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5第一章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2/75一、相关概念3/754/75教师职业P6……5/75道德语义学解析“道”即道路,引申为事物运动改变规律或人们必须遵照社会行为准则、规矩、规范。【比如,孔子讲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

“德”即“得”,是指人们将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道德即从物之道引出人之得。最早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含义推导6/75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笃行善思致用创新

认识: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

结论:道德起源于社会关系存在。(客观)道德起源

讨论一:一个人世界道德有用吗?印度狼孩和《鲁宾逊漂流记》主人公生活7/75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笃行善思致用创新

认识: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与动物根本区分,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利益不一样,为调解利益冲突防止社会瓦解时,道德这种意识呼之欲出。结论:道德起源于人类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主观)讨论二:智障人士有正确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发生吗?

8/75道德含义本质要求:经济基础决定特殊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范围。作用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良心)作用方式:善恶评价存在形式:心理意识、标准规范、行为活动。9/75良心呀!良心!你是圣洁本能,永不消逝天国声音。是你安安当当地引导一个即使是蒙昧无知然而是聪明和自由人,是你在不差不错地判断善恶,使人形同上帝!------卢梭10/75道德观念:是指人们对善恶、优劣、主动与消极、正义与非正义等方面进行分析与判断,它是对本身、对他人、对世界所处关系系统认识和看法,属于社会伦理[P129-130]概念。11/7512/754、教师职业道德P7------------------------------------------13/75二、道德与道德观念(一)道德内涵道德是一个社会制度

复杂意识形态

群体影响力

民族文化反应14/75(二)道德历史发展道德发展五种历史类型原始社会道德奴隶社会道德封建社会道德资本主义社会道德社会主义社会道德了解15/75原始社会道德道德标准:维护氏族和部落共同利益道德规范:热爱劳动、团结互助、平等民主,勇敢刚毅。道德缺点:氏族复仇、血缘群婚和食人之风16/75奴隶社会道德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绝对屈从和人生依附。藐视劳动和劳动者强调对奴隶主国家绝对忠诚。信仰男尊女卑、男主女从。17/75封建社会道德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关系,是封建社会道德最突出特征。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规范。道德政治化、宗教化、规范化、理论化是封建地主阶级道德主要特征。

注解:“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弟兄、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行为准则。18/75资本主义社会道德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道德标准。自由、平等、博爱是基本道德规范。惟利是图是占主导地位道德规范。“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恶劣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杠杆。”

------恩格斯19/75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笃行善思致用创新社会主义社会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关键,以集体主义为标准。▲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恪守“爱国遵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贡献”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0/75总结道德发展含有规律性。【人类道德发展历史过程与人类生产方式发展进程大致一致。道德发展总趋势是向上、前进,沿着波折道路向前发展。】道德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主要尺度。21/75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笃行善思致用创新一个国家繁荣,不取决于它国库殷实,不取决于它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公民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教育、人们远见卓识和品格高低。这才是真正利害所在、真正力量所在。——马丁·路德(三)道德作用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饰演角色越来越主要,对于促进社会友好与个人完善发挥着越来越突出作用;道德调控范围不停扩大,调控伎俩或方式不停丰富、愈加科学合理;22/75道德作用1、调整社会关系调整功效是指道德经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功效与能力。道德调整功效,立足于处理一个“行”问题。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要与自己同类发生这么或那样关系和联络。所以,不可防止地要产生各种矛盾。23/75(2)认识社会现实道德认识功效是指道德反应社会现实尤其是反应社会经济关系功效与能力。

道德从来强调是知和行统一,道德认识功效立足于处理一个“知”问题。

24/753、规约个人行为路径:学校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个人道德涵养25/754、教育引导功效26/75

(四)道德观念德国启蒙哲学家莱布尼茨在《中国新论》中写道:“我们以前谁也不曾想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们伦理更完善、立身处事之道更为进步民族存在。但实际上,我们却发觉了中华民族了,它竟使我们觉醒了。”这充分说明,中华民族优异伦理道德不但是中华民族瑰宝,而且也是全人类精神财富,它将不停地被人们发觉、开掘、创新,对人类社会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金取得者在巴黎宣言中表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2500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27/75是社会主义当代化建设客观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内在要求。是个人健康成长主要条件。1、中华传统美德当代价值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拓展践行28/75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笃行善思致用创新(1)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责任意识和贡献精神。

