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人教版七上历史导学案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3课)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课题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课型新课学习时间设计者莫旗历史备课组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础历史知识。2.看图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3.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早期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是古代东方文明的中心,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学习重难点重点:北京人难点:内容距今久远,时间跨度很大,学生掌握本课知识有一定难度。课前预习提纲1.观察《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看一看我国远古居民有哪些?各分布在什么地方?2.看看我们彼此的面部特征与北京人、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有何不同?3.观察课本的插图,结合你已学过的知识,想一想,如果你是北京人,你的一天该如何度过?4.观察课本《山顶洞人的生活》插图,结合文字资料,你认为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这说明了什么?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任务一:阅读教材第2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谁?生活在什么地方?2.你怎样来证明他们是人类而不是类人猿?3.你来推理一下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已有多少年的历史了?任务二:阅读教材第3--5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境内除了最早的元谋人外,在北京地区还先后生活过两个远古居民代表2.对比北京人、山顶洞人的不同方面北京人山顶洞人头部模样火的使用劳动工具山顶洞人二、合作探究1.(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第一子目:我国最早的人类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第二子目:北京人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讨论解决“动脑筋”一、二、三。第三子目:山顶洞人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讨论解决“动脑筋”四。活动与探究(小组竞赛:每小组各出1名代表,选其中一道题竞答;其他组同学可修正、补充;师及时引导、点拨、评价)三、达标检测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A、中国B、印度C、巴比伦D、埃及2、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观颐和园等风景外,你还以能参观()。A、元谋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大汶口遗址D、蓝田人遗址3、《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木取火,以化腥臊。”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人类相当于()。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4、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繁衍。有一种古人类,已经懂得人工取火,会制作装饰品,过着氏族社会生活。请你判断这种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5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智商高低B饮食习惯C会不会制造工具D出现时间早晚6、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现于19世纪前期B过群居生活C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D会使用天然火材料一:北京人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他们无法生活下去,于是就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过着群居的生活。材料二: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共同的祖先繁衍的,他们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居住在一起,他们的生活很艰苦。请回答:根据材料归纳出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在生活方面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四、重点点拨1、“远古社会”指的是原始社会;“传说时代”大体上是指人类进入氏族公社时期以来的原始社会时期。远古社会也可以称为远古时代,与传说时代没有明显的界限,两者都属于模糊的时间概念,泛指原始社会。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都属于“远古社会”。2、氏族公社的特点:有血缘关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群体);财产共有(没有私有财产);地位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食物)。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课题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课型新课学习时间设计者莫旗历史备课组学习目标简述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掌握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重点)3.掌握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难点)学习重难点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难点:对农耕生活的理解认识课前预习提纲1.概述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2.说说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有了哪些进步?3.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建造的房屋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1、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距今时间是______;生活位置:_____流域;使用______石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和的国家。河姆渡居民居住在,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的乐器;半坡居民居住在___。会制造,上面的符号是我国的雏形。会纺线、织布、制衣。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时间是_____;生活位置:__流域__村;使用工具---____石器;半坡居民种植____。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3、大汶口居民距今时间是__;地点____;出现___陶和____陶;在后期,出现了_____和,原因是:_______的发展。4、对比概述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原始居民距今时间生活区域劳动工具农作物房屋样式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二、合作探究(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第一子目: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结合图,师讲解主要内容;3.讨论解决“动脑筋”一。第二子目: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思考、讨论: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产、生活情况有何不同?第三子目:大汶口原始居民(略)1.自读,大致了解本目内容。2.师引导讨论解决“动脑筋”二。活动与探究(小组竞赛:每小组各出1名代表,选其中一道题竞答;其他组同学可修正、补充;师及时引导、点拨、评价)三、达标检测1.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河姆渡聚落
④半坡聚落A①B②C①②D③④2.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A.大豆和小麦
B.花生和高粱C.甘薯、玉米
D.水稻、粟3.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4.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A.元谋人遗址
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5.下列哪一地区原始居民的房屋,对后世的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影响最大(
)A.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
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C.陕西临潼姜寨原始居民
