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婚育观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关于婚育观研究潘贵玉,陈胜利等人[1]从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人口统计学、哲学、人类学和人口学的视角,追本溯源,寻根究底地对婚育观念进行了较为全面地调查研究与系统的分析,从而对婚育观念之“始”,“中”,“终”进行了较为完备的探讨。笔者认为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婚育观念概念界定的几种观点广义说。婚育观念一般指哲学中狭义的界定,它体现了人们对于婚育现象最根本的理解,是一个人对待婚姻、性、生育以及家庭等等行为及关系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和价值取向,也是主导人们婚姻及生育行为的一种内在动力,它直接改变了婚育行为,并随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地从低向高转变。从宏观上讲,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微观上看,它反映了人们对婚姻家庭关系新变化的认识程度和要求。我国现代社会婚育观念内容主要有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早恋害,晚恋利,适当晚育,自觉少生育,生男生女同等好,女儿亦为后人,计划生育老公也有责任,优生优育优教育,提高人口素质,男女平等,尊重妇女,强化自我生殖保健的意识与能力,追求家庭生活质量,注重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家庭美德。西方婚育观表现为对性婚姻与满意婚姻的寻求,这一寻求是在自我价值实现的前提下进行的,并形成性与爱的分离,性与育的分离等特征。认为:“假如两人有一位神,那两人的主便是相同的;两人同在教堂里,有相同的节制和朴素之情;两人在饮食上有相通之处,婚姻对于双方都有相同的约束力,在学识上、希望上、顺服上、呼吸上、视觉上和听觉上都相同。”共同生活的人,有着同一上帝的恩典,因而他们所获得的拯救,爱情及训诫对他们来说也是相同的共同生活的人,有着同一上帝的恩典,因而他们所获得的拯救,爱情及训诫对他们来说也是相同的。冯·德·魏尔德[2]认为,婚姻是一夫一妻性关系的永恒形式,婚姻代表着一种明显的道德进步,它为纯粹以自我为目的和中心的原始欲望提供了最大的可能,使之在行为和意念上扩展到利他领域,即为他人的生存与利益着想。对于丁克家庭与不育文化研究。丁克指夫妻双方都有双收入或无子女,且夫妇双方均具有生育能力。穆光宗[3]认为丁克家庭第一个特点就是只夫妇不生育子女,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夫妇普遍具有高学识和高智商双高家庭。”他把这一类家庭称之为“丁克家庭。”[4]从社会学角度讲,“丁克”就是一种婚姻状态。在我国传统社会里。在“丁克家庭”,单亲家庭以及非婚同居家庭尤其是独居人口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家庭的主要目的已经不是生孩子,即使有些地方的同性恋者能够结婚成家。例如:法国国民会议于1999年10月审议了题为“公民互助条约”(“PacteCivildesSolidarite”)。它要求所有同性之间建立一种特殊形式的婚姻家庭关系,以保证社会上有更多的人能够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这就是所谓的异性恋婚姻制度。该条约大体内容如下:“公民互助条约”可由任意一对成年伴侣(一男一女、二男一女)签署并自动成立家庭,其效力相当于结婚证;“互助”伴侣不同于婚姻,“互助”伴侣并不承担配偶义务、不必合计收入共交税、无住房补贴、继承另一方遗产应多交税款等等;“互助”配偶也适用于异性恋、同性恋。二、关于在校大学生婚育观研究婚育观念研究等内容。史振英[5]在考察高学历青年婚育观的基础上,认为高学历青年婚育以情感联系为目的,在择偶问题上最多顾及人品和事业,在婚恋问题上较为认真和慎重,属“爱一经一育”的现代婚育模式。苑刚、何苗[6]根据调查数据分析认为,不同性别、年龄、学历的青年在婚三个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反映了当代青年在性观念、恋爱观及婚姻观上呈现多元并存的特点,其中女性的婚恋观更趋于开放条件下的新观念,而男性则表现为性压抑和性规范。徐珊珊等[7]通过问卷调查,认为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并不是功利化的,婚恋观从形态到发展都因受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共同影响而呈现出矛盾性特点,需要一个人,一个人的自主意识加强,农村女大学生与城市女大学生的不同婚恋观主要表现为失恋与试婚两种心态。择偶标准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受社会变迁影响而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表现;而不同择偶标准又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条件和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社会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当时的择偶标准主要是以个人为本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当代大学生的择偶标准发生了较大变化。例如肖武等人[8]通过考察发现,现阶段我国青年择偶标准主要呈现两大特征:一方面是受到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民众在择偶对象上,仍以对方人品个性为重,同时非常注重婚姻基础,期望拥有安定的婚姻生活。对大学生而言,择偶标准中排名第一为人品个性,第二为婚姻基础,第三为社会条件,生理条件以及物质条件。因此,从性别角度来研究大学生婚恋问题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从性别结构上看,男女两性在理想婚姻类型上存在较大差别,男生比女学生更倾向于建立家庭型和事业型的婚恋模式。文萍、李静等[9]在问卷调查中揭示了当代大学生在择偶方面的如下特征:女生比男生更具有理想化特征;”文科生”更具有现实性特征;“不同生源地学生”在择偶方面存在显着差异:“农村生源地学生”最关注个人外在条件;“城市生源地学生”则最关注居家生活条件。