称平移或平行移动。如汽车的前进或后退。(2)摆动:一个物体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的往复转动(一种特殊的转动)。如秋千的运动、钟摆的运动等。(3)振动: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在中心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如钢尺被拨动时的振动等。摆动滚动旋转(4)转动:物体以一个点为中心或以一条直线为轴,沿圆形轨迹运动。如绕圈推磨的毛驴的运动、旋转的陀螺的运动等。(5)滚动:平动与转动的平面复合运动。在围绕中心转动的同时,物体整体平动。例如圆环在地面上滚动、车轮在地面上滚动等。4.有一些物体的运动包含了两种及以上的运动形式,这样的运动被称为复合运动。如飞起来的竹蜻蜓,一边转动一边向上平动。5.同一物体不同部分的运动形式可能不同,同一物体可以有多种运动形式。第7课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式。(1)可以通过测量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来比较快慢,用的时间越少,运动得越快;用的时间越多,运动得越慢。(2)可以通过测量物体运动相同时间所通过的路程来比较快慢,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得越快;通过的路程越短,运动得越慢。2.通常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3.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路程,能计算出速度的大小。4.速度的常用单位有米/秒、千米/时。5.同一种物体,运动时速度越大,冲击力也越大。6.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速度越大,能量越大。因此不能从楼梯上快速跑下来,也不能高空抛物。7.高空抛物不仅事关社会公德,更是一条不能逾越的法律红线。8.常见的运动速度。运动速度步行5千米/时骑自行车15千米/时“复兴号”动车正常运行350千米/时民航飞机正常飞行800千米/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340米/秒光在空气中传播3亿米/秒9.有些物体乍看上去似乎不动,其实它们一直在运动,如太阳、月球的运动等。我们可以间隔较长时间并借助参照物来判断它们是否运动。第三单元常见的力第8课力与运动1.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与方向。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离不开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1)安装小车时,要将小车的朝向和绳子的方向保持一致;绳子要拴在车头的正中间,防止小车跑偏。(2)拉力是由垫圈(或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的大小用垫圈(或钩码)的个数来表示。(3)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通过改变垫圈(或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大小。拉力大,小车前进快;拉力小,小车前进慢。(4)拉小车的绳子的长度约等于桌子的高度,使垫圈(或钩码)刚要落地时,小车到达桌子右端。(5)小车由静止到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6)若保持拉力不变,往小车上加重物,重物越多,小车前进越慢。4.磁力能改变钢珠的运动方向。第9课弹力1.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叫形变),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弹性。2.具有弹性的物体有橡皮筋、海绵、钢尺、弹簧、弓等。3.能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弹力。4.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当形变达到某一值时,即使撤去外力,物体也不能恢复原状,这个值叫弹性限度。5.在弹性限度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拉伸得越长。6.人们根据弹簧拉伸长度随拉力大小变化的规律,制成了弹簧测力计。7.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表示。8.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处。(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齐平。(3)被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第10课摩擦力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作摩擦力。2.物体在液体或空气中运动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是一种阻力。3.测量摩擦力。(1)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到“0”刻度处。(2)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拖动物体,使物体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3)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对物体的拉力大小,它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相等。4.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1)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间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接触面间的压力越小,摩擦力越小。5.把物体做成流线型可以减小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阻力。6.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1)增大摩擦力:加深轮胎花纹、抹镁粉、给轮胎套防滑链等。(2)减小摩擦力:给车轴上油、冰壶比赛中刷冰、把物体做成流线型等。