D.河南新政裴李岗原始居民6.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优劣B.原始农业的发展C.氏族公社的形成D.学会建造房屋技7.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不同B.使用的工具不同C.生活习惯不同D.思想意识不同下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中诗歌的内容请你猜测出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2)你能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陶文物代表吗?(3)“农耕既普及”诗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4\*GB2⑷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四、重点点拨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并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河姆渡原始居民在农业方面的重要特征:用磨制石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其他情况:住干栏式房子,定居生活;会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造陶器和玉器;懂音乐。4、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发明和创造,表明长江和黄河都是中国的母亲河,共同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5、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4页。相同: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原始农耕生产对家畜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都有带动作用,对定居生活都有影响;原始农耕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渔猎经济。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4页。不同: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6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进步。7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农耕,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原始农耕的不同典型;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是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两个典型代表;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典型。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5页。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5页。课题第3课华夏之祖课型新课学习时间设计者莫旗历史备课组学习目标1.掌握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重点);2.为什么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重点)。学习重难点重点:黄帝----人文初祖难点:“禅让”的含义课前预习提纲1.涿鹿之战:黄河流域,炎黄战蚩尤,大败蚩尤,华夏族形成。2.黄帝的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舟车等。3.尧舜禹:“禅让”禹建立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一、炎黄战蚩尤1、“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2、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二、黄帝----“人文初祖”三、尧、舜、禹的“禅让你能说说尧、舜、禹的故事吗?除了课本上的外你还知道哪些?你能根据课本内容说说“禅让”的含义吗?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回答:“后人为什么称黄帝是‘人文初祖’?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二、合作探究(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
第一子目:炎黄战蚩尤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讨论课本中孙中山的引文。
第二子目:黄帝——“人文初祖”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讨论解决“动脑筋”一。第三子目:尧舜禹的“禅让”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结合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讨论解决“动脑筋”二。
活动与探究(小组竞赛:每小组各出1名代表,选其中一道题竞答;其他组同学可修正、补充;师及时引导、点拨、评价)三、达标检测1.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禹2.“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此诗是纪念谁的碑文(
)A.黄帝B.大禹C.蚩尤D.女娲3.下列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说话中错误的是(
)A.有关他们的传说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历史”C.有关他们的传说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D.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距今约5000年前4.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二、材料题:2007年4月18日上午,万众瞩目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庆典在郑州黄河岸边炎黄广场隆重举行,海内外各界人士30000多人参加庆典。炎黄二帝塑像高106米,单眼长3米多、鼻高8米。以山为体,山人合一,浑然天成。塑像左侧为炎帝,广额纯朴,智慧慈爱,右侧为黄帝,威武刚强,气宇轩昂。炎黄二帝塑像包容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体现了不屈不挠、勤劳勇敢和开拓前进的宏伟气概。它的建成,将会大大增强全球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1)黄帝被“炎黄子孙”称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称呼他?
(2)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为什么建在黄河岸边?
(3)今天我们建造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有什么意义?四、重点点拨黄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算起的。黄帝发明了衣裳、舟车、宫室、挖井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还把其他一系列发明创造都归于黄帝名下,认为他对中华早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缔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称他为华夏的“人文初祖”。“禅让”的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其表现有两点:新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的,;被推举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和区别: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6页,当前为第6页。远古传说: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这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者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6页,当前为第6页。历史事实: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7页。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4---9课)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7页。课题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课型新课学习时间设计者莫旗历史备课组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2.指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去分析原因,从而培养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由学生看图说文,提高观察想象能力。3、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着名的文明古国。学习重难点夏朝的建立和分封制分封制课前预习提纲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桀的通知残暴2.约公元前2070年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后,商朝统治稳定,史称“盘庚迁殷”。汤的统治残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公元前771年,戎族攻破镐京,西周灭亡。3.西周为了加强统治,实行分封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1.人物:①夏朝第二代国王是_________。②_______是夏朝最后一个国王。③商朝建立者是________,他任用有才干的_______等人做大臣。④商最后一个国王是_________,是有名的暴君。⑤周国君________重视农业生产,任用贤人_________等,国力逐渐强大。⑥商朝灭亡,________建立周朝。⑦商朝迁都的国王是__________。2.地点:①夏朝统治中心地区,在今________和________一带。相传,把都城建在_______②夏朝衰败时,_________的商国强大起来。后来商王将都城迁到_________。③西边_________流域的周国发展起来,与商在________大战,商纣王逃到________自焚而死。西周建立,定都_________。3.时间:①约公元前______年,商朝建立。②商、周牧野大战发生在公元前_______年。③公元前________年,西周灭亡。二、合作探究(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第一子目:夏朝的兴衰1、