田丰[10]等6名大学生对北京,上海等9座城市2000余名大学生的生育意愿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大多数大学生冲淡了生育对人生的影响,养儿已不再是为了防老,“丁克家庭“悄然兴起,”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被极大地冲淡。董长弟[11]主张认爲绝大部分研究生具有生育意愿而无性别偏好,理想人数为两人,初育年龄为26-35岁,生育间隔为3-4年,生育目的已非简单传宗接代而更加重视精神价值亦即对自我,夫妻与家庭之意义以及子女品质之期待为全方面。并提出当代研究生生育观具有现代性和传统性。陈蓉[12]认为,在选择意愿生育子女时,除了考虑家庭的经济条件外,还要综合考虑孩子的性别、年龄、户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尤其是对男孩的偏好更为明显。在章森榕[13]看来,“80后”生育观更加倾向于独立,理性与多元化,但也受父母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骆为祥、李建新[14]运用现有调查数据考察育龄妇女在不同代际间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观念,得出结论:20世纪80年代生育的妇女少生,晚生,优生意愿更为显着,儿童中心思想减弱,性别偏好偏弱。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改变目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现象,必须从教育入手,提高育龄妇女自身素质,使其能够承担起家庭所赋予她们的责任与义务。这也是解决计划生育问题的关键。胡邓与郭林[15]在北京与贵阳等5个城市女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显示:恋爱中大学本科女生较无男朋友大学女生更盼望结婚,大学本科女生更盼望生孩子而非结婚,多数女孩对27~29岁间的婚姻,生育抱有期望;"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希望多生孩子等。潘丹[16]认为,当代大学生的生育观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生育数量趋向理性化,注重子女质量,有较强的性别偏好;“重男轻女性”现象有所缓解,更倾向于追求自我完善与精神价值;这种生育观是社会经济状况、教育水平及人口政策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受传统文化心理影响较大。张子毅[17]等人在北京,四川等地进行了城乡青年生育意向调查,结果表明:新型小家庭与少育仍会持续发展,生育制度会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参考文献[1]潘贵玉.婚育观念通论[M].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2]LippeE.TheriseofcohabitationandchildbearingoutsideofmarriageinBulgaria[J].romanianjournalofpopulationstudies,2009.[3]穆光宗.当代青年的"恐育"心理和生育观[J].人民论坛,2020(22):3.[4]江城子,杨大海.给爱情找个归宿[J].时代风采,1999(3):1.[5]史振英.高学历女性婚恋难的原因调查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3):5.[6]苑刚,何苗.我国大学生婚恋状况调查[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28(2):5.[7]徐珊珊.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女性教育观评析[J].铜仁学院学报,2014,16(6):3.[8]肖武.中国青年婚姻观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2016(5):7.[9]李静,文萍.大学生择偶观的问卷编制及特点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1):5.[10]田丰.生育政策调整后中产阶级的生育意愿研究——基于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调查[J].社会科学辑刊,2017(6):11.[11]董长弟.高校女研究生意愿生育性别研究--基于福州市高校的调查[J].青年探索,2008(5):4.[12]陈蓉.中国大城市不同人群生育意愿的变迁趋势及比较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人口学刊,2020,42(1):13.[13]章淼榕,何彩平.上海市80后青年生育观现状调查[J].复印报刊资料:青少年导刊,201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个人仓库租赁及仓储设施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文化广场场地安全租赁合同
- 2025年度临时工聘用与管理合作协议(智慧城市建设)
- 2025年高级广告礼品伞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公共建筑外墙清洗协议
- 2025年医学生培养定向就业协议书:医疗技术人才培养与服务合同
- 咖啡厅装潢资金合同专用
- 2025年度城市防汛安全保卫人工成本协议
- 住房保洁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债务清偿与债务转移合同模板
- 2025年高三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知识梳理中国史部分复习提纲
- 2025年蒙盐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精神科医疗质控课件
- 护理三基三严习题+参考答案
- 椎间孔镜的手术配合
- 员工互评表(含指标)
- 美国电话区号一览表
- 【MOOC】英语口语进阶-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干细胞美容产业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霉菌的形态和结构》课件
- 人群聚集或集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