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微观经济学课件》全套教学课件_第1页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件》全套教学课件_第2页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件》全套教学课件_第3页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件》全套教学课件_第4页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件》全套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级微观经济学IntermediateMicroeconomics

全套可编辑PPT课件教材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主要参考书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2、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九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3、Varian,HalR.,IntermediateMicroeconomics:AModernApproach,9th.ed,W.W.Norton&Company,2014.

第一章引论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对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和劳务的需求是无限的。在一定生产技术条件下,必须利用各种资源来进行生产,才能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经济资源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的、稀缺的。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的矛盾资源的稀缺性是任何社会和任何时代都存在的基本问题。如何使用有限资源来满足人类需求,就是一个经济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以使人类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一门社会科学。

经济学有两个基本假设条件:第一,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这个假设条件也被称作为“经济人”的假设。第二,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这一假设条件的主要含义是指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即买者和卖者)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的信息。以上这两个假设条件是经济学中的基本假设条件。西方经济学者承认,上述两个假设条件未必完全合乎事实,它们是为了理论分析的方便而设立的。第二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疑犯2

1年10年

0年8年1年0年10年8年囚徒困境(ThePrisoners’Dilemma)

抵赖坦白疑犯1抵赖坦白-10,-1050,50-50,100100,-50低价低价高价高价厂商B厂商A智猪博弈背景:在一个猪圈里住着一大一小两头猪。它们从同一个食槽中获得食物。但食槽的按钮与食物的出口分布在相反的两端。每按一次按钮,可得10个单位食物,但需付出相当于2个单位食物的劳动。规则:若大猪按按钮:大猪吃5个单位,小猪吃5个单位;若小猪按按钮:大猪吃9个单位,小猪吃1个单位;若一起去按:大猪吃7个单位,小猪吃3个单位;问题:哪头猪将会去按按钮?小猪按等待

大猪按5,13,5等待9,-10,0空中客车生产不生产波音公司生产不生产(-5,-5)(100,0)(0,100)(0,0)BOEINGVSAIRBUS如果欧盟对空中客车公司生产飞机提供2500万美元的补贴,则会改变企业的战略行为和博弈结果。空中客车生产不生产波音公司生产不生产(-5,20)(100,0)(0,125)(0,0)一、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

实证分析解释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描述经济事实和经济变量间关系的经济理论,就是实证经济学。

规范分析在一定的伦理价值标准下,研究经济活动应该如何进行。涉及伦理和价值判断的经济学,就是规范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者把实证经济学称为“天文学”,而把规范经济学称为“占星术”,形象地描述了两者的区别。经济学家的分歧主要在规范领域。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不同学者考察的角度、各自的价值标准差异,是导致分歧的原因。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二、均衡分析法

1、均衡与均衡分析

经济学中的均衡:任何一个经济决策者都不能通过改变自己的决策以增加利益时的状态。

均衡分析:在假定各经济变量及其关系已知的情况下,考察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和状况的分析方法。

2、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2019,名词)

一般均衡分析,是指在充分考虑所有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情况下,考察整个经济系统完全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状况,和达到均衡的条件。

局部均衡分析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单一的商品市场达到均衡的状况和条件。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1、静态分析与静态经济学

静态分析法分析经济现象达到均衡时的状态和均衡条件,而不考虑经济现象达到均衡状态的过程。应用静态分析方法的经济学称为静态经济学。

2、比较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法考察经济现象在初始均衡状态下,因经济变量发生变化以后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的状况。考察的重点是两种均衡状况的比较,而不是达到新均衡的过程。3、动态分析与动态经济学

动态分析:在假定生产技术、要素禀赋、消费者偏好等因素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考察经济活动的发展变化过程。应用动态分析方法的经济学称为动态经济学。四、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对与所研究的经济现象相关的经济变量间关系的抽象描述。建立经济模型的过程,就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对复杂经济现象进行抽象、简化的过程。