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教师适当引导、补充;2、讨论解决“动脑筋”一,教师强调夏朝的国家性质。3、结合自由阅读卡讲解夏朝建立的史实;结合21页插图讨论得出夏朝灭亡的原因。
第二子目: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教师适当引导、补充;2、讨论商朝迁都的原因,教师做适当补充。3、结合电视剧“封神榜”简单探讨商朝灭亡的原因和西周强盛的原因。4、讨论解决“动脑筋”二
第三子目:西周的分封制1、学生根据课本竞答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2结合课本插图简单讲述西周宗法制及其继承。
3、讨论分封制的目的、作用。(教师强调分析问题要辨证的看待)三、达标训练:1.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2.商朝建立于()A.约公元前2070年B.约公元前2046年C.约公元前1600年D.约公元前771年3.西周的都城定在()A.阳城B.镐京C.鹿台D.殷4.右图是把人当作坐骑的暴君,他是()A.纣B.启C.幽王D.桀5.下列内容,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舜传位给禹B.禹传位给伯益C.禹传子,家天下D.汤战胜桀6.下列内容属于商纣王所为的是()①无休止的征发百姓②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③监视平民的言论和行动④施用炮烙等酷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下面内容不符合西周分封制的是()A.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B.诸侯服从周天子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C.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D.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周天子纳税8.“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总目标是制订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年表。目前我们的课本即采用了这一成果。据此,请你推算一下,夏商周三代各自统治的时间为()A.470年554年275年B.407年550年260年C.450年554年275年D.470年550年275年9.周初实行分封制主要是为了()A.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B.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族诸侯D.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10.右图是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A.黄帝B.禹C.伯益D.汤11.通过自学、讨论,按照下列表中提示,将知识归纳起来填在表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8页,当前为第8页。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8页,当前为第8页。朝代建立时间国都立国之君亡国之君重大事件夏朝商朝西周12.读图1,回答:(1)材料中的“太阳”比喻谁?(2)“太阳”的统治为什么会灭亡?13.读“西周等级示意图”(图2),结合学习P20~21灰色底网内文字,回答:(1)自上而下将各阶层的名称写在示意图的右侧(2)这个等级是怎样形成的?有何作用?四、重点点拨:1.首先介绍我国奴隶社会的建立、发展、繁荣和衰亡4个时期,使学生对我国奴隶社会历史阶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抓住我国奴隶社会形成和发展这一线索,说明夏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阶段,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夏亡商兴的原因.主观即个人品德、对政事的态度;客观即人心向背,夏桀与商汤有何不同。从而教会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历史事件。2.奴隶和奴隶主的阶级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紧扣教材讲清"国家"概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讲述商朝经济生产时,突出青铜器的制造及其巨大成就,教师可适当补充些材料,讲清奴隶是怎样制造青铜器的,及青铜器工艺之高超、产品之多,使学生感受奴隶们的高度智慧和创造力。重点讲述司母戊鼎,教师需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充激情的描述,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感情,并对学生进行保护文物的教育。课外作业:根据本课所学知识,简单做一个夏、商、周大事年表,内容要包括重要年代,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三项。图说历史西周分封制西周分封制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9页,当前为第9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10页。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9页,当前为第9页。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10页。课题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课型新课学习时间设计者莫旗历史备课组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2.观察思考青铜器比原始社会的工具有哪些优点?它怎样促进当时经济发展?概括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其概念。联系比较氏族部落与奴隶制国家,哪个进步?夏、商、西周疆域扩展概况.3.增强民族自豪感,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学习重难点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全课的重点子目。难点: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是本课的难点问题。我们往往容易将“青铜文明”与青铜器或者青铜制造业简单地等同起来。课前预习提纲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著名的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商周青铜铸造的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2.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品种已基本完备。3.奴隶的悲惨生活:这时的灿烂文明是以奴隶的悲惨生活为代价的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1、_______朝时,我国已出现青铜器。2、商朝青铜器的著名代表有巨大的_______和造型奇特的________3、西周青铜器大量用于________4、举世闻名的“三星堆”青铜文化代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_________。6、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___________时期已经齐备。7、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__________残酷剥削的基础之上的。8、了解青铜的制造过程和农业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学生再次阅读课文。)9、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二、合作探究:(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第一子目: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
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
结合第26、27页插图,识读图形,记住名称并讨论回答:为什么说商朝时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第二子目: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1、
通过学习,知道我国奴隶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和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第三子目:奴隶的悲惨生活1、
依据第28页图,竞答我国奴隶社会中奴隶的生活状况。2、
