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近配穴针刺治疗脑瘫流涎30例临床观察_第1页
远近配穴针刺治疗脑瘫流涎30例临床观察_第2页
远近配穴针刺治疗脑瘫流涎30例临床观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远近配穴针刺治疗脑瘫流涎3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对使用远近配穴针刺方法治疗脑瘫流涎患儿的疗效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选取脑瘫流涎患儿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两组患儿均采用言语康复训练,观察组在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远近配穴针刺疗法进行辅助治疗。在治疗3个月之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其10min流涎症状以及流涎频率状况均优于治疗前(P

关键词 远近配穴针刺疗法;脑瘫;流涎

【中图分类号】R74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24)01-0086-02

流涎是指患者唾液自口腔无意识地流出,是脑瘫患儿较为常见的伴随症状之一,还往往会引发患儿社会、情感以及临床等方面的问题,例如:真菌感染、颏颈部皮肤因长期浸泡而产生皮肤刺激过敏,孤独、沮丧及群体排斥等,对患儿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近几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治疗脑瘫流涎患儿的方法与技术亦得到发展,当前临床多采用口腔运动疗法、行为训练、外科干预以及药物控制等方法进行治疗,并取得了相应疗效。药物的长期使用会引发患儿口腔溃疡以及唾液腺结石等副作用,因此不适宜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1]。笔者采用远近配穴针刺治疗脑瘫流涎3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依据我国在2024年儿童康复学术会上所制定的脑瘫流涎患儿评判标准[2],排除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患儿,在本院2024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脑瘫流涎患儿当中选取60例,其中患儿的年龄范围为34个月至91个月,平均年龄为583个月。同时采用流涎频率以及流涎程度计量表对所选取的60例患儿进行症状程度评定,在此由于考虑到轻度脑瘫流涎症状可通过按摩以及口腔训练解决,所以此次研究对象以重度脑瘫流涎患儿为主。在所有患儿家属了解此次研究的内容并且同意以及患儿能够依照医师要求进行自主吐痰之后,将所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症状、性别以及脑瘫类型等临床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具体情况见表1。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儿使用语言康复训练疗法进行治疗,其训练目的为:加强患儿口唇控制能力以及舌头的灵活控制能力。

122观察组观察组患儿在给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时,辅以远近配穴针刺疗法进行辅助治疗,其治疗步骤为:首先,头针选取患儿的百会、语言二区与三区以及上星,随后使用025mm直径的05寸毫针以平刺手法刺入患儿头皮之下,每次留针时间为患儿进行体针治疗以及言语康复训练的所需时间;然后进行体针步骤,体针选取长度为15寸,直径为025mm的毫针以直刺的手法刺入患儿的足三里穴、合谷穴以及丰隆穴,其中足三里穴使用补法进行捻转,而丰隆与合谷两穴则需加强泻法的刺激力度;对于患儿的局部近端取穴,使用补法以1寸毫针地仓透颊车捻转数次,同时以直刺手法对下关、水沟以及廉泉等穴进行补法捻转,对其稍加强穴位刺激,此处不提插。最后嘱咐患儿张开口,并以压舌板或是棉签将其舌尖部轻轻挑起以露出舌系带,随后选用直径为025mm的3寸毫针对舌系带两侧的玉液穴、金津穴至舌根,对每处穴位往复10次进行捻转扎针,此处均不留针、不提插,从而避免患儿口腔出血。若患儿有较为明显的吞咽障碍,则可在患儿咽后壁的中间以及两侧穴位快速点刺3点,不留针。此针刺疗法每天一次,每个疗程为30d,共三个疗程[3]。

13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唾液取样:使用Spitting法评估患儿的吞咽情况,患儿唾液的采集时间为下午4点左右进行统一采集,采集时保证室内温度处于20℃左右,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声音、气味以及光线等因素对患儿精神的影响。采集过程持续10min,测量其唾液量;流线频率:以计分的方式对患儿流涎频率与程度进行分级,详细分数划分如下:①流涎频率:从未有为1分;偶尔有为2分(不是每天都有);几乎每天都有计3分;持续每天都有为4分。②流涎的严重程度:唇颏发干,但从未流涎的为1分;有轻微流涎现象,且只有嘴唇周围有一定湿度的为2分;嘴唇与颏部均湿润的为重度流涎症状,计3分;衣服被流涎浸湿的情况为重度流涎症状,计4分;而手、餐盘、接触物件等均有涎水的情况为严重流涎症状,计5分[4]。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2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由表2可看出:两组患儿经过3个月的治疗之后,其10min流涎症状以及流涎频率状况均优于治疗前(P3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儿所采用的言语康复治疗,其目的是通过促进患儿下颌的稳定性以及嘴唇闭合能力,从而增加患儿舌体灵活性以及力量,进而缓解患儿鼻腔返流的症状,最终达到控制流涎的目的。由于语言康复训练的过程较为复杂,而脑瘫儿童则因缺乏良好的行为认知能力,所以此方法的实施对脑瘫患儿具有一定难度。而本研究观察组患儿在进行言语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使用远近配穴针刺疗法进行辅助治疗,其疗效优于单一语言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同时由于治疗过程以医师为主,所以对患儿的配合能力要求较低[5]。

综上所述,利用远近配穴针刺疗法配合语言康复训练疗法,能够极大缓解患儿的流涎症状以及提高治疗康复效果,且该疗法的副作用较少、患儿治疗依从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汤健,张跃,朱敏,等.远近配穴针刺治疗小儿脑瘫流涎30例临床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4,34(9):691-693

[2]杨红.脑瘫儿童康复规范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C].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24.

[3]陈栋,鲍超,刘跃光.针刺治疗小儿脑瘫理论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36(1):85-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