经济模型的形式,可以是文字、数学表达式或图表。五、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法:把观察到的实际资料分门别类加以整理,然后考虑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概括出经验性的结论;演绎法:从假设的条件着手,通过一系列逻辑推理从假设中引出结论,确定原则。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是对特定厂商、特定家庭、个别价格、工资和收入、个别行业和特定商品的研究。尽管微观经济学也考察一个社会的全部经济活动,但是分析的基础仍然是单个经济决策者的行为。微观经济学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第一个层次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它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进行最优的消费决策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进行最优的生产决策以取得最大的利润。第二个层次是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决定。这种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决定,是作为单个市场中所有的消费者和所有的生产者的最优经济行为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第三个层次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这种决定是作为所有单个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显然,微观经济分折所涉及的经济变量都是个量,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它才被称为微观经济学或个量分析。第四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现代西方经济学根据其具体考察的领域和角度的不同,通常被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如果说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森林中的树木,则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森林整体,而不是其中的树木。由于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经济行为,因而不能象微观经济学那样运用个量分析方法,而要运用总量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运用总量分析法时,不仅要注意经济个体的数目,还要注意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在总体经济行为中的地位和作用。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两个相互补充的分支,两个分支共同构成了现代经济学。这两个领域一度界限分明。但近来,这两个子学科逐渐融合起来,很多经济学家已经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工具来分析诸如失业和通货膨胀这类属于宏观经济学领域的问题。微观经济学内容框架

产品市场要素市场企业家庭市场结构理论供求理论厂商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要素理论与一般均衡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四、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1、供给和需求理论

2、消费者行为理论

3、生产者行为理论

4、市场结构理论

5、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理论

6、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理论7、市场失灵与政府的作用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二、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经济人”的假设条件。“经济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三、微观经济学的鸟瞰1.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经济人的利益最大化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在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厂商都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各自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每个产品市场和每个生产要素市场进而所有的市场,都实现了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每一种产品都以最低的成本被生产出来,每一种产品也都以最低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足,厂商获得最大的利润。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2.微观经济学要论证的核心思想

微观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理论进一步证明完全竞争条件下所有单个市场同时均衡的状态是可以存在的。福利经济学则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出发点,进而论述一般均衡状态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这样,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实现了有效率的资源配置。这就是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核心思想。一、需求函数第二节

需求1.需求的概念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必须是指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2.影响商品需求数量的因素第一,第一类因素第一类因素是商品自身的价格。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第二,第二类因素第二类因素包括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等。3.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Qd=f(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Qd=α–β•P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1.需求表商品的需求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价格-数量组合ABCDEFG价格(元)1234567需求量(个)700600500400300200100图2—2某商品的需求曲线2.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它的斜率为负值,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需求曲线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一、供给函数第三节

供给1.供给的概念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供给是生产者对某种商品提供出售的愿望与出售能力相结合的有效供给。

2.影响商品供给数量的因素第一,第一类因素第一类因素是商品自身的价格。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供给量就会越大。相反,价格越低,供给量就会越小。第二,第二类因素第二类因素包括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3.供给函数供给函数Qs=f(P)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线性供给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Qs=–δ+γ•P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1.供给表商品的供给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价格-数量组合ABCDE价格(元)23456供给量(个)0200400600800图2—3某商品的供给曲线2.供给曲线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即它的斜率为正值,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供给曲线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一、均衡的含义第四节均衡价格

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二、均衡价格的决定1.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概念(2017,名词)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图2—4均衡价格的决定2.均衡价格的形成第一,当市场的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出现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状况,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购买商品,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一直降到均衡价格的水平。第二,当市场的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出现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商品短缺或超额需求的市场状况,一方面,迫使需求者提高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使供给者增加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直到均衡价格的水平。价格(元)654

均衡32需求量(单位数)200300400500600供给量(单位数)8006004002000三、均衡价格的变动1.需求的变动:需求曲线的移动第一,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第二,需求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图2—5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2.供给的变动:供给曲线的移动第一,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的运动。第二,供给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图2—6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图2—7需求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3.需求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图2—8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4.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图2—9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5.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一、弹性的一般含义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弹性的一般公式:

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第五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二、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1.需求的价格弹性的概念(2010,选择)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其公式为

