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县人口流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究12000字(论文)】_第1页
【A县人口流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究12000字(论文)】_第2页
【A县人口流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究12000字(论文)】_第3页
【A县人口流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究12000字(论文)】_第4页
【A县人口流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究12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A县人口在庆阳市七县一区内居于首位,而农业人口更是占比九成以上。历史时期,A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天灾、兵祸、苛政和政府命令等。建国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市和乡村之间人口流动的壁垒被打破,从而开始了全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和迁徙过程。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和革命老区,A县是全省乃至全国人口流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这种跨领域、跨区域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对A和人口迁入地经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分析影响A人口迁徙的影响因素,不仅有利于A县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城乡之间的差距缩小。关键词:A县;人口流动;经济发展1绪论1.1研究区概况甘肃省A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南部,地处黄土高原内陆,全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属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沟壑区,境内地形十分崎岖,沟壑纵横,黄土土质疏松,降水稀少,自然灾害频繁,是全国592个国家扶贫的贫困县和甘肃省中东部18个干旱县之一。土地总面积3500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3.5亩,总人口42.61万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2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00元,农民人均收入3950元。2013年度实现劳务输出14.1万人,创劳务收入19.74亿元,全县人均劳务收入3744元,劳务收入占城乡居民收入44.6%[1]。图1A县行政区划图1.2研究背景及意义1.2.1研究背景随着我国改革持续进行,A人口结构较改革开放前和历史时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流动的目的、流动的方向,也有了大幅度的改变。人口的大量流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明显的社会经济问题。同时A县位于陕甘宁三省交界区,县域内多个民族跨境而居,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的繁荣。A作为陇东重镇,自古以来都是重要的交通要道,鉴于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了解A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合理引导人口流动,促进A地区地区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1.2.2研究意义深入研究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而A县作为庆阳市人口大县,区域内自然环境恶劣,农业人口占比大但基础薄弱,本文通过对影响A人口流动各个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各因素在A人口流动中产生的影响,为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决策者制定人口流动政策提供重要数据、参考资料和政策依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1.3人口流动的定义人口流动是一个可以赋予很多含义或解读的概念。到目前为止,由于不同学者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视角有所不同,因而对人口流动的概念各有解读和定义。通常意义上的人口流动和迁移是自然、社会和经济三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基于此,理论界对人口流动的定义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根据人口流动是否具有三个属性,即空间属性、时间属性和目的属性(主要指是否改变居住地)来定义人口流动。人口流动是人们为了生存需要或自身利益从一个地理单元移往另一个地理单元的现象,一般指离家外出工作、读书、旅游、探亲和从军一段时间,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2]。1.4人口流动的经典理论1.4.1收入差距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部门或地区之间的生产率存在差距,导致收入水平不一致,在低生产率部门或地区的劳动力为了追求更好的收入,向较高收入水平的部门或地区转移[3]。这种理论在早期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中普遍的表现出来,其典型代表是刘易斯(A·W·Lewis)所提出的二元经济模型。托罗达(M·P·Todaro)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修正,他认为决定农业劳动力流入城市的主要动力并不是收入差距而是预期收入差异,这种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劳动力越多。其模型表达为:M=f(d)。其中M表示从农村流入城市的人数。