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其次次周测试题时长45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1——4题。(本题共25分)李革,字君美,河津人。父余庆,三至廷试,不遂,因弃去。革颖悟,读书一再诵,辄记不忘。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真定主簿。察廉,迁韩城令。同知州事纳富商赂,以岁课军须配属县,革独不听,提刑司以为能。迁河北东路转运都勾判官、太原推官。丁母忧,起复,迁大兴县令、中都左警巡使、南京提刑判官、监察御史、同知昭义军节度事。丁父忧,起复,签南京按察事。泰和六年,伐宋,尚书省奏:“军兴,随路官,差占者别注,阙者选补,老不任职者替罢,及司、县各存留强干正官一员。”革与签陕西高霖、签山东孟子元俱被诏,体访三路官员能否,籍存留正官,行省、行部、元帅府差占员数及事故阙员,老不任职,赴阙奏事。改刑部员外郎,调观州刺史兼提举漕运,陕西西路按察副使,大兴府治中。知府徒单南平贵幸用事,势倾中外,遣所亲以进取诱革,革拒之。兴定元年,胥鼎自平阳移镇陕西,革以知平阳府事,权参知政事,代鼎为河东行省。是时兴兵伐宋,革上书曰:“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不纳。太原兵后阙食,革移粟七万石以济之。二年,宣差粘割梭失至河东,于是晚禾未熟,牒行省耕毁清野。革奏:“今岁雨泽刚好,秋成可待。如令耕毁,民将不堪。”诏从革奏。十月,平阳被围,城中兵不满六千,屡出战,旬日间伤者过半。征兵吉、隰、霍三州,时常至。裨将李怀德缒城出降,兵自城东南入。左右请革上马突围出,革叹曰:“吾不能保此城,何面目见天子!汝辈可去矣。”乃自杀。赠尚书右丞。赞曰:《传》曰:“君子之言,其利博哉!”徒单镒拱扼一语而宣宗立,厥功懋矣。徒单镒为外官,惟孙即康诡随,乃骤至宰相,古所谓斗算之人,其即康之谓矣。贞祐执政李革,可谓君子,其进退之际,有古人为相之风焉。节选自《金史·卷九十九·列传第三十七·徒单镒、孙即康、李革传》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5分A.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B.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C.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D.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A.“尚书省”形成于东汉,发展至隋定型,唐时主要负责执行诏令,为中心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B.“权参知政事”中“权”即代理、暂代。“署、行、守、摄、假、迁”都有代理官职之意。C.“赠尚书右丞”中“赠”指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大臣死后追授较高的官职或称号。D.“赞曰”中“赞”是史传类作品中作者或注家用来对作品人物或事务进行评论、阐发观点的。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A.李革聪慧机敏,正直廉洁。他才华出众,过目不忘,拒绝权贵亲信的功名引诱,被朝廷赏识。B.李革恪尽职守,奉公敬业。两次伐宋他均主动支持,仔细递选官员,转运粮食,以救济金朝军队。C.李革体恤民情,爱护农耕。他考虑民意,上奏反对朝廷耕毁清野,看法最终为朝廷所接受。D.李革竭忠尽智,忠君爱国。平阳被围,他奋勇反抗,城破之时,他放弃突围,自杀以殉国。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同知州事纳富商赂,以岁课军须配属县,革独不听,提刑司以为能。(5分)(2)徒单镒为外官,惟孙即康诡随,乃骤至宰相,古所谓斗筲之人,其即康之谓矣。(5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5——7题。(本题共15分)完颜陈和尚,丰州人,系出萧王诸孙。贞祐中,陈和尚年二十余,为北兵①所掠,大帅甚爱之,置帐下。时陈和尚母留丰州,从兄斜烈事之甚谨。陈和尚在北岁余,托以省母,乞还。大帅以卒监之至丰,乃与斜烈劫杀监卒。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②奇之陈和尚天资高超,雅好文史,人以秀才目之。正大二年,斜烈落帅职,例为总领,屯方城。陈和尚随以往,凡兄军中事皆预知之。斜烈时在病,军中李太和者,与方城镇防军葛宜翁相殴,诉于陈和尚,宜翁事不直,即量笞之。宜翁素凶悍,耻以理屈受杖,竟郁郁以死,留语其妻,必报陈和尚。妻讼陈和尚以私忿侵官,故杀其夫,诉于台省。以故陈和尚系狱。议者疑陈和尚倚兵阃之重,必横恣违法,当以大辟。奏上,久不能决。未几,斜烈卒。上闻,始驰赦陈和尚,曰:“有司奏汝以私忿杀人。今以汝兄故,曲法赦汝,天下必有议我者。汝奋勉立功名,始以我为不妄赦矣。”陈和尚且泣且拜,不能出一言为谢。乃以白衣领紫微军都统,逾年转忠孝军提控。五年,北兵入大昌原,平章合达问谁可为前锋者,陈和尚出应命。先已沐浴易衣,若将就木然者,擐甲上马不反顾。是日,以四百骑破八千众,名动天下。六年,有卫州之胜。八年,有倒回谷之胜。九年正月,三峰山之败,走钧州。城破,大兵入,即纵军巷战。陈和尚趋避隐处,杀掠稍定乃出,自言曰:“我金国大将,欲见白事。”兵士以数骑夹之,诣行帐前。时欲其降,斫足胫折不为屈,豁口吻至耳,噀血而呼,至死不绝,时年四十一。是年六月,诏赠镇南军节度使,勒石纪其忠烈。(摘编自《金史·忠义传》)【注】①北兵:蒙古兵。②宣宗:金朝第八位皇帝,1213年至1224年在位。1234年金朝灭亡。5.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5分A.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B.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C.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D.