2.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分类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它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需求的价格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它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图2—10需求的价格弧弹性三、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1.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计算根据给出的条件,运用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公式,计算出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系数2.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中点公式如果仅仅是一般地计算需求曲线上某一段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而不是具体地强调这种需求的价格弧弹性是作为涨价还是降价的结果,则为了避免不同的计算结果,一般使用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中点公式。3.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第一,需求富有弹性:ed>1,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是比较敏感的。第二,需求缺乏弹性:ed<1,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欠敏感。第三,需求单一弹性:ed=1,它表示需求量和价格的变动率刚好相等。图2—11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第四,需求完全弹性:ed=∞,表示相对于无穷小的价格变化率,需求量的变化率是无穷大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第五,需求完全无弹性:ed=0,表示无论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量的变化量总是为零,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四、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1.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计算根据给出的条件,运用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公式,计算出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系数2.线性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由该点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性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弹性都是不相等的。图2—12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图2—13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图2—14非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3.非线性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非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的几何意义,可以先过该点作需求曲线的切线,然后用与推导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的几何意义相类似的方法来得到。图2—15需求直角双曲线的点弹性4.需求直角双曲线的价格点弹性在非线性需求曲线中,直角双曲线每点的点弹性系数的值均为1,即不管价格的变化率是多少,需求量总是以相同的比率成反方向的变化。5.斜率与需求的价格弹性(2016,计算和论述)需求曲线的斜率和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两个紧密联系却又不相同的概念,必须严格加以区分。五、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1.第一种情况对于e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2.第二种情况对于ed<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图2—16需求弹性与销售收入3.第三种情况对于ed=1的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ed>1ed=1ed<1ed=0ed=∞降价增加不变减少同比例于价格的下降而减少既定价格下,收益可以无限增加,因此,厂商不会降价涨价减少不变增加同比例于价格的上升而增加收益会减少为零弹性收入价格六、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1.商品的可替代性

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相反,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小。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相反,用途越是狭窄,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小。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一般说来,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长,则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大小是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消费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能越大;反之,则越小。七、弹性概念的扩大1.供给的价格弹性第一,供给的价格弹性的概念

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第二,供给的价格弹性也分为供给的价格弧弹性和供给的价格点弹性。计算供给的价格弧弹性也会用到中点公式。图2—17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一)第三,供给的价格弹性的五个类型

eS>1表示富有弹性;

eS<1表示缺乏弹性;

eS=1表示单一弹性或单位弹性;

eS=∞表示完全弹性;

eS=0表示完全无弹性。图2—18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二)第四,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几何意义①若线性供给曲线的延长线与坐标横轴相交的交点位于坐标原点的左边,则该供给曲线上所有的点弹性都大于1。②若交点位于坐标原点的右边,则该供给曲线上所有的点弹性都小于1。③若交点恰好就是坐标原点,则该供给曲线上所有的点弹性都等于1。④水平的供给曲线上所有的点弹性均为无穷大。⑤垂直的供给曲线上所有的点弹性均为0。图2—19曲线型供给曲线的点弹性第五,影响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因素影响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因素包括时间、生产成本、生产周期等。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第一,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的概念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第二,商品相关关系与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①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值。②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值。③若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则意味着其中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零。3.需求的收入弹性第一,需求的收入弹性的概念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第二,根据需求的收入弹性的数值对商品分类

eM>0的商品为正常品,eM<0的商品为劣等品。

在正常物品中,eM<1的商品为必需品,eM>1的商品为奢侈品。第三,恩格尔定律

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图2—20鲜鱼的定价一、易腐商品的售卖第六节

运用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的事例

对于一些易腐的食品,销售者的定价应该既保证全部数量的商品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卖完,又能使自己获得尽可能多的收入。图2—21取消限价和供给的价格弹性二、价格放开

为了增加那些在市场上供给数量相对缺乏的政府限价商品的生产,只要把政府的限价取消,这类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这适用于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是大于零的商品,但不适用于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等于零的商品。三、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1.最高限价第一,最高限价的概念最高限价也称为限制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第二,实行最高限价的目的