d=W·π-r为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它等于城市预期收入与农村实际收入之差。1.4.2推—拉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或流动的原因是由于居住地的推力或排斥力和迁入地的拉力或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流出地的水资源匮乏、自然环境条件恶劣、耕地面积有限等都是导致人口流出的推力因素;而流入地较高的人均GDP、更多的就业选择、良好的受教育环境等都属于人口流入的拉力因素。英国人口学家拉文斯坦(LavinStan)在其著名的“迁移法则”里总结的关于人口迁移的若干规律中,有一条就是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力。这一理论由于道出了人口迁移动力的精髓所在,因此在其后的各种人口迁移动力模型中,都可以或多或少的发现它的痕迹。但是这种理论过于简化,不适应于定量分析,因此学者们又在其基础上加以完善和发展,如1966年人口学家李(E.S.Lee)在其《迁移理论》一文中,系统的总结了推—拉理论。他将影响迁移行为的因素概括为与迁入地有关的因素、与迁出地有关的因素、各种中间障碍和个人因素4个各方面。迁入地和迁出地因素都包含吸引因素、排斥因素以及中间因素,其中中间因素对迁移不起作用,吸引因素和排斥因素对不同人来说是不同的,人口迁移过程正是这4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1.5国内外研究综述1.5.1国内研究综述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流动规模的日益扩大,有关人口流动的规模、流向、流动距离、流动原因等内容的研究成了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人口流动主要分为人口省内流动和省际流动,也可以分为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王金营(2010)通过对某地区迁入偏好度和全国迁入人口来自某地区的频数这两个变量进行聚类分析,把全国31个省分为高迁入流动人口聚集地区、中高迁入流动人口集聚地区、高迁出地区和混合型四类地区[5]。徐勤贤(2013)认为东部地区是人口主要流入地,但吸纳流动人口的比重已接近峰值,未来吸纳流动人口的比重逐步下降。中部地区吸纳流动人口的比重开始上升,西部地区吸纳流动人口的比重下降趋势减缓[6]。田成诗(2013)认为流入人口主体以年轻人为主,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务工经商、随迁家属和投亲靠友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7]。乔晓春(2013)认为净流入人口的省份绝大多数在东部地区,而净流出人口的省份绝大多数在中西部地区[8]。贲国庆(2013)认为泰州市人口流动现象表现出新趋势,首先是高层次人口流动频繁﹐其次外来人员的配偶、子女等家庭附属人员随同迁入的现象日益频繁[9]。池子华(2013

)认为人口流动有利于缩小文化的区域性和差异性﹐同时作为文化基因的“地缘倾向”(同乡关系)促使人口流动往往具有聚集性的特点[10]。顾朝林(1999)首次对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和流动特征、从业结构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中国现在正在经历大规模的农村流动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经济因素是迁移的主要动力[11]。1.5.2国外研究综述国外学者对人口流动的研究起步较早,目前己形成了众多成熟的理论。人口问题是人口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刘易斯(W.A.Lewis,1969)是第一个提出人口流动模式的经济学家,无限剩余劳动供给是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模式的前提条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的过程而持续出现的[12]。托达罗(M.P.Todaro,1969)的人口流动模型建立在城市失业的基础上,他认为决定城乡人口迁移的因素是预期收益[13]。也有一些学者从迁入地的“拉力”作用和迁出地的“推力”作用来分析人口流动的原因。比如英国雷文斯坦(E.Ravenstien,1885)提出的“推—拉”理论。巴格内(D.J.Bagne)认为改善生活条件是人们发生流动的原因,流入地有利于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就成为人口流动的拉力因素,推力因素就是流出地不利的生活条件,这两股力量共同促进了人口流动。国外的经典理论在分析中国人口流动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国外人口流动的理论模型均建立在国外的人口流动现象基础之上。而我国特有的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造成了我国具体国情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人口流动既有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也有制度因素。因此,我国人口的流动现实状况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我们在运用国外人口理论解释中国的人口流动现象时,存在一定局限性,应该把研究区域的特殊性和我国的国情考虑在内。2A人口流动特征2.1历史视野下的A人口迁徙A古处西陲,为通西域之古道,御外之前防。战国时,A县作为义渠国和秦国的交界处,自古以来都是抵御外敌,内固国防的战略要地,西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冬,匈奴老上单于领十四万骑兵,入侵朝那、萧关,杀北地郡都尉孙邛,进兵到彭阳。文帝震惊,亲自慰劳抗击匈奴的军队,派将军张相如、栾布统领陇西、北地、上郡驻军三十万出击,激战月余,匈奴兵败出塞。历代A人民的迁徙,主要有以下这四种原因。图2封建王朝A人口(户)数变化2.1.1天灾明成化年间,天大旱,瘟疫流行,民亡过半。邑侯徐镛奏免粮一万二千七百石。自开边铺到平安寨、彭阳驿问,一百多里的土地无人耕种。正德年间,把这些荒地置为牧场,归灵武管理。万历十一年(1583年),连遭大旱,瘟疫流行,民死十分之六。明王朝不顾人民死活,仍下令严征,死于非命者,不可胜数。存者,或远遁凤翔、华亭,或迁居本境军寨(屯田守边的军营)。抛荒的土地和逃佃的田产,被军寨强行霸占。有的贫民为逃避繁重的徭役,带地投入军寨为奴。清光绪二十七年(1902年),大饥,人民大批离乡外流。中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国民政府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受害区难民逃落本县者二千一百九十八人,分居、中原、新城、平泉、永康、什户、屯字、永乐、永绥和肖金等十个乡镇。