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下)第六单元课文梳理5(教师版)_第1页
语文版九年级(下)第六单元课文梳理5(教师版)_第2页
语文版九年级(下)第六单元课文梳理5(教师版)_第3页
语文版九年级(下)第六单元课文梳理5(教师版)_第4页
语文版九年级(下)第六单元课文梳理5(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语文版九年级(下)第六单元课文梳理5(教师版)25.诗词六首(一)思想内容及艺术手法1.《关雎》为先秦时代华夏族民歌,选自《诗经·国风·周南》,是《诗经》中的第一篇诗歌,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2.《蒹葭》为先秦时代汉族民间情歌,选自《诗经·国风·秦风》,是《诗经》中的一篇。全诗三章,每章八句。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3.《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思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这首诗在当时就很有名,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有人请李白题诗,他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羽《沧浪诗话》评:“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4.《钱唐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的七律。此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清新,堪称吟咏西湖的名篇佳作。5.《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名篇,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这首词感情真实,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间词以绮丽腻滑笔调专写“妇人语”的风格,是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6.《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二)实战演练1.《关雎》阅读练习(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答:运用“兴”的艺术手法(1分)。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的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1分)。(答出“比兴”“兴寄”“重章叠句”并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亦可)(2)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答:《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所谓“乐而不淫”(1分);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所谓“哀而不伤”(1分)。2.《蒹葭》阅读练习(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

分)

答: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2

分)

答: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对即可)

(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2分)

答: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1分),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分)。

3.《黄鹤楼》阅读练习(1)解释下面的词语。A.历历:指(汉阳林木)清晰可数(或“分明的样子”)B.乡关:故乡(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A.诗的前两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B.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C.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D.传说崔颢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在上头。”(×)(3)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答:“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4)这首诗的前四句中,“黄鹤”三见,“空”字重出,是否有重复之嫌,为什么?答:不重复。由于气势贯通,自然天成,读来并不感到重复。(5)五、六句写登楼所见的实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答: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青草繁茂浓绿。(6)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2分)答:该诗不仅写景,还有抒情。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答出“抒情”1分,分析1分,共2分。)(7)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4分)答: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好友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前后分析各2分,共4分。)4.《钱塘湖春行》阅读练习(1)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喜爱钱塘湖春天美景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爱(最爱)。(2分)评分:每空1分,共2分。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3分)答:“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评分:本题共3分。找出动词1分;赏析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3)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行”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线索答“春行”也可)

(4)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从动植物的变化描写季节特征,用词准确而精妙,从中找出一处并进行品析。

答案示例:如“争”生动反映出西湖早春黄莺争鸣活跃的热闹景象,又写出春光给自然带来的活力;如“几处”照应“早莺”,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准确写出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喜悦之情:如“乱”“迷”客观真实地再现湖边五颜六色的野花姹紫嫣红,让人眼花缭乱的早春之景等等。(5)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最爱。(1分)

(6)请选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2分)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5.《相见欢》阅读练习(1)本词作的作者是南唐亡国之君李煜,史称李后主,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

(2)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愁苦之情;。其感情基调是孤独、寂寞、凄凉。

(3)文中点明伤情的地点是西楼台,时间是夜晚,季节是秋天。

(4)词中写景简练而有序:“月如钩”一句是写仰望之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一句是俯视之景。

(5)上阕中的词语清秋,既点出了时令,又写出了词人孤独、寂寞、凄凉的心绪。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中“无言”与“月如钩”表现了词人当时什么样的心境?答:表现了词人因目睹残月而想起故国时产生的惆怅寂寞

(7)“月如钩”是特定环境下的月景,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答:(1)从月的形状上看是残月,象征人事的缺憾,蕴寓着冷落凄清的感情;(2)从月所反映的时间上看,并非月圆团聚之时,为下文的“离愁”营造了气氛。(8)“锁”字是传神之笔,试赏析。

答:人间秋色,无所不在,如何能“锁”住,被“锁”者,非清秋也,是指人。(9)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

答: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10)“剪不断,理还乱”是以麻丝比喻愁思。这样写有什么妙出?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

①妙处:用“丝”写“思”的谐音,形象地把“离愁”这种抽象的感情写活了,写出了一种非常深切的人中感受。②新意:用以指内心的烦乱或某些事难以处理解决。(11)词人是如何表现离愁的?请根据三四句词意作简要赏析。

答:词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愁绪比喻为具体的丝线,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词人愁肠百结难以排遣的心情。(12)“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请你说说词人此时心头是什么滋味。答:用来形容只有自己内心知晓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感受。心境一:幽怨。想我李煜才气纵横,风流一世,音律金石诗词无不精通,试问:“为何寡人偏偏是个皇帝?”心境二:惆怅。当年繁华当年梦,依稀在否?心境三:孤独。佳丽美酒,灯火飘摇,飘忽渐远,已不在身侧,唯有牢冥幽火,寂寂暗月伴我。心境四:离愁。家国天下何在?都在遥遥挥手的梦里。心境五:求死。国破家亡,孑然一身,苟且有何意义?(1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作为亡国之君的哀之痛、思之切(意近即可,答成“亡国哀思”得全分)(14)“无言独上西楼”句中“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孤独寂寞(1分)(15)结合全词理解“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中“一番滋味”的具体含义。答:离愁别恨,亡国之愁。(2分,言之有理即可。)6.《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练习※(1)词的上阕描写了密州出猎(出城打猎、狩猎、出猎)的壮观场面;下阕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2分)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分)

答:这是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表达了渴望被朝廷重用的情感。(2分)运用典故,使表达更加委婉含蓄。(1分)※(1)词的上片有一字笼罩全篇,你认为是哪一字?说说它的好处。答:“狂”,狂字总起,且贯穿全篇,突出自己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

(2)请对全词的最后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略作赏析。答:(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1分)和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1分)※(1)上阕中“擎”、“卷”二字及下阕中“挽”字最能体现苏轼豪放的风格,“倾城”之语则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的拥戴、赞扬和敬佩。(4分)(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化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的思想?(4分)答:表达了作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1)以首句中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2分)答:“狂”字为全篇定下豪放的基调。上片主要写打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2)苏轼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为什么?(2分)答:不一致,《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无限热爱。※(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中“聊”的意思是:姑且,略微。(2分)(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远大志向?(2分)答:得到朝廷重用,保家卫国。※(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2分)上阕: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下阕:下阕写报国情。(2分,意同即可)(2)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2分)(C)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B.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