政府实行最高限价的目的往往是为了抑制某些产品的价格上涨,尤其是为了对付通货膨胀,有时也为了限制某些行业特别是限制一些垄断性很强的公用事业的价格。第三,实行最高限价的后果

最高限价的做法也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产品供不应求,进而消费者排队抢购、黑市交易、生产者也可能粗制滥造从而降低产品质量以形成变相涨价。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又会建立配给制度。图2—22最高限价2.最低限价第一,最低限价的概念最低限价也叫支持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第二,实行最低限价的目的政府实行最低限价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扶植某些行业的发展。第三,实行最低限价的后果最低价格政策会使市场上出现产品过剩的情况,这时政府通常会收购市场上过剩的产品。图2—23最低限价四、关于谷贱伤农

谷贱伤农是指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了。2.造成谷贱伤农的原因农产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即农产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是小于1的,农产品的丰收使农产品供给增加,进而使农产品的均衡价格下降,且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图2—24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和谷贱伤农3.解决谷贱伤农的办法

在不少国家,为了保护农场主和农民的利益,为了保护和支持农业的发展,都纷纷执行了农产品的支持价格政策。其一般做法是:通过减少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来减少农产品的供给,从而将农产品价格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保证农场主和农民的收入。一、效用的概念第三章消费者选择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的欲望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1.基数效用论基本看法与分析方法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用基数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2016,名词)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是边际效用分析方法。2.序数效用论基本看法与分析方法

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序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三、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概述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概念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2)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当边际效用为正值时,总效用曲线呈上升趋势;当边际效用为零值时,总效用曲线达最高点;当边际效用为负值时,总效用曲线呈下降趋势。从数学意义上讲,如果效用曲线是连续的,则每一消费量上的边际效用值就是总效用曲线上相应的点的斜率。商品数量(1)总效用(2)边际效用(3)价格(4)012345670101824283030281086420-2543210

某商品的效用表货币的边际效用=2图3—1某商品的效用曲线(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2.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基数效用论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即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一个不变的常数。3.消费者均衡第一,消费者均衡的含义

消费者均衡是指单个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消费者均衡就是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第二,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P1X1+P2X2=I

MU1/P1=MU2/P2=λ商品数量(Q)12345678商品1的边际效用(MU1)1110987654商品2的边际效用(MU2)19171513121086

某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表4.需求曲线的推导(2011,简答)第一,商品的需求价格的概念商品的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第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消费者对某一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相应地,消费者为购买这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即需求价格也是越来越低的,故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第三,从消费者均衡条件方面的推导对于任何一种商品来说,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边际效用MU是递减的,于是,为了保证MU/P=λ这一均衡条件的实现,在货币的边际效用λ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需求价格P必然同比例于MU的递减而递减。第四,两个结论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商品的需求量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而且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的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组合点。图3—2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图3—3消费者剩余5.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一、关于偏好的假定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1.偏好的完全性。2.偏好的可传递性。3.偏好的非饱和性。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1.无差异曲线的概念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点。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点。图3—5某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商品组合表a表b表cX1X2X1X2X1X2A201303012050120B306040805590C404550636083D503560507070E603070448060F702780409054

某消费者的无差异表2.无差异曲线的特点第一,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第二,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第三,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图3—6效用曲面和无差异曲线图3—7违反偏好假定的无差异曲线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1.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概念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即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图3—8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和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四、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1.完全替代品的情况

完全替代品指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是固定不变的情况,相应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且在任何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保持不变。2.完全互补品的情况

完全互补品指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同时被使用的情况,相应的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只有在无差异曲线的直角点上,两种互补商品刚好按固定比例被消费。图3—9完全替代品和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一、预算线第三节效用最大化与消费者选择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图3—10预算线预算线的斜率是两商品的价格之比的相反数。预算线将坐标平面分成的三个区域预算线以外的区域中的任何一点,是消费者利用全部收入都不可能实现的商品购买的组合点;预算线以内的区域中的任何一点,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在购买该点的商品组合以后还有剩余;惟有预算线上的任何一点,才是消费者的全部收入刚好花完所能购买到的商品组合点。