解决思考题;动脑筋三、达标检测1.举世罕见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制造于()A.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B.夏朝C.商朝 D.西周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B.夏、商、西周的青铜文明专门指的是青铜铸造业的发达C.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共同形成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D.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是位于我国西南的成都平原上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3.西周的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农业 B.玉器加工业C.青铜器制造业 D.制瓷业4.“人祭”和“人殉”最先发生在()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5.造型雄奇、工艺高超、名闻中外的青铜器精品,是商朝的A.象尊 B.四羊方尊 C.司母戊鼎 D.犀尊6.我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我国什么时候已经齐备()A.夏朝B.商朝C.西周D.商周7.如果西周的一位平民在田中劳作,他肯定不能()A.用铁农具干活B.用青铜农具干活C.用石器干活D.用穿有木柄的骨耜干活8.古代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豪奢生活,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有()A.乐器B.食器C.盛水器皿D.装饰品9.材料解析题材料1在河南安阳发掘出十一个商朝王陵,王陵里埋着很多陪葬的人,武官村大墓里陪葬的人有300多,还有大量牲畜。材料2在安阳,发现了191座祭祀坑,人骨一千多具,其中绝大多数是15岁到35岁的青壮年男女。他们死得很惨,有的被肢解,有的被腰斩……材料3西周奴隶买卖示意图根据材料回答:(1)材料1和材料2分别反映商朝实行什么制度?(2)殉难者的身份是什么?(3)这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四、重点点拨: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全课的重点子目。青铜制造业是我国夏商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等特点。在解决这一重点问题时,除应注意讲清青铜制造业的上述特点,还应强调自夏至西周青铜文明的延续性,从而使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连续发展这一显著特征有初步认识,还应适当了解其他手工业行业的状况,使我们对夏至西周手工业的发达有一全面了解。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11页,当前为第11页。2.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我们往往容易将“青铜文明”与青铜器或者青铜制造业简单地等同起来。首先应对“青铜时代”进行简单了解: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11页,当前为第11页。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12页,当前为第12页。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12页,当前为第12页。课题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课型新课学习时间设计者莫旗历史备课组学习目标1.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的现象的能力。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3.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学习重难点重点:齐、晋称霸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课前预习提纲一、春秋争霸1.著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3.城濮之战:晋文公二、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根据下列问题自学课文大约用15分钟。):1.人物:①西周灭亡,建立东周的是_________。②春秋时期著名霸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齐任_________为相,积极改革。④战国初,三家分晋后,齐国大夫______取代原国君,建立______齐国。2.地点:①东周都城迁至_________。②齐国在今_________北部。晋国强盛时,南方楚国势力已发展到_________。晋楚双方在_______大战,大败楚军。③在下图上填上战国七雄的位置,并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次战役地点也标出来。3.时间:①东周建立于公元前_________年。②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是在公元前_________中期。公元前_________后期,晋楚双方于城濮进行决战。③公元前_________年,秦赵之间进行了一次激烈战争。二、合作探究:(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第一子目:春秋争霸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课本第30页右下角图》,师设层层疑问生探究抢答:“桓公”是谁?他在春秋时期的地位怎样?“管仲”又是何许人?他有什么业绩?“桓公”“霸诸侯”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他取得如此地位的原因是什么?3、讨论解决第31页“动脑筋: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原因是什么?(明确:齐国和晋国都通过改革迅速致强,改革都涉及到内政、生产和军事等方面内容,告诉我们国强要革新、国立靠改革、国兴靠人才的道理。)第二子目:战国七雄1、
指出本目中你能知道的知识,师引导、补充。2、观察课本第33页《战国形势图》,出示问题组:(1)七雄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教师总结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2)这七雄中,哪些国家变化最大?谁能指图说说看?3、思考:战国时期,七雄纷争。(1)请大家想一想,身处这样一个环境中,一个国家怎样才能避免被消灭的厄运呢?(2)如果你是当时的预言家,请你预测战国时期的走向(或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哪国最有能力主宰历史?(3)战国七雄的局面是怎样被打破的?长平之战中秦取胜的原因是什么三、达标检测:1.东周开始于A.公元前2070年B.公元前1600年C.公元前771年D.公元前770年2.下列关于春秋时期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春秋是东周王朝的一个分期B.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年,结束于公元前476年C.春秋时期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D.春秋时期“霸主”取代了周天子3.春秋时期,齐晋两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①政治上,改革内政②经济上,发展生产③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④用人上,都有贤相辅佐,如管仲、伍子胥⑤都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⑤4.“退避三舍”这一典故来自于A.城濮大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5.立志雪耻,卧薪尝胆的著名历史人物是A.伍子胥B.勾践C.孙武D.夫差6.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D.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7.“纸上谈兵”的故事来自于A.城濮大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8.历史故事“烽火戏诸侯”是关于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13页,当前为第13页。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厉王D.周幽王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13页,当前为第13页。9.齐国之所以最先强大得益于A.伊尹改革B.姜尚改革C.管仲改革D.李悝改革10.“三家分晋”的三家是A.齐、楚、韩B.赵、燕、魏C.韩、赵、魏D.楚、魏、秦11.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①齐②燕③楚④赵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12.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①城濮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马陵之战④长平之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3.“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引自《史记·周本记》请回答:⑴周平王迁都洛邑是哪一年的事?洛邑是现今的什么地方?⑵材料实质上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四、重点点拨:1.齐桓公以后即起参与争霸的是晋国和楚国。晋楚数次联合盟国在中原地区的对决,先后持续百余年,是春秋时代最壮观的景象。2.战国时期,形成七雄并立的局面,出示战国七雄示意图,总结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3.春秋时代的争霸战争,军队数量较少,往往一天就决定战争胜负,强者通过召集盟会确立霸主地位,政治意味强烈。战国兼并战争,动辄几十万大军上阵,对阵双方攻守持续几个月,死伤几万、几十万,战争的残酷性尽显。对比分析齐桓公称霸和秦赵长平之战,上述特点明显。教材弱化了对战国兼并战争历史作用的分析。但从教材“有些诸侯中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等表述中,就隐含着历史走向统一趋势的意思,我们要分析理解。