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6.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A.从兄,指父亲的亲兄弟即自己的伯父、叔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也称“从父兄”,现在一般称“堂兄”。B.台省,汉朝的尚书台、三国魏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后因以“台省”指政府的中心机构。C.白衣,犹“布衣”“乌衣”,古代平民穿的衣服。后世以此借指平民,亦用来指代无功名或无官职的读书人。D.勒石,刻石记功,亦指立碑。此典故出自《后汉书》“勒石燕然”,当时东汉窦宪破北匈奴后,封燕然山,刻石记功。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A.陈和尚出身名贵,天资聪颖。他是金朝贵族,身为武将而有才名,雅好读书,颇受时人赞扬。B.陈和尚擅长应变,处事敏捷。他被蒙古兵俘虏后,虽受赏识,但以探望母亲为借口回到丰州。C.陈和尚遵守法律不阿,性情刚烈。他因误判葛宜翁案而锒铛入狱,但内心坦然,坚信自己清白无辜。D.陈和尚能征善战,忠心报国。他屡破蒙军,“力挽大厦之将倾”,功绩显赫,最终壮烈殉国。三、理解性默写:(共60分,每空1.5分,每组15分,每组出现错别字即0分)(一组)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2、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方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密比方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方爱情是美妙的,但痴迷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方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二组)5、写男子的粗暴性格初露,同时也写出女子温顺爱护的性格的句子是:,。我们常说“性格确定命运”,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特点,这就预示了两人今后的悲剧性的婚姻生活。6《诗经•王风》有一首诗叫《采葛》,其中有一句大家非常熟识:“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在《氓》中,也有一句,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难受难受的语句是:,。7.表现女子懊悔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8.女主子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全部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三组)9.女主子公在婚前对爱情和婚姻充溢幻想,深深地沉溺在爱情之中,纯真、热忱,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10.女子年老色衰,男子露出了他凶狠的嘴脸,竟然残暴的对待女子,女主子公蒙受耻辱,思想上起了深刻的改变。她已不再信任爱情,并干脆劝说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11、骄傲地表明对爱情的忠贞,而以无比怨愤的心情,痛斥那个男子的负义行为的句子是:,。,。(四组)1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进谏晚上被撤职的句子是:,。
13、屈原在《离骚》中用比方和对比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用香蕙作佩,又因采集白芷而加上罪名,遭贬黜的句子:,。
14、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
15、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标,纵然九死不悔的语句是:,。
16、屈原在《离骚》中用比方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高二其次次周考答案一、1.D
解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实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留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协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肯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解除法做题。比如本题:“今之计当休兵息民”的意思是:现在的策略应当使军队、百姓休息。其中“息民”和“休兵”是并列短语,中间不用停顿,这就解除BC项。“宋虽造衅止可自备”的意思是:宋朝虽然挑起事端,只可自我防备。句中“宋”作主语,“造衅”作谓语,所以应在“造衅”后停顿。这样就解除A项。文言断句后,语意要符合文意。疏通语意为:现在的策略应当使军队、百姓休息,蓄养精锐来防备敌人。宋朝虽然挑起事端,只可自我防备。假如不能忍受小的生气而考虑长远的谋略,唯恐有人会利用这个机会,那就不能应付了。据此本题选D项。2.B
解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了解并驾驭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实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常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学问,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B项,“迁”没有代理的意思。故本题选B项。3.B