消费者的收入、两种商品的价格的变动,都会引起预算线的变动。图3—11预算线的变动1.只有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点,才是消费者在给定的预算约束下能够获得最大效用的均衡点。2.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MRS12=P1/P2

它表示: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3.两种效用理论得出的消费者的均衡条件实质上是相同的。二、效用最大化和消费者选择图3—12消费者的均衡消费者的最优购买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最优的商品组合必须是消费者最偏好的商品组合,该购买组合必须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第二,最优的商品组合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一、价格变化:价格—消费曲线第四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价格—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价格—消费曲线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1.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得到

在每一个均衡点上,都存在着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将这种关系绘制在商品的价格—数量坐标图上,便可得到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2.两个结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化,且需求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商品需求量都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均衡数量。三、收入变化:收入—消费曲线1.收入—消费曲线的概念

收入—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2.收入—消费曲线的形状

正常品的收入—消费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劣等品的收入—消费曲线向左上方倾斜。图3—14收入—消费曲线四、恩格尔曲线1.恩格尔曲线的概念

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2.恩格尔曲线的形状

正常品的恩格尔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劣等品的恩格尔曲线向左上方倾斜。图3—15恩格尔曲线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2019,名词)第五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1.收入效应的概念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2.替代效应的概念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二、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对于正常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正因为如此,正常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图3—16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三、正常品和劣等品的区别与收入效应1.正常品和劣等品的区别

正常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同方向的变动,劣等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反方向的变动。2.正常品和劣等品的收入效应正常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劣等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四、劣等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对于劣等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而且,在大多数的场合,替代效应的作用大于收入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图3—17劣等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五、吉芬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1.吉芬品的含义(2013,名词)

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被称作吉芬品。2.吉芬品是一种特殊的劣等品(2008,选择)作为劣等品,吉芬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品的特殊性: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图3—18吉芬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商品类别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关系收入效应与价格的关系总效应与价格的关系需求曲线的形状正常品劣等品

吉芬品反方向变化反方向变化反方向变化反方向变化同方向变化同方向变化反方向变化反方向变化同方向变化向右下方倾斜向右下方倾斜向右上方倾斜1.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是每一个价格水平上的该商品的所有个人需求量的加总。第六节

市场需求曲线2.市场需求曲线的特点市场需求曲线一般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需求曲线上的每个点都表示在相应的价格水平下可以给全体消费者带来最大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市场需求量。商品价格(1)消费者A的需求量(2)消费者B的需求量(3)市场需求量(4)=(2)+(3)012345201612840302418126050403020100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表到市场需求表图3—19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第七节不确定性和选择一、不确定性与风险

不确定性:是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的某个决策的结果,或者说,经济行为者的一个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风险:消费者在知道自己某种行为决策的各种可能的结果同时,如果消费者还知道各种可能的结果发生的概率,则可以称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为风险。二、不确定性和彩票

彩票可以表示为:

三、期望效用和期望值的效用

1.期望效用对于一张彩票来说,彩票的期望效用函数为:

2.期望值的效用彩票的期望值的效用:

四、消费者的风险态度1.风险回避者的效用函数2.风险爱好者的效用函数3.风险中立者的效用函数五、风险与保险假定某消费者拥有的一笔财产,其价值为W万元;他面临财产失窃等的风险。如果风险发生,他将损失L万元,风险发生的概率为。假设该消费者为回避此项财产风险愿意支付的保险费为S万元。则:

消费者在风险条件下的财产期望值为:

就保险公司的立场而言,如果损失不发生,保险公司的收益为S;如果损失发生,保险公司需支付补偿费,且补偿费等于消费者的损失

,则保险公司的收益为

。则保险公司的期望收益为:

只要保险公司的期望收益,保险公司就愿意接受这项投保业务。风险发生风险不发生财产期望值不购买保险30万元50万元48万元购买保险48万元48万元48万元概率0.10.9一、厂商的组织形式第四章

生产技术

第一节

厂商和生产的基本概念

厂商主要可以采取三种组织形式: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个人企业指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合伙制企业指两个人以上合资经营的厂商组织,公司制企业指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厂商组织。二、企业的本质1.交易成本的含义