2.1.2兵祸1919年以来,张广建、陆洪焘和冯玉祥部的刘郁茶及西北“三马”(马步芳、马鸿宾、马鸿逵)等,在甘肃拼命争夺地盘,造成了军阀混战的局面。A县位居秦陇要冲,兵匪此往彼来,烧杀抢掠,田园蹂躏,庐舍尽荡。2.1.3苛政嘉靖十六年(1538年)朝廷不管A已经削去了一半土地的事实,仍按旧额征税,并强迫征收早经豁免的税额,百姓因交不起款,大多相率逃亡。2.1.4政府命令兹据资料所记,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七月,朝廷下诏,把降羌六千多人分徙于陇西、汉阳、安定三郡。安帝永初五年(111年)三月,下诏把安定郡民内徙于美阳(今陕西武功县)。三国时,魏国招降了凉州休屠胡,梁元碧等三千余家,由左将军郭淮率居安定高平。晋孝武帝太元十九年(394年)七月,后秦主姚兴胜前秦主符坚,逃入安定后,迁徙数千户于蒲版(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年)四月,朝廷赈恤泾、原、环、庆四州流徙的难民。表1中华民国A人口(户)数统计表户数人口数二十三年1554590613二十四年21700151218二十九年24800167833三十年24898169244三十一年26352175743三十二年24080147843三十三年22401154106三十四年24342148822三十五年27288171017三十六年24342152344三十七年275641830312.2改革开放后A县人口流动2.2.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广大农村得以推行,至上世界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A县内已完全得以实行,政府将土地依据肥力等级将划分为一、二、三等地,再根据各个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按人口对生产队的土地进行划分,自此,县域内广大农村人口生产积极性得以提升,农业投入增多,在此阶段,A县农民主要集中精力发展与恢复农业生产。2.2.2农业基础薄弱在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的二十年间里A县域内土地得到极大利用,但限制于小农经济的局限性,生产工具落后、生产经验不足、自然灾害频发、肥沃土地占比小,A距海遥远,总体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但西北部与东南部差异很大,西北部接近寒温带气候,常年干旱少雨,无霜期短,季风较大;东南部属温带,雨量稍多,较为湿润。西北边沿区与东南边沿区农作物成熟期相差三十多天。温度年平均温度为9.9℃,最高37.2℃,最低一20.8℃,温差58℃。六至七月最热,十二月至元月最冷。年总日照时数平均为二千四百至二千六百小时。年日照率为百分之五十五,太阳年辐射总量每平方厘米为一百三十五千卡。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为四百。三点八毫米,月平均三十三点七毫米。一般多集中在七至九月,约占年降雨量的百分之五十四左右;冬季积雪很少,春季干旱少雨。年平均蒸发量为一千二百二十三毫米。因此县域内农业发展较为落后。2.2.3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收入差距过大农业收益比较低下,农民增产不增收,仅靠种地难以致富,一旦遇天灾病祸,极易返贫。为了实现更好更富裕的生活,这些剩余的劳动力不得不走出农村,寻求新的劳动就业出路。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转到城市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之前的缩小转为扩大,甚至超过了建国后的最高水平。因为农业收入的相对低下,使农民日益倾向于非农职业。在农村推力形成的同时,城市的拉力也在增长[14]。生存的基本需求和对致富的渴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成为一种必然趋势[15]。2.2.4高速发展的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改革开放之后至本世纪初,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以长三角、珠三角等为代表的沿海地区率先承接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率先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恢复生产。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按照投入生产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比例而区分的企业类型,在生产过程劳动消耗比重较大。对于资源不足,或资源开发不充分,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而我国沿海地区在当时正处于这样的阶段,因此着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大量承接了来自发达国家的的产业转移之后,劳动密集型产业最需要的因素,大量优质而低廉的劳动力成为各个企业的首要选择。总体来说,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装备程度较低,劳动力需要量比较大的工业企业。从另一方面来讲,我国制造业目前仍处于比较低端的阶段,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生产制造业发达,因此也有了“江浙沪”包邮区一梗在网络上的出现。2.3A县人口流动的特点2.3.1人口流动从事行业特点在正常情况下,人口流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但由于特殊的地理区位及其历史文化原因,A县的人口流动有其独特性。目前,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异地转移为主要方式。主要有以亲缘、地缘为联系纽带输出,自发输出,组织化输出三种形式[16]。A县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先进经营观念、从业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数据显示:在外出务工人员从事的行业分布中建筑行业占29.9%、家政服务占13.6%、从事加工业占10%、从事机械制造业占9.6%、住宿餐饮及服务业占8.7%、从事安全保卫工作占4.4%