7.摩擦力的好处和坏处。(1)好处:可以产生人们需要的反作用力、固定物体等。(2)坏处:增大运动时的阻力、造成物体的磨损等。第11课浮力1.浸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竖直向上托举的力,这种力叫浮力。正因为有浮力,物体才能漂浮在水面。2.研究下沉的物体在水中是否受到浮力。(1)测出石块在空气中受到的拉力。(2)测出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拉力。(3),说明石块在水中受到浮力。(4)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3.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状态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1)当物体的体积相同时,物体越轻,越容易浮;物体越重,越容易沉。(2)当物体的质量相同时,体积越大,越容易浮;体积越小,越容易沉。4.轮船能够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轮船做成空心的,增大了排开水的体积,从而使轮船受到更大的浮力。5.曹冲称象原理:漂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载大象的船和载石头的船排开水的体积相同,则受到的浮力相等,重力也相等。第四单元简单电路第12课点亮小灯泡1.用电池(电源)、小灯泡(用电器)、导线可以连接成一个简单电路。电池小灯泡(剖面图)导线2.导线应该分别接触小灯泡侧面的金属螺纹和底部的锡点。3.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是一个闭合电路,起点和终点分别是电池的正极和负极。4.制作简单开关:在一块木板上,把回形针的一端用一枚图钉固定,并使回形针的另一端能够搭到另一枚图钉上。5.开关可以控制电路的通和断。6.只能使用电池,不能从插座接电!7.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连接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形成闭合电路,灯泡才会亮起来。8.手电筒内部主要由电池、导线、小灯泡、开关四部分组成,是一个完整的电路。第13课导体和绝缘体1.导线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铜丝是导体,胶皮是绝缘体。导体部分的作用是接通电路,绝缘体部分的作用是防止触电。2.像铁钉、铝箔等物品,容易导电,被称为导体。3.像塑料尺、干燥的竹签等物品,不容易导电,被称为绝缘体。4.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时,将检测装置的两个检测头同时与待测物体的两端接触。若小灯泡发光,则该物体为导体;若小灯泡不发光,则该物体为绝缘体。5.自来水和盐水容易导电,是导体;纯净水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6.人体容易导电,是导体。平时要安全用电,严防触电危险。第14课电路暗箱1.把导线的两端接入电路检测装置,如果小灯泡发光,说明该导线能使电流通过,是连着的。反之,说明该导线是断开的。2.在简单电路中增加电池或小灯泡。3.解电路暗箱。(1)用检测电路分别连接不同的触点,记录检测结果。(2)小灯泡发光,但比检测头直接相连时暗了一些,说明两触点间可能接入的是小灯泡。(3)小灯泡比检测头直接相连时更亮;再反向连接两触点时,小灯泡熄灭。说明两触点间可能接入的是电池。(4)小灯泡亮度不变,说明两触点间可能接入的是导线。(5)无论怎样连接,小灯泡都不亮,说明两触点间是断开的。第15课生活中的电1.电池提供直流电,发电厂提供交流电。2.火电厂、太阳能电站、核电站、水电站等能提供交流电;工业、农业、交通、居民小区等生产生活中都要用到交流电。3.安全用电提示。(1)放风筝时要远离高压输电线。(2)雷雨天不要在大树下避雨。(3)不能用湿手或湿抹布接触用电器。(4)不能将许多用电器连接在同一个插座上。4.发现有人触电,要先切断电源或用干燥的木棍拨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再进行抢救。5.制作水果电池。(1)如果灯不亮,可以多做几个橙子电池连接到电路中。(2)橙子、苹果、番茄、土豆都可以做水果电池,建议使用酸性较强的水果或蔬菜。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第16课常见的岩石1.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一些岩石裸露在地表,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着。2.常见的岩石有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石灰岩等。3.观察岩石的方法。观察敲击滴水(1)用放大镜观察岩石新断口的颜色、组成颗粒的大小。(2)敲击岩石,听岩石产生声音的特点,并描述声音的特点是清脆的还是沉闷的。(3)用胶头滴管向岩石断面滴适量的水,观察岩石的吸水性。(4)观察岩石是否存在气孔、条纹。(5)观察岩石中是否存在化石——古代动植物的遗骸或痕迹。4.在砂岩、石灰岩中可能会留有动植物的痕迹。5.花岗岩通常由肉红、灰白、黑三种颜色,且粗细不同的颗粒紧密结合构成。质地坚硬,声音清脆,没有气孔,吸水性不好。6.采集并制作岩石标本。7.去野外采集岩石,要注意安全,必须有大人陪同。第17课认识矿物1.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约4000种矿物。2.矿物使岩石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如花岗岩中每种颜色的颗粒代表一种矿物。3.可以从粉末的颜色、晶体的形状、光泽、透明度、硬度等方面来描述矿物的特征。4.将矿物在白砂纸(或白色无釉瓷板)上划一划,观察粉末的颜色。石墨——黑色赤铁矿——棕红色5.用放大镜观察矿物晶体的形状。矿物晶体的形状有长方体、立方体、锥体等。6.观察矿物断口处的光泽。光泽指矿物表面反射可见光的能力,通常用某种材料的光泽来描述,如金属光泽、玻璃光泽、丝绸光泽、珍珠光泽等。7.用手电筒照射矿物,辨别矿物的透明度。矿物的透明度是指矿物透过可见光的程度,通常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8.用不同的硬物刻、划矿物,辨别矿物的硬度。(1)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或摩擦的能力,它是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可以用指甲、铜钥匙、铁钉等刻、划。(2)指甲能留下划痕的为软,指甲不能留下划痕而铜钥匙能留下划痕的为较软,铜钥匙不能留下划痕而铁钉能留下划痕的为硬,铁钉也不能留下划痕的为很硬。