交易成本可以看成是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根据科斯等人的观点,一类交易成本产生于签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带来的损失。这些偶然因素或者是由于事先不可能被预见到而未写进契约,或者虽然能被预见到,但由于因素太多而无法写进契约。另一类交易成本是签订契约以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2.企业的本质

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企业之所以存在,或者说,企业和市场之所以同时并存,是因为有的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成本更小,而有的交易在市场进行成本更小。3.市场与企业各自的优势4.企业的扩张限度根据科斯的理论,企业的规模应该扩张到这样一点,即在这一点上再多增加一次内部交易所花费的成本与通过市场进行交易所花费的成本相等。三、厂商的目标

厂商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利润。四、生产函数1.生产要素的类型

西方经济学中一般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这四种类型。劳动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土地不仅指土地本身,还包括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如森林、江河湖泊、海洋和矿藏等。资本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或货币形态。资本的实物形态又称为资本品或投资品,如厂房、机器设备、动力燃料、原材料等,资本的货币形态通常称为货币资本。企业家才能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2.生产函数的概念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五、短期生产与长期生产

(2013,选择)

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一、短期生产函数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

该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Q=f(L,K)其中,K表示固定的资本投入量,L表示可变的劳动投入量。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形式也被称为短期生产函数。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若劳动为可变要素,则:劳动的总产量TPL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劳动的平均产量APL指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劳动的边际产量MPL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2.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

这三条曲线都是先呈上升趋势,而后达到各自的最高点以后,再呈下降趋势。图4—1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曲线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地、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短期生产中,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在开始时,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远远没有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逐步接近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一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在这一点之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便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了。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有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

(1)生产技术是给定的。

(2)其他要素投入量是固定不变的。四、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1.边际产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由MPL=dTPL(L,K)/dL可以推知,过TPL曲线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相应的MPL值。只要边际产量是正的,总产量总是增加的;只要边际产量是负的,总产量总是减少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最大值点。边际产量曲线先上升、达到最大值后再下降,相应的总产量曲线的斜率先是递增的,在拐点后递减,即边际产量曲线的最大值点和总产量曲线的拐点相互对应。2.平均产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由APL=TPL(L,K)/L可以推知,连接TPL曲线上任何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就是相应的APL值。因而,当APL曲线达最大值点时,TPL曲线必然有一条从原点出发的最陡的切线。3.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两条曲线相交于APL曲线的最高点,相交前,MPL曲线高于APL曲线,MPL曲线将APL曲线拉上;相交后,MPL曲线低于APL曲线,MPL曲线将APL曲线拉下。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MPL曲线的变动都快于APL曲线的变动。图4—2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曲线五、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2006,论述)

任何理性的生产者既不会将生产停留在第Ⅰ阶段,也不会将生产扩张到第Ⅲ阶段,所以,生产只能在第Ⅱ阶段进行。在生产的第Ⅱ阶段,生产者可以得到由第Ⅰ阶段增加可变要素投入所带来的全部好处,又可以避免将可变要素投入增加到第Ⅲ阶段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第Ⅱ阶段是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区间。一、长期生产函数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

假定生产者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可变生产要素来生产一种产品,则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可写为:

Q=f(L,K)二、等产量曲线1.等产量曲线(2014,选择;2011,名词;2015,名词;

2019,选择)

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图4—3生产函数的产量曲面和等产量线等产量曲线的特点

第一,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第二,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会相交。第三,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图4—4等产量曲线2.边际技术替代率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边际技术替代率还可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图4—5边际技术替代递减三、等产量曲线的具体形状1.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的。假定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则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aL+bK图4—6(a)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2.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指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之间都存在固定不变的比例关系。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假定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则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min(L/u,K/v)图4—6(b)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该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Q=ALαKβ

该生产函数的经济含义是:当α+β=1时,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α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β为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增;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不变;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减。四、规模报酬1.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2.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不变。3.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减。图4—7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变化的规律

