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威远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考前模拟试题_第1页
四川省威远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考前模拟试题_第2页
四川省威远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考前模拟试题_第3页
四川省威远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考前模拟试题_第4页
四川省威远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考前模拟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8四川省威远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考前模拟试题24.秦国商鞅变法推行等爵制,从低到高依次排列,如下表所示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士”和“大夫”等旧贵族称谓被压低至十级以下。这一举措A.提高了人们的进取精神B.强化了对基层的限制C.旨在提高平民经济地位D.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25.司马迁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称,“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司马迁认为,始终被人们视为夷蛮的越王勾践是黄帝玄孙禹的后人;两越的夷蛮也是黄帝的后裔。这一看法A.体现了春秋时期的民族交融B.反映了“华夷一家”的观念C.推动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表明南方文化影响不断扩大26.有学者探讨指出,汉代骆驼文物寥寥无几,且形象特别稚拙或粗糙;唐代则出现大量骆驼文物,骆驼两侧挂有袋囊长颈瓶、毡毯等,特别写实。骆驼形象的变更表明A.汉代骆驼尚未进入中原B.唐代丝路贸易日趋旺盛C.三彩制作技艺日趋成熟D.汉唐经济格局变更明显27.明成化元年(1465年),礼部等衙门题为“建言民情”等事,湖广布政司郑序等上书:“云南各边卫指府军民相参,山多田少,不通舟车,过活艰难。浙江龙游商帮,偏处乡村屯堡安歇,生放钱债,收债米谷,贱买贵卖,娶妻生子,置买奴仆,二三十年不回原籍。”这一记载主要表明,明代龙游商帮A.推动了西南经济发展B.助长南方社会奢侈之风C.开启了西南地区开发D.促进江浙商品经济发展28.山东临清从明代后期至清中叶始终是华北重要的商城之一,也是京杭大运输河沿线最重要的漕粮储运码头,下图是乾隆——道光年间临清关实征关税额的变更。该图可以表明A.清乾嘉年间临清税收额持续下降B.沿海贸易发展导致临清地位下降C.明清的经济重心持续向南方转移D.运输河年久失修导致运输实力下降29.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让陈独秀意识到,要“从根本上取消这蔑视公理的强权不行”,“我们不行主见用强力蔑弃公理,却不行不主见用强力拥护公理。我们不主见用强力压人,却不行不主见用强力反抗被人所压。”“用强力拥护公理"思想旨在A.反思中国的外交失败B.抗议列强的经济欺凌C.抨击军阀的黑暗统治D.唤醒民众的救亡意识30.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通过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县、乡人民代表会议(参议会)为人民管理政权机关",“各级政府对各级代表会负责,各级代表对选举人负责”。这一规定A.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民主建国的愿望B.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速亡C.奠定了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基础D.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性质31.2024年,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接着高举联合国这面多边主义旗帜,充分发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二十国集团、欧盟等全球和区域多边机制的建设性作用,共同推动构建天类命运共同体。”据此可知,我国A.对现有国际框架的完全认同B.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C.主动推动和完善全球多边治理D.始终站在发展中国家立场32.雅典伯利克里时代,相当部分的国库收人用于修建雅典娜神庙和雅典卫城。这些建筑工程分成小批交由私人承包,其承包人有公民、有外邦人,也有奴隶,所给工价,三者并无区分。这表明A.雅典社会较为开放B.外邦大的政治地位提高C.奴隶拥有人身自由D.公民与外邦人地位同等33.下图出自1543年出版的《人体构造》一书,该书搭配着精致的版画插图,并系统描述了人体的骨骼、肌肉等器官,插图中的人物或倚桌深思,或驻足田野,衬着明快的大自然背景,显得颇为生动。这主要反映出当时A.自然科学已摆脱教会束缚 B.人们追求乐观的生活情趣C.现实主义成为时代的主流 D.医学进步丰富了人文主义34.1847年,恩格斯在回答共产主义能否单独在一个国家发生时,明确表明:“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因此,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这一观点A.成为俄国十月革命的指导思想B.受其次次工业革命影响较明显C.预见到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方向D.将随着时代发展得到修正完善35.塞内加尔总统阿卜杜拉•瓦德指出,“泛非主义是全部在非洲本土以及移居在世界各地黑人的愿望,他们通过黑非洲文明的属性在文化上得到体现。全力以赴投入到黑人几个世纪反抗奴隶制和殖民化的运动中去,这种愿望以非洲合众国的形式形成了大陆的政治统一”。泛非主义A.实现了非洲大陆一体化进程B.使非洲彻底摆脱了西方经济限制C.使非洲彻底实现了主权独立D.反映了非洲要求团结统一的愿望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战国末期,秦蜀守李冰在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时候,考虑这项工程所要发挥的功能依次是防洪、航运和浇灌。创建期的都江堰,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相互影响的水利系统。两宋时期,拥有分水、导流、引水和溢洪排沙综合功能的工程体系的形成,标记着都江堰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水利工程已经进入了成熟期。(都江堰的管理也更加完善,不仅形成了稽查、水政和工程三个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而且都江堰还成为国家水利工程,朝廷派出御史领提举官,到灌区巡察,代表中心政府监督岁修工程质量和经费运用状况,地方上则设置各级官员共同负责灌区的水政和都江堰工程的管理及岁修活动。成熟期的都江堰内江灌区共分出4条干渠,浇灌面积超过200万亩。——摘编自曹玲玲《作为水利遗产的都江堰探讨》材料二“大跃进”后期最出名的水利工程是河南省林县的红旗渠。红旗渠于1960年2月起先修建。经10年奋战,于1969年7月完工。红旗渠工程总投工5611万个,参加民工7万人,先后有81位干部、技术人员和农夫献出了珍贵的生命。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加上分干渠、支渠、斗渠,共计长约1500公里;10年间,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尽管林州人民为此工程付出了巨大代价,而且自90年头以来,出现水源不足,渠道老化等问题,但运行30年间,解决了全县严峻干旱的问题;灌区的有效浇灌面积达54万亩。