公而忘私,国而忘家贾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提倡是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强调是先公后私反正确是假公济私2、中华传统美德基本精神29/75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笃行善思致用创新(2)推崇“仁爱”标准,追求人际友好孔子:“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墨子“兼相爱,交相利”。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30/75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笃行善思致用创新(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诫子弟何事纷争一角墙,让他几尺也无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孔子推崇君子型人格。“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内圣外王”境界31/75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笃行善思致用创新(4)提倡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民无信不立——孔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32/75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笃行善思致用创新(6)强调道德涵养,塑造理想人格

孔子:见贤思齐;吾日三省吾身。

诸葛亮: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孟子说过:“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下。“君子之首,修其身而平天下。”33/75道德观念可分为“主流道德观念”和“非主流道德观念”当前道德观念中问题:道德调整功效弱化、道德价值取向紊乱、道德评价失范以儒家思想为正统传统道德观考究“仁义礼智信”。

34/75三、教师职业道德1、特征整体认知:职业道德水准高于同时代其它职业;高度跨时代性和跨文化性;道德内化与自律居于主要地位案例:北京一位小学教师以前写板书时,曾习惯于折断粉笔顶端坚硬部分,并潇洒地将其丢在地板上。时隔很快,他就惊奇地发觉全班同学都尤而效之,学会了折断粉笔。从那时起,他意识到了教师行为有如此大影响力。35/75(1)教师职业道德起源(2)先秦时期教师职业道德(3)汉唐时期教师职业道德(4)宋元明清时期教师职业道德(5)近代…………2、教师职业道德历史发展(古代、近代)36/75(1)教师职业道德起源

教师职业道德是伴随教育发展而发展。远古时期因为生产力极其低下,教育不发达,学校还未出现,没有专职教师。经常是一些有感情,有经验长者来担任。长者职责就是传授部落内部儿童和青年种植,打鱼,狩猎等方面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这时只有一些教育活动中粗浅行为习惯和朦胧师德意识。这一时期是师德产生萌芽时期。37/75(2)先秦时期教师职业道德

先秦时期文化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诸子百家其实是职业教师,私人讲学,坐而论道,各有一班学生相追随。这些著名代表人物有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一批思想家,教育家,他们在创办“自由讲座”,创办“私学”等教学活动中,对师德都进行了叙述。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化教育开创时期,先秦诸子道德学说为中国道德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以后文化教育,道德理论包含师德理论,大都能够从先秦找到根芽。38/75我国早期形成以儒家思想为关键古代师德思想孔子荀子39/75有教无类孔子主张,除奴隶外,不分贫富、贵贱、贤愚、种族和地域,任何人都能够成为教育对象。只要他们诚心讨教、潜心学习,教师都应热心教诲、一视同仁。这是他“泛爱众,而亲仁”伦理思想在教师职业中详细落实和表达。他招收学生不受贵贱、贫富、老幼等条件限制,他学生大多数出自贫贱之家。40/75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孔子十分注意观察学生,非常熟悉学生特点,能够用精练语言相当准确概括出学生特征。比如:子路粗犷好勇,颜回守德好学,子贡善辩好货殖;冉求多才多艺,曾参守孝纯粹,原宪守节清高等等。朱熹概括孔子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多因才”,遂有“因材施教”名言。41/75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代著名思想家杨雄在他著作《法言》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42/7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首要条件是要含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精神。43/75热爱学生、无私无隐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无悔乎?”孔子就曾热切地指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勉励他学生“当仁,不让于师”。韩愈也说:“弟子无须不如师,师无须贤于弟子。”

王夫之就明确指出:教人必须有严格要求,学习必须向高处努力。教师假如降低“道”标准,“俯身”自己学生,那只能使学生一辈子陷于“不知不能”悲境,是最不道德表现。44/75(3)汉唐时期教师职业道德

