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内科儿童中重度AD患者治疗病例分析专题报告_第1页
小儿内科儿童中重度AD患者治疗病例分析专题报告_第2页
小儿内科儿童中重度AD患者治疗病例分析专题报告_第3页
小儿内科儿童中重度AD患者治疗病例分析专题报告_第4页
小儿内科儿童中重度AD患者治疗病例分析专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内科儿童中重度AD患者治疗病例分析专题报告病例摘要基本信息:女,6岁,16kg主诉:躯干、四肢红斑、丘疹、渗出伴痒7个月,加重2个月现病史:患儿入院前7月,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出现红斑、丘疹,就诊于多家医院,行“自血疗法、药浴、光疗”等治疗,皮疹可缓解,但仍反复。入院前2月皮疹进一步泛发全身,就诊于当地医院,予“西替利嗪、艾洛松”治疗,皮疹轻度缓解,但瘙痒仍严重,就诊于我院。患儿自发病以来,饮食尚可,睡眠欠佳,二便正常。既往史:一月龄起反复湿疹。否认过敏性鼻炎、哮喘病史,否认传染病史。家族史:父有过敏性鼻炎病史,母既往体健。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咽红,扁桃体不大,颈部及双侧腹股沟可触及多发肿大淋巴结,约黄豆大小;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脊柱及四肢活动尚可,未见明显畸形。病理反射(-);女童外阴,外观无畸形。辅助检查初次生物制剂治疗时:血常规:白细胞:7.8*109,嗜酸性粒细胞:0.69*109↑,嗜酸性粒细胞:8.8%↑;

IgG:8.32g/L,IgA:1g/L,IgM:0.84g/L,补体C3:0.83g/L↓,补体C4:0.22g/L;

ANA(+):1:80,核仁型;

抗链O、RF、白介素-6、ESR、肝肾功能、尿便常规等未见明显异常。皮损特征躯干红斑、丘疹、抓痕;

前臂伸侧、胫前、膝部、足部红斑、斑块,部分破溃渗出;

双手掌红斑、水疱、大疱;

周身皮肤干燥、粗糙。

SCORAD评分:47。

瘙痒程度视觉模拟尺评分(VAS):7。治疗方案

10月14日住院,第1周,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富马酸酮替芬片口服,丙酸氟替卡松软膏、氧化锌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外用,配合局部湿敷、激光、药浴治疗。患儿躯干、四肢皮疹渗出减少,颜色较前变暗,手足水疱干燥,但皮疹面积无明显改善且瘙痒严重(SCORAD评分:42,VAS:7)。

10月22日,第2周,加入Dupilumab治疗,300mg,皮下注射,q4w。治疗效果

⑤-⑥Dupilumab治疗当天;

⑦注射第2针当天(3周后)

注射Dupilumab第2天瘙痒明显减轻,3周后复查,皮肤干燥较前缓解,手足皮疹完全消退(SCORAD评分:13,VAS:2)。

目前已注射7针,患儿皮疹无明显大面积反复。本病例专家点评

本例患儿表现:

1.2岁前发病,反复湿疹病史,本次病程已持续7个月;

2.皮肤干燥、粗糙,传统治疗控制不佳;

3.血清总IgE显著升高,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例增高;

4.父亲有过敏性鼻炎病史。根据Williams标准与张氏及姚氏标准可明确诊断为AD。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根据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分为婴儿期(出生至2岁)、儿童期(2-12岁)、青少年与成人期(12-60岁)和老年期(〉60岁)四个阶段。本病发病机制复杂,与免疫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皮肤菌群紊乱等多因素有关。Th2型炎症相关通路的激活及其驱动因子IL-4、IL-13已被证实为AD的基本特征。精准、靶向性阻断发病过程中的关键细胞因子,可以在降低不良反应的同时提高疗效。Dupilumab是一种全人源IL-4Rα亚基单克隆抗体,可通过靶向双重阻断IL-4和IL-13,抑制Th2介导的炎症反应。中重度AD会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早期的治疗和控制可能会影响该病的自然病程。除了糖皮质激素外的系统治疗如甲氨蝶呤、环孢素等都是超说明书治疗,且无明确治疗剂量及搭配方案。Dupilumab作为国内外第一个中重度AD的系统性靶向治疗药物,目前已被多项研究证实在大于6岁的儿童中应用效果显著且耐受性良好。对于Dupilumab在最小6月龄患儿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目前正在进行。这项研究十分重要,因为90%以上的AD患儿在6岁以前已有显著症状。但由于Dupilumab刚上市不久,目前仍未在儿童中广泛应用,应注意Dupilumab在儿科应用的主要不良反应。Dupilumab在成人应用中最常报道的不良事件是注射部位反应(10%),结膜炎(10%),口腔疱疹(4%),角膜炎(〈1%),眼部不适(≤1%)[1]。Treister等报道他们的78例儿童患者注射Dupilumab后未发现不良事件[2]。总而言之,临床Dupilumab的适应患儿人群选择应该个体化,综合考虑疾病对患儿身体、心理发育、社交、入学、直接及间接医疗费用及患儿家长心理及生活质量等多方面因素。诊断标准Williams标准主要标准:皮肤瘙痒;

次要标准:①屈侧受累史,包括肘窝、腘窝、踝前、颈部(10岁以下儿童包括颊部皮疹);

②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史(或在4岁以下儿童的一级亲属中有特应性疾病史);

③近年来全身皮肤干燥史;

④有屈侧湿疹(4岁以下儿童面颊部/前额和四肢伸侧湿疹);

⑤2岁前发病(适用于〉4岁患者)。

确定诊断:主要标准+3条或3条以上次要标准张建中等提出的中国AD诊断标准①病程超过6个月的对称性湿疹;

②特应性个人史和/或家族史(包括湿疹、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

③血清总IgE升高和/或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和/或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2级或2级以上阳性)。

确定诊断:符合第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