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西省鹰潭市重点中学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江西省鹰潭市重点中学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江西省鹰潭市重点中学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江西省鹰潭市重点中学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江西省鹰潭市重点中学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江西省鹰潭市重点中学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某生态养殖大棚内,水草丛中栖息着螃蟹,水面上有浮床.其间栽培的某种绿叶蔬菜在水面上方,黄瓜藤枝枝蔓蔓。同时大棚里还栽种了一种特殊辣椒,能起到驱虫的作用。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螃蟹、绿叶蔬菜、黄瓜等生物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C.浮床遮光有利于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可为水生生物提供食物D.大棚内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和化学能2.下列有关细胞的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衰老细胞的酶活性都降低,细胞核减小B.细胞免疫引起的靶细胞死亡不属于细胞凋亡C.癌变的细胞中,细胞膜上糖蛋白大量增加D.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都会引起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3.某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A或a基因控制合成蓝色色素,B或b基因控制合成红色色素,不含色素表现为白花,含有两种色素表现为紫花。现有某蓝花雌株和红花雄株作亲本进行杂交,F1表现为紫花雌株:蓝花雄株=l: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蓝色色素和红色色素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在自然群体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3种C.若F1的雌雄植株杂交,子代白花植株中,雄株占1/2D.若F1的雌雄植株杂交,子代中紫花植株占3/164.在一个较大的果蝇种群中,雌雄果蝇数量相等,且雌雄个体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为80%,b的基因频率为20%,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B、b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雄果蝇中出现基因型为bb的概率为4%B.若B、b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显性个体中出现杂合雄果蝇的概率约为17%C.若B、b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XbXb、XbY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20%D.若B、b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则说明该果蝇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5.研究发现人体的生物钟机理如图所示,下丘脑SCN细胞中,基因表达产物PER蛋白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振荡周期为24h,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核糖体在图中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B.图中过程③体现了负反馈调节机制C.per基因只在下丘脑SCN细胞中复制与表达D.一条mRNA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翻译出多条相同肽链6.下图为横放萌发后的玉米种子,据图分析种子萌发过程中激素调节的相关内容,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根、茎分别出现不同的向性,此时生长受到抑制的是A、D侧B.玉米种子萌发初期,赤霉素含量增加,促进了淀粉的水解,为种子的萌发提供物质和能量C.玉米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只受赤霉素和生长素的调节作用且调节作用的原理相同D.根、芽合成的生长素能从C运输到D、从A运输到B,反映了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特点7.科研人员研究赤霉素(GA3)对NaCl胁迫下红小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芽长和根长的影响,实验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处理方法芽长(cm)根长(cm)蒸馏水(D组)5.604.26150mmol/LNaCl溶液(S组)1.961.86S组+10mmol/LGA33.043.06S组+30mmol/LGA34.083.12S组+50mmol/LGA34.843.42A.该实验只有D组为对照组B.50mmol/LGA3是缓解胁迫的最适浓度C.与盐胁迫下相比,实验范围内GA3的浓度均具有缓解胁迫的作用D.实验说明加入一定浓度的GA3能使红小豆种子在盐胁迫下正常萌发8.(10分)下列关于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和RNA属于核酸,都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B.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C.Mg是植物细胞中的微量元素,缺Mg可使叶片发黄D.强酸、强碱、低温或高温都会使蛋白质变性失活二、非选择题9.(10分)某动物黑色毛和棕色毛这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b决定,同时X染色体上基因I会抑制黑色与棕色色素的形成,从而使毛色变白,基因i无此作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种群中黑色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___种。(2)群体中,理论上棕色雄性个体数_______________(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棕色雌性个体,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有基因型为BBX1Y的个体与纯合棕色雌性杂交,F1出现了黑色雌性个体。推测变异的原因可能是:①发生了基因突变;②发生了X染色体上I基因片段的缺失。某学生采用F1黑色雌雄个体相互交配的方式对变异原因进行研究,判断其能否依据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确定变异原因,并阐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光能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请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光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储存在有机物中。在黑暗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幼苗表现出各种黄化特征,如叶片呈黄白色,而在光照条件下生长的幼苗叶片呈绿色,说明光可以____________。(2)大多数植物的向光性是由植物体内的________造成的。已知拟南芥的向光性生长受蓝光的调节,隐花色素是细胞的蓝光受体。请以野生型和隐花色素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幼苗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隐花色素的作用。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11.(14分)研究人员以坐果(成熟花的子房向果实转变的过程)期容易发生落果的葡萄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在开花前10天给葡萄花序去雄并套袋。在开花日,用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4一CPA(为生长素类似物)、GA3(为赤霉素)或PAC(GA3合成抑制剂)处理未受粉的葡萄子房。在花后21天,统计坐果率研究激素对葡萄坐果的影响,结果如下表:组别受粉未受粉123456实验处理GA3--+-+-4-CPA---+++PAC------坐果率(%)3001321248注:-未加入,+加入(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_______的微量有机物。(2)该实验给葡萄花序去雄并套袋的目的是_______。(3)根据_______组结果,可知4一CPA或GA3单独处理均可提高葡萄坐果率。(4)根据4、6组结果推测,4一CPA通过_______来提高坐果率。12.滨海湿地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回答下列问题:(l)滨海湿地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价值。将勺嘴鹬等濒危物种转移到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这属于____保护。(2)由于围海造陆、工业污水排放、养殖污染等人类活动,滨海湿地出现部分生物灭绝、营养结构复杂程度___(填“上升”或“下降”)和抵抗力稳定性____(填“上升”或“下降”)。在此期间,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3)目前人们在对滨海湿地修复的同时,也在适度的开发利用,如建立生态农业园,将秸秆、落叶、粪便等废弃物回收加工后再次利用,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出发,其意义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