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14页。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14页。课题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课型新课学习时间设计者莫旗历史备课组学习目标1.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2.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学习重难点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课前预习提纲一、经济上1.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2.著名的都江堰:李冰成都平原泯江中游意义: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二、政治上——商鞅变法1.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展变法。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2.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5分钟)1.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_____时,铁农具使用反围扩大。2.______末年已使用牛耕,_____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3.______和_____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4._______时期,___国蜀郡太守______在岷江中游修筑_____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5.公元前_____年,_____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6.经过商鞅变法,_____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我国封建国家形成了。7.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有哪些变化?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8.概述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二、合作探究: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第一子目: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结合课本有关铁农具图,师讲解主要内容;3、讨论解决: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当时标志着生产力提高的另一个因素为什么是牛耕?第二子目:著名的都江堰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15页。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15页。
2、讨论解决:为什么李冰要在这个地方修建都江堰呢?3、畅谈:李冰和都江堰第三子目:商鞅变法1、选生表演本课导言“立木为信”的故事,师即兴提问:这个故事说明商鞅为变法创造了什么样的条件呢?这启示同学们,要想做个成功的人,必须具备什么品质?2、
分组讨论,把握角色心理和语言,然后分改革派、守旧派和国君三组,各组派4—5名代表上台,演绎一下“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3、
出示问题组,学生抢答,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商鞅变法的内容及意义:(1)商鞅变法采取了哪些措施?(2)这些措施有利于哪个阶级?(3)对人民会产生什么影响?(4)对整个国家又有什么影响?三、达标检测:1.与“徙木立信”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管仲B.齐桓公C.孙膑D.商鞅2.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3.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A.铁农具B.选种C.牛耕D.治虫害4.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根本动力是A.生产力的发展B.力图称雄天下的C.周王室日渐衰微D.阶级斗争的尖锐5.战国时期是A.奴隶社会的衰落时期B.封建制的确立时期C.奴隶制的鼎盛时期D.统一的封建国家形成时期6.和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7.秦国蜀郡太守在岷江中游修筑的,是闻名世界的工程。8.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发展,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9.公元前年,商鞅在支持下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10.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和的矛盾。11.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⑴材料中“卫鞅”、“孝公”分别是指谁?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的观点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结果如何?⑶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四、重点点拨:1.学习商鞅变法,可以用下列图示去理解、分析,把握其内在联系。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16页,当前为第16页。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16页,当前为第16页。2.本课出现了李冰与商鞅两个历史人物,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来分析、评述。他们超越不了历史的时代,他们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但都创造了丰功伟绩,以致流芳千古。不能以当今时代的认识去苛求古人,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3.关于变法措施的作用,分析讲解时强调“富强”两字,秦国逐渐国富兵强,奠定了统一基础;还要强调变法运动的封建性质,商鞅变法是一场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的政治改革。变法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确定,封建国家的形成。同时补充“为以后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7页。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7页。课题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课型新课学习时间设计者莫旗历史备课组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重点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的成就。2.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做课后“活动与探究”练习,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3.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我们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我们进行道德情操教育。学习重难点重点: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难点: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课前预习提纲一、文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二、天文、历法、医学和文学的成就历法:战国时期,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医学: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为中医沿用文学;屈原和他的代表作《离骚》音乐: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湖北随州出土的编钟.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0分钟1.人物:①图1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_________。②图2是世界文化名人_______。图1图22.地点:湖北_______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3.时间:相传_______多年前,就有历法了。二、合作探究:(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第一子目:文字的演变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结合(42页“马”字的演变)图,师讲解主要内容:3、讨论解决“动脑筋”一。第二子目: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师引导讨论解决“动脑筋”二。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18页,当前为第18页。第三子目:屈原和“钟鼓之乐”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18页,当前为第18页。1、自读,大致了解本目内容。2、分析理解屈原的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达标训练: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骨文是指商朝人把文字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B.