、纺织业占2%、矿山采掘业占2%、其他行业占19.8%、月平均工资3450元[17]。图3A劳务输出生产行业比例图2.3.2人口流动的季节特点按就业时限划分、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分为常年型和季节型。A县劳务输出人员中、常年在外务工的占22.6%、其它都为季节型输出。第一季度占60%;第二季度占12.5%、下半年外出占4.9%。这表明我县务工人员外出一般以春节后居多。而且季节型输出人员也占较大比例。这部分人既留守当地、经营农活、又在农闲时间外出务工[18]。2.3.3人口流动的就业质量特点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稳定性差,从A县外出人员就业行业占比来看,从业者往往多从事于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且发展前景不广阔,生活保障不及时,就业连续性不强,经济往往是从业者考虑的首位因素。收入的波动性较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工作环境的优劣程度与收入程度不成正相关。2.3.4人口流动的年龄特点A县外出务工人员性别结构并不均衡,其原因主要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率先从农村外出打工的多数是比较闲散的、非农业生产“主力”的女性劳动力,同时南方最早诞生的“三来一补”(来样加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企业,也需要大量从事生产线上的简单工作的劳动力,于是“打工妹”应运而生。但后来,随着这些进城务工的“非主力”劳动力的收入大大超过在农村务农的“主力”劳动力(男性壮劳力),农村男性青壮年人口也被吸引进打工大军,原来“打工妹”的一统天下变成“打工妹”和“打工仔”的二分天下,流动人口的性别结构发生逆转,男性在数量上从少数变成了多数[19]。3A县人口流动影响因素分析3.2影响A县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3.2.1地质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A地质在地质史中属关山至六盘山褶皱带以东的鄂尔多斯台区大约距今七、八千万年的中生代末期(白垩纪),这个地区在地质构造运动中逐渐下沉,形成盆地。由于地质动力,水流不断向盆地倾泻,搬运周围较高地区的风化物,逐渐在白垩纪紫、灰色岩石上沉积了达100米至200米的黄土层(称老黄土),使这一地区形成了广阔平坦的黄土平原。在距今大约一百五十万年的第四纪马兰时期,本区地质又处在新构造运动中,由原来的下沉逐渐上升隆起,由平原变为高原。在此漫长的运动过程中,水流沉积作用被风积作用所代替,在老黄土之上又堆积了一层新黄土,使土层不断加厚,将老黄土上的自然植被物掩埋,即形成了现在黄土高原的复盖黑垆土层。本区黄土的矿物成份大部分为石英(含量百分之二十五至九十)。粘土矿物质亦有高岭石,伊利水云母、蒙脱石等,颗粒大小均匀,属粉砂质地,疏松多孔,碳酸盐含量百分之十至十五,可溶性钙质极为丰富,干燥时易固结,遇水时易使土粒分离,极易随水流失甘肃地方史志档案馆,A县志编委会《甘肃地方史志档案馆,A县志编委会《A县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年3.2.2农作物生长期周长,生产方式改进,农闲时间增多,农业生产压力小以A县为例,总体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农作物一年一熟。西北部与东南部差异很大,西北部接近寒温带气候,常年干旱少雨,无霜期短,季风较大;东南部属温带,雨量稍多,较为湿润。西北边沿区与东南边沿区农作物成熟期相差三十多天。小农经济对于县内的生产范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不少农村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2005年12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高票通过《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的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新中国实施了近50年的农业税条例被依法废止。3.2.3经济压力大,外出务工收入可观改革开放之后至本世纪初,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工业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经济的快速增长。A距海遥远,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微薄的农业收入难以维持生计,就有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转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转移。中国人口从最初城乡分割下的两大类别(市民与农民)几乎演化成了三大类别:居住在城市的市民、居住在农村的农民以及暂住城市、家在农村的流动人口(农民工)[20]。3.2.4国家政策和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1958年,中国颁布了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这一带有明显“城乡二元分割”特征的户籍制度带来了人们在教育、医疗、社保等诸多方面的城乡不平等[21]。从A县外出打工人员打工的渠道来看、他们大多数是通过老乡或亲朋好友介绍到外地工作.而不是通过劳动力中介机构推荐就业、少数人完全是毫无目的的外出闯荡。近年、地方政府的重视.使劳务输出逐步由无序向有序、由零散向有组织输出转变.劳务输出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升。粗略统计.政府及各类组织输出占总人数的40%、依靠亲友占22%、自主就业占30%、其他约占8%[22]。3.3A县人口流动的限制因子3.3.1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传统家庭观念强A县人口流动的主体是外出务工人员,他们整体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技能素养差,外出务工就意味着与家人长时间不能团聚,长期形成的家庭观念往往会让从业者在考虑岗位时多选择离家近的地区,但是A处于甘肃省东部,距离甘肃省会城市较远,省会城市对A的经济辐射能力较弱,导致出现了这一矛盾。传统家庭观念浓厚,乡愁情节重也是A人口流动的一大限制因子。3.3.2深居内陆,外出成本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以长三角、珠三角等为代表的沿海地区率先承接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率先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恢复生产。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按照投入生产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比例而区分的企业类型,在生产过程劳动消耗比重较大。