生态系统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完整的结构决定其功能;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详解】A、螃蟹、绿叶蔬菜、黄瓜等生物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A正确;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流动,B错误;C、浮床遮光不利于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C错误;D、从题干中看出大棚内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没有人工提供能量(化学能),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重点是对于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知识的掌握。2、D【解析】

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详解】衰老细胞中部分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A错误;细胞免疫引起的靶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B错误;癌变的细胞中,细胞膜上糖蛋白大量减少,C错误;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都会引起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D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识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点睛】细胞衰老特征小结:一大(细胞核体积变大)、一小(细胞体积变小)、一多(色素增多)、三低(物质运输功能、代谢速率、多种酶活性)。3、D【解析】

由题意分析可知,蓝花(Abb)雌株与一红花(aaB)雄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表现为紫花雌株:蓝花雄株=1:1,一种性别只出现一种性状,可判断亲本为显性雄和隐性雌杂交。故B/b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基因型为AaXBXb:AaXbY=1:1,表现为紫花雌株:蓝花雄株=1:1。据此答题。【详解】A、据分析可知,蓝色色素和红色色素分别由A和B基因控制,母本蓝花雌株的基因型为AAXbXb,父本红花雄株的基因型为aaXBY,A正确;B、在自然群体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XBXB、aaXBXb和aaXBY共3种,B正确;C、若F1的雌株(AaXBXb)和雄株(AaXbY)杂交,子代白花植株(aaXbXb和aaXbY)中雄株占1/2,C正确;D、若F1的雌雄植株杂交,子代中紫花植株占(3/4)×(1/2)=3/8,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4、C【解析】