商周时期的金文是指用金属笔写的字C.“大篆”这种字体出现于春秋时期D.春秋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2.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3.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是A.华佗B.张仲景C.扁鹊D.李时珍4.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是A.司母戊鼎B.马王堆帛画C.秦兵马俑D.湖北随州编钟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____时候开始的()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6.竹书和帛书出现于()A.商朝 B.西周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7.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历法,将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最早制定这种历法是在()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年月日记录的日食发生在春秋初期B.战国时期定出一年中有24个节气C.春秋时期,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斗,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D.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发明了医学上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为中医所沿用9.下列几项表述不正确的是()A.甲骨文已相当成熟 B.金文比甲骨文更规范C.凡是金属器上的文字都叫金文 D.大篆出现于西周晚期(1)上述内容出自谁的什么作品?(2)这句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3)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一个节日跟纪念作者有关系,是哪一个?人们为什么纪念他?四、重点点拨:1.中华民族早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就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其成就一直处在世界前列。我国甲骨文是世界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商周的“金文”比甲骨文规范,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称“大篆”,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甲骨文的发现,其意义非常大,其中主要的一点,便是把文献资料的真伪可以通过考古成果来证明。到目前为止,对于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甲骨文仍然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料。2.夏、商、西周的天文、历法和医学,处于当时先进水平,古书上关于夏朝流星雨和日食的记载,是世界天文史上的最早的记录。3.我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新体诗歌“楚辞”,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春秋战国盛行的“钟鼓之乐”,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19页,当前为第19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20页。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19页,当前为第19页。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20页。课题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课型新课学习时间设计者莫旗历史备课组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2.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联系起来,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提高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3.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重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难点:(1)思想家老子(2)百家争鸣课前预习提纲1.儒家:孔子——“仁”的学说。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孟子——仁政治国、轻徭薄赋、可持续利用资源2.道家:老子,《道德经》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庄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3.墨家:墨子”兼爱”:“非攻”。4.法家: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5.兵家:孙武,《孙子兵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下列各题:15分钟1、百家争鸣的时间,原因。2、春秋时期:a、孔子:学派的创始人,提出“”学说,主张“”反对和。孔子创办,注意,教育学生要,要求学生要及时复习,以便。他的言论被整理成《》。b、老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里。他善于从两方面思考问题。c、孙武:兵家鼻祖,著有《》,这是世界上的兵书。3、战国时期:a、墨子:学派创始人,主张“”“”,支持正义战争。b、孟子:提出“”,笼统的反对一切战争,要求实行,主张保护。c、庄子:主张“”。d、韩非: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实行,他提出建立。二、合作探究: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第一子目: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师讲解主要内容:3、联系实际讨论解决“动脑筋”一,看看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
第二子目:思想家老子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师引导讨论解决“动脑筋”二,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第三子目:百家争鸣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理解第49页孟子名言警句的含义。3、师引导讨论解决:某同学前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心里很难过。你认为用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什么观点劝导他比较合适?并请说明理由。三、达标训练:1.春秋时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墨子2.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A.《春秋》B.《尚书》C.《论语》D.《诗经》3.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孟子C.荀子D.墨子4.孔子生活在A.春秋晚期B.战国初期C.春秋早期D.战国晚期5.“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A.《道德经》B.《孙子兵法》C.《韩非子》D.《论语》6.推动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因素是A.新兴地主的产生B.频繁的争霸战争C.社会大变革D.井田制瓦解7.下列内容不正确的是A.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B.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C.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D.孔子提出了“仁政”治国的学说8.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的,他是A.庄子B.孙武C.墨子D.韩非9.下列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是A.孔子的儒家学说B.老子的道家学说C.墨子的墨家学说D.孙子的兵家学说10.战国时期,墨家曾显赫一时,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A.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深得人民拥护B.墨子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深得世人支持C.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壮大D.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墨子主张11.阅读自学课文,讨论后填写以下表格。百家诸子时期主张著作儒家孔子孟子道家老子庄子法家韩非子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21页,当前为第21页。墨家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21页,当前为第21页。墨子兵家孙武12孔子的名言,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孔子的三句名言的意思是什么?(2)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13.