西汉时期,确立了中国封建社会教育雏形,也奠定了封建社会教师职业道德基础。唐朝是我国封建文化教育鼎盛时期,唐朝历代君主都十分重教重学,尊师重道,师德得到了主动发展。45/75(4)宋元明清时期教师职业道德

宋云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从鼎盛渐至衰落。宋明理学家们从主客观唯心主义方面建立了关于教师职业道德伦理思想。朱熹制订《白鹿洞教条》是我国古代关于师德规范最完整,最清楚一次叙述,也是中国教育史上尤其值得纪念一件大事。明清两代,沿袭宋代书院讲学风气。清末,盛宣怀把师范生道德品质训练分为5个层次,(学有门径,质成敦实;勤学诲劳,先公后私;善诱察,能应变;无计较,无吝啬,无火气,无客气;性厚才精,学广识通,行正度大,心虚气静。)到达第5个层次才算到达教师道德水准。46/75(5)近代中国教师职业道德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文化教育性质发生了深刻改变。以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等为代表一大批教育家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新规范要求。著名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蔡元培,明确主张教师要知识渊博,谦虚正直,要讨教师行为和品质能成为学生榜样。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输,开辟了教育文化发展新纪元。47/75康有为师德思想幼儿教师要“德行慈爱,身体健康,资禀敏慧,有恒性而无倦心,有弄性而非方品”;小学教师要“静细慈和,爱抚婴儿而有耐心,有恒心,有弄心”;中学教师要“学行并高,经验甚深”,“唯才德是视”,“行谊方正,德行仁明,文字广博,思悟通妙,而又诲人不倦,慈幼有恒”;大学教师要“专学精深,奥妙试验有得”。按照教育不一样层次对教师提出了不一样要求。48/75蔡元培师德思想49/75徐特立师德思想第一,做教育工作人,普通总是先进分子。第二,热爱人民教育事业,忠于党和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第三,教师应该是人师和经师合一。第四,教师要专心致志,钻研业务。第五,应该建立起相互平等师生关系。50/75“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P851/753、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师德(1)关爱学生、有教无类(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3)言传身教、为人师表(4)因材施教、循循善诱(5)不耻下问、敩学相长52/75(1)调整作用(最基本作用,调整教师行为)①经过调整教师与教育事业关系,促进教师爱岗敬业②经过调整教师与学生关系,形成尊师爱生教育气氛③经过调整教师与教师关系,形成团结协作教育凝聚力④经过调整教师与学校其它组员及与社会其它组员关系,形成教育协力4、教师职业道德作用补充53/75(2)教育作用(教育学生)①教师道德品质对学生品德形成含有示范作用②教师道德品质对学生智力发展、科学文化水平提升有推进作用③教师道德品质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含有促进作用④教师道德品质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含有促进作用54/75(3)导向作用(教师是教育活动主导)①激励②控制③调整④矫正(4)促进作用(对整个社会促进)①有利于社会职业道德发展和从业者道德素质提升②有利于家庭美德形成和整个社会文明程度提升③有利于社会公德发展和良好社会风气形成55/755、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当前师德建设主流是好。不过,因为社会、教育部门、个人(无知、利益驱动、观念背离、情感)等原因,师德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教育部年8月《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若干意见》通知中指出:“必须看到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略问题,有些教师行为损害了人民教师形象,给教育事业带来不良影响,必须引发高度重视。”

56/75(1)定义教师职业道德失范是指:教师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行为。57/75(2)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突出表现团体合作精神缺失扭曲行业作风教师指责缺位行为表现失范敬业精神匮乏58/75(3)教师职业道德失范不良影响(了解部分)

A、对学生不良影响

-----学生模仿型

-----学生反抗型

-----学生报复型

-----学生逃避型

-----学生沉沦型59/75学生模仿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剃头师傅教徒弟剃头,先从剃葫芦开始。每次教完,师傅总是习惯地把剃头刀往葫芦上一扎,徒弟也就学会了这个习惯。徒弟出师后,去给他人剃头,结果,剃完头后,他又习惯地把剃头刀往人家头上一扎,那人便疼得“哇哇”乱叫起来。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是最善于摹仿教师习惯。学校教师包含学校全部教育工作者,他们习惯对学生产生影响是很大。加里宁曾说:“教师好像天天都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细、富于敏感、善于窥测教师优点和缺点孩子眼睛在不停地盯着你。”