分析题干可推出:运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雌性果蝇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Xb的平方,雄性果蝇只有一条X性染色体,雄果蝇的Xb基因频率就是XbY的基因型频率。同时,注意雌雄比例为1:1,因此理论上XbXb、XbY的基因型频率占总的一半,据此答题。【详解】A、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bb的基因型频率为20%×20%×100%=4%,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性状与性别无关,因此雄果蝇中出现基因型为bb的概率也为4%,A正确;B、根据B的基因频率为80%,b的基因频率为20%,可得BB的基因型频率为64%,Bb的基因型频率为32%,显性个体中出现杂合雄果蝇的概率为[32%÷(64%+32%)]×1/2×100%≈17%,B正确;C、若该对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雌果蝇中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64%、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32%、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4%,雄果蝇中XBY的基因型频率为80%,XbY的基因型频率为20%,雌雄果蝇数量相等,因此XbXb、XbY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10%,C错误;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B、b基因频率改变一定会引起该果蝇种群的进化,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遗传平衡定律计算,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运用情况,对所给信息的思维和判断能力,难度不是很大,但容易做错。5、C【解析】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①为转录过程,②为翻译过程,③过程表示PER蛋白能进入细胞核,调节per基因的转录过程。【详解】A、根据多肽链的长短,可判断核糖体在图中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向左,A正确;B、过程③体现了负反馈调节机制,B正确;C、per基因只在下丘脑SCN细胞中表达,而由于各个细胞都含有该基因,所以随着其他细胞的复制而复制,C错误;D、一条mRNA链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翻译出多个相同的肽链,D正确。故选C。6、B【解析】

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根表现为向地性,茎表现为背地性,此时生长受到抑制的是D侧,A侧是促进作用,A错误;玉米种子萌发初期,赤霉素含量增加,促进了淀粉的水解,为种子的萌发提供物质和能量,B正确;玉米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C错误;根、芽合成的生长素能从C运输到D、从A运输到B,是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不能反映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特点,D错误。7、C【解析】

根据实验的目的“研究赤霉素(GA3)对NaCl胁迫下红小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芽长和根长的影响”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赤霉素的浓度,因变量是芽长和根长。分析表格中实验设计思路,D组相当于空白对照组,S组相当于在高盐溶液处理后的对照组,其他三组为不同浓度的GA3的实验组,进一步分析实验结果可知:盐胁迫会抑制芽和根的生长,但一定的GA3浓度范围内,随GA3的浓度逐渐增大,红小豆种子对盐胁迫的缓解作用越大,但从表中数据还不能得出缓解作用最大的最适GA3浓度或者能否使种子萌发恢复正常的GA3浓度。【详解】A、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根据实验目的分析,设计中D组和S组都是对照组,A错误;

B、由于实验中GA3对盐胁迫的缓解作用没有出现波峰,所以无法确定50mmol/LGA3是不是缓解胁迫的最适浓度,B错误;

C、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在盐胁迫下,红小豆萌发的根和芽生长变短,但在实验范围内GA3的浓度均具有缓解胁迫的作用,C正确;

D、由于从实验结果分析,没有显示出那个GA3浓度下与D组的结果相同,同时实验也没有设计更高浓度的GA3处理盐胁迫下的红小豆种子,所以此实验还不能说明加入一定浓度的GA3能使红小豆种子在盐胁迫下能恢复正常萌发,D错误。

故选C。

【点睛】分析本题实验关键要明确设置的D组和S组都是对照组。8、B【解析】

大量元素,是指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量或含量较大的必需营养元素。一般指碳、氢、氧、氮、磷和钾6种元素。在正常生长条件下,这些元素的含量占植物干物质质量的1%以上。微量元素约有70种,指的是在人体中含量低于人体质0.01%~0.005%的元素包括铁、碘、锌、硒、氟、铜、钴、镉、汞、铅、铝、钨、钡、钛、铌、锆、铷、锗和稀土元素等。一般植物含镁量为干物质的0.05~0.7%。镁在植物体内属于移动性较强的元素,进入根系中柱的镁,通过木质部空间到达植物地上各器官。镁是叶绿素的主要成分,是植物体内的大量元素。【详解】A、DNA和RNA属于核酸,DNA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A错误;B、脂质包含脂肪、磷脂、固醇等,如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因此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B正确;C、Mg是植物细胞中的大量元素,缺Mg可使叶片发黄,C错误;D、强酸、强碱、或高温都会使蛋白质变性失活,低温不会,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9、BBXiXi、BbXiXi9多于在B基因不存在的情况下,雌性的两条X染色体上同时具有i基因时才会出现棕色,而雄性的一条X染色体上有基因时就会出现棕色不能因为无论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发生X染色体含片段缺失,交配后代中黑色:棕色的比例均为3∶1【解析】