9.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矿物。第18课矿物与我们的生活1.常见的矿物及其用途。(1)滑石:很软,有很强的滑腻感。纯净的滑石是生产化妆用品的好原料,如爽身粉。(2)石墨:石墨在白纸上划一下,可以看到黑色的划痕,石墨是制造铅笔芯的主要原料。(3)石英:硬,透明,但常含有杂质。石英熔融后制成的玻璃,可用于制作光学仪器、眼镜、水晶杯等。(4)赤铁矿:粉末是棕红色的。人们很早就知道把赤铁矿磨成粉末,与液体混合做成颜料。也可以用来炼铁。(5)黄铜矿:是炼铜的主要原料。黄铜矿有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误认为黄金。2.从铁矿石到铁制品的生产过程。开采铁矿开采铁矿粉碎铁矿石高炉炼出铁矿分离铁水和矿渣浇铸冷却成型加工成铁制品3.糊状石膏干燥后会变硬,可用来固定骨折病人患处。4.人类很早就认识到矿物的用途,采矿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5.矿物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6.矿物资源是有限的,用一点就少一点。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1.不同职业门类的工程师虽然从事的具体工作不同,但他们具有某些共同的素养。(1)工程师能绘制图纸;(2)工程师会制作产品模型;(3)工程师能运用数学和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4)工程师会使用各种工具和仪器。2.所有的工程项目都和人的需求有关,因此,工程师还要懂一些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3.工程师和科学家往往容易混淆。科学家努力探索大自然,以便发现一般性法则;工程师则遵照自然法则,从而在数学和科学上,解决一些技术问题,设计实际物品。4.进行工程活动的过程。明确问题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展示交流5.制作LED手环的要求是发光、安全、美观、有个性。6.LED手环的设计方案。利用导电胶带代替导线,利用触点式开关代替闸刀开关。7.测试时要注意安全。一定不能套在手上进行测试!【教材简析】《评估改进塔台模型》是六年级下册《小小工程师》单元的第7课。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结束课,在上节课测试塔台模型后,每组对自己的设计模型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课安排了三个主要活动:小组交流评估、明确问题和改进设计。首先,针对各组的模型开展交流评估活动,评估活动不仅自评本组设计,小组间还要进行互评,在互评中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帮助、资源共享等来思考各组的设计方案。然后,每个小组根据交流评估情况明确本组模型存在的问题,并完成设计方案修改记录单。最后,在改进设计方案活动中需要用到单元学习中全部的过程性资料,作为学生进行方案设计修改的依据。拓展环节的设计意图表明,虽然改进后的设计方案更加符合塔台的工程要求,但这并不代表塔台建造工程的结束,更不代表设计环节的完结。后面还需要重新制作模型,再次测试评估,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这一过程反复进行,直到达到工程要求,才能完成设计环节进行施工建造。【学生分析】学生在上一课测试塔台模型后对于每组的设计都有了初步的考量,同时发现了相应的问题。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研讨、合作、交流能力,小组间通过交流评估能够发现本组设计方案的问题,并进行改进与完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升了交流研讨的能力,还学会了梳理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改进。本课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对工程建设的兴趣与认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工程要反复评估改进,不断完善,才能达成最终的工程要求。科学探究目标1.能依据评估标准,针对每一组模型开展小组自我评估与组际间评估。2.能根据评估结果,梳理出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3.根据已梳理的问题,依据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再次改进设计。科学态度目标1.进一步增强对工程建设的兴趣与认识。2.能够学会倾听,乐于交流,不断改进设计。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加深对工程的认识与理解,认识到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关系。2.理解工程的关键是设计。【教学重难点】重点:针对本组与其他组的塔台模型进行系统评估,根据本组的评估结果发现问题并改进完善本组的设计方案,从而使其更加符合工程的要求。难点:对设计方案的评估、相应的改进完善需要不断反复进行,直到达到工程的要求。【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塔台竞标标书、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塔台模型设计图纸、塔台模型、塔台测试记录表、问题梳理记录单、设计方案修改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班级评分统计表、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聚焦问题1.谈话:通过上节课测试塔台模型,我们会发现它存在一些问题,如何继续改进塔台模型呢?2.学生小组讨论改进方法。二、评估与改进(一)针对每个小组塔台模型进行完整、系统的评估1.引导:请每个小组结合上节课的塔台测试记录表、问题梳理记录单向全班展示本组塔台模型,交流模型的优点、缺点、出现的问题、改进的方法。每组学生依次进行交流分享。教师提示:改进的方法为小组协商后的统一想法。2.教师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达自己小组的观点。(1)我们小组制作的塔台模型的主要优点是……(2)我们小组制作的塔台模型的主要不足是……(3)根据出现的问题,我们将做如下改进……(4)其他小组的同学对我们制作的模型有什么建议?3.提问:你同意他们的改进方法吗?