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东南五校一体联盟联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鄂东南五校一体联盟联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鄂东南五校一体联盟联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鄂东南五校一体联盟联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鄂东南五校一体联盟联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鄂东南五校一体联盟联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考古队从非洲出发,从西向东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地,其考察顺序是①尼罗河流域②印度河流域③黄河流域④两河流域A.①④②③B.①③④②C.①②④③D.③②①④2.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在于()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 B.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C.孔子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深远 D.其它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3.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份中共中央工作文件指出:由于美国低估会议的可能成果,以及美、英、法之间存在着多种矛盾,中国应该采取积极方针,打破美国封锁、禁运、扩军备战的政策,促进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与这份文件相关的外交活动A.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B.使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D.确立的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4.据史书记载,明清政府皆会向商人出卖一些功名、政治利益甚至官职,以调动商人向政府输送所需的资源,一般称为捐纳。明代捐纳主要在特殊情况下实行,清代捐纳则常态化。据此可知,明清捐纳A.构成了商人与政府的交换性纽带关系 B.表达出商人独立政治的诉求C.扭转了封建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的状况 D.体现官商合流局面开始出现5.爱泼斯坦在《突破封锁访延安)中写道:(陕甘宁边区)政府和常委会都由本地区最高权力机构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这些委员中只有八名是共产党,其他人中一名是国民党,一名是救国会,两名是“无党派人士”。这说明边区的选举A.削弱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 B.遵循了国民政府的有关规定C.服务于抗日民族统-战线 D.体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则6.下表为在甲骨文中所见的商代武器和刑罚统计情况(部分)。这反映出商朝A.强制性权力已出现 B.对外征战十分频繁C.实行严刑峻法统治 D.社会阶级矛盾激化7.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斥。”这一运动A.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蓝图 B.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精神的复苏C.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特权 D.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8.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9.据记载,从1901年到1907年六年间,维新知识分子把政治小说作为译介域外文学文体的首选,其中有《美国独立记演义》(1903年),《多少头颅》(1904年)和《苏格兰独立记》(1906年)等。此时,维新知识分子翻译政治小说的主要目的是A.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B.从文学角度革除国民旧观念C.激发民族主义意识 D.向中国社会介绍西方的文化10.宋代,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画家主张“以画为心画”,“不求形似”,鄙弃对事物的如实描摹,不囿于传统的画理、技法,以意趣为宗,只凭才情性致信笔挥洒。宋代文人画的兴盛得益于A.商品经济的繁荣 B.科举制度的完善C.科学技术的进步 D.儒家思想的发展11.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灯火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由此推断,格雷认为战争将导致欧洲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资本主义制度崩溃C.世界中心转移 D.欧洲电力系统瘫痪12.金字塔作为法老权力的象征,体现了A.古老的埃及文明 B.精湛的建筑艺术C.王权的绝对专制 D.先进的数学水平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政变以后,下诏废各省学校,然民间私立者,尚纷纷可见,亦由民智已开,不可遏制。”梁启超将教育制度改革提到变法的根本高度,也不能不说是维新派的远见卓识。早期革命派通过集合演讲、文字宣传等“社会教育”的形式向属于“下等社会”和“中等社会”的广大人民宣传其革命思想。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民国教育部官职令》等一系列教育法令对清末旧教育进行改革,并从7月开始重新规划学校系统。教育总长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指出:清末的教育宗旨中,“忠君”与共和不符,“尊孔”与信仰自由相违,应予以废除,代之以“培养公民道德”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教育宗旨。9月2日,教育部正式公布新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至此,近代资产阶级教育体系初步确立。——摘编自李韧青《中国近代文化变迁与教育变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初教育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初教育改革的意义。14.(20分)材料颜惠庆,曾先后担任清外务部股长、中华民国外交次长、巴黎和会代表团顾问和驻国际联盟代表团团长等职。1921年华盛顿会议前夕,时任外交部长的颜惠庆确定了中方的外交策略。他认为,中日为唇齿之国,应首图“亲善”;中英应“互相提携”,意在寻求解散英日同盟。对于美国总统关于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声明,他“深表赞同”,希望“多所借助”美国政府,以寻求从日本手中收回山东权益。但他也指出:“依靠他国只是为了赢取该有的时间,我们必须依靠自己,不可以单纯强迫别人援助”。1921年,英、法、美、日签署《四国公约》.英日同盟宣告终止。次年,在英美斡旋下,中日签订协定,山东权益得以收回。——据张祚崑《颜惠庆外交思想探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颜惠庆外交策略形成的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颜惠庆的外交策略。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尼罗河流域位于非洲埃及;印度河流域位于亚洲印度;黄河流域位于东亚中国;两河流域位于西亚;依据位置排序为①④②③,故A项正确。2、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长盛不衰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任何僵化的东西都不可能长久的影响,不断的丰富和加入新的内涵才是儒家学说长盛不衰的原因。儒家讲究兼容并蓄,中庸之道,是核心理念。所以答案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长盛不衰的原因3、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日内瓦会议【详解】根据材料内容“新中国成立之初”“美、英、法”“促进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可知这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国一起召开的国际性会议,结合所学知识为中国首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日内瓦会议,这次会议主要讨论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故A正确;B项内容为亚非会议的影响,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内容为新国成立初期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点睛】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1954年2月18日,苏、美、英、法四国外长在柏林会议达成协议,建议在日内瓦召开由中、苏、美、英、法以及有关国家参加的会议,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4、A【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明清政府为了所需资源,常常会出卖一些功名、政治利益给商人,这实际上构成了帝制国家卷入市场的一个途径,也构成了商人与帝制国家之间的一种交换性纽带关系,故A正确项;从材料中可知,明清时期的商人在权势、财富融通的社会中,并没有表达出独立的政治诉求,排除B项;只能说明清时期的商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其社会地位,而非扭转,排除C项;“开始”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A。5、C【解析】