当企业从最初的很小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时,企业面临的是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在企业得到了由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产量递增的全部好处以后,一般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在这以后,企业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进入一个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

一、机会成本第五章

成本

第一节

成本的基本概念

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在西方经济学中,企业的生产成本应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理解。二、显成本和隐成本1.显成本的概念

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2.隐成本的概念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隐成本也必须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来支付。三、经济利润1.总成本

企业的所有的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构成总成本。2.经济利润

企业的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3.正常利润

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正常利润属于成本,并且属于隐成本。

当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时,厂商仍然得到了全部的正常利润。第二节

成本最小化一、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等成本线的斜率为两种生产要素价格之比的负值。图5—1等成本线等成本线将坐标平面分成的三个区域等成本线以内区域中的任何一点,表示既定的全部成本都用来购买该点的劳动和资本的组合以后还有剩余。等成本线以外的区域中的任何一点,表示用既定的全部成本购买该点的劳动和资本的组合是不够的。惟有等成本线上的任何一点,才表示用既定的全部成本能刚好购买到的劳动和资本的组合。二、成本最小化1.只有唯一的等产量线和无数条等成本曲线中的某一条相切的切点,才是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的均衡点。2.最优要素组合的条件(2008,计算)

MRTSLK=w/r=MPL/MPK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要素的价格之比,从而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图5—2成本最小化三、对偶问题:产量最大化1.只有唯一的等成本线和无数条等产量曲线中的某一条相切的切点,才是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的均衡点。

2.最优要素组合的条件

MRTSLK=w/r=MPL/MPK图5—3产量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和产量最大化之间的对偶关系可理解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如果以其中任何一个问题所实现的最小成本或最大产量作为另一个问题的约束条件的话,那么,这两个问题的最优要素组合是相同的,或者说,这两个问题的均衡点E的位置是相同的。

对偶关系:成本最小化和产量最大化

四、扩展线和生产总成本1.扩展线

不同的等产量曲线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所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

扩展线是厂商在长期的扩张或收缩生产时所必须遵循的路线。图5—5扩展线2.利润最大化和扩展线

厂商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是可以实现扩展线这一长期生产的最优路径的。

假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生产函数为。利润函数为:

由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可得:

3.扩展线与长期总成本

利用扩展线,从成本最小化角度出发,可以得到长期生产的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表示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的最小的生产成本。

4.扩展线与短期总成本

短期总成本表示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的最小生产成本。

第三节短期成本曲线

一、由短期生产函数到短期总成本函数

1.由短期生产函数到短期总成本函数

根据短期生产函数

可得相应的短期总成本函数:2.由短期总产量曲线到短期总成本曲线

短期总成本曲线

二、短期成本的分类1.总不变成本TFC

总不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总不变成本是一个常数,它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即使产量为零时,总不变成本也仍然存在,因而TFC曲线是一条水平线。2.总可变成本TVC

总可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例如,厂商对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工人工资的支付等属于可变成本。

TVC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总可变成本的函数形式为:TVC=TVC(Q)3.总成本TC

总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支出的总成本,它是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之和。

TC曲线是从纵轴上相当于总固定成本TFC高度的点出发的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总成本用公式表示为:TC(Q)=TFC+TVC(Q)4.平均不变成本AFC

平均不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

AFC曲线是一条向两轴渐近的双曲线。在总不变成本固定的前提下,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不变成本越来越小,即AFC曲线与横轴越来越近,但不会与横轴相交。平均不变成本用公式表示为:AFC(Q)=TFC/Q5.平均可变成本AVC

平均可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用公式表示为:AVC(Q)=TVC(Q)/QAVC曲线呈现出U型。6.平均总成本AC

平均总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平均总成本等于平均不变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之和,用公式表示为:AC(Q)=TC(Q)/Q=AFC(Q)+AVC(Q)AC曲线呈现出U型。7.边际成本MC

边际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边际成本用公式表示为:MC(Q)=△TC(Q)/△Q或者

MC(Q)=dTC/dQ,即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的边际成本MC值就是相应的总成本TC曲线的斜率。

MC曲线呈现出U型。图5—8各类短期成本曲线三、短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图1.TC曲线和TVC曲线