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学生可以对改进方法发表不同的看法,并结合本组的优势与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4.教师提示:大家可以借鉴其他小组的塔台模型优势,修改本组的设计,以便更好地达到工程的要求。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我评估和对其他组的评估,准确地发现本组优势与不足,明确相应的问题并进行完善。(二)明确本组塔台模型的问题1.教师提示:大家可以将组间交流的建议记录下来,梳理完善本组塔台模型的问题记录。2.教师引导:我们可以根据上一课的问题梳理记录单,结合交流评估情况,完成设计方案修改记录单。3.学生交流讨论,完成设计方案修改记录单。设计意图:小组要明确所存在的问题,结合交流评估结果,再针对问题去修改,要求依然是工程标准。(三)改进本组的塔台模型设计方案1.教师引导:请大家拿出原始设计图,对照原始设计图,结合设计方案修改记录单,有针对性地探讨修改的方案。学生改进本组塔台模型的设计方案,完成学生活动手册中改进的塔台模型设计图,使其更加符合建造的要求。2.小组展示改进后的塔台模型设计方案,全班交流。学生展示交流改进后的设计方案,同时预测一下改进后的测试结果。3.提问:我们改进后的设计方案更加符合工程的要求,但这就是最终的方案吗?学生思考并交流。4.小结:设计要反复评估,方案要不断改进完善,才能达到最终的建造要求。设计意图:学生要明确,改进塔台模型设计方案的过程需要用到前面的资料,要结合设计方案修改记录单完善塔台模型的设计,其目的是达到工程要求。交流展示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改进后的设计同样要完成一个模型,再进行测试评估,要反复进行,直到达到工程施工的要求。三、研讨(一)通过建造塔台模型的活动,我们对做好一项工程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学生回顾塔台模型的设计过程,总结本单元学习收获,并填写学生活动手册。(二)假如学校再组织开展一项工程活动,我们会怎样做?1.教师组织讨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2.学生分享交流自己的工程计划。教师提示:请大家按照工程的步骤全面系统地介绍。设计意图:通过两个环节使学生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学会将本单元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检测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加深对工程全面系统的认识。四、拓展教师布置任务:课后请大家按照改进后的设计方案重新加工塔台模型,使它更符合建造要求。2.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校园生物大搜索》是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1课。本课与本单元的第2课一起完成了课程标准里的“7.2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7.3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植物也存在个体差异”两个学段目标。校园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地方,本课以调查校园中的生物为主体活动,学习研究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方法,体会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本课首先明确调查任务——调查校园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然后根据任务制订详细的调查方案,并设计出调查记录表;最后按照小组数量划分校园的调查区域,每个小组负责调查一个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观察生物之间的联系,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物进行重点调查,将调查结果记录在记录表内。【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多年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能感悟到地球上生活着种类繁多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以及无处不在的微生物。所以对于生物的多样性,学生在朦胧中也有了自己的认识,但他们的认识还是模糊的、零散的。校园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也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环境,学生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宠物营养师课本内容试题及答案
- 美容师考试提升方案及试题答案
- 2024年宠物营养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精神科症状学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非法改装车评估难点试题及答案
- 汽车美容师行业资讯获取与运用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美容师美学设计与市场趋势试题及答案
- 医疗岗模拟面试题及答案
- 古代文学的价值观念与文化传承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统计学考试兴趣激发试题及答案
- 化疗药物规范配置
- 数字经济税收征管挑战与对策-全面剖析
- 学校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
-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营养师考试中高级题型及答案释疑
- 2025年山西运城市中心医院招聘历年自考难、易点模拟试卷(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T-CSF 0101-2024 退化河流廊道生态修复、恢复与重建技术指南
- 2025年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1套
- 2025年心理性格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幼儿教师笔试试题及答案
- 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