本题以爱波斯坦《突破封访延安》中的记载为背景,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边区政府和常委会的构成反映了其民主联合政府的性质,说明其属于抗日民主政权。体现了边区选举服务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的特点,C项正确;材料中的选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决心和诚意,此举更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A项错误;边区选举是按照中国共产党的规定来执行的,而不是国民政府的规定,B项错误;材料中的选举具有民主联合性,这是新民主主义原则的体现,而不是社会主义原则,D项错误。6、A【解析】

从材料中把人的手脚铐起来、把人关进监狱、把人活埋等刑罚可以看出商朝已经是国家,出现强制性权力,故选A;材料出现人拿着武器不能说明征战十分频繁,B错误;实行严刑峻法从法家出现才开始,C错误;阶级社会固有的阶级矛盾,但是材料不能显示阶级矛盾激化,D错误。7、A【解析】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即理性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这是恩格斯对启蒙运动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蓝图,A正确;文艺复兴标志欧洲人文主义精神的复苏,排除B;宗教改革打击了罗马教廷,排除C;启蒙运动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排除D。8、A【解析】题中的“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即是市场需求的扩大,它成为工业革命产生及扩展的重要条件之一。9、C【解析】

维新知识分子翻译的小说多以“独立”为主线,内涵反侵略色彩,结合翻译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民族危机加重,翻译政治小说目的在于激发民族主义意识,C正确;维新变法在1898年就已经失败,排除A;B是新文化运动内容,排除;D未体现出政治小说的政治性,排除。10、D【解析】

据材料“宋代,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画家主张‘以画为心画’,‘不求形似’,鄙弃对事务的如实描摹,不囿于传统的画理、技法,以意趣为宗,只凭才情性致信笔挥洒”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的文人画追求意境,突出自身修养、才情、性致,这是受宋明理学影响的结果,D正确;风俗画是深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材料体现的是文人画,A错误;B、C与材料无关。11、C【解析】

根据题干“灯火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结合所学可知,一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向北美转移,故C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与“整个欧洲熄灭”不符,排除A项;一战消弱了帝国主义国家,并非使资本主义制度崩溃,排除B项;D项是对“灯火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的误读,排除。故选C。12、C【解析】

由材料中金字塔作为法老权力的象征,因此金字塔体现了王权的绝对专制,C选项符合题意;埃及文明、建筑艺术和数学水平与法老权力的象征无关,ABD选项排除。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背景:民族危机加重,应对危机的需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希望革新体制;中外交流频繁,民主自由思想传播。(2)意义:对教育性质进行重新定位,力图建立国民教育;有利于近代资产阶级教育体系的确立;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否定了清末“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宗旨,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解析】

(1)根据材料“梁启超将教育制度改革提到变法的根本高度…早期革命派…宣传其革命思想…代之以“培养公民道德”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教育宗旨”结合所学从清末民族危机影响、资产阶级需要及西方思想传播角度进行概括阐述。(2)根据材料“集合演讲、文字宣传等“社会教育”的形式…“忠君”与共和不符,“尊孔”与信仰自由相违,应予以废除…“培养公民道德”…近代资产阶级教育体系初步确立。”结合所学从教育性质转变、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教育近代化等角度进行分析阐述即可。14、(1)国力衰弱,无力与列强抗衡;美日矛盾日益激化;爱国心驱使;外交经验丰富。(2)将利用外部力量维护国家主权作为权宜之计,是符合当时国情的务实外交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体现出的爱国情杯和外交智慧,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解析】

(1)因素: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