阅读图2孟子的名言,走访了解古代、现代有关史事,讨论回答如下问题:(1)如何理解这四句话的含义?(2)能否举出我国历史上的体现这种浩然正气的事例?(3)当今社会我们应当怎样提倡这种浩然之气?知识梳理:姓名时期著作主要思想孔子春秋晚期《春秋》提出“仁”,主张“因材施教”、“温故知新”、谦虚好学墨子战国“兼爱”、“非攻”老子春秋晚期《道德经》认为事物有对立面,可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韩非战国改革,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孙武战国《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四、重点点拨:1.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1)政治主张:核心是“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爱人”,人与人应相亲相爱;应用在政治上,就是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残暴的统治和任意刑杀。(2)教育成就:兴办私学,打破了奴隶社会的“学在官府”局面。广收门徒,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采用“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向弟子传授“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态度上,强调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在文化方面的贡献:孔子晚年,根据鲁国历史编成《春秋》一书。(4)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行。(5)地位: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后来,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2.(1)思想家老子①时代与称谓: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②辩证法思想体现: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老子善于从正反两面思考问题。③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④著作:老子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一书里。(2)百家争鸣①时间:“百家争鸣”开始于奴隶制瓦解的春秋时期,鼎盛于新兴地主阶级登上统治地位的战国时期。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22页,当前为第22页。②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特别是战国时期,奴隶制进一步崩溃,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变革,阶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新旧势力的斗争十分剧烈。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变革和斗争,必然反映到思想领域来。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当时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互相展开争论,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22页,当前为第22页。③内容:所谓“百家争鸣”,是形容学派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学派和思想家有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道家的庄子,法家的韩非子、兵家的孙武等。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23页,当前为第23页。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23页,当前为第23页。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24页,当前为第24页。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10---17课)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24页,当前为第24页。课题第10课秦王扫六合课型新授学习时间设计者莫旗历史备课组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2.学习重点与难点
(1)“秦的统一和巩固统一的措施”是本课的重点(2)“焚书坑儒”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学习重难点重点:(1)秦的统一及作用(2)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难点:“焚书坑儒”与秦巩固统一国家的关系。课前预习提纲一、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都城:咸阳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统一始终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二、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军事:北筑长城、开发南疆(统一岭南,修筑灵渠)秦朝疆域广大,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一)、秦的统一秦朝建立的时间______建立者_______都城_______。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封建国家。(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①最高统治者称______,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②中央政府设______、______、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③在地方上,推行______制,郡下设县。(郡守县令都由皇帝任命)(为巩固统一,秦朝还在经济上、文化上、思想上、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2、经济上:统一______(规定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______3、文化上:统一______;4、思想上:实行“______”。5、军事上:①反击匈奴筑长城。(命______率军反击匈奴;修筑了西起______、东到______的万里长城;安定了北方。)②统一南方修灵渠。(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秦朝的疆域:秦朝疆域辽阔,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它的疆域四至是:(自己动手画一个示意图)二、合作探究:(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第一子目: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讨论解决“动脑筋”一。第二子目:巩固统一的措施1、 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有什么作用?
第三子目:北筑长城开发南疆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讨论解决“动脑筋”二。三、达标检测:1.你认为李白的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是赞扬下列哪位人物的功绩
A.嬴政
B.李世民
C.拓跋宏
D.武则天2.右图是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中的“京”字,该字的字体第一次成为全国规范文字是在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3.如果一位游客要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都城去参观,请你告诉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
A.西安B.南京C.咸阳D.洛阳4.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节目曾对右图中的历史人物进行过评述,下面说法最适合他的是(
)A.他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B.他推行大一统措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C.他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
D.他推行改革,促进民族融合5.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重要官职有(
)①丞相②县令③太尉④御史大夫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6.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B.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C.沿袭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D.沿用并完善了科举制
7.秦统一六国后,规定了通行全国的标准文字,它与下列哪一字体相同(
)
8.材料解析题:阅读记载某皇帝功过的四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
──铜方升铭文材料二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25页,当前为第25页。材料三
一法度衡石丈尺。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25页,当前为第25页。──《史记》材料四
烧来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说文系传》(1)材料中的“皇帝”是谁?