对于资源不足,或资源开发不充分,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而我国沿海地区在当时正处于这样的阶段,因此着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此为拉力。大量农民工仅靠微薄的农业收入难以维持生计,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他们选择进城务工,此为拉力。A县距离京津冀地区1222公里,距离珠三角地区2072公里,距离长三角地区1680公里。过于遥远的就业地点和陌生的就业环境给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3.4A县人口流动对地区的影响3.4.1对迁入地的影响大量的劳动力涌入,降低了城市劳动力的成本,带来的不仅是低廉的工作岗位,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生产生活和与之相对应的基础设施生活问题突出,城市公共资源供需不足,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工作居住环境差,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带来严重压力。但同时极大地刺激了城市的消费市场,为城市发展带来崭新活力。高新技术人才的到来为迁入地注入新的活力,主要表现在市场活跃度高,不同的领域的技术岗位有专业对口的技术人才,提高了市场活跃度的同时,也对本地人才市场造成冲击,倒逼迁入地人才为就业选择其他合适岗位。A县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主要呈现出价格低廉,由于缺乏先进的生产经验和高级的生产技术,因此在工作领域多从事低技术行业,投入和回报呈反比。3.4.2对迁出地的影响A县的人口流动主要对本县产生了以下几个不利影响:一是劳动力大量缺乏,大量高等人才通过高考等途径流失,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谋求更好的薪资待遇和更好的就业机会,选择在流入地区工作,造成县域内青壮年劳动力严重缺失。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不但有效地缓解了人地矛盾,减轻了农村就业压力,而且对提升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以及帮助农村地区摆脱贫困等有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起着关键的

促进作用。A县的人口流动对县域的影响,主要特现在人口老龄化问题和留守儿童问题,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导致县域内人才资源市场活力不足,进而导致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且创新活力不足。2019年,全县共有75个村9302户34010人达到脱贫退出标准,剩余贫困人口3195户8570人、贫困村13个,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5%。2020年,A县正式脱贫摘帽。从而解决了数千年来由于各种因素所导致的贫困问题,但是在党和国家大力投资建设A县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资源的同时,大量外出人才长期不在县内生产生活,进而导致国家资源浪费,资源配置与回报收入严重不均。3.5A县为人口流动所做的保障措施3.5.1植树造林,恢复生态2021年恰逢是全民义务植树40周年。40年来,A人民团结一心、不懈奋斗,累计2000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年均植树90万棵,森林覆盖率达到14.08%,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77.82%。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完成义务植树472万株,建成义务植树基地1.6万亩。党和国家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使得全县范围内生态环境好转,土壤肥力得到大幅度恢复,农业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口回流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3.5.2完善政策制度,鼓励回乡创业带动就业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大量企业缩减就业岗位,引发大规模的农民工“返乡潮”。但2010年以后,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发生了重要调整,由外需依赖型逐渐转向内需主导型,由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向资本密集型。同时,由于前期高等教育急速扩张。在外打工的农民积累了一定资金后,一部分会返乡创业,这里面有叶落归根的心理归属感,但更主要的原因在家乡创业的成本相比城市低得多,而不满足于打工仔身份的农民希望事业更上一个台阶。他们在流动中提高了自身素质,实现了从简单工序操作向经营企业的质的飞跃:他们了解市场行情,有的甚至可以从发达地区带回项目;具有先进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懂得如何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在他们的努力下,乡镇企业重新焕发青春,农村业化进程加快,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村社会进步。当然,从目前的情况看,回流的农村人口还比较少,还没有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改善,但这毕竟是一个趋势,随着外出就业者和回流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农村经济发展将发生质的飞跃。比如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闫希军先生,为反哺家乡,在2018年投资5025万元规划建设的集改善A县闫沟村群众生活居住条件、培育特色种养殖产业、推广中医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又比如2020年10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的A籍企业家张华。在2011年,回到故乡甘肃省A县,成立了甘肃中盛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先后带领乡亲发展肉鸡、肉羊养殖,全身心地投入到脱贫攻坚大潮中。