解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愿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实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肯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殊要留意其中的微小末节的毛病,例如事务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随意拔高,等等。B项,从第三段李革的上书来看,对于伐宋,李革是持反对看法的,“主动支持”错。所以选B项。4.(1)同知州事接受了富商的贿赂,把一年的赋税、军用物品安排给下属各县,唯有李革不听从,提刑司认为他能干。(2)徒单镒出外任官,只有孙即康诡谲狡猾,于是隧然间官至宰相。古人所说的如斗筲一样才识短浅、气量狭小的人,也许就是说孙即康这类人吧。解析:题干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实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方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留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纳”:“接受”;“以”:“把”;“课”:“赋税”;“听”:“听从”,“以为”:“认为(他)能干”。其次句关键点:“诡随”:“诡谲狡猾”;“斗筲”:“如斗筲一样”;“其”:“也许”;“之谓”:“说的就是……”。5.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实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一般用解除法。本题依据对原文文句的理解,“夺马奉其母南奔”夺过马侍候着母亲向南奔逃,“南奔”做状语不能断开,所以可以解除AC两项。依据理解原文文句,“载以鹿角车”就用鹿角车载着她,可以解除D。故答案选B。6.C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实力,此类试题的考察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常留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留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选项C,“白衣”“布衣”“乌衣”三者内涵同中有异。布衣,古代平民穿的衣服,借指平民:鸟衣,黑色衣服,古代贫贱者之服,借指穿黑衣的差役。故答案选C。7.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实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选项C,“因误判葛宜翁案而锒铛入狱"理解错误,原文是“宜翁事不直,即量笞之”,“宜翁……留语其妻,必报陈和尚"。故答案选C。三、默写(一组)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2、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方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密比方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方爱情是美妙的,但痴迷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方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二组)5、写男子的粗暴性格初露,同时也写出女子温顺爱护的性格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我们常说“性格确定命运”,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特点,这就预示了两人今后的悲剧性的婚姻生活。6《诗经•王风》有一首诗叫《采葛》,其中有一句大家非常熟识:“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在《氓》中,也有一句,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难受难受的语句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7.表现女子懊悔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8.女主子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全部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三组)9.女主子公在婚前对爱情和婚姻充溢幻想,深深地沉溺在爱情之中,纯真、热忱,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10.女子年老色衰,男子露出了他凶狠的嘴脸,竟然残暴的对待女子,女主子公蒙受耻辱,思想上起了深刻的改变。她已不再信任爱情,并干脆劝说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于嗟女兮,无与士耽。