(2)依据材料分别概述该皇帝的功、过。
四、重点点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秦灭六国的原因,让学生初步掌握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的学习方法及比较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2、点拨秦朝与秦国两个不同的概念。3、识记秦始皇画像。识图P58页“秦统一货币”、“秦统一文字”图和P60页秦朝疆域图。4、阅读P61页自由阅读卡,了解度量衡。5、补充汉字形体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6、补充灵渠是我国古代第一条人工运河,在广西兴安县内。课外作业:同学们,你们一定非常喜欢看科幻小说吧!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科幻世界的时空隧道来到秦朝,秦始皇正在接受记者采访。如果你现在就是秦始皇,你会怎样回答记者们的问题呢?(1)记者问:“尊敬的始皇帝,据说您大力摧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请问在中央主要由哪些官员负责呢?”秦始皇答----------------------------------------------------------(2)记者问:“您在地方废除了分封制,那您会采取什麽新的措施加强管理呢?”秦始皇答-----------------------------------------------------------(3)记者问:“您为巩固统一,在其他方面采取了什麽措施?”秦始皇答-----------------------------------------------------------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26页,当前为第26页。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26页,当前为第26页。课题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课型新课学习时间设计者莫旗历史备课组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学习重难点重点: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是本课难点。课前预习提纲一、秦的暴政:①繁重的徭役和赋税②严酷的刑法③二世更加残暴二、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起义地点:大泽乡根本原因:秦的暴政。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三、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项羽: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破釜沉舟)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一)、秦的暴政:1、秦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二)、陈胜吴广起义1、根本原因__________直接原因_________2、时间_______、地点________、领导人________3、建立政权地点__________4、打到咸阳附近,发展到________人。5、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农民起义推翻秦朝1、秦朝灭亡:(1)巨鹿大战:时间: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双方: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2)__________直逼咸阳,秦朝灭亡。2、西汉建立:时间:__________都城:__________建立者:__________二、合作探究:(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第一子目:秦的暴政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讨论解决“动脑筋”一。第二子目:陈胜吴广起义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27页。1、 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导学案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27页。
2、分析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第三子目:农民起义推翻秦朝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讨论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解决“动脑筋”二、三。三、达标检测:1.秦朝的暴政表现在(
)
①每年役使三四百万人去兴修豪华的宫殿、陵墓和长城
②每年有几十万人攻打匈奴和戍边
③制炮烙之刑惩罚犯法的人
④实行族诛
⑤实行连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2.秦朝的暴政对社会造成的最根本影响是(
)
A.阶级矛盾尖锐
B.政局动荡不安
C.人民生活痛苦
D.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3.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4.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秦军主力的人是(
)
A.陈胜
B.吴广
C.项羽
D.刘邦
5.秦朝灭亡的标志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巨鹿之战
C.刘邦攻占咸阳
D.西汉建立
6.识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公元前209年,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都要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请回答:(1)这次起义中提出了什么口号?(2)“两个小队长”分别指谁?(3)如果他们没有遇到大雨,起义还会爆发吗?(4)这一次起义有什么意义?
四、重点点拨:1、秦朝刑法非常残酷,各种刑法无所不用其极,以致“刑戮相望于道”——《过秦论》贾谊。《汉书·刑法志》描述秦朝刑罚的残酷说:“赭衣(秦时罪犯皆着红褐色的囚服)塞路,囹圄成市(监狱像市场一样拥挤),天下秋怨,溃而叛之。”2、农民战争是第一次学习的课题,要在学习中注意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汽车销售应收账款质押担保与汽车行业技术支持合同3篇
- 物联网技术发展及产业应用前景
- 指导型课程设计
- 日本动画电影课程设计
- 网络出版领域电子书平台建设及版权保护计划书
- 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框架协议
- 幼儿园翻土课程设计
- 2024年柴油物流服务协议范本版
- 2024年洗车行业租赁协议标准文本解析与应用版B版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体育舞蹈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SAP生产计划概念及实施流程
- MSA 测量系统培训教材
- 时间轴公司发展历程企业大事记PPT模板
- 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气体练习题及答案
- 北师大版数学初二上册知识点总结
- 铁路建设项目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办法(铁总建设〔2018〕124号)
- 模具报价表精简模板
- 形式发票模板 PI模板 英文版
- 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题库题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日程表及签到表
- 兰州市行政区划代码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