——摘编自李克军《如何评价“大跃进”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以都江堰建设为例,概括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特点。(9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说明红旗渠修建的历史背景和影响。(12分)(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红旗渠的修建所体现的时代精神。(4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9世纪中期,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到美国,这让他们极为担心。第一份由美国人撰写的针对中国城的具体报道,或许就出自马克·吐温之手,他所观测的中国,混合了茫然、哀伤与愤怒。当他一面抗议好像含有种族卑视味道的社会风气时,一面却又不自觉地表现出了卑视的看法。赛珍宝(美国作家,在中国生活近40年)的长篇重说《大地》三部曲正面描写了中国农夫的生活以及他们与土地的关系,赛珍宝笔下的中国农夫的形象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震撼,许很多多美国人正是通过赛珍宝的小说了解到中国,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解囊相助。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深化中国西北革命依据地实地走访,三个月后完成了《红星照射中国》,1937年,此书在英国出版,轰动了西方世界。红军的宏大形象被树立起来,一批批年轻人从各地开赴延安。美国总统罗斯福读这本书后,三次约见斯诺,听他讲解并描述对中共的视察状况,并调整了美国的对华政策。——摘编自张威《1930—1980,中国形象的世纪变迁》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学问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楚)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皇帝下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胎养助产令,此令包括:其一,保障对象是生育的贫乏之家;其二,生育基金的来源是免疫宽剩钱;其三,把人口增减作为对官吏考核的重要内容。……绍兴十一年(1141年),政府修改“胎养令”;由于宋代免役宽剩钱的存留状况很难保证为生育供应保障资金,而义仓储存状况良好,所以将生育保障基金来源从免役宽剩钱改为义仓米。……还有很多地方政府通过设置举子仓或举子庄的方式,定期资助民间产子。虽然宋朝举子仓的实施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但官府还是始终在推行该制度,并不断完善该制度。——摘编自王文素著《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探讨》(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南宋妇幼保障制度的特点。(9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述南宋妇幼保障制度的影响。(6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斗争与和平】(15分)(略)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李大钊(1889—1927年)河北省乐亭县人。早年留学日本,1916年学成回国后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坚力气。1917年十月革命后,李大钊敏锐地意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已证明西方文明存在严峻缺陷,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行能解决现实问题,俄罗斯文明则可“当媒介中西之任”,对马克思主义表现出深厚的爱好。其间他在《新青年》等上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成功》等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予以高度赞扬,认为它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革命”,是“世界新文明之曙光”,进而指出中国革命必需“适应世界的新潮流”。——摘编自李喜所等著《中国近代史:危机与变革》(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说明李大钊在1917年前后思想发生的转变及其缘由。(9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要评价这一时期李大钊的思想转变。(6分)

24A题号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BBABDACABDD41.(25分)(1)政府重视水利的建设;重视水利设施综合效益的开发;重视建立水利设施的监管体系。(9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2)背景:一五安排和三大改造的完成,起先探究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跃进和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农村水利设施的陈旧落后。(6分)影响: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对当时中国农村建设供应了示范引领效应;增加了民族自信念。(6分)(3)自食其力、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4分)42.(12分)(1)评分标准:观点3分+论证8分+逻辑1分观点(3分) 观点明确(3分) 观点较明确(2分) 观点不明确(0—1分)评析(8分) 评析对象与观点一样,并能够运用两组史实(7—8分) 评析对象与观点基本致,基本能运用相关史实(3—6分) 评析对象与观点不一样,不能运用相关史实(0—2分)逻辑(1分) 逻辑严密(1分) 逻辑混乱(0分)(2)参考答案:示例:西方社会对中国形象的认知随时代变迁而发展。19世纪中期的美国,刚刚完成工业革命。新的交通工具帮助大量的中国移民进入美国。美国劳动力市场既须要来自中国的移民,又以怀疑和卑视的看法看待中国人。包括吐温及其同时代的作家的看法,体现了这个时代对中国人形象的冲突相识。进入20世纪30年头,西方作家通过深人走访,与一般中国人广泛接触,相识到中国人民在抗日斗争中表现出的吃苦耐劳、勤勉不屈,特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民众坚持抗战,赢得了西方社会对中国抗成的怜悯和支持。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的巨大牺牲,赢得了世界的了解和敬重。(3)其他思路:可以整体考虑,如:西方对华政策的变更主要基于本土的利益;可以从某个历史时期考虑,如:中国的抗战赢得了国际上的支持。45.(15分)(1)政府对妇幼保障事业供应保障,财政投人不断加大;以促进人口增长为目标,以贫困人口为对象;中心政府与地方政府相互协作。(9分)(2)促进了宋代人口的增长,缓和了社会冲突;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贫困家庭的妇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