60/75学生反抗

案例1:游戏时,阳阳推倒了妞妞搭好积木,妞妞向老师告状。老师找到阳阳,对他说:“阳阳,你刚才为何要把妞妞积木推倒?”阳阳低着头没有说话。老师接着说:“老师有没有讲过不能随便推倒儿童搭好积木?”阳阳依旧低头不说话。这时老师皱了皱眉说:“阳阳,向妞妞道歉,而且帮她把积木搭好。”阳阳扭头就走,老师一把拉住他说:“我说话你都不听了,快道歉。”阳阳则扭头踢了老师一脚,跑开了。案例2:有个学生与同桌在座位空间多少上发生了争吵,为出气,就把同桌同学书本撕坏了。事后被撕书本学生向教师告了状。这位教师信口开河训斥撕书学生:“你这么做是道德败坏,流氓行为……”撕书学生不但不认识自己错误,反而赌气偷偷地把其它同学书也撕了。经追问,撕书学生说:“老师说我是流氓,我就流氓!”

分析原因:教师很轻易将自认为有益于幼儿未来生活规范强加于幼儿。在推行职责时,教师普通会奉守统一和一致标准,首先要求幼儿行为与自己要求一致,另首先对全部幼儿提出统一要求。"惯习"支配着教师在幼儿出现"失范"行为时,不会投入过多时间去问询,而是以控制者和权威者身份要求幼儿更正。61/75学生报复对幼儿进行体罚或语言暴力,孩子不知道错在哪里,出于对教师恐惧,可能暂时压抑了行为,但屡次之后忍受不住,就会表现出严重报复行为。62/75学生逃避在小班观察时,我们就发觉了这么一个例子,有个幼儿上厕所时不小心弄脏了裤子,当他终于鼓起勇气去跟教师说时,教师却尤其生气,尽管是冬天还把该幼儿拽到阳台上,一边给他换裤子一边不停地责备:“你笨不笨啊,都上幼稚园了,还弄脏裤子,真是恶心死了。”“长这么大了,连上厕所都不会。”我想这个幼儿即使在以后上厕所时会尤其注意,但教师这种粗暴态度和行为对他心理伤害是深入内心。正是这么伤害,使这个原本很活泼孩子变得内向缄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幼儿见到这位教师眼中会闪过一丝害怕,而且不愿意和该教师单独相处,更别说主动和该教师交流。

63/75学生沉沦当孩子感觉到非常沮丧时候,他以为他在“好”社会里丧失了地位,他真就干脆彻底放弃了,因为他想反正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终究是要失败。他自我概念逐步变坏,于是他放弃一切有建设性尝试,转而寻求无助路径。他会用“我没有方法”、“我无能为力”、“我天生就是很糟糕”等借口来保护自己,使他人对他不再存有任何期望,他也能够藉此来逃避一些责任,免去许多被责罚机会。但相正确可能受到老师及同学轻视,父母逐步感到失望,自己也感到极度不平衡,甚至所以认识不良游伴,逐步发展不良行为,尽可能在“坏”社会里求表现,这个过程是一个恶性循环。64/75B、对于集体不良影响影响幼稚园社会声誉造成家园纠纷,甚至使幼稚园造成经济损失。65/75C、对教师本身不良影响师幼关系冷漠化,影响教育效果。加剧职业倦怠,影响专业发展。经济损失。刑事责任。66/75(4)教师职业道德失范控制策略

1、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园本控制策略

(1)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宣示做实,使教师通道明德。(2)在教师管理系统中建立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赏罚机制(3)提升幼儿和家长维权意识,也是控制教师职业道德失范有效方法(4)树立以教师为本管理理念,创造友好、愉快、上进工作气氛,防止或减轻教师职业倦怠。67/752、教师职业道德失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