TC曲线是一条由水平的TFC曲线与纵轴的交点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在每一个产量上,TC曲线和TVC曲线两者的斜率都是相同的,且TC曲线和TVC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都等于固定的不变成本TFC。TVC曲线和TC曲线在同一个产量上各自存在一个拐点B和C。在拐点以前,TVC曲线和TC曲线的斜率是递减的;在拐点以后,TVC曲线和TC曲线的斜率是递增的。2.AVC曲线、AC曲线和MC曲线(2010,简答)

AVC曲线、AC曲线和MC曲线均呈U形特征,而且MC曲线与AVC曲线相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F,MC曲线与A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D。3.TC曲线、TVC曲线和MC曲线

MC曲线的最低点A恰好对应TC曲线的拐点B和TVC曲线的拐点C,或者说,A、B、C三点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产量水平上。4.TVC曲线和AVC曲线

AVC曲线达到最低点F时,TVC曲线恰好有一条从原点出发的切线与TVC曲线相切于G点。或者说,G、F两点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产量水平上。5.TC曲线和AC曲线

AC曲线达到最低点D时,TC曲线恰好有一条从原点出发的切线,与TC曲线相切于E点。或者说,E、D两点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产量水平上。产量Q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总不变成本TFC总可变成本TVC总成本TC平均不变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总成本AC边际成本MC01234561200120012001200120012001200060080090010501400210012001800200021002250260033001200.0600.0400.0300.0240.0200.0600.0400.0300.0262.5280.0350.01800.01000.0700.0562.5520.0550.0600200100150350700图5—9短期成本曲线四、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了短期成本曲线的特征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的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相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正因为如此,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的边际成本MC曲线表现出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

3.AC曲线、AVC曲线和MC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

MC曲线与A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D,与AVC曲线相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F。在AC曲线的下降段,MC曲线低于AC曲线;在AC曲线的上升段,MC曲线则高于AC曲线。同样,在AVC曲线的下降段,MC曲线低于AVC曲线;在AVC曲线的上升段,MC曲线高于AVC曲线。对于产量变化的反应,边际成本MC要比平均成本AC和平均可变成本AVC敏感得多。2.TC曲线、TVC曲线和MC曲线的相互关系每一个产量水平上的MC值同时就是相应的TC曲线和TVC曲线的斜率,于是,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的MC曲线的先降后升的特征相对应,TC曲线和TVC曲线的斜率也由递减变为递增,且MC曲线的最低点A与TC曲线的拐点B和TVC曲线的拐点C相对应。五、由总成本曲线到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1.由TFC曲线推导AFC曲线任何产量水平上的AFC值都可以由连接原点到TFC曲线上的相应的点的线段的斜率给出。这说明,随着产量水平的增加,平均不变成本AFC是递减的。图5—10由TFC曲线到AFC曲线2.由TVC曲线推导AVC曲线任何产量水平上的AVC值都可以由连接原点到TVC曲线上的相应的点的线段的斜率给出。这说明,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连接原点到TVC曲线上的相应的点的线段的斜率在b点之前是递减的,在b点之后是递增的,而在b点是最小的。或者说,随着的产量不断增加,AVC值先是递减的,在达到最小值以后再递增。图5—11由TVC曲线到AVC曲线图5—12由TC曲线到AC曲线3.由TC曲线推导AC曲线任何产量水平上的AC值都可以由连接原点到TC曲线上的相应的点的线段的斜率给出,TC曲线在b点有一条由原点出发的下切线。这表明,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连接原点和TC曲线上的点的线段的斜率,在b点之前是递减的,在b点之后是递增的,在b点达最小值。与此相对应,AC曲线呈先降后升的U形。图5—13由TC曲线和TVC曲线到MC曲线4.由TC曲线和TVC曲线推导MC曲线任何产量水平上的MC值既可由TC曲线又可以由TVC曲线上的相应的点的斜率给出,TC曲线和TVC曲线的先降后升的斜率,可得相应的U形的MC曲线,而且TC曲线和TVC曲线上的拐点a和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