3.5.3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生产规模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23]。三十年前,“麦客”是A县内一个妇孺皆知的名词,顾名思义就是靠收割麦子挣钱的人,就是职业割麦者,每年在收麦子的季节才出来作业。其实这就是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一个环节,而在以前麦客多家庭经济状况差,在麦熟时节出来帮别人收麦子,主要是为了补贴家用。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A农业经历了产业结构的逐步升级,应对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显著提升,但是也面临着农业市场需求和农业技术发展的重大变化。在调查中发现,A县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年龄在45岁以上,青年人口从事农业的很少,可以看出农业已经失去了对新一代劳动力的吸引力。从表面上看,“谁来耕地”的问题迫在眉睫。但是,国际发展的经验表明,直接从事农业的人口减少是大势所趋,农业的未来是“小行业,大产业”。因此,城乡人口格局的重大变化是挑战,但也是机遇。小农经济正在失去竞争力。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迅速变革与推广,以及市场开放度的提高,目前小农经济为主导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已经不足以应对国内外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小农获得平均社会利润的难度越来越大,依靠经营小规模土地实现脱贫致富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也就是说,延续了多年的“碎片化”的小农户如何与大市场相衔接的问题和挑战已经迫在眉睫。其次,市场对农业和农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向小康阶段发展,人们对食品和其他农产品的需求已从追求简单的“满足”转变为“满意”,进一步过渡到追求营养健康阶段[24]。农业是自然资源的使用大户,长期以来,农民在用水、用肥和用药及农业废弃物(秸秆、尾菜、废旧农膜等)处理方面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和绿色发展要求差距很大。特别在水资源的紧约束下实现农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是A农业面临的紧迫问题。4结论与建议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A县人口达到了42.61万人,仍居于庆阳市首位,而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虽然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且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现象已相当普遍,2020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4.9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35%。其中,流动人口3.76亿人,十年间增长了将近70%。本文通过对影响A人口流动各个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各因素在A人口流动中产生的影响,对人口流动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4.1结论A地区的人口流动,在历史时期多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比如天灾、兵祸、苛政和政府命令,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为了追求刚好的生活质量和更好高的薪资待遇,出于主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进行的大规模人口迁徙。不仅打破了以往农村生产要素只能投入农业的禁锢和局限,使农村生产要素能够由效益低的行业向效益高的行业流动,促进了农村生产要素优流动,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A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性差,特们的特点导致了他们更换工作岗位的高频率。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这势必也会引起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进而影响国民经济发展。人口红利的消失势也必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短板。综上所述,A人口在外流过程中,主要向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迁移,流动的主体呈现年轻化趋势,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也越来越高,务工经商是其外流的主要原因,这是A人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人口流动的新特点。4.2建议4.2.1扶持当地企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着力发展A地区本土企业,在社会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上对本土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增强企业吸纳劳动力资源的能力,实现A地区人口家门口就能就业的机会。这样既解决了大量土地资源闲置问题,又增加了家庭收入,也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4.2.2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近些年,A县虽然有了中盛养殖等企业,但实际上A县主体产业仍旧以第一产业为主,面对恶劣的自然种植环境,A县更应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逐步实现产业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4.2.3加大实施吸引人才回流政策政府部门针对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