题意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黑色毛和棕色毛这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b决定,同时X染色体上基因I会抑制黑色与棕色色素的形成,从而使毛色变白,基因i无此作用,可知群体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B—XIX-、B—XIY、bbXIX-、bbXIY;黑色个体基因型为、B—XiXi、B—XiY;棕色个体的基因型为bbXiXi、bbXiY。【详解】(1)由分析可知,种群中黑色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XiXi、BbXiXi,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共有9种,分别为BBXIXI、BbXIXI、BBXIXi、BbXIXi、BBXIY、BbXIY、bbXIXI、bbXIXi、bbXIY。(2)群体中,在B基因不存在的情况下,雌性的两条X染色体上同时具有i基因时才会出现棕色,而雄性的一条X染色体上有基因时就会出现棕色,据此可知,理论上棕色雄性个体数多于棕色雌性个体。(3)现有基因型为BBXIY的个体与纯合棕色雌性bbXiXi,杂交,F1的基因型为BbXIXi(白色)、BbXiY(黑色),然而却出现了黑色雌性个体,该个体出现的原因如果是基因突变,则黑色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XiXi;如果为X染色体上I基因片段的缺失导致,则黑色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XXi;若让该黑色雌性个体与F1黑色雄性个体相互交配,则无论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发生X染色体含片段缺失,导致的黑色雌性个体的杂交结果都是黑色∶棕色=3∶1,所以根据上述方式无法判断变异发生的原因。【点睛】认真分析题干信息是解答本题的重点,关注基因决定性状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的信息是突破本题的关键!10、化学能诱导植物合成叶绿素(或促进叶绿体的发育)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实验思路:将野生型和隐花色素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幼苗置于黑暗(或均匀光照)环境中,并观察生长情况。用蓝光持续单侧照射两组幼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幼苗的生长状况。预期结果和结论:蓝光单侧照射前野生型拟角芥幼苗直立生长,照射后野生型拟南芥幼苗向光弯曲生长。蓝光单侧照射前后,隐花色素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幼苗均不向光弯曲。说明隐花色素是细胞的蓝光受体【解析】

依题文可知,光合作用实现了能量转化和物质转化;植物具有向光性是由于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以此相关知识解答。【详解】(1)光合作用实现了光能到化学能的转化,所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依题文对照实验结果,说明光可以诱导植物合成叶绿素。(2)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大多数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隐花色素的作用。用蓝光处理幼苗前,幼苗需要放在黑暗环境条件下,防止其它光的干扰。处理的幼苗一组是野生型拟南芥;一组是隐花色素缺失突变体拟南芥,保证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结果是幼苗的生长情况。由此实验思路:将野生型和隐花色素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幼苗置于黑暗环境中,并观察生长情况。用蓝光持续单侧照射两组幼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幼苗的生长状况。预期结果和结论:蓝光单侧照射前野生型拟角芥幼苗直立生长,照射后野生型拟南芥幼苗向光弯曲生长。蓝光单侧照射前后,隐花色素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幼苗均不向光弯曲。说明隐花色素是细胞的蓝光受体。【点睛】本题文重在考查学生关于单一变量原则在实验中的运用能力。11、显著影响排除内源激素的影响2、3、4提高赤霉素含量(促进赤霉素合成)【解析】

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研究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4-CPA(为生长素类似物)、GA3(为赤霉素)或PAC(GA3合成抑制剂)处理未受粉的葡萄子房,对葡萄坐果率的影响。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即4-CPA、GA3、PAC,本实验的因变量是葡萄坐果的情况。【详解】(1)由植物激素的概念可知,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去雄并套袋可以防止受粉,排除受粉后发育中的种子所分泌的激素对实验的干扰。(3)由表中数据可知,3组为GA3单独处理对葡萄坐果率的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