11、骄傲地表明对爱情的忠贞,而以无比怨愤的心情,痛斥那个男子的负义行为的句子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四组)1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进谏晚上被撤职的句子是: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13、屈原在《离骚》中用比方和对比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用香蕙作佩,又因采集白芷而加上罪名,遭贬黜的句子: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14、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5、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标,纵然九死不悔的语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6、屈原在《离骚》中用比方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参考译文:李革,字君美,河津人。父亲名叫李余庆,经验三次考试至廷试,不中第,于是放弃了科举。李革聪慧机敏,读书一二遍,就记住不忘。中大定二十五年(1185)考中进士,调任真定县主簿。监司考查,迁升他为韩城令。同知州事接受了富商的贿赂,将一年的赋税、军用物品安排给下属各县,唯有李革不听从,提刑司认为他能干。迁任为河北东路转运都勾判官、太原推官。遭逢母亲丧事,服丧后起用复原原职。调任大兴县令、监察御史,遭逢父亲丧事,服丧后复原原职,担当签南京按察事。泰和六年(1206),攻打宋朝,尚书省上奏:“战事兴起,沿路官员被差遣征调的另外委任,缺员的选调补充,年老不任职的撤换,司、县各保留强敏能干的正职官员一员。”李革与签书陕西按察司事高霖、签书山东按察司事孟子元一同接受诏令,亲自查访三路官员能干与否,登记存留的正长官,行省、行部、元帅府差遣征占的官员人数,以及因事造成的缺员,年老不任职的官吏。到朝廷禀奏事务,改任刑部员外郎,调任观州刺史兼提举漕运。知府徒单南平显贵得宠,执掌政事,权倾朝野,派遣亲近的人用加官进爵来引诱李革,李革拒绝了他。兴定元年(1217),胥鼎从平阳府调任镇抚陕西,李革以知平阳府事的身份,暂代参知政事,代替胥鼎担当河东行省。这时起兵攻打宋朝,李革上书说:“现在的策略应当使军队、百姓休息,蓄养精锐来防备敌人。宋朝虽然挑起事端,只可自我防备。假如不能忍受小的生气而考虑长远的谋略,唯恐有人会利用这个机会,那就不能应付了。”皇上没有接受。太原战后缺粮,李革运输七万石粮食来救济。兴定二年(1218),(朝廷)差遣粘割梭失到河东路,这时晚稻还没有成熟,下文书到行省要耕地毁苗,清除原野上的全部庄稼,李革上奏:“今年雨水刚好,秋天收成在即,假如吩咐耕地毁庄稼,百姓将不能忍受。”诏令接受了李革的奏请。十月,平阳城被围困,城里的士兵不满六千人,多次出战,十天内受伤的人超过半数。征调吉、隰、霍三州援兵,没按时赶到。偏将李怀德用绳索吊下城倒戈,敌军从城东南攻入。随从恳求李革上马突围出走。李革叹息说“:我不能保卫这座城,有什么脸面见天子?你们这些人可以离去了。”(李革)于是自杀。(朝廷)追赠我把他为尚书右丞。赞曰:《传》中说:“君子的言语,他的好处许多。”徒单镒从容安闲地说一句话,从而使宣宗能立为皇帝,他的功劳很大。徒单镒出外任官,只有孙即康诡谲狡猾,于是隧然间官至宰相。古人所说的如斗筲一样才识短浅、气量狭小的人,也许就是说孙即康这类人吧。贞祐年间的执政大臣李革,可称为君子。他在进退之间,有古人做宰相的风范。完颜陈和尚,是丰州人。出身于萧王的孙子辈。贞祐年间,陈和尚二十多岁,被蒙古兵掳掠,蒙古军大帅很宠爱他,将他安置在军帐中。当时陈和尚的母亲留在丰州,堂兄安平都尉完颜斜烈侍奉她很尊敬。陈和尚在北方一年多,假托要探视母亲,恳求回家。大帅派士兵监视他来到丰州,他就与完颜斜烈劫持杀死了监视的士兵。夺过马侍候着母亲向南奔逃,大军发觉后,集合骑兵追逐他们,(他们因为)走其他的道路得以逃脱。不久又丢失了马,母亲年老不能行走,(他们)就用鹿角车载着她,兄弟两人共同拉着,向南渡过黄河。宣宗感到很惊异。陈和尚天资聪慧,一向爱好文史,人们把他看着是优秀的人才。正大二年,完颜斜烈被罢去元帅之职,按规定改任总领,屯驻在方城。陈和尚跟随他前往,凡是堂兄军中的事务他都参加并了解内情。完颜斜烈当时正患病,军队中李太和与方城镇防军军士葛宣翁相殴斗,向陈和尚申诉,葛宜翁的事理有亏,陈和尚就参酌军令笞打了他。葛宜翁一向凶横强悍,以输理受杖刑为耻辱,竟然愁闷苦闷而死去,(他)留话告知妻子,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介招工合同范本
- 借款服务合同范本
- 低价药店转让合同范本
- 丽江租车合同范本
- 北京商铺投资合同范本
- 公司木材采购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继签合同范本
- 包工防水合同范本
- 公寓精装修服务合同范本
- 2024年新疆医科大学引进考试真题
- 2024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梳理
- 《飞科电器公司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7800字论文)》
- 零星维修工程项目施工方案1
- 楚辞离骚的原文全文完整注音版、拼音版标准翻译译文及注释
- 湖北省荆州市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附答案】
- 刑事诉讼法课件
- 肩袖损伤病例讨论
- 《ISO 41001-2018 设施管理- 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专业读与应用指导材料之2:“4 组织环境-4.2 理解相关方的需要和期望”
- 2024年中国冻虾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DB13(J)-T 8543-202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7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